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穷人思维?
朋友报了个98元的“中山-珠海-澳门”两天一夜游的旅游团。她跟我说的时候非常开心,如同捡到宝一样。导游跟她说两天一夜包吃包住,不强制购物,全程游玩。
还很好心地拉我去报名,让我一定要跟她去感受一下。
我看了一下出团的日子恰好是周末两天,反正我也还没去过澳门,想着才98元,就算是购物团也值得了!
旅行团早上出发,满座的时候发现几乎都是退休的大叔大妈。他们甚至在车上唱起了革命歌曲来,让我感到此趟出行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支援。
中午在珠海某地下车吃饭,伙食还行,就是感觉不太新鲜,有点怀疑是上一桌剩下来的。想到人家才收98块的团费,还是不计较了。
大约是下午两三点过关进入澳门,接待我们的是澳门当地的导游,一位身材非常火爆的姐姐。那时候我在想,娶到这样的女人真是幸福一辈子。
第一站景点是大三巴牌坊,但是导游只限我们半个小时活动,同时叮嘱我们不要买附近的手信,如果需要买手信她会安排。
我就纳闷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澳门,我不看景点不买手信有什么意义?
重新上车后,导游开始给我们介绍澳门当地的风土人情,一步一步讲到何家如何发家如何稳固的故事。
我在想,她是不是准备要卖什么“药”了。
果然,她开始讲解某种首饰可以改运功效了。
没多久,大巴把我们拉到一幢大厦楼下,类似于香港“重庆大厦”那种大厦,但不是商业楼,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下车上楼。
进入大厦内,一排排玻璃柜面陈列着金银首饰和叫不出名的世界“名表”。
随后工作人员立刻把闸门关下来,我心想完蛋了,关门打狗了。导游告诉我们,你们必须在这里待两小时,一个都不许走出门!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就是没明说而已,反正对方也不明说,那我就装傻待在里面坚持不买,我就在这里跟你耗两个小时又怎样。
一个小时过后,导游终于坐不住了,她摊开了讲:你们以为98块钱真的够你们两天一夜游吗?这98块钱连你们的车费成本都不够,我可以明说,你们的出行费用都是我们给的,你们不买东西哪里有钱吃饭?哪里有钱住宿?哪里有钱回去?我告诉你们没人买东西的话我再关多一小时!
这一阵势把一部分人吓了一跳,她们终于接受掉进了购物团这个现实,纷纷向柜台咨询首饰和名表的价格。
我本来就是抱着体验的心理过来感受的,没想到体验却这么差。本来来之前还打算买点澳门当地手信,现在被人这么一搞,激起了我逆反的心理。
我知道澳门禁烟条例很严格,我故意提出我要抽烟,不然我就在卖场抽了。那导游很不心甘情愿地派了一个男的跟着我到楼下。
没想到一根烟的功夫,当我再回到楼上的时候,朋友跟我炫耀买了一堆叫“彩金”的首饰,说花了3000多,还说超值。
我都不想打开某宝伤害她。
好不容易又熬了半个小时,卖场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她们如同重获自由一样纷纷对导游表示感谢。
在车上,导游说,我刚刚听到有人说想要买奶粉,化妆品,手袋,药油没买到,大家不要着急,我们下一站就是了。你们要积极地买东西,早买迟买还是要买的,不如早点买,早点买你们就早点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
当遮羞布已经褪下,逢场作戏的客套也没必要再遮遮掩掩。
接下来我们又被送往下一个买场关闭一小时。
我觉得人在陌生或者不安的环境之中会丧失理智的思考能力,用仅有的条件去换取安全的范围。在这种环境下,大家似乎都忘了我们有无所不卖的某宝。
她们买了一个小时的东西,我也看了一个小时的某宝。出门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朋友也收获了一堆闻所未闻的化妆品和面膜,她告诉我才花了1000多。
我以为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这么拼命地买东西来换取自由活动,我以为我们吃晚饭的安排也应该差不多了。
导游在车上问我们饿不饿,但她最后又完全忽视了我们统一回答的“饿”,相当于问了个寂寞。她告诉我们下一站有一家便利店,大家可以在那里买点进口零食。
我们又被赶下去推向零食店,几十人扎堆在一家12平米左右的零食店好像春运抢火车票的架势一样。
朋友告诉我,她终于抢到了泰国的榴莲糖,韩国的海苔,越南的芒果干,澳门的猪肉脯,大概花了500块。
看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她请我喝了一瓶水。
待了一个小时,七点多将近八点我们终于被运往“银河”吃晚餐,此后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是属于我们。
我们被告知9点前必须前往关口赶到珠海。
一车子人整天下来被走马观花一样赶往不同的卖场购物,累到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导游很贴心地告诉我们天色已晚,珠海情侣路这个景点就不去啦,让大巴拉你们到酒店早点休息。
听说有酒店可以休息大家都觉得很开心了!终于自由了!
没想到旅游大巴把我们拉到中山和珠海交界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中山某个小镇的低端宾馆!
朋友和我同时认为,在澳门已经买了好几圈东西,第二天怎么说也可以自由活动了吧?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我们又被拉往中山卖“泰国乳胶”的卖场,杭州绸缎卖场和“缅甸翡翠”的玉器场。
我个人都崩溃了,整车人都麻木了。
后面的详细经历我也不想讲了,两天下来我除了喝了一瓶水,朋友却好像捡了宝贝一样,买了将近2万块的东西。
根据估算,整车人两天下来大概买了十几二十万的宝贝。
行程结束后,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人越是贪便宜就越是容易被人占便宜,像我朋友,花2万块正正经经报个帝级般的旅行团它不香吗?
什么叫穷人思维?
以我妈和岳母为例。
我妈生在富裕之家,从小有很牛的富人思维。
岳母生在穷人家里,一生受苦受累,我婚后跟岳母生活了五年,感受特别深。对比一下。
生老大时,叫了月嫂,我妈帮忙。月嫂在我们家很舒服,遇什么事我妈都跟月嫂商量,希望月嫂尽量照顾好产妇和孩子,其他不用她操心。需要买什么东西都是月嫂开好单子,近处我妈去买,远处我去。老太太想办法减轻月嫂的工作量,跟月嫂处好关系。出月时,老大15斤白白胖胖(原文写错,刚咨询媳妇了,老大出月十二斤,老二不到九斤),作息调整的很好,基本能睡整觉,媳妇恢复的也很好。
生老二时,叫了月嫂,岳母帮助。岳母看不惯月嫂不干家务,成天盯着月嫂做这做那,在媳妇面前说月嫂坏话,感觉月嫂就是佣人。月嫂经常怼她或者不理她,饭呢也做的不好,晚上折腾媳妇和孩子,仅仅按照操作手册应付差事。出月时,老二仅九斤,作息不对头,两岁之前我们全家没好好睡过觉。媳妇月子里没调理好,黑眼圈极重。
我妈买菜去市场只挑两三样想吃的,岳母要把菜市场里全部转遍,找到最便宜的,结果买的多了吃不了,经常扔坏菜。我妈冰箱很空,岳母冰箱很满。我妈作饭老吃新鲜的,就做够吃的。岳母老是做的多,全家吃剩饭。岳母认为,所有的干货是放不坏的,进了冰箱冷冻起来的,也是不会坏的,永远都能吃。
媳妇有事要出门,我妈说,孩子你不用管,你去忙你的。岳母说,孩子我不管,你少放我这儿。好说歹说同意了,媳妇走后,岳母必打电话,不是头痛就是脚疼,反正就是心理不平衡。
小时候我爸出门做生意,我妈说你不用操心家里,安心做事。家里管的井井有条,不让我爸操心。我爸生意做赔了,我妈说你回来,只要人没事,我想办法凑钱你还能东山再起。
岳父出门工作,岳母问他要钱。因为岳父给侄女买了衣服,遂大怒吵架。拿不回来钱,骂又懒又蠢,两看相厌,结果离婚了。
我岳母是真的很辛苦的那种人,任劳不任怨,怨言极多,能记起几十年前都有谁亏欠过她。又特别计较,很多事都要分清楚你干多了我干少了,对谁不划算。
我俩吵架,我妈必帮媳妇,哪怕明明媳妇不对,我妈说,我就不信媳妇是这种人。坏处是我老受委屈,好处是,媳妇慢慢的,真的不是那种人了。
我俩吵架,岳母必帮媳妇。哪怕媳妇明明不对,她也能找出我的语气,措辞,探讨方式等等的缺点,绝对护短,导致我心里很逆反。
在过往的现实中,明明两个家庭处于同一时期同一环境下。结果她们家越来越穷,我们家起起伏伏吧。思维方式决定命运。
我能感觉到受家庭影响,我跟媳妇思维惯性的不同。当出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家人的思维惯性是:怎么办?媳妇家的思维惯性是:怪谁。
---------------更新一波--------------
可能我说的过于隐晦了。我直白一点,我妈以前在单位是最牛比的存在,单位所有利益以她为先,因为很简单,她总是替单位领导和同事考虑,领导自然也不会亏待她。她的朋友有好事了总是先想到她,因为她跟朋友在一起相处,也是总以朋友的利益为先,人嘛,总是有来有往。而且她照顾别人利益时,角度总是很新奇。
反之我的岳母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她斤斤计较。她总能计算出她吃亏在什么地方,结果导致没人愿意与她相处。她也做过生意,但生意差到爆,勉强糊口都很难。但她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人,她活的非常累。
当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你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你。
我认为,当你能完整计算出来你吃了多少亏的,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你就是穷人思维。就算撞大运有钱了也是心穷,也守不住财富。我爸妈教给我最大的财富是舍得,有舍才有得。还有就是人架人高,没有人架你,你站不高,凭什么让别人架你,你给个理由。
说点我妈的经典语录吧,关于娶媳妇这段。
:宁娶大家庭的奴,不娶小家庭的姐儿
意思是说,大家庭的奴才,那也是见多识广,知书达礼,大气大方。但小家庭的小姐虽然百般呵护,但为人计较,小气抠索,不懂礼仪。所以小家庭的姐儿还不如大家庭的奴才。
:宁找个穷命,不要找穷相。
所谓穷命是人家遇到霉运了,但不代表人家翻不了身。但穷相就不行了,她们太计较,人气太低难以成事,即使撞大运,也难以持久。
:好媳妇能兴三代,毁也毁三代。
意思是说你找了一个好老婆,连你带孩子带孙子,都会受到这个女人的益处,家庭因此兴旺三代。反之,三代人都会被狭隘的价值观毁掉,一毁毁三代。
老太太这些话我都不听,但是我娶这个媳妇她很开心,她喜欢我媳妇。哈哈
加个声明:
我跟我岳母关系非常好,她帮我的远大于我帮她的,我们全家住一个院子里,互相帮助,非常和谐。我没有任何看不起她的意思。这个话题是穷人思维,我只是表达一下两个家庭思维方式的差异。这里面并不存在对和错。
很多人问为什么找这种家庭的媳妇,还不是因为漂亮加可爱呗,我老婆人很好的,大大咧咧,原生家庭没影响。
--------------加内容------------
评论区有些人认为我妈是老好人,那可真不是。我讲几件故事。当年我学驾驶证要3000块,我找我妈要,我妈把我带到出纳阿姨面前,说,我儿子想学驾证,这是正事,但他没有钱,我想找你借三千给他,他给你立借据,我当担保人。如果他不还,你就找我要,行不行?当时我这心里啊,七个瓶子翻了六个,硬着头皮写借据,然后按月给人家还钱。明明就是我妈掏的钱,偏给我玩了个小把戏,就是为了装我进去。后来我弟弟上大学,我刚结婚,我妈又找我说,你觉得一个家庭的老大应该承担怎么样的责任。我说妈,你就说多钱吧,我弟大学生活费由我出了。
再说一件我外公的事情,你就知道这家什么人了。早年我大舅想开个店,用家里门面房。我外公说,外面租房价格两千,你是我儿子,用自家房子开店,我不收你押金,也不用一次付半年,你按月付款就行了。
好多人都在说我,什么优越感什么的,本来心里不舒服,后来看了一下高赞回答里的评论,突然心里舒服多了,哈哈。高赞高骂,好像都一样。
有人发现我了,说家人不好。匿了。
什么叫穷人思维?
我丈人丈母娘在青岛,家庭条件好一些,三套楼房,还有网点房、车库、草房等。我丈人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很高,即便这样还去兼职打工赚钱。我父母在临沂农村,家庭条件很差,穷得叮当响,我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都是借的钱,可想而知有多差了。以双方家庭为例,我说说什么叫穷人思维吧,绝对都是实事,没一点杜撰!
2013年时,我父母从老家远道而来,搭乘老家一个叔的顺风车来青岛看望我。老家的叔是替这边的小老板来专程找我办事的。来了以后,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小老板要请我跟我叔一起吃饭,没想请我父母吃饭,可我妈一开始非要跟着我一起去饭店吃饭。后来我看小老板有点为难,就让我父母别跟着来了,让我父母跟我丈人丈母娘一起吃饭。
我从外面吃完饭回来以后,我妈就跟我抱怨,说我丈人丈母娘对她不好。我问怎么了?我妈说:你丈母娘做的菜是不少,可是不够吃的,俺都不敢叨菜,叨几大筷子,菜就没了!做那么点够谁吃的?我说:妈,我丈母娘就这样,做菜不做多,做多了怕吃不了,剩下了就不好吃了。我妈生气地说:就是不想跟俺吃,别说那些好听的!俺在家做菜都是好几大盘,哪顿都剩下,下顿再吃就是了!哪能吃能正好?
我妈还说我丈母娘上来就问吃不吃馒头、米饭,我妈说:你丈母娘什么意思?不让猛吃菜,叫我们上来就猛吃馒头、米饭?不想给我们吃菜?真是不懂待客之道!在我们老家那,客人一上桌就让人猛吃馒头,人家心里会骂你,说你图刁,你懂吧?我当时听了哭笑不得,我说我丈母娘就这样,也经常上来就问我吃不吃馒头,这边就这样。
我每次回临沂老家的时候,我丈母娘都会精心准备一些礼物送给我父母,有蒸的糕、水饺等面点,丈母娘自己灌的肠、桃酥,5到10斤海鱼,还有每次都会给两瓶或者一箱好酒等。我妈身体不好的时候,我丈母娘三番五次地给钱,一般都是600块钱。可反观我妈呢?我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我妈都千叮咛万叮嘱我,带到青岛的东西,如花生油、玉米面、麦心面、大白菜、韭菜、大葱、西红柿、黄瓜、水果等,千万不要拿我丈母娘家里面,不要给我丈人丈母娘吃。我真是醉了!而且我丈母娘身体不好的时候,我妈也不会拿钱给我丈母娘,几乎没有还礼这回事。
我丈母娘经常叮嘱我,让我多回老家看望我父母,让我勤打电话,说我父母不容易,我在外面多尽孝心。我丈母娘看我媳妇很抠门,攥着我的钱,不给我一分零花钱,还告诉我,让我偷偷攒点私房钱,好回老家的时候多给我父母买点东西。你说我丈母娘好吧?可我妈呢,从来没说过让我好好孝顺丈母娘,还让我上丈母娘家吃饭的时候别买东西,不吃白不吃。
我跟我媳妇买车买房的时候,我丈母娘慷慨解囊,尤其是我买房子的时候,丈母娘竟然借给我们15万,看我们还不够,她竟然又找她同事借钱,再借给我们5万!足足借了20万块钱,要不我们哪里能买上洋房?可我妈呢?借钱的时候说存了点,好留给我弟弟结婚。这个我能理解,可是我妈不能说:你找你丈母娘借就行,她们有钱,不借白不借!
我妈来我们家伺候我媳妇坐月子的时候,经常瞅瞅这瞅瞅那,还打开柜子、厨子挨个查看,把我媳妇好气,说真没把自己当外人,真没礼貌,我丈母娘可没这种习惯。
我跟我媳妇吵架的时候,我丈母娘都会责怪我媳妇,我媳妇每次都对她妈喊,说明明不是她的问题,为何光说她不说我?其实我丈母娘知道我是个外人,肯定不能说我啊,这是聪明的丈母娘啊!其实慢慢的我也就改变了,因为我知道丈母娘不好意思说我。可我妈呢?让我跟我媳妇使劲闹,不行就离婚,甚至可以不要她孙子,也就是我的儿子!真事!我妈说不能惯着我媳妇!其实一开始吵架的时候,我媳妇给我妈打电话,想让我妈说说我,数落我,可是发现我妈一直在替我说话,我媳妇生气地摔了电话,说我妈怎么是这样的老人呢?
我丈母娘经常去买羊肉、牛肉、猪蹄子、海鱼等贵重食材吃,还有一些比较贵重的水果,可我妈呢?几乎不买这些,除非有大事、重要事。我爹已经好几年没吃过羊肉了。我从小到大,我妈就买过一次排骨,还是我让买给我儿子吃,这才去买的。我妈觉得排骨压秤,有骨头不能吃,觉得又贵又不划算。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烂苹果!我妈觉得便宜,两毛钱一斤,用石刀削削坏掉的部分,还可以继续吃。
我妈这样,我爹也是这样,在化工厂干最重的活,不会人情世故,不会来事。我给了我爹500块钱,让送给领头的,好换个工作,毕竟我爹60多岁的老人了。可是我爹把钱放在自己兜里整整半个月,最终也没舍得送出去。我爹说500块钱能买多少鸡蛋啊!我真是醉了!
我当初学车的时候,我妈说我学车干什么?危险!不去学!我上学的时候,想出去打工赚钱,我妈说丢人,说我是大学生、研究生出去干活,不丢人啊?!我说我想理财,我妈说放银行里面有利息,还安全,你理财别理没了,赔了怎么办?总之,我想干啥,我妈总是往坏里想,总是阻挡我试图试一试的决心和勇气。而我丈母娘一般都是让我去试试,看看,说不定是好事呢!
就说这些吧,怕说多了,你们看的累,感谢阅读,谢谢关注我啊,谢了!
什么叫穷人思维?
1.有钱就存银行里,还必须存死期,等着吃银行的利息。
2.他们认为钱是省出来的,能不花就不花。
3.能沾到的小便宜一次也不错过。
4.总想着让别人施舍给自己。
5.喜欢凑热闹,对商场搞活动,买特价商品特别感兴趣。
6.不乱交朋友,不参加花钱的聚餐,不懂得维系朋友间的关系。
7.妒忌别人的财富,自己还不求上进。
8.宁愿错过发财的机会,也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更不敢冒险去投资。
9.在他们眼里,最省钱的生活方式就是宅在家里哪也不去。
10.做任何事都不是免费的,没有好处我才不做呢!
11.有挣钱的机会,总是要考虑一下,自己不敢下决定。
12.不去接触有钱的人,怕对方看不起自己。
13.我反正注定会穷一辈子,不过我希望下一辈人有出息,能跟他们享福。
14.我不会拿着血汗钱去冒险,别人挣大钱我也不羡慕,我宁愿过普通人的生活。
15.吃饭能填饱肚子就行,没必要胡吃海吃。
16.衣服能穿暖就行,没必要追求大品牌,多花那冤枉钱。
17.能坐火车,不会选择坐高铁,更不会考虑坐飞机,感觉钱比时间重要。
18.看到别人买东西,就替人家心疼钱。
19.总喜欢拿自己和有钱人比生活,却不想着去挣钱。
20.感觉学一门手艺不上学重要,以后靠手艺养家糊口。
21.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追剧,睡觉,打游戏上面。
22.花钱之前先做预算,超出自己承受的范围 ,再好,再超值的东西都不考虑买。
23.做事比较果断,要么做要么放弃,宁愿后悔也不让自己左右为难。
24.穷人能吃体力上的苦,却吃不了精神压力的苦。
25.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
26.喜欢在背后讨论别人的是非,而不是从他人身上吸取优点。
27.做事凭兴趣, 说话看心情。
28.穷人遇到困难躲着走,富人遇到困难寻找解决的办法。
29.不舍得吃,不舍得喝,把身体靠夸了,最后把钱花在看病上,平时对身体好点不行吗?
30.喜欢给别人打工,挣稳定的工资。
什么叫穷人思维?
昨天收拾柜子的时候,在抽屉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小麻布袋,里面有一个金手镯,发票还在里面,打开一看,外面镀的一层金已经掉了,里面露出来黑色的铁锈,我才想起来,这是父亲从越南给我带的金手镯。
我平时不太喜欢戴这些东西,几年前,父亲给我这个手镯之后,我就放在柜子里,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父亲第一次出门旅游,不是在国内,而是去了越南,7日游,来回坐的飞机,团费1600块钱,我们家族里,父亲算是第一个出国的人。
父亲在小区里有几个牌友,有一年,有一个牌友报名随团去越南,价格才1600块钱,管吃管住,还可以坐飞机,他极力游说牌友们和他一起去,几个老人觉得互相有个伴儿,价格也非常划算,就都报了名。
然后我带着父亲办护照,还要按团里的要求提供体检表,因为父亲那年已经70岁了,有高血压。
为了庆贺父亲第一次出去旅游,我给他买了一个大大的双肩包,一个保温杯,一再告诉他不要乱买东西。
团里的服务态度挺好的,出发当天,挨个儿到小区里来接人。先坐大巴车去郑州,然后从郑州坐飞机去越南。
父亲一共就拍了三张照片,一个是水果宴,两张是在海边,说是海,看着就像个湖岔子,不知道是父亲不会拍照,还是他们压根就没有去景点玩,连一张越南特色的风景照都没有。
父亲回来后,不愿谈论这次出行,我听大哥说,父亲这次出去玩,受了不少气。
返程回来的时候,旅游团为了省一天的住宿费,大巴车在服务区停了一夜,父亲他们也在车上睡了一夜。
从此再让父亲出去旅游,他说我可不掏钱买罪受了。
父亲说到了越南之后,除了水果随便吃之外,也没去什么景点玩儿,就去了一下海边,拍了两张照,基本上都是在逛购物店,进到一个店里,店员就会把卷闸门拉下来,不买东西还不让出去。
导游说:“你们都这么大年龄了,一辈子可能就出国这一次,这里的黄金首饰比国内便宜,多带点回去给家里人,以后还可以升值呢。”
父亲买了五个金手镯,一个金项链,一个1500块钱,还买了一些吃的,这一趟花了快2万块钱。
父亲说,他买的东西是最少的。
这个手镯当时看也黄澄澄的,放了几年之后,外表的一层金漆就脱落了,里面就是个铁丝。我也不敢告诉父亲,怕他伤心。
柜子还没收拾完,房东老太太给我打电话,让我把今年的房租送过去。
我骑个单车去了之后,老太太正在晾晒东西,她热情地给我介绍她的宝贝,有硅胶枕,硅胶床垫儿,两张看着像假虎皮的保暖裤,还有一堆的保健品。
老太太说,我这堆东西值5万多块钱呢,床垫睡着可舒服,虎皮穿着也可保暖,就是味道有点大,我给它拿出来晾晾。
我说,您退休工资高,是该享受了。
老太太说:“我去年掏800块钱,和你叔两个随团去张家界,玩了五天,够便宜的吧。”
我在心里暗想,800块钱,一个人去张家界,还不够来回的车费呢,怎么可能吃住5天呢。
老太太说,这个团费比较便宜,但坐的车也很破旧,吃的饭也很差。
有一天,你叔想自己单独买点饭吃,导游居然不等我们,提前把车开走了,害得我俩打车赶过去,花了120块钱,不过我们买的东西,还是挺值得的。
老太太两口一个月退休金,有一万多块钱,平时省吃俭用的,但每年都会随低价团,出去旅游一次。
以前老太太舍不得出去旅游,自从前两年她为了高额利息,被别人骗了200多万,差点抑郁自杀之后,就想通了,每年报个低价团,出去买几万块钱的东西,回来要高兴大半年。
我父亲报低价团,是家庭条件不允许,穷惯了,以为真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可占了。
房东老太太报低价团,就是典型的想占便宜吃大亏,结果每次都多花几万块钱,不过老年人花钱买开心,也很重要。
我说,这么多东西,你怎么带回来的?
老太太一听就高兴了:“人家服务态度可好呢,买完后直接打包寄回来了,一点都不用我们操心,你看这药材多好,用它泡脚可好了,我儿子还说是假货呢。”
我想起来有一年我去北京,还没有智能手机,不知道去长城怎么方便,就在颐和园的大门口,掏了100块钱报了一个当地团。
第二天早上5点,团里的车就来接人了,车跑到高速上之后,导游开始诉苦了,说他们有多么不容易,先是好言劝说,最后说话就越来越难听了,让每个人再加80块钱。
我前面坐的是一个女的,带个三岁的小孩,和他理论了几句。
导游说:“要么你下去,要么就掏钱。”
一个小时前,他接我们的时候,态度还非常和蔼。
我这是第一次随团游,到了长城,导游说:“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过时自己想办法回去。”
暑假人多,单是进大门就用了十来分钟,我和孩子勉强爬到长城上,站了两分钟就赶紧下来了,长城的宏伟气势,我都没有感受到。
后来听别人说,我们来的还是水长城,根本不是真正的长城。
一路上,导游说往左看,那就是啥啥景点,再往右看,又是啥啥景点,没什么看头哈,现在带你们去免费品尝北京的老果脯。
紧接着就去了果脯厂,已经下午两点了,不买果脯不开午饭,导游在出口检查小票,我买了30块钱的东西,导游连正眼都没有看我。
午餐一人一个馒头,就点咸菜和酱,一盆清汤已经冰凉了。
简单地吃了午饭,又让我们去看了一场杂技表演,另外加了40块钱,原来计划是去另一个景点的。
导游说,这场杂技表演比那个景点还好看。确实很好看,我在我们当地已经看过一次,和这个一模一样。
我想起我上次去开封,游包公祠和清明上河园,那次的导游非常敬业,从郑州出发一直到开封,整个路上,导游不停地在给我们讲解,开封的历史、包公的典故。
你知道包公的身高吗?
1.68米。
以前我觉得他至少1.8米呢。
这个导游姓何,她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何,就是人还可以的意思哈。”
十来年了,我对她的印象还非常深刻。
导游还一再提醒我们,不要在景点周围买东西,又贵又假,我当时还不相信,买了一包当地的糕点,回来拆开之后,第一层是店家介绍的产品,第二层完全是另外的东西了,简直都不能吃。
中午在开封第一楼吃的包子,没有进任何购物店,那次随团游,给我的体验非常好。
出去旅游的时候,千万不要有穷人思维,一分价钱一分货。
算下来一趟的开销,不如直接报个性价比高的旅游团,可以增长不少知识,各种享受和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也不会有强制性的消费。
出去玩儿,首先要保证心情好。
你有过这种穷人思维吗?
――――――
我是晴朗无云L,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转发吧。
什么叫穷人思维?
我父亲1938年参加八路军,贫农,典型的穷人。共产党打下天下后,他算是高级干部吧。但是,从来就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有一次,他对母亲说:给我点钱,我要试试大手大脚花钱是什么滋味。母亲给了他五元钱,父亲就出门大手大脚去了。中午时分,父亲回来了,沮丧地说:不知道该买什么。把五元钱还给母亲。母亲大笑说:五块钱都攥出汗来了。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不会花钱,今天才明白,这是穷人思维啊。
父亲参与过购物票证政策的公布和发放工作,他稍微漏点口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在职务上多少帮助别人做点事,也会有不菲的回报。也许他因此就成了富人,我们也许就成了富二代。也有另外一个可能,他成为贪官,被严肃处理。中国有句老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安贫乐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