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合资车不要买20万以下的。 国产车不推荐买10~15万这个区间的。(当然个别车型确实不错,但是可以多对比一下15以上的) 如果对车真的没有任何需求,买个几万的代步就行,新车买国产,二手随意。

开过10多万的卡罗拉,也开过100万的奔驰、奥迪。买贵车时,很多钱浪费在“故事”和鸡肋的功能上面。所以,有的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作为普通人,月收入达到1万块,足以超过全国90%的人了。普通打工人月薪也就5000来块。做点小生意的能勉强达到1万块左右。这两年赚钱不容易,汽车也是个消耗品,钱不多,就没有必要拼命去买贵的。

买贵的车,要付出什么代价?‬

汽车也分三六九等,越贵越豪华的车溢价就越好。尤其当一辆车的价格超过20万后,越往上溢价越严重。20万和30万、40万、80万、100万的车的差距,主要在于品牌属性、故事理念,外加一些享受类型的配置。

对普通人来说,买一辆20万的车已经足够了,空间尺寸、动力、配置、操控等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用车需求。再往上,买的就是面子与身份,实在多此一举,除非你是做大老板的。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假如一碗白粥卖三块钱,它的利润是非常低的。铺租、人工、耗损等成本平摊下来,综合成本可能要去到2元左右。纯利润率也就33%左右。

那么怎么样,怎么能让这碗粥的纯利润率变高呢?

老板在这碗白粥里面加5毛钱成本的猪肉,这碗粥就可以卖到6块钱左右。成本变为2.5元,利润3.5元,利润率上升到58%。

再在这碗粥里加5毛钱花甲(三、四个的样子),这碗粥成了海鲜瘦肉粥,可以卖到10块了,这个时候成本变成3元,利润7元,利润率升到70%。

车企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不断地往车里加上不同的配置,把车分为各个版本,卖出更高的价钱。价格越往上蹭,它的溢价就越高。

另外,当我们买一些贵的车的时候,特别是豪华品牌汽车,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钱是花在买它的人“故事”上面去了。

豪车之所以是豪车,卖的也比普通的车更贵,用户也愿意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品牌故事做得好,或者是讲的好,这是人家沉淀下来的历史。

每个豪车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号。奔驰坚持把运动与豪华做到优雅结合;宝马强调驾驶的乐趣;奥迪坚持的科技感,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很多车主愿意掏更多的钱买豪华品牌的车,也不愿意选择普通品牌的车辆。多花出来的钱,其实就是用在买豪华车的品牌故事上了。

买贵的车,尤其是豪车,随着车的价格越高,也就意味着车性价比就越低,被车企赚的钱就越多,我们的很多钱是花在品牌故事里面去的。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尽量买便宜的车?

老司机车龄比较大,人生的阅历也丰富,对买车开车这事心态也更加客观。买便宜的车,好处其实有很多。

第一,不用考虑太多面子问题。

很多人买贵的车,除了少数玩跑车、玩越野玩的人之外,很多是用来充面子的,为了开出去更有面子,还有一些出于商务需求(这种情况值得鼓励)。

当你开贵的车出去的时候,在现实中你得考虑很多面子问题,有时会让我们多花很多钱。

例如:

同学聚会,大家都开卡罗拉、比亚迪秦等,你开奔驰S级,大家会怂恿让你来买单,尽管你不想买单。

亲戚往来做人情。老表、大舅二舅那些几万元的开吉利、奇瑞车的,都给500、1000元来封利是,你开宝马奥迪的,没个2000、3000元都拿不出手。

开了豪车,你的消费就要跟得上还有的水平,不然别人会说你吝啬。

开便宜的车就没这个顾虑,自己随心所欲,各种人情往来和消费也也没有面子负担。

第二,不用老是被人借车。

买一辆贵车、豪车,隔三差五就被七大姑八大爷等亲戚朋友借车,碍于情份,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让人为难。

这个朋友找你借车,说要出去办个事,谈个生意;

那个老铁问你借个车,说要相亲;

还有找你借车做婚车、车队什么的……

开贵的车,遇到上面这些情况是无可避免的。借车给别人就算了,但是当别人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车时,实在是闹心。

第三,便宜的车省钱。

买车省钱:买便宜的车,首先在买车时就能省钱。如果你本来计划买一辆10万的车,结果买了15万的,就多花了5万。还不如坚持初衷,买10万的。

养车成本:买便宜的车,养车成本也会比较低。保险费、维修、保养等,总体上比贵的更省钱。

一辆10多万的卡罗拉、比亚迪秦等车,一年的保险费不过是两三千元,但是,一辆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仅仅是每年的保险费就要几万元。

至于维修、保养这些方面,便宜的车配置低、复杂的功能和电子元件设备也少,基本没什么可坏的,在维修保养方面更加经济。

第四,便宜的车开起来更省心。

开一辆的便宜的车,遇到车漆有点小划痕、车有点异响等问题时,很多车主可以不当一回事,不影响安全驾驶就可以了,甚至一直开到报废也不处理那些小问题。

开贵的车就不一样,很多人把自己的豪车当作媳妇一样疼爱,容不得车有小划痕、异响什么的,一有问题就往修理厂里跑。

没车用就不说了,遇到一些节操不行的修车师傅,看到你是开豪车的,有的还会给你的车动手脚,旧问题帮你处理好,但也可能悄悄地动手脚,给你整出新的问题,越修问题却越多。

第五,便宜的车,不用担心贬值。

五年保值率还能维持在50%的车,保值率就比较不错了。以这个数据来看,如果买一辆100万的车,开5年后,意味着残值还剩下50万,平均每年贬值10万。

但是如果只是10多万的车,5年下来,也就贬值了五六万,平均每年一万。

车是消耗品,每年都会贬值。买便宜的车,在这方面消耗的成本更低。

‬写在最后

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是一个善于的提醒,尤其对于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比较有用。

在我看来,买便宜和贵的都可以,只要自己有经济能力来支撑就行。

另外,如果是新手,尽量不要买太贵的。一是新手上路比较容易发生一些剐蹭,修车的次数会多一些,也让人心疼。

二是车这东西来的时间久了,没有新鲜感时,也会比较无聊,开几年就想换车了。如果一开始就买贵的,换车时比较难选择,换更好的车的话,则让人难以负担。换便宜的,又担心别人说你越活越差。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我闺女买车的时候,当然也征询老司机的意见,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建议,买日系车,价格适中、性能可靠、耗油量低、耐用皮实。可是我是绝对不会买日本车的,因为名声不好,用上去低人一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一个全民恨日,很可能被砸被烧,遭受无妄之灾。

于是,毫不犹豫,买比亚迪。闺女准备买全电的,我坚决反对,于是,买个油混的。

结果是选择正确。因为纯电的跑不远,没有地方充电。一天到晚说新能源,好像以后还可能淘汰纯油的,充电桩跟不上,简直是开玩笑。现在,我又买了一部比亚迪,还是油混的,我看满大街都是比亚迪,大概都是油混,真正的纯电,只能是住在小砖房、一楼二楼的人家,只是在本市作为代步工具,可以买纯电的。

这样的心路历程,没有一个老司机跟我们说过。因为新能源车,也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老司机本来就不懂。

我不喜欢开车。因为闺女学开车,起哄,跟她做同学,也就一起考下了驾照,闺女买车,我两年之内没有摸一下,直到她开成了碰碰车,扔给我,才不情不愿开始开车。在城市,要说方便,汽车远远没有电动车方便,只不过冬天雨雪天气好一点。

刚刚开始开车,当然不能买太贵的,因为很容易剐蹭,高档的车,一般都更大、更重,一旦有事,就一点都不高档了。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首先,维修成本低廉,技术过硬,你见过电动窗坏的,中控锁失灵的,你见过手摇玻璃坏的吗?,多半是用力过猛摇把碎了,手动变速箱已经不能在老了,技术成精了,那些什么cvt,双离合,干湿离合,无论哪个坏了都得找拖车背回来,手动挡随便拖回来。都是一步步在试验,价格越高电子设备越多,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差,一旦落水,手动的车你可以迅速出来,被淹死的多半是高档车。。。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不要看到老司机所谓的经验之谈,就盲目相信。老司机虽然驾车经验丰富,但是也代表着知识体系比较老旧。就拿热车来说,老司机说冬季起步前要热车几分钟,就是拿着化油器时代的理论知识,套在电喷时代的车上,已经是过时的理论了。现在只要不是零下十几度二十度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都不需要热车,检查安全后直接开走即可。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对于老司机来说,开过车后,很多事都看明白了,知道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不需要掺杂一些别的东西在里面。而新手买车就看不明白。

新手买车,看中颜值,不对眼的车不买,老司机则知道车辆颜值这东西,取中庸之道即可,因为初看动心的车,看久了也就那么回事。

新手买车,追求大牌,要买丰田,大众,日产这种合资品牌,觉得大牌就代表质量好,不容易坏。老司机开过了不同品牌的车会知道,车型好坏跟品牌关系不大,就算是大众,也出现DSG变速箱死亡闪烁,断轴,断A柱等质量问题,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出现发动机机油增多,被车主大规模维权的问题。日产则有CVT变速箱被投诉,上3.15晚会的丑闻。但是一些国产车,看似技术差,但是开过了才发现,小毛病有,三大件却挺稳定,可以开。

新手买车,觉得配置越多越好,听起来就提气。但是老司机开过车后知道,很多配置真的是花里胡哨,车开到卖了未必用的上,有的还起反作用。比如天窗,很多人除了买车时开一下,后期基本不开。用久了还要担心天窗胶条老化漏水,导水沟堵塞漏水等各种麻烦事。

此外,新手买车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像动力,只会看发动机马力,越大越喜欢,不考虑动力大油耗高的问题。像空间,座位越多越好,不考虑用不用的上,后期要多缴纳交强险,年检更频繁的问题。车价越贵显得自己越有钱,有面子,不考虑自己养不养得起,保养费用更高,维修费用更高的问题....以上种种,都是新手司机不会考虑的问题,买车不够纯粹,要面子,要空间,要配置,要动力,要颜值,却忘记了车的本质只是一个代步工具。

而老司机,则深刻的体会到了车就是代步工具这一真理,买车的时候去繁就简,直击本心,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符合要求的,就是一些比较便宜的车。

新手买车时,各价位适合买哪些品牌车型?

虽然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但是我们自己买车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车。比如很多商务人士,买车就是为了撑面子,若是买十几万,几万块的便宜车,哪来的面子,到时开出去跑业务,谈生意,别人一看开的车不行,潜意识里就觉得车主身家不够厚,连台好车都开不起,第一印象就不好,生意成交的几率也会降低。

若是不追求面子的普通人,买车可以分为几个档次,5~30万以内。

第一个档次,是5~10万价位的档次。这个档位的车,算是廉价车,合资车选不到好车,都是POLO,飞度,威驰这种小型车,代步够用,若是家用的话是不行的,空间小,坐起来不舒服。这个价位,优先选择国产车。推荐车型有吉利帝豪,目前卖的最多的国产家轿。宝骏530,源自通用的技术,披着国产外皮的合资车。还有逸动,荣威i5,哈弗M6等车,都是不错的。

这些车,跟老司机口中的便宜车,其实还有差距的,还差一个档次。但是对于预算不够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满足代步需求,动力,空间,配置,质量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第二次档次,是10~15万的价位。这位题主提到,国产车不推荐买10~15万价位的车,这是大错特错。相反,国产车10~15万价位的车,是非常值得买的。比如哈弗H6,长安CS75PULS,吉利博越,比亚迪宋PLUS等国产SUV,颜值高,动力强,空间大,配置高,安全性好,性价比极高。

再比如这个价位的国产轿车,比如吉利星瑞,采用沃尔沃发动机,技术下放,综合实力强。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架构,可油可电,销售火爆,等车要几个月。若是买车,10~15万强烈建议买国产车,就盯着排行榜上的车买即可,八成不会买错。因为这个价位是国产车已经站稳了的价位,投放在这个价位的车型,都是自家的现金牛,不能出错,产品打造非常用心,放心购买。

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其实不是特别推荐购买。可以买到的大众朗逸,使用的干式双离合,后期小毛病多。日产轩逸,CVT变速箱毛病特多,投诉层出不穷。丰田卡罗拉,雷凌,看似弱混版本可以买,但是弱混车后期维修成本极高,若是燃油版本,动力弱,隔音差,底盘一般,没什么出奇的,全靠品牌撑着。而福特,别克,雪佛兰,雪铁龙,标志,现代等合资品牌,这个价位没有拿得出手的车,排行榜上都看不到姓名,还不如国产车。

第三个档次,15~20万价位,优先选择合资车。这个价位,国产车可以买到长城高端品牌WEY,奇瑞高端品牌星途,比亚迪新能源王朝系列,吉利领克,长安NUI系列。但是所谓的国产高端,用的三大件是一样的,只是在内外型设计,空间上做了优化,换汤不换药,可买可不买。

若是合资车,可以买到雪佛兰迈锐宝XL这种B级车,2.0T 237马力+9AT+前后独立悬挂,带运动套装。可买到本田思域这种全球畅销的神车,外形帅气,动力充沛,操控也不错。可以买到雪铁龙凡尔赛,大众帕萨特,迈腾,福特探界者,别克昂科威等一票B级轿车,B级SUV,产品力比同价位的国产车强上不少。不过有心的话,这个价位的比亚迪新能源车也是不错的,值得购买。

第四个档位,20~25万价位,就是合资车的天下。题主提到过,合资车要买20万以上的,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其一,国产车在这个价位基本没有过多的车型布局,只有领克,比亚迪汉,唐等有限的几款车,典型的想买都买不到。其二,这个价位的合资车,使用的技术跟用料,是可以代表车企真实水平的,是带着诚意做车的,不像10~15万的合资车,拿着过时的技术,靠着品牌口碑卖车,干些偷工减料的事,没有诚意。

这个价位买车,看看雅阁,凯美瑞,亚洲龙,迈腾,帕萨特,君威S,昂科威S,昂科威PLUS等主流合资车即可。至于奥迪A3,凯迪拉克CT4,宝马一系等豪华品牌入门车不建议购买,开出去容易被人嘲笑,还要承受豪华品牌高昂的养车费用,得不偿失。

第五个档次,25~30万价位,可选的车型也是以合资车型为主,还可以看看宝马X1,凯迪拉克XT5等豪华品牌车。

总的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只要是知名的汽车品牌,旗下的车型质量都是有保证的。更贵的车,强在动力,底盘滤震,空间,配置等细节方面,贵有贵的好处。但是对于老司机来说,买车追求够用即可,买便宜的跟买贵的,区别不大。普通人买车,未必一定要尽量买便宜的,可以根据购车预算,购车用途去综合衡量,不可偏信买车尽量买便宜的这句话。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我是一名汽修工,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开过许多车型,有些客户没时间来保养,我们经常上门提车、送车,所以市面常见的车型基本上都开过,德系、日系、美系、法系、国产几乎所有的车型都接触过。

关于日系车

说句实话,日系车型的故障率确实较低一些,一般是做保养居多,当然也有坏的,但概率确实低。这与日本的国情与产品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日本资源匮乏,高速公路限速,车辆基本跑不起来。所以日本车很多采用自然吸气的低温发动机,虽然动力性一般,但胜在零部件寿命极高,只要正常保养,正常使用下不会出现故障。

关于德系车

德系车的行驶品质、舒适性、底盘稳定性、动力性,与日系车相比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同样与国情、产品设计理念有关。我们都知道,德车的高速公路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限速的,所以德系车的产品设计理念就是追求动力、极速性能,所以德系车很多车型都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涡轮增压因为内部温度较高,对于机油品质要求也极高,还会出现烧机油的问题。

关于美系车

漂亮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因为地广人稀的原因,汽车是漂亮国人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提到美系车,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油耗、大扭矩、大马力、机械增压、肌肉车、粗矿、大尺寸等等。这些情况确实存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美系车的油耗也并不高了,在节油性方面也做了不少优化。动力性、舒适性、产品力都不错,但整体质量一般,稳定性并不是十分出众。

关于法系车

法系车的底盘技术,一直闻名全世界,用扭力梁结构就能调教出独立悬架的舒适性。法系车外观、内饰设计都十分有个性,甚至有一些反人类的地方,这可能与法国人浪漫的情节有很大关系。虽然底盘技术确实不错,但法系车在国内一直比较小众,导致有一些配件不太好找,整体质量也只能排在中等或偏上的位置,故障率还是有的。

关于国产车

近些年来,国产汽车就像一颗闪亮的新星冉冉升起,以国内一线品牌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为代表。新车型涌出不断,无论是在动力性、外观、配置、舒适性等方面都十分出众。做为一个汽修工来说,虽然在三大件方面,国产车与一线品牌确实还存在差距,但是近些年来,国产车真的做的很不错,进步程度令人惊叹,性价比真的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国产车,这样国内车企才有研发的经济实力与研发动力。

老百姓买什么车好

对于老百姓来说,好车的定义就是不容易坏、省油、稳定性强、保养成本低,过于丰富的动力、配置、豪华,对于老百姓都是没必要的。老百姓的车是用来开的,用来使用的,用来干活的,而不是用来炫富、收藏的。

所以,只要满足上述条件,无论是日系、国产品牌都是可以的。大街上呼啸而过的五菱经常出现,十几年的合资车型也不罕见。老百姓买车,目的就是代步、遮风挡雨,在自己或全家需要的时候,不把人扔在路上,就是一辆好车。

为什么老司机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

我建议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定要买最贵的,5年前因为自己没多少钱买了一辆50000多的车代步,结果后边的车追尾我的车,人家车好没什么大问题,我直接又追尾前边的车,安全气囊全都弹出来了,冒了很多烟我以为车要爆炸了,大人受惊吓都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哄了半天才好,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等我再攒点钱我一定换辆好车。”

其实那时候我跟老婆的工作稳定,虽挣得不是很多,但在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两口子月薪13000左右也不错了,毕竟才毕业两年而已,手里存了没多少钱就50000,剩余的几千块钱还是我爸妈给出的。

其实当时我是打算贷款买辆好点的车,12-15万之间就可以,那时候真没考虑面子的事情,因为我的师傅告诉我:“好车都有一些安全辅助系统,比如ABD差速器、ABS刹车防抱死系统、防滑系统,还有就是不管是倒车影像还是行车记录仪一应俱全......"

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概的意思就是让我买辆好点的车,毕竟老婆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车子好了一些辅助系统更加全一些。

但架不住父母唠叨就买了一辆五万多的车暂时代步,但我跟老婆又攒了两年钱直接买了一辆十几万的车,那时候我心里就跟有一个大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一样。

虽然那次出事我没有花钱,全责都是最后一辆车(因为我们提前停下来等红绿灯,估计后边这辆车没反应过来,直接拱上来了),但是看着冒烟的车心理真的是五味杂陈,好在不是真的冒烟而是安全气囊爆了以后的正常反应,修车差不多花了7000多,每次再开这辆车我都是一万个小心。

那么,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老司机大都建议买车尽量买便宜的呢?

老司机之所以会建议买便宜车也是因为他们开了多年车所站的角度不同,我跟几个老司机交流过,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有四个原因,如果站在他们角度来考虑的话也对:

第一个原因:对于老司机而言一是因为已经心态成熟二是因为不再考虑那么多外在的因素,觉得车就是代步的,别的不需要考虑,尤其是所谓不值钱的面子更无需考虑

我们买车确实大部分的作用就是代步,能够安全地带我去目的地就可以了,不管是几万还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车都是这个目的。

所以对于开了很多年的老司机而言既然都是代步,无所谓价格了,7万能搞定的,干嘛要花10万。

车子越贵代表以后维修保养的钱越多,所以很多人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车发现开不起,更保养不起,为了面子还不得不硬撑着,何必呢?

第二个原因:我们都知道车只要买了就是贬值的,时间越长贬值越厉害,而且越贵的车贬值幅度越大,要是买辆几万块钱的车就是再贬值能贬值多少!

我们拿奥迪Q5举个例子:

假如我花了40万买了辆Q5,

一年以后可以卖328000,

两年以后可以卖308000,

三年以后可以卖288000,

4年以后可以卖268000

........

这样算下来到了第五年不想开了卖掉相当于贬值了132000块钱。

但是如果我们买的是一辆途观,20万就可以搞定,那么:

开一年以后可以卖164000,

开两年以后可以卖154000,

开三年以后可以卖144000,

开四年以后可以卖134000

.......

综合算下来第五年想卖出去的时候贬值了66000块钱,那么奥迪跟途观的贬值幅度仅四年的时间就差了5万多,这5万多对于勤俭持家的人来说都可以买辆车了。

第三个原因:价位越高的车不仅买起来贵,以后的维修保养以及日常开车都要贵不少。

我刚开始开的那辆60000多块钱的车一年的维修保养费用(包括保险)七八千块钱就够了,但是后来买的十几万的车一年少了12000都不够,那么主要的差距在哪儿呢?

1、保险:我们暂且按照全险来计算,其实有的保险我没买,我那辆60000的车买全险的话是4112块钱(车船420,交强950,第三者100万的1630,车损1120);

而后来买的车裸车价在150000左右,全险的话5091元,差了将近1000块钱。

2、油耗:我60000万的车油耗是真低,基本上5-5.5个油就可以,加92汽油,那时候也便宜,基本上5.5元,不过为了对比明显还是按照现在的油价对比按7块来计算,一年10000公里是能开上的,那么一年的油钱就是3500块钱;

而15万的车基本上维持在6.5-7个油上,一年的话油钱是4900;

这样的花光油钱又差了1400块钱。

3、保养或者偶尔出事故维修的费用相差还是挺大的,我估摸着大概算了一下能差到2000多。

其他的费用比如停车费、洗车费啥的都差不多,所以几万跟十几万的车光一年维修保养开车的费用就得差4000多。

而且不是有这么一句话:越简单的越省事。

什么意思呢?

车越好越贵意味着功能越全,功能越多自然坏的机滤比较大,不是这坏就是那坏,倒也正常,所以老司机可能认为我的车越便宜,功能越少,维修的几率就越小。

4、车贵了肯定质量好功能全,但车便宜真不代表一定质量不好

别的不提,我们拿出租车司机最常开的几款车来说,比如捷达、、伊兰特、长安铃木、桑塔纳、爱丽舍等等,这些车就是几万到十几万的价格,虽然不多贵,但是能让出租车作为自己的首选都是有理由,最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皮实抗造。

这一点是大家毋庸置疑的,别的不说,就拿桑塔纳来说,我们学驾照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驾校的车就是桑塔纳,而学习驾照的99%以上的都是之前不会开车、不了解车的新手,能让新手们“折腾”的车必须要要抗造实用,虽然简单了点,但质量还是不错的。

在买车上我有几句话要说,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肺腑之言

1、买车之前一定要做预算,不要凭感觉去买,买车的预算不要超过自己年薪的两倍,最好是控制在1-1.5倍之间。

比如你年薪是80000,那么你买车的预算控制在80000-120000之间是最明智的,当然如果你又积蓄而且比较多的话就另说了。

即便是你再想买辆好车预算也不要超过160000,这样不会太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或者生活习惯,为了买辆好车节衣缩食真没必要。

但是做了预算了,我还是建议往高了打算,一是因为好车意味着安全性能更强一些,二是好车毕竟功能也全,像一些安全辅助系统都是有的,像我几万块钱的车啥也没有,安全气囊的质量都很一般,确实在关键时刻很直观的感觉出来。

买车预算80000-120000,那么买辆120000的车还是没有太大压力的。

2、一定要根据自己最实际的用途来选车,而不是单纯地为了面子,面子有时候真不值钱。

像我们普通家庭买车95%以上的作用就是代步,顶多经常出差的需要开车出差,我们家庭用车的作用无非就这几种: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近郊游、自驾游、回老家等等很实用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做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安全第一,因为老婆孩子在车上,你最大的责任也在你的方向盘上。

家庭用车的特点是什么?两个:

一是省油划算

二是安全性能要好。

其实我们家庭用车大部分也会考虑到残值率,也就是我们说的保值,我开个五六年能卖多少钱,到时候再买辆新车,这辆旧车能折多少钱呢?

家庭用车的话其实国产轿车以及SUV就足够了,价格便宜,而且性能也不差;合资车真没有那么省油和划算的。

3、电动车跟燃油车我该怎么选?其实很简单,满足这几个条件你买电动车,不满足的话还是老老实实买油车,最起码这5年内我不建议买电车:

(1)你所在的城市限号吗?如果限号的话没办法只能是买电动车更方便一些。

(2)家里有没有一辆燃油车能满足长途的需求?

(3)能自己安装充电桩吗?或者上班的地方充电方便吗?

(4)上下班的距离是否超过50公里,超过的话就算了,不建议。

4、买车是买辆二手车还是直接买新车呢?尤其是新手会纠结我先买辆二手的车先练练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如果你确实手里没多少钱,而且买了以后肯定是经常开的,可以买二手的,先练着,毕竟二手车不是新的,开起来不疼心,毕竟新手刮了蹭了的很正常,要是新车的话说不心疼是假的。

但这要是在你又熟人非常熟悉二手车的套路再买,如果自己不懂车,也没有知根知底的人陪你一起选二手车,真不建议买,万一买到泡水车、事故车或者是调表车,买了以后麻烦会很多。

一是买保险,二是经常大小故障不断,光维修的费用可能以前就得几千块钱,多得一两万,还不如直接买新车。

5、我们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哪些配置很鸡肋,哪些是我们必不可少或者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时刻能保命的配置。

这些配置很重要,我建议必须要考虑的:

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这种能“保命”的配置一定要考虑到,尤其是开车技术一般、心理素质一般的司机。

EBA刹车辅助系统:我身边的亲朋好友包括我真的是难免在开车的时候会有分神的情况出现,或者是在忙着打电话,一心不可二用,前方有事故都没看到,如果有刹车辅助系统的话,在你反应迟钝的时候能帮你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后视镜加热:这一点我感触还是挺深的,原来那辆车60000多块钱,只要是一下点小雨后边想看指甲模糊的一点都看不到,就是不下雨有雾的时候都印象视线,确实挺苦恼的。

胎压监测:如果胎压不足的话会增加油耗,如果胎压太高的话容易爆胎,尤其是夏天暴晒的时候;我们在开车的时候如果突然发生爆胎是很危险的,技术不到家的司机能不能安全停下车都是问题。

行车记录仪以及倒车影像:两个也算是最基本的配置吧,很多车都是自带的,有的需要自己再安装,我认为这两点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行车记录仪,万一遇到什么碰瓷的,真的不好说清楚。

比较鸡肋我认为可有可无的配置:

全景天窗、分区空调、后排娱乐系统、大灯清晰、自动启动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