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梵蒂冈虽小只有约800人,但是因为一个原因,没有哪个国家敢动它,反而无比恭敬!
梵蒂冈以小著称,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被称为国中之国,因为梵蒂冈就在意大利境内,很多人就感到好奇了,既然全境被意大利包围,为什么不把它吞并呢?其实意大利不但不会把它合并,反而还会保护它的周全!
1、梵蒂冈介绍想要弄清楚梵蒂冈为何没有受到他国的侵犯,就必须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国度,很多人都听说过梵蒂冈,但是对这个袖珍小国未必了解,今天我们就带你走入这个国中之国
首先梵蒂冈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全称为“梵蒂冈城国”,可以说一城就是一国,一国只有一城
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了,人口仅有800余人,土地面积为0.44平方公里,所以很多人就会慕名而来一睹它的风采,因此这也成为了一个旅游的圣地
这个国家虽然只有约800人,但是大部分都是神职人员,这是中世纪教宗国的中心,但是在1870年的时候,教宗国成为了意大利的一部分,教宗们退居到梵蒂冈
1929年跟意大利签署了《拉特兰条约》,从此,梵蒂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庆日为2月11日,国歌为《教皇进行曲》,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为官方语言,是一个君主专制政体的天主教国家
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人民生活水平却很高,人均GDP在2016年的时候就达到了95011美元,梵蒂冈还设有国务院、圣部、理事会等办公部门,国务院由教宗直接领导,除了管理内政之外,还负责外交事务
教宗还可以任命国务卿,管理教宗的枢密事物,圣部则主要管理天主教的事务,下属还有万民福音部、东方教会部、修会部、主教部、礼仪与盛事部、天主教教育部等部门
除了这些教会部门,梵蒂冈也有自己的银行,比如宗教事务银行,负责全国的金融系统,可以直接对教宗负责,这家银行还跟世界200多家银行都有业务上的往来,梵蒂冈也拥有10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在很多欧美国家,也拥有股票和债券以及不动产约6亿美元
很多人说如此小的国家,靠什么生存呢?梵蒂冈并无工农业,更没有自然资源,所以人民的生活用品,只得依靠意大利,通过旅游观光、邮票、还有不动产的出租、银行利息、还有宗教信奉人士的捐助等来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
而且梵蒂冈还跟183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联合国都有常驻观察员
梵蒂冈也有很多名胜古迹、教堂等等,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前来旅游观光,这里的宗教色彩特别的浓重,因为他们都信奉天主教,每一个星期天都要在大教堂礼拜
2、梵蒂冈军事力量梵蒂冈的军队看上去特别的古典,被称之为瑞士卫队,这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少的军事力量,他们的职责就是保卫教皇和教廷的安全,宣誓效忠于教皇方济各冕下,瑞士卫队成立的时间也特别早,1506年就成立了,当时的教皇儒略二世,跟瑞士协商派出雇佣兵,这支队伍就成为了教皇的私人警卫兵
除了瑞士近卫队,还有梵蒂冈宪兵,瑞士近卫队大约有110人,梵蒂冈宪兵约有130人,加起来也就240余人
梵蒂冈的宪兵要负责社会的秩序、和治安、刑事侦办、还有交通、边境管制等等,瑞士近卫队则保护教宗、以及重要人物、还有教宗的建筑物等等
3、梵蒂冈武装力量如此小,为何没遭到他国攻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梵蒂冈的军事力量世界最小,为何没有遭到别国的攻打呢?
主要原因这里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廷的所在地,而且信奉天主教的人特别多,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1/6,又是一个教皇国家
如果哪个国家冒然攻打梵蒂冈,就是等同向所有信奉天主教的教徒们宣战,而且信奉天主教的国家特别多,所以你挑战的不仅仅是梵蒂冈这个小国而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国家的天主教徒,对梵蒂冈也是无比的恭敬!这就是宗教的影响力
再说梵蒂冈身为一个国中之国,全境都被意大利包围,想要攻打它,就要跨越意大利,所以意大利也不会同意!
总而言之,信奉天主教的大约有十亿人,所以梵蒂冈独立了91年,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侵犯!
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如果梵蒂冈的教皇看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说:但凡脑袋瓜正常一点,谁会去攻打梵蒂冈?
一个不到一千人的小国,说个不好听的话,放上两个村的人,就会妥妥地拿下,为何欧洲国家那么“不堪”,竟然不动心?
哪有那么简单,拿下梵蒂冈,必须翻越“三座大山”。
1、第一座庇护梵蒂冈的“大山”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必须清楚梵蒂冈的基本情况:梵蒂冈到底在哪里?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人,有多少军队。
梵蒂冈,坐落在意大利的罗马城内,这是真正的城中之国,所以也叫梵蒂冈城国。
梵蒂冈的面积不太大,仅仅0.44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
和我们中国的农村一个庄子差不多。
具体说,如果长0.67公里,那么宽也在0.67公里左右,也就是长宽各670米,就是梵蒂冈的大小了。
所以,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了,没有比它更袖珍的。
有人说,圣马力诺也比它大吗?
是的,一个圣马力诺,足足有150个梵蒂冈大。微信上最火的安道尔,更是有1000个梵蒂冈大。
梵蒂冈地方不大,相对来说,人其实“不少”,常住人口大概有800多人,其中,军人有240人。
我们说道说道这240人是干什么的。
240人中,瑞士近卫队的人数约为110人,存在的目的主要是负责保护教宗、重要人物来临及所有属于教宗的建筑不被破坏。有人会说,为什么是瑞士卫队?这应该和瑞士长期中立有关。
梵蒂冈宪兵的人数稍多一点,大约为130人,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梵蒂冈国内的社会秩序、交通管制、边境管制、刑事调查,以及一般的警务工作。
梵蒂冈是在1929年同意大利签订了《拉特兰条约》,就此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到现在为止,梵蒂冈和181个国家建交了,但是,我们中国和梵蒂冈没有建交。
梵蒂冈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被意大利包圆了,所以,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侵犯梵蒂冈,必须先和意大利干一仗。
这特别像亚洲的蒙古国,被中国和俄罗斯包圆了,谁敢来侵犯蒙古,必须侵犯两大国中的一个,谁有这个魄力?没有国家有这个魄力的。
意大利是欧洲前五强国家,谁要敢动,也得掂量掂量。
虽然,在二战中,意大利扮演了战五渣的角色,但是,这并不代表,如果侵入意大利腹地,意大利不做剧烈的反抗。
而意大利的背后站的是谁?北约组织。
所以,可以这样说,哪个国家想要侵犯梵蒂冈,就得把意大利干翻在地使劲摩擦;但是,谁想把意大利干翻在地,就得和北约真刀实枪地拼。
“意大利”这座山不好翻越,因为背后还有北约这座山。
因此,要去侵犯梵蒂冈,除非是意大利自己侵犯。
话说回来,意大利侵犯梵蒂冈,没有理由啊!做不到如此的丧心病狂,做不到和教皇做对啊!没有任何好处啊!
2、庇护梵蒂冈的“第二座大山”看到这里,你肯定浮想翩翩了,谁是庇护梵蒂冈的第二座大山呢?
基督教,更准确来讲是天主教。
梵蒂冈是所有天主教徒的“圣城”,是教皇等神职人员所在地。所以,在梵蒂冈,除了卫队,就是神职人员。
天主教在全球有多少人呢?13亿450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7.7%。
这个世界,宗教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宗教可以存在上千年,但一个王朝,很难超过千年,说明什么?宗教更有生命力。
从古至今,为了宗教而战称之为“圣战”,那一个个可是不要命的。
所以,哪个国家敢打梵蒂冈的主意,就是要和世界17.7%的人做对,几乎是和欧美大多数国家做对,这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会激起欧美国家莫大的仇恨,会让欧美国家发动最犀利的反击。
因此,凡是脑袋能够正常思考的人,绝对不会打梵蒂冈的主意,那是自取灭亡。
梵蒂冈背后的“天主教”这座大山,会让来犯者唏嘘不已,除了打消念头,再不可能出现其它的念头。
3、庇护梵蒂冈的第三座“大山”从古至今,地球上几乎没有一天处于平静,不是有大的战争,就是局部有小的摩擦。
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最为普遍的就是两种情况:一为金银钱财打仗,正所谓战争皆因钱财起。第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而打仗。
那么,梵蒂冈有很多的土地吗?没有。
梵蒂冈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丰富资源吗?也没有。
此时,应该有人跳出来反驳,因为梵蒂冈每年有8千万美元左右的收入,来源是旅游、邮票、出租不动产、教徒捐款等等。
而且梵蒂冈有资产在100亿美元左右,其中,梵蒂冈的银行有40亿美元左右的资产,梵蒂冈的教宗委员会有不少的不动产,罗马教宗管理处有20亿美元左右,掌握的各种债券,有6亿美元左右。
但是,为了这点钱,翻山越岭去打仗,把意大利干掉,把北约组织再干掉,是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种思路?
就像开头描写那一幕,如果听到要攻打梵蒂冈的消息,教皇都会惊讶:脑袋瓜正常吗?
吃药了没有?到医院看过没有?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举出一个例子,那就是因为宗教的扩展,开展的战争。
没错,这样的事情曾经有过,在冷兵器时代,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就是红十字军东征,而且是罗马的教皇发起的战争,目的就是教训异教徒,获得更大的天主教范围,获得更多的天主教教民。
不过仔细一品,你会发现,还是为了土地和统治范围的问题。
宗教本身是提倡友好交往的,为了宗教的扩展而进行的战争,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少之又少。
所以,因为宗教问题,来攻打梵蒂冈,那是开历史的倒车,也是自讨苦吃。
一句话,要进攻梵蒂冈,得过了“心理这座大山”:为什么要对梵蒂冈发起战争?理由是什么?
总不能打梵蒂冈打着玩吧!
有时候,没有借口的出征,会让当事人备受煎熬,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过了“心理这座大山”,非常不容易。
另外,如果真的有可能,谁会进攻梵蒂冈?
西欧国家不会,北非国家实力不够,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也信奉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没有理由攻打。数来数去,只剩不远处的中东大国土耳其,但是,如今的土耳其不是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冒着和全欧美交恶的代价去进攻梵蒂冈,疯了不成?
所以,进攻梵蒂冈,就是一个伪命题。
回到题目本身,我们还是“认真”梳理一下:为什么没有国家攻打梵蒂冈?
因为要翻越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叫“意大利”,因为梵蒂冈是意大利的国中之国,攻打梵蒂冈就是对意大利宣战,也是对北约宣战;
第二座大山叫“天主教”,全球教民众多,进攻梵蒂冈,就是和欧美做对,就是和13.4亿人做对,谁敢?
第三座大山就是“心理关”,没有理由进攻梵蒂冈,因为他们没多少钱,也没多少地,攻打没有任何意义。
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侵略者贪的是对方的资源和财富,失去这些吸引,侵略行为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梵蒂冈才能与邻国相安无事。
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在欧洲,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迷你小国”,它的国土面积仅0.44平方公里,国家人口仅800人,其中还有254人是军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基本上相当于2个鸟巢体育馆的大小,至于人口,恐怕还没有我们一个村的人口多。
更特别的是,它的整个国家都被包围在意大利之内,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角,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罗马城里的一个村。
这个国家,就是梵蒂冈。
按照正式的称呼,应该叫“梵蒂冈城国”,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只有这一个城市,只不过,这个城市在我们眼里,特别的小。
别说我们普通的县城了,就是一个镇,一个村,规模都比梵蒂冈要大。
但是,别看人家是“超级迷你小国”,人家已经和全世界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联合国也派驻的有长期观察员,妥妥的的“输人不输阵”。
那么,梵蒂冈既然这么小,而且还在意大利全境之内,甚至还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城内,为什么梵蒂冈没有被意大利吞并,更没有其他国家去打它的主意?
梵蒂冈的由来梵蒂冈的前身,是“教皇国”,它是一个完全的宗教国家,教皇,就是国家的最高君主。
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统一了意大利,天主教被确立为“国教”。在拥有了尊贵的地位之后,罗马主教改称自己为“教皇”,在意大利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据说,达芬奇也参与了梵蒂冈宫殿的设计。
教皇长期居住在梵蒂冈宫,接受全世界教徒的朝拜和供奉。随着教会势力的不断庞大,他们逐渐染指政务,教皇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
公元717年,罗马皇帝立奥三世篡位,他并不是一个信教的教徒,并且,他看到教皇在意大利拥有很多的特权,占领了很多的土地和财富。在新兴的贵族的支持下,他发动了“破坏圣像”运动,正式与教皇决裂。
而教皇这边也不甘示弱,单方面宣布开除立奥三世的教籍,并且,他们又攀上了另外一个大人物,法国的国相丕平。
丕平,是法兰克王国的丞相,已经是位高权重,但是,他却不甘心当一个臣子,一心想篡夺王位。
因为天主教在欧洲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丕平就和教皇联合到了一起,他让教皇给他举行了加冕仪式,正式取代法国国王。
作为回报,丕平出兵意大利,夺取了罗马周边地区,并把这些领土送给罗马教皇,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教皇国”。
鼎盛时期的“教皇国”,领土面积高达4万平方公里,但是,好日子不长,教皇国被法国给灭了2次。
1796年,拿破仑攻打意大利,把教皇国给灭了,教皇也被流放到了法国去,1800年,拿破仑要当皇帝,需要有人给他加冕,他又想到了教皇,就把教皇叫出来,给他举行了加冕仪式,教皇国也重新恢复。
1804年,教皇国再次被法国给灭掉,1815年又重新恢复。
1848年,意大利和教皇国发生战争,教皇逃到法国避难,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再次把教皇打到梵蒂冈皇宫内,至此,教皇的地盘,仅仅限于梵蒂冈这一座城了。
1922年,墨索里尼正式承认教皇的地位,教皇的日子才好过一点,1929年,意大利和梵蒂冈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正式承认梵蒂冈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根据这个条约,意大利承认教皇的地位,同时也保证天主教为意大利的国教,教皇也保证天主教对意大利的绝对忠诚。
由于梵蒂冈面积太小,所以,他们的通讯,电路,水路,均由意大利负责,梵蒂冈的车辆可以在意大利通行,梵蒂冈的进出口也可以借用意大利的港口和道路。
也就是说,“梵蒂冈城国”正式建立于1929年,至今不到100年的历史。
梵蒂冈非常小,绕着它走一圈基本上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国家最大的建筑物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北部是博物馆和网球场,东北部是邮局和军营,南部是教皇的会客厅和法院,以及一个小火车站,西部是广播电台和公园。
因为没有土地,所以梵蒂冈没有农业,也没有工业,他们只有宗教,国家经济全部依靠意大利供应,但是,梵蒂冈却富得流油。
一方面,梵蒂冈是一个旅游圣地,每年有5000万人次到梵蒂冈去旅游,另外,还会有虔诚的教徒捐款。
另一方面,梵蒂冈有一个“罗马宗教资产管理处”,这个机构掌握着梵蒂冈在意大利将近20亿美元的动产和不动产,另外梵蒂冈还在北美和欧洲持有股票,债券6亿美元,持有黄金储备高达100亿美元。
因为人口少,所以梵蒂冈的人均GDP是95011美元,不过这个人均没啥意义,因为均不到公民头上,这些资产都是属于教皇的。
梵蒂冈的军队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瑞士卫队,有124人,他们主要负责保护教皇和高官的安全,上校是瑞士卫队的最高军衔,他们拥有冲锋枪、突击步枪、手枪、催泪弹、警棍等武器,是梵蒂冈最精锐的部队。
很特别的是,要入选瑞士卫队,必须是瑞士籍的男性公民,身高在174CM以上,天主教徒,年龄在19-30岁之间。
另外一部分是宪兵部队,有130人,包含一个消防队,他们主要负责维护社会秩序、边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调查等工作。
与瑞士卫队不同,宪兵部队要求必须是意大利籍。看来,教皇对于意大利还是很不放心啊,精锐部队用瑞士人,普通士兵用意大利人。
虽然只有区区254人的军队,但是,意大利并不敢把梵蒂冈给一口吞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没有人敢打他的主意。
这是由梵蒂冈独特的宗教地位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梵蒂冈的特殊宗教地位梵蒂冈,是天主教的核心,是教皇所在地,而全世界有13亿的天主教徒,这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天主教,源于基督教,而基督教源于犹太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属于三大古老教会之一,他不对外传教,只在犹太人之间传播,相对比较保守,但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是是世界范围内传播,因此,教徒众多。
在梵蒂冈,不仅有教皇,还有“罗马教廷”,这是天主教的最高管理机构。
罗马教廷的首脑为教皇,枢机团成员有选举或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分枢机主教、枢机神父、枢机执事三级,因皆穿红衣,在中国通称红衣主教。
教廷内部还设有圣部、各法庭、教廷各秘书处,办事局和理事会以及一些常设委员会,各机构分工明确。
也就是说,梵蒂冈本土的人数虽然只有800人,但是,教皇却通过罗马教廷,间接统治和管理着世界上13亿的教徒。
宗教信仰,就是梵蒂冈最大的护身符。
梵蒂冈的特殊地理位置梵蒂冈,是意大利首都罗马内的一座小城,除了与意大利接壤,他与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接壤,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梵蒂冈的天然屏障。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要到梵蒂冈去,必须要经过意大利。一个现役士兵,携带武器进入他国领土,都会被视为是“武装侵略”,那个国家敢明目张胆的携带武器通过意大利,去攻打梵蒂冈。
意大利第一个就不答应,好歹人家也是欧洲强国之一,这点面子,还是要的。
意大利就更不会去动梵蒂冈了,因为梵蒂冈是他的一个聚宝盆啊。
每年,去梵蒂冈旅游的人,必然会经过意大利,而且,还会顺便到意大利的其他景点去逛逛,光这一项,就带火了意大利的周边旅游生意,每年为意大利带来高达25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如果,梵蒂冈仅仅是罗马的一个城,他能有这么“香”吗?
捧着这样一个香饽饽,别说意大利不会去动他,别的国家敢打他的主意,意大利首先就会跳起来保护。
另外,梵蒂冈实在是太小了,就连“微信知名小国”安道尔,都比他大上100倍,谁去侵略它,就好比是一个成年人欺负三岁小孩,赢了也不光彩呀。
再说,梵蒂冈除了宗教,几乎是一无所有,他所有的经济都建立在意大利的基础之上,打他的主意,无利可图,谁也不会去干这个赔本买卖。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梵蒂冈既然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存在将近100年,必然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小国,也应有它生存的尊严!
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因为不能打呀。现在的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他们文明的“根”在希腊,宗教的“根”在梵蒂冈。
在世界上,梵蒂冈对那些基督教国家影响特别大;谁要打,就是和全世界差不多10亿的天主教徒作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飞机丢了颗炸弹到梵蒂冈,教皇大怒,他要查出是谁炸的,结果就是查不出来,连胆最大的希特勒也说不是他干的,最后不了了之。
梵蒂冈的镇馆之宝
现在,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敢得罪梵蒂冈。比如美国当年抓巴拿马总统诺列加,诺列加跑到梵蒂冈大使馆,美国也只是围住大使馆要人,不敢打进去。
特朗普上台,搞了个美墨边境墙,教皇反对,特朗普也只好带着老婆到梵蒂冈,以示自己对教皇的尊重。毕竟美国好多天主教徒,他们不投票,特朗普就当选不了。
教皇的架子大得很
一、梵蒂冈在哪梵蒂冈就是一个小城,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角高地上,面积仅0.44平方公里,确切的人口数是618人;它的南、西、北三面都用高墙与罗马隔开,只有东面的圣彼得广场与罗马相连,是个名副其实的“城中城、国中国”。
在拉丁语中,“梵蒂冈”是“先知之地”的意思;而“圣彼得”,其实是天主教第一任教皇的名字。天主教的历史非常久,曾经建立过“教皇国”,领土涵盖了意大利的中北部广大地区;教廷也富得不能再富了,不是富可敌国的问题,而是好几个国加在一起也没有他富。
由于历史的变化,“教皇国”被压缩在“梵蒂冈城”这么个小地方,可想而知,这里该多富裕。整个梵蒂冈城就是个博物馆,到处都是文物。比如那些建筑、教堂,都是举世无双的艺术杰作;那些雕塑、绘画,稍一查询,不是拉斐尔、就是米开朗基罗。
这个小国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罗马帝国。
米开朗基罗是个天才
二、对罗马帝国来说,“蛮族”要打,尊贵的“文明希腊”也要打我们首先要明确知道,公元前的欧洲其实就是一个蛮荒的部落社会,到处都是各色人种,他们互相抢地方,打得不亦乐乎。唯独在地中海北部连接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叫“希腊”的地方,那里有个了不起的文明,这就是“古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边,还有个亚平宁半岛,也就是现在意大利所在的地方。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些独立的“城邦”,在这些城邦里,希腊人很文明地生活,有写诗歌的,有搞艺术的,有思考人生的,也有互相比试力量开运动会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从希腊发起的。别看希腊现在不咋地,她可是西方文明的祖宗,所以西方国家对希腊都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因为所谓的西方文明,实际就是“环地中海”文明,它是脱胎于希腊的。
希腊人民好欢乐
在希腊发展自己的文明、欧洲大陆到处是野蛮人打架的时候,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人”兴起了,早期的罗马人也就是会点农业耕种的农民,他们个子比较矮,但他们很能打,占领了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公元前27年,中国的西汉时期,他们建立了“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对欧洲大陆的人嗤之以鼻,说他们都是野蛮人,唯独对希腊膜拜得不得了,尊希腊为文明的楷模,把希腊文化全部引进到罗马帝国。当然,尊敬是一回事,打还是要打的,希腊和欧洲别的地方一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梵蒂冈的镇馆之宝
三、“希腊罗马文明”里,“基督教”茁壮成长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在他统治的东部巴勒斯坦地区,有个叫“耶稣”的犹太人,他说他是神的儿子,了不起的万王之王,吸收了一批信徒,创建了“基督教”,并乐此不疲地向四周传播教义。罗马帝国范围很大,耶稣和信徒传教的地方几乎都在罗马帝国的疆域之中。
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也有自己的麻烦事。一方面,不断地穷兵黩武,自己国内的民众受不了,自然有抵触情绪,毕竟好好过日子是正经事;另一方面,欧洲大陆有许多“蛮族”,也不是所有的蛮族都听话,特别是“日耳曼人”,他们就非常难打。
让罗马帝国头痛的欧洲蛮族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教,一开始,帝国的统治者非常不喜欢,他们逮着传教士就往死里打,因为他们根本不信基督教说的什么“神”,他们怀疑这些传教士是不是想造反。
特别是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在位期间,把这些基督徒打得快绝种了,即使有,他们都转入地下活动。但这些传教士也不反抗,逆来顺受,搞得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莫名其妙;
另一方面,统治者发现,这些传教士不但自己逆来顺受,还教育信徒们也逆来顺受,这多好,这样不就可以很好地消除帝国内部反抗的声音吗。于是,罗马帝国很多上层人物也对基督教产生了好感;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也开始了怀柔政策。
帝国觉得这个教也不错
有上层人物支持,事情就好办了,教会得到发展,信徒越来越多,罗马帝国内部很多矛盾得到缓和;于是皇帝高兴,带头给教会捐钱。有皇帝带头,贵族也不落后,他们纷纷给教会捐钱捐地。教会有钱了,传教更加积极,一切都向良性循环的结果发展。
在罗马帝国里,文化还是希腊文明的延续,那个时期欧洲主流还是“希腊罗马文明”,刚出现的基督教只是帝国统治的一种手段。教会是很有影响,他们有钱有地,不过这些地都是帝国的,教会可以使用、可以出租,没有“产权”。
富得流油的教廷
四、“教皇国”出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广阔的西罗马帝国都在日耳曼人的控制之下。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以前归教会使用的土地就成为了教会的“私产”;加上时局动乱,人心躁动,加入教会以求心灵慰藉的人更多。
实际上这个时候是教会发展壮大的黄金期,教会地位得到质的变化,教皇成为防御“蛮族”侵掠、保卫罗马的核心,以前罗马帝国治下的意大利几乎成为基督教罗马主教领地,本来的宗教领袖变的更像世俗统治者,“教皇国”隐约出现了。
宗教在于你的信仰
其实所谓的“日耳曼人”就是欧洲的游牧民族,他们四处游牧,也没有固定的地盘,走着走着就分裂成不同的民族,比如到北欧就成了维京人、到英格兰岛上成为撒克逊人,还有斯拉夫人、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汪达尔人等,在条顿森林里打败罗马帝国的是日耳曼部落的人,直到今天还叫日尔曼人,现在住在德国那块。
罗马帝国几近灭亡,欧洲大量蛮族建立的小国出现了,“蛮族”都是以前罗马人鄙视的,他们建国后,也以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承认为荣耀。罗马帝国没有了,那么罗马帝国喜欢的“教宗”成为这些王国真相追捧的对象。
不知道多值钱
王国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纷纷入教,希望教会能安抚治下百姓,也让自己符合“君权神授”的一贯说辞,在统治上取得“合法性”;那些想造反夺权的狠人也要巴结教廷,因为只要教皇说一句他们的好话,他们就会得到拥护者更多的信任。
五、黑暗的中世纪,“教皇国”一手遮天意大利中北部大量土地被不断赠送给教廷,“教皇国”顺势成立了,在欧洲所有国家中,“教皇国”是精神上的核心,教皇也就成为许多国王的大哥。这些国王是不能和教皇作对的,要是教皇生气,注销他们的“教籍”,那么这个国王在老百姓心目中立刻失去“合法性”。
都在追求合法性
比如在公元1075年,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始人亨利四世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生激烈冲突,亨利四世宣布废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但几乎没人响应;格里高利七世宣布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按规定,受到“开除教籍”惩罚的国王,一年内得不到教皇的宽恕,他的臣民就没有效忠他的义务。没法子的亨利四世,只好光脚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三天,以求教皇的宽恕。
有钱、有权,不管是什么圣人都会变质,教皇也不例外。中世纪的罗马教廷腐烂不堪,教皇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富得流油的“教皇国”世俗君主,他们骄奢淫逸,养情妇,出现“荡妇政治”;他们无恶不作,敛钱财,民众“怨气冲天”。不过,那些国王为了自己的统治,还是把教会捧得高高在上,只是教会内部发生分裂,出现各种宗派。
第一任教皇圣彼得
总之,人们说到中世纪的欧洲,总觉得“黑暗”,就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大倒退,教会压制别的文化,实施残酷的思想禁锢;亚平宁半岛四分五裂,包括罗马城在内的“教皇国”一手遮天。
六、意大利灭掉“教皇国”,但留下了“梵蒂冈”1861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掌握大清实权;美国这一年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是美国的“二次独立”;沙俄也进行农奴制改革,这是俄罗斯变革的开始。在欧洲,这一年是意大利国成立,“教皇国”走向灭亡的年份。
十字军东征
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首都为罗马,但实际上意大利还是四分五裂的,“教皇国”仍占领着大片土地,法国和奥地利仍控制着意大利。为了真正独立,意大利内战爆发,意大利面对的敌人有“教皇国”、法国、奥地利。
1867年,门塔纳战役中,意大利爱国者朱塞佩·加里波第率领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受到教皇军队与法国军队的联合打击,伤亡惨重;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驻罗马的军队全部撤回去打仗,意大利王国政府马上行动,他们要抢在志愿者军队之前打下罗马。
罗马志愿军和教皇的雇佣兵干仗
1870年9月20日,意大利政府军和加里波第的部队同时打进罗马城,没有法国帮助的教皇压根不是意大利的对手,教皇带着自己的死忠躲到罗马城西北角高地“梵蒂冈”。
意大利完全统一了,他们也没有赶尽杀绝,毕竟这是教皇,所以,那时的教皇“庇护九世”带着一点人就住在梵蒂冈,他是最后一个兼任世俗君主的教皇。
直到1929年,时任意大利总理的墨索里尼与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国名全称“梵蒂冈城国”,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从法理上说,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
意大利军队打进罗马
七、曾经很疯狂的“教皇国”军队现在的梵蒂冈只有一两百人的军队,也没人打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存在。曾经的教皇国是有正儿八经的军队的,教皇在各国有很大的号召力,他能用教皇的名义让别的国家派军队打仗。“十字军”东征就是教皇发起的,一打就是几百年。
教皇既是欧洲人精神上的领袖,又是“教皇国”实际上的君主,“教皇国”军队也不是在自己的领地征兵组成的,而是花钱请“雇佣兵”,反正教皇国有的是钱,都是教徒捐的。
法国军队在罗马什么都抢
“雇佣兵”嘛,打仗为钱,也很能打,但是纪律特别差,在罗马干尽了坏事。他们到教堂抢钱,到修道院抢修女,在路上遇到挡住他们路的人就开枪,连别的国家大使也不例外。
1662年,教皇的军队中的一支——“科西嘉卫队”,曾经在法国大使官邸附近开枪,打死多名法国大使克雷基公爵的护卫,导致法国路易十四国王驱逐教皇国驻法国大使,并扬言教皇要攻打罗马。
教皇和他的卫队
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只好解散了惹事的“科西嘉卫队”,绞死了部分肇事士兵;还让法国人在科西嘉卫队兵营旧址上建了一个纪念碑,诅咒敢于挑战法国权威的科西嘉人。这样的军队,能在意大利给教皇带来好名声吗?他们实际是“教皇国”灭亡的帮手。
八、这么低调的梵蒂冈,打他作甚可以说说,为什么没有人打梵蒂冈了。其实,打梵蒂冈,最方便的就是意大利,毕竟梵蒂冈在罗马城里,派点军队就走过去了,容易得很。
但梵蒂冈和意大利是互相承认的,意大利一方面不敢打梵蒂冈,虽然打下来简直太容易了,派一个连的兵力就够了;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他们会因此得罪所有天主教国家,把自己搞成“异端”。
教皇架子大得很
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如同你身上长了个“痦子”,没必要忍痛割掉。实际上长个痦子,看起来与众不同,反而好看。现在的意大利不就是这样吗?每年到梵蒂冈的人不知道给意大利带来多少GDP。
意大利不打,别的国家更不会打了。你要割意大利身上的“痦子”,意大利绝不会同意,你也没法派军队过去;何况这个“痦子”还是西方国家共同的“精神寄托”,如果打,就是与西方信教的那些国家为敌啊。
现在的梵蒂冈低调多了,他们是罗马教廷的延续,在天主教国家里有很高的号召力。说到底,他们对这些国家在宗教上仍有某种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这些国家统治者想要的,这与罗马帝国时期的情况差不多,国王和教皇各取所需。
这种大主教
梵蒂冈总共不到一千人,军队也才240人,为何没有国家敢攻打它?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之一:1.不是不敢打,而是怕人笑话,这如同一个大人打3岁小孩被人瞧不起一样。2.梵蒂冈是基督教总部,所以和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有较密切联系。如打梵蒂冈,弄不好会遭到很多人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攻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