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这要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如果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原始部落小国,几万人靠捕鱼打猎、刀耕火种过日子、身上还不用穿衣戴帽,完全不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的情形下,是可以做到保持稳定的。
但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要进步,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靠内需还真不行。举个简单例子,看着满大街日夜穿梭奔跑的小车了吧。它要正常开动,需要消耗石油或天燃气。而我国资源有限,生产供应又远远满足不了,乍办?百分之六十以上份量,只得大量从海外产油国进口,通常情况下,进口买东西需得用美元结算(没办法、国际规则,现在还只能将就),没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一是买不来,二是定价权不在自己手,卖主欺你钱少涨价不用理由。美元靠什么获得:商品出口。所以少了出口,许多事办不成,许多愿望要落空。
我们工业门类是齐全,但并不是能生产所有东西。人各有所长、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玩的手机芯片,需要光刻机生产,国产大飞机,发动机零部件,都需要世界多国技术合作、互通有无,才能铸就。同样华为5G那么先进领先,也是接纳全球高科技人才汇萃、共同研发的结果,它的产品也要惠及世界诸国,帮助全球,才算强大优秀。
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谁也甭想闭关锁国、独自恋旧。出口内需两平衡,经济安稳致远行。经济内外双循环,发展动力才安全。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一个国家是不是全靠自己的内需发展得好,要看国家大小,包括国土面积、国家人口。
如果一个小国(如新加坡),没有以上两个条件,自然资源缺三少四的,靠自己发展是不可能的。
然而,像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这样国土面积大,人口又多的国家,肯定是可以的,而且他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不同于小国。
小国家最怎么发展,知道自己体量就那么大,不可能主动去威胁大国,为了怕大国威胁它,它可以选边站队或保持中立。
大国就不一样了,大国一般不可能像小国那样做,即使你想,它还不一定愿意接受,就像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就是这样。无非你完全按照它西方的制度、意识形态和规则来发展,必须到达它的心愿。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能接受西方国家的条件吗?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你不能与它入伙,而且你又是一个大国,肯定会影响到它们想要主宰世界。它们主宰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为它所用。因此,它会没事会给你找事,打伊拉克也好、想在中国搞颜色革命也罢,其目的都是如此。
既然是这样,那中国就必须首先做到自力更生、能自食其力,且国防必须强大,如果依赖外国的话,万一它联合别人封锁你,你怎么办?
其实,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是完全能够靠自己来发展好的,每个省就相当于一个国家,各省有各省的优势,省与省之间就可以拉动经济。
当然,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我们需要外援,但我们不依赖外援。有外援,肯定发展得有更快或更好一些。但是,我们的基点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已成型的工业化国家是无法进入内循环的。
我们之所以产生一种人多内需就多的幻觉,是因为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日常接触的大部分生意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
比如你饿了,上街买个包子,两元一个。于是你会想,十四亿人,每天多吃一个包子,这得是多大的内需啊。
想发展经济还不简单,只要每人每天多吃一个包子就好了。——知乎键盘经济学家
可当我们翻翻上市公司名单,会发现大部分企业做的都是to B的生意。做机械设备的、做水处理剂的,还有搞电子产品组装的。这些都不是生产出来直接卖给消费者的。要做成一个to C的公司,每年的营销费用是天文数字。比如可口可乐投的广告费。
作为工业化国家,我造不了可口可乐,但可以造生产可乐的机器,然后卖给可口可乐。
再说回中国:
中国的这个收入结构占比不足GDP的45%,这种收入占比还贫富悬殊,所以消费不足是逻辑必然,然后由外需和债务来支撑消费。
当外需出问题,债务存量太大的时候,采取刺激内需,但收入占比和债务存量较大,未来收入上涨预期又因为疫情被幻灭了。
因此,解决源头收入问题和地产泡沫问题,也许是刺激内需的一个重要方法。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一个国家想保持稳定,靠的是民心,民生,民权。
首先这个国家要拥有一个让人民信服的领导人,其次这个领导人要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其次这个领导人要拥有远见,可以给人民描绘一张雄伟的蓝图,让人民为之去奋斗。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雄才大略,以身作则,不搞特权,与人民同甘共苦,送自己长子去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不运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军工体系,医疗教育文化保障体系,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怕美帝苏修对中国人民的敲诈勒索。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中国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就这样,不是照样过得很好吗?甚至很多人都怀念那个时光。国家的稳定至力于人民的生活好与坏,搞好生产,改善民生是最有力的体现,自产自销,内部消化,是沒问题的,历史上我们就这样走过来的。当然,能在国际上和其它国家友好合作发展是最好不过,但西方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阻碍,打压,排斥,甚至敌视的态度,怎么办?我们只能换个方式活着也是一个办法,总有一天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恶意压制的现象会改变的,中国对那些恶毒攻击敌视现象不会处之不理,清算日子也会到来的,这就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人类共同友好发展是中国的愿望也是努力的方向,试问!有沒有那个国家能学习到的。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全靠内需,几乎不出口,能保持稳定吗?
答案是不能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已经为这件事付出过惨痛的经历。一旦与外界不能正常的交流,那还如何谈发展,总认为自己很好很强,且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社会如何进步,这样人们安逸的生活过得太久了,那就失去了创新,和长远的发展。就说目前我们国家,工业体系已经很完整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欠缺很少,就会被人利用,打击,而毫无还手之力。总之在我看来,要与外界多联系,才能让自己知道还有哪些不足,该如何奋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