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如题。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工龄和养老金有直接关系吗?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工龄指的是工作时间,单纯的工龄和养老金是没有关系的,只有经过劳动局认可的工龄才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

在国家还没有实行社会统筹的时候参加工作的正式职工的工龄就叫做视同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中的“缴费”,指缴纳社会保险。

在许多老职工的人事档案中,都有一张薄薄的,发黄的盖了“某某劳动局”公章的纸,这张纸就是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记录,别小瞧了这张纸,没有它,老职工之前的不是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就不能合并计算在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年限里,就会影响到你退休养老金发放的问题。可见,只有视同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是直接挂钩的。

然而视同缴费年限只是占退休金很小的比重,真正影响你退休工资的是你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越高。

举个实例,王阿姨37年工龄,当初退休时是三千一百多,而跟她同批退休,工龄一样,级别还比王阿姨高的一个人只有两千七百多。这差距就出在她们是一个单位,但所在项目不同,王阿姨待的项目部工资高,扣的多,另外一人虽然级别高,但相对工资低,扣的少。所以说一个每月扣一千,有三十年工龄的退休后也比一个月只扣一百,有四十年工龄的开的多。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非也非也,我退休前是属国有企业正式职工,43年工龄,2012年退休的时候每月三千多点,在我的周边,工龄我算是长的,拿养老金我算是中下水平。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那是当然了!给你举个30年和15年比较的例子: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怎么计算呢?

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是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国务院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做了统一规定。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施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青岛建账时间是1994年10月)

请大家看一下青岛1990年以来的社会平均工资,26年涨了23倍。北京的话,会涨的更厉害。

如果他们都是按照社平工资为基数缴费的,那么他们的平均缴费指数都是1。

假设两位都是女同志,2017年50岁正常退休。那么2017年他们退休时,他们的退休金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来看基础养老金。

30年缴费的:基础养老金=〔4910×(1+1)〕÷2×30×1%=1473元

15年缴费的基础养老金恰好是30年缴费的一半736.5元。

然后我们看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个相当麻烦。首先,青岛是1994年10月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那么30年缴费的,我们就从1995年开始按照缴费比例8%,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15年缴费的正好从2003年开始计算。

光计算出数额还不够,这些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都会计算利息,以前的时候是按照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后来涨到了4.25%,以后也会变,我们都按照最高的4.25%计算。

30年缴费的,累积个人账户本金,40878.48元。计算利息后,本息余额是54946.41元。

15年缴费的,累积个人账户本金,36297.6元。计算利息后,本息余额是45390.71元。

为什么他们差距不大?因为我们后期几年涨的工资太高了,前期低。

这样计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

30年缴费的,281.77元;

15年缴费的,232.77元。

第三项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计算公式,15年缴费的,是2003年开始缴费的,就没有过渡性养老,只有30年缴费的才有。1988到1994,总共七年,

30年缴费的,过渡性养老金446.81元。

由此我们可以具体计算出,哪种情况的具体养老金数额?

30年缴费的养老金总数是=1473+281.77+446.81=2201.58元

15年缴费的养老金总数是=736.5+232.77=969.27元

虽然缴费年限15年是30年的一半,养老金数额15年只有30年的44%。

如果你的缴费基数是最低缴费基数,得出来退休金只有上述结果的80%。

缴费年限长的也不要太开心,如果你没有在建立个人账户前有缴费年限,那么到时候15年的会大于30年的一半。

毕竟利率跑不过工资增长,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谢邀!

首先肯定你的问题只说对了一部分。

在这几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的办法(文件)中,每个人上调的养老金(特殊人员除外)都由三部分组成,即:

①定额调整。就是每个人每月统一增加的金额(金额一样)。如:2017年有的省规定了每人55元/月。

②挂钩调整。一是缴费年限(工龄)调整: 办法(文件)规定了每人每年多少钱。如:2017年有的省规定每人1.7元/年。这也就是你提问的工龄与养老金的关系。工龄越长养老金就越多(但占比很少)。二是养老金调整: 根据上一年度末每月养老金的百分比上调。如:2017年有的省规定根据个人上年度末养老金的2.1%上调养老金。

③适当倾斜。对70岁以上的老人,分档次进行调整。如:不满75岁**元/月,不满80岁**元/月,80岁以上**元/月。

顺祝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仅供参考,谢谢见谅。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我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了近四十年,并且是长期主抓政工人事工作,因此对该问答有着很深的了解,请网友们关注我。

题主所问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不全对,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决定你的工资高低不再是以工龄为依据,主要是以自己的职务和职称为依据。

比如企业的员工他们多数是工人,那么工人要想提高自己的待遇就得专研本职业务,把技术做到精益求精,从而就能在工人初级工的基础上再晋级为中级工,中级工五年后经考核再晋级为高级工,在高级工基础上再干五年经考核再晋级为工人技师,在工人技师的基础上再干五年,通过考核再晋级为高级技师,能晋级成高级技师那就是工人中的娇娇者,待遇相当于高级工程师。

事业单位的干部主要靠职称来提高待遇,比如晋级为主治医师,那就相当于工程师,晋级为主任医师,那就相当于大学教授,收入非常丰厚。

相比之下工龄不是很在乎的,每多一年工龄事业单位才一元多太少了。所以综上所述决定老年人退休养老金多少,是职称高低而不工龄长短。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事业单位临退休的老年员工够35年工龄以上才能够领到百分九十的养老金。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据说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真的是这样吗?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那么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有哪些呢?

1 .平均年龄

2.参保地平均工资

3.养老金累计年限

4.养老金基数

5.个人养老金账户

6.视同缴费年限

那么养老金该怎么计算呢?

具体计算步骤是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