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走路的时候膝盖突然一软要摔倒,好像膝盖不受控制的一样,这种情况叫做“打软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多数代表着关节软骨或者是关节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有必要详细的检查。
这种打软腿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的常见,只要关节内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诱发这种情况,接下来谢医生将常见的,可能诱发打软退情况跟大家详细的聊一聊。
关节内软骨损伤关节内的软骨损伤是导致患者出现打软退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的关节内表面覆盖着一层非常光滑,而且充满弹性的软骨,这个软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润滑关节,缓冲关节所承受的压力的作用,在软骨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由于体重的因素、外伤的因素、过度使用的因素以及先天因素等很多因素的作用下,关节内的软骨表面有可能发生磨损,关节变的将不再那么润滑,有些严重的患者在屈伸关节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响声,而且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打软退症状。
●如何确诊?对于怀疑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建议要进行关节的核磁检查,因为软骨是属于软组织,在x线上我们无法发现。
●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 早期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就会有明显的打软腿这种情况,如果损伤的不是特别严重,关节内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不是特别的强烈,那么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痛感,有一些患者在屈伸关节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响声,但不伴有疼痛。
- 关节软骨磨损的越来越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了,此时往往在上、下楼梯或者是蹲起的时候比较敏感,而且打软腿的症状会依然存在。而且有些患者会感觉关节屈伸的响声越来越明显了。
- 当关节软骨磨损快消失的时候,很多患者在走平路的时候,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有些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关节积液,也就是说关节很快就肿起来了。
●如何治疗呢?
- 如果出现了打软腿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明显的疼痛,说明软骨磨损不是很严重,那么可以口服一段时间的氨糖,建议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观察是否有症状缓解。
- 如果有打软腿的情况,有明显的疼痛,而且关节屈伸有明显的弹响,此时口服氨糖效果可能不会特别的明显,应该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或者是富血小板血浆因子,促进软骨损伤的修复、增加关节内的润滑。在这个阶段进行积极的干预,有可能将病情控制住,不让磨损进一步的加重下去。
- 如果到了关节内软骨磨损消失的这种程度,那么进行保守治疗可能并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决问题,此时应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或者部分关节置换来解决问题。
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也会明显的出现打软腿的症状,尤其是外侧半月板的破裂或者是损伤。
半月板呢,是位于我们膝关节内的两块形似半月的软骨结构,分为内、外侧半月板两块。它和关节软骨共同构成了我们关节的缓冲系统,表面依然非常的光滑,而且它的形状可以有形态上的改变,可以更好地匹配膝关节,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关节的摩擦、缓冲关节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当体重过大、过度地使用关节或者是外伤的原因,可能导致半月板发生撕裂。
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发生撕裂以后产生的症状并不是特别的一样,虽然都会有疼痛、肿胀发生,但内侧半月板损伤都会导致患者蹲起时明显的疼痛,而外侧半月板损伤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下楼梯的疼痛,同时会伴有打软腿和交锁的症状。
打软腿,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就是走走路腿突然软了,像不受控制一样,那什么叫交锁呢,其实就是走走路,突然感觉关节像被上锁了一样,也不能正常的屈伸了,需要缓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解决问题,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交锁。在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尤其是外侧半月板发生了形态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撕裂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打软腿以及交锁。
●如何确诊呢?半月板同关节软骨一样都属于软骨,还是要进行核磁检查来明确诊断发现是否存在半月板的损伤,是否存在半月板的畸形。
●如何治疗呢?
对于半月板损伤来说,尤其是半月板发生了撕裂,我们称之为三度半月板损伤,也就是说半月板的整体形态出现了异常,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像月牙了,而是形态各异的损伤,大家看下图可以看见常见的6种半月板撕裂的形态。
那么对于半月板撕裂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最好的办法,我们通常会使用微创的手术技术,通过关节镜的办法来帮助患者处理破裂的半月板,能缝合医生会尽全力缝合,如果实在不能缝合,可以考虑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型。
韧带撕裂也是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打软腿的原因在我们的膝关节有四根非常重要的韧带,分别是维持内、外侧稳定性的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以及维持膝关节前、后方向稳定性的前、后交叉韧带。
在膝关节受到外伤的时候,内侧副韧带以及前、后交叉韧带是比较容易出现损伤的。
当关节的韧带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甚至撕裂的时候,关节的稳定性将会出现问题,所以患者就会在行走的过程当中会出现打软腿的情况,会突然间的感觉站不住。
那么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患者存在着膝关节的韧带撕裂,难道自己发现不了吗?在撕裂的当时就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吗?
其实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还是非常多的,有很多患者在膝关节受伤以后出现了明显的肿胀,但是到医院进行了x线检查,发现没有骨头的损伤,就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认为是软组织的损伤就没有当回事,但是患者的韧带已经撕裂了。
在喜爱运动的人群当中,这种情况非常的常见,比如在打篮球的过程当中发生冲撞以及快速扭转膝关节,非常容易造成韧带的撕裂,很多运动的人群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并没有太在意,关节肿痛一个多月之后慢慢消肿了,由于喜爱运动的人群肌肉非常发达,在年轻的时候可能表现不出来关节的不稳定。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含量将不再像年轻那么发达,关节的不稳定慢慢地开始显现出来了,于是患者开始出现打软腿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关节不稳定会越来越明显,而且患者的关节内软骨也会由于不稳定发生退变,严重的可以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如何确诊呢?这种情况首先要到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进行相应的查体明确是否存在韧带的松弛,比如判断是否有内侧副韧带撕裂,医生可以进行侧方应力实验,判断前、后交叉是否有韧带撕裂,可以进行前、后抽屉试验。如果患者的查体有异常表现,而且有相应的症状,需要进行核磁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韧带的撕裂。
●如何治疗呢?韧带的撕裂会造成关节明显的不稳定,而且会诱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所以进行手术韧带重建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因病情而有一定的变化,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对于关节的稳定性要求不是特别高,也不会再进行剧烈的运动,那么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关节已经因为不稳定发生了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的软骨已经有了严重的磨损,有了关节间隙的狭窄和大量的骨赘形成这种情况,进行重建手术意义也不大。
而如果年龄比较轻,对关节要求比较高,而且关节内的情况还比较好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手术重建恢复关节的稳定性,经过康复锻炼关节将不会再有进一步的损害。
肌肉萎缩也会导致关节打软腿的情况前面所提到的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韧带损伤都会导致,患者的膝关节出现肌肉的萎缩,另外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本身也会出现含量的减少,我们称之为肌肉减少症。
肌肉对于我们的膝关节起到的是动态稳定的作用,对于关节的稳定性作用非常大,当肌肉发生萎缩以后,关节的稳定性自然也会变差,打软腿也会出现了!这就如同一驾马车,平时是由4匹马来拉动的,但如果少了一匹,那么马车的行进速度和稳定性将会有改变。
出现肌肉萎缩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强化膝关节周边的肌肉,让关节变得更稳定,慢慢的关节打软腿的情况也就消失了。
以下是一些强化膝关节周边肌肉的康复锻炼,每个动作10~15次为一组,每天坚持2~3组,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强化关节的周边肌肉,也不会对关节造成特殊的损害。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关节不稳的情况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总结膝盖在行走的时候突然出现打软腿,往往是关节内有问题的一个信号,而且这个信号往往出现在疼痛、积液之前,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好好的给予重视,因为往往是关节内软骨、半月板或者是韧带出现了问题,才能诱发这种情况的出现。
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最好要进行核磁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判断关节内软骨的情况,并给予尽早的干预,这样才能将问题在早期控制住,不使关节的问题进一步的扩大化。具体该怎样做已经在本文当中,给大家进行了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频繁出现膝关节打软腿的情况,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膝关节突然发软是缺钙?事实上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膝关节在走路的过程中,会突然的腿软,大部分的人或医生都会认为可能是缺钙,或是结构上产生了炎症或病变,今天黄教授尝试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分享一下,膝关节相关的疼痛与病变,我認為很可能是:卡住的压力
什么是卡住的压力呢?简单地说,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来讲,我一直强调必须将躯干视为一个整体,当膝关节出现不正常现象时,比如疼痛,无力,肿胀或者变形等,其实人体运作系统已经发生错乱,尤其是肌肉筋膜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错误的姿势,重複的使用,过度的使用,久坐不动,或者创伤后遗症,都会让肌肉筋膜系统崩溃,因此不应该发生在膝关节的压力,反而呈倍数增加,而躯干与下肢的运作会因为筋膜脱水压力,而发生更多的脱水与运作错乱,大部分的医生都认为这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或者软骨磨损退化,归纳为结构上的破坏,治疗方式也就聚焦于结构修复.黄教授结合30年的教学与临床经验,总结出卡住压力的来源ABCD原则,区分与大部分学者不同的观点,让一般民众在面对膝关节相关问题的时候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A:Asymmetry & imbalance of Neuro cord(神经核心的不对称与不平衡),我们大概都知道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肌群,但事实上这样的核心作用应该再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反射核心(Reflex cord)一个是根基核心(Root cord)反射核心(Reflex cord):所谓的反射核心就是我们泛指的核心肌群,在我们的下胸腔至骨盆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立体反射中心,其重要的肌肉围绕包含横膈膜肌,腹横肌,多裂肌,股盆底肌形成内核心,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与背扩肌,竖嵴肌群环绕形成外核心,我将此系统称之为核心驱动力,这是一个控制我们躯干来对抗地心引力非常重要的武器,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都需要对抗重力,再加上我们人类是一个以双脚行走的生物,双脚的面积非常小,却需要承受一个成人的所有重量,因此核心肌群所具备的前馈与反馈能力,对于保护我们的腰椎与身体运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与关键(详细文可以参考黄教授先前发表的文章)
根基核心(Root cord)所谓的根基核心,我们可以将骨盆视为身体的重心,而我们身体周围的关节都具备卫星功能,身体运作过程有一个自动导航系统(Autopilot),骨盆会不断发射电流与脉动去侦测每个关节的相对位置有无偏差,是否维持相对正确的排列线,透过信息交换来重新改变人体的排列,可以有效地对抗地心引力,举例:体操选手在做腾空表现时,为何在空中可以维持相对正确的排列,并在落地时让头部的位置朝上,不至于发生头部损伤的现象,这就说明了,我们躯干的运行是透过生物电流与脉动不断传输整合与输出的结果,人体的运作真是令人惊叹啊.
基于以上神经核心的控制,我们可以自在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随着时代演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上两个系统运作都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与损伤,重複的工作方式,不正确的行走方式与久坐,缺乏运动,不良的姿势,都使的神经核心无法正常运作,才会导致膝关节发生不该出现的压力,进而破坏了结构,产生疼痛与病变.
B:Body image losing(丧失自我的身体意識)人类演化的最大动力,就是去适应环境的变迁,所以人体上有许多能力上的不断演进,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感觉运动整合系统.简单而言就是人体是需要不断地接受外来的感觉输入,透过神经系统加以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之后透过肌肉骨骼系统来完成有意义的动作,透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可以应对各种环境的挑战.只是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环境,大大地削弱我们的感觉输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本体感觉.活动量减少,或者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再加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们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身体的负担越来越大,肌肉与关节之间的本体感觉接受器逐渐钝化,造成身体自我感知能力下降,所以很可能肌力衰弱,骨架偏斜,关节错位,循环变差,最后才会形成炎症或疼痛,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
C:Compression of connective tissue(结缔组织长期压迫)结缔组织在过去我们观念裡,可能只是一层覆盖在肌肉与脏器之间的薄膜,用来固定我们器官排列用的,大部分的时候被认为是没有任何功用的.但是最近30年的活体组织与微观世界的研究中显示,结缔组织系统对我们的人体起到非重要的作用.根据2019年姚,克劳德,杨伯特博士给于筋膜下一个简单却又重要的定义:筋膜是身体内张力性的,连续性的纤维网路从皮肤延伸到细胞核内,这个整体网路是可活动的,可适应的,碎化并且不规则的,它构成了人体的基础建筑结构.
筋膜是一个系统,基本的特性保持了身体上的结构形状,使我们的身体在遇到外来挑战时可以预先变形支撑,不至于让身体受到危险及伤害,筋膜系统内充满水分与弹力纤维蛋白,并且保持组织与器官之间的空间,让其中的水分可以互为流通交换,获得营养物质与交换废弃物,这样的运作让我们的机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如果筋膜系统因为长时间不良姿势与重複使用,而造成筋膜滑动丧失,组织之间相互挤压,组织液交换能力下降,那么大量的废弃物就会形成阻滞区域,造成关节的运作压力增加,最后破坏结构,形成关节炎.
D:Dehydr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结缔组织脱水)当我们了解了筋膜长期压迫所造成的循环能力下降后,最终影响最大的就是筋膜系统脱水,很多人都认为,平时喝的水分也不少啊,为何还会形成脱水现象?黄教授在这裡要大家将筋膜系统想像成一个脱水海绵的样子,我们会发现在乾涸的海绵上洒上再多的水,也不能让海绵恢復到原来的样子,因此多喝水并无法解决筋膜脱水的现象,最重要的工作是减压,并利用肌肉牵伸,关节拉伸,以及组织滑动机制来鬆开乾涸的筋膜,使之有机会可以重新充水,发生组织液的交换,这样才有可能恢復筋膜原本的模样.
总结:黄教授认为,目前的医学花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结果,因为膝关节发生的炎症和疼痛都不是原因,我们在决定手术前做的都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只是一步步将膝关节上的骨头,半月板或软骨韧带,推向退化与不可逆转的境地.回过头来看看題主的描述,膝关节会发软,是不是因为缺钙呢?看到很多专家的解答都是围绕着膝关节的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先控制炎症之后,再加强肌肉训练,似乎就能解决膝关节的问题,这也就说明了理念不同,所制定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能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我曾经不断地强调,膝关节的使用是有寿命的,正确有效率地照顾膝关节,可以逆转人工关节置换的机率,并拥有健康的生活品质.我是康复医学黄教授,运用最前沿的理念,看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不仅关注疼痛,透过科学的方法找出疼痛的原因,恢復人体最佳状态,远离疼痛,欢迎关注.
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小腿发软、用不上力,如同下楼梯一脚踩空一样,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这就是俗称的“打软腿”。这种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缺不缺钙是另外一回事,“打软腿”一旦发生,往往意味着患者膝关节内存在损伤,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下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原因容易造成“打软腿”,重点就在损伤上面。(一) 膝关节软骨损伤易发生“打软腿”
关节软骨是关节里的“保护垫”。它覆盖在关节内骨端表面,避免了骨与骨的直接摩擦;它光滑而富有弹性,能支持关节自由活动并缓冲和吸收震荡。
不过,关节软骨没有“不败金身”,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退行性改变后的关节软骨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承受压力时就更容易发生损伤。而且,关节软骨本身是没有血管组织的,新城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滑膜组织产生的关节液,随着年龄增长关节液也会减少,可谓“雪上加霜”。还没有完,人体的骨骼肌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会导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骨骼肌的“落井下石”让关节软骨更是“瑟瑟发抖”。
软骨一旦发生损伤,就会从三个层面导致膝关节“打软腿”的情况出现。
01 / 关节内游离体
当关节软骨遭受损伤后,磨损脱落的软骨碎屑充斥在关节腔内,就容易产生卡压,在活动关节时我们可能就能听到“喀喀”声,在行走或上下楼梯时,就容易因为关节内游离体卡压导致动作中止,骨骼和肌肉发力不协调,就会发生“打软腿”症状。
02 / 髌骨软化症
膝关节内包括两个关节:髌股关节和胫股关节,髌股关节是伸膝装置中重要的一坏,髌骨在股骨踝间槽上下滑动,膝关节才能完成屈伸动作,这种特殊的结构导致髌股关节面在膝关节活动时承受的压力为体重的数倍,髌股关节面的关节软骨更容易发生损伤。
当髌骨内侧的软骨发生损伤并产生疼痛症状时,就是髌骨软化症,在行走或上下楼梯时,患者就容易因磨损疼痛影响膝关节发力而出现“打软腿”。
03 / 膝骨关节炎
当膝关节软骨磨损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软骨下骨端暴露出来,骨与骨直接摩擦,机体为了恢复关节的平衡,就会代偿性长出骨赘(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此外,磨损脱落的软骨碎屑在关节腔内,则可能引发滑膜炎症,综合起来就是骨关节炎了。
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晨僵、疼痛、肿胀、摩擦音,如果病情加重,则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膝骨关节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会因为疼痛等原因导致活动量减少,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问题,患者在行走时就容易因关节乏力而出现“打软腿”症状。
【医生支招】
如果你是40岁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膝关节创伤史和体重较大等情况,当膝关节出现上下楼梯痛、下蹲起立痛等不适感时,就要怀疑是不是存在膝关节软骨损伤。
当膝关节软骨损伤较轻时,患者首先就要改变运动方式,来避免膝关节负担加大。生活中要减少上下楼梯、久蹲、跪姿、爬山等膝关节屈曲负重的运动或动作,此外,也要减少剧烈竞争性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避免因扭转用力导致膝关节创伤。同时,女性在生活中要少穿高跟鞋,还要做好膝关节保暖,避免损伤加重。
在软骨损伤的早期,还有两种药物治疗有助于软骨保护。一种是服用营养关节的药物,如氨基葡萄糖及软骨素,这两种药搭配使用有助于促进软骨的自我修复,延缓软骨损伤;另一种则是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的润滑和营养,起到促进软骨修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当软骨损伤“进化”为膝骨关节炎后,患者除了坚持上面提到的治疗方法,还应根据不同的症状来对症治疗。早期疼痛轻微时,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改善关节状况,像热敷、按摩自己居家就可以完成,针灸、磁疗等则需要在正规机构进行。当疼痛症状明显后,则可以先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消除症状,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还可采用打封闭、关节镜清理术等方法来短期改善病情。而终末期的患者,保守治疗通常疗效有限,通常只能靠手术来救场。
(二) 半月板损伤易发生“打软腿”
在膝关节的另一个关节——胫股关节中,除了胫骨与股骨的骨端有软骨保护外,还有另外一层保护装置,那就是半月板。半月板是位于股骨与胫骨之间的“垫片”,它由纤维软骨构成,呈月牙形,在膝关节的内外侧各有一个。半月板的存在弥补了股骨与胫骨关节面的不匹配,既可以缓冲膝关节运动产生震荡和能量,也具有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不过,半月板也容易发生损伤,尤其是在从事剧烈竞争性运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某些屈膝旋转、变向加速的动作,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弯曲,突然的过度内旋或外旋伸膝,就容易导致半月板撕裂。除了剧烈运动造成的急性损伤外,中老年人因为半月板退行性改变,也可能因为慢性劳损而导致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发生损伤后,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 疼痛——疼痛是最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在膝关节负重时疼痛加重,如走路、上下楼梯,坐下或躺下休息后则明显减轻。如果是急性损伤,则还可能出现膝关节肿胀、积液的症状。
- 打软——患者在走平路或上下楼梯时,会出现“打软腿”症状,表现为突然的膝关节无力感,这和半月板减震作用消弱引发的恐惧感有关。
- 绞锁——患者在膝关节时活动可发出“咔嚓声”,这是关节弹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关节绞锁,膝关节像卡住了一样动弹不得,要调整后才能恢复活动。
- 萎缩——对于康复时间过长的患者,因为长期运动量减少,在损伤后期还可能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肌力减弱、腿变细等表现。
所以,如果我们出现“腿打软”的症状,也要注意是不是半月板发生了损伤,尤其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运动创伤,同时及早就医。
【医生支招】
要预防半月板损伤,首先就要避开哪些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动作,前文已经讲过。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运动就完全不能做,而是要把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如果动作缓慢、稳定一点,自然就不容易受伤。对于中老年人群,要预防半月板损伤,除了避免剧烈运动外,也不可运动过量,以免导致慢性劳损,而且,在运动之前最好做充分的热身,如果不热身直接运动也容易发生损伤。
半月板损伤治疗要看损伤的程度,如果是轻度损伤,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如运动保护、股四头肌锻炼、避免受凉、物理治疗等。如果是Ⅲ度的损伤,保守治疗基本上效果有限,这时候就要及时通过微创治疗来修复半月板损伤,甚至有些患者需要切除半月板。
(三) 膝关节韧带损伤引发“打软腿”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其内部有三块骨头、两个关节、一个关节囊,除了关节软骨、半月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构造那就是韧带。膝关节内共有四条韧带,分别是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这些韧带连同关节内的半月板和包绕关节的关节囊,一起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性,保证膝关节在从事剧烈的屈伸活动中不偏离正常位置。
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起着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前交叉韧带,在从事下肢屈膝半蹲、快速弹跳、急转急停等复杂、高速的动作时尤为重要。但是,如果长期从事剧烈运动,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屈膝半蹲、快速弹跳、急转急停的动作时,就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运动员或爱好运动的年轻人身上,通常在剧烈运动后,如果前交叉韧带遭受损伤,就可能出现“打软腿”并伴随疼痛不适的症状,或者无缘无故出现“打软腿”的现象(韧带上分布的神经不多,不容易产生疼痛),就要高度怀疑韧带损伤。
【医生支招】
当运动导致韧带损伤后,患者很难通过外部观察判断是普通与上还是内部创伤,在第一时间通过制动、冷敷等处理后,观察一段时间待肿胀消失后,患者需通过MRI来判断内部损伤情况和通过B超检查局部血管损伤的情况,避免隐蔽损伤遗留。
韧带损伤该如何治疗,要看损伤的程度。如果韧带只是轻度损伤,患者通过充分的休息制动,以及后期做好专业的康复训练,通常是不需要手术的。但需要注意,即使是轻微的韧带损伤,患者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治疗及康复锻炼,如果恢复得不好,膝关节稳定性长时间较差,就容易为软骨损伤埋下隐患。
对于韧带撕裂严重或完全断裂的情况,患者就必须通过韧带重建术来修复韧带,并且在术后严格执行好康复训练,如果康复训练没做好就过早运动,患者得肌肉力量、神经反射都会受影响,如果运动不当,甚至可能再次发生韧带断裂。
(四)缺钙会导致“打软腿”吗?还有哪些原因可导致“打软腿”?
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膝关节损伤容易导致“打软腿”外,还有很多原因可导致“打软腿”,这里我们先介绍比较常见的两种。
- 肌肉萎缩、肌无力——如何因为某些疾病,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就容易导致大腿肌肉萎缩。人体能正常行走,需要肌肉收缩带动骨头、关节活动,如果肌肉萎缩、无力,那么自然会感觉行走无力,就可能出现“打软腿”现象。
- 脑血管病——中老年人出现“打软腿”症状,还要排除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当脑血管病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能引起共济失调或平衡障碍,引发“打软腿”,尤其是一侧肢体乏力、疲软时,要及时到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就诊。
那么,缺钙会不会导致“打软腿”呢?我认为可以。
缺钙在肌肉上的表现主要为“抽筋”,这是因为血液中的钙离子参与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果血钙浓度低,就容易引发肌肉痉挛,也就是抽筋。这么一看,缺钙似乎与“打软腿”没关系,但是,如果长期缺钙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会导致软骨下骨承受负担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就容易引发软骨损伤。所以,如果中老年人如果因为缺钙而引发软骨损伤,同样可导致“打软腿”发生。
看到这里,大家对“打软腿”常见的几种原因有所了解,膝关节是我们能完成行走、奔跑等动作的核心关节,无力哪个年龄都应该做好膝关节保护。运动有度,让膝关节远离创伤与劳损;注意保暖,让膝关节远离风寒刺激;健康饮食,让身体获取足够的营养;适当锻炼,让关节肌肉更强健健康。做好这几件事,不止是膝关节,全身都受益!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谢谢邀请!
走路的时候突然间膝盖一弯,其实我们临床上就叫做打软腿,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我这里列举几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首先第一种疾病,半月板损伤。正常的半月板在膝关节内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半月板一旦损伤在膝关节内,起到的就是破坏作用,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卡住就容易引起疼痛,一疼痛,突然间就感觉无力,不敢用力,从而会引起打软腿。对于半月板损伤伴有打软腿的情况,可能要关节镜手术治疗。当然,具体要结合体格检查,还有就是膝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
第二种情况,膝关节骨关节炎或者髌骨软化症。其实就是膝关节软骨磨损,膝关节的软骨磨损引起局部膝关节疼痛,当走路或者上下楼梯用力的时候,软骨的压力突然间在某一个角度加大,从而引起突然间的疼痛,也会引起打软腿,对于这种情况,应当避免上下楼下蹲等动作,因为这些动作,髌股关节的压力以及膝关节的压力相对比较大。可以口服一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当然也可以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甚至要关节置换手术。
第三种情况,膝关节内游离体,游离体又叫关节鼠,在膝关节内,由于可以活动,经常跑来跑去,所以大家都喜欢叫关节鼠。在走路或者运动的时候,游离体有时候会突然间卡住膝关节,从而引起无法发力,从而引起打软腿。对于游离体,如果经常引起膝关节打软腿,那这种情况需要做关节镜,将游离体取出。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疾病,比如说膝关节的韧带损伤,膝关节松弛,又比如说膝关节过度劳累,等等情况,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具体还得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
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大家都可能有出现过走路走着走着膝盖就弯了一下的这种症状,可能很多人都不以为意,但是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还是要重视的。那么,走路的时候膝盖一弯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缺钙吗?可能是一下这几个原因导致的:
1、由于缺乏钙而引起的。身体控制神经肌肉的能力就会下降,肌肉就处在一个麻木的状态,可能走路走着走着就会出现膝盖一弯的现象。建议多吃含钙的食物,比如钙片、或者奶制品等等,或者多去外面走走,晒晒太阳。
2、由于膝盖受到外界的损伤、或者是由于运动量太大,锻炼时间太长等等。这些原因都会使得肌肉萎缩,使得稳定性失调,从而导致了大腿小腿无力,进一步导致走路膝盖会弯一下的现象。所以就要注意保护好腿部、膝部,减少运动量和运动的时间。
3、还有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这样也容易导致腿软的现象,从而导致走路膝盖一弯。
如果有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去医院做一些血管检查和拍片检查,等检查做完后,找到病因再进行对症治疗,不要以为走路膝盖一弯就是因为缺钙,就开始补钙,这样会导致药不对症,要谨记出现这种状况不一定是由于缺钙造成的,还和其他因素有关。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广东骨科专家团】。
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一弯,这是什么情况,缺钙吗?
走路的时候突然膝盖不受控制地弯了一下,是有可能是缺钙导致的。
虽然这种腿软的症状是突发性的,也比较少见,但是这也是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不能不以为意。
如果是外伤的话(比如半月板损伤,会造成周边肌肉萎缩),会使得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弱,当膝关节失衡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腿突然无力。如果是属于这一类的症状就需要治疗,不然拖得久了就成了暗疾,很难医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缺钙或者是长时间膝盖的劳损导致的,这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成年人如果缺钙了,会影响到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的控制。缺乏了钙离子的约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一直升高,而后会出现肌痉挛以及麻木,也可以理解为是腿软的症状。如果是一二十岁的人缺钙的可能性会更加大,因为生长发育的需求会使得人体对必须的营养物质的要求会更多,这个时候吃点钙片,平时多吃含钙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类、坚果、海产品鱼、虾等都是属于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另外要多晒太阳,适量运动。
如果是长时间膝盖劳损,就是因为腿部会在负担不了的时候腿软,其实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过度而导致的断电是同样的道理,当物理设施负荷不了长时间超负荷的使用就会出现损坏,而损坏的程度一直攀升知道物理设施报废的时候就会“断电”。如果是属于这一种情况就还是要好好地休息,不能过度行走。
如果不是经常走路、锻炼使用膝盖,则是有可能因为一时间不适应行走量,引起了肌肉的疲劳,再加上膝关节是受到周围肌肉的牵引,也是会引起膝关节的酸软。这样一来,同样是需要适度行走,或者是锻炼腿部肌肉增加强度。
还有一种情况是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腿软,建议做脑CT、磁共振检查,查明病因,遵医嘱治疗。
在做过血钙检查、拍片检查等等一系列相关的检查总会找出病因来对症下药的,但是绝不能误以为腿软就是因为缺钙导致的,胡乱吃钙片,导致血浆内的钙离子浓度超过一定的值可能会引发高钙血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