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印象里的刘备是个哭哭啼啼,蔫儿吧唧的怂人,没权、没钱、没势,一副屌丝范。但是人家刘皇叔晃晃悠悠中,天下三分占其一,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他有什么本事聚人拢贤,创业成功呢?
有人说他有皇室血统,有刘皇叔的名头,因而有号召力。
这一点说服力不强,要知道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削弱各诸侯王的影响和势力,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刘胜是汉景帝之子,是个花花太岁,据说光儿子就有120多个,这一脉人经过西汉、东汉两朝不断的繁衍分化,到刘备这一代时,影响力几乎为零,刘备已经沦落到卖草鞋为生的地步,还能有啥号召力?
刘备能够“空手套白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合理的使用人才,他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
一、刘备有英雄之气。
谁的梦想大就听谁的,刘备志向高、意志坚、气度非凡,这是成大事的前提,不是一般人具备的。刘备是个英雄,这一点曹操能瞧的出来,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些人也能看的出来。跟着刘备有奔头,这就是刘备的吸引力。
二、识人、招人、留人、用人,刘备是高手。刘备自己文治武功虽然能力平平,但洞察别人~谁有本事,谁平庸,他却看的清清楚楚,一般走不了眼。让他看上的人,刘备一般会死缠烂打,桃源结义也好、三顾茅庐也罢,执手相看泪眼也行,啥手段都有,显示出百分之一万的诚意。
良臣择主而事,明主任贤用能。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件事,刘备玩的转。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如果你去过保险公司你就知道为什么刘备可以留下那么多人才。现在有很多的保险公司都把刘备的事迹当做典型案例来分析。
第一刘备比较善于包装自己。虽然自己是一个卖草鞋的,但是遇到觉得可信之人或者是想要招揽的人才,首先告诉他是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说白了自己就是一个皇室后裔。他这一套还是很有杀伤力的,袁绍介绍自己说自己是四世三公;马超介绍自己是西凉将门之后;曹操连介绍都不敢介绍自己;再看看刘备怎么介绍自己: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孝景皇帝第17代玄孙。看出差别没有,这就让一般人高看一眼了。(相不相当于穿西装打领,说自己是综合金融的经理)
第二善于打感情牌,寻找情感的共通性。你看我是一个卖草鞋的,壮士你是一个卖绿豆的,大汉你是一个卖猪肉的。说白了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只是你们做的生意大一点我的生意小一点而已,但是我们都是老板,自己为自己打工。说起我的家事在结合我现在的经历,这种反差真是生不逢时啊!关羽马上也会说我也是呀,同是天涯沦落人呐!张飞就比较简单了,你们哭我也哭反正我这里还有几亩地几间屋要不你们就在这先住下吧!(相不相当于在讲自己做增员)
第三善于拉拢关系笼络人心。人的关系圈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圈,同源、同宗、同学、同事、同好,这里面关系最好的是同源也就是兄弟父母这样的血缘关系。刘备和初创的人几乎没有这些关系但他玩的比较高级他采取结拜这种方式建立起虚拟的血缘关系,所以就有了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后面用同样的方式称赵云四弟。说到底刘关张赵都是刘备建立起来的虚拟血缘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关羽千里走单骑,赵子龙千里来投奔,都是这一层虚拟血缘的关系。(保险公司里面寻找客户寻找准增员主要采用五同法)
第四善于画大饼,让你闲不下来,偶尔得到好处,让你看到希望。有人了你就不能一直闲着,人闲下来就会闲出问题。自从刘关张结拜以后,刘备就没有让大家闲下来过,不是镇压黄巾军,就是投靠公孙瓒一起去参加反董卓联盟,要不然就去救援徐州,反正就是不闲着。不闲着的好处就是人人都有事儿干不会胡思乱想,你不会胡思乱想那就只有一个人有头脑那就是我们要干出某一方事业,这几个人里面有头脑的就只有刘备了,那你就必须跟着干了。关键时不时的你还会得到好处,要么是官职,要么是称号,要么是实物奖励。你就会觉得她的那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你还会心甘情愿的给他投资,因为你会觉得它会给您带来更大的收益,其实就是画大饼。这就是糜竺糜芳简雍一直跟着他的原因。(做保险增员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留存,你让一群人都闲着那你的留存率肯定不高,随时给画饼,随时检查结果)
这样就让刘备的人员前期留存率很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她一无所有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的原因。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是这些人愿意跟着他的呢?
淦珩读历史,读的是一种情怀,偶尔也会胡言乱语哈哈哈。 点赞加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刘备桃园结义,首先是共同的信仰(响应勤王令、匡扶汉室心)和关羽、张飞走到了一起。
刘备斯时是卖草鞋的小商贩,关羽是浪迹天涯的临时工,张飞是买肉的小老板。在贴着勤王令的城门前,刘备和张飞相识,两人在喝酒中,又结识了前去勤王的关羽。共同的志向,让三人桃园结义,三人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因为学历最高,发布勤王令的三大司令之一名儒卢植是其恩师(另两个是皇甫嵩和朱隽);又是皇族中山王刘胜之后,被关张引为带头大哥(有说关羽大刘备一岁)。
三人啸聚了六百多人,投入了战场,浴血奋战,屡立战功,先后为皇甫嵩、董卓解围,也遇到了被诬入囚车的卢植,最后投在了刘恢门下。
刘备因战功先后封为安喜县尉和平原县令。在艰苦奋战中,关张两人都肝胆相照,寸步不离,三人亦师亦友和匡扶汉室的忠义观,是刘备集团赖以成长的主心骨。
在这种氛围里,收赵云、揽马超和纳黄忠,聚集五虎将;先后延揽徐庶、诸葛亮、庞统和法正等谋士,形成了一大军事集团。在和东吴孙权联盟中,共同打败了天下最大军事集团曹操(赤壁之战)。然后汉中一战,单挑曹操取得胜利,进入汉川,拿下益州,奠定汉中王基业。
当曹丕逼使汉献帝禅让、并传来死讯时,成都哀哭声此起彼伏。众文武泣劝刘备上位,匡扶汉室。刘备再三推让不得,才坐上了蜀汉的帝王宝座。
刘备清寒,但志向远大;关张草莾,但义薄云天。三人是励志有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桃园忠义精神,成就了刘关张,成就了蜀汉,成就了诸葛亮,也成就了罗贯中!
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一块大汉皇叔的牌子;
一个义字当头的广告;
一次摔孩子的收买!
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刘备靠的是仁义、志向、与人为善、胸怀天下、扶危济困的道义精神,才使得天下英雄甘为驱使的。古人讲:“士为知己者死,”正义的感召最能征服人,可以使英雄豪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以使那些有识之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刘备的帝室之胄也能给他带来光彩。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理,刘备占人和,天、地、人三才,刘备居其一,这可能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缘故吧!
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
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的?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正史里搜一搜,寻找一些答案。请朋友们往下看。
陈寿《三国志·先主传》开篇这样写道:“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文尾这样评价刘备的,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1、根红苗正
中国古代人们最讲究正统,曹操再有叱咤风云的本领,人们也认为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佞臣,被《三国演义》描写为奸曹。而刘备则是根红苗正的皇家血统。有了这杆大旗,自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也自然会聚集一些具有正统思想的人才。
2、意志坚强
创业之初,势单力薄,先后带着关羽、张飞两个兄弟,东奔西走,颠沛流离,虽如丧家之犬,但却屡败屡战。先后依附袁绍、曹操、刘表,所到之处,有如羊入狼群,危机四伏。但他从不气馁,总有办法趁机逃脱。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3、心地宽厚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他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比如曹操发几十万大军,讨伐刘备,他却携带数十万百姓一起弃新野,走樊城,最后到达荆州;又如刘表病危时,曾几次要把荆襄九郡让给刘备,可他总感念同宗,不忍收受。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刘备甘于同下属同甘共苦,也不会趁人之危,夺其所爱。这样的人能没有朋友吗?
4、知人善任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都胜过曹操和孙权。最著名的就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有了他后来的蜀汉政权。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5、宽以待人
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部将黄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有人劝刘备应将黄权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为蜀汉的皇帝,能有如此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备具有根红苗正、意志坚强、心地宽厚、知人善任、宽以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样就使得刘备创业有了名正言顺、深得人心、君臣融洽、终成大事基础,创业初期虽一无所有,但是下属却依旧忠诚于刘备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