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康熙的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都出身显贵。他们不仅出身于满清八旗中的上三旗,且都是皇亲国戚。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康熙一朝,都凭着卓越不凡的才干和能力,得到了康熙的倚重,从而在朝堂上权势显赫,位极人臣。
然而这三位重臣的结局却各不一样,其中明珠和索额图的结局都十分悲惨,佟国维虽然也受到打压,但是由于他有个绝妙的布局,因此,他不但得以善终,死后更是获得极大哀荣,这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先要把三个人的生平概述一下。
(纳兰明珠剧照)
一、明珠。纳兰明珠是满洲正黄旗人。
在等级森严的清王朝,满洲八旗也有上三旗、下五旗的尊卑之分。
八旗子弟的升迁不靠科举考试,而是通过侍卫、笔帖式进入仕途,而上三旗的升迁更优于下五旗。
康熙亲政的时候,明珠是御前侍卫。
无疑这是个好差事,这意味着明珠不仅能接近康熙,搞好关系,同时也能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干。
除此外,康熙最为宠爱的慧妃亦是明珠的堂侄女。论辈分,明珠得是康熙的亲姑父,就凭这个关系,康熙对他都会信任有加。
康熙亲政的时候,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是朝堂上有鳌拜当权;二是三藩势力日壮;三是周围的少数民族和藩国并不真心臣服。
所以,康熙想要巩固政权,必须要找一个既有能力,又能信任的得力助手。
明珠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在康熙亲政后,明珠便得到了重用。明珠在政治上很有前瞻性,同时他还是一位很有谋略的将领。
比如,康熙提出裁撤三藩时,朝臣们多认为风险过大,因此反对者众,但明珠却赞同撤藩,并表示三藩势力强大,撤藩虽然会引发动乱,但先发制人比被动挨打要好,至少不至于让三藩积蓄更多力量。
不仅在裁撤三藩一事上,明珠拥护康熙,在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等重大事务上,明珠都对康熙的决策也是积极拥护。
同时,他还给予了不错的建议,帮助康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从而巩固了康熙的政权。
明珠的才干和忠心得到了康熙的赞赏,从而他得到了康熙的倚重,官职也不断累迁,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
(索额图剧照)
二、索额图。同样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的赫舍里·索额图则更加显贵。
索额图的祖上是满清开国功勋,他的父亲索尼是康熙的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在朝中显赫无比。
同时,索额图还是康熙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的叔父。
皇亲国戚出身的他自然在仕途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索额图也是康熙亲政后崛起的权臣之一。
康熙亲政第一个阻力就是鳌拜。
为了能除去鳌拜,已经从侍卫升任为吏部右侍郎的索额图甘愿辞掉职务,又重新回到康熙身边做了一等侍卫,并用计智擒鳌拜,帮康熙除去了心头大患。
此外,在裁撤三藩的问题上,索额图虽然是反对派,但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索额图积极出谋划策。他的许多建议得到了康熙的采纳,在平定三藩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外,噶尔丹叛乱和与沙俄的谈判中,索额图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他在统一全国的大业及巩固康熙政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再加上孝诚仁皇后又深得康熙宠爱,且又育有太子胤礽,因此康熙对索额图更是另眼相看,不仅肯定了他的功劳,且对他极为器重。
因此,索额图在朝堂上,亦是位极人臣,有着极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并与明珠并称为“索相”和“明相”。
(佟国维剧照)
三、佟国维。比起明珠和索额图,有着“佟半朝”名号的佟国维则来头更大。
佟国维出身于辽东名门望族佟佳氏,祖上亦是满清开国功勋,此外佟佳氏亦和爱新觉罗氏有着源远流长的姻亲关系。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之所以能崛起,就因为迎娶了佟佳氏·哈哈纳扎青。在得到佟佳氏的资助后,才有能力招兵买马,壮大了实力。
到佟国维的时候,佟家出了两位皇后,一位就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另一位则是康熙的继皇后孝懿仁皇后。
佟国维是孝康章皇后的幼弟,亦是孝懿仁皇后的生父,论辈分,康熙得称佟国维为舅舅。
佟国维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曾识破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阴谋叛乱,并率兵平息,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功劳。
此外,在两次平定噶尔丹叛乱中,佟国维先在攻打乌兰布通的战役中,凭着骁勇和谋略,取得了大捷。后来在第二次出征时,击败噶尔丹。可以说,佟国维为全国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康熙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不仅得封一等公,还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及议政大臣等重要职务。
(康熙剧照)
那么,三位权臣又都有着怎样的结果呢?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他一改往日的谦和谨慎,反而利用康熙对他的信任,在朝中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康熙为了制衡明珠,对索额图也多有重用。
明珠表面谦和,又善于笼络朝臣,而索额图却骄横傲慢,因此在党争中,索额图处处落于下风,甚至就连康熙也数次对索额图进行敲打。
尽管如此,明珠的所作所为却也让康熙忌惮不已。
康熙二十六年,有人向康熙密报明珠卖官鬻爵,把官位都卖完了。
康熙经过调查,发现事情属实,且官员慑于明珠的权威,竟无人敢弹劾他。
这件事对康熙触动很大,不久后,他便革去了明珠的官职。尽管噶尔丹叛乱时,曾恢复了明珠的官职,但直到明珠病逝,康熙都再也没有重用过他。
索额图的仕途受其性格影响,也是一波三折。尽管他和明珠的党争一度让朝堂失控,但他始终还在权力的中枢地位。
真正让索额图身败名裂的还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
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自明珠失势后,他在朝中便一家独大。
要知道索额图可是三代为相,在朝中的根基更是牢不可破,而索额图又与胤礽极为亲密,是太子党中的灵魂人物。因此朝中大臣出于政治站队,多被拉拢成了太子党中的一分子。
如此一来,胤礽羽翼渐丰,而康熙又身康体健,这让做了近30年太子的胤礽渐渐沉不住气,以致做出了忤逆之事,让康熙对他日渐不满。同时也对索额图的背叛愈发憎恨。
胤礽被废后,康熙对太子党进行了残酷的打压,而索额图首当其冲。康熙不仅将其活活饿死在囚牢之中,还在他死后,给他下了“诚本朝第一罪人也”这样的定棺之语。
(九子夺嫡)
和索额图一样,佟国维也卷进了夺嫡之争。佟国维在康熙废黜太子胤礽后,为了不陷于夺嫡风波,主动告病辞官。
然而,随着夺嫡风波愈演愈烈,已经辞官在家的佟国维还站到了皇八子胤禩一边,并在公推新太子时,和马齐等大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
佟国维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众人见此,也纷纷保奏胤禩。
这样一来,康熙感觉到皇权再次受到威胁,于是狠狠训斥了佟国维一番。
好在佟国维主动请罪,且在康熙打压胤禩一党时,他又多有出力,因此康熙并没有太过苛责他,但想再得到康熙信任,却也是没有机会了。
由于佟国维没有铸成大错,又是康熙生母的弟弟及孝懿仁皇后的父亲。看在这样的面子上,直到佟国维病逝,康熙都没有再追究他的罪责,不过毕竟还是对佟国维不满,所以佟国维去世,并没有得到谥号等荣誉称号。
好在佟国维还是很有政治手段,他早在站队的时候,便让儿子隆科多站到了皇四子胤禛一边。
果然,胤禛在夺嫡之争中成为一匹强劲的黑马,而隆科多也因为拥立有功,在胤禛继位后,成为股肱之臣。
胤禛为表达对隆科多的器重,在继位不久便追赠佟国维太傅,并追谥“端纯”,且手书“仁孝勤恪”,让人表于佟国仁的墓碑之上。
(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康熙朝时期,明珠所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索额图所在赫舍里氏家族,佟国维所在的佟佳氏家族,并称为康熙朝时期的“三大外戚家族”。康熙朝时期,在朝堂之上有着“三大外戚家族”,即叶赫那拉氏家族、赫舍里氏家族、佟佳氏家族,这三大家族一方面在朝中为官人数众多,并且不乏位高权重的权臣、重臣,另一方面,这三大家族通过在政坛、商界多年的经营,都是非常富庶的家族,财富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更重要的是,这三大家族都与皇室缔结了姻亲关系,实现了利益的绑定。
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以及平妃赫舍里氏就出自于赫舍里氏家族,家族代表人物就是索额图。
而明珠所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康熙皇长子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的娘家,除了明珠之外,明珠的儿子们也都非常争气,包括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以及康熙朝晚年的权臣纳兰揆叙。
佟佳氏家族在朝堂上的地位则更加的显赫,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就出自与该家族,并且康熙后宫中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也都来自于佟佳氏家族。在朝堂上,佟佳氏家族更是有着“佟半朝”的称号,包括佟国维、佟国纲兄弟,及其这二人的晚辈鄂伦岱、隆科多等人,也都是被康熙委以了重任。
但是,作为这三大家族的代表人物,明珠、索额图、佟国维的结局,则是各不相同,实际上,真正不得善终的只有索额图,明珠和佟国维都算是寿终正寝了。
索额图不得善终,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太子胤礽的问题。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太子胤礽的表现愈发引得了康熙不满,一方面,胤礽极度贪婪,生活奢靡,甚至自己亲自或者安排下人向朝臣进行索贿;另一方面,胤礽常行僭越之事,对于康熙其他皇子和朝臣的态度也非常的狂傲。
而康熙将胤礽变“坏”的原因归结到了索额图身上,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南巡期间太子病重,康熙特命索额图陪伴胤礽,在这之后,胤礽的表现更加令康熙失望,进而引得了康熙皇帝的震怒。再加上索额图长期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与明珠集团进行党争,搞得朝堂上是乌烟瘴气。
终于,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将索额图进行圈禁,进而将其被活活饿死,之后更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对于索额图再次进行了批判: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与此同时,康熙将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帽子,扣在了索额图的头上,并且将其全部的功劳和功绩予以了抹杀,索额图也就此身败名裂了。
尽管索额图在康熙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漠北以及抗击沙俄侵略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还是因为太子胤礽的原因,导致了索额图的悲惨结局。
明珠在权势的巅峰时期倒台,但仍然是寿终正寝。明珠倒台的时间较早。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朝时期的名臣、直隶巡抚小于成龙弹劾明珠及其党羽余国柱长期结党营私,进而卖官鬻爵,把持官员的遴选和任免,此引得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进而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始了对于明珠集团的打击和清算,同时罢黜了明珠的职务。
尽管在此之后的,康熙将明珠重新进行了任用,但是受到打击的明珠再难重现夕日的辉煌,在朝中的势力和影响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可以说在这之后二十年的官场岁月,明珠都是过得非常平淡。
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病故,康熙皇帝还是给予了明珠足够的尊重,特派皇三子胤祉前去吊唁祭奠。
明珠晚年失势,权势大不如前,但也算是寿终正寝,结局还是要比索额图强上不少。
佟国维尽管也是晚年致仕,但是他得到的荣誉和待遇还是最高的。首先,佟国维与康熙皇帝的关系,远非索额图和明珠能比。
索额图是赫舍里皇后的亲叔叔,明珠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也是惠妃那拉氏的堂叔叔,这两人与康熙的亲缘关系远远比不上佟国维。
佟国维的亲姐姐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一位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位是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所以佟国维既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同时也是康熙皇帝的岳丈,与康熙皇帝的亲缘关系远超索额图和明珠。
其次,佟国维的为官做人之道,要远胜过明珠和索额图。
索额图和明珠两人最大的罪过在于结党营私,保持朝政、互相攻击,搞得朝堂上是乌烟瘴气,进而引得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
但是佟国维则是完全不同,既不张狂,也不骄纵,踏实为官,极力维护康熙的权威与地位。这一点作为佟家的祖训,可以说自佟国维的父亲佟图赖开始,就很好的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只是后来隆科多的表现有点让他的祖上失望。
更重要的是,佟家的功绩和地位都是靠战场上的战绩打出来的,佟图赖是汉军八旗的核心都统与管理者,佟国维及其大哥佟国纲都参加过乌兰布通之战,佟国纲更是在战场上战死,所以佟国维的地位与受尊重的程度一直得以保持,即便是在后来的“九子夺嫡”中佟国维与康熙意见相左,也仅仅是被康熙进行了一番训斥,而再无其他处罚。
再次,佟国维的女儿和儿子与雍正有着亲密的关系,保证了自己身后的地位。
佟国维的女儿,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雍正的养母,而他的儿子隆科多,又是扶保雍正顺利登基的“第一功臣”。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使得佟国维在雍正继位之后依然可以获得追封,同时受到了极大的尊崇,而这更是索额图和明珠所没有办法比拟的。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佟国维的结局是死后哀荣备至。实际上生前也是谨小慎微,祸福不测。当然比起索额图的结局当然算是善终了,但是应该和明珠的生前结局是差别不大,死后比他强而已。
正史上完整的佟国维形象,更容易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佟半朝”。佟国维也是典型的外戚,是康熙的舅舅,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幼弟,同时还是康熙的老丈人,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父亲。
早年在“三藩之乱”时,佟国维就因为抓捕吴三桂放在京城当质子的儿子吴应熊,而立功,成为康熙的近臣。
后来在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他的堂兄佟国纲拿命救了康熙,而佟国维兵出敌后给康熙解了围。因为输得太难看,所以佟国维又替康熙做了替罪羊,把失败的责任揽到自己没有追击噶尔丹的身上,连降四级留任。
最终康熙36年,在第三次征噶尔丹之后,康熙大获胜利,佟国维也因此恢复荣誉和职级,开始了他权倾一时的风光时刻。本质上也是填上隆科多的缺而已。
但实际上佟国维只风光了6年,到了康熙43年就退休致仕了。但是此后经常会被康熙叫到宫里一起吃个饭,赏个花啥的。
和《雍正王朝》一致的地方是,佟国维的确是八爷党,曾经在康熙生病的时候,推荐过胤禩。但是和《雍正王朝》不一致的地方在于,联名推荐胤禩的实际上不是佟国维,而是马齐。只是把退休的佟国维叫进宫里吃饭,咨询了佟国维的意见,结果佟国维再次推荐了胤禩,又被痛骂了一顿。吓得佟国维不敢乱说乱动了,此后几乎销声匿迹了。一直到康熙58年病死了。死后康熙给予了他莫大的哀荣。
而正史上的明珠的结局和索额图的结局其实是不一样的。而明珠和索额图的倒台,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各自拥护着皇长子胤禔和太子胤礽形成党争的结果。索额图后来更是有谋逆之意。究竟是否真有不好说,但是康熙说他有,并且说他是“本朝第一罪人”,最终关在大牢里活活饿死了。
而明珠相对而言只是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来虽然恢复了内大臣、光禄大夫原职,但此后未再受重用。所以从正史上看,明珠其实算不得惨,他的重要性实际上连佟国维都赶不上。
佟国维得以善终的最主要原因,炒米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条。首先,佟佳氏在康熙的儿子这辈没有子嗣。
孝懿仁皇后做了10年的皇贵妃,做了一天的皇后,但是最终并没有给康熙留下子嗣。
这也就导致了佟国维不可能形成和索额图和明珠一样的夺嫡主势力。也更不可能有朝臣围绕佟佳氏来形成真正的朋党。这也使得佟国维排除了最为康熙忌讳的风险;
其次,佟国维毕竟是康熙的娘家人。
这一层关系是其他外戚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康熙除了要用佟国维之外,还比起索额图和明珠,更多一层尊重的原因所在。
因为佟国维本身除了是康熙的老丈人外,还是康熙的亲舅舅。康熙一直讲求“孝道”,所以光请佟国维吃饭,次数都要比索额图和明珠多。所以康熙死前最信任的应该还算是佟佳氏,比如隆科多的九门提督,就是实职实权。
再次,佟国维比较懂分寸,知进退。
比起索额图和明珠,佟国维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嚣张跋扈。可以说谨小慎微,知道主动替康熙背锅;康熙需要他出面挑担子,他立马出面挑担子;更知道该退出舞台的时候,绝不留恋,立马退出。
但是在立储问题上,由于佟国维支持胤禩,这一点并不符合康熙的心意。所以晚年遭受了一点点惊吓,但结果也是有惊无险。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错了!
佟国维和明珠都是善终,只有索额图例外!但是,佟国维和康熙有一层特殊关系,这是明珠和索额图不能比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三人不同的遭遇。
1、明珠早年受重用,后来黯然病逝明珠,全名叫纳兰明珠,是女真大族叶赫那拉部统领的后代,爷爷极其彪悍,曾经和努尔哈赤干过仗,不过被打败了。
明珠父亲的时候,建州女真太过强大,就此投降了。
明珠的儿子很出众,名字叫纳兰容若,喜欢文学的人都很清楚,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就是出自纳兰容若之口。
明珠娶的老婆也是一等一的女真大族家的闺女,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起辈分,康熙还得叫声“堂姑父”。
因为,阿济格是康熙的爷爷皇太极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也是多尔衮的哥哥。
可以这样说,明珠出身高贵,加上婚姻加持,于是乎,成了大清一等一的贵族。
但是,在那个时代,不是说你的身世好就可以了,必须干出一定的业绩,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欣赏。
在明珠的一生中,辉煌是因为有几件事做得相当好。
第一,治理黄河,功绩灿烂。
明珠在1664年,29岁的时候,成为了内务部总管。这已经是正二品的高级官员了。
1666年开始参与国政,不得不说,明珠的升职和孝庄关系还是很大,毕竟,当时的康熙还小。
1668年,明珠参与了黄河治理,而且功绩不错。回来后,直接被封刑部尚书。33岁,已经成为了部级干部,这仕途一片金光灿灿啊!
随着小皇帝康熙擒获了鳌拜,正是用人之际,在1672年,明珠成了兵部尚书。
第二,支持平定三藩,康熙很认可。
成了兵部尚书了,自然是要给康熙在军事上分忧。
1673年,年轻的康熙计划平定三藩,明珠作为兵部尚书成了商量国事的最重要大臣。
当时,朝廷里,对于“平定三藩”争议很大,索额图等人是坚决反对的,但明珠站队站得很好,坚决支持康熙平三藩。
这事,康熙看得很清楚,对明珠高看几分。
1674年,康熙让明珠担任了吏部尚书。
谁都知道,这个位置油水太大了,掌管着天下官员的升迁,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权倾朝野,极度腐败的情况。
事实说明,明珠后来的黯淡,始于担任吏部尚书。
第三,明珠支持收复台湾,而且对抵御沙俄很有主张。
明珠在台湾收复上,非常同意施琅的建议,而且坚定地和康熙在一条战线上。
后来,大清和俄国在尼布楚有了冲突,还是明珠辅佐康熙进行协调,而且参与了早期的谈判。谈判时,对待俄国人,明珠义正辞严:
“我国向无侵犯尔国之处,尔国人却无故施放枪炮,杀我居雅克萨等地徒手虞人(即猎人),并屡次纳我逃人……”
啥意思?我大清国并没有侵犯你们,你等无故开炮,杀我国人,并且还接纳我国逃过去的犯人。这不地道啊!
总之,在明珠的前半生,因为旗帜鲜明地支持康熙的主张,获得了康熙的大力认可。当然,也有不足,因为权利太大,拉帮结派,和索额图等人斗得不亦乐乎,对朝廷非常不利。
但是,聪明的康熙,对于明珠早期的贪墨等保持了容忍。
可是,明珠终究犯了康熙的逆鳞。
明珠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买官卖官”上,他仗着自己的权势,大肆买官卖官,这让康熙实在气愤。
1687年,巡抚于成龙秘密上奏康熙:明珠和余国柱把官都卖完了!康熙就此事问了身边的高士奇:“为何没人上奏?”高士奇回答道:“谁不怕死啊!”
就此,康熙调查和询问了一些人后,对明珠大失所望,想不到明珠的胆量大到这种程度,因此,在1688年,罢黜了纳兰明珠大学士。
后来,康熙西征葛尔丹时,再次征召了明珠。
但仅仅就用了这一次,从此,明珠一直没被重用。
公元1708年,73岁的明珠病故了,康熙为此还派出了三阿哥去吊唁。
这说明,明珠还算是善终,并没有受大苦。
比起明珠,竞争对手索额图,就有点惨了。
2、悲惨的索额图,做错了好几件大事索额图比明珠小一岁,老爹很厉害,就是名声赫赫的四大辅助大臣之一的索尼。
索尼是个智者,但,智者的儿子,不见得也是智者。索额图比起老爹,就是个糊涂蛋。
索额图的升迁比明珠次一点,1668年,明珠担任刑部尚书的时候,他是吏部侍郎。
但是,1669年的擒获鳌拜,索额图是立了大功的。因此,早期的索额图就是康熙的心腹。
我们看电视《鹿鼎记》可以看见索额图的身影,其实,索额图没有电视上那么无能,而且是一等侍卫,很有两下子的。
鳌拜被擒获之后,索额图开始被重用,先后成为了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成为内阁之一。可见,康熙对其重视程度。
1680年,索额图没有了大学士的头衔,一度提出辞职。康熙不准,并授予了议政大臣。
很快,索额图的第一个大错误来了。
1683年,索额图的弟弟心裕犯错了,不上班外出瞎逛,索额图处理很轻,罚了一年的俸禄;后来,弟弟法保游手好闲,不好好上班,索额图撤了弟弟的内大臣职务,这弟弟依然骑马射箭,不知收敛。
鉴于此,康熙下令:
革心裕銮仪使、佐领,仍袭一等伯,革法保一等公,革索额图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仍任佐领。
也就是说,三兄弟被康熙一锅炖了,一起收拾了。
其实,这只是个理由而已,康熙还是对于索额图和明珠的竞争,搞得乌烟瘴气,气愤不已,因此,才下了狠手。
索额图是康熙执政早期的好帮手,因此,在1686年再次启用了索额图。
看起来,索额图的命运比明珠好似的。
但是,索额图最大的错误来了。
索额图和太子胤扔关系不错,但是,这个关系非常敏感,实在不好拿捏。
1702年,康熙南巡,派索额图去陪伴太子,辅佐太子。
因为太子这一年实在不成器,表现很不如康熙的意,索额图受到牵连。
再后来,康熙身边的高士奇对于索额图所做的种种过分行为,一一报给了康熙,把康熙气得七窍生烟。
高士奇是谁?曾经是索额图家的“师爷兼家奴”,后来,成为了康熙身边的红人。人家已经红了,但是,到了索额图家,索额图还让人家跪着说话,这猖狂劲,康熙如何能忍?
1703年5月,索额图因为太子之争,直接被幽禁于宗人府。
可见,康熙真的是对索额图失望了。
1703年9月,康熙下旨赐死索额图,那些索额图的同党们,或者被杀,或者拘禁,或者下课,或者流放,总之,索派的人,全被打翻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也被处死了。
至于,索额图曾经的功绩,被康熙一一否定。
一句话,索额图还是没有摆正位置,朋党众多,形成了一股力量,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因此,索额图只有死路一条。而明珠,很多年不在任上了,也没有参与重要的“太子之争”,所以,没有索额图般凄惨。
3、佟国维和康熙关系非同一般,善终佟国维,自然也是出自大族,是镶黄旗人,父亲是佟图赖,曾经跟随皇太极打天下,最高做到了太子太保的职位。
佟国维和索额图、明珠一样,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于1643年,比明珠和索额图小个七八岁。
不过,佟国维有个非常显赫的身份,这是明珠和索额图不能比的,佟国维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
擒获鳌拜的时候,佟国维没立什么功劳,但是,在逮捕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时,佟国维是立了大功的。
佟国维在1682年,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从此,佟国维成了非常重要的大臣。
后来,康熙征讨葛尔丹的时候,佟国维紧紧跟随,立了不小的战功。
按道理,靠着战功,佟国维就能够颐养千年了。没错,佟国维也是这么想的。
1704年,61岁的佟国维“以生病为由”暂时辞去公职,顶着国公的头衔,开始享受老年生活了。
谁知道,不安分的他,在康熙邀请下,后来重新入仕,开始发挥余热了。
老了的佟国维,在关键时刻,还是做出了昏招,在1708年太子被废,佟国维为了给子孙后代争得一些政治资本,旗帜鲜明地支持八阿哥。
要知道,康熙最讨厌的事就是“九子夺嫡”,对于八阿哥,更是不欣赏。如此,佟国维算是掉入泥坑了。
康熙很干脆,舅舅,你还是回家养老吧,一顿训斥,让佟国维罢职回了家。
从这以后,佟国维职位全无,门前冷落。
1719年,佟国维病逝,享年76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了。
佟国维死后,康熙给这个亲舅舅树立了碑文,还派官员去吊唁。
说明,佟国维还是很受康熙认可的,除了“立储”之事,再无其它龌龊。
或许,康熙在1708年罢免了舅舅的官职,就是让其回家安心养老吧!
而佟国维的亲侄子隆科多,还是被康熙、雍正重用。
雍正上位后,对佟国维这个舅爷做了这么两件事:一是赠太傅,二是谥端纯。
雍正还亲自写了“仁孝勤恪”,立在了佟国维墓前。
纵观索额图、明珠和佟国维三人,都是康熙朝的重臣,但索额图比较悲惨,一是管理有大问题,二是没有很好处理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死时67岁;
明珠,也算是善终,并没有被幽禁,最后,在73岁病逝;
而对于佟国维,康熙也是没有下过狠手,一是佟国维是康熙的亲舅舅,二是佟国维整体上还是不错的,不像索额图和明珠,搞得朝廷乌烟瘴气。当然,佟国维的权力和帮派,也没有另外两人大,这也是原因之一。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这三位与康熙帝的关系。
明珠明珠在雷剧《康熙王朝》中被赋予了康熙帝大舅哥的身份,说他是惠妃纳喇氏的亲哥哥,皇长子、直郡王胤禔的亲舅舅。但在真实历史上,明珠不过是惠妃纳喇氏之父索尔和的叔伯兄弟、惠妃纳喇氏的堂叔而已,明珠和索尔和都是著名的叶赫贝勒金台吉的孙子。同时,明珠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顺治帝的叔叔——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从这个层面而言,明珠也算是康熙帝的堂姑父吧。
索额图雷剧《康熙王朝》中将索额图说成了康熙帝的岳父、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父亲。但实际上,索额图这个岳父只是叔岳父而已,他并不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而是叔叔,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额图的哥哥噶布喇的女儿。但不管怎么说吧,亲叔叔总归比明珠那位堂叔关系近,不是吗?更何况,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妻、惠妃纳喇氏只是妾,索额图这位“国丈”显然要比明珠那位“国丈”更加根正苗红!
佟国维佟国维的身份远不是明珠和索额图可比的!他是三人之中唯一与康熙帝有血缘关系的。佟国维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亲弟弟、康熙帝的亲娘舅!除此之外,佟国维还是康熙帝第二任继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父亲,康熙帝地位仅次于噶布喇、遏必隆(第一任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之父)的岳父。换言之,佟国维的“国丈”身份远比那两位都要根正苗红得多!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毕竟是亲娘舅,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在亲妈的情份上,康熙帝也不至于过分为难佟国维。但毕竟是帝王家,甥舅关系对于权力而言,不值一提。薄昭是汉文帝刘恒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亲娘舅,可结局又如何呢?佟国维之所以能够善终,亲娘舅的身份其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佟国维善于“投资”。
在皇太子胤礽被废之前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之前,佟国维基本上保持了与康熙帝的高度一致,并没有涉足皇子之间的争斗。即便是站队,也都是秘密进行的,从来没有在康熙帝面前公开表露过政治倾向。在康熙帝看来,佟国维不仅是亲娘舅、嫡岳父,更是可用之臣,自然不会为难他。
在皇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之后,佟国维公开表露了对皇八子、多罗贝勒胤禩的支持。也正因为此,佟国维犯了外甥康熙帝的忌,遭到了严厉斥责。但是,佟国维是个聪明人,他非常了解自己这位外甥。在遭到斥责之后,佟国维非但没有认错,反而在康熙帝面前抗辩、“据理力争”。此举虽然可能会让康熙帝更加生气,但是佟国维却成功撇清了结党的嫌疑。他之所以抗辩,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外甥康熙帝,自己不是因为与胤禩结党而支持胤禩,完全是出于公心,是为了康熙帝这位外甥的江山社稷。即使康熙帝否定了胤禩,自己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康熙帝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自己这位娘舅缺乏战略眼光、所荐非人,却无法上纲上线、提高到结党、党争的层面,最后也只能是斥责斥责、不了了之……
另一个原因就是佟国维眼光独到、懂得“投资”了。在公开支持胤禩的同时,佟国维又玩起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游戏,让亲儿子隆科多站到了皇四子、时为多罗贝勒的胤禛(雍正帝)一边。这里顺带说一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说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其实是错误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亲儿子而不是侄子!在康熙帝否定了胤禩之后,皇位继承人选基本上就只剩一母同胞的雍正帝与允禵了。隆科多站到了雍正帝一边,如果严厉查究佟国维,势必会牵连隆科多;一旦牵连到隆科多,很难不被有心之人利用、将祸水引向雍正帝。很显然,这不是康熙帝愿意看到的。因此,康熙帝低调处理佟国维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康熙帝晚年,为了稳定局面、也为了给雍正帝平稳接班铺路,开始大肆重用佟国维的儿子、自己的表弟兼小舅子隆科多。康熙五十八年佟国维去世时,正式政权平稳过渡的关键时刻,康熙帝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开罪执掌京师九门的隆科多,给予佟国维死后哀荣也就没什么了奇怪的了。当然,在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之后,佟国维基本上淡出了政治舞台。在没有了政治、权力的大前提之后,甥舅关系便显得纯粹多了。在佟国维去世之后,康熙帝给足自己这位亲娘舅脸面也是人之常情。最后顺带说一句,明珠勉强也算是善终,早年因为党争被康熙帝罢免之后没多久,明珠又重新被康熙帝启用,只不过之后只能从事事务性工作,不再被康熙帝重用而已。明珠并没有遭到康熙帝清洗,勉强也算是善终了。真正不得善终的实际上只有索额图一人,最后被活活给饿死了……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事实上,明珠、佟国维都得以善终,或病死或老死家中。唯有索额图被康熙皇帝议罪赐死,不得善终。
“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然不能终保令名,卒以贪侈败。”——摘自《清史稿》
如果说明珠是“阴行鸷害,意毒谋险”。那么索额图就是“骄纵之渐,胆大妄为”。佟国维则是“政治大滑头,官场老油条”。
实际上,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三人皆为“皇亲国戚”、“金紫银青”的豪门显贵。
明珠:满洲正黄旗人。本名,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清代康熙朝重臣、权臣。明珠的姑奶奶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的生母。明珠曾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康熙皇帝还得叫声“姑父”!后来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只能算是明珠同宗同族的“后辈”。
出身高贵的明珠不到二十九岁就已是内务府总管(正二品的高官)。明珠也不是纨绔子弟,而是非常有才能的。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明珠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称得上,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明珠又是个“两面人”和“笑面虎”。明珠表面上给人的影响是: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实际上明珠拉帮结派,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政敌,明珠表面上“嘻嘻哈哈”,暗地里“扇阴风,点鬼火”,诬陷、设套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整人”的手段绝对是“一流的”。明珠后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时人称之为“明相”。
索额图: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权臣。顺治皇帝遗命辅政四大臣之首——索尼的三儿子,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亲三叔。
索额图虽仗着父亲索尼的“荫庇”和“国戚”的关系,仕途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但依靠自己的“不懈奋斗”和“政治远见”,先后在“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守疆平叛”中立下不朽之功,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尼布楚条约》,就是索额图亲自签订的。
索额图“生性乖张,持宠生骄”,也奉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用人理念。但索额图“整人”和明珠不一样,索额图的“整人”在明处,谁不依附他,立即就排挤。不像明珠“整人”,慢慢地“阴死你”!索额图后来曾任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时人称之为“索相”。
佟国维:满洲镶黄旗人。先“国舅”后“国丈”,“正宗”的“国戚”。清孝康章皇后幼弟,孝懿仁皇后父亲。
佟国维绝对是“政治投机分子”,官场“老油条”,佟家的发迹最主要的是倚仗“女人”。佟国维的父亲佟图赖将自己的女儿送入皇宫,一不小心生了个“真龙天子”——康熙皇帝。后来,佟国维“青出于蓝胜于蓝”“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把两个女儿“佟佳氏”都送进皇宫,虽没生下“小皇帝”,但孝懿仁皇后却“抚养”了一个“皇帝”——雍正皇帝。佟家仍然富贵逼人,屹立不倒。
说佟国维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一点也不夸张。嫡太子胤礽一被废,佟国维觉得“八阿哥”希望有点大,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八阿哥胤禩,“旗帜鲜明”地公开支持“老八”。被康熙皇帝“训”了一顿后,他暗地里又让自己的三儿子——隆科多(《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五·列传八十二》: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子,孝懿仁皇后弟也。)背地里支持“四阿哥”——胤禛。
佟国维死后,康熙给予其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赐恤报勤,国家之盛典。”
佟国维之所以能“富贵不倒,福泽子孙”,就是因为人家从不“拉帮结派”或者不“勾心斗角”,人家是自己“打自己的算盘”,只想自己的“小九九”,只求富贵,不求权势。
可“明相”——明珠,“索相”——索额图,二人可是“斗的死去活来”,一个不“鸟”一个,一个不“服”一个,你“明枪”我“暗箭”,非要“华山论剑”争个高低,结果“两败俱伤”。明珠虽“落”得个“断崖式”的降级使用,可人家怎么也“保留退休待遇”。可索额图呢,因为是“废太子”胤礽的“大靠山”,最终被论罪赐死,家族遭到沉重打击,败得一塌糊涂。
@吴建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