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要说历史上的草包将军,少帅张学良应该算一个,他也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张学良,人称少帅,他既没有老子张作霖的政治精明,更没有老子张大帅的军事才能,他年纪轻轻,接手东北军后,从没打过胜仗,一败再败,虽然他年仅30几岁就任国民党陆海空军副司令,官拜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一时。

1929年7月,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与苏联红军作战,败下阵来,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了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丧权辱国。

“九一八”事变,手握东北军大权的张学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令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没放一枪一炮,致使东北三省沦陷长达十四年,他因此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1935牢,蒋介石任命他为西北剿总副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对陕北红军进行围剿,他更是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一战劳山,东北军110师覆灭,师长何立中毙命;二战榆林桥,107师受创,团长高福源被俘;直罗镇战役更是被红军打得抱头鼠窜,109师不仅全军覆没,连师长牛元峰也被击毙。剿共两个月不到,张学良的东北军便被全歼两个师。

当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民族线线,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他因此成为千古功臣。但若从打仗的角度来讲,他的确是一个草包将军。

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三战区长官部改制为“徐州绥靖公署”,第五战区长官部改制为“郑州绥靖公署”,于是蒋系八大金刚其中之二、何应钦的哼哈二将顾祝同和刘峙,都从战区司令长官摇身一变成为绥署主任,掌握着中原地区的绝大部分军权。打仗水平怎么样先不管,反正都是铁杆嫡系,不多久何应钦被撵出了国,顾祝同调升陆军总司令,薛岳接班。

(顾祝同剧照)

1946年6月,以刘峙率领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结果就是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刘峙非但没有完成任务,还在后来与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的周旋中损兵折将,整编第3师被歼后老蒋大怒,将其撤职。不久以后,新任徐州绥署主任薛岳也因为莱芜战役的大败,被老蒋以“作战不力”的罪名撤职,两个绥署主任就这样全给拿下了。

那么派谁来呢?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闪亮登场”,分设陆军总部郑州指挥所和徐州指挥所,其本人坐镇徐州,一家伙成为整个中原战场蒋军的最高指挥官。换句话说,从1947年6月起,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的对手,都是这位保定六期毕业的陆军二级上将顾墨三同学,曾经的所谓“五虎上将”之一,对此,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将军评价道:

“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败将,以庸才代替干才,在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上的更迭,正象征着国民D的日暮途穷,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粟裕将军还是比较客气的,只说庸才而没有说“草包”,而实际上,老蒋重用顾祝同,是军事上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无能而居高位,兵家大忌是也,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然南渡黄河杀入鲁西南,顾祝同遂调心腹王敬久第2兵团,同时组建王仲廉第4兵团,分路驰援。鲁西南战役最终以蒋军的失败告终,整66师等三个整编师被歼,战役失败本来应是顾祝同和王敬久负主要责任,判断失误、犹豫不决和调度无方,结果在青岛军事检讨会议上,老蒋只办了王仲廉和整32师师长唐永良,却丝毫没有追究主将顾祝同的责任。

即便是决定进行军事审判的这两位,顾祝同也分别伸手搭救,汤恩伯出面保了王仲廉,孙连仲求情饶了唐永良,反正被俘的宋瑞珂是最倒霉的,最终连个承担责任的都没有。顾祝同素有“军中圣人”之称,其实就是没有底线地护犊子,只要是自己人无论犯多大的错,都要出面帮忙,孟良崮战役整74师被歼后,黄百韬也是在老上司顾祝同的庇护下屁事没有,如此赏罚不分,蒋军自然兵无斗志。

二、刘邓大军结束鲁西南战役后,冒着大雨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对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的动作,最初顾祝同也有些怀疑,认为其有直扑大别山的征候,但是老蒋不同意,认定我军是“北渡不成而南窜”,也就是说,早晚还要渡黄河北上回到解放区。老蒋拍板,顾祝同立马改变态度,以半数主力置于黄河沿线防止我军北渡,如此参与拦截刘邓大军的兵力明显不足,最终,刘邓大军连续突破三道河流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挺进大别山区。

(反驳杜聿明)

三、豫东战役,顾祝同更是指挥的乱七八糟,这次战役成为蒋军从战略进攻完全转入战略防御的分水岭,结果他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接替陈诚出任了“国防部参谋总长”,成为蒋军名义上的作战指挥第一人。这下后果更严重了,陈诚虽然战术拙劣,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另外在意见出现分歧时,也敢于跟老蒋争辩,而顾祝同人称“顾百顺”,凡事只听老蒋的命令,上将参谋总长完全沦为一个大传令兵。

四、晋升参谋总长以后,顾祝同经常代表老蒋飞赴各战区进行部署和督战,他到沈阳,卫立煌不听,他到北平,傅作义不从,上下根本无法同心,结果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迅速以我军胜利而告终。他再去徐州,也拿不出来什么办法,只能成为了老蒋和杜聿明的联络员,最终华东蒋军一败涂地,其实各战区将领对这个参谋总长也不太服气,都知道他不过是老蒋的传声筒,毫无主见。

(郭汝瑰发言)

五、顾祝同重用第三厅(作战)厅长郭汝瑰,所以蒋军的机密作战计划,甚至下面的军长师长们还没看见时,就已经摆在了西柏坡案头,导致蒋军处处被动和每每下风,然而顾祝同却对郭汝瑰的能力和忠诚深信不疑。当杜聿明等人怀疑郭汝瑰的身份时,顾祝同第一个站出来打保票,杜聿明在回忆录《淮海战役始末》中愤愤不平地写道:

“这里我心忐忑不安,觉得上了蒋某人的当,并认为蒋某人、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局面。我想责问郭汝瑰为什么不照原定计划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同意郭汝瑰报告这一方案,觉得争也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争吵起来,反而会失了蒋某人的宠信”,后来郭汝瑰率部起义时,也没见老蒋如何处分顾祝同,因为那是土木系的“十三太保”之一。

(问的废话)

六、1949年7月,下野的老蒋直接跳上前台插手军事,重新任命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组织江南各地将军的顽抗,结果我们都看到了,那真是四面楚歌全线崩溃。12月,老蒋再任命顾祝同兼西南军政长官(胡宗南副之),部署所谓的“西南决战”,杂七杂八超过90万军队,却被不到60万解放军打得落水流花,从重庆、成都到云南,顾祝同一路部署一路失败,把“草包”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至。

1950年1月,顾祝同率领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汤尧等人,在滇南组织第八兵团抵抗和撤离,或许是感觉到不妙,1月14日顾祝同突然从蒙自机场飞台,留下汤尧代自己指挥。第二天凌晨我二野第13军千里奔袭到蒙自机场,彻底斩断了敌人的空中退路,数天后活捉汤尧,而顾祝同只差一天,几乎成为俘虏、

从此以后,顾祝同再也没有踏上大陆的土地,当然,这不影响他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最草包的将军应该是蒋介石。蒋贼介石不但丧权辱国,而且其刚愎自用,所指挥的战役基本上以惨败收场,所以成丧家之犬。

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没有之一!张将军

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我认为能荣登草包将军,非贰师将军李广利莫属。当时卫青、霍去病已经死,汉武帝急需培养新一代大将军,而李广利又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有这一层裙带关系而当上了将军。武帝朝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前有卫青、霍去病等光环的照耀,很容易形成对比,愈发显示出李广利的草包。李广利有过5次的领兵的经历,2次远征大宛,3次对匈奴作战,没有一次绝对的大胜,胜少负多,常败将军。

1第一次远征大宛。

武帝听说大宛贰师城有宝马,于是遣使者去买,结果大宛不卖,还杀人越货干死汉使者。武帝大怒,让李广利带领6000骑兵加几万步兵远征大宛。可是并不顺利,到达西域时,沿途小国害怕遭到攻击拒绝提供粮草,军队又饿又乏,从而攻打小国,可是又打不下来。最后攻打郁成城失败,李广利灰头土脸的带着十分之一的部队回到敦煌。

2第二次远征大宛

第二次准备的充分,光主力骑兵就6万,后勤补给充足。第二次队伍庞大,沿途小国无不开门迎接,中间还血洗了轮台。最后到达大宛城,硬是攻打40多天投降献马。回去只剩万把士兵,献的3000多匹马还剩1000多。也不算大胜,就是惨胜,损失六分之五军队。

3与匈奴右贤王之战

前99年,李广利领3万骑兵与右贤王决战于天山,这次斩获1万匈奴首级,可李广利军也损失2万骑兵惨胜。

4对战匈奴单于

前97年,李广利领6万骑兵7万步兵出朔方,迎战漠北匈奴单于,让匈奴包了饺子,激烈战斗十几天,最后突围,又灰头土脸的大败而归。

5三击匈奴李广利投降

前90年,李广利领7万骑兵出击匈奴。先锋部队交战顺利,打的匈奴四处溃逃。此时京城传来消息,李广利因和丞相刘屈牦密谋立储之事败露和巫蛊之祸,武帝逮捕了李广利的家人。李广利于是立功赎罪心切,盲目进军,率兵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与左贤王相遇,大胜。后来匈奴单于率军把李广利打的大败,汉军死亡甚多,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

一生5次战役,损失汉军2、3十万,虽然第二次征大宛胜利,但损失六分之五,又斩杀匈奴1万自损2万,赢得太差强人意。总体来说,还是失败的。至于他懂不懂行军打仗,不得而知,我认为他是草包将军。

历史上评选最草包的将军会是谁?有什么事迹?

如果评选历史上最草包的将军应该是战国时代赵国大将军赵括了,非他莫属。此君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书,纸上谈兵无人能敌,结果在秦国大将白起兵临城下,赵国危亡之际,取代老将军廉颇主持战局,被秦军在常平一战大败,四十万大军投降后被秦军全部坑杀活埋,导致赵国灭国,虽然现在有人替他翻案鸣不平,但是草包将军绝对非他莫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