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李世民(598——649年),唐王朝的第二位帝王。史载,他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中国历史上最声名煊赫的皇帝之一。有些史书将其誉为“千古一帝”。
有史料披露,唐朝李氏帝王有鲜卑血统,或许是血脉里流淌着“胡人”血统的缘故,唐朝不仅民风比较“开化”,李氏皇族在历史上也以开放著称,翻开一部唐史,什么子占父妾,父占子妻,兄夺弟妇的宫闱秽事并不鲜见,让人瞠目结舌。而“一代明君”李世民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弑兄屠弟、杀戮侄儿、占有弟妻,也算首开唐代轻佻放荡之风。
兄弟争夺皇位,同室操戈,一场惊天事变突然上演《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共有二十二子,其中皇后窦氏所生嫡子四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玄霸早夭,其余三子在随李渊灭隋建唐的过程中都立过功劳。当李渊在晋阳(今太原)起兵时,李建成任左军统帅,李世民任右军统帅,李元吉任中军统帅,留守太原。
李渊称帝后便册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李渊早早为三个嫡子定下名分,也算煞费苦心,有避免为争位而导致兄弟阋墙 、自相残杀的意思。但是,李渊登基称帝时,天下还处于遍地兵燹的混乱状态。不仅群雄争霸,连年混战,而且自称皇帝的枭雄就有好几个,李渊不过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最先占据长安,有俾睨天下的优势,但实力并非最强。李唐之所以能扫灭群雄,一统天下,秦王李世民居功至伟。
李世民军事才能出众,谋勇兼具,在唐朝开国后的数年间,他率部东征西讨,南攻北伐,逐次荡平群雄,不仅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更重要的是,他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史载,秦王麾下将星若云,谋臣似雨,尉迟敬德、秦叔宝、程之节、侯君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等一大批猛将谋臣聚集在他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在这个过程中,秦王的势力无人可比。 羽翼日渐丰满,使李世民逐渐产生了觊觎帝位的野心。随着统一战争渐趋结束,他欲夺取皇位继承权的欲望与图谋变得更加强烈与迫切。
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引起太子李建成的嫉恨,也使他感到惶恐不安,为了稳固自己的皇储地位,他也在大力收罗人才,扩充兵马,同时还把弟弟齐王元吉也拉进了自己的太子东宫集团,两人联手对付李世民。随着矛盾加深,太子与秦王的争权活动由暗斗转向明争,最后终于导致了手足相残的流血政变发生。
《唐书》记载,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事变发生后三天,亲眼目睹李世民将自己的几个孙儿处死,魂飞魄散的老皇帝李渊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总揽国家一切政务。同年八月,高祖李渊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在东宫显志殿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贞观,是为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唐太祖李世民竟迷恋上了弟媳杨氏史载,齐王元吉被害时年仅二十四岁,留下一个美若天仙的遗孀(妃子)杨氏,她本是长安教坊中的一个舞妓,年龄和元吉相仿,仙姿玉貌,体态婀娜,性情柔媚,顾盼生辉。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冰雪聪明,擅歌舞,通音律,还识文断字,能吟诗作赋,因此被齐王纳为妃子,是彼时宗室王妃中最秀外慧中者,甚受齐王元吉宠爱。
杨妃与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氏关系亲密,两人来往不断。当年李元吉欲加害李世民时,杨妃曾暗中劝阻,希望元吉不要与世民为仇而害他,元吉不听,最后落得个家毁人亡,儿子同诛的悲惨下场。
元吉被杀后,杨氏举目无亲,孤苦无依。长孙夫人(后被封皇后)念及过去两人的情谊,常邀她入东宫(彼时李世民还未称帝)去叙旧,好言安慰,替她分解烦忧。
史载,某日,长孙夫人又邀杨氏入宫叙谈,正聊的热火朝天,忽报太子来到,杨氏来不及躲避,只好和长孙夫人一起起身相迎,杨氏跪地自请死罪,说:“亡夫李元吉欲谋害太子,我私下多次劝阻,无奈他不听良言,今日死有余辜。我是有罪之身,无颜面对太子,长孙夫人宽厚仁慈,善待于我,我愿以死回报她的恩德,请太子赐奴一死,以表一片忠心”。
李世民心硬如铁,也算绝世英雄,诛戮亲兄弟时都没动容,看到杨氏哭的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早就听说齐王的杨妃艳冠群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长孙氏的央求下,李世民乘机劝杨氏:你一人寂寞清苦,不如搬到府里与长孙氏作伴,彼此有个照应,再说齐王谋反,国法难容,此事却与王妃无关,自当宽待,我一定全力保护王妃,共享荣华富贵。
杨氏舞妓出身,本就是随波逐流之人,当然唯命是从,当天便搬进了太子府里。长孙夫人本就是个贤德温良之人,自然不会慢待她。
李世民一见杨氏便惊为天人,自她迁入府里后,无一日不在思念杨氏。但此时他还没有正式登基,心里还有顾忌。他对弟媳的美色恋恋不忘,又怕担杀弟占妃的恶名, 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下,他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时时刻刻关心她,从细微处打动她。
一日,李世民喝的微醺,乘酒劲闯入杨氏卧室......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也不例外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禁不住美色的诱惑,因此早就把什么人伦纲常 、名声、国体抛诸脑后,他许诺杨氏:“待我登基称帝后,定将你纳入后宫,封为贵妃”。
几日后,高祖李渊下诏,自称太上皇,正式传位与李世民。
唐太宗册立长孙氏为皇后。杨氏被纳为嫔妃,荣宠无比。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抑或是爱屋及乌,李世民竟给已经死去的李元吉也加了封号,追谥其为海陵郡王。如此意外的举措,满朝文武均惊诧不已,长孙皇后也有些惊骇 ,此时她似乎已经明白,由于自己的好心与善意,无意中竟成全了老公与杨氏,于是追悔莫及,但考虑到此事有损太宗的名声,且生米早就煮成熟饭,无法弥补,于是一向为人宽厚的她只得以大局为重,依然待杨妃很是亲热,唐太宗心存歉意,看到皇后如此宽容大度,不免对其更添几分敬重。
《唐书》载,贞观三年,杨妃为太宗生下一子,取名李明(后封曹王 ),太宗册封杨氏为贵妃,并大兴土木为杨氏母子修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他一有时间就去那里,独宠杨氏。
史载,长孙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想把杨妃扶正,敢于直谏的丞相魏征再三据理力争,劝谏说陛下须做万世表率,万不可让失去名节的妇人母仪天下,太宗拗他不过,只好怏怏作罢。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参见《旧唐书》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男人之间的权力游戏胜负已定,身为一个女性又怎么能够改变结局呢?当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当场被秦王李世民及其手下将领射杀身亡,头颅也被砍下来平息叛乱、逼迫李渊就范、宣布胜利。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尉迟敬德带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首级去皇宫之中觐见唐高祖李渊,见到尉迟敬德并且了解到玄武门发生的事情之后,这位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高祖李渊明明得知祸起萧墙、手足相残,都无可奈何,只能授予秦王李世民辖制京城各军,并且当天加封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弱女子齐王妃杨氏又能做什么事情来改变这一切结局呢?
而且秦王李世民在完成了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又成功的阻止了太子东宫的卫队和齐王府的府兵对玄武门的攻击。短时间内便化解了玄武门事变引发的军事斗争。但是秦王李世民并没有就此罢休。很快,取得胜利的秦王李世民已经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授权管辖京城各路军队。因此秦王李世民决定斩尽杀绝。
秦王李世民率领亲军前往太子东宫和齐王府。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各自的5个儿子悉数杀死。也就是说秦王李世民在射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又接连杀害了自己的10个亲侄子。而这些侄子中最年幼的不过才数月。尚在襁褓之中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杀害。
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男性与生俱来便要继承整个家族的大业和使命,而女性这都是帮其他家庭培养。因此尽管李世民杀害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们,同样也杀害了许多门客属官。但是却留下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女儿们和妃嫔们。
而且由于唐朝时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较为开化。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不知是出于政治考虑或者个人情感。居然将齐王妃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也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娶了自己的弟媳为妃。
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眼中依然感觉太过开放。毕竟七王妃杨氏曾经是李世民的弟媳。二人后面结为夫妻睡在一张床榻之上总觉得令人匪夷所思。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齐王妃杨氏为何要屈身侍贼?毕竟秦王李世民亲手射杀了他的丈夫李元吉及府中的5个齐王子孙。
其实齐王飞杨氏心中一时之间自然也是不情愿,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统治下。齐王妃杨氏尽管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也无法左右皇位继承人由太子李建成转到秦王李世民一脉。只能顺应时势和接受事实。并且为了保证秦王李世民不杀害齐王李元吉的女儿。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和后半生来换取她们的平安,同样也换取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和自由!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之后,娶了弟媳妇杨氏为妻,而杨氏不做任何反抗,心安理得地嫁给了杀夫仇人,还为李世民生了个儿子。
这到底是什么狗血剧情?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李世民杀了杨氏的老公,杀了杨氏的儿子,不管怎么着,就算不替丈夫报仇,总也得大义凛然,抗议一下,展示一下作为妻子、作为母亲该有的尊严,可杨氏却没这样做。
其实,杨氏是逼不得已的,她也不想嫁给李世民,可她不是一个人,她的背后有一大帮子人,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等等,牺牲她一个人的名节,换取整个家族的命运,这门生意值不值呢?
简直太值得了!
当然,李世民娶杨氏,还有另外的考量,其实,从血缘上来说,杨氏还是李世民的表妹呢?
这是为何呢?
因为杨氏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而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这么一来,杨氏和李世民是同一辈的表亲关系,辈分一点都不乱。
并且,杨氏一定是个大美女,杨广长得不赖,娶的老婆个个貌似天仙,生出来的女儿自然美貌非凡,李世民不顾世俗之见,强娶表妹杨氏,这充分说明,杨氏必然有超乎寻常美女的姿色。
不过,李世民强娶杨氏,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其中反对声音最强的是魏征。
魏征是李建成的幕僚,李建成死了之后,魏征跟了李世民,魏征这人嘴巴特别厉害,刀子似的,一针见血,从不留情面。
但李世民两耳不闻,装没听见,照样娶了杨氏。
李世民有鲜卑血统,对于鲜卑族来说,弟弟死了,妻子嫁给别的兄弟,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了,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繁衍的有效举措。
可在汉人看来,弟媳嫁给叔叔简直太不像话了,不过,在当时较为开放的环境下,这种事情笑笑了之,没人拿它太当回事的,连魏征也不加以深究了。
后来,杨氏给李世民生了个儿子李明,此时,长孙皇后已经去世了,李世民宠爱杨氏,想立她为皇后,李世民把这一想法和大臣说了,没想到,魏征第一个站了出来,力谏道:
“皇上,您娶了杨氏,我让步了,如果您再立她为皇后,我魏征宁愿撞柱而死!”
这次,李世民妥协了!
总的来说,李世民娶杨氏主要目的不是觊觎美色,而是为了安抚前朝皇族势力,争取他们的最大支持。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李世民处死李元吉,纳其妻为妃,而杨氏毫无反抗,是有着五大因素所决定。
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下,这五大因素到底是啥。
1.为了物质生活条件。不入宫不中,不入宫会被杀头,或者被贬谪为浣女等,或者像后来的武则天那样,出家当了尼姑。
若他继续入住后宫,还能继续享用锦衣玉食,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身为女子,而且是已经嫁人的女子,如果不顺从李世民,她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可以说,如果她不嫁给李世民,那么其他人也不敢娶她,往后余生,只得独守闺房,凄凄惨惨戚戚。
2.为了背后的家族。杨氏能为李元吉所娶,自然背后有一个家族在支撑。杨氏为了护佑一整个家族,她必须要嫁给李世民。李世民除了看重杨氏的美色之外,还有一项因素,是为了安定杨氏一门,争取到杨氏家族的支持。
而杨氏的抉择,也是为了杨家一门的安危所考虑,与皇上交恶,不是什么好事,李世民可不是什么仁善之辈,若李世民想动杨家,那么杨家难逃灭顶之灾。
3.为了李世民的真情。李世民对杨氏也确实喜欢,否则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甘愿为后世史官所书,也定要纳其为妃。他作为一代帝王,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当年李世民原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还想把杨氏立为皇后,最后因为大臣的强烈劝阻,才没有成功。
4.女子的地位所决定。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两兄弟一鼓作气杀死,并屠戮了他们的儿子。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侄子,但他连眼睛都不眨。
毕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娃,以后会不会给他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但是,他留下了这二人的妻子和女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子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有些人把她们当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
李世民同样觉得,女子对他没有任何威胁,女子要嫁人,嫁人就要以夫婿为主,没有话语权,更不要提干政了。
5.社会风气。李唐治理之下,其社会风俗极其开放。李世民本身就有胡人血统,对道家的礼教原本也没有那么重视。
连皇帝都不看重,自然整个社会风气也是极开放的。杀了自己的生死大敌,娶其妻,这是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傲然于世。
欢迎朋友们关注@旧人新说
和@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故事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这事儿其实是一个连环错的问题,多数现代人对杨氏遭遇有点想当然的意思,那咱们就把这事儿好好捋一遍,捋顺了大伙就知道杨氏为啥愿意入宫,也了解李世民这家伙到底玩的多浪了。
首先,杨氏出身于前隋皇室贵族,不是随便能杀掉的一般女子。她应该是唐高祖宰相杨恭仁的从侄女,否则不可能成为李元吉的正妃,但是她是否生下过李元吉的子嗣已不可考。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自己的侄子全都给杀掉了,又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女儿都扔进宫里。
这其实是当时的一个惯例,罪臣家的妇人通常被罚进掖庭宫充当劳役,后来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就是这么入宫的。唯一可能例外的是太子妃郑观音,史书记载她被送进了别馆,不过郑观音却是死在长乐门宫内的,所以我怀疑她所谓的别馆是针对太子东宫说的,不是针对皇宫而言,李世民给她的优待是没有罚去掖庭宫当劳役。
到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捋顺啦,李世民把杨氏扔进宫里并非这货垂涎美色,管不住二弟,只是一种惯例而已。既然这是惯例,那么杨氏就没有啥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对她也不存在所谓失贞的问题。
那么杨氏最初在宫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应该非常糟糕,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的墓志上显示杨氏和归仁县主的亲生母亲一同抚养她长大的,里面隐晦的提到“诚周于造次之间”。一个正妻和小妾带着孩子挤在一个殿内,活动范围应当极其有限。
如果再加上归仁直到19岁才出嫁被册封为县主,更能看出杨氏这些被幽闭宫中的女眷生存环境的艰辛程度。杨氏所以愿意抚养非己出的女儿,一方面体现母性的光辉,另一方面她未尝不是存了随庶女出嫁而离开皇宫的心思。就个人意愿来说,我觉得她对留在宫里没太大兴趣。
最后一个问题,李世民真的很宠爱她吗?根据她和李世民的儿子曹王李明的受封年份看,李世民临幸她的时间应该是贞观后期,大约该是贞观15年到17年之间。然而这个老色狼属于典型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家伙,儿子都整出来了,他依然没给杨氏一个后宫头衔,到他死都没给。
更尼玛搞笑的是在贞观16年的时候,李世民恢复李元吉的王号,追封了个巢王,然后杨氏就成了巢王妃。甚至连杨氏死去后也没能陪葬唐太宗昭陵,可见无论李世民自己还是后人,都没拿她当正经后宫看待。
基于以上事实,我估计李世民对她更可能是一次酒后乱性之类的,提上裤子也知道自己事儿办的不地道,干脆来个冷处理,儿子我认,媳妇不认。
至于《新唐书》里所写李世民还要封她当皇后,只是被魏征阻止的事儿,怎么看都不靠谱。李世民虽然排行老二,但办事儿可不二,要把一个没名没分的女子立为皇后,除非那天他又喝多了。
总结起来吧,巢王妃杨氏其实是个很可怜的女子,她的第一任丈夫死后被罚去掖庭宫幽禁,苦心抚养非己出的女儿渴望能有机会获得自由却被李二这个混蛋给临幸了。如果李二能给她个名分也还好,偏偏这货又提上裤子不认账。从始至终命运都没掌握她自己手里,我们就别再苛责她愿不愿意的事儿啦。扯淡完毕~!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老公被杀,儿子被斩草除根,只剩下几个女眷和未成年的幼女,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面对一手遮天,强纳自己入宫的皇帝李世民,大家觉得她还有什么能力反抗吗?
稍微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夺得皇位的关键一招,但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是玄武门的第一步,接下来李世民还干了以下几件事,才把皇位拿到手。
一是斩草除根,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当时,李建成、李元吉分别有五个儿子,最大的刚刚成年,最小的尚在襁褓。
按理说,李建成、李元吉一死,这些孩子没什么威胁,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谁能保证他们牢记血海深仇,将来找李世民寻仇?所以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把十个侄子全部干掉,一个不留,而且全部开除宗室籍,成为庶民。这样一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就绝后了。
二是软硬兼施,逼迫父亲李渊禅位给自己。李建成、李元吉一死,李渊只剩下李世民这一个儿子,李渊自然知道李世民想要什么,他也没得选择,只好宣布册李世民为皇太子,一切军国大事听其处分。不久后,李渊宣布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当了太上皇。
三是权色兼收,把弟媳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李世民虽然干掉了哥哥、弟弟及其儿子们,但对他们的女眷,包括嫔妃妻妾、女儿等并未赶尽杀绝。相反,齐王妃杨氏因为天生丽质,美貌绝伦,让李世民心旌摇荡,不能自己,竟然直接将弟媳纳入自己的后宫。
李世民跟自己有杀夫戮子之仇,杨氏当然对其恨之入骨,但杨氏只是一介女流,根本无力给丈夫和孩子报仇,何况对方是皇帝,而且杨氏还要抚养自己和李元吉未成年的女儿,所以只得不情愿地被李世民纳入后宫。
不过李世民对这位天下绝色的弟媳倍加宠幸,让她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曹王李明,这也足见他对杨氏的用情之深。
更夸张的是,长孙皇后去世后,中宫长期缺位,李世民甚至一度想册杨氏为皇后,只是遭到魏征等人激烈反对而作罢,看来李世民对杨氏是完全的真爱,杨氏本人应该也能感同身受吧!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