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金庸、古老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也是成就和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人,更有“金庸之前无新派,古龙之后无武侠”的说法。

两人小说之间呈现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人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文学修养、思想观念等不同造成的。

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是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二是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金庸武侠一言以蔽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龙武侠一言以蔽之:“浪子悲客,多情多义”。

金庸先生学识渊博,基于古典文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历史人文,文韬武略,无不知晓;就连佛道禅理,也能自成一个体系。他虽然是新派武侠的代表人物,却也继承了传统武侠的很多特点。比如在行文上,文白杂夹,形成一种古典质朴的风格。语言通俗,浅显,流畅,在行文时常会引用一些古典诗词。

举个例子,在金庸新编版的《神雕侠侣》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一阵歌声传入湖边一个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立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千百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

“芳心只共丝争乱”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全词如下: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金庸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词?因为《神雕侠侣》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宋朝,而词在当时是配乐唱的,尤其是欧阳修的词在宋朝非常流行,所以小说一开头就描写五个少女在船上唱欧阳修的这首《蝶恋花》。既契合了时代背景,也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流行文化,使得这开篇极富内涵,又深具人文风情。

更巧妙的是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采莲女,低头采莲的时候,看见水中倒影出自己如花的容颜,而泛起了一种闲愁。这是一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忧愁于自己的美丽、优异,该托付给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上文中说道姑“芳心只共丝争乱”,金庸先生不仅借用其词,还化用了其词意,使整个开篇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诗意。

不得不赞叹金庸先生学识的渊博、构思的巧妙、别出心裁的用机。

而古龙先生的小说开头,则是完全的另类,呈现出一种空灵奇崛,诗化的语言。

如《天涯·明月·刀》的楔子: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明月是什么颜色的?”“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明月在哪里?”“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刀呢?”“刀就在他手里!”“那是柄什么样的刀?”“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这段话,没有具体的人事,也没有正面的描写。看起来是对话,却没有出场人物。而只是对三个意象“天涯,明月,刀”作了诗意的阐释,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看完小说你会发现,这开篇的一段话,就完全隐喻了小说中主要人物傅红雪的人生境遇、人物心理、武学境界。天涯浪子,内心忧郁,刀法已臻化境。同时也契合了小说主题。

古龙的一生则是颠沛流离,经历战乱、父母离异,事业与感情的多次挫折。由于环境的影响,他的知识面不如金庸的广阔和厚重,所以在文学素养上比金庸逊色。他的小说尽管没有金庸的博大精深、人文底蕴厚重,却另辟蹊径,以诗化的语言,空灵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说了开头,再来说结尾。金庸小说的结尾叙事平淡质朴,而古龙则善于运用诗化的语言,去营造意境和韵味,于平淡中见奇,达到出人意料,意味无穷的效果。因为古龙在探讨人性、情感冲突,展现人物细腻心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以下通过举例来加以说明,金庸的《连城诀》结尾如下:

“狄云在丁典和凌姑娘的坟前种了几百棵菊花。他没雇人帮忙,全是自己动手。他是庄稼人,锄地种植的事本是内行。只不过他从前很少种花,种的是辣椒、黄瓜、冬瓜、白菜、茄子、空心菜……他离了荆州城,抱着空心菜,匹马走上了征途。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将空心菜养大成人。他回到了藏边的雪谷。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来到了昔日的山洞前。突然之间,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那是水笙! 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以上文字,除了“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这个比喻外,没再用其他修辞,语言平实质朴,描写细腻。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金庸的小说富于生活气息,比较真切自然。

再来看古龙的小说结尾,以《天涯明月刀》为例:

“一间寂寞的小屋,一个寂寞的女人。她的生活寂寞而艰苦,可是她并无怨言,因为她心安,她已能用自己的劳力去赚取自己的生活,已用不着去出卖自己。也许并不快乐,可是她已学会忍受。生命中本就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无论谁都应该学会忍受。 现在一天又已将过去,很平淡的一天。她提着篮衣服,走上小溪头,她一定要洗完这篮衣服,才能休息。她自己的衣襟上戴着串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她唯一的奢侈享受。溪水清澈,她低头看着,忽然看见清澈的溪水中央倒映出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一柄孤独的刀。她的心开始跳,她抬起头就看见一张苍白的脸。她的心又几乎立刻要停止跳动,她已久不再奢望自己这一生中还有幸福。可是现在幸福已忽然出现在她眼前。他们就这样互相默默地凝视着,很久都没有开口,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此时此刻,世上还有什么言语能表达出他们的幸福和快乐?这时明月升起。 明月何处有?只要你的心还未死,明月就在你的心里。”

古龙小说呈现了诗歌一般的韵味,虽然也平淡,但能于平淡处生发出一种生命的感悟。使得结尾意境深远,余韵悠长,让人回味不已。

而且比喻也鲜明生动,比如“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把原本虚化的感受用具象化的意象描绘了出来,富于感染力。同时在语言形式上比较恣意,松句、散句、短句相结合,运用排比、警策、移觉和设问等修辞格,如“这时明月升起。明月何处有?只要你的心还未死,明月就在你的心里”。

金庸小说多武林秘籍,神功秘诀,如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一阳指、北冥神功等等。

而古龙小说则几乎没有神功秘籍,有的只是各种兵器,很多小说就以兵器为名、为主题,甚至出现了以武器为系列的小说,如《七种武器》。而人物与兵器也常融为一体来叙述,如小李飞刀、圆月弯刀、流星蝴蝶剑等。

金庸的小说,武侠招式井然有序,注重写实,对人物的招式动作如同武术教程般详细。如《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回周芷若与殷梨亭的打斗:

周芷若道:“你进招吧!”殷梨亭心想对方出手如电,若被她一占先机,极难平反,当下左足踏上,剑交左手,一招“三环套月”,第一剑便虚虚实实,以左手剑攻敌,剑尖上光芒闪烁,嗤嗤嗤的发出轻微响声。旁观群雄忍不住震天价喝了声采。周芷若斜身闪开,殷梨亭跟着便是“大魁星”、“燕子抄水”,长剑在空中划成大圈,右手剑诀戳出,竟似也发出嗤嗤微声。周芷若纤腰轻摆,一一避过,说道:“殷六侠,我让你三招,以报昔日武当山上故人之情。”这“情”字一出口,软鞭便如灵蛇颤动,直奔殷梨亭胸口。殷梨亭奔身向左,那软鞭竟从半路弯将过来。

金庸小说的打斗场面,对招式都有详细的描述,如“三环套月”、“燕子抄水”、“大魁星”等,对动作也使用了丰富的动词来描绘,如“踏上”、“交”、“闪开”、“划”、“摆”、“削”等。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注重真实性,语言生动写实,丰富细腻,密度高。

古龙的语言比较玄虚,对招式动作没有正面描写,也不详细解读,而是注重渲染气氛,描绘一种武学的境界。在《多情剑客无情剑》这种避实就虚的写法,或者说意识流写法达到巅峰。

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二十年前就已震慑天下,“兵器谱”中排名第二,名次还在小李飞刀之上。近二十年来,已没有见过他的双环出手……手是空的。李寻欢道:“你的环呢。”上官金虹道:“环已在。”李寻欢道:“在哪里。”上官金虹道:“在心里。”李寻欢道:“心里?”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处不在,无处不至。这正是武学的巅峰,这己是仙佛境界。别人不懂,李寻欢是懂得的。老人缓缓接着说:“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古龙对于武功的描写,就像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再描写具体的招式,而完全描写一种境界。古龙小说中的英雄侠客,正是凭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武学境界去击败敌人,且往往一招致命。

综合来看,金庸是一代宗师,具有大家风范,作品平稳大气,波澜壮阔,博大精深,包含了社会百态、历史风云、人间万象。塑造的人物多为具有高尚的节操,正直的人格,典型者如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这些英雄会为了民族大义,家国大事抛却儿女情长,如郭靖守襄阳,乔峰为阻止辽宋战争而自杀;

而古龙是剑走偏锋,作品奇崛险怪,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空灵飘逸,更注重人性的幽微复杂和人类情感的冲突,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的浪子风格,如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萧十一郎等,这些英雄对朋友有求必应,为朋友红颜两肋插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从格局来看,金庸更高,从个体的生命和情感体验来看,则古龙更胜一筹。

诚然,金庸、古龙两位老先生虽然已仙逝,但他们的武侠精神和江湖情义,深刻影响和 数代人的精神与心灵。他们作品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文学价值,而在于他们为华语世界开辟了一个精神和思想上的江湖世界、侠义世界,也是一个大众狂欢想象的精神乐园。

我们每个中国人,灵魂的底色里原本就有侠义精神的基因,不曾被几千年的历史风霜洗去。从“易水萧萧西风冷”的荆轲刺秦,到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志气,再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赴死......

每到民族危难,外敌入侵,人间漂杵的时候,就有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家国社稷,为了和平安定、人间正义,挺身而出,以身殉道,扶大厦于将倾。

侠义精神一直在演变发展着,但它的某些本质不会变。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及游侠的本质“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所以,说穿了,侠客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我们对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崇拜,便来源于内心对成为英雄的渴望。

往小了说侠义精神是除暴安良、持强扶弱、救人于危难,维护公平与正义;往大了说,那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正如《天龙八部》里乔峰为了阻止辽国伐宋而舍身成仁,避免了两国战争的爆发,那一刻的乔峰已然成为英雄!

武侠小说起源于游侠精神,而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何尝不是浸润着游侠精神,结合了儒家精神之后的超越和升华呢?而古龙先生笔下的多情重义,快意恩仇,追求自由洒脱的个体价值,对人类情感的解读和感悟,又何尝不值得人们深思呢?

如今,金庸和古龙等一代大侠已逝,留给我们只有无尽的怀念和无数江湖的传说。但侠义精神不会忘,英雄渴望也会永流传。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金庸古龙在武侠小说上都是大师,走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先说金庸和古龙陪伴我们长大,两人都已离开人间,但永活在我们心中。.金庸代表作有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丶笑傲江湖等。金庸写的主角大部分都是为国为民大侠如乔峰郭靖等。如虚竹因缘分得到无涯孑70年功力,段誉和张无忌因掉在悬崖得到武功秘集一下排到武功高手之烈,我们感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离我们很远。而古龙感到金庸把英雄男孑气概等形象全部写完,才用鹿鼎记封笔,韦小宝形象改变了乔峰等杨过一生直爱一人形象,在以前辈思路写下永远不会突破,所以照着自己身上有的爱喝酒等众多确点写下小李飞刀。爱喝酒,不喜欢管闲事但朋友的事确赴汤捣火帮到底,他写的主人功陆小风正是如此,身上毛病多一出场就一看武功高,改变了金庸主人功郭靖太忠厚形象,现实中一些人物必须的像陆小风这样脑筋发达,武功厉害,还有点毛病有点坏善于变通的人对付。让我们感觉英雄离我们近,就在我们生活中。由于古龙这种创新才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品小说。你们对此有何品价欢迎交流评论,我在此等你们精彩品论呀。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老实说,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我有读过,另外两家应该还没有读过。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读法,我有所不同。因为从小的时候,没有什么书,更多的是从电视上看,所以金庸先生的作品,《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些经典名作,我都是在电视电影里面看的,影视表现出来的更形象。

金庸小说更多的是他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比如郭靖郭大侠,乔峰等等;这里,我最喜欢的也恰好是金庸先生最喜欢的令狐冲。比如1992年吕颂贤版的令狐冲就是最经典的。

至于古龙,我更多的是阅读了他写的小说,我觉得他的文字很特别。可能是古龙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自己写的武侠小说吧,古龙读的英语专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沾染许多西方文艺的色彩,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古龙,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的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每次一提到古龙,就要说到我拜读古龙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七种武器》,当时一接触它,我就知道古龙的武侠是一个新的流派。他的文字,表现他的哲学。

“长生剑——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所以我说的第一种武器,并不是剑,而是笑,只有笑才能真的征服人心。所以当你懂得这道理,就应该收起你的剑来多笑一笑!孔雀翎——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争取到,那一定要用你的信心。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所以我说的第二种武器,并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

金庸、古龙先生小说写作的不同,也很明显因为他们人生的不同。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他先是记者、后来创业,同时又是学者教授。反正能够94岁高龄的人,肯定平时还是生活自律,做事平稳的人吧。古龙,我们知道他就写武侠小说,喝酒。两件事。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两位先生已经故去,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精神财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像我们普通人,只要想想那些经典的侠客形象,郭大侠、乔峰,自己向他们靠拢一点;碰到问题,想想古龙的文字,比如我很喜欢的《七种武器》,信心就是我们的孔雀翎,“会笑的女人,运气一般不会差”,其实,“会笑的男人,运气也很好哦!”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人物性格,时代背景,角色经历,宣扬的精神等,都有差异。

金庸的主角的武功和良好品质大部分是靠后天培养,比如郭靖的家世天赋性格都一般,但是因为刻苦和人品,让他碰到很多可以帮助他的人,这点郭靖宇导演的《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等作品主角很像郭靖。还有杨过,天生叛逆品行一般,但是因为郭靖黄蓉小龙女的教导,让他有了绝世武功和成为了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侠”,这可能也是金庸推崇的知识分子的品格。

古龙笔下主角一般天赋很高,武功学得过程不太清楚,而且男主更多的是快意恩仇随心所欲,李寻欢花满楼等人都是其中代表,他们没有特别标准的好品行。古龙本人也和他笔下的一些人物很像,不一定每个人都认可他的为人,但是才华一定会被一部分人认可。

金庸笔下的人物有特定时代背景,而且金庸思想是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爱国仁义等,郭靖杨过不用说,就脸描写韦小宝的父亲时,也说他的父亲可能是满人也可能是汉人,但不可能是俄国人。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金庸小说主人公一开始很菜,到最后很牛逼!古龙小说主人公一出场就很牛逼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差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