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目前这个季节,已经到了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许多的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为了能够平稳度过寒冷季节,打算去“冲冲血管”,所以目前又到了一年一季的“冲血管”旺季。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跟大伙聊一聊以下几个话题:第一,“冲血管”有用吗?第二,“冲血管”所用什么药物?第三,“冲血管”有没有科学依据?如果没有它有坏处吗?第四,为什么“冲血管”结束后会觉得身上舒服?第五,到底如何做才合适呢?第一,“冲血管”有用吗?

如果单纯为了“冲血管”而去“冲血管”,根本没有一点用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不管你是健康人还是以前有过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目前如果没有任何身体不适,那算去医院通过“冲血管”来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那么这么做是不好的。

不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无任何作用,而且有时候应用不当,还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但是如果目前有着非常明显的身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等症状,那就需要及时去医院,不要担心听到医生说“冲血管”无用甚至有害而拒绝就医。

第二,“冲血管”用什么药物?

目前“冲血管”应用最多的药物就是活血化瘀的中成类药物和营养脑神经的西药。

常用的中成类药物有丹参制剂、银杏叶制剂、川芎嗪制剂等等。

而临床上用于营养脑神经的药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脑蛋白水解物、胞磷胆碱注射液,脑复康、奥拉西坦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等等。

第三,“冲血管”有没有科学依据?如果没有,它有什么优劣之处呢?

如果没有症状时输液“冲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那么它有什么优劣之处呢?

先说优点。

前文说到,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考虑出现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等等疾病,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那么这个时候“冲血管”,可以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患者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再说缺点。

如果无症状输液“冲血管”会带来很多身体的危害。

第一,输液时发生微粒栓塞。

很多针剂是用玻璃瓶包装的,在打碎玻璃瓶时会产生一些玻璃碎屑微粒,经常输液,微粒容易沉积,容易导致微血管血栓。

第二,易诱发心衰。

患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往往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旦输入较多液体血容量急剧增加很容易造成急性肺水肿。引发心力衰竭。

第三,中成药过敏反应。

目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无论是提纯工艺,还是中药本身,可能会造成过敏反应。严重过敏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

所以说,如果无症状输液“冲血管”,不仅对身体没有多少好处,反而带来危害。

第四,为什么“冲血管”结束后会觉得身上舒服?

前文说到,“冲血管”可以起到轻微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那么在冲血管时,同时因为液体的输入会达到稀释自身血液的这一目的。导致粘稠的血流变得比较的顺畅,血液之中的氧气便可以迅速的供应我们的全身,供氧比较的充足,人们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比较的舒服。

第五,到底如何做才合适呢?

对于没有症状的朋友,不管以前心脑血管疾病疾病,要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需要做好身体的日常维护。

具体如下:

第一,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饮食。

清淡饮食,应该少吃肉类和油脂的食物,减少脂肪和能量的摄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比较好。

第二,多喝清水

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水,早上起来喝上一大杯20-30度左右的白开水,然后一天当中多喝水。

第三,杜绝一切不良的习惯。

如吸烟,喝酒等,多注意休息,保持精神充沛,吸烟饮酒熬夜都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容易出现高血压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四,要多活动,但要注意保温。

适当的做一些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游泳,广场舞等,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和改善心脏的功能。但是天气冷了,要注意及时增加抑衣物保温。

第五,管理情绪。

不要过于的激动、愤怒、兴奋,遇事要沉稳不要着急,也不要过度的劳累。学会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快,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第六,管理好基础疾病,按时服药。

日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做好管理。按照医生指导用药,必要时加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血脂等药物,按时服用。

综上所述,无症状“冲血管”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不仅对身体不利,还不利于身体健康,日常做好生活方式等管理,做好预防。但是当身体明显不适时,也需要及时就医。我是@全科医聊 码字不易,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现在在基层不少医院都可以见到很多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主动来医院进行住院或者门诊输液,甚至有不少医生也会和病人们说,适当的时候来“冲冲水”,对心脑血管有好处。于是乎,每当春季、秋冬季节,各大医院输液室里都坐满了输液的中老年人,这里面就包含很多来“输液冲血管”的人。

那么,输液冲血管到底有没有好处呢?为什么要输液冲血管呢?

我们都知道,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将药物和生理盐水或者低浓度的葡萄糖水混合制配而成后,通过输液器直接到达血管内,让药物直接跟着血液循环,就能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消除作用,更大更迅速的吸收药物疗效,起到快速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很多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比如脑梗死、脑梗死后遗症的人群来说,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输液。一般情况下主要输一些活血管、降脂调血的药物,有时候也会输一些中成药,目的就是为了软化血管,清除血栓,达到血管再通,脑组织再灌注,避免再次梗塞的目的。

这样说来,看似定期输液能够对血管起到冲刷的作用,保持血管内清洁干净,也就起到了净化血管的作用。但是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吗?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日常生活中,油烟机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之后,会吸附很多的油腻物质,严重影响油烟机的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定期清洗,来保证油烟机的工作效率。于是很多人认为,血管也是一样,需要定期清洗,这样就能保证血管能够一直通畅,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都是因为对脑梗塞、心血管的紧张和胆怯。其实,血管内并没有垃圾,之所以会出现脑梗塞、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血管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不是简单的输液冲洗就能改善的。就比如,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因为高血压的长期演变导致,而高血压的治疗也不仅仅是输液就能治好,需要长时间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调理并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效果的。另外,像长期抽烟引起的毛细血管动脉硬化也是一样,不能简单的通过输液就能改善,同样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注意长期改善。

输液冲洗血管的作用微乎其微,有时候还会导致严重后果

输液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暂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对血管和身体的好处无处可以询证,只能说暂时有好处。但是,如果输液不好,则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输液过快、严重过敏反应、输液导致的心脏负荷过大出现急性的心衰,这些都可以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导致严重后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

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现在逐步取消了很多门诊输液,也就是能吃药治好的疾病坚决不让输液,这就能够降低经济花费,也能降低治疗风险。但是,当一些情况发生时,还是需要及时输液治疗的,比如肺炎、脑梗塞急性发作、严重腹泻、血容量急剧下降、重型腹泻呕吐等情况时,应及时输液治疗,而我们平常所见的支气管炎、普通的感冒、哮喘等都可以不进行输液的。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对于这个问题,先明确说下答案:如果临床上确有疾病需要输液,那么该输液就输液,但千万不要为了冲冲血管而输液!这是一个没有用,而且风险很高的事情。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话题与你分享!

咱们老百姓,不是专业的医学人士,因此常常会被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说法误导,这个“冲血管”学说就害人不浅。听起来挺有道理啊?血管壁上容易沉积脂肪,造成斑块啥的,输个液,冲一冲,就像地暖脏了清洗一下一样,每年弄上两次,不是挺好的吗?可惜,人体的血管是一个很精细的闭合回路,可不像冲洗地暖那么简单。

血管壁上的“垃圾”是如何形成的?

实际上,血管壁上沉积的血脂和斑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血管壁内膜受损,血管壁内膜受损是造成血脂和血小板首要因素,这就好比本来一个平滑的管道,里面流水很顺畅,忽然有一段出现了毛糙,毛糙的胶原蛋白纤维更容易沉积脂肪颗粒和血细胞等物质,最终凝集起来,就会形成斑块;

第二、血液流速变慢,血液流动速度的变化会影响血脂的沉积,当血液粘稠,导致血流变慢,就会导致血液中脂肪的沉积;

第三、血液成分的变化,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浓度高于正常,就好比本来澄清的水里加入了很多的小石子,这些小石子沉到水底,就会形成堆积。

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明白,输液对于清除血管“垃圾”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输液既不能修复血管壁内膜细胞,也不能改变高血脂和血稠。

输液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

在我国,动不动答个吊瓶的情况现在在很多地方还很普遍,但实际上,控制静脉输液,尽量能吃药不打针,能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用药原则之一。为什么?其实输液是一个风险很高的医疗行为,输液针穿透静脉血管,等于一个小型的创伤型手术;而将外来的异物(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输入血液循环系统,还存在着诸多风险:如输液器污染、注射药物热原清除不净,药物污染等,可能会引发疾病传染、严重发热、细菌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此提醒大家,不但不要输液去清理血管,在日常情况下,普通疾病都不要轻易的输液,在临床确需紧急治疗的情况下,再行输液才是正确的选择。

感谢阅读李药师的健康科普,更多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继续探讨!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输液、冲血管,在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不明白最先开始这样做法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让这么多老百姓深信不疑的。

首先说说目的吧,很多人说是冲血管,冲血管里面的“垃圾”。我们人体在不停的新陈代谢,确实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要么直接排出体外,要么经过体内的细胞分解后排出体外,并不需要额外的手段来清除它。在我们做医学科普的时候,常常会说到动脉粥样硬化,打比方说是血液中的“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其实这些粥样硬化斑块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片片垃圾粘在血管壁表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实是在血管壁内部的,只不过斑块增大后凸向血管腔,引起血管狭窄。所以,输液冲血管这件事,就连目标都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大家想象的“垃圾”,可以说敌人是假想的。

再来说说输液这个手段。通过输液,短时间内,循环系统的血容量可能是略有增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着液体从输液管进入人体血管,100ml、250ml、或者500ml,但是人体会进行血容量调整,保持有效血容量趋于稳定,比如说可以通过小便排出、血管内外的交换等,血容量并不会有大的变化,除非快速、大量输液,那是有危险的,心功能不好的还会导致心衰。所以,简单理解为河流的水一样,水量大了垃圾会冲走,这是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说,如果真可以,那通过喝水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啊,何必输液。

最后说说输的是什么药。临床上确实有一种血栓性疾病,比如动脉血栓、静脉血栓,说白了就是血液在血管内凝固了,形成血块,像心肌梗死、脑梗死就有这么个过程,我们通过向血管内输注抗凝血药、溶栓药,部分人是可以溶解血栓的,这些药是双刃剑,溶栓的同时有导致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是不会随意使用的,必须要用时也要签署风险同意书。而对于很多科普文章里面说的、大众认识里面的血管垃圾,多数指的是粥样硬化斑块,它是因为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内膜下,发生炎症反应而形成的,通过输注药物是无效的,斑块纹丝不动。

曾经碰到过一些“输液通血管”的患者,了解到他们输的药物有类似于“丹参酮、参脉、红花、七叶皂苷”等。有研究提示这些中成药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为一些缺血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注意是“辅助”,而且根本不是所谓的“通血管”这回事。

总结,对于“输液通血管”这件事,毫无疑问是谣言,对于正常人来说,完全没必要,理论上站不住脚,花了钱,受了罪,没作用,还有风险,何必呢。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开门见山,直接回答:不好!

第一、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的本质就是血管狭窄,血管狭窄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斑块附着在血管壁,通过任何方法都是很难消除的,我们目前正规的治疗就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引起病情加重。

第二、药物

包括输液,所有的药物在体内作用,都是有一定时间的。 药物经过几个半衰期就逐渐失去了作用。您想想输液就算输个几天,也就维持十几天在体内。很快就全部排除体外了,怎么可能维持更长一段时间的血管通畅呢。

第三、指南

各种心脑血管指南,都没有提及过每年输液可以疏通血管,指南的就是这个领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评估、判断一个病最好的治疗原则,指南根本没有提出过一段输液这一说法。

第四、输液风险

输液本身有很多风险,大家记住不是只有青霉素过敏会死人,每一次输液理论上都有输液反应的风险,输液反应也会危及生命,只是概率比较低而已。

所以,从疾病的病理生理、从药物的作用时间、从指南都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疾病输液的提法。

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的去输液了,不但意义不大,还增加风险。 正规的治疗就是正规的用药,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的活动,严格的控制三,这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法宝。

我是小王医生,长期致力于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

如有疑问❓请@小王医生说健康 。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可以肯定地说,不好,对身体不好。

首先,输液不是用水冲水管子,一头进,一头出。人体的循环系统是密闭的系统,从静脉输入的液体是在身体的血管中循环的。所有液体的循环,都要通过心脏一次次的收缩泵出,需要心脏做功(会增加心脏负担);血流在血管中通过也得是正常的压力,不能是高压水枪那样,那血管壁也受不了(其实输液多了血压也会升高的,因为血管中的容量增多了);血液中的水分和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时,也是要过滤成尿才排除体外的。因此,血管中的所谓“垃圾”是冲不出来的。

静脉输液的目的,主要是输注一些无法或不适宜经口服给予的药物,补充无法从肠道给予的水分、营养,还有紧急情况下需要药物尽快发挥作用时的应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一般是在急危重症、抢救、手术时(围手术期)需要输液;所以从来都是说,能口服不打针,能肌注不静注。

治疗都是双刃剑。输液除了可以增加心肾负担外,还要承担对输注药物的热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会比口服药物来势凶猛),还有可能输入微粒,还有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可以引起血管炎)等,都可以造成身体的损伤。对于老年人,输液增加的容量负荷影响更大,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衰、引起肺部感染等,即使必要的输液治疗时都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呢!

所谓“定期输液冲血管”,指的是定期输注中成药制剂。实际上,这些制剂和用法缺乏严格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没有科学研究的证据证实,定期输液对于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病有确切的疗效。简言之,没有证据证明定期输液有效。所以,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也只是说在发病急性期,可以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选用中成药静脉点滴。

再者,输液进入体内的药物,一般作用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有些时候需要持续的静脉点滴才能维持疗效。因此,不能指着输十天半个月的液,就能管一年半载。事实也是如此,临床上经常看到才停输液没多久的患者又脑梗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是慢性病,防治这样的慢性病,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坚持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降尿酸等治疗,并且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在理想的目标值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发生,并且可以降低死亡率,用药的安全性也是好的。因此,防治心脑血管病,需要的是坚持长期的药物、非药物治疗,而不是定期的“输液冲血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