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众所周知,意大利在二战的时候,先是加入轴心国,后是加入了同盟国,苏联实际上是另一个意大利,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德国根本发动不了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苏俄新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退出了战争。苏俄新政府的做法引发了协约国成员的不满,于是他们遭到了各国干扰军的袭扰。虽然苏俄新政府成功打退了所有的干扰军,苏联正式成立,但是他们依然被各国排挤,这对于苏联的发展非常不利。

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的军事工业发展缓慢,直到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才得以从西方国家那里买到好的设备。这个时间段内,德国同样处于受困期,《凡尔赛条约》不允许他们发展重型武器。虽然被限制了,但是德国没有放弃发展军事工业,他们看准了苏联急切求发展的心理,与苏联直接私下展开了合作。

德国在二战初期之所以能够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除了他们的坦克机械部队外,空军的空中火力压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德国在航空领域的发展离不开苏联的帮助。德国专家设计的战斗机、运输机和轰炸机由苏联来制造并进行试飞实验,这不仅让德国的航空领域得以继续发展,还使德国专家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与苏联之间的私下合作被停止了,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差,这也促使两国在二战爆发前夕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明面上只是苏德两国之间互相不攻击对方,实际上苏联此后对德国提供了许多战争上的援助。

波兰军队实力排名世界前六,德国突袭波兰前,希特勒非常担心德军的“闪击战”未必能够成功,这个时候苏联出兵为德军提供了帮助。在苏德两军的夹击下,波兰仅一个月就沦陷了,虽然这样做对苏联也有好处,但是苏联不出手的话,德军将在波兰战场上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至少他们的石油储备会“亮红灯”。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败于石油燃料不足,这个到二战前夕还没有得到解决。德军的参谋部预计单是1939年就需要消耗掉900万吨的燃料,而德军占领的奥地利和摩拉维亚只能提供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加上德国煤转油的技术,勉强达到了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这个时候,德国与北美国家的石油贸易已经被英法两国联手切断,希特勒逼迫罗马尼亚签订石油贸易协议后,每个月从罗马尼亚购买至少13万吨的石油,可是依然达不到需求量,苏联又出手帮忙了。

1939年这一年中,苏联为德军提供了90万吨的石油,希特勒一直在努力让苏德的石油贸易量达到每年200万吨。除了石油外,当英法联手限制德国购买物资的时候,苏联为德国代购了许多物资。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向德国提供了316万麦子、79.3万吨燕麦、10.1万吨棉花、94.2万吨木材、86.5万吨汽油以及大量矿物质。

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苏联不提供帮助的话,希特勒根本无法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苏联不提供粮食和石油的话,希特勒即便发动了战争,德军也无法持续太长时间,他们的攻势会被英法联军以多种方式快速遏制住,完全不会演变成世界性大战。苏联虽然只对波兰和芬兰出过手,但是他们确实可以被看为德国的盟友,说他们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真的不过分!

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感谢悟空的邀请!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正式入侵波兰,德军装甲部队在空军火力的紧密配合下,波兰成为了德国闪电战的首个试验场,打得波军猝不及防,兵败如山倒,按装甲之父古德里安话来说,波兰战役就是对装甲部队的第一次火的洗礼。

当德军击溃波兰大军之后,剩下的就是围攻波兰的首都华沙了,为了减少德军的伤亡,于9月16日,德军向固守华沙的波军投放了投降文件(但波兰人拒绝了)。

而苏联早在8月23日就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已经将波兰纳入了两国的分赃范围,希特勒也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

所以,斯大林必须要赶在波兰投降前出兵,否则等德国控制波兰之后,苏联到时连喝汤的机会都没了,要不只能哈下腰来跟希特勒要田要地,这不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铁腕政治人物斯大林的风格。

因此,就在德军投放投降文件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凌晨,苏联集结了20多个步兵师、15个骑兵师和9个坦克旅,共60万大军开始进入波兰东部,波兰也从此雪上加霜。

就在苏联和德国的两面夹击下,拥有4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波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灭亡了,其中苏军俘虏了21万波军。

如果将苏联说成二战的发起国之一,那苏联表示这个“锅”我可不背。一战结束后,新成立的波兰为了“波兰走廊”东面的边境曾和苏联大打出手,由于当时苏俄国内正在爆发革命,根本无暇顾及波兰战事,因此仓促向波兰达成和解,潦草地结束了战争,并签订了《里加和约》。

而这个里加和约达成的前提条件是,在有争议的领土上,苏联必须做出了大让步,并向波兰支付了高达三千万的卢布作为经济补偿。因此,斯大林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废除这个不利于苏联的和约,刚好希特勒“有眼”,对波兰垂涎很久了,也给了斯大林这个机会,苏联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为只不过是在维护国家的“利益”。

如果说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那英、法两国也难辞其咎。德国闪击波兰前夕,法国曾和波兰签订了协议,法国承诺在波兰被入侵的15日后加入战争,援助波兰,而英国就在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第三天,和波兰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可悲的是,波兰过于相信英、法两国的嘴脸而疏忽了防御,波兰成为了二战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就在战争打响的当天,十万火急的波兰拼命地向英法求救,而两国干脆装聋作哑,直到9月3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法迫不得已才正式向德国宣战。但是,英法百万大军千呼万唤,就是始出不来,法国100多个师躲在工事背后喝着红酒消磨时光,英国只派了四个师来“观战”,而此时的德军在西线不过20多个师,英法两国丧失了最有利的战机,眼睁睁地看着波兰人民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英法两国难辞其咎。

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苏联本来就是二战元凶,这毫无疑问!

从北到南咱看看苏联二战前期干的好事:以大欺小悍然进攻芬兰,吞并了芬兰十分之一最富庶最重要的领土,包括把芬兰的北冰洋海岸线全部割走;在德国进攻波兰吸引了西方国家注意力时用卑鄙的手段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同时在波兰即将亡国时趁火打劫,毫不客气的拿走了整个东波兰,在欧洲历史上第四次瓜分了波兰;欲壑难填的现代沙皇斯大林对这些并不满足,利用德国进攻西欧双方自顾不暇的有利时机,再次仗势欺人利用下三滥的手段攫取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那和比萨拉比亚!

这一下让希特勒彻底看清了苏俄帝国的贪婪本性,明白了自己那点有限的胡萝卜根本满足不了新沙皇的海量胃口,坚定了希特勒与苏联决裂的决心,直接导致了后面的双魔对决。苏联在二战前的所做所为仅次于纳粹德国,而且贪心更大,所以毫不客气的说苏联就是打赢了的纳粹,是名符其实的二战发起国!

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吗?

只不过比轴心三国运气好一点而已。

二战期间,尤其是欧洲战场,苏联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尤其是波兰战争和苏芬战争。这两场战争,都是发生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基础上的。

从国际形势来看,德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却得到了战胜国的待遇。类似的是中国,明明是战胜国,却得到了战败国割地给日本的待遇。

一战后,英国、法国、意大利为核心的协约国,一起建立起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核心思想就两个,第一,饱受德国和奥匈帝国蹂躏的东欧各民族要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第二,东欧都要防范苏联。这样,在欧洲东部,形成了德国到苏联中间很大的缓冲地带,这些国家中,最大的国家,就是波兰。

当德国强大起来后,英法两国开始发现,这个昔日对手并没有因为一战后的制裁彻底倒下,反而越来越强大。于是,英法两国居然认为,只要用东欧国家的肉,就能喂饱德国这头狼,如果能让德国狼去咬北极熊,就太好了。

于是,当1938年3月德国提出要求,吞并隔壁的奥地利时,英法两国机械式点头,好的。1938年9月德国提出要求,吞并奥地利隔壁的捷克斯洛伐克时,英法两国机械式点头,好的。甚至,厚颜无耻的英国首相张伯伦还对全世界宣布——我们为世界争取到了和平。

苏联说:“难道苏联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吗?”英法两国默默无语,默认了这个意思。1939年4月到8月,苏联一再要求共同防备德国,英法两国置之不理,甚至同意了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明摆着,英法两国准备让德国吞并东欧各国,包括苏联。

苏联只好与德国商量,咱俩和好,不开战。于是就有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于是西方国家媒体发出了这样的消息:希特勒和斯大林结婚了。

傻子都知道,这是一场同床异梦的婚姻。英法两国当然知道,但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当德国吞并他们的盟友波兰时,英法联军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庆幸地说“西线无战事”。

苏联则是快速行动起来,建立了自己的东方战线。

德国攻击波兰时,苏联军队配合行动,波兰东部成为苏联领土。先看德国,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发动对波兰的闪击战。9月3日上午9时英法对德国宣战,开始打嘴炮。1939年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冯.伏尔曼上校对希特勒说:“剩下来的只不过是打一只兔子,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

这只兔子,说的就是波兰政府,他们集体出逃,逃到了南面的罗马尼亚。苏联一开始因为《波苏互不侵犯跳跃》不好意思动手,现在好了,波兰东部都是苏联的了,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迅速出动,21.7万波兰军队被苏联红军俘虏。

在苏联的帮助下,波兰这个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一个月就被灭亡了。

事实上,苏联手上被灭亡的国家,何止波兰一个?

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攻芬兰,芬兰被迫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峡和汉科以及一些岛屿。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开始进攻苏联,英国队芬兰宣战(还是打嘴炮)。

1940年6月,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苏联说,这些本来就是苏联领土,你信吗?

1940年7月,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并入苏联。如果波罗的海三国说自己是自愿的,你相信吗?

这一系列的行动,让苏联能够建立起所谓的“东方战线”,让苏联有了更大的战略纵深。

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

不过,还是不能说苏联是二战发起国之一,因为,英国、法国和美国,在战争中中做的事,还不如苏联光彩呢!

典型例子就是中国战场。

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以英法两国为首的国际联盟,要求中国一定要克制,一定要和平手段解决满洲问题。当国民党政府诉诸法律程序时,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程序。

英国人最过分的是,1940年封闭了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让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渠道彻底断绝。所幸,这个封闭只有几个月。

法国更不要脸,在被德国灭国后,法属越南殖民地当局,与日本签订协定,准许日方派遣军事专家前往法属越南,考察中越边境的全面封锁及日本的运输状况。

最不要脸的是美国,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总统胡佛公开宣称:日本为保护日侨生命财产安全,对满洲进兵是不可避免的。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年底,美国向日本出售了价值1.81亿美元的军火。七七事变后,美国宣布在中日之间中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物资总额便从1.15亿美元急剧下降到0.73亿美元,日本则从1.91亿美元暴涨至2.9亿美元。

日本在1937年进口的战略物资中,有54.4%是来自美国。因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归国前在美国发表演讲: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弹炸死,请你们记住,我身体的54.4%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

如果说苏联是二战发起国,那么有能力发起二战的国家,都是二战发起国,像波兰、中国、埃塞这样对外来侵略无力抵抗的国家,没有资格做发起国,只能做承受国。

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苏联是二战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国家,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不朽功勋,但是客观的说苏联也算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二战的起点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但与此同时苏军也攻入了波兰,苏联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苏军还在波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卡廷惨案,大约2.2万名在押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遭到苏联军队杀害!

苏联对英、法两国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德军于1940年2月24日开始了闪电作战,先后攻灭了丹麦、卢森堡、荷兰、法国、比利时、挪威等国,并与英国展开激烈空战,这时的时间节点是1940年7月。

德国横扫西欧诸国之时,苏联正在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10月~1940年3月苏芬战争爆发,苏联侵占芬兰大片国土。1940年6月,苏联占领罗马尼亚全境。1940年7月,苏联吞并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

1940年7月前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安排陆军元帅保卢斯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与此同时,苏联元首斯大林正在策划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出台,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被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先行一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大雷雨计划”成功了,苏联一举击溃了德国,那么二战会怎么发展?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启动“巴巴罗萨”作战计划,320万德军从三个方向全面攻入苏联。德国北方集团军目标为穿越波罗的海国家攻入俄罗斯北部,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6个师。德国中央集团军目标为进攻斯摩棱斯克,穿越苏联中西部(现在的白俄罗斯)地区,攻占莫斯科,总兵力为49个师。德国南方集团军目标为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攻下基辅,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41个师。“巴巴罗萨”作战计划进行半年之久,苏联损失450万左右的军队。

为什么有人污蔑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方圆论坛观点

二战时期德国和苏联的实际掌控者希特勒和斯大林。他们两人就属于“俩馒头踩一脚,没一个好饼”。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个人的野心一个比一个大。说实话二战时期德国发起二战我个人事很理解的。毕竟一战后英法两国剥削德国太甚了。可以说一战之后就已经预示了二战的爆发。所以说德国为了反抗而发起战争也可以说的通。但苏联发起战争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斯拉夫人对于土地有一种病态般的执着。所以斯大林发动战争完全是出于野心使然。

在二战之前苏联确实担心过自身遭到德国的侵略。所以苏联当时积极主动的联系英国和法国。希望可以和英法两国一起制裁德国把危险消灭于萌芽之中。而今英国之所以扶持德国崛起就是想用德国去抑制苏联的扩张。毕竟苏联的颜色革命在欧洲国家看来看去比德国更加的可怕。所以英法两国并没有同意和苏联一起制裁德国。但也没有拒绝。就那么一直拖着苏联。后来斯大林算是看出了英法两国不怀好意。所以苏联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苏联打算在苏联的西部也就是东欧地区建立防线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

不久之后苏联就发动对东欧地区国家的侵略战争。名义上还打着建立统一防御战线的名义。而这场战争就是所谓的“东方战线”。而这个被苏联标榜为建立防御战线的行为实际上就是苏联在侵略东欧国家。而在历史上这段时期被定义为二战初期。所以说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也没什么毛病。

而苏联的东方战线计划实际上就是和德国同步进行的侵略战争。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寇松线以东和以南的领土,并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在波兰方面又和德国同流合污瓜分了波兰。如此一来单纯说德国是二战的发动者恐怕有点太过于牵强了。之所以苏联摆脱了战争发起者的名声就是因为后来苏联没有争夺德国,所以摇身一变成从一个侵略者变成了正义的人守卫者。这正是应了那句话“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原本斯大林和希特勒瓜分了波兰之后就开始各自发展扩张了。斯大林眼睁睁的看着德国回到西欧地区和法国英国死磕。原本斯大林打算在德国和英法的交战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苏联再趁机出兵占领整个东欧地区。然后等德国和英法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在吞并西欧。但斯大林的计划是挺好的。但是他低估了德国也高估了法国和英国。法国的快速战败彻底打乱了斯大林的计划。而希特勒的快速发动对苏作战又打的斯大林一脸问号。这个时候苏联才意识到的德国是如此强大。所以苏联也从一个侵略者开始转变成抵抗侵略者的角色了。所以说苏联是战争的发起者也没有任何毛病。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