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运动比赛性质的跑步是追求人体极限的运动,对身体是有伤害的,所以,运动员退役都带着一身伤痛,对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
普罗大众追求的是健康,而慢跑是健康身心,增强体魄是非常有效的。
本人中年人一枚,因为体重超重,不喜运动,造成腰部筋膜炎,而决心加入跑步锻炼的人群,并且坚持了5,6年。
这些年下来,体重降低了十几公斤,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善,腰部没有在犯过毛病,而且没有三高这些困扰人们,影响健康和寿命的慢性疾病,这都要归功于这些年对慢跑的坚持,并且能够用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管理自己的跑步计划。
中老年人,先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健康的,从走步开始,边学边走,慢慢让自己的体质适合开始慢跑,再从100,200米开始,慢慢增加跑步的距离。
慢跑,找到适合自己的慢跑配速和距离,并学习掌握些科学的方法,让自己的慢跑更加健康,并坚持下去,一定会带来更加健康的人生后半程。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我跑步的年头不多,才刚满四年。
我的年龄还不算老,才刚刚54周岁。
其实不运动的人不用总为自己找借口,你是想一天到晚神采奕奕的活着,还是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活着?
你是想要生命的长度还是想要生命的质量?
我是发现自己血压偏高,血脂偏高,浑身无力,肩周疼,睡眠障碍,排便不规律后才咬牙决定慢跑的。
我的慢跑速度很慢,很多网友网友嘲笑我说连快走都算不上,我还是坚持慢跑了四年。
这四年,血压正常了,血脂正常了,排便正常了,哪儿都不疼了,人也精神了,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若是早知道慢跑能如此结果,我早三十年就跑起来了。
如果与其浑身没有舒服的地方能活到100岁,我宁愿天天精精神神,神清气爽地活到七十岁就行。
我要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单一的长度。
如果像我婆婆那样,天天躺在床上,拉屎撒尿都不能自理,她今年84岁,这样的长寿有人羡慕吗?
吃任何东西都得搅成浆糊才能吞咽,这样的福气谁愿意享用呢?
所以我个人感觉,天天跑步肯定比天天赖在床上刷手机强多了,运动就比不运动强,当然了,也要注意科学跑步,按照自己的身体能力来,不能攀比,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追求每天的跑量……
适合自己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就是最好的,您说呢?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本人66岁算老人吗?
在我看来年龄分三个方面解读,
自然年龄,身体年龄,心理年龄。
人是否老了,主要看心理年龄,再看身体年龄,最不重要的就是自然年龄了。
走走路脚骨折了,躺了一百天,去年决定学跑步。远动小白只能跟在快走人后面跑,慢又跑不动。半年里几乎全身夭夭痛,宁可跑死也不愿躺死床上。
去年跑了1900公里,今年5个月跑了1300多公里,今年跑了十四次半马距离,虽然跑速不快(7分上下)但在进步还在努力中。
(小米称显示今天身体年龄35岁)我不信?
"做一些喜欢的事只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海角一语)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我自己还没到“老”的年龄,所以至少不够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在日本,我的周围有不少长辈是从年轻或中年时期起跑步,一直跑到50岁、60岁、70岁、甚至80岁。
根据我的观察,总的来说,一直以来跑步的人的身体是健康的、强壮的、好看的,而且,不仅是身体,精神状态也相对良好和健全,因为,跑步是一项要求当事者保持自律,特立独行,由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把握节奏,控制自己的运动。我也认为,跑步实际上是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挑战自己的过程,能做到这样境界的一个人,其身体和精神往往都比较健康的。
不过,说到跑步,也不能一概而论,跑者也分成几种。在我看来,至少可以分成4钟;
第一种是【初级的跑者】。这群人把跑步当做爱好,以及保持心身健康的一项运动,如一个星期跑1到2次,每次跑3-5公里什么的。这类强度的跑步对身体没什么负担,也没太多让你的身体变得强壮和好看的作用。一个人体型偏胖,甚至很胖也可以做到这一水准的跑步。当然,这类人纯粹把跑步当爱好,相信其精神作用是比较大和可观的。
第二种是【初级的马拉松爱好者】。这群人把跑马拉松(42.195公里,非简单的跑步)当做爱好,这要求跑者做到一定的训练量,抱有一定的觉悟(无论如何,马拉松不是随便跑的,一个人千万不能轻易跑马拉松)。他们大概一个星期跑2次,每次跑10公里,偶尔跑15-20公里。这群人的马拉松成绩大概是4个半小时到6个小时。这类强度的跑步对身体没有太多负担,但对身体的强壮和样貌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长得一定比一般人更好看,至少像个经常运动的,看起来比较健康、阳光的那种。
第三种是【中级的马拉松爱好者】。这群人从不断挑战自己的角度看待马拉松,带着一定的专业精神,并希望不断取得好成绩。这群人的马拉松成绩大概是3小时15分到4个半小时(女性的话3小时45分到4个半小时)。他们大概一个星期跑3-4次,每次跑15公里以上,到周末会跑20公里以上,甚至30公里什么的。这类强度的跑步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包括对心脏、内脏功能、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的负担,有时也面临受伤的可能,就保持健康的身体而言也有一定的风险。
第四种是【高级的马拉松爱好者】(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员除外)。这群人算是准专业运动员,把马拉松当做自我实现的一部分,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训练,怎么跑马拉松,饮食、训练、生活等都围绕马拉松构思和安排。这群人的马拉松成绩大概是2个半小时到3小时15分(女性的话3个小时到3小时45分)。他们大概一个星期跑5-6次,至于跑步的距离,与其说简单追求距离,不如说从组合各种训练方法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水平,但从跑步的距离来看,平时就15到20公里起,也做30-40公里的高强度训练。这类强度的跑步对身体产生很大的负担,对身体各方面的负担也很重,受伤不用说,甚至面临生命风险都有可能。
以上,我从梳理4种类型之跑者角度探讨了一个一直以来跑步的人,其身体会变得怎么样。怎么跑步,归根结底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每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角度选择和追求想成为什么样的跑者,它会影响人生的,充满挑战性。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首先运动改变生活,不光是一句空话。先说我本人40岁3年前开始跑步,以前早上老是睡不醒,不想起床。后来跑步以后人精神状态好很多,一天工作都有激情。从5公里到全程马拉松。
在我的影响下,我岳父62岁也开始跑步。每天早晨跑步,刚开始只能走,后来慢慢可以跑。以前高血压要吃药的,2个月后医院检查血压血糖都正常了。现在每天5点准时起床跑步。
去年上海奉贤海湾马拉松,遇见一个老太太。路上聊几句,才知道70岁,身体比我们还健康,配速比我还快,她说自从跑步以后,也很少生病感冒的,希望可以跑到100岁。这就是运动改变生活,不光是生活方式,还有生活质量。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对此问题我有切身经历与体会。我从中学时代开始晨跑,上大学时还代表学校参加地区院校越野跑比赛,工作后跑得少一些,临退休前又坚持晨跑,现已进入70岁。我的体质指数一直保持在20.5左右,无"三高";头脑应该算灵活,从今年6月初开始玩头条,现给赞已超千个,基本每天在一K歌平台发布一首歌,均为“SSS"。我今年还有10多公里跑了2020公里,平均每次跑14公里以上,2月初个人锻炼跑全马415完成。需要指出的是:中老年人开始跑步要循环渐进,从快走到慢跑,不要与別人比配速及跑程,适合自己就是好的。因为各人体质不同,并不是说年轻就能跑,年老就跑不动。曾有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与我一起跑,跑上1~2公里就跟不上我了。跑步的快慢人与人不能比较,你的快跑也许是别人的慢跑,控制好心率很重要,跑步过程中能完整与他人说话,说明你这样的配速属于慢跑,如果上气不接下气,说明心率太快,应降速慢跑甚至走一段路再接着跑,否则会发生危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