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这位佛爷活着的时候,很出名,死的时候也出了名,因为死后她被人倔坟了,她就是慈禧。
话说慈禧死后葬在了东陵,在民国年间的时候,孙殿英为了凑集军饷,带着士兵炸开了慈禧的坟墓,里边富可敌国的,陪葬金银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传说,孙殿英把慈禧的这些陪葬珠宝装了20卡车,才全部的运完。电影《东陵大盗》里边就很好的讲述了这段历史。
慈禧所有陪葬品里边最为值钱的就是她的凤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它的价值相当于当时白银约1000-2000万两。
其次就是慈禧嘴里的夜明珠,珍贵无比,而且还在嘴里能够保证尸身不被腐烂。这颗夜明珠在分开两半的时候,没有光亮,两半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发出明亮无比的光亮。传说,盗墓者从慈禧嘴里拿出夜明珠,她的尸身就迅速腐烂。
死人的东西戴在身上不吉利,孙殿英也是非常的忐忑,最后把夜明珠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又送给了宋美龄。有一个传闻,宋美龄把这个珍珠镶嵌在鞋子上,去参加了一个舞会,舞会突然停电,这颗夜明珠就把半个舞会照的通亮。
慈禧是太后,对逝去的太后厚葬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从陪葬品上也不能说明慈禧的生活是奢侈的。
真正的奢侈方面应该是在她的平时生活上。据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回忆:慈禧当年一天的宫中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这意味着清宫半月之费可购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居当时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这一天四万两银子是怎样花的呢?
从吃饭上来说,慈禧太后在饮食方面是非常讲究和细致的,专门负责慈禧用膳的寿善房就有108间,仅寿善房里的厨师就有一百多个人,所以说,仅仅伺候慈禧太后饮食的就有上万人。他想什么时候吃,御膳房就得马上上饭,而且每一餐都是100个盘子。(这是要变猪的节奏呀)慈禧肯定也是吃不完了,她要的就是这排场(有钱就是人性),而且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慈禧太后还有一大癖好,那就是闻果香,为了满足她的这个癖好,每年都要从世界各地运来各种水果。
当时慈禧坐车去沈阳,给她做饭的厨师就站了4个车厢,更夸张的是,每一个车厢都有50个火炉子。
在从穿着上来说,慈禧也是相当的讲究,相当的奢侈。在慈禧坐车去沈阳的那次,仅仅几天就带了2000多件衣服,100多双鞋。
她的交通供工具也是非常的多,她的行宫外就放了很多大臣从国外带回来的好车。而且她出行还有专门为她修建的道路。最老的火车站,是由故宫到前门的火车站。从这个最老的火车站到故宫门口,还有另外一条火车道,就是慈禧的专用火车道。
慈禧也曾借助筹集军费,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奢侈,才导致了中国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与帝王的败落。
网友们认为:
网友A认为:我们不能将历史的过错归咎于一人之身,清朝的覆亡乃历史之必然,是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至顶峰的结果…历史兴衰,非一人之功亦非一人之过也…
网友B认为:慈禧乃中华民族之罪人!让中国倒退100年
网友C认为:没有了,慈禧,清朝估计早灭亡50年没问题。
小编认为,单从她的奢侈上,真是受不了,有钱也不能那样造呀,不过话说回来,清朝的灭亡还真不能怨慈禧一个人。作为一个女人,有爱慕之心,因为她的爱慕之心灭了一个朝代,怎么可能。清朝还有其他人呀,堂堂的大清国,那么多子民,怎么可能各个配合着慈禧乱来呢。 一个大清国毁于一个女人手里,这也太可笑了吧。你怎么认为呢?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那今天空空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这位中国近代史上,可恨可悲之人的奢靡生活。
统治中国近48年,中国皇室的铁腕人物,但作为女人她,也有对镜修花的柔情一面。
上朝前一定要在象牙雕花镜奁前,细细打量自己一番,披上金丝礼服,蹬上朝靴。
打开珐琅瓜形胭脂盒轻拍脂粉,戴上双龙点翠头簪,和每日必带的碧玉朝珠,最后是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她能书善画,但也是一位误国殃民的奇才。
吃穿用度极度奢侈,一生搜刮天下极品,
号称“皇室珠宝狂”,死后都恨不得天下财宝,都钻进她的墓里!
有人说,她的奢侈,不是一个人的奢侈,是以整个大清的灭亡作为代价,大清才是她的陪葬品!
慈禧简介中文名:叶赫那拉·杏贞
别名:慈禧太后,西太后,孝钦显皇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初十)
逝世日期:1908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廿二)
信仰:藏传佛教
婚姻名份:贵人、嫔妃、贵妃
丈夫:咸丰皇帝
儿子:同治皇帝
生活年代:清末
主要成就:辛酉政变,镇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其他成就:辛酉政变夺得大权,两度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晚期实际统治者
现在就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位大清太后的奢侈后宫生活吧!
【天价殉葬单】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
图为由捻金线织成的陀罗尼经被,经被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既有佛教的神圣,又不失皇室的威严。
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口内含夜明珠一粒。
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
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
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翠桃10个,翡翠白菜两颗,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
【日常开销】《颐和园庆寿图》
老太后60岁的生日时为自己的生日准备的首饰合黄金1万两,白银38万两;置办衣服花去黄金23万两;从颐和园回紫禁城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花去白银240万两……太后这个生日,约花了白银1000万两,相当于整个北洋舰队的经费。
吉羊麻将
慈禧太后进药底簿
画珐琅开光花鸟手炉
按摩器
紫檀百宝嵌福禄寿文具盒
据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回忆:慈禧当年一天的宫中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这意味着清宫半月之费可购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居当时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
如厕是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太后也不例外!慈禧太后的座便器
官房
慈禧用来装粪便的物件叫“官房”,也就是一般老百姓口中的便盆。慈禧用的“官房”,那真真切切是件国宝。一般的“官房”大多是磁盆。可慈禧用的是檀香木做的,雕刻成一条大壁虎的形状,栩栩如生。壁虎头往后扭着,两眼向上注视着骑在背上的人,嘴略略地张开一条缝,缝内恰好可以衔着手纸;两只眼睛镶着红红的宝石,闪亮闪亮的。“官房”的口是略张的椭圆形,有盖,盖的正中卧着一条螭虎,做为提手。大壁虎的肚里,是香木的蓬松细末,便物下坠后,立即滚入香木末里,被香木末包起来,根本看不见脏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恶气味。
慈禧太后的如厕工具“官房”
传“官房”
慈禧一说传“官房”,立刻就有几个宫女行动起来,各有各的差事。一个去传专伺候官房的太监。这个太监自从慈禧从养心殿回来,就随时等候着传唤,所以宫女出去,点首便来。太监把用黄云龙套包着的“官房”恭恭敬敬地顶在头上,送到寝宫门外,请跪安(因头上有官房没法磕头),然后把黄云龙套迅速打开,请出“官房”来,由宫女捧进更衣室。在这片刻的工夫里,慈禧便已经宽衣解带了。第二个宫女赶紧去取油布,把地面铺起来,约二尺见方。每次都用油布把地遮上,把纸放在壁虎的嘴上。慈禧使用“官房”时,常用手纸逗着大壁虎玩。
手纸
双面贴寿字卷轴筒式纸包
慈禧用的手纸也是宫女特制的。先把一大张白绵纸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得比雾还细。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做成了。熨两遍,一是图干净,二是要把纸毛熨倒了。不带毛的纸发滑,带毛的纸又发涩,只有把纸毛熨倒了的纸最好用。
洗脚、洗澡
澡盆
金易、沈义羚着《宫女谈往录》说:“老太后洗脚不仅是为了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养,说深了,有点小病小灾的,洗脚比吃药还便当。”“储秀宫里把给老太后洗脚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洗脚水是极讲究的。譬如:属三伏了,天气很热,又潮湿,那就用杭菊花引煮沸后晾温了洗,可以让老太后清心明目,全身凉爽,两腋生风,保证不中暑气;如入三九了,天气极冷,那就用木瓜汤洗,活血暖膝,使四体温和,全身柔暖如春。当然,根据四时的变化、天气的阴晴,随时加减现成的方剂,这也可以算是老太后健身的秘密了。”
画珐琅缠枝花唾盂
毛巾
老人家每洗一次澡要用40条毛巾!当然了,这些毛巾不是一般的毛巾,是拿到博览会上每条都可以当工艺品展览的。
【衣食住行】衣远超一节车厢!慈禧的服饰很多。她乘火车去奉天时,有专门一节车厢载运她的服装。她并不预备在那边耽搁太久,因此所带的衣服只是晚春时适用的一部分。但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龄惊叹:“它的伟大和富丽几使人目为之炫,神为之夺。除却你能看见的一片彩云似的锦绣之外,你就不用想细细鉴别它们。因为它们委实是太多了,太美丽了!”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双。
太后身高中等偏低,喜欢穿高跟的鞋,有的高达6英寸。她有一款大典时才穿的绣花鞋,鞋底很高,四周缀有小珍珠串,如同穗子一样。
慈禧与多数女人一样,喜欢检阅和欣赏自己的衣物。
有些衣服虽是从不再穿,却因有纪念意义,如数十年前她为贵妃时穿过的衣服,
时常要叫太监取来把玩,追念往日的绮年玉貌,美景良辰。
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总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
由两个太监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队伍。
女为悦己者容,慈禧花在“梳妆台”的时间,也十分的惊人!
织锦多格梳妆盒
象牙雕花镜奁
发式——“大拉翅”
据说是她自己所创,后来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戏剧舞台上。慈禧的“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两把头的头饰有扁方、簪、头花、流苏等。
碧玉朝珠
折花寿字钿子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头簪
慈禧夏天最喜欢戴的扁方是六十整寿时张之洞进贡的,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慈禧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大拉翅”发髻正中的大朵珠宝头花。
皇室“珠宝狂”
银粉盒
画珐琅花卉粉盒
珐琅瓜形胭脂盒
翡翠“发烧友”
“福地福人居”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
“御风而上”玻璃种翡翠
“福从天降”三彩翡翠
“日日茂盛”翡翠
“岁月惊喜”三彩翡翠
“蝴蝶翩翩”玻璃种翡翠
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的油画像中,有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头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但卡尔说:“慈禧佩戴之首饰,种类虽多,而终不过珠翠二者。”
金镶东珠耳环
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银镀金东升簪
“据说宫里各种首饰都有,但我只看见过慈禧常戴的几种。她最爱的是一个翡翠戒指,一个碧绿戒指,还有头上戴的几朵珠花和一件珍珠串起的披肩。慈禧还戴一副小珠子耳环,永远也不摘下来。”据老太监们说,这副耳环是慈禧进宫时,咸丰皇帝赏给她的。慈禧每次戴两副耳环,因为她有四个耳孔。”
食每日三餐+糕点、饮品一、正餐
慈禧太后的饮食之奢侈,在中外历史上是有名的。她每顿正餐用的肴馔,要摆满三四张拼起的膳桌,品种常在百种之上,冷热大菜,烧烤炉食,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她一声传膳,大小太监列队恭候,肴馔即刻就要摆好,少数特殊的随吃随上。肴馔上席后,慈禧要过目一番,满意的留下,不想吃的即刻辙下。
二、糕点
遇到节日,比如重阳节,御膳房还额外为慈禧做菊花、枣泥、八宝等各种花糕上供,还有各式饽饽。据说,这天慈禧要到颐和园排云殿吃一种她最爱吃的专用木炭和松枝烤出来的“烧饼夹烤肉”。慈禧小食爱吃小窝头、臭豆腐。小窝头,据说是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狼狈西逃时没的吃,见一群逃难的人正在啃窝窝头,一个足有四五两重,讨来一吃,十分可口。回宫后命御膳房做窝窝头,却再也没有挨饿时吃的那种美味。御膳房绞尽脑汁,用栗子面加白糖做出一两一个的小窝窝头,慈禧虽觉还是没逃难时吃的窝头那么香那么甜,也总算将就了。
燕窝
三、饮品
慈禧爱饮花茶。她嗜茶成癖,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搀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饮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慈禧饮茶用白玉茶杯。金茶托上放三盏白玉杯,中间是茶,两边是花。两名太监双手将茶托共捧至慈禧面前,口呼:“老佛爷品茗了!”慈禧方才饮用。
普洱茶
箬竹叶茶
雨前龙井茶
住精巧华丽,宏伟壮观!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奉咸丰谕旨,以“兰贵人”的身份入住紫禁城西六宫的储秀宫,在那里生下了同治。
门洞中的后宫
储秀宫金砖地面和紫檀木器
储秀宫改造后的四进庭院宽敞幽静,两棵苍劲的古柏耸立其中,殿台基下东西两侧安置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回廊壁上刻满了大臣们恭写的《万寿无疆赋》。正殿装修精巧华丽,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五扇紫檀木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
储秀宫北房明间御用宝座
储秀宫西梢间玉壶、烛台
储秀宫东次间文竹百宝柜,行中西合璧!
皇舆,凤辇,御船 ,火车、汽车。
堂堂皇太后,出门当然不用脚!
慈禧坐在轿子里准备上朝
慈禧出行,除传统的皇舆、凤辇、御船外,还增加了近代新式交通工具。其中有东洋车、火车、汽车。慈禧常坐东洋车出游,“车制绝精美。其把手处盘以金龙二,作昂首遐观状。二轮为橡皮所制,轻快流利,得未曾有。一宫监在前曳之,又有一宫监则在后向前而推。太后坐其中,极以为快”,但慈禧说,还是不如乘轿舒服。
慈禧曾对德龄说:“只要是新鲜的我都愿意试试,尤其是这种外边人不会知道的事情。”
火车除慈禧曾改造了一列专车乘之赴奉天外,紫禁城内也设有短距离轻便轨道,起于宫门入口,终点为慈禧寝宫之外。车上一切设备俱全,只比平常者略小。然慈禧不喜欢坐火车出游,觉得机车声音过于震荡,车座又太狭窄。
大内所有汽车不下十余辆,都是清朝出洋官员进呈以博慈禧欢悦的。其中有一辆为黄色,绘以双龙,玻璃室内设宝座,是慈禧的御用汽车。但慈禧从未坐过,因为驾驶汽车的车夫须坐于慈禧之侧,就中国传统而言,此大为不敬!又怕有意外危险,故宫中诸人商量甚久,终莫能决。虽慈禧极欲一试为快,终为他人谏阻。
当然,老太太的奢侈远不止她个人的衣食住行!
御用瓷器——大雅斋,“吃饭100道菜怎么了?衣服一车厢怎么了?过个生日花一万两黄金又怎么了呢?
搞个御用瓷器名儿才叫厉害,想怎么烧就怎么烧,有钱就任性!”
“大雅斋”是堂号,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同时也是慈禧个人审美情趣的象征,在处理朝政之余,她舞文弄墨、写诗作画,“大雅斋”正好契合了她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清代诗文及诗注可知。
故宫藏瓷(大雅斋)
“大雅斋”瓷器,得名于口沿上书“大雅斋”三字,属于堂名款瓷器,是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长期以来,“大雅斋”瓷器珍藏深宫,世人很难一窥真容。
大雅斋瓷器奏折
大雅斋瓷器
这些浓艳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
大雅斋绿地粉彩花鸟图渣斗,但也有人说大雅斋瓷器,体现了慈禧的庸俗与低品!
虽色泽绚丽,但不用细观,就可看出釉面粗糙,犹如老女人的脸,凹凸不平。
想当年雍正帝的瓷器,“琢器皆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
作品中呕心沥血的成分,无人可企及!俗不可耐的慈禧,炫彩而又粗糙的大雅斋,大雅何在?
矾红青花百蝠笔
关于慈禧的绘事,传闻颇多;习画大约始于咸丰间为妃时。据《十叶野闻》所记:“那拉后久居园中(按:圆明园),且无宠,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能草书,又能画兰竹,皆失宠时之成绩也。”垂帘当国后,仍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作擘窠大字。女画家缪嘉蕙(字素筠)入宫供奉如意馆,“常与太后谈画理”,故画花鸟亦尚徐崇嗣、恽寿平之没骨法。
慈禧画的牡丹图,清丽典雅,要而不繁。
慈禧画的另一幅牡丹图,看得出她极其用心,画风果决,让人不由联想到她的手腕。
慈禧的字写的也很漂亮,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便出自慈禧之手。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那是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写的“龙”字,运笔有力流畅,矫健如游龙
慈禧写的“福寿”二字
慈禧写的“寿”字,略显生硬,笔力有欠,可能为老年之作
慈禧御笔"喜"字
慈禧朱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有人说,慈禧书画作品多为代笔,但那又怎样?
这位太后娘娘的奢侈生活,已足够让人咋舌,养几个画匠文人的银子算什么!
慈禧一生追求权欲和享受,凡世间享乐之事,
诸如美食华服、纸牌戏剧、游山逗狗,她无所不好,在其晚年,又对照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慈禧像 1905年
慈禧晚年喜欢为自己画肖像,曾以厚金聘外国画师进宫供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将一幅八英寸着色全家照,命驻华公使赠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当她看到摄影比画像快而方便,并且神情酷肖,效果更为真实时,跃跃欲试的心情便日益强烈,对照相产生浓厚兴趣,想亲身领略一下其奥妙了。
慈禧太后是观音菩萨的忠实“粉丝”。宫中人称慈禧为“老佛爷”。慈禧信佛,以菩萨自居,自视为观世音菩萨转世,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以慈禧的面目来统治这个世界。慈禧常常将自己装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模样让侍从照相。最经典的一张是:扮成观音菩萨的西太后,一脸庄严神圣的模样,坐在正中。她的左边,李莲英扮成韦驮天尊。她的身后,侍立着两名少女,一个捧着经书,一个捧着香炉。
慈禧太后扮观音照为了照相,在颐和园寝宫前搭席棚,用布景屏风为衬,布置豪华陈设,
为了突出立体形象,又不触犯忌讳的阴阳脸,提高成相清晰度,利用自然散射光,使“尊容”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慈禧在照相之前,要亲自翻阅历书,选定吉日良辰。拍照时常命御用摄影师勋龄为其连续拍上几张不同姿态的宫装像,并迫不及待地命令将每张放大数幅,还要速将尚未上光的带水的样片呈奉御览。
慈禧在颐和园的赏雪照
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慈禧太后的宫廷照
想必放眼全球,也没几个女人能过的如她一般奢侈了!
聊文玩,找空空!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慈禧,这个人物想必不用介绍了。
她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的生活极尽奢华,她是晚清最会享受的一个女人。她的生活有多奢靡呢?现在就随有书君一起去看看,慈禧的奢靡生活。
一、说起慈禧的奢华,先看她的每日的饮食民以食为天,当然对于慈禧来说,吃饭也是头等大事。
在吃饭上,慈禧可是讲究着呢。
她的一顿饭要吃一百零八道菜,每顿正餐用的肴馔,要摆满三四张拼起的膳桌。
冷热大菜,烧烤炉食,各种小吃,那是应有尽有。其中一个大盘要作出“万寿无疆”的字样。
只要她说一声传膳,那大小太监马上开始端盘子送上,不一会就给摆好。摆好之后,慈禧会先过目一下,不喜欢的马上就撤走。当然,慈禧也吃不了这么多。她每道菜也就吃三口,吃几道自己喜欢的,剩下的或者扔了,或者就赏给妃嫔们和宫女。
除去正餐外,她还会有两次小吃。每次小吃最少也会有二十碗菜。
这吃饭的阵势,恐怕也是没有谁了。
慈禧喝个“水”也是不简单,普通的白水,她是根本不碰的。她喜欢喝茶,在喝茶上大有讲究。
她的泡茶水是用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一年四季喝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花茶,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刚采摘的鲜花。
她每天下午还要喝极品燕窝。最为惊人的是,她为了保养还会喝人乳,这种“饮料“还真是让人汗颜啊。
慈禧在水果的用量上更是惊人。不用一日算了,就说她一年的用量吧。为了闻果香这个爱好,她一年用苹果15万个,香蕉更是超过15万个。
再看看其它水果,秋梨13978个,棠梨53668个,柿子2258个,文官果2888个,石榴516个,葡萄15231斤,山楂16123斤等等。
除了一些水果,一个咬一口外。其它水果好像都不是用来吃的,只是供她闻香,不新鲜了就换。
这奢靡程度真是让人无法想像。
二、慈禧洗澡也不比吃饭省心慈禧太后洗澡需要多名侍女服侍,还要用到多种物件,其中最独特的是矮椅和银澡盆。
矮椅四腿粗大健壮,做工极为精细,每条椅腿上都有两条龙,一条龙向下爬,一条龙向上爬。
独特的是活动的椅背,既能拿下来,又能向左转或向右转。
银澡盆有两个,一个洗上身用,一个洗下身用。
这两个可不能混,混了可是要有很大的惩罚的,有可能还能带来杀身之祸。
她的洗澡水也是独特的,三伏天时,洗澡水就用杭菊花引做成,可以保证不中暑。三九天,天冷。那就得用木瓜汤来洗,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觉得这不算什么,那么让人惊讶的,应该是她所用的洗澡毛巾了。
慈禧的洗澡毛巾依照25条一叠摆放,每次洗澡一共要摆开4叠,足足有100条毛巾。这些毛巾摆在那里,就像小山一样。
并且慈禧用的毛巾都是用黄丝线锈的金龙巾,每一叠还都摆放成不一样的款式。有俯首的,有回头望月的,有戏珠的,有喷水的。
这么精致的毛巾,用量这么大不说。
最重要的,对于慈禧而言,它们全是一次性的。这也真算是太浪费了。
三、看看慈禧的六十大寿是如何的奢华当年北洋水兵想增加新式战舰,清政府不同意,理由是没有钱。但是慈禧老太后六十岁的生日,那是相当地有钱啊。
她为自己准备的首饰盒,用去黄金1万两。购置衣且花去23万两,特制金辇轿舆耗银76913两。
紫禁城内外装饰,以及颐和园的装饰共耗银1327488两。
从颐和园回紫禁城所经路途的景点设置与装修一共花去白银240万两。搭设戏台,请戏班来唱戏花了520000两等等,太后的这个生日花了约白银1000万两。这相当于全部北洋舰队的经费。
但是甲午战争的开始,扰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当时,慈禧只是在宁寿宫中黯然度过这一天的。
但是北洋水师的铁舰全军覆没,这与慈禧的挥霍也是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另外慈禧的穿衣、用物的摆阔更是不用说了。
最后死了还整了个奢华的葬礼,也花费了一百多万两白银。
慈禧的衣食住行这种奢华的享受,真的是让人大为惊叹。
她的这种奢靡生活,虽然丰富了自己,娱乐了自己,却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慈禧的服饰很多。她乘火车去奉天时,有专门一节车厢载运她的服装。她并不预备在那边耽搁太久,因此所带的衣服只是晚春时适用的一部分。但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龄惊叹:“它的伟大和富丽几使人目为之炫,神为之夺。除却你能看见的一片彩云似的锦绣之外,你就不用想细细鉴别它们。因为它们委实是太多了,太美丽了!”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双。
太后身高中等偏低,喜欢穿高跟的鞋,有的高达6英寸。她有一款大典时才穿的绣花鞋,鞋底很高,四周缀有小珍珠串,如同穗子一样。
慈禧与多数女人一样,喜欢检阅和欣赏自己的衣物。有些衣服虽是从不再穿,却因有纪念意义,如数十年前她为贵妃时穿过的衣服,时常要叫太监取来把玩,追念往日的绮年玉貌,美景良辰。
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总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由两个太监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队伍。
女为悦己者容,
慈禧花在“梳妆台”的时间,
也十分的惊人!
织锦多格梳妆盒
象牙雕花镜奁
发式——“大拉翅”
据说是她自己所创,后来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戏剧舞台上。慈禧的“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两把头的头饰有扁方、簪、头花、流苏等。
碧玉朝珠
折花寿字钿子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头簪
慈禧夏天最喜欢戴的扁方是六十整寿时张之洞进贡的,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慈禧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大拉翅”发髻正中的大朵珠宝头花。
皇室“珠宝狂”
银粉盒
画珐琅花卉粉盒
珐琅瓜形胭脂盒
翡翠“发烧友”
“福地福人居”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
“御风而上”玻璃种翡翠
“福从天降”三彩翡翠
“日日茂盛”翡翠
“岁月惊喜”三彩翡翠
“蝴蝶翩翩”玻璃种翡翠
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的油画像中,有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头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但卡尔说:“慈禧佩戴之首饰,种类虽多,而终不过珠翠二者。”
金镶东珠耳环
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银镀金东升簪
“据说宫里各种首饰都有,但我只看见过慈禧常戴的几种。她最爱的是一个翡翠戒指,一个碧绿戒指,还有头上戴的几朵珠花和一件珍珠串起的披肩。慈禧还戴一副小珠子耳环,永远也不摘下来。”据老太监们说,这副耳环是慈禧进宫时,咸丰皇帝赏给她的。慈禧每次戴两副耳环,因为她有四个耳孔。”
御用瓷器——大雅斋
“吃饭100道菜怎么了?
衣服一车厢怎么了?
过个生日花一万两黄金又怎么了呢?
搞个御用瓷器名儿才叫厉害,
想怎么烧就怎么烧,
有钱就任性!”
“大雅斋”是堂号,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同时也是慈禧个人审美情趣的象征,在处理朝政之余,她舞文弄墨、写诗作画,“大雅斋”正好契合了她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清代诗文及诗注可知。
故宫藏瓷(大雅斋)
“大雅斋”瓷器,得名于口沿上书“大雅斋”三字,属于堂名款瓷器,是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长期以来,“大雅斋”瓷器珍藏深宫,世人很难一窥真容。
大雅斋瓷器奏折
大雅斋瓷器
这些浓艳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
大雅斋绿地粉彩花鸟图渣斗
但也有人说大雅斋瓷器,体现了慈禧的庸俗与低品!虽色泽绚丽,但不用细观,就可看出釉面粗糙,犹如老女人的脸,凹凸不平。
想当年雍正帝的瓷器,“琢器皆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作品中呕心沥血的成分,无人可企及!俗不可耐的慈禧,炫彩而又粗糙的大雅斋,大雅何在?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老佛爷还活着的时候,由于长袖善舞,爪牙遍布朝野,没有人敢于与之分庭抗礼,自然风光无限。死后呢,却也留下了名声,不过,这个名声是臭名、骂名。
1。从孙殿英盗墓案中,慈禧奢靡生活可见一斑。
1928年春,蓄意长期挖坟盗宝的军阀孙殿英命令手下的师长谭温江以搞军事演习为名,有计划地展开了盗墓行动。这次盗掘对象是清朝皇家陵园东陵地宫。以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竟然用了长达7天7夜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程。
慈禧死后就葬在清东陵。孙殿英的士兵炸开了慈禧的坟墓后,里边陪葬的金银财物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了。据说,只慈禧个人陪葬的珠宝就装了满满的20辆卡车。
慈禧的凤冠,由金丝银线连缀、珍珠宝石镶嵌而成,冠上缀有一颗重4两、如鸡蛋一般大小的珍珠,这颗珍珠的价值在当时就值2000万两白银。放到现在,完全是一个中型房地产公司的全年收入。
慈禧嘴里衔有一颗夜明珠,传说这颗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能够保证她的尸身不会被腐蚀——夜明珠在一分为二时,没有任何光亮,合二为一后,就能够发出明亮剔透的光泽。而士兵从慈禧嘴里拿出这颗夜明珠后,她的尸身就迅速腐烂了,显然价值不菲。
慈禧生前特别喜欢翡翠玉器, 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翡翠收藏者。薨逝后,慈禧把她收藏的翡翠极品也带到了坟墓中。她常用的翡翠降魔杵、翡翠白菜、翡翠西瓜也跟着陪葬了。值得一提的是翡翠西瓜,慈禧收藏收藏了一对,这是由番邦特意进贡天朝的上乘极品。慈禧宠爱无比,甚至派人日夜看护。她高兴了才会公示出来,向旁人炫耀自己命好,收获了稀世珍宝。
慈禧下葬时,这两个翡翠西瓜就放在慈禧的脚边。现在有人说慈禧的翡翠西瓜实际上是一种与翡翠较为相像的碧玺——如果是翡翠,就不会有外绿内红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外白内粉的色系和隐隐约约的黑瓜籽。而这种粉红色碧玺拥有不同的光泽与色系,在宝石界素有“宝石变色龙”的美称。说其价值连城,恐怕也不是夸大其词。
孙殿英掘墓盗宝的消息被传开后,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要求国民政府严惩孙殿英,一时轰动了全国。孙殿英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就到处行贿以逃脱罪责。他托戴笠将乾隆的九龙宝剑送给了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将慈禧口含那颗宝珠送给了总裁夫人宋美龄,而“金玉西瓜”则给了国舅宋子文。孙殿英藉此后来并没有未受任何惩处。此案也不了了之。
这些国宝至今流落到何方?成色如何?小编不得而知,只是非常痛心。
2。慈禧日常生活穷奢极欲。
慈禧平时生活也非常奢侈,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说:宫中一天的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也就是说,清宫一个月的费用可购买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二艘。慈祥面对列强时,曾经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警句,她没有国计民生情怀,这样肆无忌惮地挥霍国家财富是有可信成分的。
慈禧在饮食方面也特别讲究,据传,专门供慈禧用膳的寿善房就有108间之多,寿善房的名厨上百人(不包括帮工)。加上做储藏、做物流的,直接和间接伺候慈禧太后个人饮食人就上万。她想什么时候吃饭,御膳房就得马上开饭,而且每一餐都是100个盘子。后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其实,慈禧是讲究排场的,她根本吃不完这些美味佳肴。
在穿戴方面,慈禧是精致的女人,也体现了穷奢极欲。据说,慈禧坐火车去沈阳那次,仅仅几天就带了2000多件各种上乘的服装和做工细致的100多双鞋子——为她做衣服和鞋子投入大清国了多少人力物力?很难计算出来 。不过,在当时 ,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慈禧曾经运用海军军费为自己过生日,还以筹集军饷为名以集资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晚清时期物资匮乏是个大实话,那个时候普通群众连吃个饱饭都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了。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丝毫没有影响慈禧个人的奢靡生活。当时的情况是:晚清底层群众是无以复加的贫穷;可慈禧们却是无以复加的奢侈。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想这也是晚清不得人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慈禧应该算是我们历史上最奢靡的统治者之一了,她一生都酷爱各种享受,例如:喜欢珠宝和宝石;喜欢奢侈的美食和衣服,死后的陵墓奢华程度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慈禧就不用我多介绍了。这个女人堪称整个大清朝最有权势的女人了,她统治了晚清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我来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说一下慈禧的经历吧:
慈禧剧照
公元1852年,在这一年,咸丰帝开始进行选秀活动。慈禧通过选秀活动成为了咸丰帝的贵人;
公元1856年的时候,慈禧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肚皮争气,终于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
这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母凭子贵,第二年,慈禧被封为懿贵妃。
1861年对于慈禧来说至关重要,这一年咸丰帝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慈禧果断地发动了“祺祥事变”干掉了顾命八大臣,从此以后开始了对晚清事实上的统治。
往后慈禧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大事、无数次的变故,例如: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等。
可是慈禧一直稳稳地掌握着大清朝的最高权力,一直到1908年慈禧死亡的时候,慈禧事实上始终是大清朝的“一姐”。
说完了慈禧的江湖地位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慈禧到底有多奢靡呢?不过在分析慈禧的奢靡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析一个问题:那就是慈禧为什么喜欢如此奢侈的生活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总结了两个原因:
1、慈禧是一个女人,也许喜欢奢靡的生活是所有女人的天性吧!肯定有很多女性同胞会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我讲话有点偏颇了。我只想说,你现在不奢靡并不代表你不喜欢奢靡,只不过是现实条件不允许罢了。
2、慈禧的内心深处也许是孤独的,年纪轻轻就守寡、唯一的儿子又死了,而且是身处高位不胜寒的状态。她也许需要用奢华的生活来弥补内心的空虚。
总之历史上像慈禧这么奢华,甚至是无以复加奢靡的人还是不多见的。
闲话就不说了,我们一起通过三个方面来看看: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呢?
第一个方面:慈禧死后的陵墓,其奢华程度那是令人叹为观止的1908年11月15日下午2时左右,慈禧于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按照一贯的做法,皇帝或者统治者死后一般都要葬入陵墓的,例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这就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了。
当年慈禧和慈安合称为两宫皇太后,所以陵墓也就一起修了两座。到了1879年的时候,两座陵墓也就修好了,历时六年、一共耗资480万两白银。
慈安于1881年死后,也就顺利地安葬进去了。
可是到了1895年的时候,慈禧对自己的这一边的陵墓不是很满意,又下令进行了拆除重修。没错1895年的时候,正是甲午海战的爆发年,由此可见:慈禧丝毫不管这些,只要自己享受好就行。
慈禧陵墓被拆除之后又重新修了14年,一直到慈禧死的时候才彻底完工。我们一起来看看,慈禧的陵墓以及陪葬品到底有多奢华吧:
慈禧陵墓中有三大殿,这些殿的梁木和门窗之上,彩画有2400多条金龙;
三殿内外64根金柱上刻有64条金龙;三殿的花纹和装饰,单单是金子就用了上万两。
慈禧陵墓的整体造价应该达到了一千万两白银左右的规模。
慈禧死后的陪葬品那就多得没谱、奢华的没谱了。据李莲英和他的侄子回忆:先是在慈禧棺底铺上了三层用金丝、珠宝绣花的被子、厚达七寸、上面还镶有大小珍珠13000多颗、红宝石、蓝宝石85块、极品白玉和祖母绿宝石上百颗。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这块被子上面有2.5万字的经文,由此可见这是费了多少人工和心思才织成的。
这被子上面还镶嵌有820颗珍珠以及数千颗的宝石。不过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后来居然被盗墓者给扔在了一边。由此可见,盗墓的人也并不一定都是识货的。
慈禧最后下葬的时候,头上戴了一个凤冠,上面有一颗珍珠竟然重达4两、大小跟鸡蛋一样。按照当时的价格来算的话,就已经值上千万两白银了。
慈禧的口中还含了夜明珠一颗,据说这玩意能在百米之内可照见头发;
她脖颈上还挂有三串朝珠,一挂为红宝石、两挂为珍珠;
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潮靴、手上则有玉莲花一支。这些东西的价格都无法计算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叫做:价值连城。
总之一句话,慈禧的陵墓修建花的钱以及所有的陪葬品加在一起的话,最少估计有上亿两白银。
可是仅仅二十年后,她那奢华的陵墓与自己一起就被孙殿英给盗了、墓也被洗劫一空了。如果慈禧在地狱有知的话,不知道作何感想。
第二个方面:慈禧平时的生活也是穷奢极欲的存在慈禧晚年的生活还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早晨五点半起床、晚上9点准时睡觉。但是这短短的一天当中,慈禧的生活那也是精益求精、无比奢华的。
一些简单的日常开支我就不说了,虽然我们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对于慈禧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也很正常,例如:洗澡一次需要100条毛巾、内衣穿一次就扔掉、每天都要喝人奶等等。
慈禧日常开支生活中最奢侈的应该算是吃饭和穿衣服了。
当年慈禧的伙食与皇宫其他的妃子以及别人是分开的,慈禧有一个单独的厨房叫西膳房。这个慈禧的私厨设有五个局:荤菜局、素菜局、饭局、点心局和饽饽局。
慈禧不管在哪里用膳,哪里的太监宫女们都要随时侍候着。一餐饭起步也要上百道菜,有时候需要三张桌子摞起来才能放得下。
至于菜肴就没啥好说的了,选料那是至精、佐料那是至纯、制作那是至细、可谓是精上加精。无论是素菜还是荤菜、点心都是花团锦簇、绝佳的美味了。
慈禧和别人还不太一样,她一般一天要吃六餐饭,分别是:早膳、下朝吃一顿、午膳、下午茶、晚膳、夜宵一顿等等。这一餐饭平均在100道菜左右,我觉得慈禧普普统统一天的饭钱估计都要上万两银子了。
慈禧本人对自己的穿着也非常的讲究。慈禧本人到底有多少件衣服估计没人知道的。不过后来据宫女回忆:有一次慈禧出门要在禁宫中住四天,这出门的短短四天里就带了60箱的首饰以及50余件不同的衣服。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一年总共才更换内衣28件、平均每件要穿十三天。可是慈禧几乎天天洗澡、天天换衣服,尤其是内衣一般都是穿过之后不洗的直接换新的。
每件衣服需要多少银子也已经无从知道了,但是据传:后来慈禧有一双穿过的鞋子流落到外面,当时的售价高达50万两白银。这只鞋子全部用宝石和大珍珠来装饰,制作成本高达70万两。
这样奢侈的生活,大家是不是会突然想起一句话呢?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第三个方面:慈禧过生日和修颐和园到底花了多少钱
慈禧一生过了很多次这样的生日,可要是论奢华程度的话,估计慈禧六十大寿应该算最奢华的一次了。
1894年10月的时候,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按道理说,前方甲午战争打得正激烈,此次生日应该省点花才对。可是慈禧这个人那真是叫做:“公私分明”的存在,前面打仗也不耽误其在后方过一个奢侈的生日。
单单是各种做六十大寿的衣服就花了30万两白银;
搭建戏台和请人唱戏贺寿花了240万两;
抬轿子和抬轿子的人工又花了10万两;
过生日的各种“车船费”花了30万两;
装饰了一下颐和园以及寿辰现场又花了130万两……
外加上发小费、购买各种道具、慈禧生日庆典的仪仗队、还有在庆寿期间慈禧又对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加以的赏赐等等。
以上这些费用如果算在一起统计的话,绝对不会少于1000万两白银。有时候真是感觉有点可悲、可叹、又可气了,要是把这些钱放在北洋水师的打造上面,甲午海战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结局呢?唉……
很多人都知道慈禧曾经两次大修过颐和园的,一次是在同治帝准备亲政的时候、一次是在光绪帝亲政的时候。慈禧当时的想法是找到一个地方好安心地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慈禧这两次修颐和园一共花了多少钱已经不好考证了,但是总额大概在4千万两白银以上。多的我就不说了、多的我也不写了,越写越觉得不可思议。
晚清当时处在一团乱麻之中,普通群众普遍连饭都吃不饱、甚至出现了赤地千里、饿殍满地的局面。慈禧作为晚清的统治者居然这样的奢靡、这样的浪费,简直让人无法理解了。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话:大清朝不亡的话,天理何在呀!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