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每年公务员考试,乡镇都会收一批,而且乡镇的比例要比市直得多。所以会有一大批人选择报乡镇的岗位,但是真正到乡镇工作了,有些人就会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找个清闲的部门,一天到晚就看报喝茶,那目前公务员队伍里真的没有适合你的岗位。目前,我在乡镇工作了五年,就以我的角度来写写对乡镇公务员的理解吧。
一、工作环境。硬环境:一般乡镇尤其是偏远乡镇相对市直区直部门来说,会提供宿舍,宿舍条件根据各个乡镇的具体情况来定。软环境:乡镇里的年轻人比市直单位的要多,每年都会有新的人员进入,且大都是刚毕业的,氛围相对来说会比较好。
二、工作时间。理论上是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冬天下午1:30-5:00,周末双休。但实际上并不是。加班是常有的事,周末双休是奢望。就拿今年来说,因为疫情,大年29放假,大年初二所有机关干部都到岗到位,领导干部大年初一都没休息。从初二上班,连续一个半月无周末,三月底才开始周末轮流休息。虽然今年是特殊情况,但是平时一月能有两周双休,就很不错了。
三、工作压力。大压力没有,小压力不断。如果你想在乡镇找一个特别清闲的岗位,那基本上是别想了,党政办、党建办城建、稳定、经发、农业等等各个部门没有一个是清闲的。但凡你是有点责任心的人,你都不可能清闲。那到底有没有清闲的人,有,就是那种破罐子破摔,年纪大些的,什么也不在乎的人,平时就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你想成为那样的人吗?反正我不想,一是因为还年轻,并不想浑浑噩噩过下去;另一方面是不好意思,你说你能看着科室的其他人都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你自己坐一边不闻不问吗!?我周围的年轻的同事,他们都很上进、很努力,和他们一起工作很有动力。
四、工作待遇。这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地方乡镇公务员工资和各项待遇和区直一样,但有的地方会有基层补贴,能比市直区直公务员每个月多几百块钱。考核奖和精神文明奖都要看所在地方具体的情况,能落实到实处的貌似不多。建议打算报考乡镇公务员的可以打听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奖金和福利。
五、晋升通道。大部分乡镇一把手的的级别是正科,有些地区的乡镇一把手的级别是正处。也就意味着,在乡镇最高可以做到正科或者正处。在乡镇,只要你工作努力,情商还可以,一般公务员做到正股或者正科当个科室负责人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再往上升一步做到班子成员就比较难了。
另外,一旦考上乡镇公务员,进行调动是不太容易的,一是可以被上级借调,争取留下,二是可以考遴选。从乡镇借调人的上级单位一般都是比较忙的,比如两办、组织部、纪委、或者临时成立的工作组,天天加班到半夜,一点都不夸张。
说了这么多,那么乡镇公务员到底值不值得考呢?
我自己觉得在这还是不错的,一方面我所在的单位离市区比较近,回家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我很喜欢我们办公室的氛围,我们办公室很忙,但是都是年轻人,大家一起干活,不会互相推诿,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其他人都会帮忙。再就是,如果你在单位一直努力工作,领导是看的见的,同事也是看得见的,所以晋升、评优这些都会考虑。但是若想一直往上升就会付出特别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你牺牲陪伴家庭的时间,不仅是996,而是897,或者更多。
如果你是特别恋家的人,不建议报考别的省市区的乡镇的公务员,因为一旦考上,想要再回去基本不可能。这样你每天都过得很不开心,没心思找对象,没心思好好工作,时间都浪费了。
如果你只想找个清闲的部门混吃等死,不建议报。现在没有清闲的部门。
在报考之前,建议先了解一下,报考乡镇的实际情况,单位级别、人员构成、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等,选经济实力好的乡镇或者街道。
但是现在很多人报考只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工作,并不考虑实际情况,所以考上了就后悔。
请你明白,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够逼你,即便是家长逼你考,最终做决定的是你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抱怨是没有用的。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都只是我结合我的经历和身边的其他人了解到的,而且仅限于两三个地市,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要说的是,乡镇公务员竞争也很激烈,如果能够成功上岸,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要你是个金子,无论在哪都会闪闪发光!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能够这样说的都是过来人或者说是体制人,对乡镇公务员的状态非常之清楚,所以会提出理性的意见。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主张,那是因为乡镇公务员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一、工资低。每月到手三千多(中西部地区),维持温饱不是问题,想买房买车,几乎不可能。当然公务员可以贷款,可一旦负债,压力随之而来,三四千的工资还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是大问题。别跟我说乡镇公务员福利好、年终奖高,福利一年就是1000多的工会实物,其他一律为零,年终考核绩效除了东部发达地区还算可以外,中西部地区能够上万就算不错了。不信?谁干谁知道。
二、提拔慢。没钱,有前途也可以啊。可偏偏这点理想都很难实现。普通县区的乡镇就是一个正科级单位,副科以上都是班子成员,撇除部分“空降兵”,留给本地公务员的机会少之又少,想提一个副科难如登天。好不容易盼来了职级并行,却有比例限制,看着挺美好,等起来很无奈。如果不跳出乡镇,几乎99%的乡镇公务员从开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多数二级主任科员,最多一级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想想可以。
三、工作忙。没钱、没前途也就罢了,轻松点也好啊,可恰恰乡镇公务员最忙,最苦逼。乡镇人少事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本上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牲用,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去填坑。年初抗疫,年中禁烧秸秆,前段时间抗洪,马上又要投入脱贫攻坚,时不时穿插移风易俗、立面改造、维稳信访等阶段性任务,一会儿来个文,一会儿来个检查,既要抓任务,也要搞服务;既要当领导,也要当孙子;既要抓落实,也要写材料,什么工作都要干,都要忙,白加黑,五加二,早早透支了身体,变成“少年白”,个中心酸,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关键是,外人还以为你很轻松、很惬意,常常充斥着不理解,无形中加剧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在这方面,乡镇公务员可说体制内付出和回报最不成比例的一个群体。
四、亏欠多。当乡镇公务员,会亏欠很多东西:一是亏欠自己,长期高压,身体透支,有很多职业病;二是亏欠爱人,很多两地分居,把家庭完全交给另一半,常常过家门而不入,对工作负责,对家庭是不负责。也因此,乡镇公务员经常会有一些家庭矛盾出现,为此离婚的不在少数;三是亏欠孩子和父母,不能常伴左右,见证成长,恪尽孝道,多少会给人生留下一些遗憾。单从家庭考虑,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建议考乡镇公务员的原因所在。
当然,乡镇公务员的稳定、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历练等,也是很多岗位和职业不能比拟的,从长远考虑,如果想在体制内有更好更务实的发展,适当到乡镇锻炼锻炼,并以此为跳板未必不是好事,不过前提必须是你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对自己能力足够自信,或者有足够的助力。否则,真心不建议报考乡镇。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在我们县一个乡镇工作不久的小蓝哭了。哭过之后,她开始后悔当初考到乡镇当公务员的选择。她甚至考虑,要不要辞职然后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小蓝是个24岁的女孩子,2020年的秋天才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我们县一个镇的办公室工作。
乡村振兴的大幕虽然已经拉开了,但是今年乡镇的工作中,防止农村群众返贫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工作。
国家很重视防止返贫的工作。上级重视,下级就必须要做事。
不久之前,我们省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在某一天之前,按一定的比例,重新录入脱贫户的信息。
市里也发下文件,压缩了录入的时间。而到了县里,又压缩了录入的时间。
具体是这样的:县里下午6点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在晚上12点以前全部录入完成。
乡镇政府机关看来起臃肿,其实除了“七站八所”,可用的人并不多。
小蓝所在镇的党委书记,把15个村委划成片区,安排政府的15个人各负责一个片区的录入工作。
小蓝分到的村委片区是一个人口3000多的大片区,在6个小时的时间,她需要录入的户数是600多户。
那个录入不是简单的只录入农户的基本信息,还包括一年来的收支情况、购买新农全、养老保险等等信息。
小蓝简单吃了点饭之后,就开始录入。镇的电脑不是老旧的就是有病毒,运行速度很慢,加上系统同时使用的人很多,导致录入很慢。
到了晚上10点多,小蓝才完成录入不到200户。小蓝知道,光靠自己一个做这件事,不要说12点之前能完成,就是自己一个人干通宵也不一定能够完成。
于是,小蓝想到了一年来在乡镇工作的种种,开始哭起了鼻子。
坐阵督导,同时也是分管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的乡镇党委副书记连忙问怎么回事。了解了情况之后,党委副书记经请示镇党委书记又临时从住在镇上的干部中抽了4个人帮小蓝。
辛酸职场写在最后:
1、很多人不建议考乡镇的公务员,都是有一万个理由的。
2、相比较县、市、省一级公务员,乡镇的工作实在太多太杂了。都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部分的事情,最后都是由乡镇落到实处。可是,乡镇人力、财力有限。
3、上级对乡镇的支持实在不够多。明知道乡镇是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的,可是就是不给钱不给人不给权。乡镇没有执法权,办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的。
4、乡镇的公务员在环境更差,条件更差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但是要使用提拔的时候,县委组织部并没有特别的关照。伤了乡镇公务员的心,更主要的是寒了他们的心。
5、就像小蓝说的,她真的在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呆在乡镇了。
6、辛酸职场也不赞同报考乡镇的公务员。
您赞同我的观点吗?赞同就麻烦点个赞呗!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作为历经市县乡三级岗位的体制人,我想说:除非逼不得已,只能考“三不限”,否则尽量不要报考乡镇公务员。但是市、县“两级”公务员,也最好能够找机会,尽早补上乡镇一课。为什么会有这么矛盾的说法呢?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乡镇是个小天坑2015年开始,乡镇公务员要求必须执行五年基层服务期限,部分面向“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定向招录的乡镇公务员,要求的服务期限是八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旦你考上乡镇公务员,就需要在当地至少干5-8年,期间不能调动到任何上级机关,不能参加任何遴选考试,按照规定仅仅只能短期借调。这就锁定了你毕业后学习能力最强、工作精力最好的五年光阴,极大限制了发展空间,对于个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其次,都说乡镇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虽说近年来反复提倡给基层减负,但是乡镇的责任范围、工作压力依然很大,需要长期从事应付上级考核检查和化解群众各类纠纷的小事杂事,容易让人疲于应付,失去工作激情。同时,长期从事这些工作增长的只是有限的工作技能,对个人能力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同时,现阶段的乡镇干部,普遍年龄结构较为老化、学历层次相较更低(这里没有轻视乡镇干部的意思,他们对乡镇工作都很有一套),不利于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规范、大局意识,对宏观层面的政策把握不足,对办文办会的标准掌握不全,对更高层级的官场规则吃得不准,同时,你所接触的领导和同事,对后期成长的助力有限,与市县甚至省级机关年轻干部长期比较会造成极大差距。对个人的发展后劲是极其不利的。
二、乡镇是个大舞台但是在我看来,直接考取市县级部门的干部,若要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补齐乡镇这一课。
从当前选拔的领导干部来看,在市县一级的主官当中,大部分拥有基层工作经验,甚至是乡镇一把手工作经历,也足以说明干部考察中对于基层经历的重视程度。
市县级机关工作职责,主要是根据省上安排,配套出台相关工作意见,指导基层落地落实,但是如果对基层情况不熟,对执行可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难题把握不清,往往容易拍脑袋决策,使政策文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有机会,应该到基层挂职锻炼,多和群众打交道,那么办的事、办的文才能立得住、推得动。
同时,锻炼的最好形式建议是挂职锻炼,可以在副科级的时候挂任乡镇副职,或者乘着脱贫攻坚的机会挂任“第一书记”,既能和乡镇班子成员打交道、学经验,又有机会和老百姓打交道、长知识。这种挂职一般自己不提要求的话,也不会留任当地,会解决一些人的后顾之忧,在学习到足够经验后可以返回上级部门,说不定还是得到提拔。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这更多是外行人或体制外人员的说法。不建议报考乡镇?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乡镇,在普通地市为科级单位,将来晋升较难。二是乡镇多数偏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难以开展。
以普通地市为例,区直、县直单位也是科级单位,晋升同样不易。其实乡镇公务员编制不算多,晋升股级不难,晋级副科较难,但仍有机会。对于高学历有水平的年轻乡镇公务员,可以参加珠三角等地区面向全国的公务员遴选。
至于乡镇偏远,我国二三线城市的乡镇,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与城区、县城的差距逐步缩小,已无太大差别。而在四五线城市的乡镇,可能在交通生活方面,与城区县城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但如果生活在城区县城,工作在乡镇其实影响也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其实这是耸人听闻的假消息,我看到的信息,依然是报考乡镇的公务员的的人不计其数,要想考上乡镇的公务员,没有真才实学还是很难的。
对于公务员的报考,目前还是处于比较热的选项,可能大城市的人很多人不愿意报考乡镇公务员,但是从农村出来的考生当中,很多人还是把报考乡镇公务员作为优先的选项。今年初我回老家休假,亲眼目睹乡镇公务员报考的热闹景象。乡镇一个办公室文秘的岗位,其报考人数多达400余人,除了有本县的人以外,其中也不乏外地或是外市的人员,甚至有成都市区的人报考边远山区乡镇的公务员。
当然报考热的背后,主要还是看到了公务员的发展前进,看到了公务员岗位和收入来源的稳定。在我回老家与几个去年毕业回乡准备考公务员的考生聊天时,得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实我的这几个同乡,他们在大学毕业以后,有的是在省城发展,甚至有的是在上海发展,有的在外面工资已经是上万,但是他们告诉我,在大城市居无定所,要在城市里买房自己才毕业,由于家在农村,父母拿不出首付款,大城市买房梦无法实现,在城市没有住房,自己感觉不踏实。加之很多人由于就业时采取的是先就业后选择的思路,所以频繁跳槽,毕业一年多几乎没有任何工资的结余,于是产生回乡报考公务员的想法。
为了回家报考公务员,他们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加之听说乡镇公务员报考人数不多,可能机会更多一些,但没有想到乡镇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会这么多。乡镇公务员报考人数比较多,也不是很多人说的不建议报考,但是考起了乡镇公务员的,能安心在岗的的确不是那么理想。乡镇公务员如果属于大城市周边的可能大家安心的程度要高一点,毕竟每天都可以回家,和在城市工作没有差别。但是边远山区的公务员的确在报考时需要认真考虑。拿我老家的县来说,最边远的乡镇离县城有100多公里,现在100多公里,对于通高速路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对于边远山区来讲,由于全是山路,坡陡弯急路窄,有时错车都很困难。
外地人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下去,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没有与边远山区人民共进退的精神,估计考上了也不会太长久,但是作为本地人报考,都是本乡本土的,气候习惯,生活习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与农民容易打成一片,很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果,加上属于大学文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们在边远山区的乡镇工作,相对来说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有了基层锻炼的工作经历,能在工作中取得一定业绩的乡镇公务员,晋升的通道始终还是存在的。考起的时候是在乡镇工作,考起以后不一定会一辈子在乡镇工作,如果有了这种动力,我相信很多都会在乡镇做出一番成绩,最终也是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
综上所述,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关,基层工作压力大,事情繁杂,但这也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提升的地方,要报考乡镇公务员,首先就要具备在基层锻炼成长的决心,才能考得起,留得下,才能在乡镇这个平台上异军突起,走向更高的发展舞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