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我们印象中的非洲,都是黑人,然而有一个国家却极为特殊,这个国家就是摩洛哥。

在摩洛哥百分之八十都是白人,而且美女如云,几乎看不到黑人。

摩洛哥全称叫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是一个沿海国家。1956年独立,1957年定名为摩洛哥王国。

摩洛哥总人口在2018年时是3624万,其中阿拉伯人占百分之八十,柏柏尔人占百分之二十。

我们都知道非洲面积很大,人种也比较复杂,以黑人为主,但是北非埃及人的肤色相对于非洲其他地区的非洲人来说要浅很多,因为他们属于欧罗巴人种。欧罗巴人种就是白色人种。摩洛哥也是。

摩洛哥最早的居民就是柏柏尔人,柏柏尔人的祖先有两支,一支来自欧洲,另一支来自撒哈拉。正因此,摩洛哥人肤色浅,更像欧洲人,所以摩洛哥能够有如此多的人是白人。

其次摩洛哥以前还曾被腓尼基、罗马、拜占庭统治,也先后遭到法国、西班牙等殖民者入侵。经过多代人融合,摩洛哥人终于偏向于了白种人,黑人身影也越来越少。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在非洲北部,不仅摩洛哥人不是尼格罗人(黑色人种),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人大致与摩洛哥人一致,他们均为阿拉伯人占大多数或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而阿拉伯人属白种人。

这五个国家早早被学者在人文地理与地缘政治上划入“西亚北非”,埃及又被划入中东,前述另外四个北非阿拉伯国家加上毛塔共称为“马格里布(阿语“日落之地”,指西方)国家”。

欧美人文地理中的非洲一般指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剔除了上述五个阿拉伯国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苏丹甚至吉布提、索马里也是阿拉伯国家(地区),大多在阿盟内。

摩洛哥现有3600多万人。原住民是柏柏尔人,他们至少5000年前就在北非生活。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从西亚突进北非,两个族群经过千年融合,如今柏柏尔人更多地被吸纳,他们多居住在农村和山区,约占摩洛哥总人口30%多,阿拉伯人占2/3,相对集中在城市,他们都讲阿拉伯语的北非方言(有语音没文字的柏柏尔语流行于柏柏尔人中,城市中多流通法语或西班牙语),同为逊尼派穆斯林,共同工作,和睦相处。

从历史文化看,摩洛哥等北非国家与地中海文明交集更多,与黑非洲很少。

史上的摩洛哥与马格里布其他国家一样,先后在腓尼基、迦太基、罗马、拜占庭等的控制下,公元788年,当地建立阿拉伯王国,它在宗教传统、文化习俗上与跨越西亚北非的帝国一致,行政上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独立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未染指摩洛哥。1668年,据称其祖先是先知默罕默德女婿的阿拉维家族执掌王权,延续至今。

而从公元711年起,摩尔人(即北非阿拉伯人)开启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历程,到公元15世纪,摩尔人被赶出伊比利亚半岛,欧洲势力随即进入摩洛哥。到摩洛哥1956年独立前,法国占据其面积的近9成,西班牙占10%稍多。与欧洲的频繁交集也使得其文化、人种方面与南欧西班牙、法国融合较深。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在非洲,还是有几个国家有大量白种人的,像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等,比如著名的卡扎菲就是白种人。

其中,摩洛哥的白种人比例超过80%以上,主要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大致八二开。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现在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区分,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其实也不准确,不过是各民族血统交融后的结果。摩洛哥为什么白种人多?这跟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的碰撞、融合是分不开的。

地理环境因素

摩洛哥西邻浩瀚大西洋,北面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峻峭阿特拉斯山脉斜贯中部至本部,东面和南面则是撒哈拉沙漠。

这样就很有趣了,小小的摩洛哥就有了好几种气候,北部是地中海气候,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阿特拉斯山挡住了撒哈拉沙漠的热浪,北部有着强烈的日光,又有着海风吹来的清凉。摩洛哥是顶级的旅游胜地,当然也美女如云。

那里花木郁郁葱葱,风景如画,被称作“北非花园”。我最早对摩洛哥的认识,是从老师放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开始,听着"A kiss is not a kiss without your sigh",看着里克目送初恋和她的丈夫奔向自由。

撒哈拉沙漠比美国的面积还大,北部的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4千米。因此,摩洛哥的人种血脉融合和文化交流,与欧洲最多;在以前,由于撒哈拉沙漠的隔绝,非洲的黑色人种较少涉足摩洛哥。这就是摩洛哥白色人种居多,地理环境的因素。

历史人文的碰撞、融合

摩洛哥的原住民,是柏柏尔人,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当然也是白种人。公元前202年柏柏尔人建立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46年,罗马又颠覆了努米底亚王国,罗马文化进入摩洛哥。

7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又入侵过来了,后来就建立了阿拉伯王国,到处建立清真寺,传播伊斯兰和穆斯林文化。

与往不同的是,以前的文化是影响,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则渗透了摩洛哥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且大量阿拉伯人进驻摩洛哥。大部分柏柏尔人被同化,一部分拒绝同化的柏柏尔人保存了他们的语言和传统,比如退入的卡拜利和摩洛哥高地地区。

15世纪,法国,西班牙等又进行了殖民入侵,将其变成保护国,人文又进行了融合与交流。1957年,摩洛哥王国正式成立。

在摩洛哥历史上,以上仅是主要方向的人文融合节点,还有其他一些短期的融合。但是,纵观摩洛哥的历史,基本是白种人的各个民族,进行和平的交流或者强行的碰撞,因此摩洛哥人大部分上混血白种人。虽地缘上归属非洲,摩洛哥其实很像一个欧洲国家,尽管它的人文也糅杂着非洲的元素。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非洲不是黑人之洲吗?为什么西北非的摩洛哥人皮肤不黑呢?其实,何止摩洛哥人皮肤不黑,就是南非的人皮肤也不怎么黑啊!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他的皮肤就不怎么黑,而皮肤更白则是北非。

在世界地理方位上,我们总说西亚北非,那是因为西亚北非本是一家,他们都是阿拉伯文化,多是阿拉伯人种。也就说不光是北非的摩洛哥人皮肤不黑,就是北非其他国家,诸如苏丹、南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民也不黑啊。南非有我们熟悉的曼德拉,北非也有我们熟悉的卡扎菲啊。北非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东北非,一个是西北非,其中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属于西北非。

上图是摩洛哥王室,王妃们国色天香,倾城绝色,国王及其亲属皮肤反而略微黑一点。其实这也正常,男人一般都比女性要黑一点。摩洛哥民众的肤色大多数还是白色的,他们都属于了中东阿拉伯人的分支,而阿拉伯人又是白人,统属于高加索人种。阿拉伯人是摩洛哥王国的主体民族,大约占80%。摩洛哥境内还有近似于奥巴马的肤色,他们也属于白色人种。这就像印度,虽然印度人皮肤有点黑,但他们还都属于白色人种,他们就是柏柏尔人。

“柏柏尔”不是好词,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欧洲殖民者对他们的蔑称。“柏柏尔”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就是“野蛮”,柏柏尔人也就是野蛮人的意思。柏柏尔人的起源是一个疑问,不过多数人认为他们是阿拉伯人和尼格罗人混血的结果。尼格罗人是真正的非洲黑人,皮肤非常黑,他们一般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靠近赤道附近的非洲。比如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就是典型的尼格罗人,但他娶了一名白人女子,奥巴马的皮肤也就融合了黑色和白色,变成了近似棕色的皮肤了。

柏柏尔人本是北非的土著,他们曾经越过撒哈拉沙漠,进行扩张。一物降一物,他们也遭到了阿拉伯人甚至欧洲人的奴役。阿拉伯人南下统治他们,占领他们的地盘。后来又是欧洲人南下把他们当成奴隶贩卖,继而是殖民他们。这里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柏柏尔人了,还包括阿拉伯人。别看柏柏尔人只有20%的样子,但他们却保留了他们的传统。

北非尤其是摩洛哥是白种人的原因无非是离赤道太远,离欧亚太近。离赤道太远,减少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离欧亚太近,也就注定了西亚对他们的入侵、要知道当初连西班牙都伊斯兰化了,后来欧洲还对他们的殖民。最后,福垊说一句千万别把摩洛哥和摩纳哥混淆了啊。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不光摩洛哥人,实际上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人这些北非国家的人都不黑。

公元639年,此时的阿拉伯帝国正处在强盛期,对于领土的渴望,让阿拉伯士兵血脉喷张。当时的埃及已经被拜占庭帝国统治了几百年,埃及由于拥有尼罗河三角洲,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号称是拜占庭的粮仓,正因如此,阿拉伯帝国急于征服埃及。

在阿拉伯将军阿慕尔的带领下,4000阿拉伯军队兵临埃及城下,此时的拜占庭守军早已经腐朽不堪。而埃及原来被拜占庭帝国压迫的土著科普特人,直接倒戈阿拉伯军队,在看到突围无望后,拜占庭帝国军队投降阿拉伯。埃及是北非的门户,打开了埃及之后,阿拉伯人继续向西进军,并在647年攻占了的黎波里,成功控制利比亚。

阿拉伯帝国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而是以埃及和利比亚为跳板,先后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开始进入摩洛哥,经过半个世纪的征伐,阿拉伯帝国最终在8世纪初占领了摩洛哥。

阿拉伯帝国在占领摩洛哥后,大量的阿拉伯远征军留在了当地,这导致目前摩洛哥的人口中有75%的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肤色较白,自然能够影响摩洛哥人的整体肤色,这一点不同与非洲黑人。

除了主体的阿拉伯人以外,摩洛哥还有20%的柏柏尔人,这也是一个古老的种族,他们来自欧洲和西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柏柏尔人统治着北非,包括摩洛哥、突尼斯和阿拉及利亚等地,建立了努米底亚王国。

后来罗马帝国逐渐强大,在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击败了努米底亚王国,开始统治柏柏尔人控制的北非地区。此后八百年的时间里,欧洲人来到北非,跟古老的柏柏尔人进行通婚混血,这让现代的柏柏尔人在血统上更接近白人。

在阿拉伯人统治摩洛哥后,摩洛哥的人口结构趋于稳定,直到近代以来被欧洲列强国家殖民,但是摩洛哥再没发生过大规模的移民和人口变迁。

除了历史上被各种外来国家征服,导致主体民族被置换以外,自然条件的限制,也使得摩洛哥等北非国家跟南部的非洲国家有了自然的隔阂。撒哈拉沙漠把非洲分割成了摩洛哥和埃及这样的北非国家,以及众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在条件限制的古时候,双方因为地理原因,导致南部的黑人很难进入到北非地区。

其实我们提到非洲时,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非洲面积高达3020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非洲从南到北有8000公里。正是因为地缘广阔,所以非洲的人种分布有很大的区别,尤其被地理阻隔的北非地区,曾经深受欧洲和西亚国家影响。

正是因为先后被欧洲的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征服统治,导致地处北非的摩洛哥人携带了很多白种人的基因,再加上南部的非洲黑人北上困难,这才让摩洛哥人在长相上更加偏向白人。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色皮肤?

因为我们是亚洲人,所以对非洲的人口种族不是特别了解,再加上非洲代表性的肤色是黑色,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非洲全部都是黑人,其实这大错特错,非洲除了黑种人以为,棕皮肤、白皮肤的人也有很多。其实这就像是我们亚洲,虽然中亚、北亚、东亚方向,大部分是黄种人,典型的像中国、韩国、日本,但像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人种的肤色却明显要比我们黝黑,因此我们不能说亚洲全是黄种人。

非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但实际上非洲大陆从人文地理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北非洲,一个是南非洲,两者以撒哈拉沙漠为分界,南北非洲的文化、风俗、肤色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北非洲最为典型的代表文化当属阿拉伯文化,这一点南部非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会,因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屏障”。摩洛哥位于非洲最北部,就好比是亚洲的印度,肤色介于黑色与棕色之间,也可以看成是欧罗巴人种与非洲人种的混合体。

此外,摩洛哥除了位于非洲大陆以外,更位于地中海沿岸,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隔海相望,历史上围绕地中海的战争,经常波及到摩洛哥,以及摩洛哥东部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家,所以摩洛哥实际上一直处于欧洲人种以及文化的波及范围,这最终造就了摩洛哥人的肤色。准确地讲摩洛哥主要民族是摩尔人,人类科学上将摩尔人定义为尼格罗人种与欧罗巴人种的混合体,欧罗巴人就是欧洲白人,尼格罗人种则是非洲黑人,两者的结合体最终呈现当前说白不白、说黑不黑的肤色。

最后,摩洛哥人种与传统上的人种入侵不同,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印度,最初并没有白肤色的人种,大部分与南亚国家一样,皮肤略显黝黑,但后来欧洲人入侵后,增加了印度人的肤色。为什么说增加,而不说改变呢,这是因为印度不同肤色间基本代表了种姓阶级,所以不同肤色之间不会通婚,最终显示为当前黑白分明。摩洛哥则不同,摩洛哥完全是黑人与白人的结合肤色。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