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脑梗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脑梗后的康复治疗已被证实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梗规范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但许多脑梗患者并不了解康复治疗的内容,以为仅仅通过走路即可康复,以致效果甚微。脑梗该如何锻炼?

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脑梗康复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康复治疗的时机与脑梗患者功能的恢复程度密切相关。理论上来说越早越好,但应结合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推荐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如果是轻中度脑梗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即可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的康复可以由患者家属帮助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坐位锻炼、体位改变锻炼、站立锻炼和行走锻炼等,康复强度应循序渐进,开始时每天接受45min相应康复锻炼,以后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但应注意患者的安全性。

站立和步行康复锻炼

站立和步行锻炼可改善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快离床进行站立和借助工具行走锻炼,锻炼并非单纯走路这么简单,锻炼方式可有抗重力肌锻炼、下肢负重支撑锻炼、患侧下肢迈步锻炼及站立重心转移锻炼。

肌力锻炼

由于有些脑梗患者长期卧床和不活动可导致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也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进行肌力锻炼。肌力锻炼的方式可有渐进式抗阻锻炼、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锻炼等,还可以联合一些治疗方法如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治疗。

语言功能的康复锻炼

失语也是脑梗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可针对患者听、说、读、写、复述等障碍进行相应的简单指令锻炼、口颜面肌肉发音模拟锻炼、复述锻炼等,语言康复也应早期进行,并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心理创伤的康复

脑梗的发生对患者心理冲击非常大,一方面,疾病带来的后遗症让人产生无力感,另一方面,脑梗可能对大脑情绪中枢控制神经元产生损伤,让人难以主控情绪。因此不可低估脑梗患者的心理创伤之深,一方面,患者自身需要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同时家人、朋友、医护人员和社会力量应积极对脑梗患者给予鼓励和帮助。

可见,脑梗除了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外,还有语言、认知等功能恢复,恢复的程度和时间也因人而异,但只要坚持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就一定会有效果的。

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脑梗?靠走路恢復?为什麽需要康復锻炼?黄教授从专业的康復医学角度来分享

腦梗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系统的病病之一,俗称为脑中风,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发生了栓塞,造成了脑血管支配的大脑细胞发生了缺血缺氧的现象,最终导致脑细胞死亡,这中间可能只需要3-4分钟的时间,就会让大脑细胞失去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现.

脑梗塞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最重要的原因是,大脑几乎掌管了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表现,因此我们也称大脑为行动指挥中心.这其中还包含了生命中枢-脑干,其掌管了我们的心跳与呼吸等重要功能,发生脑梗塞之后,如果没有在最短时间溶栓或对脑细胞减压,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在这裡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脑梗属于重大疾病,而发生脑梗几乎都来自慢性疾病的影响,.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都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脑梗塞是不会突然发生的,也就说明了,脑梗塞其实是可以预防的.脑梗发生之后最重要的是抢救生命,只有生存下来了才有后续的併发症需要处理.

脑梗塞靠走路就会好?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脑梗是一种疾病,疾病的痊愈与否,依赖的是溶栓药物,针剂输液,甚至需要外科开颅手术治疗,这些才是真正治疗脑梗的方法,锻炼走路不能治疗脑梗的.准确地来说,脑梗后遗症才是保留生命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肢体障碍,感统障碍,疼痛,偏瘫肩,这些问题才需要去做康復治疗,因为这些问题单靠打针吃药是无法痊癒的,以上这些现象不是疾病,我们称之为功能障碍.

所以利用走路来治疗脑梗,这两件事基本上没有正相关,一个是疾病而一个是因为脑梗后所遗留下来偏瘫步态.单纯只靠行走就恢復脑梗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人体的运作(包含走路)是一个多系统协作感觉统合的结果,偏瘫之后的肢体障碍,会严重影响大脑对于运动控制能力的低落,身体两侧不对称与不平衡,改变我们对身体的形象,减弱了感觉的回馈,于是导致了行走越多却不见改善的恶性循环,这中间最主要的因素,大部分都是不断的重複错误模式,导致大量代偿行为被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异常步态.

运动控制能力:

很多脑梗患者都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走路的能力,就是靠坚持不懈的走路就可以越走越好,事实上,就这麽多年的临床实务经验显示,几乎所有人在错误的步态之下,重复的每日一万步练习,最终的结果都是越走越不能走,一开始膝关节踝关节都没有疼痛的现象,大量行走练习之后,造成关节炎及骨刺增生,于是最后不能继续走路的原因都是疼痛.

走路是一种运动控制能力的表现,走路是我们对于脑梗患者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必须先练习呼吸控制,躯干稳定控制,躯干平衡与协调训练,偏瘫肢体的承重训练,包含走路过程中的摆荡期与承重期的肌肉参与,最终才有可能恢復偏瘫患者的正常步态.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控制能力,不是单纯训练肌力就可以完成.很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患者,在脑梗塞后,生命体征恢復正常后,第一个想做的就是走路,于是家属两三个人一起搀扶,也要完成走路这个动作,我都看了于心不忍,却莫可奈何

如何锻炼:

正确地认识脑梗塞后遗症所导致的偏瘫步态之后,接下来才是学习感觉控制能力,最佳的选择一定是在医院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之下的练习,相对而言是比较不容易出错的.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家自行训练的话,那麽我可以提供一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想要获得走路的能力,不是一开始就练习走路,可以将自己想像成为一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跟脑梗塞患者一样,什么都不会只能躺在床上,但是慢慢的婴儿能在仰卧位上抬起双手与双脚(这时候依赖的是躯干的核心肌群),接下来可以很缓慢的练习左右翻身(请注意:很缓慢,就是在学习控制躯干的能力),具备翻身能力之后,尝试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並來回操作,开始慢慢地抬起头左右转(激活躯干的伸直肌力),当我们的身体处在这些体位时,正是重心最低,肌张力影响最小的时候,所以这样的反复练习是非常有助于控制躯干的能力.

接下来孩子开始有移动的好奇心,因此这时候的训练要开始进行四点爬行,先尝试在四点跪位上静止不动,根据肢体的能力,开始练习三点跪重心转移训练(直立状态是重心最高最不稳定的体位,非常不适合练习重心转移),接着开始模拟爬,但是没有产生任何的位移,可以认真地去,感受身体肌张力的变化,当你真正可以控制自己的躯干之后,才开始进行节律性的爬行运动(左手右脚,右手左脚),需要让身体产生旋转,激活自己的本体感觉.

当你具备了躯干与骨盆的控制能力之后,接下来就前往最近的康復中心,学习无重力下悬吊行走练习,没有重力的干扰,可以强化正常步态的巩固,对于接下来的走路训练有很大的帮助.以上这一连串的练习之后,才有可能拥有相对好的步态,甚至透过坚持下来,也有可能越走越好,前提是,你练习的是正确的行走能力.黄教授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范本,每个人脑梗后遗症都不尽相同,只有透过严谨的评估工作才能制订完善的治疗计画.

预防胜于治疗: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去年六月发表了一分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2017年中国34个省分居民的死亡原因,中国人目前排名的第一死亡原因是中风,据统计,我国是全球中风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六秒就有一人突发中风,每20秒就有一人因为中风死亡.这个数据真是太可怕了,而最可怕的还不仅是如此,中风后侥幸活下来的人,还要面临长时间的多重功能障碍,对个人与家庭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当我们努力地在分享如何康復锻炼的同时,我觉得做好预防的工作更是重要,尤其现在脑中风发生的年纪不断下降,更说明了不当的生活习惯影响是非常大的--熬夜,抽烟,饮酒,肥胖,久坐的生活与工作习惯,不当的饮食等等,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致病因子,当你明白脑中风之后的种种不方便,就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存在警惕之心,祝福大家.@康復医学黄教授

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谢邀!脑梗的锻炼方式有很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至于你这种情况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恢复?这个要看你究竟是怎么锻炼的。

首先一定要明白,脑梗的锻炼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他会有专门一个科室叫做康复神经科进行锻炼,有的医院也叫做康复科。有很多情况下,它并不是直接以走路作为康复的一个手段。方向是错误的,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一定要明确自己到底是要做一种什么样的康复。

确实在临床当中有很多人老是抱怨,我怎么做了这么久,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很重要的一点方向是错的,这个一定要明确。

其次就是医院康复科的问题,康复科尤其是对于脑梗之后的康复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专业,也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绝大多数的地区没有针对于脑梗或者是脑出血之后的专门康复,有很多它都是与骨科相互在一起的康复,甚至是没有专门的康复科。所以真正的康复医院是相对比较少的,而真正的针对某一个肢体或者是器官的康复的更少。所以要想真正达到一个好的康复是需要整个医院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建设。

再次就是观念的问题,千万别把康复想的太过于简单,他并不只是抬手举腿这种非常简单的运动,也并不只是随随便便的就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可以想想专业的运动员,他们在后期的各种康复措施是非常到位的,他们会有专门的康复师,小到扭了脚,大到肌腱断裂,他们从头到尾都有很严格的康复训练过程,而现实生活当中对于我们很多普通人来讲是没有这个条件的,而且绝大多数的人他的理念还停留在我只要能抬腿,我只要能举手这个就是完成了康复,这个观念是非常非常错误的。有很多时候锻炼的姿势就是一个错误的,你根本没有办法在后期有一个更加有效的进展。

所以要想明白脑梗究竟是如何锻炼的,一定要去专门的康复训练中心进行康复,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一定要定期复查,因为每一个阶段它有每个阶段的不同的任务,到达了一个层次之后,你就要更加有效的去上另一个层次去锻炼,而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层次,用一个动作锻炼全身,这个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像提问者的问题,不论你一天走路1万步甚至10万部,他总是一个动作,他总是在锻炼那一部分的身体,而其他你想锻炼的反而没有办法去真正的锻炼。

当然确实也理解,目前整个中国的脑梗或者是脑出血的康复机构是非常少的,而非常专业的脑梗康复则更少。但是在权衡利弊的过程当中,在面对现实的过程当中,还是建议去专门的康复训练中心进行锻炼,你可以至少在那里住上7天,观察别人究竟是怎么对你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有的时候他有一些可以自己锻炼的方法,学会了再出院,在回家自己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然后定期复查,这一个层级练到了之后,再去学下一个层级的事,那么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去促进你整体的恢复。

等你到专业的康复功能医院去进行康复的时候,你就不会把眼光只停留在走路这一件事上,他可能会给你有一些更加其他的复杂动作,甚至有其他的一些治疗措施,比如说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等,所以千万不要眼光太过于狭窄,认为只有走路是锻炼,其他的同样都是锻炼,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

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脑梗之后,有的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增加颅内的供血,从而达到一个更加有效的康复的过程,比如说颈动脉或者是大脑中动脉闭塞之后,可以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手术进行治疗。比如说颈动脉闭塞或者是基底动脉闭塞,可以采取枕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相互吻合的方式手术进行治疗。而有些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也会取得一个非常良好的效果。

所以康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千万不要理解为他就一个走路就能够锻炼全身,要内科药物治疗,还有专门的康复功能训练,甚至有的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是一个很专业系统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目前这么多脑梗之后偏瘫的人,并不是人生而如此,命就该这样,而是很多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正确的理念,从而造成了很多人留有后遗症或者是没有办法恢复。

祝福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带你了解真实的神经外科(脑外科)世界。

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脑梗后坚持锻炼,对于功能的恢复确实有帮助。我们都清楚,不管是什么疾病,越早介入,后期恢复的效果也就越好。脑梗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段,是在脑梗后的6个月内。6个月到12个月,功能恢复的效果就一般。过了一年以后,脑梗患者的功能基本就定型,后面再怎么锻炼,功能也很能再恢复。

脑梗20个月,功能已然定型,虽然有每天坚持1万步的锻炼,但想要进步,比如:现在可以行走,想要恢复到可以跑步。仅仅依靠锻炼,是很困难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脑梗20个月后,较常见的状态

脑梗后的恢复,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梗塞的部位、面积,溶栓是否及时;以及后期康复训练介入是否及时。

脑梗患者病情稳定以后,经过正确的康复训练,预后效果肯定比自己瞎折腾要好很多。

比如:早期良肢位摆放、预防压疮、早期的站立、肌力、平衡、步态、步行训练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才行。既然这里提到的是步行,我们就主要谈一下步行的事。

脑梗以后,最常见状态的就是患侧下肢:关键肌乏力、肌张力增高、踝关节下垂和内翻(也就是马蹄足)。

病人自己以及家属,往往看不到这些问题。只知道自己以前能走能跳,现在瘫痪在床上了,心里自然是很急,只想着能赶紧下床走路。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两三个人搀扶着一个人,开始艰难的步行训练。你说这样坚持锻炼,后面能不能步行呢?

答案是能,但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容易形成异常步态,也就是典型的——划圈步态。个人的重心、以及负重,大部分都在健侧肢体。患侧下肢伸肌张力偏高,无法完成屈髋、屈膝动作,马蹄足的存在,让患者站立和行走不稳。这也是一般患者20个月后,较常见的状态。

因此,我们一般建议患者早期站立,但不建议过早步行训练,这样会促使异常步态的形成。只有当下肢关键肌肌力达到3级以上、学会重心转移、站立平衡2级以上,才开始步态及步行的训练。

二、恢复到跑步,为什么较困难

我们经常说小孩子:走路都走不好,还想跑。这句话对于脑梗病人,同样也合适。每天走一万步,听起来是走的很好了。而实际上,一直是异常的步行模式。完成正常的步行尚且困难,更何况去跑步呢?

正常的步行,需要双下肢能完成屈髋、屈膝、踝背屈;双下肢肌力均能够完成单腿站立;重心左右切换自如。跑步就是在正常步行基础上,加大了幅度和频率。

而脑梗20个月的患者,下肢伸肌张力往往都较高,屈髋、屈膝动作无法完成;马蹄足让踝背屈也无法完成;单腿站立或许能完成;重心切换,若是没训练过,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样的状态,就是每天再加一万步的锻炼,也无法恢复到能跑步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降低张力、佩戴矫形器、加强重心训练呢?

这些事如果是在脑梗早期,恢复效果肯定是较好的。但对于发病20个月后的脑梗患者,功能已经定型,改善效果肯定不理想。就比如:早期的时候,平卧在床上,屈髋屈膝,然后双手抱膝,可以对抗痉挛模式。但到了后面,你的下肢肌张力很高的时候,都无法做这个动作,又怎么去降张力呢。

三、锻炼还有什么作用?

看完上面以后,有人会说:那照你这个说法,岂不是锻炼一点用处都没有?

那肯定也不是。锻炼虽对功能恢复已没有多大帮助,但至少还有这几个作用:

1、预防脑梗再发

脑梗的发生,多是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所导致。而锻炼对于降压、降糖都有帮助,可以起到预防脑梗再发的效果。

2、维持现有功能

医学上有个词叫:废用综合征。说的就是长期不活动,引起的一系列功能减退,甚至丧失。

脑梗后残存的功能,若长期不锻炼,也一样会减退。因此,我们锻炼虽然不能进步,但却能维持现有功能。

3、改善心态

脑梗患者,多出去走走,对改善心态也很有帮助。长期呆家里,人只会越来越抑郁。

总的来说,脑梗20个月后,每天坚持一万步,对功能恢复效果并不大,但却能预防脑梗再发、维持现有功能,以及改善心态。

创作不易,若觉得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评论!若还有不明白的,请评论区留言!

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啥是脑梗?

身体所有一切活动都由大脑控制着,大脑需要血管提供氧气,当脑部的血管内脂肪淤积容易形成血栓或是大脑外其他部位形成的栓子,随血液流进脑内动脉,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这就是我们常称的脑梗

患有脑梗后,对您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脑梗患者朋友来说,想要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年来,脑梗发病率越来越高,它给患者朋友们日常生活活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甚至完全丧失劳动力,给自身和家人造成巨大心理、经济负担。

脑梗后运动锻炼的弊与利?

切记!脑梗后千万别怕“运动”!许多的并发症和您久卧病床息息相关。有些家属和患者认为“得了这么重的病,应该在床上躺着呀、吃好、喝好”;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和非常危险的,因为长时间卧床会影响神经肌肉的适应能力下降,心血管失去耐力,免疫力下降,关节挛缩等;久卧不动,这样会错失您康复的最佳时机。

脑梗的致残率是50%,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所以对脑梗患者来说,尽早去康复治疗是关键!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严重的并发症,48小时后就能进行康复治疗了

所以,尽早的主动参与活动有助于改善脑神经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患脑梗几个月,我每天都在不停的走,为什么恢复还是不行?

首先,您需要明白几个道理: 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我们人体在行走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下肢在节律性运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姿势的控制,保持身体的稳定。

其次,步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有个体化差异

从脚到头所有的身体部位都会参与其中,还需要大脑的反馈和调制。想要获得有效的步行,不可盲目的每天坚持行走锻炼,若是没有针对性,反而会加重您的异常模式,越走越糟糕。

最后,希望患者朋友们,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后再锻炼。

总结

脑梗后所致的偏瘫康复行走练习,并不是走得越多越好,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才能恢复得更好。

我是带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的孔医生,码字不容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转发!

脑梗该如何锻炼?我得脑梗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恢复?

脑梗死是挺可怕的一个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也高,很多脑梗死的病人最后或多或少都遗留下来一些后遗症。

为什么很多脑梗死经过治疗还是会遗留后遗症?

我们的大脑是我们整个躯体的“司令部”,不同的大脑区域负责指挥管辖躯体不同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大脑有专门负责管辖语言的区域,有专门负责管辖肢体运动的区域,有专门负责管辖视觉的区域等等,相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所以脑梗死常常常常表现为言语障碍、偏侧肢体乏力等症状。

我们的脑细胞是不可再生恢复的,一旦坏死了那就坏死了,所以这部分脑细胞所负责的功能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缺失,所以很多病人都会遗留下一些后遗症,缺血坏死越严重,遗留的后遗症就越严重。

要想不遗留后遗症或者少遗留后遗症,治疗时间是关键!

越早治疗,能够挽救的脑细胞就越多,如果能够赶在3小时以内治疗,我们还能挽救很多濒临死亡的脑细胞,耽误了时间脑细胞坏死得差不多了,治疗效果就不好了。脑梗死早期我们可以通过静脉溶栓或者介入治疗的手段来恢复所梗阻脑动脉的供血,恢复脑组织的供血,挽救濒危的脑细胞。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遗留有后遗症的患者也不要灰心,通过康复锻炼我们有望恢复部分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治疗也一门专科的学问,康复医生根据病人不同的功能障碍制定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比如说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等等。康复锻炼也讲究时间,越早的康复锻炼对患者的恢复越好。早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推拿刺激肌肉,主动/被动活动关节,之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强度、逐渐增加负重,所以说康复锻炼也是一门很科学的学问。

至于提问的这位患者得脑梗死20个月了,每天坚持走1万多步却一点都没有恢复,吴医生分析很可能是以下两点原因:第一该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第二该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方法都不合理。但吴不觉得每天坚持行走没有用,如果不走情况可能更差,步行锻炼能够增加肌肉力量,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并且坚持锻炼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脑梗死并发症。不过呢,锻炼也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能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那就更好了!

不知道我这样说你们看明白了没?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赏个赞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