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说到带状疱疹可能很多人有点陌生,但说起它的俗名,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印象,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感染的病原体是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容易潜伏到皮肤的神经节部位,等到合适的机会发病,带状疱疹在民间有很多俗称,比如串腰龙、蜘蛛疮、腰缠火等,其一般好发于胸部,其次是腰腹部,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出现片状或带状的水泡疹。

带状疱疹一般急性发病,发作时患者可感到病变处皮肤痒痛,个别患者甚至有持续的疼痛,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对症治疗,大部分都可痊愈,甚至有部分患者不经治疗也可自愈,但自愈的患者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是一种病毒感染神经受损后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顽固性,疼痛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烧灼痛、针刺痛、电击痛、挤压痛等,并且疼痛很难缓解。

带状疱疹一般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下降致使潜伏在皮肤神经节内的疱疹病毒重新复活,继而引发皮肤病变;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冒、发热、过度劳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除此之外,某些基础疾病,比如HIV、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也会继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治疗需要专业的皮肤科对症处理,处理的原则是抗病毒、消炎、镇痛、防止并发症,一般情况下,轻微的带状疱疹可以外敷抗病毒软膏,但如果病变范围很大,除了药物外敷之外,还需要静脉加用抗病毒治疗。

带状疱疹一般经过早期规范的治疗,大部分都可治愈,很少留有后遗症,但如果延误治疗时机,尤其是那些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很可能会留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至于带状疱疹是不是癌前病变?这个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有可能的,前面也说了,带状疱疹可以继发于一些基础疾病,比如像肿瘤一类的恶性病变,所以,一个人如果突然出现带状疱疹,也不能排除身体癌变的可能,只不过这在健康人当中概率很低。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我有亲人得过肿瘤,肿瘤发现前也确实得过带状疱疹,前一天他喝过酒,当时以为是喝酒引起,治疗后带状疱疹好了,一个月后确诊肝癌,后来回想事情来,可能带状疱疹是给的信号。但究竟是否肿瘤的预警,只能说要小心,要注意。

我们来看看带状疱疹是什么?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因为人们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才导致患上带状疱疹,因为人类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一般来说,病毒是经过人的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从而形成病毒血症,最后在皮肤上就会出现水痘。

中医认为它属于湿热毒盛,或者说有的肝郁气滞,有的偏于肝郁气滞,有的是湿热毒盛。西医就是病毒感染。当人体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表现为水痘,也可以是隐性感染,当水痘痊愈后,该病毒就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比如劳累、创伤、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HIV、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病毒再次被激活,在神经根部发炎,引起局部的疼痛症状,一般经过2~5天的潜伏期,移行至皮肤,在皮肤上出现水疱,一般呈单侧分布。

所以,带状疱疹不仅是肿瘤的预警,它是我们整个身体的预警,出现了带状疱疹,预示我们整个身体机能免疫力低下,我们这时要高度警惕了,一方面,要排查身体疾病。另一方面一定要及时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增加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饮食,营养均衡,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必要时也可以用药来提高免疫力,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药物。

我是工作20多年的耳鼻喉医生,加我关注,一起聊聊健康,喜欢请点赞,转发给更多的人,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经过血液进一步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即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

嗜神经性病毒

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症状。

超过50%的成人得过

据统计,50%以上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带状疱疹发作。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有灼热感或神经痛。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老年重症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非常高。

年龄越大 疼痛越剧烈

带状疱疹疼痛表现为疼痛在身体的一侧,痛点部位不固定,呈闪电样、针扎样、撕裂、烧灼、放电样疼痛。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疼痛在夜间12点至凌晨3点加剧,神经痛贯穿带状疱疹整个病程之中,疼痛时间长短不一。此外,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时间越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90%的病人经过治疗可治愈,不留后遗神经痛,但剩下10%可能由于病情延误等种种原因,会长期遭受后遗神经痛困扰。

危害不容小觑

导致失明

带状疱疹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者,可引发结膜及角膜疱疹,导致角膜溃疡而引起失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进而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驱发运动神经麻痹

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神经麻痹。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出现耳郭及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耳深部疼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及舌前1/3味觉消失。

诱发胃肠道及泌尿道疾病

如疱疹出现在胸、腰及腹部,可诱发阶段性胃肠炎及单侧性膀胱黏膜溃疡等。

带状疱疹全身泛发

此时常伴有高热,并出现肺炎或脑炎,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国内外文献均有带状疱疹并发心肌炎、脑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的报道。分析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剧烈疼痛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因此,对老年带状疱疹一定要注意监测重要脏器,尤其是以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者,有条件者最好住院治疗。

癌症的预警

带状疱疹如果发生在年过50岁的患者身上,会有一定的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但并不是绝对的。

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51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合并癌肿达18%,所合并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为最多,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等。

特别是一些以前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到了中老年又第二次发作,这就更有可能提示之后癌症发生的可能。

诊治关键在“早”

带状疱疹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早”字,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疼痛后的3~4天,若错失了最佳的用药时机,于事无补。

抗病毒药物

早期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阿昔洛韦,也可口服万乃洛韦或泛昔洛韦,或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或膦甲酸钠,可控制病情。

皮质类同醇

疼痛严重者,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证时,可在早期口服泼尼松15~30mg/d,1周后渐减量。早期用药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疱疹性神经痛用泼尼松后,可以减轻神经炎后期的纤维化,因而亦可减轻疼痛。

镇痛药物

抗抑郁药: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沙明、舍曲林等。

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的镇痛药物。

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乌头生物碱等。

物理疗法

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音频电疗法和氦氖激光照射,用来消炎止痛,缩短病程。

神经营养剂

常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或静滴。

抗感染药物

应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水疱未破时,可外涂金霉素甘油或硫磺炉甘石洗剂。如水疱已破、有糜烂面时,可外涂6.5%新霉素软膏再加消毒纱布包扎。渗液多时,可用0.5%新霉素溶液湿敷,然后再外用软膏。如疱疹累及眼睑部,可用疱疹净滴眼液或金霉素眼药膏。头皮有破损时,应尽量剪除局部头发,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

神经阻滞

重度疼痛,用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直接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于病变范围及治疗反应。

神经毁损

射频温控热凝术行神经毁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毁损治疗还包括内侧丘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或X刀),手术硬脊膜下腔脊髓背根毁损治疗、垂体毁损、交感干神经节毁损等。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自己长过带状疱疹,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有过长带状疱疹的经历,所以今天特地来回答一下问题。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蛇串疮”,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小时候常见的水痘属于同种族的。

1

带状疱疹的常见表现

在人体初次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约70%会发病,爆发水痘;而近30%不发病,成为隐匿性感染,这些病毒会悄悄地隐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就会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对人体造成破坏,引起小水疱,部分会伴有神经痛,形成带状疱疹。

其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2

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

所有年龄的人群都有可能会得带状疱疹。虽然儿童一般会发水痘,但也有得带状疱疹的。

通常来说,带状疱疹容易在老年人、女性、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近期过度疲劳的人身上“作威作福”。

3

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

带状疱疹带来的疼痛会贯穿整个病程,疼痛时间长短不一,在夜间12点至凌晨3点加剧,痛点也不固定,呈针扎样、撕裂样、烧灼样、放电样疼痛,有时还会有发热感

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时间越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危害不容小觑,别掉以轻心

带状疱疹本身,大多数都是不可怕的,大部分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的,两三周左右,水疱就会结痂脱落,但是一些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其并发症和后遗症却“火力十足”

1

伤害眼膜,导致失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而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眼神经纤维,其部分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

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2

导致面瘫

疱疹病毒若感染到面部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则可能出现面瘫患侧眼睛无法闭合,面部表情呆滞,口角向完好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

3

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有时还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

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若三个月后仍有神经痛,就认为转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了。

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

5

警惕癌症信号

带状疱疹若多次复发身体双侧都分布带状疱疹,这就提示我们,其性状可能发生了特殊转变,这大多发生在身体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如严重感染、肿瘤等。

据统计,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包括胃癌、肠癌、肺癌、食道癌等。

因此,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建议给身体放个假,也可以做个全面体检。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带状疱疹是早年得过水痘的人,病毒没有从人体清除,潜伏在神经节附近,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又重新发作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原体和水痘是一样的,叫做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简写为VZV。

可以说,带状疱疹的发生跟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平常的免疫力下降引发带状疱疹之外,还非常多地发生在艾滋病感染者的某个疾病阶段。在临床上见到的进入艾滋病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大多数都曾经有过得带状疱疹的经历。

那么带状疱疹是不是癌前预警呢?目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这个推测。可能是提这个问题的人,看到有些有癌症的人之前得过带状疱疹,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不过,癌症也和免疫力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如果说得带状疱疹的人,要注意自己的免疫力,并开始着手预防癌症,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家族中的一种双链DNA病毒。初次感染VZV,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在人体复制后引起病毒血症,表现为全身散在的疱疹。疱疹消失后,病毒并未从人体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节的背测根处。

当人的免疫力正常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通常持续3~5天,而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不但皮疹多而严重,且愈合比较慢,容易出现脑炎、肺炎、心肌炎、肝损害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潜伏在人体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因免疫力低下,可以重新复活和复制,表现为病毒潜伏部位的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皮疹和严重的疼痛。

带状疱疹以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癌症的发病率也跟着升高。带状疱疹和很多癌症的发生年龄是有所重叠的,会让人觉得:带状疱疹是不是预示着有癌症的可能。

某些免疫抑制的患者,比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艾滋病感染者,患重症带状疱疹和进展性疾病的风险最大,也提示带状疱疹可能跟某些肿瘤有密切的关系。

小结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办法有:注射两次水痘减毒活疫苗。当然,对成年人来说,血液检查并没有感染过这个病毒才可以接种。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血清学检查的结果如何,都可以接种一次18倍剂量的水痘疫苗。还有一种带状疱疹的疫苗,可以减少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还有一种被动免疫的预防办法。如果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风险高,暴露后的易感人群可在96小时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特别是对于一些免疫抑制的患者、孕妇、早产儿、母亲在五天内或分娩后两天患水痘的新生儿,能够提供暂时性的免疫力。

至于带状疱疹之后,是否会发生一些肿瘤,则需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但得根据具体的症状来做相应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男子带状疱疹连续发作三年,一查竟然是恶性肿瘤”,某网站一条爆炸性标题让以往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人人自危。该篇报道的主人公Z先生最近三年每年春夏之交全身总会出现大片的红斑和水泡,经多家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Z先生同时患有甲状腺癌。难道带状疱疹会诱发癌症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一下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

带状疱疹是什么病?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一半的带状疱疹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多在儿童时期侵入人体,表现为发热及胸、腹、背部大量出现疱疹,俗称起“水痘”。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抵抗力逐渐增强,大部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免疫系统消灭,仅残存极少量病毒长期潜伏于体内。当人体因劳累、熬夜、感染、药物等各种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潜伏部位移至皮肤,从而导致发病,表现为腰背部“带状分布”的疱疹,严重疼痛。

带状疱疹会诱发癌症吗?

不会!大量研究报道表明癌症导致人体抵抗力低下可能诱发带状疱疹,因为癌症本身或放化疗可严重破坏人体抵抗力,这些都为并发带状疱疹创造了条件。但无论是儿童时期的“水痘”,或者中老年时“带状分布”的疱疹,目前都没有任何报道表明带状疱疹可反过来诱发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病人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感染带状疱疹或感染扩散,也有以带状疱疹为先发症状的癌症,但带状疱疹本身不是癌症病因,只是说和免疫力下降有关而已。

带状疱疹如何正确治疗?

目前的医学手段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西医一般以抗病毒、镇痛治疗为主。中医一般以初期清热利湿解毒,后期活血化瘀理气为主,辅以中医特色针灸治疗。绝大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均可通过正确的治疗方式获得较好的效果。

总结:

总之,带状疱疹与癌症的关系,可以认为带状疱疹只是癌症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是癌症发生的病因。但对于中老年患者,如果没有任何劳累、熬夜或其他明显疾病的情况下,若自身出现带状疱疹需提高警惕,这是身体在提醒您抵抗力已经逐渐降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