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印度公路800万公里,世界第一,远超中美两国,如何做到的?

印度是一个开挂的国家,其他国家想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最好不要选择印度当对手。

2020年,越来越多统计数据开始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印度目前拥有800万公里的公路,把美国的650万公里和中国的480万公里远远抛在后面。印度啥时候这么发达了?

印度本来就很发达,这是你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印度是世界上兴建厕所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因为整个国家都是一个大厕所。这样的竞争条件,你还能说什么?

没错,和印度的厕所一样,印度的公路也是遍地都是。

我们以为,公路是可以行驶汽车的公用之路。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能行驶汽车,不会随便给人磕底盘和抛锚卡死,第二条件是公用,不是自家的院子和车库。按照这两个条件,我们把公路分为五个技术等级,分别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比较常见的一级路和二级路我们很熟悉,三级路和四级路虽然少见,但是也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公路不包括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

具体来说,不同技术等级的公路,区别主要在行驶速度上,分别适应120,100,80,60,40的最高速度。其中最差的四级公路,是沟通县与乡、镇之间的支线公路。如滇藏新通道里的旧路丙察察公路路宽3米至4.5米,砂土为基,简易公路。四级公路最高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有的甚至更低。

同时,我们的公路还从行政等级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路、村公路,其中国道和省道为干线,其他公路县道、乡道和村道为支线。

套用这一系列标准,我们发现,印度的公路,也许数量傲视全球,但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印度国土总面积只有29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真的有800万公里的高质量公路,那绝对是世界上交通最发达最便利的国家。但是事实怎样呢?

印度的公路从行政等级上分为联邦公路、邦公路和地方公路。地方公路可能包含了田间小道、乡村土路,但印度的联邦公路应该算得上一级路以上了吧?

然而事实却是印度的联邦公路,占印度公路总里程的百分之一,是沟通整个印度的大动脉。这些大动脉,却行驶着卡车、轿车、三轮车、马车甚至牛车。通行效率极其低下。

从印度回来的朋友说,在印度旅行,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坐汽车,晚点一两个小时、超远2倍以上,都是平常事情。运行速度上,从来没有一辆公共汽车能够超过30公里的运行速度。

当然,如果你坐火车,晚点一两天也是正常情况。如果有一天印度的火车不晚点了,那一定会有很多人开骂!

想要富先修路。印度人也知道这道理,于是就有了印度版的《愚公移山》故事——《山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的比哈尔邦,曼吉的妻子在山谷中意外受伤无法及时送医院不幸死亡。为了修建沟通村子和外界的公路,曼吉用22年时间用锤子和凿子修建了一条110米的道路,把村子对外联系的公路从

55公里缩短到了15公里。这个故事,被搬上银幕,感动了无数人。

也许印度人看到了为爱筑路的感动,也许印度人看到了曼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却认为,印度政府在修路架桥这些民生问题上,是严重缺位的。100米的公路,居然难倒了那么多人,真是难以理解。

印度的确有800万公里的公路网络,但合格的公路,恐怕不超过10%。如果以高速公路的严格要求来看,印度的高速公路只有1500公里,是中国高速公里总里程14万公里的100分之一。

印度想要发展,不搞基建是不行的,这种数据造假,除了能骗一点选票,好像没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不知道题主这个问题来源于何处,只聊一聊本人在印度多地的感受。印度从尼赫鲁开始,历届领导人的大国心态都很重。可能觉得自己有几千年文明,亦或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带来了大国的错觉。现在的印度社会,普遍有一种和中国人比一比的心态。近些年,中国的基建全世界闻名,印度公布的公路里程数超越中国,不知道是不是这种心态在作祟。

以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印度经济特区古尔冈为例,本人工作原因曾经在这些地方待过一段,新德里和古尔冈,给人的感受就是时而天使时而恶魔。一个现代化的大商场,恍如国内,出了商场的大门,立马感觉走进了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破旧的土路泥泞不堪。印度的基建目前看,基本围绕大城市的重点地区展开,可能也是有粉都擦在脸上。试想一下,富丽堂皇的别墅区,出了门一脚就踏进泥坑里,是什么感受。

大城市次级重要的地区,其道路状态连国内的最低级别公路都不如。印度的高速公路免费,但是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也就勉强达到国内省道的水平,而且没有遮挡,人和动物随意可以上去。不止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警察拿着棍子挡在牛的身边,提醒车辆避让牛。(这些警察在市区几乎看不到,大概都去高速上保护牛了)。如果按印度政府公布的公路里程算,那恐怕只要能走的了人就算,毕竟这个国家人民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要求不高,能过的下去就行。照片由于不在手机里存,改天奉上供各位参考。

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你没有看错,印度的公路里程“天下第一”,总里程达到800万公里,远超美国的650万公里和中国的480万公里,这个数据看起来印度是个独步全球的“交通强国”,可事实是如此吗?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印度为何在公路建设上有着如此“高”的成就呢?

800万公里的印度公路,确实是“天下第一”,但这个“天下第一”却是非常雷人的称号,在我们国家公路从等级上划分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公路主干道都是以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为主,村道以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为主,这些组成了国家路网干线。

而每个等级的公路汽车时速都有规定,在我国一般是高速公路限速120千米每小时,一级公路限速80千米每小时,其次是二级、三级、四级依次递减。而且在我们国家的公路几乎都是以沥青和水泥路为主,那种田间的机耕小道是不算在内的,那么我们来说说印度的公路。

印度的800万公路里程听起来吓死个人,但这个数字也就是唬唬人而已,印度的公路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若这800万公里大部分为主线干道,那么印度确实是“世界第一”的交通大国了,印度的公路在行政等级上可分为联邦公路、邦公路和地方公路。这个地方公路就包含了田间机耕小道、乡村土路,800万公里大部分是由田间狭窄的机耕小道组成,真正合格的公路,绝对不超过10%,就拿高速公路来说,印度的高速里程只有1500公里,占比总里程不到万分之二,而我国的高速里程达到了14万公里,远超印度,所以印度算上村道里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独步全球了。

虽然印度虽然公路里程独步全球,但印度的运输效率却低得可怜,在印度最高等级的联邦公路上,并不是像我国一样飞驰着小汽车,大汽车,而是夹杂行驶着大卡车、轿车、三轮车、马车甚至牛车,时速都不敢超过30公里,坐汽车晚点就成了家常便饭,不晚点才叫奇怪。

印度人一直有一颗强大的虚荣心,因此在各方面都要彰显自己的强大,在公路里程上也是如此,连泥泞不堪、大象、牛羊齐聚的乡间小道也纳入公路里程计算,当然就会出现如今所谓拥有800万公里“独步天下”的印度了。

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最体现公路水平的应该是高速公路,在2012年我国以9.6万公里轻松越过美国的9.2万公里,而后还在一路狂奔,到2018年接近了14万公里,而美国还在10万公里的框框里。排在其后的是加拿大1.9万公里和德国1.3万公里。而印度的高速公路才不到我国的1/10,预计是刚刚过万。

但也有网传印度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2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或许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的一种通病,尤其是我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人口超级大国和邻里关系,加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战略优势的居高临下,让印度有着样样都要跟我们相比的心态。口水战中的超越不是第一次,而且还远没有结束,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类似情况出现,不便大惊小怪!另外,印度假如把低等级公路归类到高速公路,而所谓的高速公路上还可以开摩托车和赶牛车,那么这个里程数量估计还真要超过我国的高速公路,而夺得世界第一的宝座。

同样,以公路为计算依据,我国一般把高速高路、国道线、省道线才叫公路。而印度假设加上乡村道路,那总里程也是要超过我国的公路,争个世界第一那也是稀松平常。

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的高路、铁路还真是不敢恭维。别说时速提不上来,那些鱼龙混杂的牛鬼蛇神也是要在公路上一争高下,乱哄哄的一团糟。大象来了,大家都的停下来!

印度这些年在莫迪的英明领导下,经济却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GDP也是很快要成为世界第五大强国,排在美中日德之后。这不仅得益于印度的人口红利、产业中低端、相对开放的政策,还有印度在高端科技产业中的软件业也是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估计除了美国还没有可以叫板的。这才是印度最大的资本!

至于基础建设投资和规模,那世界上估计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我国较量,所谓基建狂魔也不是谁都可以叫的。得有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经验才称得上,印度还真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印度有人自称公路里程超过800万公里,超过美国居全球之首。

当然这是假的,按印度国家公布的正式数据,印度的公路里程是560万公里。

这个数字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的665万公里,位居第三的我国公路总长为477万公里,比印度要少数十万公里的里程。

以里程来算的话,面积位居全球第七的印度,拥有着全球第二大公路网。

那么,印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自然条件实在是很优越

印度的总面积不到三百万平方公里,与中美等国相差甚远,然而印度有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有效土地面积占比极高,印度大多数地区都适合耕种居住。

整体来说,印度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平原地形,北部的恒河流域地势地平,流域内几乎都是肥沃平坦的平原地形,非常适合修建公路。

而印度南方巨大的德干高原,虽然叫做高原,可海拔也不高,而且地势起伏很小。

众所周知,修路的时候,地理条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技术不太行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无法修建道路交通不便,就是因为地形所致,比如我们的西南地区。

说句有点羡慕的话,印度很多自然条件方面的确是得天独厚,是包括我们在内很多国家都无法相比的,这么平坦的地形还修不好路,也着实说不过去。

二,印度公路修建起点非常早

印度乃至整个南亚次大陆,都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当年英国从印度掠走了大量财富,造成了巨大伤害,可英国人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比如基础设施建设。

英国入侵之后,为了稳固强化对印度的统治,更便捷地进行财富掠夺,在印度各地之间修建铁路与公路,英国人离开后,这些不可移动资产自然留给了印度人。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印度很多方面的起点要比我们早很多。

比如在1853年,英国人就在印度建成了第一条铁路,我们虽然在1876年在上海也有了第一条铁路,结果第二年就被清朝赎买然后给拆了。

到1929年,印度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6.6万公里,而这个规模我国直到1997年才正式达到。

与铁路类似的情况也在公路方面有诸多体现。

早在183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印度建成了印度第一条公路,主要连接着印度东海岸的加尔各答与西北内陆的德里两大城市。

而中国的第一条标准化的公路,则诞生于1896年,也就是龙南公路,连接着龙州与镇南关,全长仅有55公里,与印度的第一条公路相差甚远。

随着英国人在印度入侵劫掠的深入,印度的公路建设也迅速进行着,并且英国人也为了自己的方便,在印度培养了大量道路修建与维护方面的人才。

不过,那时候的公路主要还是马车之类行使,相较之下英国人更喜欢在印度修建铁路。

随着内燃机与汽车的诞生,公路后来居上重要性日益凸显,20世纪开始,英国在印度修建公路的计划飞跃式进行。

1934年,印度的公路协会正式诞生,不过没多久二战爆发,英国人也没空在印度修路了,战后英国元气大伤,没多久就离开了印度。

英国人虽然走了,可英国人留下的马路还在,此时的印度已经拥有全球规模仅次于美国与苏联的第三大公路网。

并且,英国人为印度培养的大量懂得造路与维护的人才也还在,因此,印度继续进行着大规模造路的计划,结果就有了如今惊人规模的印度公路网的诞生。

尽管印度的公路规模非常惊人,但印度的公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印度位居世界第二的公路网规模中,是夹杂着大量水分的。

把土路当做公路,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们的公路,按照通车程度与质量等分成不同的等级,世界各国皆是如此,按照工程标准施工建设并且验收了的,才算是公路。

像是乡村地区,因为经过的人与车辆多了,自然形成的路,并不算公路,可印度就很另类,在印度所公布的560万公里公路网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路是土路。

印度超过七成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地区,然而印度并没有“村村通”这样的工程计划,几乎印度所有的农村道路,都是砂土路面。

这些路也不是自然形成,因为的确是经过人工平整了的,可真的要算作是公路,实在连说勉强都算是勉强,而印度这样的“公路”,大约有227万公里。

而更雷人的情况,远不止于此。

包括我们在内,世界其他国家对于公路运输的界定之中,是主要让汽车通行的道路,但在印度,公路运输的概念却并不止于此。

印度将所有能够让牛、马、骆驼、人行走运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道路,全部都算作是公路运输,如此一来,印度的公路范围,就要比其他国家大很多。

说出来可能正常人都不敢相信,国内农村那种田间地头的土路,在印度很多的邦都被计算到了公路的范围之内,条件是只要这条路能让牛车、马车之类通行。

说到这里,有人应该想起前几年的印度为了GDP账面上的增长,竟然更改算法,将牛粪都算作肥料纳入计算的事情,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印度并不稀奇。

基建啃老,甚至还在用英国人修的路

印度宣称其公路里程560万公里,但印度真正的铺装路面公路总里程还不到1万公里。

印度有类似我国国道的公路,仍为混凝土浇筑,少数沥青路面,这是印度最好的公路,可即便是这样的公路,在印度公路中的占比也仅2%上下。

公路因为频繁使用与时间推移,是有固定的使用寿命的,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公路大多也都经历了多次更新。

然而在印度,至今还有很多地方,仍旧在使用英殖民时代的公路,而按照常理来说,这些公路大多残破不堪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去过印度就很容易发现,印度的大城市周围,也有与国内相似的道路,整洁而且美观,但这些都仅仅是极少数而已。

多年来,印度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目前印度的经济体量甚至都已经位居全球第五位,印度在国际上也是出了名的装备采购大户,好像根本不差钱。

但怪就怪在这个地方,印度有钱买装备,却没钱投入基建。

当我们的水库数量超过9.8万座的时候,偌大的印度,水库竟然不到五百座,当我们的高速里程超过14万公里的时候,印度的高速里程目前刚超过1000公里。

印度的确天赋异禀,也的确雄心勃勃,只可惜印度的心思用错了地方,当印度大多数地方路况堪忧的时候,印度倒是投入巨资,在北方边界修建公路,意图不轨。

整体来说,如果按照印度的公路建设确实拥有很多方面我们难以企及的优势,但优势归优势,最终的成果还是要看人为去经营。

为什么有些人说印度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有网友戏称:“印度这个国家把牛粪都算进GDP了,公路天下第一也实在不为过。”

从中可以看出,很多朋友认为印度的各种现象级事件,很大可能是以一种浮夸的手段来刷存在感。那么所谓的公路里程世界第一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印度公路总长高达330万公里,当然了这是印度自己公布的。从数字来看,截止到2004年,印度公路位居世界第一。

而根据我国的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公路总里程约达187万公里。2006年,才达到了的348万公里,截止到这个时候,才超过了印度在2004年公布的数据。

而根据2004年印度的发展水平,印度公路也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甚至超过欧美国家跃居第一位。

印度不仅是在21世纪初就称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就连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也报了一个很高的数字。

2019年,印度公路总里程约为590万公里,而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才达到484.65万公里。如此来看,印度公路里程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2019年印度公路总里程仍然比我国多出100多万公里。我不敢说21世纪初的中国公路胜过印度公路,但近几年来的“中国速度”也不是吹嘘的。

因此,这中间很有可能有人灌水了,到底是我们还是印度?那么印度公路里程的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其实对于公路标准,并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给出过公路的建设和评判标准。因此公路与否,主要是看这个国家自己。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印度公路能够位居世界第一,完全是按照他们的计算方法算的,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哪?

印度所谓的“公路”应该就是公共使用的路,比如乡间的泥土路、田耕间的小径等等,都应该算上去了。如果按照大多数国家的公路来衡量,印度公路根本不足挂齿。

但是仔细想想,近几年印度经济一直以7%的速度稳增长,也就说明印度这个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存在的。

印度总体经济虽然不如我国,但是印度却是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而印度公路确实也有一定的资本与我国公路一较高下。

首先是印度地势问题,我国陆地面积虽然约960万平方千米,但山地、高原、丘陵的总面积就约占69%,平地仅占约31%。

而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两侧是海岸平原。印度平原约占印度陆地总面积的40%,印度山地平均海拔不超过1千米占了25%。

在这种条件下,印度是具有绝对的地理环境优势的。除了先天的自然优势,印度这个国家在公路建设方面其实是有一定的历史经验的。

印度独立之前,曾经被英国殖民了将近200年,而这个自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材料,对印度的交通建设还是付出了心血的。

在殖民印度之时,为了更好的控制印度各个土邦,英国在印度修建了规模极为庞大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这也为印度的公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印度的基础再好也,在现有情况的限制之下,也很难达到世界第一。印度给出的数据也只能骗骗自己国民,增强国民信心罢了。

如果提到高速公路,印度就怂了。因为公路没有标准,但高速公路是有的,无论是质量以还是行驶的速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12月28日,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高达14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而与此同时,印度的高速公路还不如中国的零头。

话说回来,我们也没有必要跟印度计较这些,因为公路并不能体现一个国家能力有多强,高速公路才是体现一个国家公路建设技术的重要因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