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北和家境背景有着怎样的相关性?

对于考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而言,他们的家庭背景相较于其他因素在这一身份转换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在目前高考体制下,能考上清北的学生,其家庭背景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以本人孩子所在班级2020年高考结果为例。

我孩子在省会第一中学理科实验班就读。这所学校是我省一类示范性高中,全省高中排名第一。2020年高考,他们全班56名学生参加,其中考入211及985大学的共有54人,两人复读。考入清北的共8人,清华4人,北大4人。

从地域分布来看,在这8名考入清北的学生中,家住省会的5人,家住地级市的3人,无人来自县城或乡镇。

从家庭背景来看,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公务员的有4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教师的3人,父母经商的1人。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好,父母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体面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家境殷实。这些学生,基本上从小学开始就是各个学校的学霸级人物,他们从小到大能够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条件,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圆梦清北。

无数的高考事例已经证明,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他们站在相距很远的起跑线上,一同奔向高考的终点,但结局却大为不同。一位清华大学的老师在教授《社会学概论》的第一节课上,就对同学们说:“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上述这些东西。”

香港科技大学的学者对家庭背景在高考分层中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能考上清北复交浙等国内精英大学的学生中,30%来自中上或上等经济地位的家庭,而该比例在211大学和非211大学分别只有18.6%和14.6%。精英大学里来自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比例为19.2%,而在另外两种类型的大学里该比例则分别为31%和32.8%。数据分析进一步显示,来自省级或全国重点中学的学生比非重点中学的学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几率高10.1倍,进入 211 大学的几率高5.7倍。

那么,是不是出身寒门的学子就没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清北梦呢?并不是这样。身为寒门弟子,不要自卑,不要胆怯,有了目标就去拼命。要想获得成功,读书永远是最捷径的路。只要你拼尽全力,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加上国家对寒门子弟的各种扶持政策措施,寒门子弟上清北同样不会只是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