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中东主要是属于宗教国家,而且不同宗教和不同派系之间势同水火。沙特是典型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之间十分团结,看看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几次战争就知道,都是以色列单挑包括巴勒斯坦、沙特、埃及等国家在内的,这就是所谓的宗教或者说意识形态吧!沙特的石油产量世界第一,也是欧佩克成员国之一,沙特的产量多少直接决定着世界原油的价格走向,可谓举足轻重。沙特又拥有美国的支持与保护,国内一直十分稳定,这为沙特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自古就是出了名的商人,游走于东西方之间,不繁荣没天理。我们再看看伊朗,伊朗属于穆斯林国家,穆斯林又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两者一直相互不待见,相互之间没少掐架,伊朗古城波斯,也算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伊朗一直也没歇着,之前为了和伊拉克争夺中东老大打过一架,因为美国的支持,赢了。后来跟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各种不不对付,一直属于扩军备战,国内拥有两只军队,一个是国防军,一个是伊斯兰革命卫队,属于宗教形式的军队。伊朗虽说有总统,但是最高领袖或者说是精神领袖是一个叫哈梅内伊的人,所以有点复杂。伊朗后来与美国决裂,被美国制裁了,所以把大笔的钱都花在军队里,也曾一度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核武器,这美国哪能让,所以一直严厉制裁。两者对比,沙特确实富裕,但沙特远远算不上强大,没有能力和伊朗一较高下,虽然装备着豹2坦克,F15战斗机,但是却是个战五渣,阿拉伯世界多次联合起来打以色列,结果从来没赢过,以色列也从来没把阿拉伯世界国家放在眼里,以色列反而将伊朗作为头号对手可见一斑。沙特虽然富裕,却国力底下,工业实力薄弱,更别说军工了,所有的武器都是买的,也包括购买了我国的弹道导弹,表面上看的先进的一塌糊涂,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为什么呢?太有钱了,人民太舒服了,安逸久了又怎么可能吃的了苦呢?伊朗却不同,国家拥有较强的军工体系,甚至能生产导弹和战斗机,更别提一般的坦克大炮了,国家虽不及沙特富裕,但是勤劳肯吃苦,当年打得伊拉克直跳脚,邻国阿富汗那么多恐怖分子敢去巴基斯坦却从不敢去伊朗。以色列和沙特视为头号敌人,美国因为核武器问题打了伊拉克却没有因为同样的问题打伊朗实力可见一斑!

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我不知道您说沙特和伊朗经济上差那么多,到底是说谁比谁差。不过,我猜测您应该是想说伊朗比沙特差吧。沙特和伊朗都是石油大国,这一点没有错,两国的石油储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两国的石油开采量差距很大,沙特要远高于伊朗。原因很简单,伊朗自伊斯兰革命以来,就一直面对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伊朗不仅不能顺利把自己开采的石油出口给西方国家,而且面临着采油设备的禁运,年久失修的采油设备无法维持高效运转,采油能力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石油的先天条件上,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远比伊朗要低,所以沙特的石油净收入肯定要远高于伊朗。同时,伊朗的人口是沙特的两倍多,国内的人均石油收入远低于沙特,比沙特贫穷是肯定的。这是从石油角度上看沙特和伊朗的差距。

然而,伊朗拥有远比沙特完整的工业体系,伊朗的轻重工业、军事工业都远非沙特能比,伊朗拥有中东地区穆斯林国家中仅次于土耳其的工业体系,同时伊朗还有着比较发达的农业,除石油外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以及国内丰富的年轻劳动力资源,这些硬件条件都要远超过沙特。而反观沙特,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开采出口,农业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没有了石油,今天沙特的一切辉煌就什么都不是了。伊朗经济现在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制裁,如果伊朗能够妥善解决伊美关系,加深和中俄的经贸合作,恢复经济发展的正常环境,那么伊朗经济很快就可以爆发出活力,碾压沙特是毫无疑问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

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提起沙特这个国家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靠丰富的石油储量成为躺着赚钱的土豪国。沙特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沙特就已靠着石油收入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沙特究竟有多富裕多土豪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事例管窥一斑。

在国产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中出现过这样的情节:骆驼想要进口一批二踢脚,可鹰酱(美国)和毛熊(苏联)都不卖。当骆驼找到兔子洽谈购买武器事宜时兔子壮着胆子伸出两根指头说:“这个数怎么样?”骆驼顿时泪流满面弄得兔子以为自己开价过高。怕生意黄了的兔子赶紧说:“价格还可以商量嘛”。谁知骆驼一边疯狂撒币一边说道:“少侠做生意真是太讲良心了”。

合着人家不是嫌要价太高,而是觉得价格便宜得难以置信。感觉亏了的兔子又赶紧说:“亲,我们说的是绿币哟”。骆驼闻听此言顿时面色突变,兔子见状怯生生地说:“反正不是日元”。谁知骆驼张嘴就是一句:“当然是绿币。少侠是看不起沙某么?”骆驼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疯狂撒币。这部动漫中自称“沙某”的骆驼实际上指代的就是沙特。长期以来沙特在国际军购市场上就是这部动漫中所反映的那种“狗大户”形象。

其实动漫中的这个桥段是对真实事件的戏说:上世纪80年代沙特从我国进口了36枚东风导弹。当时我方壮着胆子开价35亿美元以为要得有点高,可谁知沙特方面都没还价就一口答应下来。要知道当时中国这么偌大一个国家的外汇总额才二十亿美金。这笔交易直接就让中国的外汇多了将近两倍。在经过这次事件后沙特在军购方面是不是就多长点心眼了呢?后来沙特再买武器是不是就学会货比三家了呢?

2018年3月沙特王储兼国防部长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访问美国期间特朗普拿出一本军事装备采购计划表指着对萨勒曼说:“你看下金额。这个30亿美元,这个5.33亿美元,这个5.25亿美元......这些对你来说就是‘花生米’(小钱)。这可不是我编出来的桥段,而是英国《独立报》报道出来的。特朗普这么几句话一忽悠就让萨勒曼直接掏钱购买了12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这其实是沙特在军购方面的生动写照:从来不搞招投标,也无需货比三家。只要是自己看中的就当场掏钱。沙特在军购方面的表现像极了那些冲动型的剁手党:不管自己实际用得着用不着,也从不进行性价比分析,只要听着名气够响亮、看着挺中意就买了。这是直接把武器当成大白菜说买就买啊。事实上沙特的大手大脚并不仅仅只在反映在军购领域而已。

沙特王室由15000名家庭成员组成。这些人的财产加起来高达1.4万亿美元。如果把这些钱平摊全世界70多亿人意味着平均每个人能分到200美元(1300多元人民币)。2017年3月15日沙特国王萨勒曼访华时带着506吨重的行李和1500人随从。1500人的随从中有10名部长、800名代表、25位王子、150多名厨师。506吨重的行李里包括两台镀金的电动扶梯和两台奔驰轿车。沙特国王这次出访乘坐的波音747专机也是镀金的。

2005年14岁的小王子阿布杜尔跟着父亲到英国伦敦旅游时竟吵着要用自己的银行卡把白金汉宫买下来。那时这位14岁小王子的银行账户里已有16亿美元,而他每周的零花钱就高达600万美元(4200万人民币)。当时阿布杜尔小王子名下拥有7辆凯迪拉克和三架飞机。父亲好说歹说才让阿布杜尔打消了买下白金汉宫的念头,可后来父子俩造访美国时小王子又提出要买下白宫。

如今这位阿布杜尔王子在世界各地的宫殿价值几十亿美元。2013年法赫德王子为庆祝自己的毕业典礼邀请同学们在巴黎的迪士尼乐园包场狂欢了三天三夜(为此花费的钱相当于1.2亿元人民币)。2019年又有一位沙特王子给他的80只猎鹰每一只都买飞机票包下了整个客舱。请注意是客舱,而不是货仓。这些猎鹰不是装在鸟笼里,而是和人一样坐在飞机客舱里。据悉这些老鹰每只价值2万美元。

沙特王室的生活如此“壕无人性”,那么普通沙特人的生活又如何呢?尽管沙特是一个人均收入高度富裕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其巨大的国家。沙特的老百姓比起其他国家算富裕的,可与他们的王室贵族比起来是差距极大的。沙特石油收入的90%收入都进了王室的口袋,只有10%左右的收入被用于改善经济民生,但以沙特的富裕程度拿出10%就不是小数目了。

事实上沙特政府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用于民生福利(教育、医疗、日用品、水、食物等等)。沙特政府曾拿出1300亿美元支持一系列福利措施:把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到800美元,向全体公务员、军人额外增发两个月工资,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发放两个月的助学金将,还在沙特境内新建50万套住房,同时为每名失业者每月补贴500美元。沙特的老百姓只要在公立的医疗机构看病都不用花钱。

其他国家的义务教育通常免费到中学就完了,可在沙特连上大学都是免费的。沙特民众吃穿用度的各个方面都有补贴:一升91#汽油在沙特只要六七毛。进口食品除了零关税还有国王补贴,因此沙特的物价整体上并不高。不仅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且政府还给大家发放各种补贴。沙特的税收主要也是针对外国投资的石油企业,而本国公民无论挣了多少钱几乎都不交个人所得税。

沙特人靠着石油收入真的可以不工作就躺着赚钱。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产油国可不只是沙特啊。中东什叶派大国伊朗就和沙特一样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截至2016年底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84亿桶(占全球石油资源的十分之一)。伊朗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则位居世界第二位。大体上沙特的石油储量胜于伊朗,但伊朗的天然气储量胜于沙特。

除了石油、天然气之外伊朗在其它自然资源方面也颇为丰富:伊朗的铜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储量约为2000万吨、铁矿储量约为47亿吨、金矿储量约为150吨。总的来看伊朗和沙特在资源禀赋方面各有优势,但沙特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在可耕地和水资源方面逊色于伊朗。由此可见伊朗在自然资源方面并不见得比沙特差多少。

可为什么我们一提起沙特就会联想到土豪,而当我们提到伊朗时却不会如此联想呢?沙特的经济总量约为7210亿美元;伊朗的经济总量约为4300亿美元。沙特的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伊朗的1.68倍。如果比较两国的人均收入就更能看出差距:经济总量不及沙特的伊朗却有着相当于沙特2.35倍的人口,那么很明显伊朗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沙特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沙特和伊朗分别作为中东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的盟主都想成为中东地区的NO.1。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沙特和伊朗的经济支柱产业都是石油、天然气出口。因此这两个都想成为中东一哥的国家长期以来都希望能在石油定价问题上一家独大,可在这场围绕石油定价权的竞争中沙特始终占据着明显的上风。首先伊朗在与其他产油国的关系方面比起伊朗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伊朗所信奉的什叶派在伊斯兰教中属于少数派,因此在外交上往往受到逊尼派国家的孤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海湾产油国在外交上大多是亲沙特的,而伊朗在石油定价权问题上面对这些国家只能是孤军奋战。沙特除了与逊尼派产油国关系密切之外还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盟友,而伊朗则长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美国及其盟友曾多次对伊朗采取石油禁运措施。

尽管伊朗和沙特同为石油大国,但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出口量明显低于沙特。伊朗不仅在石油出口方面常遭受西方国家的打压,而且伊朗的采油设备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禁运。年久失修的采油设备无法维持高效运转,而伊朗又无法进口到先进的采油设备,所以采油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伊朗石油的先天条件也决定了伊朗的开采成本要高于沙特。

沙特石油多以地表浅层的轻质油为主,因此沙特绝大部分钻井深度不到1000米,开采成本甚至可以低到5美元/桶,即使再算上设备折旧等费用总共也不到10美元,因此即使在国际油价下跌到20美元的区间范围内时沙特依然是能赚钱的。相比之下伊朗石油的开发难度大于沙特,所以伊朗石油的开采成本自然也就高于沙特。一方面伊朗石油的开采成本更高,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伊朗出口量低于沙特。

尽管伊朗和沙特都是石油大国,但伊朗能靠石油获得的利润远不及沙特。石油出口收入在沙特全部出口收入中占到了90%,然而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只占全部出口收入的50%。当然石油出口在伊朗同样也算是支柱产业——毕竟伊朗其它所有产品的出口收入加起来才和石油出口差不多,但这也证明伊朗除了石油出口之外还有其它许多产业。这与沙特仅石油出口一项就占国家全部出口收入90%是截然不同的。

伊朗的国土面积约为164.5万平方公里;沙特的国土面积约为225万平方公里。伊朗的领土面积约为沙特的73%,但伊朗的人口却比沙特更多。这就意味着伊朗的人口密度更大。尽管沙特的国土面积比伊朗更大,但沙特境内存在大量无人居住的沙漠地区。伊朗光是造桥修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相当巨大的开支,而沙特总不可能去开发建设无人居住的沙漠吧?

伊朗作为什叶派国家在中东遭到逊尼派国家的孤立,又长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这样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伊朗必须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国防安全建设方面。由正规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的伊朗军事武装力量现役总兵力约为545000人,此外伊朗还有35万准军事部队,而在战时状态下伊朗的兵力可以扩充至100万。相比之下沙特现役武装部队总兵力约为23.29万、准军事人员2.5万。

在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朗死亡35万人、伤70多万人。当时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伊朗在这场战争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战后的伊朗欠下了450亿美元的外债。这场战争使伊朗的国家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伊朗还没能从两伊战争的创伤中走出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数十年的制裁。事实上这种制裁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停止。

正是这样一些因素造成伊朗在人均富裕程度上与沙特存在较大差距,不过伊朗的产业体系相比沙特是有优势的。事实上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产油土豪国在人均收入上超过了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可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这些产油土豪国却一个也没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这些国家尽管靠石油收入跻身富裕国家行列,但如果从产业体系来看却并不发达。

沙特在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出口这项支柱产业,但却始终没发展壮大自己的工农业体系。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的伊朗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自力更生,因此伊朗的综合生产能力是相对比较强的。目前伊朗在基础工业领域以及一些重要的科研领域是有所建树的。早在2002年就有约15万伊朗人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其中2万名人员从事软件行业)。当时伊朗有1200家已注册的资讯科技公司。

到了2008年伊朗的软件出口数目已达500亿美元。同年伊朗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10年伊朗成为了全球第十二大汽车生产国。近年来伊朗在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伊朗曾被《经济学人》杂志排在全球工业榜第38位。可以说伊朗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力制裁下急速工业化的国家。

伊朗的轻重工业、军事工业都远非沙特能比。除了工业之外伊朗的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的伊朗粮食生产已能实现自给自足,外汇储备总体上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反观沙特的国民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开采出口。沙特几乎不能制造出口任何工业产品,沙特的农业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如果未来沙特的石油一旦开采完毕还能否维持如今的土豪作风呢?

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沙特和伊朗之间是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其中有三点是极其相似的。我们先来看看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三个相似之处:

一是,沙特和伊朗都是“皇权”模式的国家,沙特是皇室说了算;伊朗是教士说了算;

二是,沙特和伊朗都处于中东腹地,都是世界石油大国、国内石油储量都极其的丰富;

三是,沙特和伊朗都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国家。沙特是中东地区逊尼派穆斯林的大哥;伊朗是中东地区什叶派穆斯林的大哥,所以这两个国家在中东地区几乎是水火不容、剑拔弩张的存在的。

可是沙特和伊朗如今最大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沙特的人均GDP达到了2.4万美元以上;可是伊朗的人均GDP只有5500美元左右。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的话就是:沙特现在属于是中东的土豪国家,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伊朗目前属于不发达国家,家里面群众日子过的还是苦哈哈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治理模式差不多、又都是世界产油大国,为啥沙特和伊朗的经济水平差距如此之大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啥沙特人的日子过得不错呢?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核心原因只有两点:

一是,沙特的石油产量世界第一,还是欧佩克的核心成员国乃至话事人之一。沙特的产量多少直接决定着世界原油的价格走向,可谓举足轻重。简单点说就是:沙特人靠出口石油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我觉得第二个原因才是比较关键的原因。这个世界上石油产量大的国家有不少,例如:委内瑞拉、伊朗等等。可是这些国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咋地。

沙特人之所以日子过得不错,其中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沙特和欧美国家的关系比较好,同时也是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之一。当年,美元与石油挂钩就是美国首先跟沙特达成的协议。

目前的模式是:沙特保证用美元来结算石油,而美国人保证沙特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出口先进的武器给沙特。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沙特有石油、又有美国人作为靠山,这日子当然就还不错了。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伊朗为什么经济就不行呢?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1979年以前的时候,伊朗也是中东地区稳稳的经济强国、经济大国、土豪遍地之国。

1953年的时候,巴列维在西方和美国人的扶植下,再一次成为了伊朗的实际掌权者。大家一定能理解:既然是美国和西方帮助巴列维再一次上台,那么他肯定成为了西方坚定的盟友了。

当时巴列维把伊朗打造成了:美国和西方在中东不可或缺的盟友。巴列维后来按照西方的模式进行了变革,外加上大量的出口石油,伊朗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美好的70年代在伊朗到来了,当时的伊朗可谓是中东乃至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我们一起来看看伊朗在70年代有多猛:

伊朗当时只有2000万人口,可是GDP却排名世界第九位;在整个60—70年代,伊朗的经济增速都在8%以上;伊朗人一年的石油出口收入高达200亿美元以上;人均GDP排名亚洲第一;

当时伊朗人的生活也是比较开放的和富裕的,马路上随处可见小轿车、很多女性甚至穿着比基尼到处旅游、遍地都是土豪;上学、医疗、住房问题那基本都是没啥问题的等等。

有人说过了一句话,看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开明还是不开明,只要看女人的穿着就知道了。大家看看:如今伊朗的女人们都穿了个什么,就知道现在与过去的差距了。

不过好景不长,伊朗人内心深处还是没有被改造过来。往后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叫做霍梅尼的人得到了无数伊朗人的支持和追捧。

1979年是伊朗人的命运转折点,这一年一个叫做霍梅尼的人王者归来了——从此以后,伊朗人也就迎来了自己的命运转折点了。

往后伊朗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一是,霍梅尼上来了以后,提出了伊朗是伊朗人的伊朗,既不学习东方、也不学习西方,走自己的路。

往后伊朗把以前西方的投资全部没收了,还发生了美国大使馆的事件等等。这样一来,伊朗和西方的关系彻底的崩盘了。

二是,往后又发生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这一次战争直接把伊朗给打穷了。

如今的伊朗家里面的石油虽然还是非常的多,可是被欧美国家给彻底的制裁了、封锁了。

最近几年由于伊朗发展核武器的问题,这几年欧美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和封锁更加严重了。另外伊朗那一套治理模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外加上伊朗每年都要大量的援助叙利亚、也门胡赛武装,要打造中东的“什叶派之弧”来抗击西方,军费开支也是极其高昂的,所以这经济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白了就是:伊朗家里面的石油虽然很多,可是石油只有出口了以后才能发展经济。单单把石油放在家里面其实意义并不大。

总结一下就是:沙特之所以经济不错,那是因为:石油可以大量出口,还掌握了部分定价权;另外跟欧美的关系很好。伊朗之所以经济发展得不咋地,主要还是石油被欧美封锁、经济被欧美制裁的原因了。

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郑直认为:

伊朗和沙特是在中东地区争夺主导权的两大国家(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身处中东这个火药桶,其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毫无疑问是跟国际地缘政治紧密相连。伊朗(1935年之前国名为波斯)由于其在黎巴嫩被认定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目前仍处于英美和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之下。而沙特则和英、美等西方大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伊朗的国土面积(包含海洋国土)为164.8万平方公里,比沙特(215万平方公里)略小一些,但自然环境要恶劣的多。伊朗农地面积(耕地、牧业面积相加)只占30.1%,森林覆盖率只有6.8%,其他土地类型高达63.1%;沙特农地面积占国土的80.7%,森林覆盖率只有0.5%,其余土地类型占18.8%。干旱、地震、洪水时常席卷伊朗,而沙特最大的自然灾害只不过是风沙而已。

伊朗人口约8300万,人口密度相当高,相反地广人稀的沙特仅有2800万人。沙特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6%,不比伊朗少,相比之下伊朗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入海口这一战略要冲了。

除了资源禀赋的差异,两国也走上了不同的经济道路。

伊朗的经济属于“内向型”计划经济,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控制着该国所有主要资源。伊朗的银行系统、官僚系统以腐败和低效著称,计划经济实施中价格信号已被完全扭曲。再加上2012年以后国际制裁加重,伊朗的原料产品出口极为困难,加重了伊朗经济的低迷。

沙特在积极出口,抢占全球能源领域话语权的同时,近年来不断推行私有化改革。沙特王室靠着巨额石油美元,自爱国内推行经济转型,引入更多私人投资,使得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前准备应对二三十年后石油枯竭时的经济转型。同时针对本国庞大的青年人口,沙特政府鼓励私营企业主雇佣本国人,增加沙特青年就业。

根据CIA Factbook, 2016年沙特人均GDP达到5.4万美元,超过英美等发达国家;伊朗则为1.93万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为何经济上差那么多?

经济上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沙特的土豪模样,大家都有印象:无他,唯石油尔。

首先看储量。有一个2017年的世界原油储量国家排名,沙特排在第一,储量是362亿吨;伊朗是181亿吨,排在第三位。这个数据显示,沙特和伊朗同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石油大国,伊朗2017年的原油储量是沙特的一半。此外,沙特和伊朗在中东“道不同,不相为谋”,双方的关系是对掐。

中东多石油大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2017年的世界原油储量国家排名中,前六名中,有五个是中东国家。唯一一个不在中东国家序列的原油储量大国是加拿大,排在第二位,当量跟伊朗差不多,是185亿吨。

其次看人均富有度。2017年,沙特的人均GDP2万美元,伊是人均GDP5500美元,土豪还是土豪,这一点并没有错,人均GDP2万美元,这不个小数目。而根据预测,2018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一万美元。所以沙特的富有还是杠杠的。

其实,沙特的土豪气质,并没有非常多的底蕴来支撑。

具体分析下,伊朗的产业能力与科技能力起码在综合方面是更有活力的,在经济上的韧性也远高于沙特。沙特的经济比较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可以说是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伊朗则不同,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命脉外,在钢铁和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工业等方面均有不一般的表现,在军事及核方面的自研能力,大家在新闻中也可以看到。而沙特的军事在中东虽然强大,但主要是有钱,然后从美国大手笔买进装备。

沙特的经济之所以领先于伊朗,本质上是因为沙特在石油与天然气贸易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这跟两个方面颇有关联:一是沙特是阿盟的引领者,二是沙特跟美国的盟友关系。

相较而言,伊朗在石油与天然气贸易方面遇到了不少麻烦,主要是美国从中作梗。特别是11月15日美国重启对伊朗油气制裁的大限临近,伊朗正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发展经济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平衡国际关系,如何强化地区话语权,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