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叔叔把侄媳妇拐跑算不算狗血
有这么一户人家,兄弟两个,在老大刚结婚没两年,兄弟两得父母就先后去世,给大儿子娶了媳妇,小儿子还只有十三四岁,正是上学的年龄,没想到父母去世,小儿子只能跟哥哥嫂嫂一起生活。
然而,就在父母去世的当年,哥哥嫂嫂就以家庭条件困难,供不起兄弟读书为由,让小弟辍学在家帮忙干农活,或者到附近砖厂去打工,挣点小钱,维持家用,小弟虽然很想上学,可是哥哥嫂嫂不给学费,没办法只能辍学听哥哥嫂嫂的安排,要不然自己回家连饭都没得吃。
时间一晃过去了五六年,小弟也从一个小孩子长成了小伙,于是哥哥嫂嫂又开始让小弟跟着哥哥出门打工挣钱,而嫂嫂在家照顾孩子,操劳家务。小弟因为跟哥哥在工地干活,所以挣的工资都是哥哥给拿着,用哥哥的话说,你挣的工资我给你存着娶媳妇用,你自己拿着就花光了。小弟因为长时间跟哥哥生活在一块,所以对哥哥的话深信不疑。
然而,时间一年一年的过着,小弟的媳妇却一直没有着落,不是没有人介绍,而是每次有媒人给介绍的媳妇,哥哥嫂子都会以各种理由给拒绝了,表示不适合自己,时间就这样一直拖着,终于把小弟从一个二十岁的小伙拖成了三十岁的大龄青年,可是小弟的媳妇还是没有着落。然而哥哥的儿子却已经长大成十六七岁的小伙了。
小弟看着自己的侄子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在不娶媳妇就得先给自己的侄子娶媳妇了,于是终于开始跟哥嫂抗争了,表示自己要给自己谈个媳妇,哥嫂当然不愿意,但是小弟这次也不笨了,挣的钱自己留着不给大哥上交了,然而小弟不给大哥上交工资,等到小弟打工回家的时候,哥嫂直接不让小弟进家门了,哥嫂表示,你不给家里拿钱,这个家里也就没有你得位置,小弟不服,找到了村里,最后经过村里的调和,小弟每年挣的工资一半给哥嫂,一半自己留着,另外哥嫂把自己院子的小平房收拾好让小弟住,就这样,小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窝。
小弟抗争了以后,开始自己主动给自己找对象,谈女朋友,然而小弟的年龄却不小了,在当时的农村像这种年龄的只能娶二婚姑娘,好一点的没有孩子,不好的还是拖家带口的,就这小弟也不嫌弃,只要能有一个家,自己就满足了。然而小弟是满足了,可是哥嫂却不满足,于是只要小弟谈对象,哥嫂就想进一切办法搞破坏,不是说小弟的坏话就是各种捣乱,这让小弟的恋爱很是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虽然哥嫂一个劲的破坏,可是小弟还是在三十四岁的这一年带回了一个姑娘,村里人都看着不错,可是哥嫂就是一个劲的不同意,哥嫂表示,要结婚可以,别跟家里要一分钱,这可把小弟难住了,老家的彩礼可贵了,自己挣的钱大半都给了哥嫂,要是哥嫂不给钱自己拿什么结婚啊,好在姑娘家里人比较好,给这小弟说,自己家也不要太多彩礼,只要你能拿五万块给家里,就可以把我女儿领走了,要知道,在当时老家的彩礼都在十二三万,高的还有十五六万的,人家要五万确实不过分了,而且连房子都没要。
然而就这个钱,小弟的哥哥嫂嫂都不愿意给,哪怕找了村里的长辈怎么说,哥哥嫂子始终不愿意出一分钱,两人就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在拖了两个多月以后,最终姑娘等不住看不见希望,只能寻觅下家,而这一次也是小弟离婚姻最近的一次。
经过了这次的事以后,小弟知道了哥哥嫂子的为人,于是要跟哥哥嫂子分家,当天兄弟两个在院子里吵的不可开交,最终兄弟两个动了手,然而弟弟虽然年轻,可是架不住哥哥家人多,哥哥嫂子,侄子,一家人对小弟一顿暴揍,把小弟赶出了家门。出门的小弟无处可去,在村里的破庙待了两晚,最后还是村长看不下去,才把小弟带回了家,在村长的劝说下,小弟又住进了自己的小平房里。
时间又过了两年,哥哥的儿子要结婚了,彩礼十六万八,哥哥嫂子因为给自己的儿子在城里买了房,现在面对高额的彩礼也拿出钱来了,又开始问弟弟要钱了,最终弟弟经不住哥哥嫂子的央求,给侄子添了两万块,本想着结婚后的侄子能对自己这个叔叔好一点,没想到结婚以后的侄子翅膀更硬了,对他这个叔叔从没尊重可言,三天两头的要把叔叔赶出去。
叔叔实在没办法,只能认怂,搬出了家里,自己一个人租了村里村委会的一间房住着,眼瞅着小弟已经年近四十了,可是媳妇还是没有着落,而大哥的孙子也已经会叫爷爷了,终于侄子忍不住了,开始对自己的侄媳妇下手了,刚结婚的侄子侄媳妇关系如胶似漆,一家人其乐融融,作为叔叔,小弟实在插不进去。可是等侄媳妇生了孩子以后,跟家里人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是做叔叔的终于有了机会。
在那一两年,叔叔不出门打工了,每天就在县城里打打临工,而自己的侄媳妇也以在家带孩子为借口,不出门了。于是在这一两年村里关于叔叔和侄媳妇在村委会约会的流言经常不断,有不少人偷着说啥时候又看见侄媳妇到叔叔的房间去待了多久。随着时间的流逝,流言蜚语终于传进了大哥一家人的耳朵里,于是在那一晚,大哥一家又跑到小弟住的地方,势必要把小弟赶出村里去,最终小弟妥协了,表示自己第二天就走。
于是在第二天的白天,村里人都发现大哥一家在到处打听小弟的下落,本以为大哥好心良心发现了,稍微一打听才知道,离开村子的不止小弟一个,大哥的儿媳妇也不见了,这可真是狗血喷头,不止把自己的兄弟赶跑了,连儿媳妇也没留住。最终大哥一家在城里的一个旅馆找到了兄弟和儿媳妇,然而儿媳妇却死活表示,自己一定要跟叔叔过,死活也不愿意在回去,听说当天大哥的儿子带着菜刀要把叔叔给灭了,可是这法制社会当然轮不到他胡来,用村里人的话说,大哥的儿媳妇就是大哥一家欠小弟的。
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两夫妻吵架,妻子说了气话:“别跟我说女儿,女儿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女儿也不是你的。”丈夫一听将信将疑,随后带着女儿去做亲子鉴定,真相让人崩溃,女儿真的不是自己的骨肉,而妻子却坚定地认为女儿就是老公的,否则她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4年前,40岁的刘永超喜得爱女一枚。他特别高兴,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星星。
中年得女,让他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为了给唯一的女儿创造更好的未来,他每天6点就起床送外卖,晚上10:00才休息。
累了困了,他就在仓库里的沙发床上休息一会。
可是不久前妻子却扬言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刘永超对此将信将疑,因为他一直觉得女儿的长相和自己很相似,都是小眼睛。
他对妻子说的话将信将疑。可是亲子鉴定的结果却告诉他,自己真的不是小星星的父亲。
刘永超觉得自己为了这个家庭尽心尽责,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自己老实本分,不赌不嫖,他不明白为什么妻子为什么要欺骗他。
自己这么努力为这个家,却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连孩子都不是自己的。
刘永超拿着亲子鉴定的结果去找妻子对质。他觉得妻子去了一次河南,回来之后就和自己闹离婚,就说了上面的话,一定是蓄谋已久。
可是妻子对于鉴定结果内容却一脸淡定,她觉得不可能,坚信女儿就是丈夫亲生的。
她甚至觉得肯定是丈夫不想抚养女儿而去造假,作出的是假的亲子鉴定。
在对峙的过程中,其实还一脸淡定的在洗菜,炒菜、做菜和煎鱼。
“女儿一直都是你的。”
“你不想要孩子可以,反正我是想要孩子。”
“你就是成心欺骗我,欺骗了我几年的婚姻,几年的感情。”刘永超一脸的气愤。
面对亲子鉴定结果,妻子还是一口咬定女儿就是刘永超亲生的。
妻子觉得从结婚后自己就一直跟着丈夫,从来没有第2个男人。而且是结婚后才怀的孩子。婚姻期间自己还不为丈夫流产了两个孩子。
当提出需不需要再重新做一份亲子鉴定的时候,妻子说丈夫瞒着自己去做亲子鉴定的行为已经深深伤害到自己和女儿了。
而丈夫却认为妻子,就是一直在欺骗自己。
随着事件的深入了解,妻子终于承认因为丈夫对自己关心不够,自己出去发泄过一次。也许就是那一次有了小星星。
但是她却一直认为女儿就是丈夫的骨肉,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是其他人的。
现在真相明了,妻子是绝对的过错方。丈夫提出了赔偿他50万精神损失费和抚养费。
但是妻子却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刘永超狮子开大口,而且在婚姻期间,其实丈夫没有赚到多少钱,没有为家庭做出多大的贡献。
最后双方调解不成,选择走法律程序。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狗血,因为一句气话,五年的婚姻分崩离析。
再次印证了一句话,祸从口出。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邻居张叔,他有四个女儿。老大老二都分别就业上班了。老三老四就业后没有上班,她们还很有经济头脑,都开起了自己的金银饰品店,买卖都挺好。其中老四的金银饰品店最好。
老大老二在企业上班,到2000年的时候都下岗了。
“你两个姐姐下岗,你就少招外面的服务员,让你俩姐到你的金店上班吧”这是张叔对他四女儿说的,就这样,老大老二就到了老四的金店上班了做服务员。老大老二的对象也是下了岗,自谋职业,老大对象干起了土木建筑。
前几年,金店的效益很好,老大老二在金店做服务员加提成,也挣了不少钱。姐妹四个过的很好。这时老四就提出,把父母的房子卖了,给他们买套大点的新房子,钱不够她们姐妹四个平均给父母凑。这个提议是合理的,她们就以她父亲的名字给父母买了150平的新房子,父母住进新房也很高兴。
父母在这个新房里住了没有十年,老四就把父母接到她的家里,把父母的新房子又卖了。其他三姐妹不理解,就问老四为什么把父母的新房卖了。老四说,父母年龄大了,他们自己在一个小区住,我们去伺候不方便,不去又不放心。我把父母的房子卖了,临时先在我家住着,以后在我住的小区给父母买个房子,我照顾他们方便。小妹说的这么好,其他三个姐姐也就没得说了。
过了段时间,老四给他父母在自己住的小区里买了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就让父母搬过去了,父母住上了新房,又和小女儿在一个小区,老人高兴,其他姐妹也放心。只是她们谁也没想到,这个老四是用她自己的名字买的房子啊。
老四的金店很好,挣了很多钱,她又买下了我市一著名酒店,并把她大姐调到酒店来做采购工作。她买这个酒店贷了银行很多款,她手上没钱周转了。就和大姐二姐商量,饭店的生意很好,只是没有周转资金,你们都投上点钱,我们按股份分红,她大姐由于在饭店做采购工作,她了解饭店的生意,所以,她第一次投上了50万(她对象干土木建筑挣了钱),她二姐投了10万,一季度一分红,每个人分到了投资额的5%,看到分红很好,老大又投了50万,老二借了她婆家20万又投了进去。老大共投了100万,老二30万。
2020年春季伊始,受新冠疫情影响,饭店停业,出现亏损,老四一看情况不好,把饭店卖了出去。
正常人的来事是:你把饭店买了,你应当给你大姐和二姐的钱啊,她不给,说是钱都给银行了,她没有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和她的两个姐姐耍赖皮。她自己有钱没有啊,有钱,她买了两辆豪华车都挂在别人名下,自己还有三套豪宅。卖一辆车就能还她两个姐姐的钱,可她就不。
她的大姐夫因为自己的血汗钱被小姨子坑了去,经常和她大姐打仗。她的二姐二姐夫两人靠摆地摊生活,无力还她婆家的钱,婆家人经常来要钱来闹,他二姐夫气的要和他二姐打离婚。她两个姐姐的家庭被这个四妹搞得鸡犬不宁。 张叔几年前已经去世了,去年他的老伴也去世了。这时他的三个大女儿要求分遗产,老四拿出了房产证给她的姐姐们看,说是父母是住的她的房子,她的三个姐姐这时才知道她们凑钱给父母买的房子,被老四独吞了。气的三个姐姐把老四砸了个半死,算解了口恶气。
四个姐妹中,老小心机最多,她独吞了父母的房产,坑了大姐100万,二姐30万血汗钱不还。惹的她们家庭不和,她自己却不念亲情,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你说,这个老四做的事情狗血不狗血,她的所作所为在我市是很出名的,被人不齿的!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我二叔再婚娶了外地的一个女人,在一起相濡以沫生活了八年后,这个女人突然举止反常,二叔也猜不透是什么原因。有一天早晨,二叔醒来后不见了妻子,她竟然连夜不辞而别了!几年后,二叔终于知道了这个女人背后的隐情,他震惊而又伤心!
二叔今年58岁了,他在村外承包了一大块空地,收废品。可别小看收废品这个生意,要是不懂行的人把各种废品掺在一起卖,那样就挣钱不多。
二叔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有心人,他把废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再往外卖,赚的钱就多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二婶的生命。
二婶去世后,二叔就像离群的大雁,孤孤单单,出出进进的只有他一个人了。
单身的二叔,干脆就住进了收废品的简易房里,他不想回家,家里到处都有关于妻子的记忆,看到了更难受!
三年后,一个亲戚给二叔介绍了一个女人,她叫李芳,也是丧偶的。
李芳有亲戚住在我们附近村里,听说她老公去世后,她为了散散心就来乡下投奔亲戚。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一座绿油油的青山就在我们小镇的西边,山脚下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河水清澈,哗啦啦地流着。的确是个散心的好去处!
媒人牵线,二叔认识了李芳。李芳比二叔大6岁,本来二叔一直想找个比他小几岁的女人,但是二叔见到李芳后对她印象非常好。
李芳眉眼长得好看,脸上笑意盈盈的,身材不胖不瘦的,干净利索,一点也不显老。
李芳说她是从外地一家企业退休的,怪不得她看起来不像农村人,她说话做事都是城里人的样子。
几个月的时间相处下来,二叔觉得李芳心地善良,为人处世大大方方的。
李芳也觉得二叔稳重踏实,有经商头脑,对人知冷知热的。
他们把双方的亲戚叫在了一起,在我们镇上的酒店里摆了几桌酒席,他们就在一起共同生活了。
李芳和二叔相处得不错,农村的夫妻很少有一起散步的,但是他们俩一起肩并肩散步。
每天晚饭后,二叔和李芳就在我们村后的大路上说说笑笑地散步锻炼身体,引得邻居们都指指点点的,李芳毫不在乎,她对二叔说:“散个步怎么了?在城里夫妻都是一起散步的。”
二叔就笑呵呵地跟在李芳后面,遇见了邻居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打个招呼。
每隔十天半个月的,他们俩会相约着一块去饭店炒上几个小菜,喝上两杯。李芳说:“人活着得讲究个情调,不能吃饱穿暖就行了。”
李芳有点酒量,她喜欢喝红酒,两杯红酒下去,她的脸色绯红,她对二叔说:“和你在一起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是我过得特别舒心的日子。”
李芳从来不去说以前的事,憨厚的二叔也从来不会问。
二叔只是知道李芳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成家立业了。
李芳和二叔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就对二叔说:“我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想把每月的工资都给我儿子补贴家用,儿媳妇不上班,两个孙子都在读书,花钱比较多,我得帮帮他们。”
二叔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说:“你好好帮儿子就是,再说你每月2000来块钱的工资也不多。如果儿子家有困难,你就和我说声,我也可以出钱帮助一下他们。”
“既然你和我在一起共同生活,我就有义务和责任让你生活得好好的。你放心就是,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幸福的日子。”
二叔的一番话,说得李芳心里暖暖的,她觉得二叔是难得的好人。
不只是二叔对李芳好,二叔的儿子和儿媳妇对她也很好。小两口总是一口一个妈叫着。
儿媳妇经常给李芳买衣服,去年李芳过生日的时候,儿媳妇还给她买了一个玉镯子,花了不少钱。
两好才是好,李芳对三叔的儿子和儿媳妇也非常用心,就像一个母亲对待子女一样疼爱。
二叔的儿媳妇坐月子时,本来打算请人帮忙照顾月子的,但是李芳说:“咱省点钱吧,我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我保证伺候得上心,儿媳妇要是不满意的话咱再雇人不迟。”
每天,李芳为儿媳妇做清淡营养的月子餐,儿媳妇特别爱吃她做的海参炒油菜。
李芳把儿子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也给洗好晾干叠好,她一有空就照看孩子,让儿媳妇多休息一会儿。
她还给儿媳妇揉揉腿揉揉肩,让她放松舒缓一下。
儿媳妇非常感激地对李芳说:“妈,你对我太好了,比我母亲对我还要好,如果让我母亲伺候我坐月子,肯定不如你细心。”
二叔看到李芳对儿子一家真心实意地付出,他也非常感激,他对李芳更好了。
每天晚上,二叔都要把当天挣的钱交给李芳保管,但是李芳从来不乱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她很少花钱。
每隔一段时间,二叔和李芳就去银行存钱,他们已经规划好了将来的养老生活。二叔打算以后去县城买套房子,和李芳一起颐养天年。
每年秋天,李芳都要缝几条老人穿的棉袄棉裤,她说是送给给亲家的。儿媳妇母亲不会做棉衣,就请她帮忙。
她心灵手巧,缝出来的棉衣针脚细密,棉花铺得又松又软。
她也给二叔的孙子做各种小衣服,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见了她就伸手找奶奶抱一抱。
二叔和李芳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的。二叔非常感谢李芳,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但是那些日子李芳突然很反常,她接电话时就走出去接,而且压低声音说话。
二叔问她和谁打电话了,她也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二叔悄悄观察她的神色,发现她有些魂不守舍,做饭的时候不是忘了放盐就是忘了倒油。
二叔和她说话的时候,她说了上句就忘了下句,有时顾左右而言他。一向爱说说笑笑的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妻子这到底怎么回事?二叔非常纳闷,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问她也不说。
那天下午,李芳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她特意炒了好几个色香味俱全的小菜,拿出来了一瓶白酒。每人斟上了一杯酒。
两个人喝得很尽兴,酒过三巡,二叔说:“李芳啊,这些日子你突然说话不多了,我心里很难受,你心里有什么事就得和我说,是不是儿子那边遇到了困难?需要钱的话咱就给钱。”
李芳的眼神有些慌乱,但是她却说:“哪有什么事啊,我就是有点不舒服,情绪不太好,现在已经好了,你放心,什么事都没有啊,儿子好好的呢!”
“我们在一起八年了,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真心相待,儿子和儿媳妇对我也特别好,你们都是特别好的人。”
“这辈子,遇见了你是老天爷对我的厚爱,让我过上了舒心的好日子。”
说着说着,李芳竟然哭了,哭得稀里哗啦,肝肠寸断的样子。
二叔吓坏了,连忙问她怎么了?李芳眼里有泪但是她却笑着说:“我这是高兴得哭呢!来,咱们继续喝酒,庆祝我们相识八年了!”
二叔喝醉了,他把李芳安慰了几句,就沉沉地睡去了。
半夜,二叔听到李芳悉悉索索地似乎在收拾什么东西,但是,他也没有在意,他只是嘱咐她早点睡。
二叔醒来时已经是天大亮了。李芳没有在家里,二叔以为她出去散步了,就没有在意。
二叔做好了早饭,但是李芳还没有回来,他打了个电话,但是关机了。
二叔出去找了李芳一圈,也没有见到人影,她到底去了哪里?二叔再次打电话,依然关机。
这时,二叔突然发现手机上有一条信息,刚才他急着打电话根本没有留意到这条信息。
李芳给他留言:感谢这八年你对我的厚爱,我无以为报!我走了,也许这辈子我也不会再回来了!我有很多难言之隐,请你理解!
看着这寥寥数语,二叔呆住了!他傻了一般喃喃地说着:“李芳,你为什么走了?为什么走了?你为什么突然撇下我就走了?”
二叔注意到,李芳走之前,只是带走了她的换洗衣服,存折和现金等贵重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放在抽屉里,就连二叔给她买的一个金镯子她都没有带走!
二叔拿着这个金镯子放声痛哭,这个镯子李芳非常珍爱,她一直戴在手腕上,头一天晚上和二叔喝酒时她还戴着呢!
金镯子上似乎还有李芳的体温,只是人再也不见了 。她摘下镯子时应该也是非常难过吧,想到这里,二叔又泪流满面!
李芳真的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她带走了二叔的心啊!
李芳走了的消息,很快就插上翅膀传遍了村子,邻居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李芳卷走了二叔的所有财产,她跟着二叔的目的就是为了骗他的钱。
有的说李芳又跟着一个有钱人走了。
谣言满天飞!二叔再也无心打理收废品的生意,儿子只好把那一大摊子托付给了一个亲戚暂时管理。
二叔天天躲在家里,借酒浇愁,他害怕出门,害怕邻居们探寻的目光,他饱受非议。
他觉得这一切太狗血了!老婆跑了,而且还不知道原因,二叔如鲠在喉,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他无法接受李芳的离去,他天天生活在苦闷中,他就是想不通日子过得好好的,她为什么就突然走了呢?
二叔反复打李芳的手机,但是,从来没有打通过,每隔一段时间,二叔就给李芳的手机充值,他不能让手机停机,他觉得这是他们之间重要的念想。
二叔迅速地衰老了,他胡子拉碴的,虽然还不到60岁,但是看上去非常苍老了。
有一天晚上,二叔习惯性地又一次打了李芳的电话,让他无比震惊的是,这一次手机竟然打通了,但是无人接听!
二叔的心激动得砰砰直跳,他仿佛就像看到了李芳一般,他赶紧继续打电话,终于,有人接了电话,但是久久没有说话。
似乎是心灵感应,二叔感觉到了一定是李芳在接听电话,他哽咽着诉说了李芳走后他的思念和心里的疑惑。
二叔说了很久很久,终于,他听到了李芳的啜泣声,她哭着说出了自己离开的原因。
原来,李芳并不是丧偶的,这些年她的老伴儿一直活着!
李芳嫁给老公第十年的时候,老公由于在单位里受到了排挤,他变得脾气开始暴躁。
有一天晚上,李芳正在睡梦中,她突然听到了院子里有动静。
她从窗户里往外一看,天啊,老公把所有的衣物都搬到了院子里,然后一盆一盆地往上浇水,他的眼神涣散,仿佛变了一个人。
从此,李芳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得筹钱把老公送到医院里治病。
老公的精神状况时好时坏,犯病的时候,他就不认识老婆孩子了,有时他会抱起一块大石头就砸向屋里。
李芳非常害怕老公犯病会伤害她和儿子,娘俩儿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有家不能回!
李芳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随着年龄增长,老公的精神方面的毛越来越严重了,只能长期住在医院里。
儿子结婚后,李芳对儿子说,她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让她痛苦了一辈子的地方。
儿子非常理解母亲的心,他说:“妈妈,这些年你太不容易了,以后你就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散散心吧。我已经成家立业了,我爸爸也只能住在医院里,你不用担心我们。”
就这样李芳投奔了亲戚,来到了我们这里,她认识了我二叔,在一起过了八年。当然这一切她没有告诉儿子。
李芳说她每年做的棉衣棉裤都是给老公做的,她的工资卡这些年并没有给儿子,都给老公交了住院费。
后来,她听儿子说老公的身体越来越差,她那段时间经常避着二叔给儿子打电话,询问老公的身体状况。
儿子说:“妈妈,你回来吧,我已经把我爸爸接回来了,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不能下床走路了。”
李芳非常焦灼,虽然她早已对老公没有了任何感情,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夫妻,再说她不能把照顾老公的重担全部推给儿子,这些年儿子一直去医院探望父亲,也不容易。
但是她又舍不得离开二叔,她左右为难,那些日子儿子一个又一个电话催着她回去。
终于她痛下决心离开这里,她故意让二叔喝醉了,她挥泪而别,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八年的家!
在她的照顾下,老公的身体有所好转。她知道自己要尽到责任和义务,她不能再离开他。
李芳对二叔说:“我不能请求你原谅,我对不住你,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表面上我很幸福,其实我的内心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我就害怕这一切会突然暴露!我知道我样做是不道德的,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中!”
“这辈子我们也许只有这八年的缘分了,祝福你!”
李芳在电话里哭得不能自已,她反复地给二叔道歉。
当二叔知道李芳竟然有老公后,他非常震惊,他仿佛傻了,他狠狠地撕扯着自己的头发,他想发泄内心的郁闷,但是无从发泄!
和自己过了八年日子的李芳竟然有老公,二叔哭笑不得!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狗血的事情吗?
他想指责李芳,她有老公为什么又和自己组成家庭?但是,他又说不出一句话!
儿子和儿媳妇知道后,他们都劝二叔忘记李芳,让他重新开始生活。
亲戚们又给二叔介绍老伴儿,但是他不为所动,他说不想找了。
其实二叔不是不想找,他的心还在李芳那里,虽然他也被李芳伤透了心。他觉得自己应该恨李芳,但是,他恨不起来,他想起来的只是她的各种好。
三年后的一天,二叔正在院子里喝茶,突然身边的小白狗汪汪地叫了起来。
自从李芳走后,二叔就养了这只小狗,陪伴着他。二叔抚摸了一下小狗的脑袋,但是小狗还在叫着,并且往门外跑去。
二叔起身也走到了门外,犹如春日惊雷,二叔眼前一花,他赶紧扶住了门框。
李芳站在门外!二叔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李芳早已泪流满面,她说了一句:“我回来了!”二叔也是热泪盈眶,他反复地说着:“李芳,我不是在做梦吧?不是做梦吧?”
原来,前些日子,李芳的老公去世了,她和儿子交代了一番,这回她要清清白白地走向新生活了。
如今,二叔和李芳已经领了结婚证,他们相依相伴,安度晚年。
回到问题: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是什么?二叔娶了一个外地的女人,婚后八年恩恩爱爱,但是,再婚妻子突然离家出走,从此销声匿迹了,多么狗血的事情啊!更让人震惊的是,原来这个自称丧偶的女人,她是有老公的,太狗血了!
李芳知道她自己做错了,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刻意隐瞒事实,故意说老公已经去世了,这是不道德的。
当她得知老公病重后,她终于幡然醒悟,回到了老公身边,细心地照顾他,尽到了做妻子的责任。
当老公去世后,她又回来了,重新走进了崭新的生活。
做人不能违背良知,更不能违背公序良俗。符合道德和法律的幸福才是踏踏实实的幸福!
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若不是亲身经历,别人说我都不会相信。孩子刚出生,妻子母乳充足,随后莫名其妙被一家人盯上。抱着孩子来到病房要求媳妇直接喂养,说什么挤出来的不干净,还是亲自喂的好。我心里十分愤怒:施舍了两次,怎么还蹬鼻子上脸呢!
现在社会总存在着一种现象,你帮助了她两次,她会由衷的感谢你;当你第三次不帮她时,她会认为你不尽人情;当你第四次第五次不帮助她时,她会认为你这人不近情理,想和你恩断义绝,甚至在别人面前开始破坏你的名声,说你的坏话。
这不是在说段子,而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以说起这事,我心里就十分恼火,当然心里也开始自我反思起来。这些人,可决不能惯毛病,否则都是给自我找事。
该事件发生在我堂弟身上,为了更好的叙述事情的经过,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来描述。前不久,妻子预产期已经到了,但还是没有动静。因为是头胎也没有生育经验,因此我决定带着妻子收拾好衣物,住进了产房,静等新生命的到来。
过了两天后的早晨,妻子开始不舒服,有了生产的预兆,于是护士搀扶着她进了产房。因妻子体质较好,哪怕在孕期也坚持锻炼的缘故,10个小时后,我的宝贝女儿出生了,我也新晋为棉袄奶爸。
看着妻子生育后虚弱而又苍白的脸,我心疼不已,流下了眼泪,暗自发誓今生拼尽全力也要守护这娘俩。
生过孩子的都知道,顺的也得在医院住院1周,以便观察孩子的健康以及帮助产妇调理身体。孩子出生的当晚,媳妇就有了乳汁,小家伙也享受的闭着眼睛,不断的吮咂着。
我爱抚着女儿稚嫩的小脸不禁感叹:这是上天送我的礼物。脑海中也开始计划着:“要给女儿买漂亮的公主裙,练跳舞,再练个钢琴,她会成为是人群中闪亮的星星,幻想着她长大后有着和她妈妈相似的面容与柔情,真不知道这么好的一颗白菜会便宜了哪个臭小子,不禁开始担忧起来。
妻子见我独自一人喃喃自语,脑洞大开的浮想联翩,不禁的捂着肚子说:“伤口疼,你可别惹我笑呀。”我才从不断的幻想中回过神来,摸着头不好意思的说:“让你见笑了,这喜当爹,还有小激动呢。”妻子温柔的笑笑,并无责怪的意思。
当时我们住的是两人间,隔壁住的也是一位新妈妈,比我们早一天。可不一样的是,那妈妈连续三天都没有,孩子饿得嗷嗷叫,只能喝奶粉。
因此他们十分羡慕我的女儿,可尽管如此,年轻人或许是想法比较多,也没见向我们讨要母乳。妻子本来有这个打算,但又担心主动送上门的遭人嫌弃,我们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后来护士也来宣导,说充足的妈妈可以备出一些给需要的家庭,到时候由她们统一分配。媳妇听到这,倒是挺来劲,自告奋勇的表示自己也要无私奉献下。我当时没多想,觉得孩子喝不完的倒掉也挺浪费,分享给需要的家庭这样当然也好。
就这样我们供给了两天,到底是分给了哪个家庭,我们当然是一无所知,直到第三天的一大早,那人家直接抱着孩子来认亲了。
刚见到的时候,那孩子的妈妈十分客气,一直不断道谢我们这两天的供给,称孩子吃了后皮肤都奶白奶白,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夸。并表示,自己已经请人,相信很快就有了。谁知这时她婆婆却一脸鄙夷的说:“那么费事,就算有又能怎样,稀汤寡水的,有啥营养,你看看人家这,身体这么好,养出来的娃那是白胖白胖的,你要跟人家多学习。”
话没说完,只见她儿媳的脸红到了脖子根。这婆婆一看就不是善茬,她儿媳还不知道今后要遭多少罪,不禁为这可怜的女人捏了把汗。
媳妇见气氛有点尴尬,便安慰道女人说:“别着急,有人就是慢一些,放轻松一些。”女人也只能附和的微笑点点头。
谁料这时候她儿子哇的一声哭了,她婆婆连忙说:“哎哟,看看,我宝贝孙子肯定饿了。”于是毫不客气的对我媳妇说:“今天呀,就不劳驾你们送了,也不劳驾护士去送了,孩子就在这,直接喂吧,多省事啊。”
一听这话,我想到的就是拒绝,但媳妇抢在了我前头委婉的说:“这都得听护士随机分配的,不得擅自,再说,这样也不太为生。”这老太太听不出好话,据理力争道:“她们姑娘家家的懂啥呀,我们那会,孩子要是吃不上,都是挨家挨户的讨着吃,没有比这安全卫生的,那挤出来的才不卫生呢。”
媳妇一听这话,一时语塞不知所措,我知道这已经触及到了我与妻子的底线。于是站起身,态度也强硬起来说道:“我们分享出来那是我们乐意,但可不可能被你当成你宝贝孙子的奶妈!
说着开门推搡两人出去,她儿媳也自知理亏,识趣的起身就拉着婆婆往外走。可那老太太依旧不死心的说:“我这都来了,你好歹把这回给喂了呀,真不近人情。”
我一听这话火冒三丈,用挑衅的语气说道:“你现在就可以挨家挨户的讨奶,看谁愿意施舍给你的宝贝孙子一口,对了,你记住,从现在开始,别人我不管,我们家的你一滴都别想。”
老太太在走廊上依旧叫嚷着:“这人怎么这样,自己多的挤了冲马桶,也不愿给我可怜的孙子喂,真缺德。”
此时我已经不想再与这种人多一句话,那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经历,为了这种人生气,当然不值得。随后我对妻子说:“那啥分享的就算了,现在都有人厚颜无耻的找上门喂,把这还给当成理所当然了。”
说完这话,我却见到媳妇委屈红了眼圈,我自然是心疼不已,赶紧上前安慰。
后来几天,都总是瞅见那老太太抱着他宝贝孙子来我们门外踱步,或许她是在瞅着我不在的机会,见我媳妇人善好欺,还想再强人所难。
于是我走了出去,直接找人投诉,那家人被直接警告,并取消了领取的资格。
我虽然能理解有的世代单传一根独苗的珍贵,你爱怎么疼怎么宠,那都是你自己事,可别把所有人的付出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通过这事,我也反思了生活中的许多人与事,有人就与这老太太一样。总觉得别人事实都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所有人都得听自己拆迁,真是可笑。终究还是得来的太过容易,把这一切都当做了理所应该,当有人拒绝时,她便漏出丑陋嘴脸,向别人讨要还是属于她的那份。
也奉劝那些得到帮助的人:别人不帮你是应该的,毕竟别人不欠你,若别人帮了,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给棵树就顺着往上爬,倘若这样,这毛病终究有一天会有人给你治。
你或你听到的最狗血的事情是什么?
我听到最狗血的事情是一个大爷将两套房子赠给外甥女,老来中风瘫痪却要亲生女儿伺候,养老。
老人在记者面前痛哭流涕,他叫刘志平,63岁,几年前因高血压,导致中风偏瘫。
如今,刘志平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口齿不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看着痛哭流涕的老人刘志平,人人都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对于老人的遭遇,他附近的邻居更加显得愤怒无比。
邻居们告诉记者,刘志平老人有一个亲生女儿,名叫刘馨欣,今年35岁,是个大老板,身价上千万,可她却对老父亲的死活不管不顾,甚至为了逃避赡养义务,竟然要让老父亲直接走法律程序上诉自己。
为了求证邻居的说法,记者打电话给刘志平的女儿刘馨欣了解情况。在电话里,她叫刘志平走法律程序,法院要她怎么做,她就会怎么做,她绝对不做违法的事情。
记者问她是不是要他们先找派出所,找单位,最后才来找她?她说随便你们怎么找都没问题!
记者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老人身上肯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赡养父母本是女儿的最基本义务和责任,而家庭条件如此优越的刘馨欣,对偏瘫的老父亲的态度如此决绝,可能他们之间有误会。
父女两人关系决裂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事情。
几年前,家住长沙望月湖小区的刘志平因为高血压,引起中风,留下了偏瘫后遗症,造成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腿脚不便,每天只能依靠邻居搀扶,才能勉强走几步路,正常的饮食起居,对刘志平老人来说非常困难。
记者:这是你自己做的吗?
刘志平:这是别人给我的,别人帮我炒的。
记者来到刘志平老人的家里时,他正准备吃饭。饭桌上有两小碟菜,一碟是辣椒,一碟是苦瓜,都是别人帮他炒的。
记者在邻居那里了解到,老人几天前还摔倒了,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艰难的爬起来。
听着邻居对自己的遭遇抱打不平,刘志平老人委屈的痛哭起来。他张大嘴巴,却只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刘志平老人的哭声,让人心痛。如果不是有热心邻居一直以来的帮助,老人晚年的生活,我们难以想象该有多凄惨。
父母年迈正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刘志平的女儿刘馨欣怎么会如此狠心,不理父亲。
为了老人有个好的晚年生活,记者决定带他去找她的女儿刘馨欣。
刘馨欣是个身价上千万的大老板,在长沙国际家具城中有个门店,家境如此优越的她,不知道什么原因拒绝赡养父亲。
记者带着刘志平来到他女儿的门店,那里的员工对他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了。
家具店的合伙人说,刘馨饮外出办业务,不在店里。
于是,记者拨通了刘馨欣的电话,说明了来意,面对父亲的到来,她却拒绝与父亲见面,并表示不认识刘志平,这让记者十分意外。
记者:你爸爸现在在这里。
刘馨欣:哦,不好意思,可能你弄错了,因为我是从小很早的时候就被我爸爸抛弃了。妈妈带着我被他从家里赶出来了,所以你所说的这个人,或者是怎么样?我从来也没见过,我也不知道。
记者把电话递给刘志平,还没等老人开口,刘馨欣就挂断了电话。不管刘志平如何拨打,她都不再接听。
随后,邻居王军波拨打刘馨欣的电话,她依旧强硬的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刘志平。
明明两人是父女关系,她却说不认识父亲。
原来,刘馨欣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刘志平就与前妻离婚了。刘馨欣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刘志平不管不顾女儿,也没有给抚养费,是他前妻将女儿拉扯长大的。
自从刘志平与前妻离婚之后,他没见过女儿,对女儿也没有尽过抚养的义务,所以刘馨欣内心很多怨恨与不满。
刘馨欣是刘志平唯一的孩子,如今他生活不能自理,要求女儿赡养他,女儿却要求父亲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自己一定会配合。
如今的刘志平举步维艰,走法律程序并不容易。如果父母与子女真的对簿公堂,亲情肯定会决裂。
邻居说,其实刘馨欣并不是完全不理刘志平的。她曾经还给父亲打过生活费,父女亲情彻底决裂,是因为望月湖小区的两套房子。
看着可怜的刘志平,邻居再一次拨打刘馨欣的电话。
刘馨欣说,我不认识他,我不想碰面,我不认识他。因为从我几岁的时候起,我就没看见过他,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你现在说突然冒出一个人,我接受不了。
父女二人闹到如此地步,肯定有一些误会。为了查明真相,邻居带记者来到了刘志平老人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
邻居告诉记者,导致刘志平和女儿亲情决裂的原因,就是眼前的那两间老房子。
那两间老房子总价大概12万,刘志平为了能够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他把两套房子送给自己的外甥女邓梅,当时并签了赠予协议书。
协议的内容是刘志平的两套房子,免费送给外甥女,但外甥女要给自己养老。
后来,刘志平还将两套房子过户给外甥女邓梅,邓梅还将老人接到了自己家里生活。
可让老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去一年, 外甥女邓梅却将他送了回来。如今,这两个房子已经完成过户登记,房主是邓梅,不是刘志平的。
邻居们觉得外甥女邓梅,欺骗了老人的房产。当时邓梅说,她把他接过去,照顾他衣食住行,照顾他看病。
如今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却把他送回去,所以他们觉得邓梅有点带有欺骗的性质,把财产搞到手就不管了。
邻居们还认为,就是这个协议,击垮了脆弱的父女亲情。如果将这矛盾解决,刘馨欣还会给老人送终的。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记者找到了邓梅。一见面,邓梅异常激动,她说这两套房子不是刘志平的,而是她另外一个舅舅刘志文的。
邓梅:这个房子以前不是他的,本来就不是他的,我和你讲这个房子本来是刘志文的,是我另外一个舅舅的。
最开始,刘志平和老母亲住一间,刘志文住一间,后来老母亲去世,就剩下刘志平和刘志文一人一间。再后来,刘志文也去世了,他一生未结婚,未生育。因此,整个刘家人都认为。其中一间给刘志平,另外一间是刘家四兄妹平分。
邓梅表示,自己跟舅舅刘志平感情从来都不好,但母亲去世后,看着刘志平中风瘫痪,无人问津,便起了同情心,自己跑前跑后,悉心照料刘志平的饮食起居。
刘家人最终协商让邓梅带刘志文回家居住,但是因为刘志平经常带不同女人回家,让邓梅受尽指指点点。
邓梅:经常有女的发信息给我,骚扰我,说我是他的女人,你说你恨不恨?这些我都不计较,打电话骂我,威胁我,我手机里还有信息,我找给你看,也就是说,不止一个,不止一个,好多个,包括他现在都有女人,经常是这样子的。
陌生女人的骚扰,周围人真的指指点点,让邓梅有苦说不出。无奈之下,邓梅只好将刘志平送回望月湖小区,并给他租了一个房子。
虽然邓梅把刘志平送了回去,但是平时还是有照顾他的,不仅给他买了各种新电器,而且每个月还给他1000块钱生活费。
邓梅对记者说,望月湖租的房子里面没有空调,没有热水器,都是她买的,全新的,那个空调和冰箱是新的,如果她是坏的话,她会做这么多,她还给他交房租,钱也给了,还经常去看他,每次看他,他就一副那个样子,好像她是他的仇人一样,凭什么?
客观来说,邓梅对刘志平确实没有赡养义务。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她对他的确付出了很多。但是,如果邓梅做不到给刘志平养老,当初就别要人家的房子,也别签那份房子赠予协议书,协议书的附带内容是给刘志平养老的。
关于有无违背了当初签定的养老承诺,可邓梅却说无愧于心。
两套房子都得到手了,就应该尽心尽力的照顾刘志平老人;而不是让他连菜都要邻居帮他炒,如果邻居不帮他炒菜,他就没饭吃。这样叫尽力照顾老人吗?难怪老人对她有意见。
邓梅的婆婆跟记者说:刘志平这个人不太地道,对他这么好,还不知足。他亲女儿不理他,他的前妻跟他离了婚,他是什么样的人?还带年轻的女孩啊,已经走不动了,还带到出租屋。
邓梅的婆婆说,当年刘志平的前妻就是因为他的作风有问题才离的婚。刘志平几十年都不知悔改,如果刘志平安安心心养老,事情根本不会闹到这样的局面。
邓梅表示她是一直都没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大不了她对刘志平的付出都可以不计较,也同意毫无保留的将房产交出来,不管房子怎么样处理,过户时,她给的18000块钱必须还给她。
邓梅:房子,我不要,我说一分钱都不要。反正我一点我都不要,我的那份也不要,但是我交的这个过户钱,这个我就恨死了,我就要。
邓梅要舅舅当面说句公道话,她这个外甥女最近做的怎么样?
让老人又如何回答嘞?他已经口齿不清了,说一句话像拉牛上树一样,根本无法表达清楚。
邓梅说,除了望月湖那两间老房子外, 自己母亲也有一间房子。之前的房租收入都给刘志平的,原本以为舅舅会对自己的付出表示感谢,可没想到他的态度那样。
还想老人怎么感谢她啊?要了人家的房子,人家生活不能自理,要邻居帮忙炒菜才有饭吃,若不是有邻居的帮助,可能老人早已饿死了。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刘志平老人决定将两套房子卖掉,然后把卖房子的钱全部给女儿,希望女儿给自己养老。
后来,记者从邻居口中得知,刘志平的确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经常在外面乱玩,导致亲人对他很反感。
邻居大妈A:刘志平这个父亲以前还是有缺点,不能完全怪这个女儿,我有什么说什么,这个父亲喜欢在外面玩。女儿还是觉得丢了自己的脸。女儿肯定觉得对家庭有影响。
邻居大妈B:其实,原本女儿是打算给老人养老的,女儿建议老人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可老人拒绝了自己,还将房子正给了外甥女,正是因为不给这种做法,父女关系彻底决裂。
记者带着刘志平老人来到了女儿刘馨欣的家。他的前妻丁玉芬说,女儿这几天确实在外出差,而自己回想起前夫刘志平十几年的婚姻,感觉不堪回首,他不值得别人同情。
丁玉芬:我女儿就说,我又不要,我要干什么?你一间这样的房子,我懒得要。
丁玉芬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虽然吃了很多亏,但是如今女儿上进,让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丁玉芬会在刘志平解决房产矛盾之后,劝女儿承担起应尽的赡养义务。而刘馨欣曾经说过,只要父亲自己把房子解决清楚,她会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并且养老院所有的费用,她也会全部承担。
第二天一早,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刘家人最终达成协议,老母亲留下的两套房产,一套房产给刘志平,一套给刘志平的妹妹刘娟,按照市场价格,刘家人会补偿刘志平一半房款,刘家人也希望刘馨欣承担起父亲刘志平的养老责任。
最后,经过这件事,刘志平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以后好好做,不要再伤孩子的心,以亲情为重。
其实,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只有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孩子身上,毕竟你不是人家的亲生父母。
用利益作为前提条件,要求别人家孩子养老的,这种养老模式是不现实的。毕竟钱不是万能的,收买不了人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