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日本这个国家很狡猾,低调赚钱,低调做事,这是他们一贯的风格。如果你轻看日本,那么就可能吃大亏了。

作为曾经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电子产业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毫不夸张地讲,在电子产业高端领域,日本是仅次于美国、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

既然日本的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在手机领域不与苹果召开世界性竞争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有不完善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1,智能手机领域,日本手机品牌全军覆没,但日本公司赚得体满钵满

在智能手机领域,日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一,屏幕

屏幕是智能手机非常重要的部件,全球范围内能大规模量产中高端屏幕的厂商有三星、lg,还有日本的夏普公司。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雷军曾多次拜访夏普公司,以此获得夏普的屏幕供应。

二,传感器和摄像头

拍照是智能手机非常重要的功能,而智能手机拍照离不开摄像头和传感器。

全球范围内,能够大规模量产摄像头、传感器的厂家不多,亚洲的三星、索尼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和三星相比,索尼的摄像头工艺更成熟,市场认可度更高,大多数旗舰手机都采用了索尼的摄像头。

在传感器的选择上,华为、小米、oppo、vivo也优先采用索尼的IMX系列传感器。

三,电池

日本的电池厂商实力强大,最有名的当属万胜、松下两大厂商。

这两家公司生产的电池受到各大厂商的追捧,是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的主要电池供应商。

四,半导体领域

自从华为被制裁后,麒麟芯片就无法被代工生产,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我国在半导体领域上的短板。

和我国相比,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已有数十年,诞生出瑞萨电子icon、索尼、东芝、信越化学、SUMCO、铠侠等公司。

凭借这些公司,日本在光刻机制造、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芯片生产方面领先全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智能手机领域,日本的科技公司已经打造出了一条完整的工业链。

凭借这条工业链,日本科技公司处在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的上游阶段,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换言之,日本即使不和苹果竞争,它也可以赚到智能手机市场的钱。

2,日本不是没有手机品牌,但错过智能手机的风口,只能在日本国内苟延残喘

在功能机时代,日本的索尼、夏普、松下、东芝都是全球有名的手机公司。

这些公司推出的手机可以和诺基亚、三星、黑莓同台竞技。

毫不夸张地讲,功能机时代,日本手机是仅次于诺基亚的王者,韩国手机也得甘拜下风。

很遗憾,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日本手机厂商没有抓住这个风口,在品牌打造、产业链融合、市场营销方面,日本手机品牌全面落后三星、苹果。

自此以后,日本手机品牌无法和苹果、三星在国际上竞争,只能在日本国内苟延残喘。

为什么总苟延残喘来形容日本手机呢?因为苹果手机在日本销售火爆,其市场份额接近50%。

有时候我很感慨,日本的消费者也挺有趣的,不支持国产品牌,让iPhone手机在日本耀武扬威。

所以日本手机在日本国内都竞争不过苹果手机,又有什么资格和苹果进行世界性的竞争呢?

3,为什么日本手机不与苹果手机进行世界性的竞争?

日本科技确实很发达,但在手机领域,科技发达和手机竞争没有因果关系,因此日本手机确实无法和苹果手机进行竞争。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日本手机品牌的主要业务不是手机,而是各大电子产品零部件。手机不赚钱,就是交个朋友。之所以还在卖手机,只是让消费者知道我还在。

二,日本手机品牌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全球市场,其营销能力、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三星、苹果、华米ov。

除了日本手机自身的原因,苹果手机的强大也不是日本手机品牌可以撼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苹果手机引领了触屏手机、智能手机时代,是全球消费者公认的高端手机,这是日本手机比不了的。

二,苹果手机有自己的手机A系列仿生芯片,得芯片者得天下。反观日本手机品牌众多,却没有像样的手机芯片?

三,苹果手机有自己的IOS系统,并打造了完善的生态链,这是包括日本手机在内的手机品牌仰望的优势。

四,苹果手机早早地在全球建立了旗舰店,新机发布,可以引起全球消费者的追捧。

五,苹果手机在全球范围内有广大的粉丝群体,这是其他公司不能匹敌的。在我看来,苹果粉丝是苹果最大的财富。

日本手机品牌不热衷于手机的创新、销售,而苹果手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经营模式。此消彼长,日本手机拿什么和苹果手机进行全球性的竞争呢?

4,写在最后

虽然日本手机退出了历史舞台,无法和苹果手机进行世界性的竞争。和我国手机品牌相比,日本手机也显得弱不禁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小看日本手机。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手机产业链早就规模化、量产化,即使不卖手机,日本公司也能大赚特赚。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手机公司也能做到产业化,不再是靠组装手机生存。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原因很简单,非不愿而是不能,现在日本在手机领域(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许多其他领域)的技术已不再领先,更不用说在手机领域和苹果展开竞争,连华为、小米都是日本手机品牌无法越过的大山。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日本转向制造手机的高科技部件,比如芯片的原材料,比如屏幕等,而中国则接手了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整机制造,所以日本的道路是对的吗?我想说日本走错了,一如当年在显示器和电视行业做错了输给了韩国。

(索尼手机已经是昨日黄花,小众手机)

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表示,过去10年里日本的电子元件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而中国和韩国的份额则迅速上升。在手机零部件方面,日本的市场份额与iphone紧密相关,但是和中国和韩国的品牌关联度不高,因为中国和韩国手机品牌使用的零部件只有少部分使用了日本货。在手机行业,整机制造商实际上比零部件制造商利润更高,所以日本在手机行业里赚得钱不仅比苹果少,也比中国和韩国少!

由于没有本土手机品牌的掩护,日本在零部件方面也一直在失势,特别是对于最赚钱的组件,即屏幕面板、移动芯片和内存芯片更是江河日下。例如JDI(日本显示器公司)近年来一直在苦苦挣扎,夏普被打包出售,东芝内存被出售,日本没有参与移动芯片的制造,这就是日本在手机行业节节败退的原因。

(曾经风光无比的索爱手机,十几年前的手机,现在看起来也十分美)

在移动相关芯片设计和无线技术方面,日本也明显落后于中国,而且差距每年都在扩大。中国拥有开发自己的移动芯片和基带核心的主要厂商,而日本没有。中国(以及韩国、美国和欧洲企业)在5G技术上大举投资,日本也这样做了,但其努力没有达到同样的水平。虽然日本软银收购了ARM的大部分股份(软银为移动CPU和GPU提供架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ARM现在就是日本的技术。ARM仍然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公司,没有将人才或技术转移到日本的计划。

(夏普手机)

瑞萨电子是一家真正的日本大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但它的重点是汽车电子和较小的集成电路控制器,而不是最重要的手机芯片。索尼的成像传感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即使是高端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与整个手机的材料成本相比,现在也非常便宜(不到10美元),因此尽管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收入潜力有限。同样,日本在上游半导体制造业(如SUMCO)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日本是上游国家,全球市场规模较小,收入潜力有限。这些公司可能在手机生产链上占有重要的环节,但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仅凭他们自己无法对日本经济产生大的影响。所以我想说,日本今天仍然是手机行业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但它的前景相当暗淡,除了少数几个小领域。主要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不能在市场上保持主要地位,你就不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以前我有一个爱立信手机)

刚进入千禧年的时候,日本索尼、松下、夏普和爱立信何等风光,几年后索尼和爱立信合并做索爱手机,那时候也是风光一时无两,但在苹果手机一统江山,韩国三星稳坐二把手,中国手机雨后春笋,日本手机品牌相继陨落。日本以为只要自己做手机零件供应商就能赚大把钱,可惜如果没有整机技术,零件供应的利润低微无比,更可怕的是日本没有可以和苹果、华为和三星鼎立的手机品牌,没有了市场,它的零部件工业也会萎缩。

不要过于神话日本,它在新的科技革命之下必定凋零!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感谢邀请。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不是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竞争,而是竞争不过苹果,才慢慢地退出市场。乔布斯在推出苹果手机前,曾经特地到过日本,并且特地前往索尼参观,当时索尼不但创造出WALKMAN,还推出了其他优质的消费电器产品。而乔布斯在创立苹果公司以后,很多创意灵感是来自索尼,并且他毫不掩饰对索尼的敬佩。在第二次回到苹果公司以后,乔布斯发现,在自己离开时,索尼并没有向前有太大的发展,这就激起教主赶超索尼的雄心,要在WALKMAN上打电话,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另一个方面,日本公司制造手机非常早。几乎所有的日本电器公司都有自己的手机品牌。日本最早的手机是来自美国,类似车载电话的手机,1台手机每月的费用在30万日元以上,所以刚刚普及的手机是天价的通话费,日本最初用得起手机的人不是黑社会,就是公司高层。不久大哥大的手机,发射基地少,充电时间长,手机很重所以一般的百姓没有人使用。

但是个人的需求,与商业的要求,要求日本企业开发新的手机,日本又是制造大国,简单的移动手机很快被设计出来,日本的手机运营商,为了防止顾客中途更换公司,就把手机的芯片做死在手机中,这就造成消费者对手机功能需求比不上对运营商的要求,日本手机市场固化严重。

因为日本孤立于大陆,与大的隔绝的位置使得日本手机进化,对客户的需求的捕捉都不灵敏。公司业务为主对手机的性能要求不高,再加上日本网络技术的进步慢,比不上韩国,美国,这样由网络技术带来的手机革命的迫切性完全没有觉察。甚至日本还在顽固坚持自己的传统手机,拒绝智能手机,最终日本手机市场越来越小被美国,韩国,中国超越。虽然日本可以向美国,韩国,中国等企业提供电子零部件,但把这些零部件合成技术落后,这让日本只能为其他公司打工,而不能自己组合成先进的手机,归根到底还是网络技术的落后造成这样的后果。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日本人像乌龟。

这绝对不是说骂日本人,而是起源于一个独特的效应,叫“加拉帕戈斯效应”,加拉帕戈斯是个岛,岛上有不少奇怪的生物,包括乌龟,这些生物远离大陆,所以独立进化,搞出一大堆奇形怪状的进化种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加拉帕戈斯龟,但是这些生物如果到了大陆,那是毫无竞争力的。

日本手机就是典型的。

功能机时代

功能机时代,日本绝对算先进的,比如说早在功能机时代,日本的手机就有移动电视看,免费哟,彩屏手机也是日本最早普及的,而且日本手机也是最早开始防水的,因为日本人爱泡澡,他们需要一边泡澡一边玩手机。日本手机早在2001年就开始搞电子支付了,而移动上网也是在2001年。

这个普及速度,甩了今天好多国家,甚至不少发达国家一竿子远。

怎么就落后了?

日本有好多产品他就是满足日本本国需求,在海外是没有竞争力的,曾经有个谣言,说日本产的东西,一流的给日本用,二流的出口到欧美,三流的出口到中国,这是胡扯,谁不想多赚点钱?日本又不傻。

手机情况也是一样。

日本的手机生产商完完全全受制于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最出名的,大家也知道了,就是docomo,这类的运营商深度定制了自己的平台,比如说他们把塞班拿过来进行深度定制,故意让能在塞班运行的程序不能在自己的平台上运行,然后要求所有的日本手机商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日本手机商就直接照做。

结果后来爆发了IOS和安卓的手机革命,日本手机商完全猝不及防。

日本手机商的挣扎

日本手机商确实有想过出国到外面赚钱,但是你想一想,这成本多高,中国的华为,小米这种手机,不管在那生产的,反正都是安卓,往国内卖,把语言改成中文,往国外卖,语言改成英文,齐活了!日本可不行啊,日本要把一个手机从头到脚的设计,因为原来的系统他就只能运行在docomo的系统上,结果成本巨高无比。

后来软银孙正义那帮人,把苹果这匹狼给招来了,就跟当年的“黑船来袭”一样,日本手机商完全不是苹果对手,纷纷溃败。

曾经被日本人视为“神器”的1seg、felica、红外线之类的,瞬间变成烂货。

各式各样的APP才是王道。由于运营商的牢牢把控,导致手机商完全赚不到什么钱,于是你就看到了,富士通跪了,夏普跪了,京瓷跪了,松下跪了,跪了一大片。

只有国际化非常好的索尼,现在苟延残喘。

当常年的闭关锁国,一旦国门被外国强行打开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学过历史,晚晴那段惨痛史,不用我再重复了吧。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感谢您的阅读!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我们发现很意外的事情,在日本卖的最好的手机,竟然是苹果手机。这确实让人很意外的,毕竟在日本,实际上有太多的手机厂商是和可以美国苹果进行媲美,包括索尼,夏普以及京瓷等等。

我们能够看到截止到2020年3月,苹果销量达到了45.4%,夏普,富士通等等,为何苹果的销量如此出众呢?这确实让我们感觉到惊诧,毕竟我们知道的是,日本的手机市场也反馈出了日本消费者对于国外品牌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反馈了,对于美国产品的喜欢度。

很多人为什么喜欢苹果手机?我们发现一些日本用户为何喜欢苹果呢。这里很多女学生都会喜欢买iphone手机,甚至有消息说,很多女孩还必须买苹果手机,要不然觉得自己有点落后了。

早期的日本的手机确实表现很出色,但是随着日本手机的价格以及性能的优势并不能够让人满意,渐渐的失去了市场,最终退出了市场。

苹果手机之所以能获得消费者的喜欢,还是因为苹果手机的系统和设计,确实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喜欢,因此日本手机确实难以发展起来了。

日本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不在手机领域与苹果展开世界性的竞争?

日本手机制造起步还比较早,但是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有很多原因;日本算是个大国,或者是中等偏大的国家,但是不可能所有产业都要发展,也做不到;比如说:历史上先不谈,现在日本的飞机制造、航空业如何?

目前的日本,给人的印象是,人口老化,社会缺乏活力,经济长期低迷,“失落了几十年”;也许正因为如此,据说日本放弃了一些产业,或者从某些产业的劳动力、成本、利润、技术、环保等因素综合考虑,日本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产业;日本电视机、电冰箱等现在也不多见了吧,很多也不是在日本本国生产的。

但还是要正确看待日本,日本仍然是一个经济、科技大国,在一些领域里,日本还是拥有不少的技术、专利、关键设备及产品,包括一些垄断性的技术、设备、产品;不能从一些表面现象就轻易下结论“日本不行了”;日本有些方面是“不行了”,也有“行的”;我们还是需要在互利的基础上,与日本展开交流、合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