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仆人和仆人是不同的。
大体分为2种,
一种是活期,也就类似于今天的签约保姆。签约时候注明服务多少年,年限到了就自由了。
一种是死期,也就是终身在这家服务,终身为仆人,自己生的孩子也是仆人。
活期仆人的价格很便宜,一般管吃管住,再给几两银子都行了。如果是未成年人,比如小丫鬟之内,可能连银子都不给或者象征性给一点,只是管吃管住。
满清小说里面记载,有个富贵人家买了个七八岁的小丫鬟,活期使用4年,只给了1两银子。中间人还扣了一些,最终只到了几百文钱。
但有手艺的就不同。
比如有个丫鬟很擅长烧菜,同样的几年服务期,就卖了十几两白银。
当然,活期仆人的待遇相对较高,主要是主人家不能随便虐待(犯错的打骂除外),生病要给看病。
因为这些仆人服务期限一到,就会离开主人家回到自己家。如果期间受到虐待或者病死,仆人家属一般都会去告状,主人家要赔钱甚至坐牢。
死期仆人的卖价比较高,至少是活期的几倍,但待遇差。因为终身都在主人家为仆人,死期的仆人一般没有什么地位,要打就打,要骂就骂。只要不给打死,慢慢折磨死或者病死了,也无人会管,自己父母都卖了孩子,谁还去管。
说白了,活期的仆人就是今天的保姆,而死期的仆人则是标准的奴隶了。
看看红楼梦里面,王熙凤抓丈夫贾琏的奸,上来就把两个帮忙望风的小丫头打的一塌糊涂。
看看,王熙凤“说着便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子两腮紫胀起来。”这一下子就是狠狠打的两个耳光。
不仅如此,后面王熙凤又说“烧了红烙铁来烙嘴”,最后又是“说着,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唬的那丫头一行躲,一行哭求……”
这哪里把小丫头当人!
自然,这种仆人的卖价比较高,毕竟等于做奴隶了。
话剧《茶馆》就有这样一幕:刘麻子花十两银子买了康六的女儿康顺子,又以二百两的价格卖给了庞太监。
自然,因为卖给太监做老婆是缺德冒烟的事情,卖价会高。但即便不是卖给太监,只要是死期的仆人,售价不会太低,除非赶上饥荒的荒年。
尤其是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丫鬟,比如擅长女工(要有晴雯那种水平),可以卖到几十两到几百两银子。
红楼梦里面的几乎所有丫鬟,包括袭人、晴雯、鸳鸯都是死期的仆人。
除了以上的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仆人,就是所谓的扬州瘦马。
就是买一些相貌美丽的小女孩,进行长期的琴棋书画训练,到成人以后将她们卖给有钱人做妾。
这种瘦马的价格很高,但地位低下。因为即便是死期的丫鬟,原则上是不需要赔主人睡觉的。如果主人强行占有丫鬟,一旦丫鬟去告状,主人就会倒大霉。
比如红楼梦里面的鸳鸯,不嫁给贾赦就不嫁了,贾赦也不能怎么样。
但瘦马不同,只要有钱人出钱就得嫁。不管对方是老头子还是痴呆还是丑陋不堪的人,瘦马都得陪上床,自然没有地位。
瘦马价格有多高呢?
红楼梦的贾赦,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内做妾。
八百两呢。
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乾隆年间有记载,用25两银子买了郑荣同妻刘氏、婿高受儿、女二妞四口为奴。
也就是说花了25两银子买了四个人来作为奴仆,平均每个奴仆6.25两,这是在大兴县发生的,并非一般的仆人,而是直接买来终生为奴。
不过每个地方的仆人价格不同,仆人也分等级,就好比现在的保姆,有职业能力强的,长得好看的,在古代也是如此,有学者曾经统计过,翻阅记载,大致得出不同地区、长相、技能的仆人的价格。贫穷地区的仆人:几百文钱至十数贯不等,都是铜钱,相比上面说的6两多简直天壤地别,如果还没有概念,即可理解为在饥荒年时,半袋大米就可以换得一仆人。
富裕地区的仆人:2-5两,这些仆人一是受到地区的影响,还有就是他们有相应的要求,必须会清扫、搬挪、传讯、伺候等。
普通全灶:10-15两白银,除了上面的要求,还必须会做菜烧饭,尤其是当地的主食,长相也有一定的要求;
顶尖全灶:30两白银,同上+长相俊俏或者漂亮。
才华横溢的仆人:30两白银以上,多的可达数百两,一般都是根据他们的才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价格自然高。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总有出手大方或者爱慕之人为一些婢女赎身,动不动就说一百两,其实清朝仆人要赎身,这其中的价格也并未有记载,况且每个时期也不同,最主要是根据仆人的价值,就和上面所说的,才华横溢的仆人,尤其是婢女,她们的赎身价格自然是最高的。
其实还有一点,不是每个仆人都是直接没买断的,他们大多数并非终生为奴,而是有期限的,期限已满,自然就可以离开,当然如果想继续待下去,雇主也同样会发工钱。
倘若有的仆人被赎身之后,从理论上讲大家自然是平等的,然而并非如此,古代无平等可言,富贵豪绅、达官显贵、皇亲国戚,贵族世家,地主财主,他们的地位肯定要比这些被赎身的仆人高的多。
所以说并不平等,只能说相对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或者喜欢做的事,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百姓都是生活所迫才做仆人,所以一般也都是绝买,意思就是终生为雇主家效力,而雇主也要负责养他。
只有少部分人是逼不得已,这些仆人就会有“工资”,等到期满或者自己攒的钱足够了,也就离开了。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满清这可是扯后腿的朝代,这货没本事不说,他讲究还不少,其他朝代仆人就是仆人,可到他这里,这仆人大体分成俩叉,一曰包衣奴才,二曰家奴。
扯到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包衣奴才到底是啥物件?”
您可以这么理解这包衣他有户口,满清那衙门口都是有记录的,这家奴没户口,就是一张破纸片子登记一下就得了,知道主家里有这么个人,您这身份证明都在主子家里掐着呢。
再详细一点,这包衣奴才他也可以养家奴,但您这家奴养一个家奴试试,大耳瓜子糊死你,流放三千里都是轻的。
顺便提一句,这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身份就是包衣奴才。
开头的时候这包衣奴才是满清入住中原之前,不断的跑到大华夏的地头掠夺的人口,以及战俘,或者自家地头上犯了罪的罪犯,以及那些个一不小心把自己搞破产的破落户,这是包衣奴才的主要来。
当时规定这包衣奴才是没有人身自由,是那些个贵族的私有财产,所以这波人他汉人有,满人也有,他们被主子们强迫劳动。
就这样的人,您自己觉得能花几个钱,这基本上都是政府当奖赏发给贵族们的物件。
但后来努尔哈赤想要扩张自己的军队,对外进行战争发现这人口不够,所以就把目光盯在了这波人的身上,让他们参加战斗。
这一战斗,这就有了军功,有了军功,您不就得赏他们吗?得,这波人开始逐渐的脱离了原来主子的控制。到了最后很有可能身份地位就能干的过原来的主子,努尔哈赤一瞅这不对劲,所以就规定,您的身份再怎么显赫,对主子必须保有奴才的身份,而且这身份是世袭的,到你这是包衣奴才,你这后代子子孙孙都是,除非主家不要你了,这身份才能取消。
所以这包衣奴才他也叫家生子,瞅见没这就是怪胎,您可以把他看成一奴才,也可以把他看成满人堆里最底层的一个身份。
咱瞅着电视剧,总能看到满人对着皇帝说奴才,而汉人对这皇帝说臣。这其实也是满人对皇帝表示亲近的一个说法。
家奴而这家奴可就不一样了,您可以把他们看成真正的奴隶。而这波人您可以再把他们分成合同制和终生制。
这合同制,服务期限到了时间点,双方要是都同意还可以继续签约。您比如说,奶妈子,家里小孩子那保姆,蹲厨房折腾灶台的厨师,这波人您得按日按月的付工钱,管吃管住。
当然还有一些水灵的小丫鬟伺候个公子哥,大小姐的,一次性的买断给个一两二两,或者几个大钱的都有,不管咋样这时间一到点,这就得放人。
这波人可享有一定的人权,您打两巴掌,踹几脚丫子这没事,但要是闹出人命,这就得到衙门口把这事掰扯清楚了,弄不好主家就得吃牢饭去。
这终身制的,他就没有人权了,属于主家的私人财产,别说俩巴掌了,整一井口把你填了,这衙门口都不会理你的。
所以这终生制的和奴隶差不多,但相应的价格就要搞一点。
咱看《茶馆》不是有这么一幕吗,刘麻子整了十两雪花银把康六的女儿弄到手里,转手就以二百两的雪花银卖给了庞太监,这价格够高了吧,这就是终生制的。
当然您要赶上灾荒的年月,这价格可就没谱了。自己卖自己的都有,脑壳上插一稻草,蹲在人市里,您只要给口饭吃,他就跟你当奴隶,当然这是最便宜的。如果有家口的,一袋粮食或者半袋粮食,您就可以领回家。
话说回来,满清那会大户人家除非您有手艺,不然都是终生制的。
当然还有一波特殊的,叫瘦马。大家伙没听过吧,这瘦马一般是扬州那嘎达出产,养的都是一些个小女孩。
七八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收了,价格很低,几个大钱,几两银子的都有,主要看颜值的高低,颜值高点,价格就高点。
收了之后,这波女孩子整个就是集中营的待遇。这么说吧,为啥叫瘦马,这瘦字是说这些女孩子通常都是瘦瘦的,原因就是体弱,都是饿出来的,给人一种病态的美。
当然这些瘦马也分个三六九等,鉴定标准就是小脚制定出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越符合标准,您这价格就越高。
如果颜值再上的去的话,再学习一点琴棋书画啥的,那出售的价格就更加的高了。
这简直就畸形,大多都是满足扬州这嘎达的盐商们畸形的需求。一个上好的瘦马,整个一千两,两千两的都是常事。
而这些挑剩下的就进入了秦淮河留在花船上,当年乾隆这位二世主特喜欢下江南,没事就蹲在这些花船上玩,您就知道这是满清从上到下的一种病态。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诚邀,如题。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中,人生下来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奴隶,那么离现代最近的满清时期,一个奴隶价值几何呢?
在清朝,奴隶的价格都是可以明码标价,以白纸黑字为凭条受官方保护。史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乾隆四十八年二月,某用身价银二十五两,白契买得大兴县民人郑荣同妻刘氏、婿高受儿、女二妞四口为奴”,也就是说在乾隆晚期时,大概四个人的卖身价格是二十五两银子,所以当时一个奴仆的价格大概六两白银。当然这只是个案,也有的土财主换几百两银子买个小妾什么的,也不稀奇。
清代仆人
也许您对白银的购买力还不了解,下面小编说明一下。乾隆十六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花了180两银子。在清乾隆年间,京城的粮价大约15文钱/升。一升米按照最多1.25斤来算,今天的米价大概2元一斤,也就是说一升米价格为2块5。清朝规定1两白银可兑换1000文铜版,所以说乾隆晚期,1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代200元人民币足有。也就是,清乾隆时期,一个奴隶的价格仅仅1200元,还不如现在的一只拉布拉多犬,真是狗比人金贵,幸亏小编没有生在那个时代。
碎银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清朝奴婢制度》一书中,记载了一些清朝大户人家买卖婢女的实例。
1-康熙四十五年,休宁县项国正自愿将次女凤弟,虚岁七,卖与汪宅为女,“得受财礼银五两整”。
(注:休宁县位于现在的安徽省最南端,清朝时肯定也属于贫穷地区。一个7岁女孩卖了5两银子。)
2- 雍正五年,方将泰自愿将三女足弟,凭媒出卖给二十五都二图汪名下为婢,“得受身价九五色一十六两整”。
(这段文字中的九五色,应当是含银量95%的意思。一户人家将自己家的第三个女儿,卖给一个旗人,卖了16两银子。)
3- 乾隆四十八年,满斗买得郑荣及其妻刘氏、婿高受儿、女二妞四口为奴,用身价银二十五两。
(这段说的很清楚,一家四口人,应当是两对夫妻,卖了25两银子。)
4-道光二十二年,徽州钱邦贵情愿将亲生女领儿卖与朱奶奶名下为婢,通过引牙“卖得价九七大钱弍万文整”。
(大钱是清朝铸造的劣质铜钱,道光年间的大钱,实际上不值钱。清朝官府很坏,比如一枚大钱面额是1000文,但由于质地粗糙,含铜量低,有时候这样的一枚大钱,只能当几十文用出去。所以清朝有“当”多少文的说法。假如这段文字中每个大钱只能当100文,大钱两万文,实际上等于制钱2000文,就是两吊钱。在道光初年等于2两白银。)
(清朝总督巡抚家的夫人,少爷和正在给夫人梳头的奴婢。)
第一,清朝的奴婢中,丫鬟特别多,是社会上的一大群体。
清朝的有钱人家里,都是需要有丫鬟伺候的,除了王府用的是包衣,其余大户人家,用的是“户下人”,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家奴。
那个时代,天灾人祸很多,也没有节育,许多穷人家的女人就是不停生孩子,养不活了,就卖给有钱人家当丫鬟,好歹能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
第二,丫鬟通常都是年龄很小的小女孩。
电影电视里,丫鬟多数是成年人,实际上,绝大多数有钱人家的丫鬟,年龄都很小,十岁左右最常见。
旧社会里,穷人家女孩嫁人都很早,假如一个女孩过了10岁,大户人家根本不愿意买,所以,大部分丫鬟都是在六七岁就被卖了。
一个丫鬟长大,十三四岁就可以拿去“配人”,假如长大到十七八岁,还能保持丫鬟身份,那是凤毛麟角。
第三,签了卖身契的丫鬟叫“绝买”,一辈子当奴隶,世世代代当奴隶。
一个丫鬟,最好的前途是被男主人看中,荣升为小妾,但清朝有钱人家里丫鬟众多,要想成功成为小妾,要看谁更有手段。
还有一种丫鬟,从小心灵手巧,被主人家特殊训练,培养琴棋书画,或者刺绣做饭,这些丫鬟以后就是高级婢女。
高级婢女长大后,或者为主人服务,或者被主人卖掉赚钱,也有拿来赠送给别人当礼物。
第四,最后说说清朝一个丫鬟值多少钱。
成年的丫鬟奴婢,根据相貌,才能,价格相差很大,有的根本不值钱,有的价值万两,没有固定说法。
但从上面的实例来看,清朝时,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除了少数情况,通常在2两到5两银子左右。
清朝的康熙到乾隆期间,一升大米(1斤半)需要10文钱,而一两银子是1000文。
也就是说,2两银子能买300斤大米!
结论:在清朝把自己的女儿卖出去,还是很值钱的,大约能换回300到700斤大米,怪不得旧社会卖女儿的那么多。
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清朝时仆人很便宜,即使号称盛世的康乾时期,也有大量穷困人家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不得不出卖妻子儿女求活,在北京顺承门大街,除了骡马市、牛市等之外,还有公开的人市。
人市和骡马市一样,许多贫困的人像牲口一样被牵到集市上出售,或者由俗称人牙子的中间人直接带到买主家里供人挑选。人市之兴旺,连康熙都有耳闻,《东华录》就记载了:
因家无衣食,将子女入京贱鬻者不可胜数不过感叹归感叹,除了加强对人口交易的税收之外,康熙也没采取什么措施。至于仆人的价格,可以参考《逃人律》里的一个案例,乾隆四十八年时,曾经担任过内务府总管大臣的满斗买了郑荣一家四口,不过花了25两银子。
凭陈黑子作保用身价银二十五两,白契买得大兴县民人郑荣,同妻刘氏,婿高受儿,女二妞四口为奴。四个人不过25两银子,平均每个人是6.25两。乾隆年间1石大米的价格在2-2.5两之间浮动,这么算下来,一个人差不多只值3石大米,可想而知有多便宜。
而且从满斗后来看上二妞,逼的高受儿逃走,打死郑荣,把二妞强占为妾看,二妞的样子应该不错,而就是这样一个样子不错的年轻女子,卖的时候也不值多少钱,普通人就更不要说了。
更可悲的是仆人地位很低,刘氏后来找到机会逃出满斗府第去告官,事发以后满斗交了议罪银以后,只是让他在家思过,不许出去滋事,另外赔了郑荣之家20两银子事情就结了。
这还是康乾盛世时呢,到了乱世,穷人甚至有的不要钱,只求大户人家收留给口饭吃,自愿为奴的。而《红楼梦》里很多女仆也甘愿留在贾府为奴,不愿意回家,无非是家里日子还不如仆人。所以清代买个仆人,真心不费钱,不过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照样买不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