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一生文治武功,称得上鹰扬天下。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位清朝历史的重要开启者,也有自己过不去的美人关。
皇太极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最恰如其分的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众多王子中最出色的,其文治武功被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倍加推崇。所以,在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毫无争议的登上了后金的王位。
在皇太极主政大清的17年中,他知人善任,重用汉臣,并通过不断对蒙古和朝鲜的作战。增强了国力,同时也练就了一支能征善战天下无敌的八旗精兵,为最终击败大明王朝,问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价“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最恰如其分的”。
早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为了争取蒙古盟军,皇太极娶了五位蒙古女子,后来效仿明朝制度钦定后妃名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
哲哲居清宁宫为国君福晋,海兰珠居东关雎宫为东宫大福晋,娜木钟居西麟趾宫为西宫大福晋,巴特玛居东衍庆宫为东次宫福晋,布木布泰居西永福宫为西次宫福晋。
不过,皇太极只喜欢海兰珠这一家姑侄三人(科尔沁部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蛮拼的,接连把姑侄三女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
第一位女人,孝端文皇后哲哲。
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国。因皇太极时期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在后宫的地位也因此而逐渐上升。所以她被册封为清宁宫皇后,居中宫,她是大清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为皇后的人。孝端文皇后主持后宫,稳文持重、母仪天下,很得皇太极满意。
第二位女人,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后人称大玉儿。后金天命十年嫁皇太极,初封为侧福晋,皇太极称帝后,被晋封西宫福晋。位居后宫第二位,其地位仅次于姑姑哲哲。1638年生皇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顺治元年被尊封为圣母皇太后,1688年去逝,享年七十五岁被追封为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虽不是皇太极最为宠爱之人,但她对大清王朝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第三位女人,进来虽晚却最受皇太极宠爱,便是海兰珠。
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因她居住在关睢宫,也称其为官睢宫宸妃。该宫名取自诗经中“关关睢雎、在河之州、窈窍淑女、君子好逑”。
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史书记载海兰珠知书达理、端庄贤惠、肤白体香、妩媚动人。1637年为皇太极生一皇子,皇太极兴奋异常,大赦天下。要知道这在皇家是只有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然而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子还没等到命名就不幸夭折了。
海兰珠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人因过度思念夭亡的儿子,以至大病缠身,虽经多方医治,最终于1641年香消玉损,魂归天国了。
皇太极当时正在率八旗精兵在松山与明军进行决定两国命运的生死大战。当他听道海兰珠病重的消息后,立即快马返回都城盛京。但他就在快到盛京时接到海兰珠去世的消息,几度昏厥,精神恍惚,最终大病一场。
海兰珠去世,皇太极便再没有领兵打仗过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本文手稿
传说皇太极每次经过海兰珠的陵墓时,总是控制不住,当众放声痛哭。
其情真意确、铁汉柔情让人唏嘘不与。因长期思念海兰珠,皇太极的身体日见衰弱,在海兰珠去世的两年后,皇太极这位曾经叱䆛风云的大清开国之君也魂归天国了。他终于可以在天堂里和心爱的海兰珠长相厮守了。
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大玉儿原型人物就是皇太极的庄妃布木布泰,海兰珠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也是皇太极的宸妃,小玉儿的原型人物则是多尔衮的嫡福晋、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桑噶尔寨之女敬孝忠恭元妃,三个人在历史上的关系就是同曾祖的堂姐妹。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1609-1641)
海兰珠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寨桑之女,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大玉儿)就是她的亲妹妹,她们的亲姑姑就是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哲哲。
天聪八年(1634)十月十六,26岁的海兰珠才进宫,进宫前是否婚配史书无载。海兰珠进宫后很受宠爱,被皇太极封为关雎宫宸妃,仅次于姑姑哲哲。
崇德二年(1637)七月初八,海兰珠生下皇八子,也是科尔沁三姑侄第一个生育男孩的人,皇太极很钟爱这个孩子,为此大赦,藩属国都给皇太子进献礼物。但很不幸,这个孩子在次年正月二十八夭折,不满周岁。
崇德六年(1641)九月,海兰珠薨逝,年33岁,被皇太极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大玉儿1613-1688)大玉儿是海兰珠的亲妹妹,出生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天命十年(1625)嫁给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先后生三个女儿。
皇太极称帝后,封为永福宫庄妃,位列后宫第五,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驾崩,多尔衮和豪格夺位,相争不下各退一步,多尔衮拥立顺治登基,自己做摄政王。
在多尔衮摄政期间,身为嫡母的哲哲和生母的大玉儿都没有被尊为太后,哲哲被称为中宫太后,或者国主福晋、我的母亲国主福晋,大玉儿仍然是庄妃,后宫接受蒙古藩部进献礼物的仍然是哲哲和贵妃娜木钟母子,庄妃并没有资格受礼。
直到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猝死,顺治亲政,才在次年二月,尊庄妃为昭圣皇太后。顺治死儿子康熙继位,尊祖母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1688)十二月二十五,布木布泰崩,年75岁。
敬孝忠恭元妃(1610-1649)多尔衮这位嫡福晋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就用电视剧编的小玉儿称呼吧!小玉儿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明安贝勒的孙女,父亲是桑噶尔寨。
小玉儿出生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天命九年(1624)五月的时候,14岁的小玉儿嫁给12岁的多尔衮,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薨,年40岁,被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
顺治八年(1651)正月,死去的多尔衮被追封为成宗义皇帝,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夫妻升祔太庙,随即在二月被顺治帝清算旧账,所追尊谥都被夺,并被撤出太庙。
猴格说三个人的关系就是同曾祖的堂姐妹,因为影视剧的渲染,清初知名女性都要和多尔衮扯上关系,小玉儿是多尔衮的嫡福晋,但海兰珠和大玉儿是多尔衮的小嫂子,在历史上毫无交集,大玉儿有太后下嫁的野史传闻,海兰珠可是清清白白的大青第一宠妃,还死的早,怎么可能和多十三扯上关系啊。
多尔衮的蒙古妻妾并不少,鉴于满蒙联姻的国策,他除了元妃之外,最少还有五位以上的蒙古福晋。
天聪六年(1632)二月,娶扎鲁特部根度尔台吉之女扎尔芒为三福晋。
天聪七年(1633)六月,娶科尔沁右翼后旗图美的孙女、喇巴什希之女。
天聪九年(1635)十月,娶科尔沁太妃之女,孝端文皇后之妹,关于这位科尔沁妹纸,有说是哲哲的妹妹,也有说是哲哲兄弟索诺木台吉之女。
崇德四年(1639)八月与皇太极衍庆宫淑妃巴特玛所抚养的蒙古女订婚,此女应为察哈尔公济特氏延布图台吉之女,次年正月迎娶。
崇德末年或者顺治初年,又娶博尔济吉特杜思噶尔卓农台吉之女。
就是这样。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人都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在影视剧中,这三人的关系是三姐妹,老大是海兰珠,老二是大玉儿,老三是小玉儿。大玉儿和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小玉儿则嫁给了多尔衮。
但是在历史上,除了海兰珠的名字是真实的外,大玉儿和小玉儿的名字都是根据影视的需要而杜撰的。而且,小玉儿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大玉儿剧照)
大玉儿的历史原型就是后来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孝庄太后,她和海兰珠确实是亲姐妹,都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女,海兰珠年长四岁,是大玉儿的姐姐。
大玉儿原名叫布木布泰,13岁时嫁给皇太极,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一个侧福晋。她的姑姑哲哲在更早之前就嫁给了皇太极,是皇太极的原配妻子。所以,哲哲是大福晋。
布木布泰在皇太极时期存在感并不强,在后宫的地位也并不高。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各大后妃时,布木布泰被册封为庄妃,居住在五宫之中的最后——次西宫,居第五位。
布木布泰超高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皇太极去世后。
1643年,皇太极在没有立储的情况下突然驾崩,皇太极的兄弟和儿子们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其中最有实力角逐皇位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以及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
(布木布泰剧照)
此时的布木布泰,向我们展现了她不愧为一代贤后的巾帼本色,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平衡了各方势力,终于化解了大清入关以来的最大内部危机,将自己的儿子福临扶上皇位,保证了皇太极去世后皇权的平稳过渡。
后来,布木布泰还辅政福临,抚养教导康熙,为大清的繁荣强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誉为“清代国母”。
海兰珠虽然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晚于布木布泰,但她所得到的宠爱是布木布泰所无法比拟的。海兰珠一入宫便得到皇太极的喜爱,可谓宠冠后宫。在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第二,地位仅次于姑姑哲哲,居住在东宫。且皇太极亲自将东宫更名为“关雎宫”,可见皇太极对她的情深义重。
(海兰珠剧照)
1637年,海兰珠生下皇子,皇太极大喜,诏令大赦天下,给了这个刚出世的皇子太子般的待遇。但刚出生的皇子未及周岁便夭折了。海兰珠因思念幼子,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由此身染疾患。
1641年,正当皇太极在松山锦州和明朝大将洪承畴决战之时,海兰珠病情恶化,已到临危之际。盛京侍卫火速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皇太极随即起驾回京。但路程未及一半,又得到消息“宸妃病笃”,皇太极心急如焚,快马加鞭,恨不得马上飞回海兰珠身边。当皇太极里盛京还有十几里地时,噩耗传来“宸妃已薨”。皇太极气急攻心,大叫一声,失足坠马。
等到皇太极跌跌撞撞赶回“关雎宫”时,爱人已香消玉殒,魂归天国,皇太极悲痛欲绝,几度昏迷。
随后,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亲自撰写了祭文,在海兰珠的坟冢前饱含深情地诵读,几度哽咽,不能自持。
(皇太极剧照)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享受了原配妻子的谥号。
虽然我们在历史上找不到小玉儿其人,但还是可以从多尔衮的妻妾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多尔衮的四福晋是来自于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也只有这位福晋才符合影视剧中的相关条件,但她是拉布希西台吉之女,和海兰珠姐妹俩有无血缘关系却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蒙古公主并非是多尔衮的嫡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兰珠、大玉儿和小玉儿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是大玉儿的亲姐姐,两人和所谓的“小玉儿”应该没有关系。
(参考资料:《清史稿》)
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清朝那些个皇帝,给大家伙的感觉是个顶个的情种,要么不爱,要爱就爱的天昏地暗,鬼哭狼嚎的,一点节制都没有。
其实,这都是现在的清宫剧给大家伙造成的一个错觉,硬生生把个都市三角恋,还是五角恋啥的,给套在了这帮老头子身上了。
您比方说题主说的这大玉儿,小玉儿,以及这海兰珠,历史上那有什么小玉儿?都是瞎编的,编剧和导演联合起来逗大家伙玩呢?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戏剧冲突比较刺激,海兰珠是姐姐,大玉儿搁当中间,小玉儿拽尾是小妹妹,三角恋都不敢这么写。
尤其是这大玉儿还是孝庄,这就更有戏剧冲突了,其实人家孝庄压根就没啥名字叫大玉儿,人家的真名叫布木布泰,您要是翻历史去瞅,就没这三个字,那是野史当中才出现的这么个名。
毕竟人家孝庄好歹是蒙古人家里的格格,起个名字没那么汉化的。
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这到是真的,编剧没搁这给大家伙改了。
那么咱把这事搁真正的历史上嚼咕嚼咕,大家伙顺着耳朵听一听。咋说呢?孝庄算是政治婚姻的一个添头,按照皇太极娶她的想法,那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没啥感觉的存在。
当然皇太极死了之后,清朝的一些个局势,还就是掌握在了这个孝庄的手上,要不是这孝庄,也就不会有什么顺治和康熙了。
估计皇太极搁地下瞅着这结局,都乐醒来了,这买卖大赚啊!
那么孝庄咋就是一场政治婚姻的添头呢?
咋说呢?当年科尔沁草原和这满人捆绑的也比较深,那么科尔沁草原想要和满人捆绑的更加结实一点,于是他们就想到了联姻。
这事满人他也同意,比较满人的人口并不多,他也需要各方面的盟友,而且这盟友的关系必须牢固,这才能让他的手在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依靠,所以这事顺理成章的就答应了。
那么这头一个嫁过去的可不是孝庄,而是孝庄的姑姑——哲哲。
作为一场政治联姻,皇太极给足了科尔沁草原的面子,娶哲哲的时候,那是风风光光,没人可以比拟的。
怎么个风光呢?皇太极带着自己的部下,走了三百里,才把这事给办妥的。
后来直接就给了哲哲一个大福晋的位置,这也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位大福晋,哲哲就开始管理皇太极他们家后院的一切事物。
瞅见没哲哲嫁过去,就是这么牢靠和结实的政治婚姻,再往后当皇太极做了皇帝之后,这哲哲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
那么如果没有啥意外的话,这哲哲生下的孩子,估计这就得有皇太子的身份,毕竟这可是嫡妻啊!科尔沁草原也很看重这个,但无奈的很,哲哲的肚子不争气,生了三个娃,他都是女儿,这就尬住了。
皇太极一拍手:“这可不能怨俺,雨露可不少啊!”
是啊,三个娃就能够说明皇太极还是蛮可以的,是哲哲有点不争气。
而科尔沁可不想就绑定这一代的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他想绑定清朝下一代的关系。
接着科尔沁为了皇太极家里多添一个男娃,而忙乎坏了。于是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挑起了这份担子,又嫁给了皇太极。
好吗?姑姑和侄女这一家伙就变成了姐妹了,这关系扭转的太厉害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瞅,孝庄算是这场政治婚姻的添头,她的目的就是给皇太极生娃,而且必须得生一男娃才成。
那么任务完成了吗?你快拉倒吧!羞死个人拉,一连串也是三女。
“俺的个天那!”科尔沁草原算是没赌对人,这咋整呀,科尔沁草原那是天天的盯着孝庄的肚子,这都快瞪出眼眶了,咋就还没个男娃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快拉倒吧!那顺治是咋回事?你不会说这顺治不是孝庄的?”
您看,您也别着急吗?顺治那是后来的事,您听俺给您说,咋还着急了呢?
您不着急了,可科尔沁草原这嘎达,他们着急啊!他们的目的就是给人家皇太极生一大胖小子,这没有,能不急眼吗?于是又在家里头划拉他们的女儿们。
跟着海兰珠被选了出来。
在这里,咱必须强调一下,这海兰珠要是嫁过去就算是二婚,人家已经嫁过一次人了,至于这头婚的男人是谁,在那,还活着吗?
这事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谜题,海兰珠在史书上记载,就仿佛突然出现一样,嫁给皇太极之前的那档子破事,一律没有,就仿佛被删除了一样。
嗯!其实还真就是被人给删除了,是谁干的呢?皇太极干的。所以清朝对史书上的东西修修改改,是有传统的,只不过后来康熙和乾隆把这事弄的比较大而已。
好了,咱接着说。皇太极之所以能这么上心,删除了海兰珠之前的记录,那是因为他是真心喜欢这个女人,那基本上就把海兰珠给宠到天上了。
咱把这话说大一点,海兰珠要整那月亮,皇太极他也会想办法把这事给办妥了。
您还别说这海兰珠还真就争气,三年后还真就给皇太极生了个男娃,这可是皇太极第八个儿子。
科尔沁草原这嘎达算是松了一口气,而这比较尴尬的一幕就来了,跟着这孝庄也生了,这就是皇太极第九个儿子,也是后来的顺治帝。
当然这事,皇太极压根就不在意,他更加在意的是他的第八个儿子,因为这是海兰珠生的,有那么个爱屋及乌的意思在里头。
而且回头就发布清朝有史以来第一道大赦令,蹲监狱里头的人犯,除了一些个罪大恶极的,这全都给放了。
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这老八就是皇太极的继承人。
但这娃福薄,撑不住这些个零零散散的东西,也就出生半年,就死掉了,这还没来得及给他起名字呢?
后来这海兰珠因为这孩子的事,身子骨那是越来越弱,没多少日子也就死了。
所以从这些个描述中,大家伙就应该明白,人家科尔沁家里头可没什么小玉儿,就连大玉儿这个名字那也不是人家孝庄的,感情方面也没那么复杂,他就算个添头嫁给皇太极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所谓“大玉儿”“小玉儿”的称呼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两个名字其实是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的编剧杜撰出来的。后来的众多清宫戏也沿用了这两个名字,以至于很多人受到电视剧的影响,真的认为孝庄文皇后就叫“大玉儿”!其实不然,孝庄文皇后的姓名史籍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她叫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胞弟哈撒儿的后代。
那么,小玉儿和海兰珠又是谁呢?电视剧中“小玉儿”的原型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嫡福晋、敬孝忠恭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而海兰珠这个名字在史籍中是有记载的,她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
“小玉儿”去世时,多尔衮还在世、而且正当着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作为亲王嫡福晋,“小玉儿”本没有资格被称为元妃。元妃原本是清太宗为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原配福晋佟佳氏特设的一个封号,至于原因嘛,不复杂。清太宗想让自己的亲妈叶赫那拉氏成为唯一的皇后!那就只能委屈她的前任了……当然,佟佳氏所生嫡子代善的存在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就这样,继室成了皇后,原配却只能屈尊元妃……清世祖顺治帝沿用了父亲的这一方式,将父亲清太宗的原配福晋钮祜禄氏谥为了元妃,将皇后的名分给了孝端文皇后和自己的生母孝庄文皇后。与此同时,元妃这个封号也被给予了清世祖的姨妈兼庶母海兰珠,海兰珠去世后谥敏惠恭和元妃。
多尔衮为了彰显自身地位的特殊性,在“小玉儿”去世后,强行僭越、给自己这位嫡福晋谥敬孝忠恭元妃!这等于是变相将自己置于了皇帝的位置。多尔衮去世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小玉儿”也因此成为了义皇后。但是,好景不长,短短数月之后多尔衮便遭到了清世祖的政治清算、被褫夺了皇帝尊号,“小玉儿”也跟着失去了皇后身份。直到乾隆四十三年,随着多尔衮被清高宗乾隆帝平反,“小玉儿”才被恢复睿亲王嫡福晋身份,但皇后身份却永远不可能再恢复了……
都是博尔济吉特氏,难道这三位是姐妹?还真没错,她们真是姐妹!孝庄文皇后“大玉儿”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是亲姐妹,都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布和(寨桑)的亲生女儿。但是,“小玉儿”却不是“大玉儿”的亲妹妹,她们只是共曾祖父的堂姐妹而已。“小玉儿”的祖父是“大玉儿”、海兰珠的父亲——布和的亲叔叔明安(孝庄文皇后的祖父莽古斯是明安的亲哥哥)。说到心里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所谓“大玉儿”“小玉儿”根本不是什么亲姐妹,仅仅是尚未出五服的堂姐妹而已,血缘已经相当疏远了……
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电视剧中大玉儿是指孝庄皇太后布木布泰,刁蛮任性善妒的小玉儿则是多尔衮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太后和海兰珠都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福亲王莽古斯的孙女、忠亲王宰桑的女儿,多尔衮大福晋是莽古斯弟弟贝勒明安的孙女、桑噶尔寨的女儿、也是孝庄皇太后和海兰珠的堂姐妹,她们三个是一家人。
科尔沁是与满清结盟的第一个蒙古部落,清朝皇帝为了保持良好的盟友关系,实行满蒙联姻政策,特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位,他们后宫多数妃嫔都是出自蒙古科尔沁部落,宗室亲王贝勒等大多也是娶蒙古贵女为妻,而公主、宗室女等远嫁蒙古的不计其数。孝庄皇太后十三岁时就嫁给姑父皇太极为侧室,她和姑姑大福晋哲哲共生下六个女儿,始终没有诞育男嗣。于是科尔沁部落又将孝庄的姐姐、已经二十六岁的海兰珠送到皇太极身边。皇太极对海兰珠宠幸非常,成为皇帝之后直接让海兰珠取代孝庄的地位,在五宫后妃中排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孝庄虽然生育最多,却被挤到倒数第一。
海兰珠不负科尔沁部落所望,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龙颜大悦直接大赦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皇八子就是未来的皇太子,甚至朝鲜等宗属国揣摩上意,直接上了皇太子笺表并进献礼物给皇太子,但是未来的皇太子还没有满周岁就夭折了,不久之后海兰珠也因病去世。孝庄三十岁那年终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皇太极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示,也没有打算立他为太子。在皇太极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多尔衮和长子豪格都想做皇帝,但因为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服众,于是相互妥协将年幼的福临推上皇帝的宝座,为顺治皇帝,而多尔衮则牢牢把持朝政,直到他去世后顺治才得以亲政,孝庄亦从庄妃升级为皇太后。从此清朝所有的皇帝身上都流淌着科尔沁部落的血液。
小玉儿则是多尔衮的大福晋,虽然多尔衮还有很多的妻妾,但对小玉儿感情非常深厚,他们共同生活二十五年。小玉儿去世后多尔衮非常悲伤,利用摄政王的特权将她追谥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而此时他的绯闻女友、顺治之母大玉儿还是庄妃的身份,地位在皇太极的贵妃之下。庄妃以帝母之尊惨遭摄政王如此压制,竟然不得封太后,这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的一个奇闻。多尔衮去世后被追封为皇帝,小玉儿妻以夫贵加赠为敬孝忠恭义皇后,很多网文说康熙的原配赫舍里氏是清朝唯一一个谥号为x孝格式的皇后,其实赫舍里氏并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第一个,因为小玉儿的谥号就是敬孝。后来顺治清算多尔衮,小玉儿也受到牵连被废黜封号,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多尔衮嫡福晋的身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