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打的不是同一支日军。
美国对付的日军,才是货真价实的日军。
日军海军的实力是世界前三,仅次于美国、英国。
其实就综合作战实力来说,日本海军虽军舰数量较少,但因突出航母战斗群,实力并不能说弱于英国,应该是和英国并列世界第二。
而苏联海军实力极为薄弱,根本无法和日本海军抗衡。
而整个日本海军,都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同美军血战。
美军为了消灭日本海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的代价。
打个比方,美国开战时有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企业号、黄蜂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6艘航母(突击者号 设计失败,基本没有用于作战)。其中除了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其余4艘被先后被日军击沉。
由此可见日本海军的厉害。
然而,在苏联对日本宣战的时候(日本在6日后投降),日本海军基本被美国消灭。
不然只要日本海军存在,苏联永远无法进攻日本本土。
另外,就陆军上,日本仅仅南方军就有75万规模。主要作战于东南亚地区(越南、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英荷远东殖民地)和太平洋地区(菲律宾、中南太平洋诸岛等美国殖民地和澳大利亚控制下的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南太平洋岛屿)。
而南方军是日本陆军对精锐的部队。
在南方军组建之前,日本精锐部队除了近卫师团以外,全部在中国的侵华日军和关东军,包括16个最精锐的甲种师团。
然而,随着要和美国决战,日军逐步将主力调动到南方军,其中甲种师团几乎全部调走。
其中,关东军调走的最夸张。
关东军曾经号称精锐中的精锐,是日本用于对苏决战的部队。众所周知,日本陆军就是为了消灭苏联而建立的,所学的一切都是对抗苏军。
曾几何时,关东军高达16个师团,战时编制约75万人(每师团为24000-28000人),军马约15万匹。
当时日军一共只有4个坦克师团,其中3个都是部署在东北和内蒙古,用来对付苏军,只有一个部署在国内作为预备队。
日军在东北的部队都是精锐,在诺门坎战役同苏联作战的23师团,技术关东军中最差的部队。
日军通过综合分析,判断苏军在远东地区之陆军(不包括边防军)人数,约为617000人。所以,关东军对付苏军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但是,自从《日苏中立条约》签订以后,苏军忙于打德国,日本则南下打英美,双方基本不可能发动战争。
于是,日本将关东军主力悉数抽调南下。
到了1945年德国濒于灭亡,日本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预计败亡也不远了。
这种情况下,苏军是很有可能趁火打劫进攻东北的,日本才开始扩充关东军。
然而到了苏军进攻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其实就是一支乌合之众,同以往关东军压根不是一回事。
德国投降的1945年四五月,关东军只剩下12个师团。其中2个师团,是1944年刚刚组建的,成立不到1年。另外还有8个师团,竟然是1945年2月刚刚组建的,时间还不到2个月。
不用说,这10个师团并没有战斗力,只剩下2个师团还算是传统日军部队,有一些战斗力。
到了7月,苏军开始在将170万主力,东调到伪满洲国边界。
日本感到巨大威胁,临时征召了大约25万男性侨民扩充关东军。他们新编组了9个师团和10个旅团,另外还从中国关内抽掉了3个师团。
然而,这9个师团和10个旅团形同民兵,一些士兵的年龄不满十八岁,另一些已超过四十。武器弹药匮乏,一些部队甚至没有领到步枪和弹药,被迫用竹枪暂时替代。
所以,这支所谓的关东军,号称有70万的规模,其实都是乌合之众。
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5个师团,满打满算也就10万人左右。
以区区10万关东军去对抗170万苏军,结果不言而喻。
相反,在诺门坎战役中的日军23师团,面对数倍苏军的围攻,损失惨败,但造成苏军的伤亡远超过自己。
可以这么说,当年的日军哪怕是23师团,就同等数量上相对苏军也有战斗力的优势。
综上所述,美军打的才是真正的日军,苏军打的是一支假日军。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苏联在对日作战上没有很轻松,美军也没有很吃力。
别听美军叫的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含疾病、事故等总共也就死了12万人,而日本则死了150万人,美军主要是舰队战上与日本打得较为惨烈,虐日本人的时候很多。
也别觉得苏联很轻松,苏联对日的两场战役,诺门罕战役仅在对日本师团的围歼上,日本的主力还没等上场这场战争就给政治解决了。
而出兵东北的战役,苏军动用了三个方面军,出兵百万,以机械化军团突击空壳关东军,24天歼敌8.3万,俘虏59万,自身伤亡3.2万,这是一场不算很漂亮的牛刀杀鸡。
要知道,8月9日当天,美国连第二颗原子弹都扔下了,苏军打的只是一支人心惶惶,素质低下的末路日军罢了。
看看美军怎么吃力的,硫磺岛战役,美军嚎称“心都给打痛了”,实际他们仅阵亡6821人,日本则阵亡了2.27万人。这点数字还不够苏德战场一天消耗的。
还有瓜岛战役,美军派出了6万人的地面部队和庞大的舰队,围着孤岛上的日军暴揍。日军硬是死守到底,以19200人的代价,换来了美军7100人的死亡。
近2万人换7000人,也就美军喊亏。这种交换比率,放中国这恐怕委员长都要笑晕过去。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方资料称中国军人遗尸5.4万,日军伤5184人,亡1670人。据《第九战区第二次长沙会战战斗详报》所云,中国仅军官就阵亡760人,失踪421人,士兵阵亡2.2万余,美军打的“吃力”,那中国人吃的是什么?
日本人倒是也认为这场仗打得有点痛苦,称“太阳被天狗吃掉了”。
贝里琉岛战役也可以说说,这场仗被美军封为“二战中最艰苦的一战”,活活打了一个月,连马润一师都给打废了,惨啊!好惨啊!
真的惨吗?也许对美军而言确实如此,整场战役日军阵亡9838人,4万多参战美军阵亡1684人。
这叫“血战”?苏德在斯大林格勒对阵,轴心国150万大军崩溃,死伤75万,阵亡数字至今统计不全,红军自己阵亡47万,还有4万平民死亡。
更惨是库尔斯克会战,2个月的战斗,苏军阵亡68万人,失踪11.5万,183万负伤。而德军阵亡24万,失踪5万,负伤75万。
日本真正让美军肉痛的是冲绳战役,守将牛岛满不以打赢翻盘为目标,而是布下绝户杀阵兜美军进套,以收割人命为目的。
此战美军死亡2万出头,伤5.5万人,日方死亡10万,吓得杜鲁门赶紧催促原子弹加快研发,不然再这么打下去,自己的选票就没了。
其实交换比依然是日本更惨烈,美军之所以觉得痛,无非是一次性死的人数过2万了,觉得接受不能。
当然,交战之初美军确实被日军暴打的很惨,比如日军袭击珍珠港时同步发动的菲律宾战役。
本间雅晴对阵麦克阿瑟,在菲律宾连场大战,最后麦克阿瑟丢下数万大军和温莱特中将只身逃跑,让弹尽粮绝的美军来了场悲惨的“巴丹死亡行军”。
这种早有计划、有预谋的整体性大袭击,往往会令对手猝不及防,造成巨大的伤亡,无论是珍珠港还是菲律宾都是如此,美军根本没有正确看待日军的悍然袭击行为。
苏联打日本其实也是一个道理,1945年苏军攻日的时候,日本前一刻还拿苏联当朋友呢。
实际上,以日本打美军的那股能耐来看,他们是绝对有资格与苏军PK的,只是日军始终没有遇到与苏军正儿八经大战的机会罢了。
二战期间,苏联与日本并不算是死敌,他们总共就打了两仗,后来还合作一起开发库页岛石油来着。
一仗是39年的诺门罕事件,另一仗是45年三个方面军对关东军的战役。
诺门罕事件时,日军试探的意味很浓,还包含着海陆两军的不合。
这仗主要是日本海军撺掇的,日本陆军不太情愿,而关东军则傻乎乎的被裹挟了。
当时日本的扩张政策分为南北两向,背道而驰。
海军希望向北,进占千岛群岛、库页岛甚至海参崴,从露西亚身上割远东。
避开与欧美在传统殖民地上的争执,而且不需要海军费什么力,主要是陆军去送死。
陆军则认为应该向南,东南亚日本暗地经营多年,这些地方资源丰富,人民苦西方殖民久矣,不打是傻!
但陆军的战略当时没通过,东南亚是多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一打,战争就会变得很大,日本自古都没玩过这么大的场面。
所以海军赢了,日军开始在东北找事儿,撩苏军的蹄子。
战略是海军提的,但海军完全是在看热闹,反正海军输了陆军也会放鞭炮。
陆军急吼吼的跑去打毛熊,细菌战、坦克战,空战,逼急了还玩了出燃烧瓶伏击,烧得苏军焦头烂额。
日军用1200个玻璃油瓶,重创苏军11装甲旅,击毁坦克装甲车辆77个,杀死了苏联149摩步团团长和11装甲旅旅长。
虽然这场仗日本打输了,但日苏伤亡比例拉的并不开,阵亡失踪人数苏蒙联军为9700余人,日本8717人,苏联死的人还多点。
日本主要是23师团在前面打,他们碰见的是朱可夫的第1集团军,光装甲旅就送去了5个,飞机大炮亦是成百上千。
苏军大部队上了,日军的精锐还在后面摸鱼,前面的23师团在苏军铁雨攻势下基本打得弹尽粮绝,他们最后仅2000多人突围。
关东军司令部这时候才急调第2、4、7师团前往救援,陆军大本营也命令第5、14师团去增援,调兵的命令一直下到河南。
但没等这些精锐日军全部就位,诺门罕战役就结束了,日本认栽,苏联也不愿事情闹大,一场大战就这么戛然而止。
后来请战的日军挺多的,当时派到日苏前线的也都是些战力很强的甲种师团,可惜日本急于扩大侵华战果,不愿与苏联翻脸。
以当时那些经历过大清洗的苏军水平,日本真要拿出太平洋战争那股势头,朱可夫的10万人未见挡得住。
看看苏芬战争,苏联炮火是猛,人是多,但兵员素质被芬兰人戏称为“雪地上移动的猪猡”,仅靠游动作战和狙击、破袭,就杀得苏军尸横遍野,整个列宁格勒军区都惨兮兮的。
可以说,苏联完全是借一场短平快的迅猛战斗唬住了日本,而且当时日本陆军急于撺掇国家与德国结盟的政治局势也拯救了苏联,否则更大的苦战在所难免。只要日军拿出太平洋上打美英军的劲头,真以为苏联会那么容易?
要不怎么说日本是“两支军队”呢?这边还在打苏联,他们自己内部却乱了。
陆军觉得上了海军马鹿的当,吃了亏,所以这仗坚决不打了,宁可与海军在内阁拧巴,也不上战场送死。
陆军认为,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四年级学长们完全有本事打下库页岛、勘察加和千岛群岛,甚至把战舰开进海参崴,但鼠辈们显然是不敢的。
陆军马鹿还认为,应该趁着大好机会与德、意结盟,然后像一战那样,借西人的大战,划自己的油水,山东不就这么蹭来的么?
海军马鹿很愤怒,英美的老虎屁股那能摸的,这不找死么?
其核心人物米内光政甚至说:“海军不是为了与美国开战而建的,对付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还差不多。”
结果就是,海、陆双方把当时主政的平沼内阁活生生吵垮了,并且陆军大臣坂垣征四郎还以辞职相逼,坚决要怼海军。
日本陆军被苏联干掉了一个师团,吃亏的陆军却打死不愿打苏联,非要与德、意结盟,最后海、陆谁都不吭气,让首相签了停战协定,背了黑锅下台。
想打也没辙,陆军要与德国签盟约,而德国同苏联也签了《互不侵犯协定》,日本没理由打了。
后来米内光政当了首相,日本陆军那是天天叫嚷倒阁,继而由老资格的陆军大臣畑俊六继续玩辞职逼宫的把戏,把米内也赶下了台。
之后的近卫文麿内阁,启用了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做陆军大臣,将日本的对外战争狂热又推进了一步。
再之后东条英机上台当首相,彻底让日本进入了与英美大肆争胜负的时代,也葬送了日本的未来。
不过,那时候的日本也是没办法了,自1939年起,日本的战争物资就已经入不敷出,不浪一把就真没机会了。
与苏联的第二场,是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以后,苏联秘密调集了大军,囤积了相当多的物资,就是为了干一票大的,趁机抢占地盘。
其实,直到这场战争爆发前,日本都没有与苏联作对的打算,他们最希望的事情是,给苏联一点好处,然后苏联帮忙找美国斡旋“有条件停战”,而不是无条件投降。
苏联在1945年8月9日0点10分发动了对日作战,大军一路狂推,很快就将残余的关东军势力踩成了土鸡瓦狗。
关东军司令当夜还在看歌舞剧,当夜8点多,日本的外交使臣还在努力与苏联沟通,一帮傻子让人白揍了。
想不被狠揍都不行,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成了空壳。
为了支持太平洋战争,日军早就将关东军的精锐抽调一空,大部调往太平洋,留下的都是壳子和架子,没有个三年五载根本恢复不了战斗力。
关东军的精锐在太平洋与美军连场血战,进行残酷的岛屿争夺战,或者在几内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的丛林里苦耗,动辄就被人围困成野人。
东北积年训练的老兵被调走,留下新拉来的学生兵、侨民兵、朝鲜兵、低级守备部队充数,连初中生都能忽悠进去,号称“军国少年”,女生则叫“军国少女”。
就这都留不住人,稍微像些样子的部队后来又有不少被调运回国,为“本土决战”做准备。
当年的关东军只剩下一些坚固的山岭工事,杂七杂八的老弱部队,以及还能凑合用的满洲伪军。
甚至满洲伪军后来都没武器了,日军恐惧于失败,将伪军的武器下了,赶去做后勤。
又因为自身的调度、统计一团混乱,日军明明有不少成仓的枪械军火,却楞是没起出来使用,关东军一些新部队为应急,只能用陶制炸弹和竹枪撑场面。
继广岛之后,8月9日当天日本的长崎又挨了颗原子弹,这时候的日本高层明白已经没力气打仗了,只是始终在投降问题上犹豫而已,原子弹正好给他们找到台阶下。
一直到8月15日天皇宣布终战(其实日军抵抗苏军持续到21日仍在进行),东北、朝鲜的日军都陷入了疯狂又懵逼的末日情绪中,根本没有明确的指挥和战略。
这时候除了一批军国主义死硬分子外,大部分日本人选择的都是投降,不然苏军哪来的歼敌八万三,俘虏五十九万四的战果?俘虏这么多很说明问题了,就最后那点死硬分子仍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所以你看,苏联在对日作战上并没有很轻松,美军也没有很吃力。或者,只是大家对吃力的标准认知的不一样。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二战时的小日本野心不小,不仅侵略中国,而且前期还为南进和北进计划争吵不休,后来制定了南进、北进计划同时进行,只是因为I诺门罕事件暴露了在北方补给不足问题,而放弃北进计划,专心执行南进计划了!
日本的南进可是相当大胆的,不但和东南亚的英国人干仗,而且偷袭珍珠港,偷袭菲律宾,跟美国人也宣战了,而且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横扫东南亚,在极端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控制地盘扩大到了极致,甚至将美国压制住的同时,准备像印度和澳大利亚进军,特别是中途岛海战更是想直接将美军主力全部歼灭,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一下子损失了4艘航母,从来战局慢慢被扭转!即使是这样,美国在太平洋上与日军的夺岛之战是相当艰难的,损失也是相当的惨重。而苏联向日本选战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几乎打胜仗的日军在苏军面前一败涂地,跟美国在太平洋和日本干仗那是损失相当惨重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那么苏军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苏联和美国的军事实力在那时应该差不多的,苏军经验更丰富,美国的火力稍微强一些。而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争夺的时候,恰好是二战最激烈的时候,可以说日军将关东军等就几乎所有的主力迁到了太平洋上用来守岛,这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而美国不进要打太平洋战争,还要在欧洲对付德国,而且欧洲形势更为不好,美军也是以欧洲战场为主,对付日军自然就疲惫了一些!
其实是苏联这边,苏联向日军宣战得时候,这是美国已经在长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2天了,日军士气和精神已经被压垮了,这是的苏联完全是因为要瓜分战争的胜利果实而乘人之危向日军宣战的;而当时日军的关东军良莠不齐,很多精锐的老部队都被调到了东南亚,掉到了太平洋打仗消耗掉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和少量的指挥官,这些人都没有实战经验,在武士道的洗脑下,只会发起自杀式攻击。苏联正是看到了日本关东军的虚弱,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分三路大军进军东北结果只打了6天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后来也遇到一些不愿意投降日军部队给苏军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毕竟只是小部队,在苏联坦克大军 开路下根本就不是对手!
说实话,要不是很多老鬼子都被弄去搞美国佬,说不定苏军还是会吃大亏的。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二战前期的日军是最能打的,但是打不过后来加入的美军,德军是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但也他们也是美军的手下败将。
一说到苏军战斗力,都会夸耀苏军不但守住了苏联,还反攻到了柏林。但是他们忘记了,整个苏德战争,苏军主场作战,投入兵力是德军的几倍,战场伤亡却达到510万,比德军多了整整200万。
而且苏军取胜是靠了大量美援,在苏德战争后两年,面对的是已经没有燃油的德国军队,还取得那样的战绩,不知道苏军战斗力强大从何说起。
1940年结束的苏芬战争,苏军以120万精兵,对阵20万芬兰军队,结果付出38万伤亡,而芬兰军队只有3万名士兵阵亡。
另有一种说法是"红军的伤病员很可能超过50万",苏联红军的战死人数约为近20万,伤亡合计70万以上。
之所以没有准确的数字,一是因为苏联红军在统计伤亡时准确率一向较差,"统计只能精确到百万位——索科洛夫.《二战秘密档案》。
与苏军交手的日本关东军战斗力怎么样,我们看看一场最能说明其战斗力的虎头山之战。此战发生在1945年8月13日,当时日军只剩下最后一个制高点——虎头山壁垒。
苏军志在必得,对其发动猛烈攻势,苏联开始对通风孔,垂直井,还有地下工事开始灌注汽油,投放炸弹,想把日军全歼在地下工事里。
惨烈的战斗进行了八天八夜的战斗,阵地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直打了三天三夜,苏军用飞机狂轰滥炸,用高音喇叭喊话,但日军还是没有一个人投降,坚持战斗到了8月21日,剩下最后19名日军士兵,趁着夜色,从北面撤离虎头战场。
在这场战斗中,日本只有3000人,苏军光轰炸机就出动100多架。如果说二战中各国军队哪国投降士兵最少,日本肯定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苏军进攻东北的时候,竟然有六十多万士兵投降,那些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本兵,为什么不去抵抗而死,或者自杀?
平心而论,日本军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席卷整个亚洲,就是因为他们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无人能敌。
关东军“不堪一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是关东军主力已经被调走,剩下的是乌合之众。
关东军没有制空权,没有常规武器,是拔掉牙齿的老虎。
苏军进入东北的时候,日本投降在即。
二是开始决战的时候,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关东军已经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有人说,既然如此,日军为什么不自杀,说出来别不信,当时他们手中连自卫、自杀的武器都没有。
关东军的战斗力强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在关东军精锐都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
1945年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打算在本土跟美军决一死战。
为此,高层又从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中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武器弹药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日本国内。
为在此之前的几个月内,日军统帅部为了进行本土决战,就已将关东军山炮以上的武器和剩余的枪支、弹药,全部运回日本国内。根据很多资料记载,此时的关东军仅仅只有130多辆坦克,大炮和战机几乎都是历史的最低点。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只得下令削竹枪装备新编部队。
日本关东军最后一任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回忆说,"当时的关东军成为一支老弱病残、上学的学生和一些会讲日语的伪满洲军人组成的军队。"
"精良的武器装备也被调走了,剩下的都是淘汰下来的老式步枪,但也不是人手一支一支,弹药很有限,士兵们只能整天躲藏在军营和工事里防御"。
"到了七月底,高层已经决定放弃东北了,只是没有对下面将领说出来而已,但大家对此已经心知肚明。"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表了关于停战的广播。
关东军连夜召开军事会议,杀气腾腾的将领们要求跟苏军决一死战。
参谋长秦彦三郎说:"我们军人除了服从陛下的命令外,没有其他的忠节之道。主张抵抗到底的人,请把我的脑袋砍掉,然后再去!"大家沉默了,会场上哭声一片。
那些说苏军厉害的人,不妨假设一下,把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放到东北,苏军有把握能打赢吗?当年的诺门坎战役,固然阻止了日本关东军的北进计划,苏军实现了战略目的,但按照当时的战损比,苏军可一点也没占便宜。
苏军战胜了一支老弱病残、缺乏武器装备、更是因为上面已经宣布投降而缺乏战斗意志的关东军,战斗结果跟苏军的战斗力强弱关系并不大。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这个不能类比,美国是在日军最强盛时与其在海上开战,倭奴海军实力刚开始超过美国,历经中途岛、菲律宾、马里亚纳海战后美国才逐步占上风,麦克阿瑟采用跳岛战术攻击倭奴守备部队,基本都是跨海登陆作战,攻击部队面临倭奴坚固的地面防御工事,特别是硫磺岛一战美军伤亡六万多人,最终依靠原子弹迫使倭奴投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前苏联在倭奴人心惶惶军心不稳时集中150万打垮法西斯德国的钢铁军团攻击近百万关东军,由于从陆地进攻,其可以将攻坚火炮全部推进的前沿阵地,以炮弹开路,配合地面进攻,自然显得比美军强悍,如果让苏军进行海上作战,可能死的比美国人更多,而且打不过!
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打的是日本陆军,日本陆军在陆军强国里排不上号,美国打的是日本海军,日本海军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一种幻觉:美军打日本打的很艰难,但是实际历史数据告诉我们,整个二战,日本和美国的伤亡比要比中国和日本的伤亡比还大。美军仅仅阵亡15万人就灭了170万日军,阵亡比1:11,而中国军队阵亡400万,侵华日军阵亡50万,阵亡比9:1。
美军太平洋战争仅仅阵亡15万,日军阵亡170万。而且美国大部分陆军和空军都在对付德国,90%的战略资源都给了欧洲盟友,所以美国双脚没有用,只用了半只手就把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只是美国电影喜欢把对手拍的很强彰显自己更强。实际上除了硫磺岛,冲绳这两场战役,美军对日军都是恐怖碾压。
在太平洋战争前,美国一直把二战当作生意来打,卖给盟军和核心国武器,时不时的权衡利益支援下中国英国。苏联是用举国之力在打,而美国是对国内影响不大,整个美国当时的工业体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珍珠港日军以为彻底摧毁了美军的空军,没多久机场和海军又满了。就连日本现在的这些战略资源,都是靠跟中国俄国赌赢的几次战争才得来的身家,他的本国资本基本可以忽略。
为什么说日本要迅速灭亡中国?因为他打不起持久战。石油都一直是靠美国,日本的战争注定由美国左右。日本把握住了中国二十几年内战内耗的机会,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都是策划已久的。迅速灭亡中国也是考虑到军阀混战和物质短缺导致的贫弱,抗战期间国军老兵基本没有多少,而且许多都营养不良,同样的苏军,美军装备给国军,共军,加上有时间的训练一样可以打垮日军。
美日打时,正是日军气焰嚣张之时,士气正锐,后期苏军参战时,日军已看不到胜利可能,士气低落见底,再加苏军携欧洲战场胜利之余威,日军此时已毫无斗志,苏军得以有摧枯拉朽之势占领远东地区。苏联是陆军大国,损失几十万人,几千辆坦克飞机大炮,轻松就能补充回来。日本损失几万人,一百辆坦克飞机大炮都很难补充。
日苏如果全面战争,越打的久日本越难补充武器和军队。看看苏德战争,前期苏联损失五百多万青壮年精锐,几万架战机,几万辆坦克,十多万门火炮。后面补充了1200万青壮年精锐,几万辆坦克飞机大炮。再看看日本,整个二战陆军都只动员了300万青壮年陆军,被消灭250万后,在本土只组织了600万老弱病残。
苏联是陆地直接推平关东军,美国需要跨海投送,还是太平洋这种大洋,如果美国和东北接壤,打关东军也会很轻松。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苏联打德国那么难,美国打德国那么容易。
苏联能够获胜因为如下几个因素:1、中国军队与苏联军队一起对日军进行施压。2、苏联军队无论是飞机坦克大炮基本上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能够压制日军。3、苏军对德军作战大致结束,苏军无论是士气还是信心都有很大加成。4、经过大批量与德军的会战苏联军官以及士兵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5、日军大部分有战斗力的师团全部调到本土进行对盟军的反登陆。6、盟军也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施压,关东军方面士气低迷。
总体来说,苏联和美国面对的日本军队是不一样的,苏联面对的是日本陆军的预备队或者不是主力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相比武器优势极大的苏联来说差了很多。但美国遇到的是日本的海军,装备不差,且陆军部队也是主力,即使美国凭借他们的能力打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