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起初玩鞭炮是好奇,后来胆子原来越大。就寻求刺激!把鞭炮拿手里,点燃后等到快要爆炸的时候再扔出去。结果有一次鞭炮拿在手里,点燃了,小伙伴又在一旁打扰了一下。结果鞭炮忘记扔出去了,在手里就爆炸了😱还好威力小,手炸黑了!痛了一会就没事了。

小时候,玩具也少。春节炮竹就成为我们的玩具。看到别人家放鞭炮,就和小伙伴去抢那些没有爆炸的鞭炮。结果有一次鞭炮装兜里了,在兜里爆炸了。春节的新衣服就那样烂掉了。

还有就是和小伙伴自己制造鞭炮,用磷粉、硫磺、木炭,制作火药。然后,找青霉素的小药瓶、小竹筒。把火药装进去,感觉这样威力大、刺激。结果有一次燃放的时候都没跑远。结果都进医院了……

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一辈人,对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非常深刻,也曾有过许多有趣的故事留在我的记忆中。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的时候父母都会提前为我们准备好新衣服,新鞋👟和新袜子🧦,穿新衣服,放鞭炮,打灯笼🏮,还可以吃到平时很少供应的瓜子和花生🥜和平时吃不到很多好吃的东西,所有这些好事儿对小孩子们来说真是最盼望的时光,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记得小时候过年喜欢买一些浏阳生产的一百头一包的小红炮儿,还会买一些五百头,或者一千头的鞭炮,再搭配一些双响炮,人们称它为二踢脚。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单位里就卖鞭炮,所以每年过年我们家放鞭炮的时间最长,我们家放的烟花🎆也最多。

我每年过年都会给侄子外甥们买很多鞭炮和烟花🎆,也从来不心疼花钱,因为火药的成本高,所以给孩子们买烟花炮竹也是最烧钱💰的节日礼物了。

由此可见,俄乌战争会消耗很多武器弹药,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会给两国的经济乃至未来的全球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贯倡导全球经济一体化,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和平和经济复苏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你看!一不小心就跑题儿了吧!记得我小时候会小心翼翼地把一百头的鞭炮一个一个都拆开,放到口袋里,用一根母亲纳鞋底用的线绳,再把它点燃后娴熟地吹一吹就不容易灭了,接下来你就会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鞭炮声。

如果有些小钢炮的芯子掉落就不会发出响声,不过也没关系,可以在夜晚的时候把它从中间折断,点燃以后像烟花🌸一样喷出火花🌸可好看了。

点燃二踢脚的时候一定要胆大心细,注意安全,切忌不要伤到人,记得每年都会有一些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因为点燃烟花炮竹的时候操作不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来过年是高兴的事儿,出现扫兴的事情这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每当想起快乐的童年就有讲不完的故事,从腊月初八吃腊八饭,父母为我们购置新衣服开始就一天一天地盼着过年的那一天早些到来,一直到正月十五打灯笼🏮,玩儿到深夜还不舍得回家,真是太高兴了!

童年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所以拜托所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个记忆深刻的快乐童年,充分的玩耍将会对他们智力和性格的独立自主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起到很好的作用。

非常感谢能有机会借助这样一个话题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关注情感沟通,让世界充满爱!

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童年过春节最高兴的事当然是放鞭炮了。尤其是农村缺少文化生活,小朋友们在平常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到了过春节,渴望吃上几顿稍加改善的伙食,穿上母亲给准备的新衣服,剩下就是除夕到破五这几天放鞭炮了。

本博生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童年记忆中能够传承到今天过春节的活动中,仍然是吃饺子、贴对联和放鞭炮。过年放鞭炮图的就是辞旧迎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图个吉利、有个好的兆头。再贫困的家庭,过年也买上几串百十头的小鞭炮,家境宽裕一点的有可能买上几挂大鞭。

本博老家过春节,小朋友们在大年初一的凌晨早早起床,提着灯笼挨家挨户去捡拾那些没有炸开的单个爆竹,重点还是去那些买大挂鞭炮的人家大门外。不怕天黑,不畏严寒,也暂时忘记了饥渴,就等这家主人公起床出来放炮。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今天小孩数量已经锐减,没有了过去那种吵吵嚷嚷的轰动效应。

放炮最有趣的现象就是半大小子们的恶作剧,把只有十多颗的短鞭炮用细线绑在农家柴狗尾巴上,一旦点燃,吓得狗儿们满村乱跑、狂吠不止。胆小的狗吓得几天不吃不喝爬在地上一动不动。这种现象尽管说不好,在文化荒芜的年代也是一种穷快活的“娱乐”方式。

眨眼间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政府出台红头文件,为了环保和安全,禁止城市里的居民春节放鞭炮。孰对孰非人们还在争论。从传统文化观念上讲,失去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时间节点,给人的感觉是年味逐渐淡化,缺少了点热闹气氛。从环保安全方面来考量,确实必要禁止。原因是城市里人口密度大,高楼大厦挡住了空气交流,烟雾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影响人们的健康。当然还有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春节期间放与不放爆竹,作为普通的百姓还是听政府的,免得过大年期间让城管、警察找上门来也不吉利。

人们常说,童年是人生美好的时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出生的人们的童年可以说是伴随着苦辣酸甜长大的,不承认这一点就是否定历史。那时候的人们普遍生活水平较低,加上物资供应紧缺,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就是梦想能吃饱饭,就这点儿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也很难得到满足。(原创于:2021/01/30)

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我八岁那年,弟弟五岁。

三十晚上,家里放了一串小鞭儿。初一清晨,我和弟弟早早起了床。来到院子里,到处寻找昨晚没有燃放的小鞭。

捡到的这种小鞭,基本上没有芯儿。弟弟就把它的皮剥掉。从中间掰开。

由于小鞭儿很小,中间的炮药很少。我俩用火柴点了几次,都没有燃烧。

最后一遍,我和弟弟头靠头,开始点火烧小鞭儿。

只听见“嗤啦”一声响,小鞭燃放了!

我和弟弟几乎睁不开眼睛了。仅存的一点儿缝隙,看看弟弟。哇!脸上黑乎乎的一片。

弟弟“哇哇”大哭起来,我眯着眼睛,把弟弟领回家。

妈妈和来拜年的邻居们,正在喜气洋洋的聊天。被我们的样子吓坏了,妈妈用水,给弟弟的脸洗干净。又让他睁开眼睛看一看,敢睁眼睛了。塞了几块糖给他,弟弟看见了糖,跑着跳着,揣着胜利品跑向院子里。

而我,像一只丑小鸭。把脸洗干净,对着镜子一照:看见眉毛没有了,眼睫毛没有了。鼻梁上还有一块儿黑癍。

不敢告诉父母,偷偷的溜了出去。

找弟弟分享胜利品,因为那时的糖块儿,不能随便吃。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分享。

现在回想起来,忍俊不禁笑起来。

无知的童年,有趣的童年……。

让我的回忆变得丰满,温馨而可爱。

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我们小时候家里条件差,过年的时候父母给买一小挂鞭炮,男孩子都喜欢,但由于少又舍不得放,所以很多男孩就在年三十晚上或初一早上看谁家放成串的鞭炮就去拣掉在地上没响的,然后拿回家把鞭炮从中间掰断二次燃放,俗称放玆花。

记得我七岁的时候,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父母刚把新做的衣服给穿上(那时的孩子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就听到外面不知谁家放成串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马上撒丫子就跑去拣,那时候小也不懂事看到掉地上没响的就拣起来放兜里,拣一个放一个拣一个放一个,拣完了就往家里跑准备吃早饭,可还没进家门口兜里的鞭炮就炸了,[捂脸][捂脸]不仅炸了还把新衣服给烧了,[笑哭][笑哭]在父母的帮助下幸好人没烧着,[祈祷][祈祷]可一整身新衣服全完了,那时也不懂火药受潮了有延迟燃烧的反应。人也吓的不行了,怕挨父母揍,好在父母比较心疼我们又是大年初一,只是把父母气的不要不要的(听爷爷奶奶告戒过父母过年不能打孩子)。因此以为逃过一劫,可万万没想到过了正月十五父母还是找了个不知名的理由把我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捂脸][捂脸]

还有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记忆吗?有没有过有趣的故事来分享一下?

说到过年放鞭炮的趣事,有一个令人捧腹的瞬间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小时每逢新年将近,家里的大人们都会预先为我们准备好一身的新衣新裤,以在年三十吃团员饭之前让我们换上。待吃完了团圆饭,邻近的伙伴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吆五喝六呼朋引伴——大家兴致勃勃地揣着被鞭炮撑得鼓鼓囊囊的口袋,汇集到家附近的稻场空地上,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放鞭炮大赛”。年年如此,伙伴们似乎对旧有的传统玩法早已不再热衷,于是便想着来点新花样,找点特别的“乐子”。大家纷纷绞尽脑汁,放鞭炮新玩法自然层出不迭:有的把一根根鞭炮插在地上裸露的虫洞口,“猫冬”的虫子即刻被炸得“虫仰洞翻”;有的把鞭炮拿在手上点燃后迅速扔进近旁的水塘,直炸得水面波起浪涌水花四溅;还有的 大家新意频出的玩法自然获得了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有一个爱出风头的伙伴,偏偏觉得这些玩法仍是不够刺激!他嘚瑟地穿着一套全新笔挺的银灰色西服套装,对大伙儿的创意无不嗤之以鼻,却一心想独创一种更与众不同的新玩法让大家开开眼!恰好这时,一位村民正牵着一头老牛缓缓地从村口走过来。待老牛走进稻场时,它肥大的臀后即刻掉下来一坨坨臭烘烘的粪便来。见此情形,其他伙伴们唯恐躲闪不及,“西服套装”却瞬间来了灵感,他兴奋地嗨嗨大叫着拔出一根鞭炮,迅即插在尚冒着热烟的牛粪正中心,小心地点燃了鞭炮引信。料想鞭炮不会马上爆炸,所以为吸引大伙儿注意,他故意没立即跑开,而是对着牛粪弓着马步摊开双手——他一脸得意的神色仿佛是在为大家展示一部旷世杰作!但他毕竟还是有所顾虑的。得意完毕,他便像个滑稽的小丑般立起身子准备转身跑开。恰在他转身的一刹那,鞭炮“砰”地一声炸响了!一时间,那稀糊糊、臭烘烘、热腾腾、黏唧唧的牛粪便密如雨点般迸溅开来,他的脑勺、后背、双腿后侧即刻被沾染上了呈点状分布的密密麻麻的牛粪!他那簇新的闪着银光的西服套装,打背后看去真仿如变戏法般被洒上一层墨点!这“乐子”来得那么猝不及防,片刻过后人群中方爆发出一阵不亚于鞭炮炸响般热烈的哄笑声!始料未及的“西服套装”却只好在伙伴们的哄笑声中哭丧着一张脸,准备回家迎接妈妈一顿臭骂去了。 眼下又到了春节,不少城市虽已经禁鞭,但仍有不少偏远地方仍旧可以尽情燃放鞭炮。敬告大家,娱乐的同时,千万注意安全!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天天快乐!

(本文为风西夜昨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作品通过《悟空问答》首发,如若转载他用请务必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否则必予深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