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治疗肱骨骨折,可能是60000元,也可能是1000元!

从9月20日摔伤至今,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右手还在吊着,右臂“顶盔掼甲”,戴着沉重的外固定支具。

我想用自己切身的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更有说服力吧?

不黑不吹,只是忠实记录。

中医医院不给治疗

9月20日早晨,走南闯北多年的我悲催的折在了外地某宾馆厕所里。。。。。。

一个仰面朝天的跟头却莫名其妙的摔折了右臂肱骨。

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让我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考虑后决定简单固定后回京治疗,首选是北京某著名中医院,保守治疗。

一路奔波坚持回京,却在中医院挨了当头一棒。

急诊大夫说我的骨折非常严重,他们没有能力治疗,必须赶紧去北京最好的骨科医院。。。。。。

直接给打发走了!

后来我明白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何原因,但是当时,却一下子被这位大夫吓懵圈了。

保守治疗这个选项不再是首选了。

60000元手术费让我有点懵圈

不敢耽搁的我们立即赶到了北京最著名的骨科医院,挂了急诊。

大夫看了我们带来的X光片,轻松的说:做个小手术,不严重。

被中医大夫吓到砰砰乱跳的小心脏踏实了一些。

随即拿着一张印着坚持流程的单子开始做手术前的体检。

看病时间约五分钟,期间有其他病人进出,大夫很忙,没有说几句话。

检查之后,约定三天后住院手术,要等核酸检测结果。

我们问了问手术费用,说押金10000元。

我们估计治疗费用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不算贵。

三天后顺利入院,期间一会儿来个大夫找家属签字,一会儿来个大夫找家属签字,好像家属就在楼下搭帐篷驻扎一样。

晚上晴天一声霹雳响,护士突然通知我:明天早上九点让家属带60000元手术费。

我有点懵圈。

决断与忐忑

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我拿着电话跑到了楼道。

先通知家里准备手术费,这倒是简单,大不了先刷信用卡。

然后是打听这60000元都是什么钱。

护工见多识广,笑着说一根进口钢钉6000元到7000元,手术的都得花五六万。

每周医院起码手术1000台。

找值班医生询问是否有国产钢钉,答复都是进口的。

找保险公司朋友查报销比例,国产65%,进口的则很低。

算了算恐怕要自费几万元。

然后就是各种骚扰朋友,X光片拍下来让他们找人询问,能否保守治疗。

一夜无果,不停上网查资料,感谢互联网。

第二天早上院长亲自查房,到我这儿无话:这个没啥可说的(原话)

朋友们的消息也回馈了:建议保守治疗。

犹豫再三,财迷心窍的我下决心:出院!

三位大夫的辛苦值多少钱?

我未雨绸缪,挂了第二天北京另一家著名骨科医院的号,没用上。

出院前大夫负责任的说:我得给你调好了才能让你出院,我不能不给你治疗就让你出院。

我试探的问了问能否他们就给我保守治疗得了,大夫满口答应。

于是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惊喜,就在这治疗了!

也是烦了再换医院了。

大夫建议我不打石膏做个支具,不过是自费,1000多元,这个费用还可以接受。

然后就是来了三个大夫做支具,费时约三小时,耽误了午饭。

安装时顺便为我正骨,耗时约三分钟,安装后拍X光片,位置很好。

约定一周后复查,出院回家,支具费890元。

现在我明白为何中医不接这活儿了。

钢钉材料费好几万,几个大夫忙半天支具费890元,手艺真不值钱。

究竟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再有几天骨折就四周了,感觉还行。

至少已经可以用手机写东西的时候可以使用右手了。

不必再像前一段时间,只能用左手操作了。

从个人感受上,客观来说,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各有利弊。

由于肱骨较长,不好固定,这一点我确实感受到了 ,最初的阶段打个喷嚏都会感觉有些牵动。

手术治疗不能自理的时间短,固定效果好,把握大是事实。

但是对身体伤害也大一些,还牵扯到日后是否取钢钉的问题。

保守治疗恢复时间长,意外因素多,恢复不好有造成功能性损害的后果。

好处是省钱也对身体伤害小。

坦率说一定要说被过度医疗了,恐怕争议不小,尤其大夫们是肯定不支持这个观点的。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复杂的,并不是非黑即白。

我倒不认为是被过度医疗了,这种事情个人视角不同,见仁见智吧!

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从我个人的切身经历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确实值得探讨。

首先就是病人的知情权,从我个人的经历

看这方面不尽如人意。

中医医院采取了简单的推脱方式,危言耸听之下,很严肃的把我吓跑了。

骨科医院则根本就没有让我选择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直接让我按手术流程进行了。

至于治疗方案与费用更是没人告诉过我。

不要跟我说医院不可能这样做,我可以为我说的话负责,全是事实。

其次就是材料选择问题,据我后来打听的消息,北京其他医院很多是可以选择国产钢钉或进口钢钉的,这直接关系到医保报销的比例!

不能选择的情况下,病人很可能要多付出上万元到几万元的自费。

第三就是就诊流程不合理,好在我是手臂骨折,还能走着完成遛猴一样的检查流程,要是腿伤了就折腾死人了。

住院不能外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找家属,似乎家属就一直在外面24小时等待召唤一样。

这些情况让病人与家属最终可能最后很不痛快,影响情绪。

于是医生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却得不到感谢,患者也是一肚子怨言实在找不到感激之情。

彼此都觉得冤枉。

我身体素质还可以,基本上感冒都很少。

多年没有进过医院大门,都是各种道听途说。

这次亲身感受了一次,颇感无语。

医生其实都是好医生,正规医院的医生还是可以信任的,莆田的不算。

医院自然有医院的难处,医生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不能完全苛责。

希望以后看病,感觉会越来越好吧!

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前两礼拜老妈肾结石,去医院,挂完号医生问了没两句,然后彩超,ct,验血,验尿,一套下来花不花钱是小事,结石疼啊,早晨七点就排队挂号到中午才说碎石,碎石又定不了位,说了下回预约,人打了止疼针都疼得直不起腰来,这不坑人吗?就不会彩超看到咋回事该怎么滴怎么滴不好吗,验血验尿的结果出来慢,这结果不出来也不影响治疗啊,非得等结果都出来才给治,老妈脾气好都气的得古说这等来等去有的人受不了疼死了算谁的,后来拿着开的药去小区的诊所找熟人输上液才缓解了。要在医院那等吧不定啥时给输上液呢。真是无语!也怪我没找熟人以为去年我儿子也是结石不过很小,找个熟人来个彩超马上就说去药店买排石颗粒回家喝水蹦就行了,过程不到十分钟,然后回家两天就好了。这回以为还这么简单那知道这么坑!缓解后去市里大点的医院又是找个熟人找的比较专业的熟人,半天就解决了,这个比较专业的说根本不用做ct啥的,没必要啊。

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首先我的看法是觉得这个题意和提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对于什么是过度检查治疗,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标准,有些疾病不通过各种复杂的检查化验,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有些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个疗效观察的过程,这种情况基本都是能得到病人的接受配合和尊重理解,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医患矛盾的根源。我始终认为医患矛盾的症结是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

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怎么是过度,怎么是适度?过度与适度的界限在哪里?也就是由谁来界定?

病人送进医院,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把命就交到医生手里,医生所开出的每一项检查、治疗方案病人都是被动接受,也是无可奈何,这里又不是农贸市场,萝卜贵了换白菜。有些急诊病症是和时间赛跑,容不得耽搁的。

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医院的公益性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航行,变成了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既然医院的性质改变为企业,当然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就是以营利为出发点,以赚钱为落脚点。就会把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每个科室和每个医生的头上,将每个医生的个人收入与所开的各种治疗处方挂钩,这就为医患矛盾埋下了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炸弹。

其实,解决医患矛盾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首先是全民纳入医保,让病人看得起病。其次,教育从医人员视病人为亲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第三将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恢复、提高到个新的水平。摒弃医院以营利为目的的作法。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奖金与所开处方多少脱钩。

总之,原本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敬仰的两大行业一是医生,二是教师现在确成了社会矛盾的焦点,令人感到悲哀。

是人们真病了还是社会生病了?人生病还有专门为人治病的医生,而社会病了,该寻谁来治理?(2020/10/09)

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缺德,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因。

医院无德,追求高利润;

医生缺德,追求高回扣;

有些病人家属缺德,无理取闹。

过度的检查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是这样!每个级别的医院是都有标准的。先说三家三类顶级医院。每个病人就医首先要咨询,自己的病适合挂什么科,可以到咨询服务台,或是挂号处咨询,然后挂号就医,如果你挂的是肠道科普通号,那么医生只能在他的权限下作检查例如作各种B超。如果你说我头也痛,你在给我开一cT他是没有权限的,但是专家号就能开,再说开药很多病就是给你开三天的。

理性认识!

住院治疗,什么病住在什么科,什么病在医院住几天也是有规定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按规定都是能康复的。在住院期间病人要求做检查是可以的,但是你还得说出原因来才好使在顶级医院,大夫就是权威,一切得听从大夫的治疗。如果你住在友谊医院的泌尿科和大夫说我头痛给我做一个CT那得到神经内科请会诊医生来肠道科给你会诊才能决定能不能给你开CT。

顾来很多人来闹腾

医闹不是因为过度治疗导致,而是他自己认为是医生不负责任给他或是家属出了医疗事故,或是病人突发疾病到医院就已经脑死亡或是心衰竭死亡,在他看开来是还有气,怎么到了医院就没救活?再一个也的确会出现医疗事故,比方说简单的换导尿管,由于老年人的各项机能都脆弱,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破裂,如果没有其他疾病伴随会好一些。如果有很多病缠身互相影响就不好说。还有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为什么早年医疗条件不如现在,反到没有医闹呢?就是早年看病工人都拿张三联单,一分钱都不花。现在把家里的钱都花了很多又没治好找个原因就开闹!

早年看病一分都不花

备注:医疗口短暂的时间说不清楚的。总之医闹不是因为过度治疗的问题,而大多数是花了钱没看好病导致的。或是他们自认为有医疗事故,或是真的有医疗事故出现导致的。

致敬三农

三农领域创造者刘苗

2020年11月6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