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秀丽离家出走了。这让她丈夫老曹成为众人耻笑的对象。

秀丽不是年轻时花朵一样的秀丽了,秀丽是54岁这年,花白着头发,离开家里的。没有人知道秀丽去了哪里,也没有知道秀丽为什么要走。

日子过得好好的,丈夫老曹能挣钱,儿子女儿也都结婚了,儿子都给秀丽生了个大胖孙子。这么好的生活,秀丽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54岁的女人离家出走,这肯定是外面有人了,要不然,女人的心怎么会这么硬?就么大的家业不要了,忽然离家走了呢?

大家猜测着,开始追问老曹。老曹也莫名其妙,肚子里窝了一堆火,没想到秀丽藏得挺深呢,都这么大的年龄了,还没有忘记当年的男人,竟然还是跑了。看来,自己这些年还是太惯着她了,要是一天揍她八遍,她就不敢跑了。

老曹知道,秀丽在没有嫁给他之前,有过一个对象,那是个穷学生,后来秀丽的妈,贪图老曹的彩礼,就硬把秀丽和穷学生拆散,把秀丽嫁给了老曹。

度完蜜月的第二天,老曹就找茬揍了秀丽一顿。原因是秀丽起来晚了,做饭做迟了。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婆婆不太高兴,说了老曹两句,意思是:“媳妇娶回家来是要她干活的,不是娶个姑奶奶供着的。”

老曹觉得脸上挂不住了,正好秀丽做的粥太黏太软太烫,老曹吃一口,就吐了出来,伸手就打了秀丽一耳光。秀丽捂着脸,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直转。

有那么一刻,老曹有点心疼秀丽。他希望秀丽跟他撒娇,求着他,他就会跟秀丽道歉。可是秀丽没有,秀丽忍着泪水,转身去上班了。

老曹打秀丽的事情,在结婚的30年里,有多少次了呢?老曹不记得了,后来,他要是心情不高兴了,要是在工作中被同事耻笑了,他回家就会冲秀丽发火,秀丽要是敢反驳一句,他就会抓过秀丽,打几巴掌,他心里才解气。

老曹想,这个女人,还是打得轻,没打疼她。要是打得重一点,让她疼到骨头缝里,她就不敢离开他,跑到外面去了。

此时,一列开往北京的慢车上,离开家乡的秀丽,坐在靠窗的硬座上,她先是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因为她累,很累,趴在硬座上的小桌上,睡了几个小时,她才醒过来。

秀丽拿了水杯去车厢连接处倒水喝。她捧着水杯,站在晃晃悠悠的火车上,看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景物,她想起婚后第一次被老曹打的事情。

昨晚还温柔缱绻的老曹,一清早,就扇了她一耳光。那一刻,她透过泪眼看向老曹的,都是仇恨。她想不明白老曹为何会动手打她。婚后老曹上班,秀丽也上班的。

夫妻二人都上班,秀丽不比老曹开的工资少,但是,老曹下班,大爷一样,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秀丽呢,回到家就一头钻进厨房,炒菜做饭,饭后,老曹依旧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只不过是换个姿势看电视。

而秀丽呢,刷碗刷盆,还要洗衣服洗被单,收拾房间的卫生。累极了的时候,秀丽也抱怨过,但老曹却说:“媳妇儿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你看哪家的媳妇儿不干活?我妈不也是这么干活儿的吗?”

秀丽曾经有过离婚的念头,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就因为男人不干家务,就要离婚?自己是不是疯了?

当婚后老曹第一次动手打秀丽那一巴掌时,秀丽心里又动过离婚的念头。所以,秀丽也不跟老曹吵,也不跟老曹闹,她想到了离婚。她觉得老曹跟谈恋爱的时候完全是两个人,太懒,太馋,还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现在还打她。

老曹的一巴掌,把秀丽心里对婚姻的憧憬差不多全部打碎了。秀丽想离婚,她背着包回家了,可就在她回到娘家这天,她吃什么都吐,她以为娘家的饭菜不合自己的胃口,秀丽妈却高兴地说:“秀丽呀,你肯定是怀孕了,到医院查查吧。”

秀丽到医院一查,真的是怀孕了。离婚的念头,立刻在秀丽心里消失了。秀丽喜欢孩子,天生的,从小她就喜欢小孩子,少女的时候,就曾经梦想过,将来找个意中人嫁了,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她会温柔地爱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秀丽想离婚的打算,老曹都不知道。老曹从来没想过,秀丽离开她,还能活下去。老曹认为秀丽一辈子都离不开她,秀丽出走,一定是外面有男人了,她才会丢下他,离开这个家的。

秀丽不声不响地走了之后,老曹的儿子和女儿也回来了,一起询问老曹,他们的妈妈秀丽,为什么出走了?

儿子说:“爸,到底咋回事?我吗为啥走啊?我妈昨天还在我家干活,一大早从早市买来的蔬菜和肉,还买回油条豆浆,我和媳妇吃完饭,让我妈看孙子,我们才上班的。我妈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啊?”

儿媳妇也说:“我妈还叮嘱我,要下雨了,要我带伞呢。没啥异常。中午我们两口子下班回家,我妈做了四菜一汤,爸,你不也是过去吃饭了吗?对了,吃饭的时候,爸,你挑剔说,肉炖得不烂糊,我妈听了,好像不太开心。”

老曹不满意儿媳妇的话,但他不敢说儿媳妇,他就训斥儿子,说:“儿子,晚上你妈包的饺子,是你嫌弃饺子馅的肉放得太多吧?”

儿子不高兴老曹把妈妈出走,都推到他的身上。他说:“爸,后来,晚上我妈在厨房跟你吵架了吧?因为你到外面玩麻将输钱了吧?”

老曹说:“谁说我玩麻将输钱了?再说我输钱也是输我自己的工资,我也没有动你妈的退休金。你妈就是把她的钱都拿去孝敬她的爸妈和弟弟妹妹了,这么多年,我是没有看见过她一分钱——”

老曹这话是昧着良心说的。火车上,秀丽看着外面闪过的菜地和原野,心又回到了家乡,回到30年的婚姻里。她生下儿子之后,因为婆婆说她工作,没时间伺候儿媳妇,秀丽就回到娘家,娘家妈开个小卖店,一边照顾秀丽娘俩。

秀丽出了月子,就回到工厂上班。那个月的工资,她拿出一半交给母亲。这件事,惹得老曹大发雷霆,就认为秀丽把钱贴给娘家了。其实,母亲并没有留下那笔钱,母亲又加了一倍的钱,给秀丽的儿子买个婴儿车。

有了婴儿车,秀丽就可以用婴儿车推着外孙回来看她。要不然,省吃俭用的秀丽,即使抱着沉甸甸的儿子很累,她也是舍不得花钱雇车回娘家的。

当秀丽跟老曹说,娘家妈给儿子买的婴儿车时,老曹说:“她当姥姥的,给外孙买婴儿车不是应该的吗?”秀丽说:“那你妈妈呢?儿子的奶奶呢?从我生下孩子,你妈妈给孩子什么了?我们花钱办得满月酒,收的礼,却都让你妈拿走了,她跟孩子的姥姥比,能比过吗?”

老曹说:“我妈拿走礼金,是因为我妈将来还礼,不用我们还礼。”秀丽据理力争,说:“既然都是你妈的事情,为什么办酒席的钱要我们出呢?”

老曹争辩不过秀丽,就动手打了秀丽。秀丽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曹会不讲理,争辩输了,竟然动手打她。秀丽更想不到,她为老曹生了个儿子,老曹竟然还动手打她。这次,秀丽又动了离婚的心。

可是,女人的心呢,不够狠,心太软,老曹第二天做了一顿饭,亲手给秀丽盛了一碗饭,秀丽就认为这是老曹向她道歉了。

况且,秀丽看到嗷嗷待哺的儿子,她不忍心离开儿子。可要是带着儿子跟老曹离婚,她害怕,她怕自己养不活儿子。

秀丽有了儿子,更不敢轻易离婚了。她想等儿子一岁了,长大一点,她再离婚。可是,她又怀上了女儿。等女儿大一点,等儿子再大一点,秀丽还是做不出决断。她要是离婚了,老曹给儿子和女儿娶个后娘,那两个孩子的苦难就开始了。

秀丽就这样,忍让了老曹30年。她也想过,和老曹拼命大干一架,但是,看到儿子和女儿在旁边哭泣,她就不敢和老曹打架了,她怕吓着孩子。夜里她也曾经想过,烧一壶开水烫老曹。但是,她下不了狠心,这个人毕竟是儿子和女儿的爸爸呀。

女人,心太软,尤其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女儿,心太软,只知道付出,从不知道索取。只知道承受各种苦难,却不知道,她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

坐在火车上的秀丽,想起这些年走过的路,默默地流着眼泪。她好不容易把儿子和女儿养大,两个人都已经参加工作,并结婚了。儿子也生下孩子。

秀丽正好也到了50岁,退休了,她就帮着儿子带孩子,帮着儿子收拾家里的卫生,洗衣做饭,什么活儿她都干,就希望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

一开始,儿子媳妇还有一句感谢的话,但渐渐地,感谢的话听不见了,听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抱怨。

儿子说:“妈,这肉炖咸了。”儿媳妇说:“妈,孩子要用尿不湿,你别用尿布,家里又不是没钱,你也太节省了,我们每月还给你生活费呢。”

秀丽就对儿媳妇说:“你们每月给我的生活费,我都用在了给你们买菜做饭上,每天鸡鸭鱼肉,四个碟子八个碗的,你们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我把我的退休金都添进来了。”

儿媳妇不高兴了,说:“我们每月给你的生活费还不够?你还说你退休金都给我们买东西吃了,这不可能啊?我们每天也就是吃个家常便饭。”

老曹一看见儿媳妇不高兴了,就连忙训斥秀丽,说:“你自己没算计好,就别瞎说了,你愿意干,你就干,你不愿意干,就拉倒,没谁求着你干。”

秀丽一天到晚地忙碌,带小孙子太累了。小孙子三岁了,满屋子跑,到了小区里,也是到处跑。秀丽怕孙子被撞着,更怕孙子跑丢了,她就一直紧紧地跟着。一天到晚下来,她觉得好像跑了一个马拉松,两条腿酸软无力。

她不仅带孙子,还要做一家五口人的饭菜,早晨的饭菜简单,有时去外面买,但早晨的时间也紧呢。中午老曹下班,到儿子家里来吃饭,一定要四菜一汤,要不然老曹就会生气。晚上饭菜更要丰盛了。

这天,秀丽实在是太累了,有点感冒了,浑身难受,她晚上就只做了两个菜,结果老曹大发雷霆,指着秀丽的鼻子骂:“我们一天天的在外面工作,就你一个闲人在家,晚上就给我们吃这个?儿子还给你生活费呢,你把钱都弄哪去了?是不是都拿回娘家了?”

秀丽欲哭无泪。一年前,父亲病逝,秀丽把自己积攒的五千元拿回去给父亲看病,这件事让老曹知道,就骂了她一顿。老曹说:“你爸没有儿子啊?家产都给儿子了,凭啥看病拿女儿的钱?”

秀丽不愿意跟老曹吵架,吵输了,她憋气,委屈。吵赢了,她会挨老曹的巴掌。夜里,腰酸背痛的秀丽,给女儿打去电话,想跟女儿倾诉一下,结果,她只说了两句话,女儿就说:“妈,那你正好别再我哥家帮忙了,你来给我帮忙吧,再有两个月,我就生孩子了。”

秀丽明明有丈夫,有儿子,有女儿,可最亲的三个人,谁也不心疼秀丽。丈夫拿她当仆人,儿子拿她当保姆,女儿呢,也是一样,谁也不关心她心里怎么想的,她有没有委屈,她有没有病痛,她需要什么,她不需要什么,没人关心她。

秀丽在第二天早晨,背着她的包,带了两件换洗衣服,就离开了家,她没有去儿子的家里,也没有去女儿的家里,这都不是她的家。老曹的家,也不是她的家,她要去寻找一个自由的地方,一个她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地方。她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的地方。

火车到了北京,秀丽包里没有钱,她只带出一张工资卡。家里这些年,都是老曹管账。好在秀丽的工资卡里还有几百元。

秀丽给儿子带孙子的时候,就听过小区里一些给雇主带孩子的保姆们说过,在北京做保姆,一个月最少也能挣五六千元。

秀丽就来到北京,找到一个家政公司,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公司看到秀丽稳重朴实,就把秀丽留下了。秀丽在家政公司培训了几天。后来,有雇主来到家政公司,要招聘一个做饭打扫卫生的阿姨,住家,每月6000元。

雇主相中了秀丽,秀丽就坐着雇主的车,去了雇主家里。雇主家里有宝爸宝妈,还有一个宝宝。雇秀丽到家,每天做三顿饭,打扫卫生。家里的宝宝,是由专业的保姆带,不用秀丽管。

秀丽在雇主家里干活,劳动量少了一半,还有,在儿子家帮忙,她要贴补自己的工资。可在雇主家里干活,她不仅把自己每月的退休金存上了,雇主每月还给她开六千元。

雇主第一次吃秀丽做的饭,赞不绝口,说:“请这么多阿姨做饭,就数秀丽阿姨做的饭菜好吃。”

秀丽在雇主家里,得到的是夸奖,赞美和感谢。她存下了自己的退休金,还能得到雇主给的一份工资,她想好了,这辈子,也不会再回去了,也不会再给任何人做免费保姆和带薪保姆了。

秀丽有自己的价值,她的劳动更是有价值的。她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得应有的报酬,和尊敬。

这期间,她给儿子打过一个电话。儿子说:“妈,你要是再不会来,将来谁给你养老?”秀丽说:“我现在就老了,你养过我一天吗?我病了,你带我去看过病吗?我在雇主家里,病了,雇主还开车带我去看病呢,你呢?”

秀丽也给女儿打过一个电话。女儿说:“妈,你这一走,外面人说啥的都有,我都跟着你丢脸。”秀丽说:“我当初就怕你们吃亏,才没敢和你爸离婚,这辈子就为了你们活着了,现在我要为自己活一回!”

一年后,秀丽回家,和老曹离婚了。儿子女儿都想挽留她到自己的家里,秀丽没去。无论去女儿家,还是去儿子家,她依然还是那个免费保姆,还要把自己的退休金贴给他们的免费保姆,并且,她依然受不到尊重。

秀丽还是选择出去打工,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50多岁,还不老,她觉得自己还能打工10年,为养老多存下一些积蓄。况且出去打工,她快乐,心情一好,身体也好了很多。

写在最后:

秀丽离开丈夫、儿子、女儿,是被他们逼迫所致。她操劳半生,50多岁退休了,可还要照样伺候丈夫,为丈夫洗衣做饭,却很少得到丈夫的鼓励和认可,很多时候,她得到的是挨打受气。

秀丽50多岁了,到儿女家里干活,不仅是免费的保姆,还是带薪的保姆。没有人感谢她的付出,甚至还要挑剔她干活干得不好,做菜做得不香。

秀丽50多岁,在儿女成家立业之后,她终于想明白,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靠丈夫,没用。靠儿女,也没用。幸好她50多岁,身体还可以,还能再次为了自己的幸福打拼。女人,这一生,一定要多爱自己一点。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我朋友家保姆,今年刚好五十岁,她丈夫是农村人,既没挣钱能力脾气又暴躁,保姆年轻时挨打受骂吃了不少苦,几次三番想离婚,但自己也没有经济来源,又舍不得儿子,只能一忍再忍。

前几年终于熬出头,她儿子也能打工挣钱了,以为自己可以松口气,没想到紧接着儿子娶媳妇,生孙子,带孩子做家务让她比以前更辛苦,重要是儿媳妇还不待见她,她越过越没意思,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同村的姐妹劝她出来做保姆,她一打听比在自己家里清闲多了,每月给三千多块钱,还包吃包住,便让姐妹给介绍过来。

期间,老婆婆看病住院,小孙子上学没人接送,丈夫儿子屡屡劝她回家,她说什么也不应,哪怕丈夫儿子以断绝关系相要挟也没管用。

她说,她活半辈子,过得最舒心的就是这几年当保姆的日子,他们让自己回家无非就是还想让自己给他们做免费保姆,她凭什么有钱不挣,免费伺候他们还要看他们脸色,这么多年,有没有丈夫也指望不上什么,如今老了反倒是累赘,至于儿子,她也看明白了,她再怎么伺候没有钱,将来也未必会善待她,与其指望他们还不如自己多挣些钱更可靠。

对大多数女人而言,到了五十岁如果不是忍无可忍都不会轻易舍弃丈夫孩子,既然能走到这一步,一定是两相权衡取其重,现在网上说人到中年才知道被寒了心的妻子有多狠,恐怕是这些女人的真实写照。

所以,一个男人如果不想晚年太过凄凉,请你在年轻时一定要善待你的妻子。

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早年打工时,对面厂里就有这么一个婆娘,53岁了,有丈夫,有儿女,儿子结婚生有2个孩子,女儿也出嫁了,生活过得不错,一家人其乐融融,团结和谐,一家人都在那里打工,收入不错,并且在家乡建起了一栋气派的4层小楼,装修就花了近IO万元,富丽堂皇,气煞旁人。

某年某月某日,这家的主妇不辞而别,跟着一个买水果的老头私奔了。距现在已有6年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人和亲戚朋友四处寻找,多方打听,也不见她蜘蛛马迹。她的老公,儿子,女儿,也不明白,在家里也沒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大的矛盾,对她好好的,并且她也有一份工,收入比老公还要高些,既然这样,她为何要跟这老头跑呢?老头的家乡也有老婆孩子,在老头家乡也找不到这俩,她到底到那里去了?是为了情?是为了钱?或有其它因素在内,众人概不知情。

50多岁的女人有夫有儿女有家,抛夫异子和人私奔,真的不明白,不理解,为何会有这种人,这种事发生?我的看法是为了情,在衰男人的甜言蜜语下,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描绘出一片多彩多姿的新天地,所以私奔不归家。同时她也迷恋这个男人,她相信眼前的男人会比老公更好,更出色,更有安全感,能挣到更多的钱,提前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我认识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广西阿姨,现在有五十多岁了,她就常年在外打工不想回她那破败不堪的家。

据她自已说,她家在广西的农村,原来在老家时,老公也整天游手好闲,田里的事和家里的事都不愿做,只喜欢赌博打麻将,家里家外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在那累死累活。儿子都二十多岁了,与他老公德性差不多,吃不得苦,在外打工没有一个地方做事超过半年,对工作总是挑肥拣瘦跳来跳去,不仅没一分钱回家,还倒找她要钱花。家里现在还住着她公婆70年代初建的老房子。

在家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好些年前,她就跟随村里的姐妹来深圳打工做家政。出来几年,他老公更自由了,整天都沉迷赌博,没钱就找她要,她后来也就不怎么给,索性两年也不回家。后来姐姐家娶儿媳请她喝酒,她就回去了。她老公可是个“人才"。这两年,她人不回、也不给钱,她老公就到处举债,赌博输了就到农村信用社贷款3000元,还到她娘家兄弟姐妹家编造各种谎言说:他什么亲朋好友家娶亲或嫁女要喝喜酒借钱……这次回去就替他老公还了几大千块钱烂账,真把她要气炸了……

本来女的在外打工每年也能攒好几万块钱,老公和儿子齐心也好好地劳作挣钱,家里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两个大男人不求上进,浑浑噩噩专扯后腿,搁谁心里都拔凉拔凉,索性眼不见心不烦,随他们去。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了这样的男人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没离掉他就不错了,谁还有心情去回家呢!

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间十个平方左右的小店,店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女人,她早上做鸡蛋饼和豆腐花,中午晚上做面条和炒菜。

这女人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皮肤白皙,身材姣好,尤其穿着打扮尤为整洁干练,只是面容间略带几分憔悴。她做鸡蛋饼的手艺非常棒,摊位收拾的井井有条,给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非常的干净卫生放心。

慢慢的,我成了她家的早餐生意的常客,我喜欢早晨起来出去跑跑步,然后回家的时候顺路从她的小店里带上三碗洁白如玉的豆腐花,三个金灿灿的鸡蛋饼。

时间长了,慢慢的也就熟悉了。她远远的看到我来了,会抬头冲我笑一下,问一句:“还是老样子?”

我也礼貌的回应她一个微笑,轻轻的说:“嗯,老样子。”

但是有一点让我非常疑惑,不管再忙她的店里只有她一个人,从来没见过她家里人过来帮过忙,好像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家人一样。

这个疑惑埋藏在我心里很长时间,终于在那个早上,这个疑惑解开了……

那天早上,我按照惯例起床先去公园里跑了一圈,回来路过她的小店,她按照惯例抬头冲我笑了笑说:“还是老样子?”

我点了点头说:“嗯,老样子。”

说完,我就站在旁边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等。哪知道,突然天空传来一声炸雷雷,瓢泼大雨瞬间倾盆而下,她赶紧招呼我进去避避雨。

三个鸡蛋饼做好之后,雨却还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我也只好继续坐在她的店里耐心的等着雨小点再回家。

可能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在我之后就没有人来买早饭了,于是她也搬了一个凳子坐下休息了。

我们就开始闲聊了起来,我问她:“听你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吧?”

她笑了笑说:“嗯,不是的,我是河南人。”

我又问道:“你一个人出来到这边开店吗?怎么没看到你老公和孩子过来给你帮忙呢?”

她沉默了,我心里就是一惊,感觉自己是不是问了什么不该问的话,触碰到了别人不愿提及的往事了呢?她不说话,我也不好意思再开口,气氛一时间有点尴尬。

就在这时,她开口了,她幽幽的说:“我是从家里逃出来的,那个家我以后再也不会回去了。”

我心头就是一震,问道:“为什么啊?”

“哎,别提了,我老家山西的,我是远嫁到河南去的,我老公这么多年真的把我害惨了,他不仅酗酒,而且好赌成性,以前他每次喝醉酒我只要稍有不如他意,马上就会招来一顿毒打。最最让我心寒的是我公公婆婆都向着我老公,每次我被我老公打完,婆婆甚至会风言风语的说:“我和你公公结婚这么多年,他为什么不打我?因为我把他伺候好了。我儿子为什么打你,因为没有把他伺候好。””可能触及了她的伤心往事,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脸部表情有点黯然。

“如果光是打我,我也下不了狠心从家里跑出来。这么多年来,我赚的钱基本上都帮他还了赌债了。几年前的一天,他竟然回来跟我说,我被他输掉了,他让我晚上去陪他一个朋友睡觉。那一刻,我彻底的怒了。我要跟他离婚,他非但不同意,而且又按住我又是一顿毒打,他把我头都打破了。也就是在那天,我下了决心逃离那个地方。可是,我又不能回老家,当初我父母就不同意我远嫁,是我一意孤行的。如果回去,他们会更难受的。”她说。

她清了清喉咙继续说道:“我跑出来之后,把手机号码全都换掉了,先是做了两年保姆,攒了点钱之后,我就想着做点小生意。因为之前我在婆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现在的我已经想明白了,我马上都50岁了,我前面的几十年算是白活了。剩下的时间,我只想赚钱,好好为自己活一次。”

我一直长大着嘴巴听她说完,我震惊了。你以为那些只有电视剧上才会发生的情节,原来它真的可以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无耻至极的男人。

与此同时我心中不由自主的又萌生了一股对她的佩服之情。她是不幸的,为了爱情远嫁,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那样的人家,受尽了屈辱。

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她能在关键时刻觉悟了。勇敢的抽离出那样不幸的生活,重新为自己活一次。

想到这里,我问她:“你不想你儿子吗?”

她苦笑了一下说:“想啊,但是有什么用呢?他永远是他们家的孙子。随便他吧,以后他要是认我,我当然开心。如果他不肯认我,我也不后悔。”

“再过几年,我就回去起诉离婚。到时候,只要我能证明我们已经分开了好几年了,法院应该会支持我的。”她说。

“一定会的,其实当初他打你的时候,你如果去起诉他,法院也会支持你的。”我跟她说。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初我不敢,我怕他逮到我之后再打我。我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逃离,越快逃离,越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眼角竟然滑落两滴晶莹的泪珠。

就在这时,外面来了一个客人喊她做鸡蛋饼,她猛然惊醒,应了一声之后,迅速擦了一下眼泪,起身去做鸡蛋饼去了。

我看了看外面,雨已经小了,于是付了钱,也回家了。

写在最后:

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

如果不是经历了太多的苦楚,流了太多心酸的眼泪,哪个女人不想陪在老公和子女的身边呢?

所以,每个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人生背后,都有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果给她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她还会远嫁吗?

她还会容忍老公一次又一次的打她吗?

我相信,再也不会了!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预先划定好的,没有后悔药卖。

所以,我们只能咬着牙,含着泪,往前走……

与此同时,我也坚信一点——

人生,不管你什么时候顿悟,都不算晚!

您觉得呢?

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有丈夫有儿有女,可她宁愿不要家,不要儿女,是什么想法?

这个我来说说吧。我妈的姐,也就是我大姨今年52了,在自己的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安排好了之后,与丈夫离婚了。

亲戚朋友们知道这件事之后都跑过去劝我大姨。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瞎折腾什么呀,小孩都成家立业了不正是你享清福的时候吗?大半辈子都过来了,有啥不能过得,凑合凑合不就得了吗。我大姨听不进去劝执意要离婚,也只有我妈和大姨的两个孩子支持。

自家人都知道我大姨自从结完婚生了孩子之后,婚姻就是凑合着过得。大姨退学以后在外打了几年工,年龄够了之后媒人上来说亲,就嫁给了一个在乡里当教师的人。我大姨是我妈几个姐妹中嫁的还算比较好的,只不过婚后不幸福。

姨夫前些时候对大姨还不错,可自从大姨怀孕之后,姨夫就开始仗着自己当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错,也有点闲钱就开始瞎混。在外面找小姐,我大姨知道后就说他,可他不但不听还厌恶我大姨,觉得我大姨没有外面的女人好。

我大姨对他还有感情,期盼他回头。大姨在头一个儿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女儿,希望两个孩子能留住他的心。可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除了教书就是在外面玩,老婆孩子也不管,也不着家,回家就对我大姨各种嫌弃。我大姨人好这事也没让外人知道,担心别人知道后她丈夫没了工作。我大姨一直忍着也没有离婚,在那个年代带着孩子还离婚了,没人要啊。

孩子大点了,就把孩子带出去打工了。哥哥平常就放我家里,我妈也能照看,我也能陪他玩。大姨就自己带着女儿打工,在这期间也没回过几次家,就是过年的时候来,和姨夫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了。

现在也算是熬出了头,闺女和儿子也都成家了,儿子在家结完婚之后,大姨就和儿子一块走了。大姨提出离婚的时候,姨夫还不同意,劝大姨不要离婚。可结婚这20多年来,你何时珍惜过大姨,还在这里惺惺作态,话说大姨还没离婚的时候,姨夫就已经和别人住在一起了。外人不知道,一家子还能不知道吗。

大姨离婚的时候,亲戚们都来劝,你们又不是不明白情况在哪瞎劝个啥,也不知道是想看笑话,还是真的再劝。关键是村里的老人还爱嚼舌根,说大姨年过半百了,还去外面鬼混。虽说大姨没回过几次家,他和姨夫的事,就算用眼睛看也能看出来。

什么也不知道就在哪说,都在那劝。当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时,你们还能说出这话不。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女人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为家庭,为孩子而活。后半生咱就啥也别为了,好好的为自己活一场,去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正是因为年过半百了才不能凑合,不然不是白来人间一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