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看我的窝囊经历,或许对你有所启发,试问我还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吗?

2006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来到青岛这边的一个市政府上班不到一年就被边缘化了,当时我也很痛苦,但是我知道都是我自己作的,是我不长进,不求上进导致的。

当时,我们单位一下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我,还有一个飞哥。因为我的名字里面也有一个飞,所以单位的人都说我们是“双飞”。飞哥是中科院研究生毕业,年龄比我大好几岁,被分配到了研究室写材料,而我被分配到了更为重要的科室“综合科”写材料。

你们可能会说,综合科比研究室重要?是的,当时我们单位的研究室仅仅负责调研。而综合科则是专门负责给市长、副市长等领导写材料的。我在综合科干了不到一年,就顶不住了。因为写材料真的太苦太累了!你们见过上午睡觉,下午和晚上通宵写材料的吗?是真的通宵写材料,可不是逗你们玩故意说的。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真的受不了这份苦啊!我也不适合在半夜写材料,光困就困得要死,哪来得精气神去写材料?因此一到讨论稿子的时候,我就经常打瞌睡。领导叫我去去洗洗脸,提提神,我洗了好几遍脸了,都止不住我的困意。

领导看我实在不愿写材料,就把我安排到了接待科,从此以后我就被边缘化了,成为了单位里面的废柴,妥妥滴。

我到了接待科以后,没有参与接待科的核心工作“接待”,而是主要负责打扫会议室、端茶、倒水这些工作。每天早上,我都风风火火的早去打水、倒茶叶、打扫会议室的卫生。有一次,我两只手拿了8瓶暖壶从打水房出来,当时的常务副市长恰巧看到我,说:你能拿的了这么多暖壶?我说:还行,市长。当时常务副市长的秘书也跟着他,接着补了一句:市长,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市长说:真瞎了人才了。

我在旁边听到这句话,真的感觉很丢人,我丢了人民大学的脸,丢了领导的脸,丢了父母的脸,也丢了我自己的脸。当时,我稳了稳神,眼泪也顾不上出来了,继续忙着端茶倒水去了。

因为我只负责会议室,对接待工作也不懂,因此,接待科的同事们一忙起来,就顾不得接电话了,而领导经常会打电话问接待的内容和进程,我一接起来电话,又一概不知,但是我又不能不接电话,所以领导们对我的印象就是废柴一枚,啥也不知。

有一次,负责接待的办公室领导找我,说:你能不能制定一份接待方案?我说不能。领导说:你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连一份接待方案都制定不出来?我说不能,因为我没接触过。领导摆了摆手,意思是你快回屋吧。从此以后我被彻底边缘化了。

那时候,但凡市里抽调人员去外部单位干活,我是第一个被抽出去的,因为我没什么用,在单位里可有可无。于是我就经常被抽调到什么热线办、市民活动月办公室、巡查办公室、服务企业办公室之类的。当时我还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替人值班。一个月30天,我能在值班室呆十五六天之多,你信吗?但凡单位里哪个人有事,就会跟领导说,让我去帮他值班去吧。领导都说好。我在领导眼里就是个专门值班的人,也只会干值班的活。当时我没生气,因为我习惯了,我麻木了,我没有办法。

到了后来,需要抽调一个人长期在某某路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于是我又被抽调出去两年半。两年半以后,我看到被一起抽调来的人员都回原单位去了,我也想回原单位。于是我问原单位领导,我想回去工作。领导说:不急,你先修完路再说。我傻眼了,这是什么节奏?难道不希望我回原单位吗?于是我又留在某某路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修路的交通局领导问我:你怎么还在这里?人家都走了,你也快走吧。

听到这句话,我又傻眼了,这是什么节奏?撵我走?总之不论什么节奏,我真得走了。于是我买了些礼物去看望我原单位的领导,领导最后同意了。

我回来以后找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想看看我适合在哪个科工作。这个时候,我单位的主要领导、一把手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今生难忘!他对我说:你觉得你适合干什么工作??你好好回去想想,我也好好想想。

听到这句话,我愣住了、傻眼了、郁闷了、痛苦了、难受了、心伤了、想哭了,没想到我在领导眼里,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完蛋。我简直就是废物中的废物,垃圾中的垃圾,菜鸟中的菜鸟,笨蛋中的笨蛋!

我稳了稳神,出去了。第二天,我接到通知,把我分配到机要科去了。我的主要工作有两样,一份是收发文件,一份是负责拿报纸,分报纸,送报纸。

记得2006年,刚进综合科的时候,我的老大哥告诉我:我们综合科是最被领导重视的科室。我们整个单位,有两个活最被人看不起!一份是到接待科打扫会议室卫生,一份是到机要科去分发报纸,你想想就行了,连小学生都能干的工作,谁能看得起?丢人啊!

没想到,这两份最被人瞧不起、看不起的工作,我都干了,俗话说,人至贱则无敌!我都被人看不起到如此地步了,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看着窗外的星辰大海,一直在想,我堂堂的一名人大研究生,怎么就混的这么惨呢?怎么就混到如此地步呢?怎么就这么窝囊呢?不说我了。

那么我认为被边缘化以后,又应该怎么改变呢?

第一,改变形象。白衬衣、黑或者灰西裤、黑皮鞋,穿的干净利落,精神抖擞点。每天洗洗头,不要顶着油头去上班。见人主动微笑、客气,有礼貌。

第二,积极好学。被边缘化以后,要尝试改变,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主动,多多请教,多多靠拢。可以跟领导或者同事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多的融入到工作中去,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第三,吃苦耐劳。早上早早去单位打水、打扫卫生,主动给领导同事们端茶倒水。主动要求干更多的工作,主动要求加班,主动提出来干更苦更累的活。同时,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去抢功抢活,该抢的抢,不该抢的不能乱抢。要想抢,等自己翻身起来了再抢。

第四,攀附关系。但凡你能结交些管用的关系,那你就不得了,单位里谁还边缘你?拉拢你都来不及呢。我们单位有位同事,以前也经常被边缘化。后来来了一位大领导,居然是他老家那边的亲戚,这可不得了了,成为人人想结交的人了,就这么现实啊。

最后,愿大家大展宏图,一帆风顺,努力吧,骚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欢迎关注我,谢谢。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有一个女同事叫罗艳,有一年她是跟随一位主管上级一起调动到我们部门的。刚来的时候,上级确实挺照顾她,虽然她业务能力不是很强,工作也比较轻松,平常也没有做出过什么特别显著的成绩,但评先进之类的事情总也少不了她。于是,部门里的员工对她都比较有看法,私下里谣言四起,说她是上级的贴身秘书之类的话,甚至有更难听的话也在传播。然而,人无百日顺,花无百日红,没有过多久,上级又被调整了岗位,到一个驻外机构挂职去了。上级一走,就有人开始对罗艳落井下石了。本来我们部门的女同事就多,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慢慢地就有几个好事的人把矛头对准了罗艳。最后发展到罗艳无论做什么事情,就会有人站出来唱反调,时间一长,在大多数同事的眼中,罗艳的缺点被无限地放大,大家逐渐疏远了她,她被边缘化了。在被边缘化后,罗艳每天在部门里的日子过得就十分的痛苦,大多数的人都对她冷眼相对,对她不理不睬,有一次,单位发放工作服,她得到消息后,就到主管人员那里去领取。谁知,她的工作服不知被谁丢在了地上,并被踩了一个脚印。为此,她与主管人员发生了争吵,甚至是肢体接触。在工作岗位上发生这样的事是要受到处理的,本来部门负责人准备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后来,发工作服的那个人不服气,就到处诉苦,最终的结果发生了反转,部门仅对罗艳进行了处理。明眼人一看,这件事处理的绝对有失公允,虽然是件小事,但罗艳成了受害者又成了被处罚的人。不过,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往往有理的一方,最后成了无处说理的人。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在之后的日子里,针对罗艳不利的事情接踵而来。特别是有一些欺软怕硬的人,看到罗艳势单力薄,真是有点没事找事的意味。罗艳有一项工作任务是接待外来参观的人,按规定她可以穿着便装来上班,同时,为了树立部门形象,部门还专门为她定制了一套高级的服装,用于接待比较重要的来宾。平常这套服装就放在女更衣室里,有一次,在接待一群客人时,部门负责人发现她只穿了那套服装的上衣,而下衣则是她的便装,而且她那天的表现十分的不好,在介绍部门简介的时候,屡屡出错。部门负责人非常生气,事后就狠狠批评了罗艳。结果,罗艳委屈得哭了起来。原来不知道是谁,把她那套接待穿的服装的裤子从裤裆处剪了个大洞,当罗艳穿上裤子时,才发现裤子被人剪坏了。罗艳又气又急,情绪受到了影响,才屡屡出错。部门负责人也深知这件事如果传了出去,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他就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并没有往下追究这件事。部门负责人这样处理更加助长了内部的歪风邪气。当时,我刚刚从别的单位调入到这个部门担任副职,对于罗艳的遭遇我是深表同情的,为此我还与部门负责人进行过沟通,但是收效甚微。其实,部门负责人也不太认可罗艳的工作能力,他也认为罗艳是原来的上级硬安排到我们部门的。但我的想法却与他不同,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象罗艳这样的人,在家里也是被自己的老公宠上天去的人,为什么要在我们这个部门受如此折磨呢?于是,有一次,我征求罗艳的意见,如果她愿意,我可以帮助她,把她调到别的部门去。罗艳当时说,她还是比较喜欢她现在的工作的,虽然工作氛围不是很好,但真让她离开,她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她说,她想考虑考虑再说。真正促成罗艳离去的,是一个女同事与罗艳发生的激烈冲突。罗艳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那一年中考,罗艳的孩子考上了市里排名第一的高中,罗艳的心里十分高兴,就有点喜形于色了。但恰恰相反,部门里还有一个同事的孩子也参加了中考,结果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罗艳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就有些洋洋得意炫耀的意思,那个同事就越看罗艳就越不顺眼,就故意找茬和罗艳吵架,罗艳虽然是个讲解员但论骂架的功夫,她和那个同事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位上,可以说罗艳被骂得狗血喷头,她很快就败下阵来,并气得大病了一场,罗艳的家人不愿意了,都找到单位来了。为此,我强烈要求负责人对件事进行严肃处理,后来,这件事还是以各打五十大板了事。罗艳在部门呆不住了,后来就调走了。又过了几年,峰回路转,那位去驻外机构挂职的上级又回到了企业,并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当初就是他把罗艳调到我们部门的。部门里有些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有人猜测罗艳会不会再回到我们部门。当时,我已经是部门的负责人了,我对这些人说:罗艳绝对是不会回来了,你现在就是用八抬大轿抬人家,人家也不会再回到这个伤心之地了。我的话音还没有落地,机构开始改革,我所在的部门被撤消了,部门里所有的人倒成了被分流安置的对象,只有我在那个上级的安排下,负责一个更加有技术含量的部门。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单位一个老同事,目前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已经十四五年了,这十多年来他一直没有任何的进步,想当年他32岁就选拔为单位副处级领导了,也是我们单位最年轻的处级领导干部,而且还主持单位处室工作,可谓风华正盛,精神状态极佳。

可是他现在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小老头一般,满头白发,身形憔悴,工作对他来说感觉就是一种煎熬,每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曾经领导的身边人,年少有为,感觉自己就是单位的“二把手”。

10多年以前,单位领导调整,新来了一位主要领导,领导到位后,过了几个月有一个小伙子调动到了单位,然后做了领导的专职秘书。这个小伙子那会刚刚30岁出头,正科级别。

小伙子到了单位后,在当领导秘书的时候,刚开始还是很低调,见了其他领导和中层干部也比较客气,为人处世方面确实也挺不错的。

过了一年多,单位办公室副主任空了出来,领导有意提拔他,毫无悬念,他当了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

当了办公室副主任后,因为背后有单位老大撑腰,很多事情他直接把办公室主任架空,当然领导可能感觉他比较有才,也没把这个当回事。最后,他因为一些事情跟办公室主任产生了冲突,最后办公室主任被调到了其他部门,他从此开始主持工作。

在主持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他对很多人和事的处理上极其任性,大家碍于老大的面子,也是能忍就忍。这样愈发激发了他的自信,加速了他的膨胀。那会他表现的太过高调,几乎单位班子成员他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自我膨胀太厉害了,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单位的“二把手”。

乐极生悲,没想到对他的惩罚来得这么快。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切的变故来得那么快,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他主持工作的第二年,我们单位老大因为在以前单位的经济问题出事了,然后紧接着就是调查处理等等。

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单位老大被判刑双开了,然后他虽然没有被牵涉其中,但是也因为跟老大有些断不开的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紧接着新领导走马上任,然后就是人员大洗牌,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旧的中层领导被调整,当然他也没有例外,直接被免职变成了副调研员,并被发配到了一个边缘处室,恰巧这个处室的处长就是原来被他赶走的办公室主任,可能这也是新领导的有意安排吧,希望他得到更多地磨炼。

曾经的辉煌如昙花一现,接着就开启了他的苦难日子,在办公室里面,几乎没有人理他,处长专门给他安排比较困难的工作,当然他不能完成,然后就会批评他、压榨他。因为以前作威作福惯了,其他处室的领导和同事也都不愿意理他,几乎一个单位都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很快,他的状态变了,一下长出了很多白发,脸上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单位换了好几任领导,但是因为他曾经的所作所为,一直没有出头之日。他整天过得也很消沉,一天天无所事事。当然后面他的直属领导也换了,他没有当初那么难受和压抑,但是也变成了单位的闲人,没人在乎他,他也不在乎别人。

他可能就是我见过的单位里面最边缘的人了吧。你们单位有没有被边缘化的人呢,他们是什么状态呢?

@职中有我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我原来的单位,是某市某局,我从08年上班开始,一直到2020年辞职,整整被孤立了12年。

说来有点话长,我可能和很多人的经历不大一样,因为我人虽然在体制内上班,但是身份却没有编制,俗称“临时工”,干活不少干,工资够吃饭,出事就滚蛋,说的就是我们。

我08年退伍,因为是农村户口,所以工作这事我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后来部队的领导推荐,我就来到我们局里上班,单位是直属机关单位,机关里100多号人,全都是在编人员,临时工加上我,只有3个人,而我们3个,基本就是单位里永远被孤立、被边缘化的人。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满怀激情,因为刚从部队回来,所以干什么事都是满腔热血。但是后来发现,不管你干再多的活儿,工作做的多好,都没有用!领导和同事,始终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因为你是临时工,你没有编制,你不是和他们一样的人!就仿佛一只羊在一群狼里面似的,格格不入。

头几年,我想好好工作,努力上进,说实话,还是抱有一点点希望,哪怕搞一个事业工勤编制,我就心满意足。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又错了!zf机关单位,为了防止临时工干时间太长闹事,在早些年的时候,一律不和临时工签合同,到最后,我们全变成了劳务派遣,合同都是第三方外包。说白了,就是你人在人家单位工作干活,工资和关系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出了事容易一推二五六。

具体被边缘化到什么程度?用一句话说就是,仿佛他们和你压根就不认识!

就拿我们科室里来说,8个人,平常就在两个办公室一起工作。平常工作里倒也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但是一到单位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说登山啊、各种比赛啊,或者部门之间聚餐,或者私下里小范围聚餐,全没有你的份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正在办公室干活儿,突然科长进来宣布:“今天大家忙完,下班都别走了,科里组织大家一起去单位门口的饭店聚聚”,然后指着我说:“小毕啊,你忙完把办公室收拾干净,就回去吧。”我头也不抬,我已经习以为常。

逢年过节发福利,我知道没有我的份儿,所以一到这时候,我们3个人都躲得远远的,要么找个地方抽支烟,等人家发完了再过去。

最最受不了的就是,几个人在办公室说悄悄话,你一进去,立马就没声音了,刚开始我脾气直,就问说什么呢,鬼鬼祟祟的,他们一般都会尴尬的回答:没什么,就是一些工作上的事,和你没什么关系。后来时间长了,我也懒得问了。

而且,在我们单位,甚至于在我们整个系统里,圈子分化十分严重!就拿我们单位来说,这100多号人,公务员编制的人是一帮子,事业编制的组成另一个小帮子,工勤编制的人也有自己的小圈圈,我们几个临时工基本上是被动的组成自己的小圈子,这几个圈子的人,平常上班、工作的时候,表面上都和和气气,其实私下里分的很清楚,互相都不过多的交流接触。我们下面一个分局有18个人,其中17个公务员编制(有执法权),1个是事业编,那个事业编的人在他们分局,不由自主的就被边缘化了。

结语:总体来说,在单位被边缘化,这种体验、这种感觉很不爽!我就像是一个不存在的人,就像是一个被大家看不到的人,我的这种情况,相信那些在体制内的临时工们,应该深有感触,最后会被彻底的边缘化,或者说被排挤。其实也不能说是被排挤,准确的说人家压根就没有把临时工当自己人看待!你以为一块工作10几年了,你把他们当同事朋友对待,其实人家还是把你区别看待的!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3岁,产假还有9天没有休完,被领导一个电话叫回来加班加点地干活,一胎如此,二胎也是如此。同事李姐气不过,就和领导当面争执,之后被调去管理档案。

单独的一个小房间,在走廊的尽头,靠近电梯口,远离交际,每天对着电脑整理单位陈年旧档案,不说多忙,也着实算不上清闲,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整理档案。

在我来这个单位的时候,就听到很多闲话,其中最值得探讨的是高材生李姐,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刚毕业去外面工作了2年,不想太辛苦,就回到家乡考个公务员,和男朋友买房结婚。

她工作做得很好,积极上进,肯加班,又吃得了亏,对人很和善,新人刚来没几天,她就能准确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礼貌地打招呼。

我第一天来上班,刚出电梯口就进不了门,单位是刷脸的门禁,刚好门铃也坏了,我看着手表准备八点了,焦急地不知道怎么办。门口离里面办公室有点远,喊人也不太好,打电话也没人接,我就站在门口等着是不是有人穿过走廊尽头看到我帮我开下门。

刚好八点,一分不差,李姐出现在电梯口。看到我,就问我是不是来报到的新人,之后给我指了个方向,让我先去找领导报到,还提醒我进门前先敲敲门。

我对她印象还是蛮好的,没有架子,还能适当帮你解围,第一天不知道食堂在哪里,饭卡没办好,也是她指导我找哪个办会快一点。

在这里工作几个月,去掉最初的怯弱和稚气,慢慢融入了新环境,在这期间,我听到最多的是李姐的“新闻”,她是单位第一个和领导叫板的人,当然,下场也是略微惨,被发配到档案室,至今2年,还没出来。

她自己也乐得清闲,丝毫没有不满的情绪,还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每次看到大家对她抱有同情的眼神,我就会想:没准人家享受这种生活呢?

李姐结婚后几年才要小孩,29岁生了一胎,当时身体不太好,孕吐反应明显,脸色很苍白,孕晚期走两步路都大喘气,领导没有体谅她的辛苦,还是照样把活儿派给她,经常加班到晚上十点多,一开始李姐忍下来了,相安无事。

第一次矛盾积攒在于她休产假。产假还没结束,领导就打电话让她回来上班,说最近人手紧张,实在没办法。那时候距离她产假结束还有9天。

很多人会说产假是国家规定的,领导阳奉阴违你可以告他,争取自己的权益。事实上体制内有很多这种现象,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至少我目前工作3年,见过3个产假没休完就要回来干活的,有4个是没有享受哺乳假,有七八个是连前年的年休假都没休完的。

第二胎李姐是剖腹产,产假增加了15天,照例是没休完,就给她派活。刚开始两天让她在家做,后来说沟通不畅,就来单位上班,可以不准时坐班,再后来就是不断加班。

李姐很顾家,生了两个孩子后,母性爆棚,人也温柔很多,对待同事也很好。第二胎领导让她加班的第五天,李姐就罢工了,说身体受不了,需要休完产假先。

领导看到李姐当面反驳他,觉得没面子,就直接说会后再讨论这个问题,不要耽误别人工作。在领导办公室,很多坐在隔壁办公室的同事都听到李姐很大声地说话,之后就是没有再来上班,直到产假结束,就来了。

同事们猜测李姐和领导没谈拢,脾气上头了,就破罐破摔,回家休产假了。大家很佩服李姐的勇气,因为这个坏习惯,很多女同事深受其害却又敢怒不敢言。

李姐重新来上班,开会的时候就进行了岗位调整。意思是,单位的档案一直都是办公室的人兼职做的,会比较混乱,职责不明确,现在需要把陈年档案重新录入电脑归档,条理分明以后更有利于工作,就把李姐指派去当专职档案员。

其实李姐和单位同事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去了管档案就有所生疏,很多高级或者低级的电脑技术问题,我们会跨越半个走廊,去小房间里找李姐帮解决。

像我这种对于电脑的解决方式,只会关机一招来解决,就常常会过去找李姐。

她会做一些烘培,小蛋糕、蛋挞、雪花酥拿来单位吃,每次都预备很多,放在茶水间,然后微信提醒我们有小零食可以吃。

李姐目前还在档案室,算是被边缘化,也不算边缘化,毕竟除了领导认为她过得不如意,我们都羡慕她的生活。

准点上下班,回去带孩子,周末陪孩子去公园、去游乐场,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我们依旧在加班,周末的时间也几乎没有。

我觉得对于边缘化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看你想要的是哪一种生活。如果你觉得想要拼事业,那就要吃得了苦、受得了气、干得了活,如果只是想平平淡淡过一生,像李姐那样也是可以的。

轰轰烈烈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只是你选择之后,不要后悔。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9年,老板用尽各种办法,将我边缘化,就是想逼迫我主动辞职,可最开始我还傻傻地没有发现,没想到老板愈加过分,最终我失望至极,无奈选择了辞职,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当初老板为什么会那样对我。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在工作中感到崩溃,甚至绝望的体验,不仅让我非常苦恼,而且感觉极其浪费时间。

当时我在公司是一名中层管理,因为公司不大,所以跟老板接触的机会比较多,而且跟老板比较亲密,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下我和老板的关系都非常好,公司遇到困难或者转折点,老板都会事先跟我商量一下,并且就连老板在家里和老婆发生了矛盾,他都会选择跟我诉诉苦,我也会帮忙开导他一下,因此同事们都认为我是老板身边的“红人”,老板也非常尊重我的建议,可没想到这一切都只是我自认为的。

公司在制定新的制度,或是有重大决定之前,老板都会提前跟我研究、讨论一下,以寻求找到最完美的平衡点和解决方案,可有一次,人资部门的经理直接来到我们办公室,告知我们公司对我们部门的薪资结构作出了新的调整。在知道了调整细节后,同事们都怨声载道,无奈之下,我去找了老板,把实际情况告诉了他,并且问老板:“公司做这么大的调整,为什么没提前跟我商量一下?”可老板却回复了我一句:“我做决定需要提前跟你商量吗?”

我当时虽然觉得有些生气,老板的态度也有些反常,但没有往更深的地方去想,只是觉得我们两个意见不统一而已,可这就是老板在单位将我边缘化的开始,我却没有意识到。

后来因为这份调整后的薪资制度,搞得整个公司的同事都非常不满,团队凝聚力下降,所以老板又召集了公司12名管理层一起开会,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人资部门经理说:“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因为这份新的工资制度能更好地控制人力成本,更能开源节流,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大家都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发言,我排在第7名,可正好轮到我发言的时候,老板却说:“你等等再说,继续下一个。”就这样直到会议结束,老板也再没有让我说一句话。这件事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接下来我和老板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我发现老板是有意避开我,不让我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板是从来不会参加我们部门例会的,可突然有天他却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等着要跟我们一起开部门例会,我还以为老板这次是过来跟我缓和一下关系,可我又错了,部门例会刚刚开始,还没等我说话,领导就批评了我:“最近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你们营销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用户数量不够,销售业绩差,你作为部门经理,还没有财务部营销预算做的好,你这个经理做的称职吗?”我刚要开口解释,老板就已经站了起来,开始往会议室的门口走了,咣当一下关上了门,让感到我哑口无言

从此我感觉到老板不在信任我了,并且我做的任何审批,没有一项是能够通过的,老板还给我分配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工作,后来在没有跟我商量的情况下,直接把我从营销部经理岗位转成了销售部的基层员工,而我原来的岗位变成了销售部经理兼任,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解和委屈。

我去找老板办公室找他,问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想要让他给我一个解释,可老板却说:“我对你没有任何意见,你要想想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贡献,我对你目前的工作很不满意,再说我作为老板,难道没有给你调动岗位的权利吗?现在只是给你转岗,还没有给你降薪,这样你就不能接受了?你要是真的无法接受,可以选择辞职,公司少了谁都一样转,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没有作出任何回答,转身就走出了老板的办公室,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老板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我在公司边缘化,甚至希望我自己主动辞职,如果不是迫于当时我还有房贷、车贷等各项生活支出,我肯定就一气之下辞职了,但是没有办法我只能接受现实。

随着老板对我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发现同事们也慢慢的开始疏远我,孤立我了,以前我和销售部的经历关系也很好,因为工作联系紧密,我们时常会在一起讨论工作问题,可就在我转为基础销售,到了他手底下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了以前的态度,还给我安排了很多发传单、扫街等等最基础,而且没人愿意干的工作。除了他以外,我在无意中还听到以前的下属偷偷地说我失宠了,现在不行了,还是跟我保持点距离才好,以免也被我牵连到

这些事情让我感受到了职场的残酷性,就在我失落之时,手机突然收到了老板的2条信息,我当时非常期望老板发这条信息是通知我重新回到原岗位上,重新重用我,于是我内心忐忑地点开了信息,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一条信息是一张老板和人资经理的聊天记录,人资经理表示要把我裁员,说我除了会做两个简单的PPT以外,对公司没有任何作用,给我这么高的工资不合理;另一条信息,老板说:“你自己看看吧,同事都对你有意见了,觉得你工资高,心里不平衡,你继续忙吧,我来处理。”

看了老板发给我的信息,我觉得他对我真是越来越过分,让我失望至极,我只回了他三个字:“我辞职。”之后就离开了公司,我觉得自己真是受够了,本来还以为我和老板之间还有一些情谊,可到了这,我就全明白了,并且事情跟我想象的一样。

就在2020年,我接到了以前公司人资经理的电话,她告诉我她也辞职了,还提起了她和老板的那张聊天截图,她说:“那些聊天记录都是老板告诉我一句,让我发一句的,完全不是我自己的想法,当时因为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按老板说的做,你可不要记恨我啊,我就是想把这件事跟你解释一下,让你知道。”

当时老板这么做应该是抓准了我的个性,猜测我肯定会自己主动辞职不过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对以前的公司没有任何留恋,反而很感谢老板给我的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经营方面的知识,有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只不过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当初老板为什么会那样对我。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总结,我认为在单位被边缘化一共有以下6种体验:

第一种:老板有事不告诉我,交流越来越少,开会不给我发言的机会。

这是最早期我发现的老板的表现,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老板有意在单位将我边缘化,我只是单纯地认为老板与我意见不统一而已,并没有往更深的地方去想,我要是能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化解矛盾的办法,哪怕就算没有办法解决,也不至于会在单位浪费更多的时间,受到更多的委屈。

第二种:老板公开让我出丑,说我不如其他同事,拿我的弱势与同事的强项对比。

这个时候我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边缘化了,而是在顺着老板的思路,找自己的不足,我完全忽视了,在职场中应该扬长而不是补短,能够发挥自己擅长的优势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顺利,可我又走了一段弯路,导致老板对我的边缘化的做法更加有恃无恐。

第三种:老板不再信任我,给我分配可有可无的工作,让我受到不公平对待,甚至没有商量直接给我转岗。

从老板给我分配可有可无的工作开始,我就觉得是有问题出现了,在老板没有跟我商量,就直接给我转岗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老板是有意在单位将我边缘化,从这开始我的心里满是不解和委屈,不明白老板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对我,最无知的就是,当时我还抱着幻想,试图找老板问清楚原因,实在不应该。

第四种:同事也随之有意疏远我,孤立我,同事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

当同事们发现我和老板老板的关系越来越差的时候,他们也开始有意地疏远我,孤立我,生怕跟我关系好一点,会被老板发现,同时怕被我连累,所以我的职场关系越来越差,就算已经认识很久,但也感觉和同事们很陌生。

第五种:否定我过往的成绩和付出,为了给我降工资想尽了各种办法。

这就是老板把我边缘化最过分的地方了,竟然作假否定我过往的成绩和付出,为了给我降工资想尽了各种办法,其实老板的这种做法就是想逼迫我主动辞职,这让我非常苦恼,想不到任何办法可以解决困境,唯一留给我的选择只有辞职,而且知道最后辞职,我都不明白老板为什么会这么做,可能真的是因为我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够吧。

第六种:在单位被边缘化的当时,是崩溃,甚至绝望的体验,可现回想起来是感谢和收获的体验。

我觉得身在职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心里是非常难、苦恼、崩溃,甚至绝望的体验,但每经历一次坎坷,都会让我得到成长,并且学会了如何面对,在单位因为被边缘化,选择辞职2年后,回想起这件事,我的体验更多是对曾经老板培养的感谢之情,和对所有收获的喜悦之情,没有任何委屈,也不带任何遗憾

总而言之:

在单位被边缘化是一种能让职场人,在工作中感到崩溃,甚至绝望的体验,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单位已经被老板和同事边缘化了,并且无法妥善解决,我建议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被委屈和不满的情绪控制,也不要再对眼前的工作有任何留恋,应该抓紧做好跳槽或者创业的准备,去寻找另一条职业出路。现在眼前遇到的困难和坎坷,只是职业生涯中很小的荆棘,别觉得遗憾,也别觉得气馁,更别把自己困在其中,因为有发展的职业未来,永远都在前方,加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