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如果没有“拉链门”事件,克林顿将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眼中最出色的总统。
纵然克林顿无比优秀,还是有两个国家的人不喜欢他,一是塞尔维亚,一是中国。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战争。
1、科索沃战争:塞尔维亚对克林顿的恨科索沃战争
克林顿当政8年,成绩璀璨,美国经济发展良好,外债仅仅增加了1.6万亿美元,而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在1999年,克林顿派军队参加了“科索沃战争”。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从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克林顿带着北越十三个国家一起狂揍南斯拉夫联盟,耗时78天,北约出动 1153架飞机,47艘战舰。
整个战争,在北约和科索沃军队的配合下,导致南联盟18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20所医院被毁,40%的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严重破坏,12条铁路被摧毁,50架桥梁被炸断,整体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体量的战争,就像几个壮汉揍一个小孩。
无奈之下,塞尔维亚人低头签字,默许了科索沃自治,而科索沃从此像一个国家一样活着。
1999年6月10日后,科索沃名义上被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终于忍耐不住了,宣布从此独立。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表示大力支持,而塞尔维亚则表示对科索沃依然拥有主权。
南联盟的分解,科索沃的独立,以及死的1800人,塞尔维亚自然全算在克林顿头上,毕竟,他是发起那场战争的带头大哥。
2、中国成了科索沃战争的被动受害者对于克林顿,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没有好感的,源自于科索沃那场战争。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了北约的轰炸,五枚“联合制导攻击武器”被疯狂投进。
这一恶劣的举动,造成了三人死亡,20多人受伤,2人失踪。
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对于此事,北约组织说,是美国中情局提供了错误的地图,导致把中国大使馆当成了南斯拉夫的军事指挥总部,毕竟,两者相距仅仅180米远。
多么完美的一个借口啊,联合国竟然认可这个解释了。如果,那么大的目标都容易搞错,美国中情局就该解散了。
一切说明,就是美国和北约的阴谋。
英国《观察者报》和丹麦的《政治家报》胆子很大,直接指出,这就是北约组织故意干的,理由只有一个:中国大使馆给南联盟军事指挥部提供了雷达信号。
雷达信号被借用?这只是猜测。
轰炸的背后就是挑衅,因为中国反对美国和北约干涉南联盟内政,反对轰炸,那几枚导弹就是警告和挑衅的导弹。
另外,那几年中国发展很快,美国遏制的意味很浓,动不动就想敲打一二,故意找点事。2001年4月1日,美国侦察机飞到中国南海做侦查,撞毁英雄王伟的飞机也是一种挑衅和欺负人。
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么大的事情,克林顿不知情的概率极低。因此,国人对克林顿的恨意就此产生。
克林顿在任期内,发动了一场战争,就是科索沃战争,让南斯拉夫联盟损失惨重,直到今天,塞尔维亚很多人提起克林顿还有恨意,而很多中国人对克林顿也无好感,毕竟,改革开放后,对我国使馆人员造成生命危险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有人说,克林顿任职期间,也曾发动了对伊拉克的轰炸。没错,有这事,那是单方面的轰炸,1996年9月和1998年12月各有一次,是为期两三天的轰炸,影响并不大,对方也没有采取军事反击,因此,算不上是发动的战争。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克林顿今年快80岁了吧,他是美国民主党人,能力确实不小,对他印象较深的是,他老婆担任过美国国务卿,他姑娘长的和他不怎么象[捂脸][捂脸],拉链门的女主角叫莱温斯基,苏联解体后,他曾经面对记者抱着叶利钦笑的抬不起头。他对经济贡献比较大,信息化时代自他而起,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尽管咱也不知道啥是最惠国待遇,总感觉他对中国人民还是不错的。
至于他发动几场战争,小规模的有索马里战争、海地战争、波黑战争。比较有点名气的是轰炸南联盟战争,轰炸南联盟78天,南联盟刚开始装备都放山洞中,后来空军第一次出动时是空军司令亲自上机,刚升空就被干下来了,感觉美军当时确实太强大了,因为他们已将GPS导航装到导弹上了,也用在了军事监视上了,我能看见你,你看不见我,所以还打的老准了。
不过那次战争中炸了我们的大使馆,牺牲了三名记者,邵云环、朱颖、许杏虎,事后克林顿狡辩是误诈,谁他妈的信啊?反正我挺恨他的。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二战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里,就福特和卡特没发动过战争。
今天要提到的克林顿,主要发动了一场科索沃战争,效果也挺好,肢解了南斯拉夫,搅乱了欧洲,打击了欧元,重挫了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科索沃战争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南斯拉夫解体的余波,在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的风潮中,科索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也是蠢蠢欲动,想抓住这个风口乘机独立,毕竟科索沃9成以上的人口都是阿尔巴尼亚族,而阿族和塞族在历史上一直不和,它就想着趁早独立出去,再和阿尔巴尼亚合并,回归“祖国”。
不过塞尔维亚共和国之上的南联盟当局当然不同意,看到科索沃要搞事,马上就派出军队过去镇压,双方打打停停,就一直折腾到了1998年。
冲突了8年,这就在科索沃以及周边地区造成了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北约在1998年正式介入,南联盟当时作为俄罗斯的亲密盟友,又继承了南斯拉夫的衣钵,在北约眼里怎么看都是异类,然后到了1999年2月,美国为首的北约就下达“命令”:两边停火,北约进驻。
北约划定了时间期限:3月23日必须签协议,谁不同意就打谁。
自己家里的事情,主权范围内的事儿,让外人来主持大局,还得听外人的,南联盟当然不同意,强硬拒绝,科索沃拗不过北约,主动签了字。
北约也知道南南联盟不可能签字,所以早就在南联盟周边枕戈待旦,兵马粮草早就布置就位,至于开战的理由嘛,北约说的很正义:人权大于主权,你南联盟在科索沃侵犯人权,所以我得收拾你。
3月24日,战争正式开始。
从这天开始,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起了78天的连续空袭,重点打击南军的指挥系统、地面部队和装备物资,最后连带着把南联盟的基础设施、公路桥梁铁路等等也纳入了攻击范围,总之就是要把南联盟炸服为止。
78天的轰炸,北约先后出动了32000架次的飞机,投下了13000多吨的精确制导炸弹,炸死了1800多名平民,炸伤6000多人,上百万人沦为难民,相当于南联盟十分之一的人口。
当然,这期间,北约在5月7日,更进一步地攻击了中国大使馆,造成3名记者遇难,20多人受伤,引起全世界的极大震惊,不过对此北约从来都是“误炸”二字,强盗的嘴脸一如既往。
当然,北约炸了78天,也没能炸服南联盟,最后,美国和俄罗斯协调了立场,把协议重新修改了下,加强了联合国在战后的作用,这才让南联盟勉强接受(当然南联盟也确实撑不下去了)。
然后,科索沃就逐渐成为一个“准独立”国家,南联盟在此后苦撑了7年也宣告解体,塞尔维亚从此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小国,从此的发展也举步维艰。
除了科索沃战争,克林顿在任内的日子过得可谓“舒坦”二字,毕竟19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作为一超独大绝冠蓝星,这也是美国国力最鼎盛的时候,全世界的力量加起来也远逊于美国,尤其是在军事力量方面。
借着丰厚的家底,克林顿不仅实现了美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还有效解决了困扰美国多年的财政赤字,实现了财政盈余,这可是二战以来非常罕见的,只是之后的小布什开始,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全世界的反恐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国力,使得美国的债务一飞冲天,现在基本没有挽回的可能性了。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克林顿主要是对前南斯拉夫进行空袭,包括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二战后,历任美国总统都发动过战争,每次战争,军工股就会带动股市上涨,美国经济就会有所好转。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政治目的。
当时的前南斯拉夫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与俄罗斯一样,是仅有的几个东正教国家;另外,美国认为,南斯拉夫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铲除。
克林顿政府时期,还主张“北约”转型,从冷战遗留的防御性的军事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于是以“北约”名义,以"科索沃"问题为借口,发动对前南联盟的战争。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共发动了三场战争,索马里战争、出兵海地和科索沃战争。
克林顿担任总统的时间为1993年1月到2001年1月,在这8年期间,克林顿共发动了三场战争,总的来说,突袭索马里,出兵海地,还算是“出师有名”的,因为获得了联合国授权,但是科索沃战争,确是是美国政府的“污点”,在美国内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索马里战争
1993年,克林顿对索马里发起了战争,联合国授权抓捕索马里军阀艾迪德,然后美国特种部队突袭索马里,结果遭遇埋伏,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黑鹰坠落”事件,据说美军阵亡19人,索马里武装伤亡1000人左右。
发兵海地
克林顿当总统的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在联合国授权下,克林顿出兵海地,但最终未使用一枪一弹就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并成立了新政府。传说事后美国给了海地2.5亿美金,当成是美国小弟的安置费。
科索沃战争
1999年,在这一年里巴尔干半岛又出事了,也不知怎么回事,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一件天大的事,于是就带着自己一帮北越兄弟们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
这也是20世纪末最后一场有国际意义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技术水平远超当年的海湾战争。最终北约0阵亡,南斯拉夫死亡1000多人。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还捅了个天大的篓子,据说当年美国人也差点吓得睡不着觉。
以上就是克林顿当总统的时候,美国参与的三场比较有代表性的战争,但总体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战争规模也不是很大,跟其他美国总统比起来,差距还是挺大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伤害,希望美国不再发起战事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动了哪些战争?
克林顿前总统在任期间共发动了波黑伊拉克和科索沃三场战争。当年的美国仗着自己军事力量的强大,盛气凌人,骄横无理……此时一时彼一时,今天的美国内交外困,再也不敢嚣张霸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