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日新增超过10000例,打破了全世界的记录。即使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新增病例也没有突破3000例。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最多一天,也不过是7000多例。美国仅仅对31万人做了新冠病毒检测,就已经出现了40000多名确诊患者。由此可见,美国新冠肺疫情严重的程度。即使是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库德罗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已经无法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450例,昨日新增10679例;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586人,昨日死亡人数新增143人。美国CDC早在3月初就宣布,不再公布各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只会公布各种是否已经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结果,美国50个州全部“飘红”,美国CDC的数据是否公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那么,既然美国CDC不再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我们看到美国的新冠肺炎数据哪来的?
美国的新冠肺炎数据有很多媒体与研究机构在公布。例如,美国媒体CNN、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都要对美国新冠肺炎的数据进行公布。目前,多数国内媒体应用的都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美国新冠病毒检测工作有各州进行,50个州的具体情况又不同,统计口径也就不同。所以,CNN、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如果想要统计新冠肺炎数据,就需要每天通过统计各州的数据,然后汇总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数据。
CNN、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数据比较准备,能不能反应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情况,那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纽约州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前者确诊病例刚刚突破2000例,后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了20000多例。难道纽约州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比华盛顿州严重吗?恐怕事实不是如此,而是纽约州新冠病毒的检测力度大。
美国副总统彭斯已经宣布,全美50个州新冠病毒检测人数突破了310000。仅仅检测了31万美国人,就已经有42000多例确诊,这个比例有点大。而根据此前美国总统川谱的承诺,要对500万美国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大家想一想,如果500万美国人都检测结束,美国会出现多少新冠病毒感染者!
现如今,美国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失控,也只能够寄希望于美国所骄傲的“自由与民主”发挥作用了!
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这下美国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这个数据非常准确,截止到24号下午一点,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天内增量为11,214。远远超过意大利的7000多。成为世界第一。
近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一直以来意大利都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他们现在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6万多。今天新增了7000多,本来我们以为意大利就是领头羊了。没想到美国今天新增确诊病例突破了1万,如果按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那么不出五天,或许美国的确诊病例总量就要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了。
美国副总统近日透露,到现阶段为止美国50个州,总共进行了30万个核酸试剂检测。这当中就确诊了4万多。按照这么推算,如果美国几亿人都检测完,那么有多少人被确诊呢?恐怕这是个天文数字了。
美国从17日起确诊病例为4000多,而到今天不足10天,确诊病例翻了10倍。可见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有多严重。再回想最初他们对待新冠肺炎的态度,我们推断或许他们早已知道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不敢公开相关的数据,一是怕引起民众的恐慌,二是引来全球其他国家的质疑。
目前美国新冠肺炎增量已经毫无疑问成了全球第一了。即便是我们国家之前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也没有超过3000,可想而知美国的疫情要比我们国家严重多少倍。
大家觉得美国新增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量什么时候能位居世界第一?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共同探讨,老王评论至情至理,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谈笑风生。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美国疫情大面积的爆发,导致美国政府焦头烂额,美国公民对政府的操作非常不满意,美国对外公布数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总不能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再说,美国公民会更加愤怒的。
今天美国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日增长就多达一万多人,面对着恐怖的数字,美国大众已陷入一片惊恐之中,一向无视病毒的美国政府,此时也已经慌了手脚,加上医疗设备的不足以及医疗物资的短缺,70%以上的人买不到口罩以及消毒用品,常用物资也出现了大部分哄抢现象,很多商品断货,使得美国公众怨声载道。
对政府的忽视和不作为给予了严厉的抨击,就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满足不了新冠病毒爆发的人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国确诊病例数有可能还不是全部的隐性的确诊病例,还有很多的人没有参加病毒测试,所以更加真实的感染人数可能还有很多。
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美国新增确诊数可不是当日第一,而是连续三天第一了。3月22日,美国新增确诊7123例,意大利新增确诊6557人。3月23日,美国新增确诊上升到8569例,意大利确诊数下降到5560人。3月24日,美国新增确诊数又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破万了,仅仅一天就增长了11214人。
美国统计的这个数据准确吗?美国疫情的大爆发,累计确诊超越意大利,大概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如果提出怀疑以前的数据,还有一些道理。因为之前美国的数据一直偏低,这就容易让人怀疑他会不会瞒报。可现在美国数据疯狂上涨,我们还会怀疑它的瞒报吗?题主总不会怀疑美国虚报吧。
美国疫情疯狂爆发,无非和美国举洛杉矶马拉松大赛、马云捐赠50万只核酸试剂盒以及美国最近从意大利运回一大批咽拭子有关。当然更和老特消极抗疫,民众漠视疫情有关。
美国的数据无疑是准确的,新增确诊数大幅度提高,主要的一点就是之前因为核酸试剂等物质的缺乏,从而不能及时检测,而且传染还在持续中。
之前不是说,因为疫情的蔓延,美国不再统计新增数据了吗?只是统计50个州蔓延情况,蔓延的州是Yes,没有蔓延的州是No吗?可现在美国50个州不全都是意思了吗?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美国从来没有不在更新新增数据。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美国疾控中心早在3月4日就宣布停止更新新增确诊数。停止更新,并非是为了大选不报,而是为了更好更精确的上报。如果是真的不报,我们又怎么能知道美国新增确诊数据的变化呢?随着美国疫情的严重,检测物质的充足,美国疾控中心由原来自己检测,自己统计改为各州统计,各州检测。
【美国疾控中心汉语版官网】
倘若疾控中心统计的数据跟各州有出入的话,以各州数据为准。如此以来数据的增多,统计的复杂,就需要升级统计软件,升级的过程中疾控中心必然需要停止统计。疾控中心随即委托美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Johns Hopkins CSSE)下的一个联邦资助国家实验室负责统计和发布最新疫情。并在疾控中心官网上做了明确的说明我提供了最新的统计网站地址。这个单位的统计就会更加专业和更加权威,自然而然疾控中心也会转载。
而这也是美国新增确诊爆增的重要原因。
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美国目前公布的数据,并不是真实数据,但不代表美国想刻意隐瞒,而是核酸测试的上限就这么多。打个比方一个医院的床位只有100张,外面来了1000个病人,医院最大住院极限人数也就100个,剩下的900个只能排队等。
美国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从确诊者人数4000跃升至40000,美国只花了一个星期就达到了,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意大利。加上美国地方诊所也是可以测试核酸的,但地方诊所的数据并没有和CDC系统相连,也就是说有相当规模的确诊者没有被计入到公布的数据里,这部分人有可能是一千,五千,一万……当然这部分也不是美国政府想刻意隐瞒,没有一套系统可用,是不是很讽刺,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连收集患者确诊信息的系统都没有,原因绝对不是技术能力上的,不管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体制上的问题,事实就是没有系统可以收集,据说CDC在研究创立一套系统,不知道有没有搞好。
美国疫情当日新增第一,它的数据准确吗?不是不公布吗?
美国疫情,日增确诊数10000人绝对准确!美国政府一直采取不公费检测的态度,笔者曾多次预言,美国采取公费检测,美国的感染人口将远远超过中国。
美国政府就是始作俑者!美国为什么要关闭马里兰州德克里特堡的美军实验室?
美国为什么会在试验期间出现了“电子烟"传染病?
美国关闭了马里兰州美军实验室后,美国全国各地为什么爆发了“美国病毒感冒"?2000多万人遭到感染,两万多人死亡。
美军为什么举行全球病毒演习,资料不敢公开?
全球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美国为什么不敢公开检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要将冠状肺炎病毒冠名“中国病毒"?
诸多的为什么?表明美国政府在冠状病毒流行背后,有太多的秘密不敢公开。
美国纽约州州长在电视讲话中批驳特朗普关于冠状肺炎是“中国病毒"的的谬论。
美国每日新增一万病例,毫不稀奇,这只是美国几个州集中的数据。如果美国50个州全部开展公费检测,美国每日新增数字将远远不是这个数字!!目前日增一万,只是在检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根本就没有全部铺开。
美国政府再也纸包不住火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早前根本上是不想公开的。因为他连公费检测的项目都不愿意执行,是迫于世界各国的压力,世界上已经很多国家实行对疫情公费检测免费治疗了。号称世界第一,全球大国的美国,再也坐不住了,如果不实行公费检测和治疗,特朗普的总统位置,会被推翻。
美国纽约州州长三次在电视公开讲话中批评特朗普所领导的联邦政府,对疫情管控不作为,呼吁联邦政府帮助各州解决防疫物资不足问题。
特朗普政府在各方的压力下,纸,包不住火,不公开不行!
在前两天特朗普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位记者问特朗普,关于冠状病毒的防疫问题,记者问,如果联邦政府不加以控制美国的疫情感染者,将发展到50万,总统先生怎么看?特朗普怒怼记者:(你)是坏记者!造谣惑众。
美国联邦政府根本上没有统计所有感染者的累计数字,是美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相关大学,根据各州发生确诊数字汇总而来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