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随着21世纪后,我国军队整体军事实力获得迅猛发展,已经差不多摆脱了依靠进口苏制武器装备度日的处境。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国现在国产武器的研发实力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肯定已经完全超越了俄罗斯,就算要进口也要进口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
但这种说法是并不完全正确的,我国军队目前完全超越俄罗斯的军事科技,很可能也就只有一些军事航电系统等电子设备,而其他的比如航空发动机、大型飞机、大型潜艇等方面,还是要继续“借鉴”(偷师学艺)更加优秀的国家。
而俄罗斯还真的有许多更好的武器装备,非常值得我国引进消化,这可不是不自信的表现。
比如说大型战略运输机吧,我国目前唯一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也就只有2013年首飞的运-20这唯一的一款了。
运-20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其最大载重能力只有66吨左右,最大航程将近8000公里,而它在满载的情况下航程却只有4500公里左右。
但是俄罗斯军队目前还装备了安-22、安124等重型运输机,这两款运输机的载重能力根本不是运20能够比拟的,所以咱们也就不继续提安-225了。
比如说安-22运输机,这是一款搭载4台涡桨发动机的重型运输机,也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制造的最大一款涡桨飞机。
而安-22运输机最大载重能力为80吨,在最大载重的情况下,航程能超过5000公里以上。
而同样在俄罗斯军队当中装备的安-124,其最大载重能力更是高达150吨,在载重110吨的时候航程更是超过6000公里以上。这样一对比下来,咱们的运20运输机综合性能只能够与C17,或者是伊尔76相对比。
就算是安-22或者安-124所搭载的航电电子设备已经落后,但是它最大的载重能力,以及庞大的机身强度、强大的发动机推力,这些都是我国目前最应该去研究的技术。
还有战略轰炸机,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专用型轰炸机只有轰6,这款轰炸机也是在苏联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仿制而来。
但俄罗斯目前不但拥有图22M逆火、图95等战略轰炸机,甚至还装备了十几架拥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图160战略轰炸机。
比如说俄罗斯空军所装备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吧,这款轰炸机拥有超过45吨的内挂载能力,最大航程甚至超过1.6万公里,最重要的是它还拥有超音速突防轰炸能力。
而我国最新型的轰6K轰炸机,它的最大载弹量却只有仅仅9吨,最大航程也只有轰-160的一半,在综合性能上,我国的轰6系列轰炸机很可能是全世界现役战略轰炸机当中垫底的存在。
所以说,我国非常急需引进一款性能极佳的战略轰炸机,用作为我国战略轰炸力量的补充。
当然,如果我国的轰20已经获得战略性研究突破,并且已经差不多就可以实现成功首飞,那么这些话就当我没说。
还有核潜艇,虽然俄罗斯海军目前水面舰艇的发展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是在核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方面,很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就只有美国能够与之相比较。
比如俄罗斯在2013年最新服役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该级核潜艇目前已有三艘正式服役到俄罗斯海军。
“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满载排水量高达1.7万吨左右,而我国目前已经服役的最新型战略核潜艇094型,其水下满载排水量也只有8000吨。
“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可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该款导弹最大射程超过8000公里以上,每个导弹可分别携带6个10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命中精度大概为60米。
而我国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所搭载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该款导弹的最大射程也达到了8000公里左右。
但最无奈的是,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搭载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只有12枚,毕竟只有8000吨水下最大排水量的体积摆在那里,这使得我国海军战略核威慑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说,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非常值得我国引进,当然人家也绝对不会卖。
如果能够获得“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技术,那么我国就能够解决核潜艇水下噪音的问题。
甚至,在吃透万吨以上潜艇壳体、大功率潜艇核动力系统等技术以后,我国也能够制造出水下吨位超万吨以上的超级战略核潜艇。
“军器战位”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俄罗斯武器很先进,值得我们买的还有不少,下面我们列一个“清单”。
首先是卡-52重型武装直升机。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现役的重型武直,不论是对陆军而言,还是对海军而言,重型武直都是一个急缺。就以海军来说,075型两栖攻击舰现在已经服役了,但是他的舰载直升机目前只有直-8、直-8G等,直-19和直-10武装直升机目前都还没有在075上看到,原因就是这两种武装直升机都属于轻型、中型武装直升机,作战半径和武器携带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发挥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威力。
图为俄罗斯卡-52重型武直,看着让人流口水。
直-10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大约是200公里,可以挂载8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加2具火箭巢,机炮为23毫米。放在现在来看,这样的基本性能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而言,卡-52武装直升机可以携带12枚反坦克导弹+2具大型火箭巢+2枚小型空对空导弹,或者直接携带24枚反坦克导弹,挂载能力要比直-10强的多。且卡-52武装直升机作战半径高达500公里左右,号称是“旋翼版垂直起降战斗机”,其机头甚至还配备了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具备一定的空战防御能力。
如果引进卡-52武装直升机,我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火力水平就能取得极大提升,对地支援和海空作战能力都将向“轻型航母”靠拢,比仅仅使用直-10进行有限的支援要好的多。此前,央视记者也曾深入俄罗斯卡-52生产车间进行探访,这引发了很多媒体和军迷的热议,或许我国引进卡-52不仅仅是一个想法,甚至可能是一个实际行动。
图为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降的卡-52K武装直升机,他是俄罗斯专门为海军研发的重型武直。
第二个值得我国引进的武器是图-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这款轰炸机俄罗斯的存量也不多,仅有36架左右,但是他起到的威慑作用却很大。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75吨,最大载油量可达148吨;他同样也是飞行速度最快的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2.05马赫。图-160轰炸机虽然诞生了很多年,但是依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先进战略轰炸机。
图为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
首先,图-160具备超音速、远程作战能力,他在高-高-高飞行状态、正常挂载武器时,作战半径可以达到8000多公里,是世界上作战半径最大的轰炸机,而且在超音速突防时,一些飞行速度低于2马赫的战斗机都不一定追得上他。图-160轰炸机因为速度较快,因此可以有效压缩敌人防空系统反应时间,再加上他可以挂载射程1500公里的KH-101巡航导弹,因此世界现役战斗机都很难在图-160发射导弹之前对其进行拦截,防御系统也只能拦截其发射的巡航导弹。
相比而言,我国目前的战略轰炸机只有轰-6K、N、J三个型号,都属于一个系列的轰炸机,他们最大作战半径仅有5500公里,虽然算上导弹射程,可以对6000-7000公里外的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攻击,也确实迈入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但是轰-6系列毕竟是老旧飞机,不具备超音速突防或者隐身突击能力,只能选择远程精确打击式的空袭,因此作战能力受到限制。我国空军志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战略空军,那么图-160这样的轰炸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攻击核潜艇。
最后就是核潜艇了。俄罗斯的核潜艇是全球最先进的,其最新的攻击核潜艇是885型“亚森”级攻击核潜艇,最新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是955-A型“北风之神-A”导弹核潜艇。这两款核潜艇都是世界同类核潜艇中的最强者。其中,885型“亚森”级拥有8单元垂发装置,每一个装置可以容纳3枚导弹,他可以最多携带24枚“缟玛瑙”或“口径”反舰导弹,而且该核潜艇使用了流线型指挥围壳设计,全艇铺设厚重的消声瓦,运用了设备减震浮阀和发动机减震基座,因此静音性能特别好。
图为俄罗斯海军北风之神-A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另外,955-A型“北风之神A”级导弹核潜艇,可以携带16枚“布拉瓦”型潜射导弹,拥有快速齐射战略导弹的能力,可以在10分钟内发射完全部导弹。且“北风之神-A”外形设计非常科学,没有大的龟背隆起,静音性能也很好。和俄罗斯这两种核潜艇比起来,我国现役的093和094型核潜艇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我们也有预期当中的095和096型核潜艇,但是他们毕竟还没有出现,究竟什么性能尚未可知。
图为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三维模型。
如果能够引进955-A和885型两种核潜艇,对于我国接触世界最先进核潜艇技术,汲取核潜艇大国研发经验是很有好处的,能够避免我们陷入闭门造车。当然,上述三种武器中,俄罗斯真正可能出售我们的,也就只有卡-52了,像图-160和核潜艇这样的战略武器装备,俄罗斯断然是不会出售的,毕竟他们也是俄罗斯的王牌、底牌。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值得我们买的装备,基本上也应该都是他们不会卖的东西了。主要有三样: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火箭发动机。
第一个,战略轰炸机,说的就是图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关心军事新闻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号称会出一款轰某零隐身轰炸机,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和我们见面。我毫不怀疑我们肯定能在某个时段推出这架飞机,但是,新型隐身轰炸机的面世,既要等到技术成熟,又要有合适的时机。因此,目前我们就只能用轰6作为主力轰炸机了。
轰6的参考原型就是苏联的图16轰炸机。我们的研制时间是1963年。到今天来看,这个平台已经非常落后了。但是,由于我们综合工业实力的提升,尤其是电子工业水平的飞跃发展,使得轰6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得以持续升级,显著地提升了轰6系列的战斗力。
但是,轰6这身骨架的落后,和图160放在一起,就真的完全不能比了。轰6据说加满油能飞9000公里,但是请注意,这是不带导弹、炸弹的前提下。多带一枚导弹,就要相应地少装那么重的油量。而且,轰6的最高速度据说只有0.8马赫,也就是音速的8折。图160在装载9吨武器的情况下,最多可以飞16000公里,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05马赫,也就是音速的2.05倍。
这就是差距!不得不承认的差距。而且轰6的生产能力,前几年据说是受限于发动机的进口数量:也就是说,我们能生产多少架轰6,取决于俄罗斯卖多少D-30-KP2发动机给我们。航空发动机,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二个,战略核潜艇,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俄罗斯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始于80年代,在苏俄的型号是955型,首艇于2013年服役。北风之神满载水上排水量是17000吨,水下排水量是24000吨。自我持续航行能力超过90天。
设计上,北风之神选择了拉长型的近似水滴造型。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提高航速,又有利于减少噪音。研究人员为其设计了高效消音瓦,可以使这款核潜艇的水下噪音水平达到108分贝。根据国际公认标准,如果潜艇的静音水平达到噪音分贝数不超过90,那么潜艇本身发出的声音就将被海洋背景音给覆盖,使得声呐系统无法发现它的航行。
我们的核潜艇当然属于绝对的机密信息,但是我们官方都承认,自己的核潜艇在很多方面,距离顶级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俄罗斯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性能,已经让美军感到非常担忧了。只是俄国人有一点可惜的是,他们的电子工业水平实在不行,否则北风之神核潜艇,以及其他俄罗斯还有一定优势的战略武器系统,它们的性能还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第三个,火箭发动机。苏联80年代就搞出了2000吨级的能源号火箭,旱地拔葱的方式把2000吨的东西打上天,这个发动机要狂到什么程度!要知道,我们现在21世纪要进入第三个十年了,长征老五的发射重量不过才略低于900吨!
很多人都读过美国进口俄罗斯火箭发动机的新闻,惊讶于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这么牛,连地球第一的美帝都要买。但是美帝买的是RD-180火箭发动机,而买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美帝搞不出来,只是自己生产不划算。但是俄国还有一个RD-170火箭发动机,推力达到800吨,是地球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这玩意儿装两个,咱们不就能够发射起飞重量1600吨的火箭了嘛!
其实,上面说的这三样大家伙,本质上都是烧钱、烧时间、堆人数而搞出来的产品。很多东西其实没有特别难,真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搞,我们终究也能做到。只是,我们现在的问题,也就是这些东西真正难的地方:在于我们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人家烧钱无数,并且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无数精英科学家,很多很多工业门类加在一起的工业体系,把他们搞出来。这就太难了!好比一个没上过学的孩子,你要他直接去上六年级,然后在升学考试中,考到全校第一名!
所以,最近几年,好几位杰出的民营企业家都在呼吁,社会要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因为无论飞机还是潜艇,拼到最后,极端的性能水平,都来自于深厚的基础科学研究,所带来的材料进步、基础研究突破等。好在我国最近二十年开始投入军事和高科技领域,而且最近也越来越有钱了。相信当我们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之后,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也会看到自己家里越来越多的顶尖武器和科学装备的。
(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感觉国人对于俄罗斯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人对俄罗斯非常轻视。
特别是我国的歼20、运20、055这些尖端武器装备部队后,很多网友觉得中国常规军力已经超越俄罗斯,可以位列世界第二了。
可是,我在这里想给广大的军事爱好者泼一盆冷水。俄罗斯的工业基础比我们深厚得多,他们的科技基础也比我们深厚的多。
虽然在一些领域我们确实超过了俄罗斯,但是综合考量下来我们还是不及俄罗斯的。
论数据,印度的阿琼式坦克的数据也不差的,最后不也成了笑话吗?所以,我们不要把目光停留在表面,军事技术很多东西是内秀,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俄罗斯目前军力、科技都在吃苏联的老本,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是落后,很多技术俄罗斯只是缺钱发展罢了。
包括很多人对俄罗斯举办的坦克两项赛事不屑一顾,觉得科技发展了,坦克技术提升了,老的火力、机动、防护这些概念不适应了。只是大家想过吗?我们依旧派人参加了这个比赛。
首先是不管坦克如何先进,到了战场上必须要自己开起来才行。
实战中弹坑密布、到处是残垣断壁,敌军的防线、游击的小分队等等的环境远远比训练场、演习场严酷得多。即使坦克两项赛设定的道路也比不上实战下的环境,坦克再战场上趴窝基本上就是靶子。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武器装备的几个关键子系统。包括动力,信息控制系统,武器以及武器机体本身,现在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俄罗斯军工科技库中我们所需要的还有,但是已经不多了。现在应该反过来问,俄罗斯需要购买哪些我国的军事装备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自己的军工科技!我们结合我国军工的现状,来聊一聊我们和俄罗斯在军工科技上到底孰强孰弱吧!
发动机领域,中俄互有长短,但是中国更全面,俄罗斯有明显短板!中俄双方都在购买双方的动力设备!军用发动机主要包含三个领域,分别是空军,海军和陆军。整体上看,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些,没有明显的短板。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稍强,但是舰用发动机领域是巨大的短板,还没有解决有无的问题!
当今世界航发三强,美国的F135,俄罗斯的产品30和我国的涡扇15,基本上性能都在伯仲之间。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性能最弱。还没有定型使用。不过在战机的装备上,我国已经用涡扇10C完成了对战机的适配。所以目前来说我们的空军发展摆脱了航发的限制因素,已经进入了自由扩军的时代,其中的标志就是歼20的大规模量产!
舰用发动机领域,俄罗斯因为没有舰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所以必须对外采购。原本的来源是乌克兰,但是因为俄乌交恶,这个路子基本上断了,除非俄罗斯兼并乌克兰,短期内俄罗斯根本无法攻克舰用燃气轮机技术。所以未来俄罗斯的海军发展会因为燃气轮机的限制,存在无法突破的瓶颈,就像我们两千年前后一样,没有燃气轮机,大型驱逐舰不能建造,只能建造柴油机动力的054A护卫舰,现在俄罗斯的状态跟我们不是很像吗?
出了水面战舰之外,俄罗斯在常规潜艇的AIP动力领域,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拉达级的服役正是因为无法攻克AIP发动机,所以俄罗斯迟迟拿不出新潜艇。在AIP潜艇大单满天飞的时代,俄罗斯依靠基洛级潜艇打天下很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
我们无论是舰用柴油机,燃气轮机还是潜艇AIP动力技术,都有,而且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发展任何海军装备,都不会因为动力受困。燃气轮机的技术来源是美国和乌克兰,舰用柴油机则来自于德国,AIP技术则是由瑞典斯特兰发动机起步。我们虽然都不能算是自主研发,但是在引进国产化的路上都成功了,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性能提升!
不过我们短期内肯定是还需要进口俄罗斯发动机的,因为我们还有大量装备俄罗斯AL31发动机的飞机在使用。未来这些飞机的发动机一旦达到寿命极限,还是需要换装新的发动机的。因为我们的涡扇10发动机比AL31更粗,而且尺寸要比AL31短很多,所以未来是不大可能换装涡扇10系列发动机的!过去我们已经购买了超过1300台AL31系列,未来肯定还需要进口一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总不能为此修改机体设计吧?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俄罗斯也在买我们的船用动力柴油机。俄罗斯造不了大舰,小舰还是可以建造的。两三千吨的护卫舰用柴油机就可以搞定,我们在这一领域虽然相比德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为俄罗斯的3000吨以下的小型军舰提供柴油机,还是非常轻松的。
总体上来说,我们对于俄制武器和系统的依赖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所谓,而俄罗斯未来可能会成为我国动力系统的一个主要出口地。关键要看俄罗斯财政状况,没钱一切都是白扯!
电子设备领域,我国在20年前就已经全面超越俄罗斯,未来大概率不会进口此类的装备和技术!我国和前苏联其实在武器装备的电子技术领域的起步是同步的,不存在前苏联比我们早起步多少年的问题。在军工电子领域,我国技术研究方向更倾向于西方化,而俄罗斯则更加倾向于简单化。可以说中俄在武器电子技术领域走的是不一样的路。
机载设备领域,我们在80年代通过考察达索公司以及和美国的和平珍珠计划,发展出了我们自己的机载数据总线和机载雷达,电传操纵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来源主要是美国。比如咱们最早应用到歼8上的6096B数据总线的技术范本就是美国的1553数据总线。这些技术在30年前我们已经全面铺开,并在2010年前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我们更是一步跨进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俄罗斯在机载电子设备领域,则要落后得多。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机载电子设备技术水平勉强达到了美国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在2000年之前,俄罗斯军工技术基本上十年停滞不前,关键的90年代,是机载电子设备突飞猛进的十年,俄罗斯直接错过了。现在俄罗斯苏35上装备的雪豹E雷达,还是采用无源相控阵体制的,而且结构重量巨大,性能落后,总体战力水平不及我国的歼10C.现在高性能战机数据总线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G级别的传输速度,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明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数据总线架构决定机载电子设备的性能上限,俄罗斯在战机领域的落后随着苏35出口的失败已经注定了,跟我们最少有一代的差距!
船用电子设备领域,主要包含了声纳,雷达以及控制,通讯传输等各个子系统。其中比较重要的拖曳阵列声纳,舰载相控阵雷达,远程对海超视距搜索雷达等,我们和俄罗斯技术也是各有长短。俄罗斯在声纳技术和超视距搜索雷达上有领先,我们依照其技术仿制的国内型号确实非常好用(例如音乐台超视距雷达的性能)。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属于有了就能仿制出来的程度。而俄罗斯则处于有些很强,但是有些完全没有的状态,其中最关键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技术,现在在俄罗斯还处于空白。不过俄罗斯估计短期内还不会建造大型军舰,有没有盾舰需要的雷达倒是无所谓了!
预警机领域更不用多说了,我们在这方面现在是超越所有国家的存在,雷达体制和架构已经迭代到了有源相控阵数字化雷达预警机的地步,比美国还要高出一代。俄罗斯还在使用机械雷达做预警飞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处理能力以及指挥能力跟我国这些现金预警机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电子战领域,俄罗斯也非常弱。或者说处于空白阶段。这种对现代高科技战争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未来有非常大的作用空间。俄罗斯在电子技术的落后导致其在电子设备的研发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跟顶级水平的差距更是云泥之别。就好比俄罗斯出口给印度的先进战机苏30MKI一样,十多年前,在中印和印巴对峙前线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在的苏30MKI,巴基斯坦只需要出动枭龙,再带一个电子干扰吊舱,就可以在超视距范围内全面压制印度的苏30,让其丧失超视距空战能力,如此技术进步,估计俄罗斯在世纪之初是无法预料的吧!
军用电子技术本身研发难度大,技术集成度高,对于科研费用的投入要求比较高。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经历了混乱的十年。普京上台之后虽然有心励精图治,奈何国内问题不断,经济持续下滑等都导致了俄罗斯在军工电子领域长期投入不足。现代军工电子领域,不到十年就会迭代出一代,俄罗斯本来就落后,再加上投入不足,停滞不前也就不难理解了!军工电子领域的落后,将会导致俄罗斯军工科技的全面衰落,这是武器装备电子化之后肯定会发生的!
武器领域,俄罗斯还是世界的王者之一,我们只能算是追随者,虽然有部分装备技术领先,但是大部分处于仿制和追赶阶段!机载武器,舰载武器以及陆军武器,战略武器领域,我们领先的地方主要是机载武器。其他领域则是学习俄罗斯的比较多,获得突破性技术进步的并不多。不过我们基本上赶上了俄罗斯的水平,所以并不需要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装备。这点是首先要明确的!
在战机性能和机载武器性能,电子技术性能上,我们全面领先俄罗斯。按照机载武器的水平来看,俄罗斯的机载空空导弹是R77,射程是70多公里,我国早在霹雳12研发成功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在霹雳15服役之后更是超越了美国,所以这一领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俄罗斯虽然号称他们新的空空导弹技术如何先进,但是在苏联时代空对空导弹就是短板,俄罗斯又有一贯夸大装备性能的毛病,所以我们并不相信俄罗斯的宣传,就像他们说他们的苏35是所谓的4++代,无限接近五代机一样,我们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所谓最强四代机,不过是个最强格斗四代机,性能上还是落后于大部分的四代半战机!所以俄罗斯对外宣传的武器性能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尤其是空空导弹这种电子技术集成度高的机载武器,俄罗斯几乎不可能做出先进的空空导弹!
舰用武器俄罗斯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号的,像防空导弹,俄罗斯是和美国比肩的存在,我们也是最近几年才跻身世界前列的,所依靠唯有红旗9导弹。反舰导弹上,我国现役比较先进的例如鹰击12,鹰击18。技术来源都是俄罗斯的导弹。鹰击12的技术原型是我们进口现代级上配备的日炙反舰导弹。鹰击18的技术来源则是进口基洛级潜艇的时候,其上配备的俱乐部S亚超结合的反舰导弹。有人说我们自己的鹰击12和鹰击18要好于俄罗斯的进口导弹,这个是自然的,因为进口导弹有300公里的射程限制,这是出口武器的国际条约限制导致的,俄罗斯的自用版本要比出口给我们的好得多,我们所做的改进,不过是将其性能复原而已!
战略武器,轰炸机,俄罗斯全面领先。运输机短板运20已经补齐!战略导弹领域,我们主要依靠的就三款,东风41,东风5以及潜射的巨浪2.东风41的性能只能说无限接近于白杨M,东风5跟撒旦还是有差距的。巨浪2跟俄罗斯潜射导弹那圆锤相比差距简直不要太大。不过我们在战略武器领域相比于俄罗斯的优势是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是高超音速BUG级别的存在,在美国人眼中这已经是可以吊打一切的存在了。俄罗斯不但高超音速武器研发出来的时间比我们晚,性能也没有我们先进,这可能是我们在战略武器领域唯一领先世界的地方了吧。不过战略武器并不会在外贸武器的订单中出现,所以这些并不会出现在中俄的军贸交易中!
另外,战略轰炸机领域,我们相比俄罗斯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至今使用的轰炸机,还是上世纪前苏联出口给我们的图16改进而来的轰6。轰20虽然性能超过俄罗斯的轰炸机,但是是不是服役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俄罗斯卖给我们图160,咱们也未必会购买。毕竟我们的轰20已经出来的,服役不过是早点晚点的问题罢了!
运输机曾经是我们巨大的短板,战略运输机的限制让我们在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领域长期无法获得突破。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技术,属于先行一步。我们运20出现之后,随之发展而来的运油20等设备基本上满足要求了。现在从生产能力上看,我们会在这一领域快速超越俄罗斯,过去那种去俄罗斯淘换二手伊尔76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小结:军工科技要想获得全面的突破,背后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咱们现在的军费开支每年2000亿美元以上,除了人员开支以外,这笔钱可以能够建设上百艘航空母舰的,我们为何没有那么多的装备呢?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量的军工科研项目将资金都占用了。多年来持续的投入,才是保障军工科技发展的基础。
到今天我们在军工科技领域早已全面超越俄罗斯,关键的子系统基本都解决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武器装备设计的自由王国,对于俄制武器以及子系统的依赖早已解除。俄罗斯因为国力持续衰退,军工科技主要还是吃苏联的老本,现在苏联解体都三十年了,各类武器装备都已经进步了两三代了,俄罗斯的技术整体上已经落后,其武器装备对我们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消失了。现在俄罗斯武器装备的性能不如我们,装备规模也比我们小得多,全部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规模还不及我们两个战区,所以长远来看,俄罗斯自主研发武器的动力会随着装备规模的减小而消失,最终变成一个武器进口国也就是未来三二十年的事情。未来俄罗斯大概率会成为我国武器装备的主要出口国,大家拭目以待吧!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据俄罗斯俄通社一塔斯社下属的ИTAP-TACC通讯社出版《武器市场》杂志报道,2019年,全球武器出口位列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而美国凭借177亿美元的军火出口总额,牢牢占据了第一位,市场占有率达七成。
作为第二位的俄罗斯,依托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庞大军备库和苏式武器“皮实耐造”的名头,稳居出口第二位。其最大的买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
鉴于建国时期的特殊关系和中苏传统友谊,中俄两国在武器互市方面的热情是远远高于其他领域的。我们先盘点三款标志性交易:
一是天上飞的,即苏35系列战斗机,这是全球范围内四代机中(也有说四代半)一款令人称赞不已的存在,最高时速达25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3600公里,作战半径约为1600公里,最大武器载量达8吨,机动性、攻击范围、弹药总量等几乎各个指标都超过了其前辈苏27。当年第一批次到货后,搭配我国的歼10系列战机,一度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对日形成压倒性优势。
苏35战斗机
二是水里游的。即我们所拥有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大家可能会问,这大家伙不是从乌克兰买来的嘛,这里纠正一下,事实上他的真正主人叫苏联,不过他主人自个把自个玩报废了,乌克兰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辽宁舰进入中国可谓是一波三折,美国、欧洲、土耳其频繁使绊子,我们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回来的。但其战略意义是无比突出的,为我们自主研发航母打开了智慧的宝盒,加速了国产山东号航母的研发与交付。2019年12月17日,山东号正式交付中国海军,中国海军也借此进入双航母时代,以绝对优势改变了南海军事力量对比,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两艘航母的国家。
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
三是陆地上跑的。最富有名气的是我们斥资30亿美元购买的6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款S400防空导弹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高低空、近远程全覆盖,给中国的防空网上加了一道可靠的屏障。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第一个买到这款武器的,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中俄两国战略互信的不断增强。
S400防空导弹系统
鉴于近几十年来我们疯狂的买买买,俄罗斯压箱底的东西实在不多了,甚至在跟我们购买小型舰艇、无人机等,下面就再盘点2款最值得购买的吧:
一、SS-1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听这名就知道这货有多猛了。俄罗斯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强如美国也忌惮三分,这其中SS-18“撒旦”洲际导弹又最负盛名,其射程最大可达16000公里,有效载荷近9吨,堪称世界上射程最远、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之二也是俄罗斯的)。而我们自主研发的东风-5C洲际导弹最大射程为1.3万公里,比起来稍微有点挫。
俄罗斯镇国之宝撒旦导弹
二、图-160轰炸机
它有些非隐身战略轰炸机三个之最:体积最大的轰炸机、重量最重的轰炸机、飞行速度最快的轰炸机。其最大航程达16000公里,载弹量约为45吨,拥有超过2马赫的最高飞行速度。而我们的唯一拿得出手的轰6k,最大的航程仅仅只有8000公里,而本身的载弹量也只有9吨,比较起来完全就是弟弟。
俄罗斯图160轰炸机
此外,俄罗斯在战略导弹核潜艇、航空发动机方面也有有不少好东西。但这些都是俄罗斯压箱底的东西,出售的概率实在太低。希望中国军工人再接再厉,助力我们真正走向世界一流军事强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