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土茯苓又名禹余粮、仙遗粮、过山龙、冷饭团,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其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是清热祛湿,泄浊解毒的常用中药。《本草纲目》始有土茯苓之名,并特别提到可治杨梅毒疮,现代广泛应用于各种湿热病症。并常用于食疗保健中,如广东地处湿热气候,人们喜欢用土茯苓煲乌龟,或者制成龟苓膏,有滋阴清热的功效。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梅毒、淋浊带下、肢体拘挛、湿疹瘙痒、脚气、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服用时忌茶。

现代研究:土茯苓主要化学成分有糖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黄酮和黄酮苷类、甾醇类、皂苷类及挥发油等。具有抗肿瘤、利尿、镇痛、抗菌、抗病毒、选择性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缓解汞中毒及拮抗棉酚毒性等作用。

《救荒本草》云其可以代粮,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凡湿热之体或湿热气候下,可每次用干品30~60g,加入适量鱼、肉类、骨头等煲汤,具有祛湿解毒的功效,老少皆可饮用。若阴虚者可用土茯苓煲乌龟,能滋阴清热解毒,既扶正又祛邪,可治疗疮疡肿毒。因其有抗肿瘤作用,尤其适合阴虚有邪的肿瘤患者饮用。

临床应用:

1. 治疗膝关节积液: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重者100剂收功。〔江苏中医杂志 1986;7(9):21〕

2. 治疗急性菌痢: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 500ml,煎至1 000ml。每服40ml,每日3~4次。治疗67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新医学 1972;(7):14〕

3. 治疗淋病:土茯苓25g,双花、板蓝根、车前子各20g,黄柏、木通、扁蓄、泽泻、甘草各15g,水煎服,每剂服3次,每日2次,12~18剂为1疗程。治疗72例,痊愈5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1;5(4):24〕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很多人看到土茯苓这位中药的名词,以为跟大家熟知的“茯苓”一样,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养心安神的功效的中药。虽然两者名字相似,但是功效和用途却大相径庭。土茯苓不是一味补药,名字虽土,功效却不简单。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土茯苓虽土,但是并没有毒性,是可以煲汤喝,具有很好的清除人体湿热之邪以及身体因火热湿气毒邪所致的毒疮、淋证、痈肿等疾病,也就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皮肤感染、痤疮、尿路感染等疾病,在皮肤病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块茎。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部各省。主要是春、秋两季采挖。

【别称】冷饭团、仙遗粮、白余粉、刺猪苓、山地粟等。

【中药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疮病及水银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本草纲目》云:"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在明代李时珍就认识到,土茯苓不仅能治疗各种感染所致的毒疮,还能治疗水银对人体的伤害,可见改善因汞等原因所导致的身体痉挛和关节疼痛;以及湿热导致的各种疾病与不适,具有独树一帜的解毒功效。

现代中医运用:

1.关节炎:土茯苓、茵陈、山慈菇、鸡内金、地龙、积雪草、薏苡仁、川牛膝。

2.湿疹:土茯苓、金银花、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黄苓、车前子、茵陈蒿、苍术、牡丹皮、赤芍、滑石、通草、甘草。

3.泌尿系感染:土茯苓 、连翘 、地肤子、虎杖、通草 、冬葵子、猪苓、牛膝、薏苡仁、白花蛇舌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土茯苓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常见的有糖类 、有机酸类、苯丙素类、黄酮和黄酮苷类 、甾醇类 、皂苷类及挥发油等。

药理学研究证明,土茯苓具有如下常用的药理作用:

  1. 抗炎止痛:在实验中显示,土茯苓的提取液能够改善动物的四肢关节的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因此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现代中医也会经常使用土茯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2. 抗肿瘤作用:土茯苓提取液在人体中具有抗肝脏肿瘤细胞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有着明显的抗肿瘤的效果。
  3. 护肝作用:土茯苓提取物能降低动物转氨酶;在治疗肝病方面,经常用使用土茯苓清肝胆湿热,取其除湿解毒之功效。
  4. 抗菌作用:土茯苓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及真菌,诸如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的人体致病菌。
最后介绍一道土茯苓的药膳汤-土茯苓赤小豆猪骨汤

材料:鲜土茯苓100克、赤小豆20克、猪骨500克、薏米50克、盐适量、生姜5片。

做法:

1.土茯苓和赤小豆、薏米用水清洗一下。

2.锅中放水,放入猪骨头飞水,捞出浮沫,清洗干净。

3.炖锅中放入足量的水,放入猪骨头、姜、赤小豆、薏米,土茯苓用纱布包住后放入。

4.大火烧开,小火慢炖2小时即可。

5.食用时加适量的盐。

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湿的作用,湿气重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多多尝试。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当然可以喝。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跟玉竹、百合同属,又名禹余粮。土茯苓能强健筋骨、调理脾胃、祛湿,是不错的食材。

土茯苓炖汤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几种情况下,放入土茯苓的先后顺序有点区别。比如土茯苓炖各种肉。

如果我们用的是新鲜土茯苓,需要在主要食材炖熟入味后放入。用的是干土茯苓,则一般同时放入。

而主食材也有炒过以后炖食,或者是焯水后炖。做法不一样,风味也略有差别,没有什么统一规定。

而“炖”、“烧”、“焖”等几种烹饪方式,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界限,小伙伴们随意就好。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土茯苓炒素肉”。

将素肉片泡发,用食盐、淀粉腌制片刻(亦可用平底锅将腌制过的素肉片滑熟)。新鲜土茯苓洗净后切片。

生姜洗净后拍破切丝。香葱洗净后拍破切段。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下入葱段、姜丝煽炒出香味。

倒入素肉片,淋上酱油翻炒变色,倒入土茯苓片,撒上食盐,煽炒至熟后撒上味精,炒匀出锅即可。

土茯苓除了炒食,煲粥也非常有营养。

我们先将粳米泡软,新鲜土茯苓洗净后切碎。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加入粳米煮沸后倒进土茯苓。

煮烂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出锅即可食用。

土茯苓可以自制酵素、果醋、果酒。具体操作,小伙伴们可参阅小编编最近其他食材的文章。

读者福利:《食用花卉与瓜果:332种美味花果的彩色图鉴 》(pdf电子书)。点击小编编头像,上方“私信”,或者看“作者介绍”联系获取。

谢谢关注、点赞、评论,我们一起探索万千食材中不一样的美食乐趣!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所谓“湿气生,百病生”,对于广东地区的老百姓而言,祛湿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人们一提起“祛湿”时必然会联系起“低配版”的红豆与薏苡仁。但作为广东人,怎么可能自考红豆薏米祛湿呢?

现在是时候给大家换个“高配版”的祛湿汤!说到汤,那么不得不说一下广东。广东的饮食文化,最执着最著名莫过于广东的靓汤了,在广东有那么一句“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深刻的表达出了广东人爱喝汤的习惯。

尝鲜的不妨试试广东很经典的“土茯苓牛大力赤小豆骨头汤”。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土茯苓和牛大力这三个中药。

一 土茯苓

土茯苓,和大家所认识的茯苓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土”字的区别,茯苓与土茯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中药材,其功效也不同。

土茯苓又称为红土苓、冷饭团、硬饭头,土萆薢、山牛、土苓、山硬硬、饭团根等,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它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

土茯苓入药的常用量一般控制在15~50g。

二 牛大力

牛大力,又称为猪脚笠、山莲藕、金钟根、倒吊金钟、大力薯,来源于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入药部位在根。

它药性平,味甘。归肾、肺经。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清热解毒,通便的功效。

牛大力入药的常用量一般控制在30~60g。

非常适宜血气不旺,风湿骨痛的人群服用。在临床上治疗肾虚,气虚,腰酸腿痛、风湿病等有很好的疗效。此外,牛大力除了拥有独特香气,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有助改善便秘的作用。

三 赤小豆

赤小豆,又称为赤豆、红小豆、亦豆、红豆、猪肝赤,来源于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

赤小豆药性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

赤小豆入药的常用量一般控制在9~30g。

四 土茯苓牛大力赤小豆骨头汤的做法

1.材料有土茯苓30g,牛大力20g,赤小豆20g,猪骨500g,生姜3~4片。

2.分别把药材洗净,将大力与赤小豆浸泡半小时,凉水烧开猪骨将煮出的浮沫血水捞净,再捞出猪骨放进浸泡好药材的锅里,放入生姜。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个半小时,出锅前加点盐即可。

以上的份量为3~4人,药材与猪骨可随着人数的变动适当增量或者减量。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土茯苓是一种药材,是一种可以药食同源的材料。

可以肯定是能煲汤食用的。

土茯苓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晒干食用,用途广泛。强健筋骨、调理脾胃、祛湿,去疮毒。提高人体免疫力。

在广东地区,是人们的常见,常用的一种煲汤材料。

以下为你推荐几种广东地区人们喜欢的土茯苓汤。希望你喜欢。

1: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所有材料放入锅里,炖煮一个小时调味就可以出锅。

2:土茯苓适量,猪骨头,玉米。胡萝卜,炖煮一个小时

3:土茯苓,五指毛桃,猪骨头,炖煮一个小时。

我有在拍美食的视频,如果有时间欢迎关注西瓜视频今天头条主妇妈咪美食哦。

土茯苓煲汤可以喝吗?

茯苓几乎大家都认识,能够健脾胃,大人小孩都经常能用到。但是对于土茯苓,很多对它很陌生,其实它的作用并不比茯苓弱,在某些方面它比茯苓强多了,那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土茯苓,是一味清热解毒药,但却不怎么寒凉,跟茯苓一样,味甘、淡,性平。土茯苓归肝、胃经,能够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那土茯苓这个解毒是解什么毒呢?梅毒!土茯苓是治疗梅毒的要药!

梅毒是一种性病,主要表现为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梅毒疹以及全身表现,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和接触传播,比如触摸到梅毒患者的衣物、用具或握手等可传播。

对于梅毒,可以用单味土茯苓来治疗,不过土茯苓的性味较为平淡,因此一般用量比较大,常规用量是15-30克。也经常搭配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等一起配伍使用,治疗梅毒效果更好。

除了治疗梅毒外,土茯苓还能用来除湿热,比如出现了湿疹,可以用用土茯苓煲汤,除湿疹。以及女性出现滴虫性阴道炎,中医认为是湿热带下,可以用土茯苓搭配黄柏、苦参一起煮水外洗。

那么除了这些疾病外,还能治疗哪些呢?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一、治疗乙肝,对于肝胆湿热型尤其适宜,比如口苦、口黏腻、胸肋隐痛或胀痛、心烦易怒、面色萎黄或入橘黄、小便黄、舌苔黄腻等,可以单独用土茯苓煲汤,也可以土茯苓配伍茵陈、垂盆草、柴胡等一起煮水代茶饮用。

二、治疗急、慢性肾炎,比如出现恶心、呕吐、身体浮肿、尿少、腰酸腰痛等,可以用土茯苓煲汤,或土茯苓配伍黄芪、白术、牛膝等煮水服用。

三、治疗冠心病,研究发现32例冠心病人用单味土茯苓煮水代茶饮用100天,总体有效率是100%,明显减轻心绞痛的占75%,且均未发现毒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土茯苓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四、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单味煮水饮用,也可以用于煲汤,不过用量也需要较大,20-30克左右。

五、治疗顽固性头痛,常搭配川芎、天麻等一起,煲汤服用,或单味土茯苓煮水代茶饮。

此外,还经常用于治疗牛皮癣、慢性铅中毒或药物中毒等,所以土茯苓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它虽然没有茯苓健脾胃的功效,但它的解毒除湿作用比茯苓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