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中的精彩大戏,“通俄门”未完,“电话门”又来,特朗普要成为美国的朴槿惠吗?

尽管特朗普现在麻烦一大堆,在总统的宝座上摇摇欲坠,但要说他成为美国的朴槿惠还真有点儿牵强,最多也就是克林顿第二。

9月18日,特朗普的前竞选助手莱万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不是莱温斯基哈)参加了众议院弹劾特朗普的听证会,席间莱万多夫斯基唇枪舌剑,要求限定“通俄门”的范围。对于“通俄门”,大家都知道那是特朗普和普京的那些事儿。他俩的事儿还没完,才过两天,9月20日,《华尔街日报》和CNN就捅出了一个爆炸消息:根据情报部门监听,特朗普又陷入了“电话门”事件。美国总统监听别人,下场就是尼克松,情报部们监听总统,那叫执行公务。

那“电话门”又是怎么回事呢?

“电话门”其实就是“通乌门”,就是老骨头特朗普跟乌克兰总统小鲜肉泽连斯基的通话事件。根据美国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截止到7月25日,特朗普曾八次向泽连斯基施压,要求他反腐——调查前副总统拜登的儿子。有人也许很奇怪,拜登的儿子不患病去世了吗?当初,拜登还因为这事儿,都没给特朗普争总统的宝座。怎么在拜登又要跟特朗普竞争总统时,又出来个儿子,而且还跟乌克兰的腐败案有关呢?拜登也真够郁闷的,每到大选时,都会因为儿子问题让他放弃或遭遇打击。

拜登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去世的是他罹患脑癌的长子博.拜登,还有一个女儿内奥米1岁时就跟她母亲娜丽亚遭遇车祸去世,拜登真是不幸啊。这位是他的次子亨特.拜登,他2014年4月至今年4月,在乌克兰布里斯马集团(Burisma Group)任董事。这家乌克兰大型私人天然气公司,因涉嫌腐败,早在2016年,就被当时的乌克兰总检察长调查,时任副总统的拜登以反腐不力的名义呼吁乌克兰总检察长辞职,其子涉嫌腐败一案也就不了了之。眼瞅着明年大选了,特朗普为了连任也就利用职务之便“公报私仇”,威逼利诱泽连斯基好好调查亨特.拜登,以便于为自己的大选扫清障碍。可特朗普千算万算,没算出来众议院再次提议弹劾,而且通过了决议,他们还在听证会上揪住自己的“通俄门”不放。更令他没想到的是,“通俄门”的事儿还没完,又来了“通乌门”(“电话门”)。

特朗普摇摇欲坠为什么总能有惊无险地成为了不倒翁呢?

7月25日,乌克兰政府官网表示特朗普要求泽连斯基通过 “腐败调查”树立好的形象,美国才会对互动合作。媒体问及此事,特朗普称,这是对手编故事,包庇拜登。特朗普还要在22日公布电话内容,来证明自己没有打击对手,只是为了正义。特朗普这么自信,想必有自己的大招,至于什么大招,福垊还没有得到最新的消息。不过,民主党却把这当成总统滥用职权打击竞争对手的罪状了。

美国总统和韩国总统不一样,美国总统的权力比较大,因为其建国时间长,政治体制完善,美国总统无论在台上还是下台,都不会遭到清算。而且真正遭到弹劾并弹劾成功的美国总统,几乎没有。尼克松在弹劾后还没进入参议院那一轮就主动辞职了,而克林顿坚持不辞职,众议院虽然弹劾了,但参议院没通过。比起“通俄门”,“通乌门”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而且这事儿一旦查实拜登的儿子亨特拜登涉嫌腐败,不仅亨特还遭受乌克兰法律的惩罚,拜登明年的大选也基本要黄了。特朗普上台后的一些政策对公司和公民带来很大的好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特朗普最多被人骂骂或者耻笑,根本不可能下台的,甚至很有可能连任呢!因为他的最大的对手拜登被亨特坑爹了。

故而,福垊认为特朗普不仅不会成为美国的朴槿惠,而且会成为美国的克林顿第二!这个第二包括两个方面:一、弹劾流产,逢凶化吉。二、时来运转,顺利连任。对此,您怎么看?还请评论区里指教。

美国大选中的精彩大戏,“通俄门”未完,“电话门”又来,特朗普要成为美国的朴槿惠吗?

所谓的电话门就是特朗普打电话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他调查拜登儿子在2014年受聘于一家乌克兰能源公司出任董事的内幕。

那时候作为美国副总统的拜登访问乌克兰,为乌克兰提供大量资金以及军事和政治上的援助。

如今美国大选一步步临近,拜登对特朗普连任威胁非常大,特朗普要求乌克兰方面调查当初的事情,其实就是想挖掘当时美国和乌克兰之间的交易有没有拿“回扣”的事情。

毕竟当时拜登的儿子在乌克兰能源公司任职,而拜登又从美国拿了很多好处给乌克兰,要说拜登的儿子从中没得到一点好处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其实就是想通过挖掘拜登、乌克兰、拜登儿子三方在美国对乌克兰提供援助上的三角关系。一旦特朗普从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趁机打击拜登,把拜登搞,从而消除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对他造成的威胁。

拜登作为民主党方面得力的候选人,很多人都看好拜登,甚至还觉得拜登可以让特朗普的连任梦想破灭。

正由于很多人对拜登抱有很大希望,所以才要保护好拜登,生怕拜登受到他儿子在乌克兰能源公司任职一事的影响。因此他们要强力的打压特朗普,不让特朗普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为此民主党方面搞出了“电话门”,其实民主党搞出“电话门”的依据也很匪夷所思的。他们要求审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通话记录,想从中看看特朗普在电话中有没有违法行为。

而这些违法行为包括:恐吓他国领导人、胁迫他人做非法勾搭,向2020大选的竞争对手泼脏水,等方面。

我在想了,民主党什么时候变的这么正气了,让我大吃一惊。

美国总统恐吓他国领导人竟然是犯的。

美国总统胁迫他人做非法勾当竟然也是违法的。

美国总统向别人泼脏水竟然也是违法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美国大部分总统都要被法办,除了总统之外,很多美国高官也要被法办。

他们恐吓别国领导人还少吗?他们逼迫他人做非法勾当还少吗?他们向别人泼脏水还少吗?

对于美国方面的这种恶劣,无耻的双标行径,我们能说什么?

不管“通俄门”也好,“电话门”也好,都属于美国两党内斗,相互间招招要命,黑暗的杀人不见血。

“灯塔国”表面倒是冰心玉洁,什么民主啊,自由啊,人权啊,一旦撕开伪装肮脏的要死。

美国大选中的精彩大戏,“通俄门”未完,“电话门”又来,特朗普要成为美国的朴槿惠吗?

“通乌门”,比“通俄门”更严重!

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的朴槿惠(任满后被清算)是轻的,成为又一个尼克松(任内被赶下台)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先回顾“通俄门”。

特朗普当商人时,被披露与普京当局私下关系良好,与俄罗斯有具体生意往来。普京欣赏特朗普,为他竞选美国总统送上“助攻”。这就是所谓“通俄门”。

美国指控俄罗斯“黑客”侵入美国网络,披露了希拉里利用私人邮箱收发政府文件涉嫌“泄密门”。

“泄密门”搞臭了希拉里形象声誉,让她未能当选总统,希拉里至今耿耿于怀。

美国特别检察官穆勒就特朗普涉嫌“通俄门”调查了两年,以证据不足,不能证明特朗普“有罪或无罪”搁浅。但民主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至今逮住不放。

再说“通乌门”

“通乌门”由《华盛顿邮报》9月18日爆料。

可不要小看这家邮报,当年,它爆料“水门窃听”丑闻,扳倒了共和党总统尼克松。今天,《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是特朗普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作斗争的三大死敌。

“通乌门”爆料,特朗普为了搞臭民主党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拜登,他亲自给泽连斯基打电话,要求他调查拜登在乌克兰最大私人能源企业(布里斯马集团)任董事的儿子亨特.拜登,他在乌克兰捞钱,涉嫌父亲假公济私腐败。2014年3月18日,普京签署法令攫取了克里米亚。次月,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趁人之危,让他儿子担任了乌克兰布里斯马集团董事,这就让美国奥巴马政府援助乌克兰染上了拜登假公济私嫌疑。

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与拜登的儿子亨特.拜登(左)

据说,2016年乌克兰检方要调查布里斯马集团腐败,就被拜登插手制止不了了之。

“通乌门”是特朗普“偷鸡不成蚀把米”。若属实,问题可大了。

①,特朗普为了搞臭潜在竞争对手拜登,竟然找外国领导人搞“黑材料”,违反了做人基本道德准则。

②,特朗普涉嫌滥用美国国家权力和美国国家利益谋私!在特朗普要挟泽连斯基搞拜登“黑材料”期间(7—9月),特朗普公开拿暂停、恢复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说事,可怀疑为在进行“权钱”交易。这是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乌门”让美国大选闹剧越发精彩

特朗普;已被迫承认;他与泽连斯基通电话“谈到了拜登”。

特朗普怒怂美媒(华盛顿邮报)报道是“假新闻”,“他们正试图将拜登丑闻变成特朗普丑闻,问题是,特朗普没做错任何事!”。

(特朗普露出马脚;变相承认他在泡制“拜登丑闻”。)

拜登;发推特上批特朗普“滥用权力、贬损国格没有底线”。

普里斯塔科(乌克兰外交部长);“我认为(特朗普)没有施压。有过对话…”。“乌克兰是主权独立国家,有自己的秘密”。

蓬佩奥;除非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公布(特朗普—泽连斯基)通话内容。

佩洛西;她麾下的民主党徒也没有闲着。

民主党议员强烈要求特朗普接受调查,公布(特朗普—泽连斯基)通话全部内容。

民主党人亚当∙希夫表领导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闻风而动,将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并肩调查特朗普“通乌门+通俄门”。亚当∙希夫表示;“如果查明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谈话中触犯了法律,那么不应排除对总统启动弹劾程序的选项”。

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也乱了阵脚;

情报委员会承认;美国前情报官员举报了特朗普与泽连斯基打过不恰当电话

总检察长阿特金森认为,举报可信且符合“紧急关切”的事件,有必要通知国会的相关监督委员会。

代理总监约瑟夫·马圭尔则阻止阿特金森向国会提供举报的细节。

这件事可害苦了乌克兰小鲜肉泽连斯基。他无辜卷入了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现在沦为了“通乌门”关键证人。

特朗普已对他泽连斯基极限施压说;“支持乌克兰会激怒俄罗斯,不值得!”泽连斯基已去了美国出自联大会议,他该怎样按预约会晤特朗普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