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291 条回答。

这两人是完全不同的,区别很大。

林冲是正儿八经的北宋禁军教头,陆虞侯说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人数不少,没有一个武艺能够超越林冲的。

放在今天,林冲就是解放军顶级教官,甚至可能是精英特种部队的教官,身手非常惊人。

而且林冲会的这些并不是走江湖卖艺的把戏,更不是什么日常打架斗殴的野路子,完全就是为了军事作战,再说通俗点就是杀人的。

所以,林冲的武功可以说是梁山108将中最强的,而且他也没有打败过一次。

林冲的武功高强,可以用在山神庙杀陆虞侯他们三个看得出来。

大家注意,林冲跳出来的时候,这三个人都是分头逃窜的,根本没有敢于作战,陆虞侯甚至吓呆了,不能动弹。要知道,三个人都有武器,林冲只有一个人。正常来说双拳难敌四手,陆虞侯和差拨都是军人,肯定有一些武艺,三对一应该是胜算很大的。

但是这三人直接逃走,说明他们知道林冲得厉害,根本就不敢正面打斗。

而且林冲击败过很多高手。

林冲用了三两招,击败了柴进庄上的洪教头。这也不能说洪教头武功弱,只能说林冲太强。

面对武功极高的青面兽杨志,林冲打了个平手,还没分出胜负时被王伦制止。

随后梁山开始正式作战,林冲更是如鱼得水,是个不可缺少的顶级将领。

祝家庄之战:林冲生擒武功高超的扈三娘,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

高唐州之战:林冲刺死统制官于直,消灭太守高廉的神兵

迎击呼延灼之战:林冲作为第二阵主将,与名将呼延灼大战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导致呼延灼士气大降。

曾头市之战:林冲和曾家五虎之一的曾魁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败,但是曾魁自认为不能获胜就逃走了。

迎击关胜之战:林冲与秦明双战关胜,在即将胜利时宋江担心关胜阵亡叫二人退下,后率部击败郝思文

凌州之战:林冲与杨志杀散凌州军马,解救战败的关胜

东昌府之战:林冲与花荣活捉龚旺,率军将张清逼入水中

两赢童贯时,林冲是右军大将,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西方。 后与呼延灼伏击官军,刺死洳州都监马万里。

三败高俅时,林冲出马迎战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败。

成为官军以后,林冲就更强了,立功无数。

比如打方腊的惨烈战斗中,林冲不但存活下来,还有很多战绩:先后杀死宣州守将杜敬臣、杭州守将冷恭,并刺伤独松关守将蒋印,歙州之战中乱枪戳死尚书王寅。

林冲是非常厉害的,不但精通步兵的各种武功,也擅长骑兵作战。

可以说,林冲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弱点,反而各方面都很厉害。

相反,武松就不同了。

武松类似于今天的优秀格斗手、摔跤手。

如果只是近距离的徒手格斗,基本没有人能够打赢武松,就算林冲最多打平手。

武松的徒手搏斗可以说天下无敌,他摔死了西门庆,踢到蒋门神,在飞云浦一人干翻4个人,因误会几拳打倒了孔亮,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武松的缺点在于使用武器的战斗力较弱,还不擅长马上作战。

武松拿着刀去杀西门庆时,竟然被西门庆飞起一脚将单刀踢飞。这不是武松大意,而是他擅长用拳脚,而不太擅长用武器。

得到非常精良的双刀后,武松不过是杀死了恶道飞天蜈蚣王道人。王道人只是荒山一个恶棍道士,也没什么了不起,双方还打斗了良久。

有意思的是,武松投奔梁山开始正规作战以后,战绩就明显差了起来。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武松被包道乙用飞刀打断右臂,由此终生残疾。

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家都是徒手搏斗,林冲面对武松也未必能赢,甚至武松还会强出一些。

但双方只要动用兵器,林冲就要强出一大截。如果都是马上作战,林冲就有相当大的优势。

说来说去,这就是正规军人和民间高手的区别。

比如大家都是射击高手,民间射击精英遇到军队优秀狙击手,基本是赢不了的。因为军队狙击手学的就是杀人,经验丰富,技术更纯熟。

打个比方,林冲就相当于《第一滴血》的史泰龙,武松就相当于拳王泰森。

大家如果近距离徒手格斗,泰森可能很快就撂倒史泰龙。

但如果都是在战场作战,史泰龙弄死泰森就像玩一样。

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林冲自己被绿,都能忍,武松自己家的人被绿,都要跟你玩命到底,两个人格局不同,没法比较。

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这个问题答了也是白答,只有水浒传的作者才晓得。反正他俩又没打过,凭空推断似乎也不准确,谁知道要真较量起来会是谁输谁赢呢。

按理说;一个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正规军),如果没有一定武力,绝对坐不了这高椅,另一个呢,以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野路子),可谓是力大无穷。

以正规军对野路子,倘若真的要对阵起来,还得看谁会玩套路,论技能,林冲有优势,论体力,武松不输于林冲,到底谁胜谁负,实力上,可以说是半斤对八两,不打不知道,打过才公道。

注:配图源自网络,鸣谢原创者,若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肯定能打过武松,武松主要是以力量为主,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那肯定是拳脚双绝,马上功夫更不消说,一手林家枪法所向霹雳,而武松不过是一都头,征方腊,被方腊在马上就砍断一只手臂,不是力量大,根本就擒不住方腊,打蒋门神也不过是打的一方的恶霸,根本就不能跟林冲相提并论,综合几点,武松是绝对打不过林冲的

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林冲能打过武松。

林冲和武松虽然没正面交过手,但是他俩都跟花和尚鲁智深交过手。林冲在见到花和尚鲁智深时,鲁智深非要和林冲过招,交手后鲁智深稍逊一筹。后来在二龙山鲁智深以为武松是采花大盗,于是和武松大战,两人没有分出胜负,直到孙二娘和张清来到才罢手。由此得出结论武松和鲁智深略逊林冲一筹。

林冲能打得过武松吗?

咱看林冲一出场打过谁:

第一战打的是柴进庄上的洪教头。林冲开始只是忍让,后来看洪教头不识趣,一招秒掉。

第二战打的是陆谦。风雪山神庙那回,林冲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一怒之下冲出门去秒掉三人,三人基本上没有还手的机会。

第三战打杨志。林冲上梁山,为了搞投名状,逮住杨志打了三四十个回合,斗到分际时,王伦来了,把杨志请上山去。我个人倾向于杨志马上要败了,所谓分际就是分出胜负之时,王伦怕杨志难看不好收服,所以才叫停。

第四战打王伦。林教头火并王伦,杀王伦跟杀鸡一样。

后面随着梁山征战,林冲才开始显露真本事:呼延灼斗青州,与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的各位好汉相持不下,周通、李忠、孔明等人根本不够看,鲁智深和杨志也只能打个平手,林冲大战呼延灼五十回合,也不分胜负;

曾头市之战,大战曾魁战三十回合,未分胜负,但曾魁自认无法取胜;

三败高俅的时候,大战王焕大战七八十回合,胜负未出,这王焕好歹也是节度使;

征讨田虎时,林冲曾经八十回合平山士奇

三打祝家庄,林冲十来个回合就抓了扈三娘,这娘们可是一口气抓了三个“两汉好汉”;

在高唐州之战中,林冲五回合刺死了于直;与童贯激战时,又轻松刺死了洳州都监马万里;征辽时杀死宝密圣,征田虎曾刺死三位副将伍肃、倪麟和顾恺;征王庆时斩杀过张寿;南丰之战时更是勇猛,一人单挑二将柳元、潘忠,并且斩杀了柳元。征方腊也有胜绩,先后杀死杜敬臣、冷恭和刺伤蒋印;······可见只要是两军阵上,林冲就没怵过谁。通本水浒传,林教头只打平过,没打输过,所谓打平,也只是给对方个面子罢了,只要林教头想赢,没有赢不来的。

可见林教头的怂,只是对权贵怂,乱打架,他从来不怕谁。而且这人也不是啥谦谦君子,手段也很野蛮,当他得知陆谦在自己家里为高衙内设局骗自己老婆时,虽然不敢把高衙内怎么样,却把陆谦家里砸个粉碎,还揣着尖刀在街上找了这小子好几天,要是找到了,陆谦肯定提前领盒饭。

再看武松的战绩:

武松在老家喝醉了酒打晕一个“机密”,就别提了,那是欺负人。二郎第一战便是景阳冈上大老虎,所谓首战即巅峰,原本还有根哨棒,打树上折了。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这人不但力气大,武艺高强,胆子还大的没边了。但是李逵那厮还宰了仨呢,李忠那货还叫打虎将呢,所以武松打虎虽然美名扬,但不能当做他的武力标杆;

第二战,狮子楼上斗杀西门庆,这一战说实话差点意思,西门庆算个几儿啊,武松拎着刀宰人家,西门庆吓的要跳楼的样子还能一脚把武松的刀踢飞了,可见武松的实战经验难说;

第三场是十字坡遇张青,武松轻松搞定这两口子,没啥好说的;

然后在刺配地孟州打了几场热闹仗,先是醉打蒋门神,再有大闹飞云浦,然后血溅鸳鸯楼,但蒋门神是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地痞恶霸,飞云浦那几块料看到武松发威自个儿都吓傻了,鸳鸯楼上张都监一家子除了文官就是老婆丫鬟,杀之不武;

后来又打了个飞天蜈蚣王道人,这段情节跟鲁智深的瓦罐寺差不多,只要肚子不饿,谁都能给收拾了;

路过孔家庄的时候,把孔亮揍一顿,后来经宋江调解,还蹭人家一顿饭,孔明孔亮兄弟俩,比宋兵甲宋兵乙肯定强多了;

至此,武松的战绩看上去虽然热闹,但没几个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上梁山后,在征辽之战时,武松斩杀了耶律得重;征田虎时,武松一戒刀砍死沈安,但这一战武二郎被人家活捉了,当然田虎的国师乔道清是公孙胜的师叔,会法术,梁山好汉被捉了一堆,也不算丢人;征方腊一战中,武松一刀砍死三大王方貌,又干掉贝应夔,也是在此战,武二郎被妖道包道乙砍掉一只胳膊

此后二郎出家六和寺,活到80岁善终。

总结一下:

林冲是水浒传里的常胜将军,他打的不是教头就是将军,这是他的社会层次决定的;林教头一辈子没吃过打架的亏,却差点被高衙内和俩衙役欺负死,所以任你多厉害的好汉,也架不住社会的黑暗;就算一辈子总是赢,最终难免窝囊死了;武松是混混里最成功的一位,他打流氓地痞手拿把攥,上阵打大将军也不在话下,武二郎没受过任何委屈,有仇当场就报,虽然吃过亏上过当,但生的潇洒,活的通透,是水浒传中少有得善终的一位;林冲打武松,武松肯定要稀松。但他俩基本上没啥交集,性格上更是判若云泥。只看野猪林豹子头只会闭眼等死,飞云浦武二郎却敢大杀四方,就知道这二人谁高谁低了,林冲纵有那么高的武功,也只是个窝囊废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