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今天影像的同事跟我说,有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患者家属与他们科室的医生吵起来了,原因是患者在做检查的时候要求家属留下来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了。家属认为这样无疑于对他谋杀,让他无端端接受了辐射,同事一再解释,但是患者家属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那么,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叫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说以说这其中的原因。

一、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做核磁共振时,医生要求家属陪着患者呢?

其实,在很多时候,医生并不会要求患者家属陪着患者一起呆在核磁共振检查室,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自理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检查。但是有时候,医生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检查的话,那么就需要患者家属陪着。而患者家属在里面陪着,并不是指患者就站在那里看着患者检查什么都不做,而是需要患者家属去协助完成检查。

因为核磁共振检查时,仪器在运行检查时,人会处于一些相对狭窄的空间,这对于本身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那无疑是会感觉到非常害怕的。而且这个核磁共振检查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少则十多分钟,多则半小时以上,在这么长时间呆在狭窄的空间,就会使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感到恐惧,那么就不能顺利完成检查。

这就好似自己一个人呆在一个密闭的电梯里一样,如果要呆上十多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身边没有人,他们就会感觉害怕、恐惧,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陪着,特别是亲人陪着,他们就不会感到那么害怕,而且亲人还可以给他们安慰。而这个核磁共振检查也是一样,如果这个时候有家属在旁陪着,那么就会缓解他们的幽闭恐惧症,让患者有安全感,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检查。

另外,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还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患者,比如小孩,他们本身就比较好动,不安分,如果没有爸爸或者妈妈在旁边陪着,那么就无法很好地完全检查。而且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是有比较大的噪音,如果没有爸爸妈妈陪在一边,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出现不安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的爸爸妈妈在身边陪着,给予他们安全感,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检查。

还有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在检查时出现一些突发事情,这个时候有家属在旁边陪着的话就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另外,这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或者外伤严重的患者,在做检查时由于病情的需要要进行多个地方的检查,有时候还需要转身,患者不能独立完成,这个时候有家属在旁边陪着,那么就可以协助患者在检查时改变体位,以便完成检查的操作。

总的来说,如果医生要求患者家属陪着患者呆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里面,一定是需要家属的帮助,可以安抚照顾患者,以及在检查时协助医生,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二、我们再来说一下第二个问题,做核磁共振时,为何是家属陪着患者,医生却出去呢?

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一个陌生人,而家属是亲人,亲人比医生更加具有安全感,亲人比医生更能安抚患者的情绪。特别是像一些小孩子,你认为他们对谁才比较具有安全感呢?对谁的话才比较听呢?是陌生的医生还是熟悉的父母呢?这当然是爸爸妈妈了。

其次,医生不出去的话,谁来操作检查呢?毕竟这个核磁共振检查还不能做到全自动,不是按一个键就可以完成检查。这还需要医生出去,在外面通过操作电脑指导检查以及完成检查,这个时候医生会透过玻璃看到检查室里面的一切,而且还有对讲系统指导患者进行检查,这个对话系统双方都可以听到声音,就是通过这样的操作,医生在外面操作电脑,患者和家属在核磁共振室里面,通过对讲机指导患者如果顺利完成检查。最重要的是现在医院里每一台核磁共振配备只会配备一个磁共振技师,如果医生不出去的话又如何进行下面的操作呢?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又提出疑问,为什么医生不能在里面操作呢?这是因为核磁共振检查室里面是一个强磁场,是不能有任何的金属物质,比如患者身上有金属饰品就必须要摘除下来后才能经常,而轮椅等物件也不能留在里面。我们曾经看到过许多轮椅被核磁共振仪器吸过去造成仪器破损的事情,这个损失可是非常大的。

而我们操作的电脑,都是充满金属的,因此是不能放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里面的。因此,只能放在外面,医生也只能在外面操作。

三、为什么家属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我认为家属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留下的是家属而不是医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本身就是一个医患关系的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现在我国的医患关系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许多家属对医生并不是很信任。他们会认为现在的医生都是不负责任的,一点都不为患者着想。就像这个核磁共振检查一样,为什么医生要家属留下却比是自己留下呢?如果真的对医生是信任的话,他们不会提出一些质疑,医生叫他们做什么就会做什么。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医生要求患者做什么都必须要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将患者的质疑解释清楚之后患者才会配合去做。

●二是对核磁共振检查认识不足。许多人看到核磁共振检查这几个字,特别是里面含有一个“核”字,他们就会与核辐射或者X射辐射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个检查就跟CT检查一样是具有辐射的,只要呆在里面就会受到辐射,以致于认为医生出去是因为害怕这个辐射,这个时候只能留着患者在里面受辐射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核磁共振检查并没有辐射,它的工作原理跟CT检查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来对人体进行检查,并不是像CT检查那样通过X射线来进行检查。

所以,核磁共振检查只有强大的磁场,并没有任何的辐射,人呆在里面是安全的。唯一不足的就是核磁共振检查时,磁场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不过医院往往也会配备一些防噪耳塞等减轻患者队噪音的感受。现在许多医院为了减少患者的误解,都已经将核磁共振检查前面的那个“核”字去掉,改成磁共振检查。

总的来说,在我们去医院看病时,不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应该对医生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而不是处处质疑医生,处处防备医生,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问医生,猜疑与争吵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这个问题隐藏的潜台词还是有深意的,当然,没有必要揣测动机,只单纯回答这个问题: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1、因为磁共振的机器,必须要有医生去操作

磁共振虽然是最先进的检查设备之一,但是仍有许多关键地方需要医生去操作。

毕竟,不是来一个病人就从头扫到尾,一处不落。不同患者不同疾病,检查的部位,扫描的细节要求,以及相关参数都不一样。

而这些,都是需要医生去专门设置操作的。所以,医生在安排好患者后要出去。

2、为什么让家属在旁边陪伴?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成年患者是完全可以一个人独立在里面接受检查,而不需要家属在旁陪伴的。但是,毕竟很多患者都有特殊的情况,

比如:不同程度的幽闭恐惧症。患者害怕一个人呆在密闭如宇宙飞船舱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有家属在旁,会让患者更有安全感也更舒适。

再比如,外伤病情较重时,家属在里面可以观察着患者病情,或者特殊的病情,需要在检查过程中帮助患者改变体位,等等。

所以,医生让家属陪在患者身边,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3、是不是怕辐射?到底有没有辐射?

实际上,磁共振(MRI)是没有任何辐射的,它的成像原理和X光CT都不一样。以前它的确叫核磁共振,现在也有很多人叫这个名字。但是就是因为名字里有“核”这个字眼,所以让天生就害怕辐射的人们,担心这个检查有辐射。所以,后来我们干脆都叫磁共振了,以防止引起大家的误解。

4、综上

在查磁共振时,医生让家属陪伴患者是为了患者得到更高的照顾;医生出去,是为了控制机器进行检查。而更为重要的是:磁共振,没!有!辐!射!

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本人放射科医生一枚,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医生不呆在里面却让患者家属留在里面。

目前,医院里面的磁共振设备主要是低场磁共振和高场强磁共振,低场磁共振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大磁铁,高场磁共振是超导,磁力是低场机器的数倍不止,辐射是肯定不存在的,安全放心,所以家属可以放心的陪在里面。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进入磁共振房间前必须要把全身上下所有含金属铁磁性的物件取下,留在更衣室或者是交给家属,否则,这些东西在进入磁场后,不晓得会朝哪个方向飞出来,变成“凶器”。

不管是低场磁共振还是高场磁共振,检查开始后,吵,非常的吵,一般会给受检者耳塞或耳机,减少噪音,但做过磁共振的人都知道,依旧是吵。很多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变的烦躁,更何况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带着伤痛在接受着这项检查的,巨大的噪音更加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磁共振检查一般情况下至少七八分钟,多则半小时甚至更长,而且是受检部位不能有任何晃动,否则就要重做),此时烦躁的受检者能够听到一句家属的安慰,能够大大的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当然,很多患者磁共振检查时,是不需要家属陪伴的,因为不是症状很重的患者,真没什么必要陪在里面。

至于为啥医生不在里面陪着?操作的电脑在单独的操作间内,医生、患者、家属都留在里面大眼瞪小眼吗?医生需要到操作间操作,操作间与检查室仅相隔一扇铜网玻璃,在操作间抬头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而且还有对着检查床的监视器,病人有任何的异常,医生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而且操作台上也有对讲系统,患者检查时也能听到医生说话。所以,磁共振检查时,安心即可,如果能睡得着,睡着也并不影响检查结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我们平时在医院做核磁共振时,常常会出现医生要求病人连同家属一起在检查室当中,而自己去离开了检查室。那可能有人就会想了,这样不是会对病人及其家属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吗?医生自己却没什么事。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比较狭隘的。即使现在的医疗器械再发达,也不至于完全自动,还是需要医生进行操作的,所以医生不进到工作室,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检测。不仅如此,医生并不会总要求家属连同病人一起到检查室,只有患者的病比较严重时,才会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也不一定是家属,还可以是其他的护理人员。其次,核磁共振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它和CT、X光有本质区别,它其实并没有辐射。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核磁共振的原理

核磁共振简称MRI,它的核心原理是让原子从高能级状态回到低能级状态所释放出来的无线电来对检测部位进行绘图,整个过程非常的缓慢,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磁场,因此,如果体内有一些金属部件会发生移位,比如:金属牙齿心脏起搏器。因此,如果体内有金属是不能做这个检查的。不仅如此,如果检测的现场有类似于金属制的东西,比如:轮椅。那么在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轮椅被吸入到核磁共振仪器当中的情况,那这个检测设备就等于是报废了。

很多人会担心,这又是核,又是磁的,真的就一点辐射都没有?

核磁共振当中的,这个“核”其实指的是被检查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而不是机器本身的某种“核”。因此,他不是直接利用电离辐射来进行检测的。

在检测时,核磁共振的检测仪器会引起被检查患者体内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自旋量子数来描述原子核的自旋情况。科学家发现自旋量子数和原子序数、原子的质量数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此来实现绘图。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没有对被检查的患者施加任何的电离辐射。

核磁共振有辐射吗?

这里多说一句,核磁共振属于非电离辐射,我们可以举几个非电离辐射的例子,比如:太阳光,冬天用的电暖器。目前来看,非电离辐射最可能出现的危害是烫伤。而CT和X光属于电离辐射,后者是对身体有危害的电离辐射

CT和X光检查利用的就是X射线束对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不同厚度层面进行扫描,然后探测器可以接收到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信号,并且把这个信号转化成电信号,通过转换器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计算机经过处理之后,就会得到成像。

我们会发现,CT和X光检查过程中,是有X射线束透过身体的某个部位的,而X射线属于能量比较高的电磁波,对人类是有辐射。因此,CT和X光检查是有辐射,它们原理和核磁共振是不同的。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做CT检查了呢?

一般情况下,对待电离辐射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少的接触。但是如果因为疾病原理,医生会做权衡。电离辐射的衡量单位是毫西弗,用符号mSv描述。国际上有个专门的机构是研究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的,这个机构叫做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简称ICRP。他们根据目前科学家们的研究,给出了一个指导建议,这个指导建议很复杂。

我给你划下重点,你只需要记住一条原则:单次照射100毫西弗,会提高4.8%患癌几率。

这条原则告诉我们,单次照射一定不要超过100毫西弗,同时这个照射剂量不是累积的。那CT和X光的单次照射有多大的危害呢?

  • 胸部X光单次照射是:0.2毫西弗;
  • 头部CT单次照射是:2毫西弗;
  • 胸部CT单次照射是:8毫西弗;
  • 腹部CT单次照射是:10毫西弗;
  • PET-CT单次照射是:30毫西弗。

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X光和CT并没有达到危害身体健康的辐射剂量。不过,原则上还是尽可能少照射。

关于核磁共振的几个问题

我们会发现,核磁共振的检查室都有会一个很厚的门,上面还写着危险。如果没有电离辐射,为什么还会有这样一扇门呢?

这个门最大的作用是隔离干扰,在日常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电磁波,它们会干扰到检测,妨碍收集数据;其次,这个门还起到了隔绝噪音的作用,毕竟核磁共振工作时的声音还是很大的;还有就是上文说到的,核磁共振有很强的磁力,会把其他的金属部件吸过来。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我因肩峰撞击征,做过一次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耗时大概20-30分钟。

我对磁共振检查的体会是检查花的时间比较长;检查过程中有相对较大的噪音;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检查过程需要安静的保持一个固定体位,有很多固定带束缚;没有疼痛等不适刺激。

···有时需要特殊约束带束缚

我是独自一个人在磁共振室完成检查,但是有些患者必须要家属或者朋友陪同检查。

划重点:磁共振(MRI)检查非常安全、无辐射、也非常准确。

临床上做了CT为什么还要做MRI?

CT是一种快速的比较准确的检查,但是在面对某些组织、结构是CT没有磁共振准确,有时候普通CT发现不了的问题在磁共振检查时就能发现情况。比如一个患者颅内出血,首先就应该做CT检查,这样可以快速判断出血的多少,位置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更多用于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检查。MRI检查能发现一些比较细小的肿瘤。

····特殊体位

临床上我碰到过不少腹腔肿瘤患者来做手术,切开腹腔后发现整个腹部全是米粒大小的转移灶,因为没有必要继续手术治疗只能关腹。这类病人的超声检查和CT检查都没有发现这些小转移灶,如果做磁共振的话很可能会发现转移灶,这就是磁共振高人一筹的地方。不过因为磁共振检查时间长,某些患者不能配合导致部分患者没有做磁共振检查。

家属在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

···约束活动

  1. 普通患者 不需要家属陪同的。

  2. 意识障碍患者 可能需要一个或者几个家属陪同,既要防止患者从检查床上掉落又要帮患者保持固定体位。特殊情况下可能还是帮患者输氧。

  3. 儿童患者 特别是婴幼儿是无法独自面对MRI检查的,需要家长陪同并安慰孩子情绪。特殊情况下可能要对孩子镇静,必要时还需要麻醉镇静。很多不能安静配合的孩子可能需要口服安定或者静脉给镇静剂。

  4. 心理障碍患者 特别是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孤独症患者等就需要家属在旁边安慰,起到稳定情绪作用。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

  5. 老年患者 家属安慰患者,作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

做磁共振检查时绝大多数情况是由家属陪同而不是医护人员,没有那个医院有这么大的人力资源来做陪同检查,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做检查,医护人员还是会做到陪同监护的。

磁共振检查由家属陪同是有道理的,而不是医院推卸责任。

做核磁共振时,为何医生让家属陪患者而医生却出去呢?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我本人也曾做过磁共振检查,还是比较了解的,来告诉你真相。在医院里面做各种检查,需要家属陪护也是常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儿童或者有精神异常的患者,无法自行配合检查的。做核磁共振检查时,为什么医生在外面看,而家属却要在医院陪护,关于这个问题,我试着这样来解释解释。

1、我做磁共振的体验

10+年前吧,那时候在医学院上大学三年级,有一次老师说需要几个志愿者,大概是一个临床试验,试验的方法就是用针扎某个穴位,过后给做头颅磁共振,看有什么变化,大概是这样子。那时候感觉新鲜啊,从没见过,欣然报名,也没管那么多,想想老师总不会害我们吧。躺在磁共振机器里头,不能动,映像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声音,实在是响,像是铁路工人在敲铁轨,像是钻井工人在挖井,又像是僧人在敲木鱼,还像楼上住户在搞装修,总之不痛不痒,就是太吵了,整个时间大概10+分钟吧,具体有点忘了。后来参加工作才知道,有些部位的磁共振检查要30+分钟。

2、磁共振会不会有辐射?

正如我上面所说,老师当时也跟我们讲解了,磁共振是利用磁场原理,和CT、X光是不一样的,不存在辐射,大可放心。但是由于磁场的存在,做检查的时候要把身上的金属、磁性物质拿出来,不然可能会有危险。

3、医生为什么要跑出去

磁共振检查虽然是机器扫描,但是这机器也需要人来操作,要设置参数,要观察成像图片是否满意,观察监护设备(屏幕),必要的时候通过对讲设备与患者沟通。所以,医生把患者安顿好,摆好体位之后就会出去,到操作间进行操作。

4、家属为什么要在里面陪护?

其实对于正常成年人,能够进行顺利沟通的话,确实没有陪护的必要。如果家属在里面陪护,不用担心会有辐射什么的。家属在里头对于患者来说,可以起到安慰作用,有个照应,不那么恐惧,或者患者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随时沟通传递,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讲普通话的患者。

5、顺道说一下辐射防护

在做X光片或者CT检查的时候,确实是有辐射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需要陪护,需要进行防护,需要确认陪护人员没有怀孕,医院放射科会提供铅衣、围脖(铅做的)等,用来阻挡辐射的,这一套铅衣、裙子、围脖有30+斤,我们医生给患者做支架、起搏器、射频消融手术等就全程穿着这一套。

总之,结论就是磁共振检查是没有辐射的,大可放心。大多数成年患者可以独自接受检查,无需陪护。医生在操作间不是为了躲辐射或者偷懒,那是在工作,为了检查顺利进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