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过年的诗词有非常多,我这边只能是列举自己比较熟悉的5首与你一同分享,如果还想更多你可以去查找一下唐诗和宋词的相关书籍。谢谢。 1、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崔涂的《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3、刘禹锡的《岁夜咏怀》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4、闻天祥的《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5、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一、
单身狗的孤苦——《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解析】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本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但高适却一个人在旅店里睡不着,哀叹单身一人的孤苦,满怀着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想到年华终将逝去,心中满是“凄然”。同样是一个人,陆游却显得怡然自乐:
二、
欢天喜地写春联——《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解析】
①
诗歌的意思比较浅显易懂,诗人在凌晨时分还未入眠,当时北风吹得正紧,吹来了一场大雪。诗人心想,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吧!它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一定兆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举起来与亲朋庆贺新年,他便迫不及待地在灯下用草书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这个因为迎接新年而兴奋不已的诗人是谁呢?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从小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进入军旅生活,是一个爱国忧民的有志之士,直到晚年才退居家乡。
②
陆游是一位高产诗人,创作诗歌保存到今天的还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除夜雪》展示了他日常生活的温馨画面。当时虽然正值隆冬时分,诗歌的意境却让人倍感温暖,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认为眼前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帯来的是祥瑞之兆,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顾不得手中的半杯屠苏酒还未喝,先就着灯光用小巧的草书写下了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春联。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在诗人的心里,迎接新年,意味着迎接更多美好生活吧。
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首诗提到的意象——桃符。它是古人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上,意在祈福消灾。后来,“桃符”演变为“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希望红色的春联能带来一年的福气。
三、
家家户户放鞭炮——《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
①
诗人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吹来已经有淡淡的暖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终于可以歇下来,品尝着美味的屠苏酒,真是难得的惬意时光!这一天,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大红大紫的新年。
②
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景象,深层里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王安石是一位诗人,更是一名政治家,他的不少诗歌都含有强烈的政治内容。这首诗便是典型的例子。他通过对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变法除旧,强民富国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③
关于诗歌中提到的爆竹,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中,在很久之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就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年兽听到就不敢靠近了。随着火药的发明,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办法,发明了娱乐用的爆竹。从此,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四、
春在天门万户中——《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解析】
①
新年之所以喜庆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么喜庆,而是在于人们对于新年的期盼。而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古代迎春接福的仪式: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朝着东郊走去,准备迎春接福,耳畔还奏响着欢喜的音乐声,它可能就像现代人播放的《新年好》一样喜气洋洋吧。在这一派音乐声中,诗人心态阔达,认为人们无需出门到东郊去迎春接福,因为春天的喜庆就在家家户户里,荡漾在每个人的心头。这首诗妙在诗人抓住门外人们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心里的春意,表达出新年带给每个人的阔达心态——春在千门万户中。
②
诗人是谁呢?他是清代诗人叶燮,世称横山先生。他出生于一个崇尚气节和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家庭中,跟随隐居的父母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传说中四岁就能根据父亲的教授背诵《楚辞》,十几岁时便开始学习佛理,是一个少年才子。果不其然,清朝科举高中后出仕当官。晚年时隐居横山,因此有了横山先生的别称。
③
再说回诗中提到的迎春仪式,它起源于周朝,每年立春之日,周天子带领大臣去东郊祈求新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发展到汉代,它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活动。到了清代,还有“拜春”的习俗,人们在当天会相互祝贺,也会举行祭祀活动。这个仪式来源于我国古代“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所以它是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的大事。
【写在最后】
读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浓郁的古代年味~
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
新年意味着什么呢?
小可爱们的新年愿望又是什么呀?
纸条君期待大家的分享噢!!~φ(>ω<*)
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关于春节的诗词很多,但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虽然对诗词了解的不多,这首诗也没有刻意背过,但不知为何就这么深深的应在脑海里,成为对春节的记忆之一。现在想来,必定是各个春节晚会上主持人的集中输出让人脑海里留下了记忆的缘故吧。
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