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相传当年汉朝的使臣到访西南一带的夜郎国,夜郎的王对使臣问了句“吾与汉孰大”,然后“夜郎自大”就变成了流传至今用来形容狂妄无知的形容词。可仔细想想,当年的夜郎地处偏僻荒远之地,与中原接触极少,好奇心之下随口问了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却没想到传来传去,就变成了肤浅骄傲的意思,也真是倒霉了。
实际上,当年的夜郎国位于如今以湘西、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按照考古发现来看,曾经的夜郎国的确不算是个小国,相对来说还真是挺大的。
“夜郎”最早出现的时间是中原的战国时代,楚襄王曾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不过不管是《汉书》还是其他相关的典籍,对于夜郎这个西南地区的神秘古国,描述都不是太多,比如夜郎国的地理位置,只说是“临牂牁江”,其西为滇国。
牂牁江是古代的河水之名,按照考证应该是现在贵州的南盘江或者北盘江,如果按照这样的描述来看,那么当年的夜郎国主要位置就是在贵州一带,并且包括了云南东北部、湖南西部、四川南部与广西的西北部区域。而且根据现在各地出土的相关考古遗址来看,夜郎的范围的确相当大,几乎遍布西南诸省,这也是贵州、广西、云南等长期在争夜郎文化归属权的重要原因。
虽然后世流行“夜郎自大”,将其视作狂妄肤浅与无知的代名词,可历史上的夜郎真是是自大么?还真未必。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滇最大,滇以北,邛都最大。”汉武帝时曾派遣使臣唐蒙前往南越国,而在南越唐蒙得知夜郎地处汉朝前往西南夷,蜀中前往南越的交通要冲,夜郎拥有精兵近十万,物产丰饶相当富有。唐蒙回朝后上奏武帝,可借夜郎的水路与兵力,一举拿下南越,并且还能震慑西南夷,得到武帝肯定。
精兵十万,这在古代可不是个小数字,尤其当时还是汉朝时期,除了汉朝之外有哪个小国能有如此兵力?且既然有如此兵力,必然就有相对应的人口基数与强悍的经济作为支撑。夜郎若是与汉朝来比的话,当然是不能比的,可比不上巨象的老虎,你能说它是小动物么?换句话来说,夜郎还真不是自大,而确实挺大的,而且实力上也不算弱小。
夜郎的君王问了一句“汉朝跟我夜郎哪个大”其实再正常不过,夜郎王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骄傲自大的意思,只是好奇。夜郎虽然是西南地区的一个相当大的国家,可毕竟处于层峦叠嶂之中,与中土之间来往甚少,基本上也没啥联系,压根也就不知道汉朝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度,当然也不知道汉朝跟夜郎相比有多大。
就像有外星人来了地球,我们问了句你们星球跟地球比哪个大,不也很正常么。“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当年问汉朝跟夜郎哪个大的夜郎王,根本没有任何自大与轻视汉朝的意思,只不过因为夜郎国地处偏僻,与中原鲜有往来,受制于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还有自然的阻隔,夜郎王面对陌生的汉朝试着,自然会问问对方的情况,这是非常正常也很合理的。
然而在汉朝使者看来,这个问题却完全变了个味道。当时的汉朝疆域辽阔,加上几代君王的积累拥有着大量的财富,国库充盈实力强大,汉朝周边都是些很小的国家,加上传统的华夷之辩思想,汉朝一直也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所以面对夜郎王的发问,觉得夜郎王愚昧无知。而事实上,狂妄的并非是夜郎,而是汉朝使臣,即便汉朝确实有狂的本事。
夜郎自大,实际上是个非常大的误会,几千年岁月里越描越黑,本来无心的一句提问却被认为是狷狂无知,而且还给自己惹来了大祸,后来就被汉朝给灭了废为郡县,夜郎也是悲催。地处贵州为中心的夜郎,并没有自大,反而还真挺大。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通常我们都会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个人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的行为。成语“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据《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讲的是汉朝使者来到了夜郎国,夜郎国国王问了使者一句“汉朝与我夜郎国谁更大”,“自大”的国王殊不知,夜郎国还不及汉朝的一个郡县的大小。后世便将这种骄傲无知、肤浅、自负、自大的行为形容为“夜郎自大”。
夜郎非自大,自大的恰恰是汉朝事实上,关于夜郎的“自大”更多的是汉朝对夜郎的鄙视。真实的夜郎并没有自大,夜郎国王那句“汉孰与我大”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并没有自大而轻视汉朝。要知道夜郎国王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夜郎国远居西南一隅,由于群山峻岭的阻隔和当时落后交通条件的限制,其与统治中心在中原的汉朝之间缺少沟通。
如果不是汉朝派出使者准备探索一条前往西方国家的道路,相信汉朝与夜郎国将会是“不知彼此”。因为陌生的汉朝使者突然来到了夜郎国,作为夜郎国的国王礼貌性的问了一句“汉孰与我大”,这其实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
但是这个合情合理的问题在汉朝使者看来却变了味,以汉朝为自我中心的汉朝使者自恃盛世大汉、国力强盛、地域广袤理应受到周边国家的顶礼膜拜,面对夜郎国王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汉孰与我大”。汉朝使者把它当做了笑柄,并加以嘲笑,这样的“夜郎自大”,恰恰反映出汉朝的自大。
夜郎非“自大”而是真大《史记》上关于“夜郎自大”的描述很多人只注意到“汉孰与我大”,而没有注意到这篇《西南夷列传》最开篇写的“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那么这个号称西南最大的夜郎国到底有多大呢?
据《后汉书》载:“夜郎东接交趾,其地在胡南”。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面记述了“今泸州南大江南岸协州、曲州,本夜郎国”。现代学者尤中在《古滇国、夜郎考》的研究当中阐明了夜郎国是一个包括壮、水、侗、苗、瑶等多个民族的“部落联盟集体”,其大致范围为:东北自今贵州省的凤冈、余庆、黄平、凯里一带,往西南抵今云南省金平县境内的藤条江东岸和越南莱州省境内的南那河东岸;北部自今贵州省绥阳、遵义一带往南经广西百色地区而达越南北部的河江省一带,西北自今贵州省毕节地区的赤水河南岸往东南抵都柳江流域地带,东部自今独山、广西天峨一带往西达云南省境内的南盘江中游东岸。
由此可见夜郎国在当时确确实实是一个西南地区的超级大国。这个超级大国不仅国土面积而且建国历史也十分久远。在一些关于夜郎古国的古墓发掘中发现了,这些古墓的时间跨度极长,现发现最早的也能追溯到战国时期。由此可见夜郎国的建国时间远远早于西汉的建国时间。
根据《夜郎史传》记载,夜郎国自兴起至灭亡一共经历了27代君王。末代君王兴灭国大约在公元27年,以每代25年计算,上推675年,则夜郎国建立时大约在春秋中期。这样一个建国时间悠久,疆域面积辽阔的国家,看到一个陌生国度来的使者自然是有提出“汉孰与我大”的底气,这不是因为夜郎国自大,而是夜郎国真的是“大”。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夜郎”,乃汉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古国名。约在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在此置牂牁郡。在《史记》、《后汉书》及《西南夷传》中均有记载。
那么,“那里的人又为何会自大”呢?
这还得说说“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
据《史记》一一六.《西南夷传》述:“滇王与汉使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汉时西南小国“夜郎”人对事物的“深远难见”,可谓:“浅见寡道”也。所以,后因喻人妄自尊大为“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哪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夜郎自大"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由这句语演变而成。其中的“夜郎"是指一个国名。后来借喻不自量力之人,而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在什么地方?哪里的人为什么自大?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前122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为了打通对外通道,派遣使者前往印度方向,当使者到达云南滇囯后无法西进。在逗留云南滇国的期间,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在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连续两遍的提问,让汉使臣对夜郎国国王记忆更深,汉使回国后向汉廷报告了这则趣闻,于是便被汉廷人以“夜郎国为例”记在了史记中。
据史料记载,夜郎国曾是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非汉人统治政权,历史之悠久已经无法估计,至于夜郎国的起源,有人认为该国起源于夏商时期,可根据史料的记述,以及后世考古学家的推测,也有人认为夜郎国的起源是在战国时期。之所以人们会这么认为,那是因为在正统的史料上,真正出现“夜郎”国名的时间,是在战国时期,但这不能代表在春秋战国之前,这个国家、以及这个政权是不存在的。现代考古学家根据彝族古文字的记录,推算夜郎起政权源于夏商时期。
很多人在述说夜郎国的时候,都会将其形容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若详细说明是哪一个少数民族,人们便不知所以。根据历史考究,建立夜郎国的民族应该是“彝族”,而根据彝族所记载的文献,以及传说中,夜郎国的境内一共建立了标致四个时代的政权,分别是武米夜郎时期、洛举夜郎时期、撒骂夜郎时期,以及金竹夜郎时期。故而会有人称夜郎国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共经历了数十位统治者,直到在后汉时期,夜郎王朝才算最终结束。但若是依据正统的汉族文字记载,夜郎国的历史只有300年左右。
国内著名考古学家梁太鹤曾认为,贵州毕节赫章可乐可能曾是夜郎国都城的遗址,因为在贵州“可乐”曾经出土过大量的夜郎国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对夜郎国的理解并不全面,很多人以为这个古国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哪里的人也妄自称大。其实不然,如果夜郎国的国土真的很少,那么很多专家在判断该国首都时,就不会分别列出贵州和湖南两个省,我们仅仅根据这两个省就可以以此判断,在这两个省的土地上,都存有夜郎国的遗迹。除此之外,根据史料记载和专家推测,夜郎国国王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疆域变得更加辽阔,曾不断向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进行扩张,在云贵川辽阔肥沃的土地上大肆建立城池。“夜郎城池”遗迹的发现,表明夜郎国并非一个弹丸小国,而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综上所述,夜郎国的位置是在我国版图的西南方向,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疆域横跨云、贵、川及湖南等省。
夜郎周国的人只所以自大,主要原因是:当时国与国之间交通闭塞,国与国之间的不交流,不联系、不认知。他们长期生活在自的国土,很少有人走去囯门,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大,而不知世界之大,天地之广袤无垠。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史记》中的典故,汉使路过夜郎国,夜郎国王问汉使,“我与汉孰大?”。夜郎国大概在今贵州省西南,和云南接壤的地方。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生产文化相对落后,所以有此一问。态度是诚恳的,并不自大。只是汉使觉得此问不知天高地厚,有损大汉帝国形象,故断言定性为: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
“夜郎自大"这句成语,连小学生都很熟悉,知道其意思,是比喻盲目自大、无知肤浅的人。
据说,夜郎古国是西南一个偏远的小国。在战国时代,夜郎国就已经存在了,到了西汉时范围逐渐扩大。大致是西到且兰(沅江上游),和黔中郡(武陵郡)接壤;北到大娄山,包括遵义、毕节、昭通大部分地区,和巴蜀接壤;南到交趾、南越接壤,包括云南东南和广西西北一部分地区。
古代时期,这里地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江河流布,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的沟通交流较少。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烟瘴不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
当时,夜郎国的人并不知西汉有多大,国王不知天外有天,以为自己的夜郎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一次,汉使到达夜郎国,夜郎国国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汉朝的使者一听,都忍不住想笑。于是人们就用“夜郎自大”来形容那些愚昧无知,盲目自大,狂妄自负的人。
所有旳盲目自大都只是因为自我认知偏差导致的,是认知的错误。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越是无知的人,反而越自大,自负。这种人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不清晰,常常过高估计了自己,看低了别人,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城墙,难以逾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