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个行业的规矩,也称为行业风俗。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春秋时鲁国人,创造过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飞乌等。木匠中流行的“斧不乱拿,尺不乱跨”的行规,就是祖师爷鲁班留下的,一直传承至今。

在过去,工匠所用工具有许多讲究。木匠是农事六匠之首,地位比较高。过去都是受请上门做活。木匠到东家上工做活时,手中要拿墨斗、曲尺等,亮出专用工具,表示是祖师业鲁班的门徒。而木匠对自己的工具都非常高贵,因为不顺手的工具,肯定影响工作进度的质量。所以,从鲁班时,就给徒子徒孙们定下爱惜工具的规矩。

斧不乱拿

木匠的斧头在木匠工具中占有主要地位,当时木匠早出晚归,斧头不离身,行走时夹在腋下,晚间既可防身,又可避邪。木匠的斧子有两种,一是普通的斧头,主要用于折断木头和砍出平面。另一种叫锛,音bēn,是一种主要用于平木器、削平木料的平斧头。一般是双刃,一刃是横向的用于削平木材,另一刃是纵向的用于劈开木材。多用于去除树皮或加工成大概轮廓的粗加工。比如砍房梁和椽子时经常用到。这两种工具都非常锋利,弄不好就伤人,放不好就损刃。不会使用斧子的人,极容易造成斧子伤刃,影响木匠使用。特别是,这种工具危险性太大,稍有不慎便会伤人。所以,木匠们都要看好自己的斧子,用后放到安全固定的地方,不允许别人乱动,民间有“木匠斧子瓦匠刀,光棍的行囊大姑娘腰”为四不能动之说。

尺不乱跨

木匠的尺子,那也是木匠非常重视的工具,一是确定标准尺寸,二是划定直线,“木匠的尺,瓦匠的线”,都是民间四大直之一。但是,木匠的尺过去都是薄木片做成,极易损毁,所以木匠都非常爱惜,忌讳也颇多。木匠的尺有直尺、拐尺和角尺之分,用后都会小心收藏,一般不会放在地上,偶尔放在地下,绝不允许别人迈过尺子行走,如果有人迈过,特别是女人迈过,木匠一般会面愠色,既使不发火,与赶快收起来,让别人看出他的不高兴。为啥不让跨呢?因为木匠做活期间,地下小木板小木块等会很多,人走走路一不小心便会踩着或绊着,容易走路不稳,极易踩到木尺,而木尺被踩后不是折断就是弯曲,影响木匠使用。特别是女人,过去都是小脚,走路更是不稳,所以木匠更会担心,不愿意让其从尺子上走过。但是,这一规矩从古流传下来,有些木匠也不知所以然,就认为跨尺子是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污辱的尺子的公平。

木匠行业中,对于工具还有很多讲究,比如砍凳不许坐,自己不能坐,更不能让别人坐。斧头用完后,坚决不能放在砍凳上,怕万一跌落伤了刃。所以,斧头不用时,要将斧头口朝内放在砍凳脚边。

综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风俗,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自有其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们不明白所以然,但一定要尊重人家的行规和风俗。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何这么说,这关系到行业禁忌,也与人的思维心理有关。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规矩,行行有禁忌。无规矩不成方圆。行行有定规,行行有关键重要的,自小就听说木匠的斧不可乱拿,剃头刀不可乱碰,裁缝的剪不可乱夹,姑娘的腰不可乱摸,木工的尺不准乱胯跨。

过去,科学不发达,机器不广泛使用,许多行行都是人工借用简单的工具而为之。木匠,剃头,裁缝等做手工活的不少,各行都有关键代表性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木匠的斧尺,剃头匠的剃刀发剪,裁缝的布剪与针,都是有代表的关键的工具,一般是不允许外人乱动乱用,以防弄坏失灵不好的,那是匠人的命根子,有许多讲究及忌讳,不可轻易违禁。

小时,我村中就有好几个木匠,每见有外人来,特别是妇女及小孩,木匠都会一边执拾工具进工具箱,一边告诫人:不可乱动斧凿尺。一来斧凿利,危险,怕伤到人,二来乱动影响其正常工作,三来怕你不内行弄坏,四来特怕妇女胯跨其工具,特别是有孕之妇,认为被妇女孕妇胯跨之后会带来衰气,尺子是木匠量器之,必须精准,如果被人胯跨特别是被妇女孕妇胯跨后会来晦气衰运。所从,木匠的斧是乱动乱拿不得,木匠的尺,直尺曲尺工尺折尺等尺是不能被人胯跨,特别是妇女孕妇胯跨的。尺子是木匠的神器绝不可胯跨侮辱之。韩信可受胯下之辱,木匠的尺却下能。这就是行业行规,也是行业的忌讳,是入行的都会小心注意,这也是一代传一代的。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木匠裁缝几乎没什市场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不明白这些了。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斧不乱拿,尺不乱跨。这句俗语讲的是木匠这个行业的规矩,为什么木匠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规矩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解读下这个问题,相信一定能够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

斧不乱拿,尺不乱跨这句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真正的理解,以为木匠使用这些工具非常珍惜娇贵,怕被人损坏,或者因为工具都是锋利之物,拿到手里会伤到自己。

木工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行业,木匠在民间也最受人们尊重,任何人家都离不开木工这个行业,大到建屋造房,小到桌椅板凳这些家具,都需要请木匠来家中制作,木匠到谁的家里做工,雇主不但要给工钱,还要供吃供住。

古代的木匠不仅仅会木工手艺这么简单,而且都懂阴阳,会堪舆之术。

古代人的房屋住宅选址,以及屋内所有的家具大小尺寸,从设计到建造完成,都是木匠一手经办,古代人的住宅非常讲究的,例如大门开在哪里,房屋的中心线在哪里,甚至门窗的大小尺寸都有规定,而这些都是由木匠师傅设计决定的。

木匠使用的尺子称作鲁班尺,古代木工的尺子和现在的尺子有很大的区别,上面不仅仅有精密的刻度,而且还标记着其他东西。

鲁班尺的的刻度上,标注着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八个字,这八个字是用来量制阳宅活人用的木制生活用品,称为门公尺,可以称作阳尺,例如房屋构造的大小尺寸,床,桌,椅子等生活用品的尺寸,每一个字掌管四个刻度单位,每个刻度单位上标注着吉凶的程度,我们举个例子:鲁班尺上标注的财字,表示物体的大小尺寸,在这段尺度范围内,是吉利的意思。四个刻度单位上标记着:迎福,六合,进宝,财德。鲁班尺上标注着害字,主管的四个刻度单位分别是:口舌,病临,死绝,灾至。物体的大小尺寸,落在这个刻度范围上,就是凶的意思。

专门给死去的人制作棺材一些用品的木匠称为棺材匠,使用的鲁班尺和普通木工使用的门公尺稍有不同,尺上标注的是丁、害、旺、苦、义、官、死、兴、失、才十个字。棺材匠使用的尺子被称为丁兰尺,也可以称为阴尺,意思是专门量制死人物品的尺子。

古人认为,一件家具用品的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规矩,是吉是凶,用鲁班尺测量一下就能立刻知道,例如门窗的高低,宽窄的数值必须要落在吉字的刻度上,才能给主人家带来好运,所以鲁班尺对木匠来说,不仅仅是一件测量工具那么简单,而是一件能够让人趋吉避凶的法器,具有灵性,不能被人随意观看使用,更不能被一些东西玷污,特别是月信来临的女子,一旦从鲁班尺上跨过,就会认为这把尺子被污秽的东西玷污了,会导致鲁班尺失去灵性,没有了驱邪除害的法力效用。

古代木匠使用的斧子,一般都是青铜制造的,是铜和铁的合金材质,价格都比较昂贵,也非常锋利,木匠在做工时,无论制作还是拆除一件物品,首先用到的是斧子,因为斧是富的谐音,所以含有一斧(富)镇百祸的意思,斧又是福的谐音,所以又有斧(福)到祸去,福进家门的寓意。

在古代斧子是家家户户生活上的必需品,是家中镇宅之物,也是防身安保之物,普通百姓人家不能藏有刀剑这样兵制利刃武器,就像现代人不能私藏武器一样。而斧子就成为了普通人家重要的防身武器,古代普通百姓人家劈柴所用的斧头,体积都很大,和现代的小斧头完全不一样。

到了如今这个时代,鲁班尺已经不再被木匠使用,而是成为了民间风水师傅们的专用品,木匠已经退出了堪舆风水这个领域的历史舞台。但是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古代木匠这个行业的口诀,例如:

尺子叫作井木犴, 规矩尺寸定长短,

短斗木獬手斧子, 任何木头它先试。

二十八宿中的井木犴,代表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起居规律,不仅代表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境况,也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意思。二十八宿中的斗木獬是发财发福的象征,民间百姓认为,遇此吉星来呵护,时受福庆永无灾。人们用鲁班尺代表星宿井木犴,用斧头代表斗木獬,从中也可以中国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已经融入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斧不乱拿,尺不乱跨。”这句农村老俗话是针对木匠工具来说的。

过去木匠的工具,没有电动的,全凭干手艺活吃饭。木匠的工具种类繁多,如奔刨斧锯钻,凿铲尺墨规等一系列专用工具。

在众多工具中斧和尺,是被木匠看作最娇贵的工具,很忌讳别人去碰。

我们平常用的劈斧和砍斧斧刃是楔状的,便于把木头劈开或砍断,而木匠斧子一面平的,是便于把木料砍的更光滑。木匠斧必须要磨得十分精细而锋利。

木匠斧子不能随便拿的原因是;一是如果不小心碰坏了斧刃,就得重磨,既废力又耽误活。二是,木匠斧是专用工具,十分锋利,被割伤了手脚更是不尝失。所以木匠斧子是不准别人拿用的。

再说木匠用的尺。木匠尺有杆尺(直尺),角尺,曲尺等等,都是木匠干活离不开的工具。为什么木匠尺不能跨呢?从实际意义来说,是怕不注意把尺踩坏了,影响工作。另一方面来说,木匠把尺也看作为自己的形象,跨尺给人感觉是受了跨下之辱,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而令人反感。

所以在木匠干活现场,遇到地上有尺时,一定要绕着走,不能跨。

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的传统木匠工艺,也被电动机械所取代了。随之那些关于木匠的俗语也渐渐失了现时意义。1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有各行的特点,有自己的规矩。木匠作为一个曾经古老传统的职业,行里的说法也很多。

民间流传有一句四不能碰的俗语“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光棍的行李,姑娘的腰”,第一条说的就是木匠的斧子。可见木匠在旧行业里的特殊地位。

那么,“斧不乱拿,尺不乱跨”,又是为了什么不能乱跨尺子呢?

为什么木匠不让外人乱拿自己的斧子呢?

古代,工业不发达,木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极其受人尊重。而斧子是木匠工作中所最常用的工具,曾在一本书中记载了,古代木匠职业生涯中很少会换斧子,在木匠心中,斧子也是自己的工作伙伴,只有自己了解了它的习性,相互磨合,才能做出好看又实用的物件。 因此,木匠格外的看重自己的斧子,不要说乱拿他的斧子,如果你要摸一下木匠的斧子,说句戏言,没准他都会跟你拼命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外人触碰了自己的斧子,会带来不好的晦气。所以以前的木匠在做完木匠活后会用红布把斧子包起来,以显示它的地位和珍贵。所以就有了斧不乱拿的说法。

木匠行业中,对于工具还有很多讲究,比如砍凳不许坐,自己不能坐,更不能让别人坐。斧头用完后,坚决不能放在砍凳上,怕万一跌落伤了刃。所以,斧头不用时,要将斧子刃朝里放在砍凳下面。

尺子不能乱跨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道理,尺子在木匠的工作过程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以前木匠使用的尺子花样很多,有工字尺、丁子尺和折尺等多种形式,尺子决定了木匠做活的精度,木匠的画线是否准确、正确体现了一个木匠的技术水平。所以木匠也特别珍爱自己的尺子,平常都不能随意摆放。

外人不能随意触碰尺子,更不能随便从尺子上不跨过。除了怕踩坏尺子,还有一种意思是因为“跨下”表示了羞辱不尊重的意思,同时木匠也会认为别人跨过自己的珍爱的工具,会给自己带来晦气。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木工行业至今供奉鲁班为祖师。这些规矩俗语一直传承到今天,和他严谨的敬业精神息息相关。

农村老俗话说“斧不乱拿,尺不乱跨”,为什么不能乱跨尺子?

话不乱说,“斧不乱拿,迟不乱跨”。看似是“俗话”,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话不乱说,因为说错话要得罪人,有的甚至出人命。

斧,指的是斧头。他是木匠吃饭的家什之一,如同战士的枪一样;离开了斧头,木匠也就不是木匠,所以,木匠的斧头一般磨得非常锋利,你拿后使用不当,就会把“斧头砍坏”,这让木匠心疼不已,同时也容易把自己割伤,引起大家不必要的“不愉快”;木匠的斧子一般不愿借给他人使用,和不愿借给他人汽车开一样。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一家请了一个木匠给做家具,那家有个十几岁的娃儿,特别调皮不听话,木匠磨斧子,那娃儿就蹲在旁边看,木匠㓲木头,他也站在旁边不走,木匠怎么劝说都不听,因为他在面前,碍手碍脚,又怕把他伤了,主家还会怪木匠“不长眼”。木匠无奈,累了,吃袋旱烟歇个气,小家伙拿起木匠的斧头就去胡㓲,等到木匠发现制止的时候,一块㓲好的木料被他搞坏了,木匠心里那个气呀,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木匠磨斧头,他又站在了面前,斧头磨好后,看到院坝旁边晒的黄豆,顺手抓了一把,左手喂黄豆,右手用斧头剁,神奇的是黄豆都被剁成两半;小家伙看的如醉如痴,随之技痒难熬,认为自己也能行,木匠看到主家回来了,认为火候到了,就大声说,“甭动我的小斧子,快得很,割手哩”。边站起来边说“我去一趟茅房”。实际上木匠故意说给主家听得。木匠一走,小家伙随即拿起人家的斧头,也学木匠用左手喂黄豆,右手有斧头剁,只一下,食指一块肉就没了(幸好手指没剁断),娃儿哭,主家尖声大叫大骂,木匠心里有数,急匆匆跑了过来,边跑边问“出了啥事”。走近一看,小娃儿左手食指一块肉还连一点皮,血流的满手都是很吓人。木匠一边安慰主家,说“莫事”,一边埋怨小娃儿“叫你莫乱动。你不听嘛,看看着(zhao)了吧”。最后让主家拿了一些新棉花,把肉皮合上压住,用一块布缠了几圈,用线帮助,木匠还念念有词一番,血就止住了。

木匠的尺子有“拐尺”,有米尺,还有“五尺”。这些东西,木匠都还做,他们看到好的木头,随时可以做一把,“拐尺”上边粘贴的是牛骨,在牛骨上面刻刻度,木头部分用土漆漆几遍,乌黑油亮,牛骨不容易找。五尺简单。“尺子不能跨”,怕被损害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尺子钻胯”,是对“神”的不敬。木匠敬的是鲁班,就像教师敬“孔子”一样;跨尺子就像是在羞辱“祖师爷”一样。

在农村,假如请一个木匠做家具,讲究的木匠要在院坝里用三角马摆好,上面放上木头,摆上墨斗、拐尺,旁边杵着“五尺”,木匠点燃香、蜡,放一点菜,一小盅酒,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把祖师爷敬了之后,抡起斧头,在木头上砍三斧子,就能预测主家的寿命。久而久之,尺子就有了“某种象征”,所以轻易不要去“跨尺子”,小心中招。

斧不乱拿,尺不乱跨,马不乱倒,否则就会“祸事临头”。

2020年12月18日 17.15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