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1960年,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的墓葬被发掘。不仅意外发现了一具男性白骨,还洗清了武则天一个背负了一千多年的“不白之冤”。
先说男子白骨的事。永泰公主的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以北的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而永泰公主墓是十七座陪葬墓之一。
据《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死时只有十七岁,与她的驸马,魏王武延基合葬在一起。
对,她的驸马姓武,是那个想当武则天的太子的武承嗣的儿子,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所以就是武则天的孙女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
古代讲究“事死如事生”,落实到陵墓,尤其永泰还是位公主。陵寝的规模本就不小。
咱们且不说长多少,宽多少,封土堆高多少。
就看陵寝的结构,有墓道,五个过洞,六个天井,八个便房,甬道,前后墓室。
原样搬到地面的话,就是个挺大的公主府。
而那个多出来的男子白骨,就是在第六个天井里发现的。
非常突兀,唐朝陪葬,多见陶俑,就是著名的唐三彩,活人殉葬真的没有。
结合《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和驸马武延基是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男朋友”张易之,而被逼自杀这件事,与这个男子的白骨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更让人惊奇的是,男子白骨旁边还有把铁斧,身边还有为数不少的散落的金银器皿。
会不会是盗墓贼?
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男子白骨的年代,但,如果是和永泰公主都属于同一个年代,那一切又要从头再来。
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幸运的是,这具男子的白骨属于五代或宋代,晚于唐朝。
接下来在第六个天井旁发现的盗洞,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看来,应该是五代或宋朝时的一伙盗墓贼来盗掘永泰公主的陵墓,也许是盗墓时发生了意外,也许是盗墓贼为了少分一份,把这个男子永远地留在了永泰公主陵墓内。
男子白骨的事告一段落,但在研究男子白骨的同时,展开的对永泰公主尸骨的研究,却又有了惊人的发现。永泰公主并不是死于自尽,而是死于难产!这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就有矛盾了。
永泰公主死亡之谜。记录永泰公主死因的史籍,《新唐书》有四处,《旧唐书》有两处,《资治通鉴》有一处。
获罪原因是一致的。
永泰公主,当时还是永泰郡主。
事情的起因是发生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的一次闲谈。
闲谈的参与人和闲谈的对象,以及闲谈的结局,足可以说得上是一次人伦悲剧。
就是孙女和孙女婿,与孙女的哥哥一起谈论祖母的“男朋友”,结果被另一个孙子告发,因为这个孙子娶了祖母“男朋友”的外甥女。
这个孙女和孙女婿当然就是永泰郡主和魏王武延基两人。
他俩之所以对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二人有这么大意见,是因为张昌宗张易之两人能够随意出入宫禁,还干涉朝政,对祖母的名声不好。
当然,想来应该是武延基的意见更大一些。
因为张易之和张昌宗正是武则天最终确定传位给太子李显,也就是永泰郡主的父亲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换句话说,永泰郡主能够结束长达十五年的随父贬居长安和洛阳之外的生涯,还应该感谢张氏二兄弟。
那可不仅仅是贬居在外这么简单,要知道,李显的哥哥,被流放到巴州的章怀太子李贤,就是在流放之地被武则天派去的人逼令自杀的。
而武延基则不同,他的魏王封号承继自自己的父亲武承嗣,武承嗣死于公元698年。
死因就是张昌宗张易之二兄弟给武则天吹枕头风,于698年召回了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
一心想当武周朝太子的武承嗣,看到继位无望,在忧惧之下当年身死。
这就相当于,武延基的帝王梦,也是葬送在张氏二兄弟的手中。
所以,武延基对张氏二兄弟肯定意见很大。
至于闲谈的另一方,永泰郡主的哥哥,太子李显的嫡长子,邵王李重润,他的不满,显然是双重的。
江山是他老李家的,父亲李显是爷爷高宗亲自选中的继承人,却在当了一年皇帝后被奶奶武则天所废。
虽然起因是父亲李显说了那句不靠谱的话,但那不都是被奶奶武则天逼迫下的产物吗?
自己的父亲再软弱,再没有主见,也不可能真的把江山让给自己的姥爷,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吧?
结果就因为这句气话,父亲被废,自己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跟着父亲贬居在外,整天担惊受怕。
而能够回到长安,恢复身份,竟然靠的不是当朝重臣狄仁杰的进谏,竟然是因为奶奶武则天的两个“男朋友”的枕头风!
张氏兄弟二人,那是因为对李唐王室的忠心啊。他们纯粹是为了拥有拥立之功。否则,他二人为什么不推荐一直幽居宫中的废唐睿宗,李显的弟弟李旦呢?
李旦被废之后,一直是以不咸不淡的皇嗣身份,这个身份,离正式的太子,只有半步之遥。张氏二兄弟听了吉顼那个酷吏的话,才想出了召庐陵王李显回京当太子的主意。这样做,李显肯定很感激张氏二兄弟的推荐之恩。
一旦李显顺利登基,为了感恩,肯定要让张氏二人继续荣宠下去。这两个人可是人尽皆知的武则天的男宠啊!让这两个人活下去,简直是李唐王室抹之不去的耻辱。
所以,从以上咱们的分析来看,对张昌宗张易之二兄弟意见很大的,应该是武延基和李重润两人。
可惜的是,这两个人,包括永泰郡主,都太年轻了,争执议论之下,不由得声音慢慢地大了起来。
最终被李重润的哥哥李重福听到了。
李重福是李重润同父异母的哥哥,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
而李显的嫡次子李重茂,当时才七岁。
也就是说,如果嫡长子李重润出现问题,李重福,是有希望当上李显的太子的。
有了动机,还得有渠道,而李重福娶的是张易之的外甥女,这个渠道,很畅通。
顺便说一句,武则天让张易之张昌宗成立控鹤监,一是为了掩人耳目,另一点,也是为了增加一重了解朝政内外的耳目。
所以,永泰郡主夫妻两人,和李重润的对话,就从张易之那里传到了武则天的耳中。
武则天大怒。
到这里为止,《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是相同的。
但是谁杀了这三个人,怎么杀的这三个人,却有了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武则天逼迫三个人自尽,或杖杀,或毒杀。这种说法最多。《新唐书》四处,《旧唐书》一处,《资治通鉴》一处,都是在说是武则天亲自下令的。
而《旧唐书卷百四·张行成传》是这样说的:
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鞫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
也就是说武则天觉得这是孙辈的事,应该由儿子去管教,所以把太子李显叫来,让他自行去处理这件事。而李显下令处死了三人。
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李显过了十五年的流亡生涯,整天活在忧惧之中。当他回到洛阳,狄仁杰见到他的时候,才三十四岁的大唐太子,已经变得和一个小老头似的了。
以李显一贯软弱的性格,他应该是把这当做武则天对他忠诚度的一次考验。
这种说法,不过分,在九百三十四年之后的天聪九年(1635年),皇长子豪格为了表达对父亲皇太极的忠心,在皇太极处死豪格的姑姑兼岳母莽古济之后,豪格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也是堂妹,哈达那喇氏。
这其实也解释了永泰公主墓另外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永泰公主墓是唯一一个公主墓称为“陵”的例子。
本身永泰公主这个封号,就是唐中宗李显通过“神龙之变”逼武则天退位之后追封的。并且改葬到乾陵陪葬,以墓为陵,规格直追帝王陵寝。
这就解释得通了。因为李显有七到八位公主,独对永泰公主这么恩宠,应该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追悔之意。
从专家对永泰公主骨盆遗骸的研究,发现永泰公主骨盆较当时同龄的女子窄小。而且,墓志铭所述永泰公主的死亡日期是九月初四,也就是魏王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被杀之后的第二天。
唐律规定,凡是犯死罪的孕妇,应该在孕妇生下孩子之后的一百天后处死。
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永泰公主应该是丈夫和哥哥被杀之后,又是害怕,又是忧愁,动了胎气,难产而死。
这和墓志铭中“珠胎毁月”的说法是相符合的。
所以,说是武则天亲自下令处死了永泰公主,可以算是“不白之冤”。当然,永泰公主是因武则天而死,那是毋庸置疑的。倒是永泰公主的亲父,唐中宗李显软弱的性格,在永泰公主这件事上,更是暴露无遗。难怪在逼武则天退位的“神龙之变”中,李显事到临头竟然会说出改天再行动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来。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女皇武则天生有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又为其生下了13个孙子,21个孙女。在1960年,武则天其中一个孙女永泰公主的墓葬被发现挖掘,考古人员发现,墓中不仅有永泰公主及其丈夫继魏王武延基的遗骸,而且在金银堆里还有一具男子的骸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在秦汉之后就很少出现了,一直到辽宋时期才得以恢复,后来明朝的英宗将这一制度废除,那么在唐朝时是不应该有活人殉葬的。退一步讲,给永泰公主殉葬的也该是女子,而绝不可能是男人,那么这具男子白骨是谁呢?话还要从永泰公主说起。
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第三子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其母亲就是著名的韦皇后,名叫李仙蕙。李显在继承了老爹李治的皇位之后,由于不满武则天把持朝政,在位仅55天就被废为庐陵王,贬出了长安。
被废之后,李显经历了人间冷暖,期间只有韦后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他,所以李显对韦后非常感激,也很宠爱她。韦后一生没有生下儿子,但却为李显生了四个女儿,而李仙蕙正是在李显被贬一年之后出生的,是他们两个的第一个女儿,因此李显对李仙蕙也格外疼爱。只是那个时候,李显自身难保,也谈不上给李仙蕙什么荣华富贵。
公元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决定将江山还给李唐,于是秘密派人召回了李显一家,此时李显已经在外流放了近15年,期间随时都有可能死于各种阴谋之下,所以早就成了惊弓之鸟,而对武则天的畏惧也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
回到京师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铁定是皇位的继承人了,暗中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只要他露出一点点破绽,随时准备扑上去咬一口。所以,李显选择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并且为了与武家搞好关系,他将李仙蕙嫁给了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武承嗣,就是拼命想当武则天太子的那个人,在被武则天明确拒绝之后,很快就忧愤而死。李显将女儿李仙蕙嫁给武承嗣的儿子,其中也有讨好武则天的意思在内。除此之外,李显和将他和韦后的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目的都是一样的。
公元700年,李仙蕙只有15岁,被武则天封为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并于同年下嫁继魏王武延基。武延基比李仙蕙大5岁,虽然他的父亲很想当皇帝,拼命讨好武则天,但武延基似乎并不这么想,他反而和李显的儿子们走得很近,和妻子李仙蕙的关系也很不错。
两人结婚第二年,武延基和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在一起交谈时,说起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恣意出入内宫的事,他们认为武则天这样做有伤风化,对此表示了不满。此事,被武则天知道后,大怒,下令杖杀武延基,赐死李重润。
但按照《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记载,同时被杀的还有永泰郡主李仙蕙,和哥哥一样,是被武则天赐死的。似乎,这坐实了武则天杀害孙子、孙女和孙女婿的事实。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永泰公主墓碑挖掘之后,考古人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永泰公主的骸骨进行了检测,以及对新出土的墓志铭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永泰公主李仙蕙的死因是:因哥哥和丈夫同时被杀而惊惧,导致其在第二天就难产而死,死时年仅16岁(虚岁17)。
最可怜的是,当李重润和武延基被杀的时候,身为太子的李显,根本不敢为自己的儿子、女婿去向武则天求情,甚至还要积极执行武则天的命令,以免引火烧身。作为一个父亲,固然有其无奈之处,但这种绝情的做法,无疑还是让李显感到十分的内疚。
五年之后,宰相张柬之等五人联合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并拥立李显二次登基。登基之后,或许是出于对儿女们的愧疚,追赠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赠李仙蕙为永泰公主,并准其陪葬乾陵。因此,这对兄弟的陵寝就成为了乾陵的十七座陪葬墓之二。
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的坟墓才能被称为“陵”,王侯将相的称为冢,普通贵族称为墓,大部分的老百姓只能叫作坟。但永泰公主的墓,却是被称为“陵”的,规格与皇帝一样,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可谓极尽哀荣。
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发现,在永泰公主陵上方有一个盗洞,盗洞下面有一副男子骨架,骨架旁边有一把铁斧,四周还散落有金、玉饰品。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盗墓贼在盗墓成功之后,从盗洞爬出,身上装满了从永泰公主陵中盗取的各种珍宝,最后一个爬出的人,被同伙用铁斧砍死,然后掉落了下来,他身边的金银玉器,就是他身上所带的珍宝。通过对这具骨架分写,大概是五代或宋初的人,也就是说,永泰公主陵在五代或者宋初就已经被盗了。
唐朝的皇陵,除了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之外,几乎全部被盗过,包括唐太宗的昭陵,大部分都被盗过数次,里面的珍宝也被洗掠一空,大量的国宝流落民间和海外。永泰公主陵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陵中出现的那具男子白骨,其实是盗墓贼的。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上世纪的60年代,陕西考古队发掘出了武则天孙女墓,打开墓穴的时候,考古队员大吃一惊,首先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男子的白骨。
公主的墓中怎么会有一名男性在里面?这可给史学家出了一个难题。
人们首先想到的,会不会是永泰公主的作风有问题。
因为在唐朝,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无论是皇帝还是公主,生活作风都比较随便,绯闻屡见不鲜。
比如李治皇后武则天,曾经跟自己的父皇李世民同床共枕;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曾是自己的儿媳、寿王的妃子;高阳公主嫁人之后还包养了一个名叫辩机的和尚;太平公主不但自己养小鲜肉,还给母后挑选情人。
正因为如此,史学家听说公主墓中有男子白骨后,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公主的作风问题。
可是仔细了解之后,他们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推断,因为这个白骨不是在公主棺木中,而是在棺木外发现的,根本就扯不上关系。
如果是殉葬的话,大多是侍女丫鬟,也不可能是个大男人。
再说殉葬的话,应该是好多人,不可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那么,这一副白骨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在武则天孙女的坟墓中?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一下,陵墓主人到底是武则天哪个孙女,她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陵墓主人是永泰公主,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
唐中宗李显是个非常幸运,又非常不幸的皇子。
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是皇子中的老七,根本就没有希望当皇帝。但是他上面的哥哥们要么是没有资格,要么是死了、废了,高宗李治竟然立他为皇太子,而且李治死后顺利接班,登上皇帝宝座,天上掉馅饼,白捡了一个皇帝座位,不幸运?
说他不幸是因为,这个皇帝他只当了55天,因为登基后想提拔老丈人当官,惹恼了母亲武则天,被赶下台。之后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不当皇帝,当个王爷不是挺好的,至少比老百姓好多了。
其实李显还不如一个老百姓,他没有起码的自由,处于被软禁状态,甚至有暗杀的危险。
因为他曾经当过皇帝,理论上有复辟可能,会对别人构成危险,所以就会有人想除掉他。
毫不夸张地说,李显是在刀尖上过日子,吃饭怕被下毒,睡觉怕被偷袭,说个话都害怕被人偷听。
说到这里,你会感到有点夸张,下毒和偷袭有可能,说话也不能说,至于吗?
确实不能说,隔墙有耳,武则天的特务厉害着呢。一言不慎,就会被扣上帽子,要了小命。
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是就是因言获罪,遭到劫难。
永泰公主名仙蕙,字秾辉,是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死的时候才17岁,还是个孩子。
不过那时候的孩子结婚早,王室家业大,往往会更早,当时永泰公主已经嫁人,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也就是德魏王武延基。
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亲孙女,嫁给了武则天的亲侄子,按说她是幸运的。但是遇到武则天这个反复无常的奶奶,她却到了八辈子霉。
话说这天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到娘家去,跟自己的大哥李重润在一起闲聊,三个人八卦起自己的奶奶武则天。
武则天精力充沛,59岁那年死了丈夫(高宗李治),感到寂寞难熬,就开始养男宠,那些男宠大都是英俊少年,而且才华横溢。
武则天把他们宠上天,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说起奶奶的风流事,三个人就滔滔不绝,边说边评论,说奶奶不该这样纵容他们。
他们议论武则天就跟我们现在议论明星一样,纯属无聊八卦,何况他们还都是孩子,李重润也不过18岁。
但是这话不知道怎么,就被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当时已经废了李旦,自己称帝,成为武周朝最高领导人。
所以武则天得知消息非常生气:妄议皇上,这还得了?一定要从重从快处理。
武则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邵王李重润与其妹夫永泰郡魏王武延基都被杖毙,也有人说是被迫服毒自杀。
永泰公主被放过了吗?不可能。
永泰公主也死了,关于她的死因,有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永泰公主难产而死。按照大唐法律,怀孕的人不能执行死刑。所以武则天打算等她生了孩子之后再行刑。后来到了生育时,公主骨盆太小,难产而死。
永泰公主陵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记载: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珠胎毁月就是难产。
可是有人对此说法提出疑问。李重润被杀是701年10月9日,永泰公主遇难是10月10日。如果是难产,为什么如此巧合?
也有说,当时已经进入武周朝,武则天不可能执行唐朝的法律,所以武则天迫不及待毒杀了自己的孙女。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是这么说的: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
从“皆迫自杀”四个字不难看出,永泰公主是被害死的。
似乎还存在一种可能,永泰公主因为哥哥和丈夫的死受到惊吓,情绪激动而流产,危及生命。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永泰公主是因言获罪,受妄议案牵连,丢掉性命。
当时武则天已经决定把江山还给李家,重新立李显为太子。但还是非常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亲孙子和孙女。
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显,对此不但不能有丝毫怨言,还要说杀得对,杀得好,我完全支持。
不然的话,自己也小命难保。
四年之后,李显在大臣的支持下发动神龙政变,终于重新登上皇位,81岁的权力狂人武则天被迫退位。
当上皇帝后,李显一定要厚葬自己的女儿,弥补自己心里的愧疚,将她和女婿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死时年仅17岁,后与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李显是皇帝,他决心厚葬,经费不成问题。
既然如此,陵墓规格要高,规模要大。
永泰公主墓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规模确实不小。
从墓葬规格上看,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公主能够享受的待遇,甚至已经接近了帝王级规格。这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享受此待遇的公主。
其次是陪葬品要多,陵墓内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至于金银珠宝,更是应有尽有。
李显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安慰女儿的在天之灵。
可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正因为女儿陵墓规模大,规格高,反而让女儿在天之灵不能安宁,在死后一千多年还遭受折腾。
树大招风,墓大招贼。在清末该墓被盗墓贼光顾,将里面弄得乱七八糟,珍宝盗窃一空,所剩无几。
考古队员在60年代发掘的时候发现,泰公主墓被盗得很严重,几乎已经千疮百孔。
尽管如此,考古队员还是在其墓中清理出1000多件的陪葬品,如壁画、陶俑、木俑、铜器、玉器、金器等。
至于在坟墓中为什么发现了白骨?
无非就是几个后世的盗墓贼结伙前去盗挖,因为分赃不均,发生打斗,这个倒霉蛋反应慢了半拍,被拍倒在地,躺在了金银堆里。
不过这种推测还有漏洞,既然陵墓里还有那么多珠宝金银,大家随便拿,根本带不完,何来分赃不均?
所以说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这个盗墓贼没有想到里面有这么多珠宝,一激动晕死过去。同伴也没有办法,只好将其丢在这里,如果带走,不但家属索赔,官府也不会放过自己。
李显想安慰一下女儿,对她实施厚葬,没想到反而对她造成了N次伤害,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提起武则天,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则天是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女皇帝。在男权社会中有这样一个女皇帝,可以说是引得世人的注目。世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人说武则天是像唐高宗一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又有人说武则天心狠手辣,连自己的后辈都不曾放过。
在唐高宗乾陵的东南方,有一座非常醒目的墓冢。这座墓高大而华丽,墓前的石狮子也十分的精美。当地的老百姓都称这座墓为“方冢”,在还未发掘之前,大家都一位这座墓是那位太子的甚至是皇帝的墓,因为至少也是太子才能有资格享用如此庞大的墓葬,但后来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不是皇帝的墓葬也不是太子的墓葬而是一位公主的墓葬。
陕西出图的武则天孙女墓是谁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7个女儿,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名李仙蕙(685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唐京师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第七女。
久视元年(700年),封永泰郡主,出嫁魏王武承嗣嫡长子武延基。大足元年(701年),死时年仅17岁。后与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唐中宗复位后,追赠永泰公主,以礼改葬,陪葬于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仅有一个号墓为陵的公主。
武则天孙女墓的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咋回事?永泰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17岁。对于她的死,世人都说是武则天所害,更有甚者,一些史书也是这样记载的。其实不然,永泰公主的去世另有原因。直到永泰公主的墓被发掘,才揭开永泰公主死亡之谜的真相。当永泰公主墓被打开时,竟有一个神秘男子坐在金银堆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陕西的村民们发现了一处古墓,村民知道事情重大,就将发现古墓的事情上报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刻派考古人员到村民发现的墓地展开相关的调查研究。在考古人们的挖掘和研究后,根据墓中陪葬品提供的线索推断,这就是永泰公主的墓。
其墓深大概有16多米,里面分为8个小墓与6个天井,墓道两边绘有身穿战袍的青龙白虎。从这里可以看出,此墓从构造到设计,都蕴藏了高超的技术,在当时,肯定花费了很多人力与物力。更展现了永泰公主地位的显赫,以及李显对她的疼爱。
永泰公主的墓属于书中记载的封土堆墓,永泰公主的墓穴全是用砖块砌,而非泥土堆砌。两个大石狮子排列在永泰公主的墓前,还有两队石雕的人也守护在公主的墓边,两个华表庄严的矗立在墓前。永泰公主墓里的陪葬品众多,有彩绘,陶釉还有唐三彩以及其他陶瓷器皿,我们从永泰公主墓穴的墙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壁画。
随着专家们对墓室的勘探,到第六个天井时,惊人的发现里面有一副男子的骨架,骨架附近还一个铁斧头与一个铁棒,周围散落着很多金银珠宝,以及比较小的珍稀物件。试想一下,一个公主墓,里面怎么会有一个神秘的男子?当时,让专家们有些不解。
在永泰公主墓出土之后,有专业的专家团队对墓穴进行了认定研究。经过专家仔细鉴定后发现,墓穴中的神秘男子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人物”,只是一个千年前普通的盗墓贼罢了。只是可能在其千年前盗墓的时候,突生变故,自己便被同伴抛弃,以致最后被埋葬。原本只想图财,却没想最后也搭上了性命,在古墓中枯坐了上千年,真正是将大好的人生彻底埋葬在了墓穴里。
公主墓志铭揭开千年误解墓室中发现了永泰公主的墓志铭,据上记载,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廷基确实是因言语不当被处置。当时永泰公主已怀身孕,听闻丈夫的遭遇被痛万分,动了胎气,难产而死。
墓志铭记载着永泰公主的直接死因是难产,并非因武则天获罪。可因武则天的行为违反了伦理纲常,有人想借永泰公主之死来抹黑她。
永泰公主墓志铭的发现还了女皇武则天一个迟来的真相。
永泰陵寝的地位价值永泰公主的陵寝价值极大,整个墓室的壁画就有一千多平方米。壁画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研究价值比金银瓷器还要珍贵,因为它的信息蕴量大,这样的壁画对研究武则天前后的唐朝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价值。
永泰公主是一个不幸的公主,女皇武则天也是功过参半,不能片面而论。
由此可见,历史可能会掩埋真相,但是永远不会抹杀真相。在传播还是口耳相传辅之以文字记载的时代,我们对历史的真实性还是应当有所保留才是。我们应当学会窥探历史中的真相,而不是只是根据道听途说的假象变早日盖棺定论,酿成大错。
结语:
从史书记载来看,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所害;而从永泰公主的墓志铭记载来看,她是因难产而死,并非武则天所害。虽然永泰公主的墓被盗墓者所盗,但千年前的盗墓者也一直坐在金银堆中,更为永泰公主守墓。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谢邀!
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流传,从宫女到皇帝,她的经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而关于武则天后代也有很多的故事,她的儿女乃至孙辈不好的遭遇都与她有关。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去世的时候仅仅17岁。1960年,陕西的村民发现一座古墓,将事情上报后,专家对这个古墓进行了勘察,发现这个墓是永泰公主的墓。墓深大概16米,墓穴里分为8个小墓和6个天井,墓道两侧的石壁上还绘有穿战袍的青龙白虎,在公主里面,永泰公主的墓穴可以算是较高规格了。这个墓从构造到内部设计,都能看出建造者高超的技艺,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很难造出来的,这不仅显示了永泰公主的地位,也体现了李显对这个女儿的宠爱。
专家在对永泰公主的墓穴仔细勘探的时候,在第六个天井发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第六个天井内,除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一些珍稀物件,还有一副男人的白骨,骨架附近还有一个铁斧和一个铁棒。这样的场景让大家震惊,都浮想联翩,一个公主的墓穴内怎么会有一个男人的骨架呢?是守墓者还是陪葬者?亦或是盗墓者?经过专家们的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神秘的骨架应该是属于一个盗墓贼的。应该是盗墓贼发现了这个古墓,到墓穴里盗取宝物,但是突发变故才被困在这里,最后成为一具枯骨。
随着考古队的发掘,永泰公主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宝,最珍贵的是墓中石壁上还有1200平方米的壁画,艺术价值非常高,而且对研究唐朝时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又有很大的价值。另外在永泰公主的墓志铭上,大家还发现一个秘密,是关于永泰公主的死亡真相。
史书上记载,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害死的,然而永泰公主墓志铭记载: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延基在私下议论张易之的时候,被有心之人听去并告发,很快遭到了武则天的处置,而当时的永泰公主正身怀六甲,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气血不顺从而难产,没多久便难产而死。历史上所流传出来的说法都是后来世人加工之后的,永泰公主的死与武则天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她害死的,是因为武则天做了一些让大家都不满的事情,世人刻意抹黑她,所以才有了这个说法。
由此看来,史书中的记载也不能全信,毕竟史书也是人为记载的,主观因素过多。但是真相摆在那里,总有一天会通过蛛丝马迹而被发现的。永泰公主死亡真相被发现,也是对她亡魂的安慰,从墓葬大家也可以看出永泰公主在李显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怎么回事?
因酒后八卦而葬送性命的武则天孙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称为“陵”的公主,其“陵”的规格与帝王相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这位公主何德何能,为什么能在死后享受如此哀荣?
而且,在1960年,永泰公主陵被挖掘时,考古人员还惊奇地发现,墓穴中不但有永泰公主和她老公武延基的遗骨,还有另外一具男子的遗骨,那这名男子是谁?难道他是殉葬的人吗?
大家好,我是学史知今,今天我们就围绕题主的问题,从永泰公主生前死后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以及1960年的考古现场,两个历史维度来说一说这件事情。
我们先回到永泰公主所处的时代,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出生于公元684年,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虽然排行老七,但李显却异常宠爱她。
不过也正是永泰公主出生这一年,她的父亲李显在继位55天后,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了长安城,而直到永泰公主在17岁去世时,他的父亲李显依旧没有复位。
所以,永泰公主从出生到去世,李显都不是皇帝,她也没有真正享受到公主的待遇,那为什么李显会特别宠爱永泰公主呢?
因为李显在被贬为庐陵王后,只有韦氏在身边陪伴,李显和韦氏先后被软禁在均州、房州等地14年(均为今天的湖北省附近)。
而永泰公主就是在李显被软禁不久后出生的,在当时李显与韦氏饱受世间人情冷暖,永泰公主在那种情况下的出生,给李显与韦氏带来了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所以李显与韦氏才异常疼爱,这个在身边陪伴自己落难的新生婴儿,对于永泰公主来讲,她既是不幸的,也是最幸运的。
说不幸,是因为她虽然出生在帝王家,从小却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说幸运,是因为身处帝王之家的她,竟然自幼享受到了父母无私的爱。
就这样,永泰公主从出生开始,就过上了看似平淡,却也怡然自得的幸福生活,并且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公元698年,也就是永泰公主14岁时。
这一年,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决定自己死后恢复皇后封号,把帝位还给李家,于是她就把流放了将近15年的李显一家秘密召回京都,并将李显立为太子,就这样李显再次成为大唐江山的接班人。
虽然李显成了法定继承人,但是情况早已今非昔比,武则天依旧掌控大权,李显就像小猫咪一样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并且,经过15年的流放生活,李显没有任何安全感,他知道有太多的人在盯着他,为了自保,他决定要和武则天的娘家搞好关系。
要想搞好关系,联姻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李显就把永泰公主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同时李显还把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太子做到李显这种程度,或许历史上也是独一份吧!
于是永泰公主就在十五岁时与武延基完婚了,虽然武家与李家有过节,但他们夫妻二人非常恩爱,不但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还经常找来武李两家的年轻人聚餐饮酒。
本来这种和谐生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他们忘了身在帝王家要谨言慎行,特别是在武则天的时代,更应如此,不过他们并没有注意,也因此给自己召来了杀身之祸。
在公元701年的一天,永泰公主夫妻二人,约亲哥哥李重润喝酒聊天,意外也是在这时候发生的,我们知道人在酒过三巡之后,就容易八卦,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们也不能免俗。
但正常聊点八卦也没什么,可他们却聊起了奶奶武则天的八卦,并且声音越来越大,那武则天有什么八卦啊?那可太多了,不过当时最热门的就是,张易之、张宗昌两兄弟与武则天的私密关系。
可隔墙有耳啊!加上张易之、张宗昌两兄弟的挑拨,武则天很快就知道了这三个孙子辈的年轻人八卦自己,虽然都是至亲,但铁腕女皇武则天,在盛怒之下依旧把他们三个给杖毙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这三个孩子的死因,有多种版本,有说是被武则天直接缢杀的,还有说是武则天把三个孩子交给李显处置,被吓破胆的李显只能把自己的儿子、女儿、女婿三人勒死。
这一年,永泰公主17岁,就因为酒后八卦葬送了性命,而杀她的人就是她的亲奶奶武则天,对比今天被长辈捧在手心里的熊孩子,永泰公主真的很冤枉。
而李显虽然异常疼爱自己的这个女儿,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为了自保也为了全家人的生命安全,只能牺牲掉这三个孩子。
当然了,虽然我们一直称呼李仙蕙为永泰公主,但实际上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永泰郡主,她的公主封号是在她死后4年,被李显追封的。
那一年是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登基,李显当上皇帝不久,就把李重润追封为懿德太子,把李仙蕙追封为永泰公主。
李显为了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和爱护之情,还专程将永泰公主夫妇的尸骨移到乾陵附近陪葬,并且改“墓”为“陵”,让永泰公主成了历史上的唯一。
说到这里,我们就把永泰公主的整体情况说完了,那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依旧不知道永泰公主墓里多出的那具男子白骨是谁啊?别急!下面我们就把时间切换到1000多年后的考古现场,说一下这件事。
永泰公主陵是在1960年至1962年被发掘的,而发掘的原因,则是由于常年累月的盗墓活动,导致考古人员不得不进行抢救性发掘,也正是经过考古发掘,我们获知了永泰公主陵的整体情况,
永泰公主陵深约16米,长约87.5米,整个墓穴都是用砖块砌成的,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等一应俱全,墓前有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墓边守护着两排石雕的卫士,还庄严的矗立着两个华表。
陵墓中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并且墓穴的墙壁上还雕刻着气势磅礴的壁画,不过当考古专家来到第六个天井时,却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骨,在附近还有一把斧头、一个铁棒,以及散落一地的珍稀珠宝。
那这具尸骨到底是谁啊?难道是殉葬的人吗?可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时已经不用人殉葬了,唐朝时采用的是陪葬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去后,选一些得宠的子孙在其自然死亡后,到皇陵附近建陵墓陪葬。
如果确定这个人是殉葬的,那绝对会改写唐朝的相关历史,于是专家非常严肃地对待此事,并对这具尸骨的年份进行鉴定。
专家通过科学鉴定,发现这具尸骨所处的朝代并不是唐朝,而应该属于五代十国时期,既然和永泰公主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那么这个男人一定不是殉葬者,更不是守护者。
专家结合附近的盗洞,最终确定这个神秘男人应该是盗墓贼,之所以死在这里,则是在盗墓的时候,发生了变故,无法逃生,或者是因抢夺财物被同伴谋害。
所以说,在永泰公主陵中发现的那具男子白骨,就是一个五代十国时期的盗墓贼,只不过因为意外,惨死在了永泰公主陵中,那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解释清楚了题主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简要说一下永泰公主的死因,我们上文说了,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新唐书》和《旧唐书》等史书上记载的不一致,但由于她的陵墓已经被发掘,所以专家就进一步探查了她的死因。
专家在永泰公主墓室中发现了她的墓志铭,墓志铭上有“珠胎毁月”的字样,也就是说,单从墓志铭来看,永泰公主是因难产而死。
而且,专家在检测永泰公主骨骼时,也发现她身材纤细,尚未发育成熟,确实可能难产,至此专家得出一个推测,武则天因永泰公主怀有身孕,并没有杀了她。
但当她看到自己的哥哥和丈夫惨死后,怀有身孕的她被吓得早产了,再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最终导致难产而死。
不管永泰公主的死因是什么,她的哥哥、丈夫,都是因为喝醉酒了,酒后吐真言,议论了不该议论的八卦,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永远保持清醒,不该八卦的事情绝对不八卦,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