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最低量刑为8刀,最高量刑为3600刀。但一般情况下,遭受千刀以上的人非常少,三千刀以上更是寥寥无几。但康小八不仅达到了3000刀,而且还突破了记录,达到了3784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凌迟的最高记录。
清朝末年,北京康营有一个绰号吴秃子的匪徒,纵横京津两地。因为幼年时曾经过继给了一户康姓人家,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康小八”。当然,他对自己的称呼为“康八太爷”。
康八爷最初只是个小混混,家里有三头毛驴,靠着给别人驮货讨生活。后来有一个财主雇他做了保镖,并且给了他一把左轮手枪,在关键的时候保护自己。
财主倒是对康八爷挺放心,但康八爷却另有打算。有一次财主去外地做生意,带上了康八爷,顺带让康八爷长长见识。不过两人走到荒郊野地时,康八爷看中了财主身上带的财物,于是一枪打死了财主,自己也开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
康八爷在流浪的过程中,有一次在剃头匠的棚子里面理发,结果剃头匠和旁边的人聊起了康八爷,两人也不断地说“康小八为非作歹,将来不得好死。”康八爷不漏声色,等着剃头匠给自己剃完头后,拿起了枪,告诉了自己就是康小八,并且直接开枪打死了二人。
漂泊流浪了一段时间后,康八爷做起了土匪。纠集了很多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开始拦路抢劫,对沿途的客商敲诈勒索,甚至还打劫漕银,也就是清朝的财政收入。当然还公然强抢民女,搞得京津两地的百姓深受其害。
后来康八爷的一个表弟找到他,说他的老母亲病危,希望最后看他一眼。结果康八爷在晚上潜回家时,被武术名家尚云祥、马玉堂等人擒获,最终被送到官府的大牢中。
朝廷对康八爷的判决很快下来了,那就是斩立决。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宫中的小太监给隆裕皇后介绍了一下康小八,说他有勇有为,功夫高的很。隆裕转过头又向慈禧添油加醋的介绍了一遍康小八的“英勇”事迹。
慈禧听后,闲来无事,觉得这个康小八是个奇人,不能就这么死了,自己得亲自审问他一次。当时刑部的人都认为慈禧御审康小八,说不定一高兴,就像放屁一样把康小八给放了。所以很多刑部的人都告诉了康小八情况,让他给慈禧歌功颂德,好好拍一拍马屁。
康八爷听了刑部的人说话,张口就骂慈禧混蛋,说自己本来要给道上的兄弟死出个样来,都怪慈禧坏了自己的好事。刑部的看到这种情况,准备在晚上直接毒死他算了。结果康八爷瞬间改了口,对慈禧称颂不已,说自己决定痛改前非,并且表示了半天的忠心。
刑部的人一看,孺子可教呀,于是教导了康小八入宫后的礼节。
御审那天,慈禧在颐和园带着隆裕、瑾妃等人一起来了,准备找乐子。结果,康八爷刚到慈禧面前,白眼一翻,脖子一拧,对着慈禧就问;“不是要御审康八爷吗?怎么也没人说话?”
慈禧一听就恼了,质问康小八为何敢如此大胆。康小八一听,当即说;“听着,康八爷是一条好汉。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
一句话说完,慈禧身边的女眷瞬间乱做一团,康小八也被人带了下去。
第二天,盛怒的慈禧拿来了康小八的判决书,大手一挥,判处凌迟。因此康小八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接受凌迟的人。值得说的是,此时的凌迟刚刚废除一个月,也就是说,整个大清国为了康小八破例恢复了一次凌迟刑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康小八原本不姓康,而是姓吴,清末出生在天津卫。因小时候患过秃疮,成了“绝顶聪明”的人物,整个天灵盖不但一根头发都没有,还添了许多的癞疮疤,人送外号“吴秃子”。
吴家家境败落,子女众多,生活无以为继,只好把“吴秃子”送给了康家。因他在吴家排行老八,所以,过继到康家后,改名为“康小八”。
(康小八剧照)
康家稍显富足,家里有3头毛驴,经常替人拉货跑脚,驼运东西。康小八来到康家后,就接过了这个活计,成了脚力。
一次,同村的一个财主雇佣康小八运了一批山货,康小八麻溜地干完了活,不但没有耽误时间,货物也完好无损,财主对他颇有好感。有了第一次的良好合作,财主又将一批金贵的货物交予康小八,为了稳妥起见,财主提出和他一道运送。
可偏偏在运货途中,碰到了两个劫匪。财主吓得魂飞魄散,体如筛糠。但康小八面无惧色,拼命抱住其中一名劫匪,滚下了山崖。康小八命大,劫匪死了,他却活了下来。等到康小八从山崖下爬上来后,另一个劫匪吓得拔腿就跑,亡命而去。
财主对康小八刮目相看,邀请他长期担任自己的保镖。并从日本高价购买了一支手枪,配备300发子弹送给他。康小八整日把手枪别在腰间,神气活现地跟在财主后面,耀武扬威。
所谓“日久见人心”,这康小八仗着手里有了家伙什,就开始得意忘形,胡作非为了。他接连枪杀了两位无辜村民,给财主惹了不少麻烦。财主少不了蚀财免灾,倒贴了不少银两赔命。搞得财主终于忍无可忍,想收了康小八的手枪,康小八哪肯就范,结果一枪打死了财主,上山落草为寇了。
背负命案的康小八后来又接连做了两个大案。
(剃头铺子命案,图取其意)
一天,康小八伺机下山剃头,在剃头铺子里,两个老乡正在谈论康小八,言语间不免夹枪带棒,痛斥他心狠手辣,忘恩负义。康小八上前询问,你们俩认识康小八吗?两人回答,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谁认识呢?
康小八拔出手枪说到,我就是康小八,今天爷就让你们一睹真容!一枪一个,康小八残忍地将他们枪杀了。
剃头师傅见出了命案,撒腿跑路。康小八拽住了他,拿枪顶着师傅为自己剃头。外面的百姓赶忙报官,衙门捕快来后,康小八一边剃头,一边大喝一声,康八爷在此,谁敢进来?
几个捕快居然被震住了,目送康小八剃完头,扬长而去。
康小八见官府颇为忌惮自己,愈发猖狂,后来居然抢夺了“漕银”,动了朝廷的奶酪,公然向慈禧叫板。这可惹恼了老佛爷,慈禧下旨,着当地衙门务必捉拿此贼。
康小八有一个表弟在昌平供职捕快。寻得了康小八的落脚之处后,便以康小八老母病重为由,骗取他下山探望。结果遭遇了两名武林高手,形意拳大师尚云祥、马玉堂联手擒获。
捕获康小八的消息报给慈禧后,慈禧一时心血来潮,想看一看胆敢和她叫板的劫匪,究竟长了几个脑袋,她要亲自审问。
(慈禧剧照)
衙门的官员接到慈禧的懿旨后,心急火燎地做起了康小八的思想工作。说你可不能在老佛爷面前放肆啊,说不定老佛爷一高兴,便饶恕了你的死罪,我们这就教你觐见老佛爷的规矩。康小八假意应允,有模有样地学了一阵,并在衙门里模拟演练了一番,还真像那么回事。
但衙门的官员并不知道,这个康小八另有所谋。因为他深知,自己不管有几颗脑袋,都不够慈禧砍,他注定死罪难逃。于是打定主意,不如死个惊天动地,闹出点大动静,也好来一个“青史留名”。
到了御审当天,康小八被捕快押到颐和园。见到慈禧后,康小八早将所有的礼仪抛诸脑后。只见他昂首挺立,两眼逐一扫遍台上的众多嫔妃、宫女、太监,面露不屑之色,嘴里嘟囔着,原来宫里的货色也不过如此嘛。
台上的慈禧距离较远,没听明白康小八说的话,下面的官员可听得一清二楚,吓得冷汗直冒,背脊发凉。
这时,慈禧发话了:“你个十恶不赦的盗贼,竟敢劫朝廷的‘皇杠’(漕银),你可知罪?”
此时的康小八说出了一句让后世土匪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流氓话:“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
慈禧面色煞白,双手哆嗦,将桌子拍得震天响,怒喝一身:“拉下去,凌迟处死!”
这回康小八终于如愿以偿,争取到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
可是,清廷已经很多年没有判罚凌迟之刑了,连刽子手都不好找。后来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叫蔡六爷的人来行刑。
据说,蔡六爷很专业,一共割了康小八三千七百八十四刀,直到他体无完肤,“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
康小八也算是个汉子,始终没有哼一声,还仰天大笑:“老少爷们,你们看看,我康八爷算一个爷们吗?”这种气势折服了蔡六爷,他将一根钢针扎进了康小八的心脏,了结了他。
就这样,康小八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人。
(参考资料《康小八传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凌迟又叫“寸磔”,就是我们俗称的“千刀万剐”。属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残酷的刑罚之一。脑袋丢了不过速死而已,凌迟大刑却让犯人忍受刀刀切肉直至极尽痛苦而死,此刑被列入“酷刑”之列,与“车裂”一样臭名昭著。相比“车裂”,“斩首”,凌迟处死这种刑罚历史并不悠久,但却是集各种刑罚之大成者。原以为秦汉时期的“车裂”已属惨无人道,血腥至极。想不到中国封建统治者还发明出了凌迟这一更加血腥残忍的酷刑。凌迟之刑,最早在五代被写入法典,但第一个被执行凌迟大刑的人却是一个叫牛仙童的唐朝人,据《旧唐书》记载:“内给事牛仙童使幽州,受张守珪厚贿。玄宗怒,命思勗杀之。思勗缚架之数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啖之。”挖心啖肉,这等酷刑看着就让人作呕,但在古代,这样变态的刑罚却很常见。
凌迟的目的是什么,是使“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说白了,就是于“千刀万剐”之中自己看着自己慢慢的死去,看着自己身上的肉一刀刀的被切,再看着自己身上的血慢慢流尽直至意识模糊在痛苦中死去。凌迟这种酷刑起源于五代,在《辽书》、《宋史》等史书皆有明确的记载,在明、清两代,凡犯谋反大逆者,皆凌迟处死以儆效尤。(据《大明律》、《大清律》:“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明人王明德对凌迟更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这等酷刑,用惨绝人寰、毫无人性来形容真是毫不为过,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凌迟这种酷刑虽然起源于五代,但是在辽、金、宋、元时期承受这种酷刑的大逆之人却不多。真正让凌迟大刑名声大噪的是明清两代。其中最著名要属明武宗时期的大宦官刘瑾和崇祯时期的辽东督师袁崇焕。这两人一奸一忠统统被处于凌迟大刑。刘瑾被凌迟,据史载“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明史.刘瑾传》),作为一个大太监,这命确实够硬的,剐了三天才痛苦的死去。而崇祯年间被内阁首辅温体仁诬陷的翰林院庶吉士郑曼(“仗母不孝”被处以凌迟大刑),更是足足被割了3600刀。
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处以凌迟极刑的人是清朝末年一个叫康小八的恶棍,此人被凌迟完全是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康小八本身就是京城一地痞流氓恶棍,心狠手辣的恶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头棚理发时,发现剃头匠和一位顾客正在闲谈,并大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发完后问二人:“你们认识康小八吗?”二人说:“谁认识这种混账的东西。”康小八“嘿嘿”冷笑一声说:“今天康八爷就叫你们俩当个明白鬼。”说着拔出手枪将二人击毙。康小八被缉拿归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康小八死后没多久,清朝也亡国了,这种逆历史潮流、毫无人性的酷刑自然也被废止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历史上康小八是最后一位遭遇凌迟的罪犯,关于其人,并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只是一个悍匪盗贼。老舍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家所著《康八爷》是出于政治宣传,并不代表史实,我对康小八如同“燕子李三”一样劫富济贫的说法难以苟同。其罪恶就是杀虐和危害社会治安,这样的草寇干不出劫“皇杠”的伟业!
人物介绍康小八本姓吴,绰号吴秃子,因早年过继给北京东皇庄的康家,所以改姓康。康小八早年以毛驴拉货度日,但为人凶悍狠毒,被一财主看中,雇为自己的苦力兼保镖,并从日本人手里买了把左轮手枪给康小八使用,还配了子弹三百粒,也有传言说康小八的手枪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杀死了一个英军士兵抢过来的。无论此枪的来源如何,都造成了一个影响,那就是康小八凭借洋人的这一高科技成果杀人如麻,并被冠以“武功盖世”的名声。
康八还有一个弟弟,被称作康九,也许就是出身贫寒,所以也就没有留下名字,就像当年的朱重八一样,没有成功就永远以重八为名。想必康八也明白这个道理,帮人干苦力永无出头之日,于是和弟弟干起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差事,也就是上面说的财主家。但财主很快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毕竟康小八是悍匪,引狼入室的做法终究会惹祸上身,康小八以手枪终结了财主的性命,占有了财主的财产,并用人生第一桶金招募了一些流寇,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强盗组织,敲诈勒索、偷盗行窃,逼良为娼,无恶不作。
面对康小八的种种恶行,清庭决定将悍匪绳之以法,在其表弟的诱骗下,康小八被形意拳名家尚云祥、马玉堂等擒获。关于擒获康小八的故事流传一种说法,即康小八一生“英雄”气,面对武术大师尚云祥,康小八并没有使用手枪,而是与尚云祥切磋后自认打不过,然后束手就擒。这与马玉堂的回忆录所说的大致意思相同,但马玉堂则是讽刺了康小八并没有什么武艺,只是靠着一把手枪横行天下。
康小八被处以凌迟的刑罚,可能也是碍于影响不好,毕竟“凌迟”之刑已经废除,再用这种刑罚难免引起轰动和舆论压力。所以行刑时间避开了定制的“午时三刻”,选在黎明时分进行,这样围观群众也不会太多。但关于康小八的行刑场面还是留下了目击者的传言。据说在整个行刑过程中,康小八没有痛苦的呻吟声,反而振作无比,除了前几刀的大笑几声,后边几乎再也没有动静,监刑官因佩服康小八的硬气,于是下令用钢针捅了他心脏,不再令其受皮肉之苦,死了个痛快。
但也有传言说,给康小八执行凌迟的是名震京津的蔡六爷洪文庆,蔡六爷用时三天,以三千七百八十四刀终结了康小八的性命,这个可信度并不大,因为当时的《大清律》都已经没有了凌迟的刀法规制,即使真是蔡六爷动刀,多大的仇恨要这么折磨犯人呢?
康八之罪“绞斩以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大清律》通过传言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渲染,康小八这个恶贯满盈的悍匪被冠名“侠义”,这里能给康小八戴上“侠义”帽子的无非就是说他劫富济贫。最轰动的事迹就是劫“皇杠”一说,理论依据就是清朝法律规定的处以凌迟的客观要求,即大逆不道,也就是谋反罪。传言康小八是劫了“皇杠”后被抓,牢狱之中,连八大胡同的妓女都主动提出入狱伺候康八爷,还因此壮举获得“风尘三侠”的称号。
其实这里就已经体现的过于牵强了,康八爷也许有侠义之风,但真不一定有侠义之举。康八爷劫掠的旅客商人也都是平头老百姓,为了烘托人物形象,小小悍匪居然能惊动裕隆皇后和慈禧太后“御审”,这也未免太过滑稽。再加上康八爷的那句豪言壮语“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这就把康小八定下了谋逆的罪名,才有了“凌迟”的重刑重现于世。其实这么描写在逻辑上和理论上没有问题,但这暴露了文艺界对凌迟之刑的处罚标准并不清晰。
“凌迟之法,昭陵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熙丰间诏狱繁兴,口语狂悖者,皆遭此刑。”——《通考·刑制考》其实凌迟的定罪在宋以后就有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常见的“谋逆君主之罪”,比如组织大规模暴动、叛国行为、谋取皇位等;第二类就是“伦常之罪”,比如子女杀害父母、弟妹杀害兄长、妻子杀害丈夫、奴婢杀害主人等;第三类是“凶残与不人道之罪”,比如以残暴手段斩断他人四肢、杀害同一家族三人以上、组织帮派以制造恐怖。所以康八爷的凌迟之刑定罪标准应该是参照第三类,由于光绪年间的盗匪猖獗,所以对康八爷实行已经废除的凌迟之刑。目的在于震慑同类犯罪,并非康八爷真的有劫“皇杠”的谋逆之举,其组织盗匪团伙,残忍伤害他人生命,已经达到了凌迟的量刑标准。
清朝时期还有一点比较特殊,就是在对“谋逆君主之罪”上的量刑其实有所减轻,如“文字狱”案件中获罪之人常处以“凌迟”,但真正受凌迟之刑的也就戴名世等寥寥几个,大部分涉及罪犯都在后来改为斩首或赐死。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清律大规模暴动的范畴,但在其北伐失败以后也只是林凤翔、李开芳等八位被俘将领处凌迟示众之刑。与此同时,“伦常之罪”和“凶残与不人道之罪”则加大了处罚力度,尤其是强盗罪,几乎都会处以凌迟之刑。
“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大明律·刑律》稍作比较一下,清朝史料记录了一些凌迟受死的罪犯中,三藩之乱里的耿精忠、太平天国里的石达开、捻军头子张洛行等,个个都是轰动一时的实力派。再看看名不见经传的几位,秀才王维勤与村里一家发生冲突,策划杀害该家十二人,处以凌迟;奴隶符珠哩,因谋害主人被处以凌迟。前后对比能看出,清朝对于凌迟的量刑更注重“常伦”和“人道”,而不像明朝时期更重视“谋逆”,对于暴动的主犯处以凌迟,从犯也就更人性化的处死,反而是危害他人生命和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凌迟处罚。
综上所述,康小八的罪犯就在于荼毒百姓,危害一方,并不是文学艺术创造出来的劫皇杠、奸皇妃。且定罪之事也不会是慈禧以斩立决改为凌迟,慈禧作为清庭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大赦天下”才会赢得更好的口碑,凌迟这种残暴的刑法已经废除,再搬出来亲自定罪,有辱皇家名声。而在光绪年间的盗匪横行,量刑为重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因此才将此法搬出来再一次使用,康小八也就成为这一残酷刑罚的最后一位“体验者”。
注:光绪三十一年(1905),沈家本奏请删除凌迟等重刑,清廷准奏,将凌迟、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俱改斩决”。
皇杠:即漕银,清朝的财政收入,由南方运至京城,古称“皇杠”。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要说这个凌迟处死还真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刑罚,凌迟刑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千刀万剐”。
这个刑罚可以说是最让人痛苦的刑罚,它就是不让人痛快地去死,非得一刀一刀地把人身上的肉割下来,活活地让人疼死。
这是个折磨人的刑罚,它最早是出现在五代时期的,后来的金、元、明、清也都延续着用过这种刑罚。
但是因为这种刑罚真的是太残酷了,真得是让人身不如死,所以清王朝在1905年就废除了这种刑罚。
有始就有末,那么谁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呢?他就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呢,会对他使用这么残酷的刑罚呢?那就随有书君一起来看一看。
一、 亦匪亦侠的康小八
康小八,是清末年间的天津卫人。这个人话说身世也是很可怜,小的时候他家里真的是相当地穷,穷到他的父母实在养活不起他了。
没有办法,他就被父母送到了北京的一户姓康的人家。、后来他也就改为了康姓,就是人们嘴里所说的康小八。
康小八这个人,功夫也就一般般,会点三脚毛功夫。只是他的轻功比较好,枪也玩的好,尤其是双枪,使得可溜了。他呢可以说是个混混,偷鸡摸狗、奸淫掳掠的事是没少干。
而且他还为人特别狠,杀人也是不眨眼的,他的劲上来,可是不管你是谁。在受害者眼里,他就是个土匪混混。
但是这个人却又讲义气,好结交朋友,什么黑道白道都有他的朋友。是的,讲义气的人,也会干一些让人为之称赞的事。他的确也干过不少好事。
什么劫富救贫,也是他经常做的。他也经常接济通州一带的穷人。在受过他恩惠的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侠。
他是横窜北京天津两地的大盗,他亦是当年天津卫小混混们的偶像,他是个可歌又可贬的人,他就是康小八。
康小八的确是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他犯了一个错,一个致命的错。以至于让他不得不被追捕,最后还死于凌迟这个残忍的刑罚下。
二、 康小八为出风头劫官银
康小八平日里是没少劫财,但是这次还真是胆大包天了。他竟然和别人吹嘘自己,想学当年的程咬金去抢劫漕银。
漕银是什么?漕银就把应该交给大清王朝的粮食,折成银两上交给国库的一种税银。
就像我们现在的纳税人上交给国家的税一样。漕银这可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谁也不能动它的歪心思。
可是这个康小八还真是说做就做,真得去劫了漕银。
当时康小八一个人怀揣着两把手枪,单枪匹马去抢南方运往朝廷的漕银。其实他也不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个人就能劫下来。
所以他就是到那放了两枪,吓唬了吓唬那帮人,然后就报上了自己的姓名跑了。
劫漕银那可了得,这可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管你怎么样,劫成没有,这次清政府可是真不干了,说什么也得抓住他。清政府为此,还专门请了一个在武林榜上有名的人——尚云祥。
这位老前辈最擅长的就是形意拳,而就凭康小八那三脚毛的功夫,是怎么也打不过他,就是用手枪也不是老前辈的对手。
所以康小八最后对老前辈也是心服口服,于是就缴械投降了。就这样,清政府把他关进了大牢,等着秋后问斩。
不过康小八的名声那是早就响当当地了,那是个江湖人。所以狱卒倒也没有亏待他,每天还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
要说,他能享受这个待遇也真算不错了,只等那秋后一斩首,他的人生就画上了句号。
其实他犯了这等大罪,是必死无疑的,但是罪不至于凌迟。可是他又偏偏又非得要展示自己的豪气,触怒慈禧,结果有了一个不堪设想的下场。
三、羞辱慈禧,终赐凌迟
康小八劫漕银这件事,是让康小八名声大震。很快他劫漕银的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地,添油加醋地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
慈禧听后觉得康小八有点当年程咬金和秦叔宝的样,就很想见见他。于是慈禧就选择在颐和园再次审审他。
这狱卒知道后,就恭喜康小八。因为如果康小八能把慈禧哄开心了,没准慈禧一高兴就会释放了康小八,这不是不可能的事。
可康小八才不领这个情呢,他觉得要死就风风光光地死,才不会去讨好慈禧。
选好了时间,慈禧就去颐和园坐等御审康小八,一些妃子们也好奇地跟着来看热闹。
慈禧派人去把康小八押上来,康小八倒是听话乖乖地来了,可是他来了之后却是一脸的傲气。该下跪时,是怎么都不下跪,谁说也不跪。
慈禧倒也没有生气,她认为有骨气的汉子可能都是这样。
所以慈禧就找乐子似得开口问他为什么要劫漕银。
这时康小八来了劲儿,他开始用色眯眯的眼在那些妃嫔们的身上是来回打量,最后说了句震翻了人们的话,“我要劫就劫皇家的银子,要玩就玩皇家的娘娘。”他说痛快了,就开始大笑起来。
这下子可真是把慈禧给气坏了,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还赦免什么。
慈禧当时就下了命令,杀一定得杀,砍头不行,太便宜他了,一定要千刀万剐了他。
就这样,康小八从砍头改为了凌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的人。
不过据说康小八当时被凌迟用刑时,一共是割了他三千七百八十四刀。
不过他愣是没有发出一丝的哀求声,说来也真是一条汉子了。可惜他落草为寇,作恶多端,也是干了不少坏事。
要不然,以他的性子,还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这就叫自作恶不可活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是康小八,他具体犯了什么罪?
大盗康小八,是在凌迟废除后仍然被执行凌迟的人。
1905年4月光绪皇帝废除凌迟,1905年5月康小八被判凌迟,在这以后凌迟从此消失,因此康小八是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其实在光绪皇帝废除凌迟的前两个星期,还有一个人被凌迟处死,他叫福朱力(也有译为符珠哩)。福朱力凌迟的时候有很多外国人围观,当时在场的法国士兵用相机拍下了整个过程,也就是如今在网上流传的较为清晰的凌迟照片。
真实的康小八历史上关于康小八的记载很少,但民间对他却有很多传说。
康小八早期以帮人运货为生,因为办事干脆,下手也狠,被一家财主招为随从。康小八从财主那里得到一把手枪和几百发子弹,本来是用来保护财主的,结果康小八却把财主给杀了,从此自己一个人独闯江湖。
仗着那把手枪,康小八可谓是横行江湖,只要看谁不顺眼就给一枪撂倒,他的名气也开始大了起来。在老百姓的传言中,康小八被说成是一位高大威猛的侠盗,而且拥有高超武艺,喜欢劫富济贫。这些传言也被传进宫廷之中,被皇后和妃子听到了。
直到康小八被抓获后,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案子,衙门也给判了斩首,但由于皇后久仰康小八大名,便到慈禧太后那里求情,认为康小八这样的好汉应该留一条名。慈禧也对康小八很好奇,便决定亲自审理这个案子。一般慈禧亲审的犯人没有被判死罪的,因为慈禧自封自己是“观音菩萨”。谁知康小八却不领情,在慈禧面前口出狂言,说“要劫就劫皇纲,要睡就睡娘娘”。这下把慈禧气得,直接把斩首改成凌迟!
这就是当时为什么光绪已经把凌迟废除,但康小八还是被凌迟的原因。一方面是康小八自己找死,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慈禧拥有至高权力,哪怕是皇帝已经废除的刑罚,只要她还想继续用,那也是可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