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唐敬宗的时候,有一位国家公务员叫张韶,不是张韶涵。他在宫里上班,管针织物的印染。工作不错,稳定,收入高。他有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就不咋地了,在当时就是混子,平时以算卦为生,他的卦术准确率还不如瞎蒙,这个人叫苏玄明。
可能各位也深有感触,这人一旦闲着没事就喜欢胡思乱想,这苏玄明就是典型这种人,每天不务正业,又没人找他算卦,有一天他躺在大树下边就琢磨,干点大事。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绝妙的事情,他认为,如果张韶当了皇帝,那他不就大官了吗?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发现了发达的绝佳机会,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卦象,就去找张韶。
他对张韶神神秘秘的说道:“我算了一挂,卦象显示你有当帝王的机会,还说你当皇帝之后咱俩对坐着吃饭。”看他这小心思,忽悠张韶当皇帝,还不忘把自己带上,生怕张韶以后当皇帝忘了他。张韶一听苏玄明的话,大吃一惊,他觉得这卦太准了,他也觉得他有帝王命。
张韶回想起唐敬宗在宫里每天玩马球的样子,他觉得皇帝昏庸无能,他当取而代之。于是纠集了一百来号人,估计也是物以类聚吧,反正就有一百来号人信了他的话,一起冲进宫去,唐敬宗刚要吃饭,听到又反贼杀来了,赶紧跑了。
当张韶和苏玄明来到的时候,发现一桌子吃的,张韶觉得自己马上当皇帝了,很高兴,苏玄明也觉得自己要当官了很开心,于是他俩决定先吃饱再说,于是,苏玄明的卦居然应验了,俩人在皇宫对座而食。
当他们吃完了,正在研究下一步干什么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团团围住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没乱箭射死、乱刀砍死,反正这荒唐搞笑的造反闹剧,就此落下了帷幕。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2017年4月份的时候,日本曾多次就我国军舰穿过宫古海峡的事,大做文章。
而这个故宫海峡位于琉球群岛的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是我国进入西太平洋最近的通道。也是所谓第一岛链的一部分,因为其宽度宽(最宽处超过145海里,两倍于台湾海峡),其中间的108海里是国际海域。
既然是国际海域,谁过都可以啊!可是,日本人就看不惯我国强大,炒作我国军舰过海峡的事。
说什么,我军没向日方通报,违反日本自拟的“事先通告”规则。甚至,还派出飞机监视我国军舰,并对我舰船喊话。很明显,日本绝对是在没事找事啊。它忘了,当时是2017年,不是1937年!
逗我们呢,国际海域,爱怎么走就怎么走。
对于此事,外交部发言人吴谦发言:今后我们多过几次,日方习惯了,就好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只见一个老乡跑到驻守关卡的解放军面前耳语一番后,这个解放军战士脸色大变,急忙朝着桥对面负责驻守的解放军喊道:“拦下那辆马车!”最后通过审讯,一世英名的抗日名将王耀武就此被俘,要问这个老乡怎么知道马车上的人是王耀武?说起原因来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事情要从济南城被解放那天说起。
国军中难得的清流王耀武我们都知道王耀武是国军高级将领,但他在国军中既不拉班也不结派,却能身居高位,不得不说他左右逢源的本事了得。当然,这并不是贬低王耀武,在当时国军的环境中,想要出人头地没个靠山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王耀武在国军中却没有什么靠山,但他几乎不得罪人,和国军中的高层关系都极好,与张灵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山东大汉王耀武
性格八面玲珑的王耀武在家里却是另外一面,生活朴素,非正式场合他从来不穿皮鞋,一双布鞋他觉得比皮鞋舒服。在那个国军高级将领几乎都三妻四妾的年代,王耀武和妻子郑宜兰的感情却极好,就是很反对郑宜兰打牌。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王鲁云,王耀武可以说是最上心的,每次回家,王耀武都第一时间绝对是抱起迎出来的女儿,每年女儿生日,王耀武就算在外征战也会托人带点小玩意儿回家逗女儿开心。
王耀武对部下也没得说,每次有相熟的战友战死沙场,王耀武都会善待他的家人,并难受很长时间。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1948年9月24日济南城,王耀武所部被解放军挤压到只剩一块400平方米左右的阵地决心突围时有人愿意跟随。
王耀武
突出重围要知道,面对解放军的围攻,很少有国军部队能突围成功的,王耀武就这样带着参谋杨筠、副官宋广义等人在特务团的掩护下从大明湖北极阁的地道出了济南城。
出了济南城,可以说再想要抓到王耀武已经很难了,因为王耀武还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他深知带着这一群人是不可能逃脱的,所以他在离开济南城后的第一时间就说道:“我们人多,目标大,一起走最后谁也走不掉,这些钱你们拿着,把军服和枪支就地埋了,各自找个地方安心过日子吧,解放军不会为难你们的!”
解放济南
说话的同时,王耀武把身上带出的财物几乎都拿出来分给了特务团的战士,只留下了剩下几人一路到青岛所需的钱。但沿途并没有王耀武想的那么顺利,他们多次遭到盘查,虽然几人的伪装没有被识破,但还是很危险的。
几天后,几人来到一个村子,王耀武又将身上的财物分给了杨筠、宋广义几人,让他们分开逃往,自己身上只留了两个元宝、10块大洋和当时在解放区流通的北海币10万元以及一张假的过路条。
100元北海币
几人分开后,王耀武用身上的钱雇了一个叫乔玉容的当地百姓,让他驾着马车带自己到青岛去,并对路上可能遇到的盘查做了准备,王耀武假扮乔玉容的侄子,称二人是在济南开餐馆,战火把他们的餐馆摧毁了,不得不前往青岛投靠亲戚,为了逼真,王耀武还在自己腿上贴了一张膏药,称自己的腿也在战火中被炸伤了。
这样的安排可谓是天衣无缝,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王耀武绝对可以顺利到达青岛乘船逃往南京。但谨慎了一辈子的王耀武最后却因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日常小事露出了马脚,最终被俘。
马车(并非王耀武和乔玉容)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王耀武的完美伪装,果然一路顺畅,混在人群当中顺利通过了章丘、张店、临淄,还顺路搭载了几个同样是逃难的难民。这天早上,王耀武一行来到了一座大桥前,桥的背后就是青岛了,可以说是王耀武逃脱的最后一道关卡,只要过了桥就天高任鸟飞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王耀武的独自不争气地叫唤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头天晚上吃错了什么东西,疼得王耀武冷汗直流。由于此时大桥前正在排队等待盘查通过,所以马车行进得很慢,王耀武自然是忍不到过桥后再解决问题了。
茅厕(并非当年王耀武解决问题的那个)
于是王耀武下了马车,来到大桥前的一排民房处寻找茅厕,找了几间民房后终于找到了一处简陋异常的茅厕,茅厕几乎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换做以前,王耀武肯定是不会在这里解决问题的,但这个时候谁还管得了那么多,王耀武麻溜的解决完问题,擦完屁股后轻松地上了马车。
但就在王耀武的马车通过桥前面的哨卡后没多久,一个当地的老农突然来到关卡前,找到解放军战士耳语了几句后,解放军战士一惊,急忙朝桥对面哨卡的战士大声喊道:“拦住那辆马车!”
王耀武此时并没有惊慌,淡定地接受解放军战士的盘查,按照事先和乔玉容的约定,王耀武把编造的事情说了一遍,显然解放军战士不相信。这个时候,那个老农也走了过来,说道:“长官,刚才他在俺家上厕所时用的是白色的手纸,穷人哪里用得起啊!”
洁白的手纸
王耀武一听,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自己的一时疏忽。按理说王耀武年幼时家里也困难,和寻常人家一样都是用草纸,不应该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才对,但身居高位多年,加之当时情况紧急,王耀武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但王耀武还是拒不承认自己是国军高官,只是说自己这几年在济南开饭馆赚了一点钱。但解放军战士还是把王耀武一行押回了指挥部进行隔离讯问,王耀武是见过世面的人倒还淡定,但乔玉容哪里见过这场面,当场就把王耀武顾他和编造身份的事情说了出来,但他也不知道这个人就是王耀武。
最后,解放军战士从王耀武身上搜出了一把手枪,上面还刻着“美军中将麦克鲁赠”的字样。至此,王耀武还想抵赖称这枪是他在战乱中捡到的,但解放军战士通过画像比对,以及王耀武常年佩戴军帽压出的印子断定这个人就是王耀武本人。
特赦后的王耀武
结语我相信王耀武事先绝对想过自己被俘或战死的场面,但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结局竟是因为一张手纸。曾经叱咤战场,面对日军毫无惧色地将军英明、谨慎了一世,最后却因为闹肚子、擦屁股这样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二百五的由来
(一)战国时期,大家都知道有个苏秦,他是个纵横家,四处游说六国共同对抗秦国,有一天他在齐国被刺杀了。齐王非常生气,于是想出一个计策,他把苏秦的头割下来,然后鞭笞他的尸体,弄得很惨的样子,然后对外宣称说苏秦是个大坏蛋,非常感谢有义之世杀了他,然后准备黄金一千两来奖励刺客,请刺客领赏。结果有四个人前来领赏,齐王一看气笑了,问那四人该怎么分,其中一人说,这好说,每人二百五十两黄金不就行了?齐王一听更生气了,拍案叫到:“把这四个二百五给我拖出去斩了!”但这四个都是替死鬼,真正的刺客是秦国派来的,已经逃回秦国了。后来人们用二百五形容傻瓜,贪心钱财的人。
还有其他好几个说法。
(二)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四)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说两个历史上发生的,关于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事件的时候,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吧。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搞笑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大智慧,有的时候很多事情能够做成做好,搞笑的天赋是不能少的。
这在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开始举例,看看周恩来总理是如何用搞笑来处理棘手事件的。
在一次西方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他对周恩来总理说,我去过你们中国,但是,我对中国的一件事情十分的不明白,就是你们中国的路明明是人走的,为何要叫马路呢?
相信听到这个提问,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很显然提问者是不怀好意的。
但是,面对这个问题,周恩来总理觉得不回答他会显得自己有点不礼貌,这不像我们大国做事的风格。
可是,实话实说的话外国人可能很难理解。
于是,周恩来灵机一动,他就说了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我们把走得路简称为马路。
周恩来就用这样搞笑的形势,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给解答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美国的记者,他看到周恩来总理的上衣兜里放着一个美国制造的笔,然后他就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那么大,难道连一个笔都制造不出来吗?
周恩来总理听说之后笑了笑,然后他说道,说到这个笔呀,还是大有来头的,你知道抗美援朝吗?
这个笔就是抗美援朝之后,朝鲜人民为了增进中朝之间的友谊,他们送给我的纪念品。
周恩来总理一这样说,美国记者就羞愧的底下了头。
你看看用搞笑的形势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很机智呀。不得不说搞笑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大智慧。
当然了关于周恩来总理处理的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中国人民最为敬仰的领导人之一。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全心全意为我们人民服务的态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是人民心目中的好总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位开国大将陈赓。他就是《亮剑》里面386旅旅长的原型。这个人文武全才,在黄埔一期的时候,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
他不但文能提笔断字,登台演戏,武能带兵打仗,冲锋陷阵,还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在特科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一生堪称传奇,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而且他为人幽默风趣,能够博得大家的喜爱,搞笑当然也是他的专长之一。这也体现了他的个人魅力。
在南昌起义的时候,陈赓身负重伤。他离开部队去上海寻找党组织,在海员的帮助下,他混上了一条去上海的轮船,住在轮机舱里。当轮船路过汕头的时候,因为起义军在这一带失败,很多起义军官兵也想方设法混上这条轮船去上海。
当时担任起义军师长的周逸群也混上了轮船,他挟着一张席子来到轮机舱倒头就睡。陈赓看在眼里,便假装看报纸。他用报纸遮住脸,故意自言自语的说明,“这报纸的消息真灵光啊,这周逸群刚上轮船,这报纸上就登出来了。”
周逸群吓了一跳,后来听着听着,发现是陈赓,两位战友一见面,开怀大笑。
后来,陈赓担任了军事指挥员的职务,抗日战争中,他担任了八路军386旅的职务。他带领386旅痛击日军,使得日军对他和他的部队恨之入骨。日军组织了对他的部队的大扫荡,在装甲车上贴着“专打386旅”的标语。每到一地,就先问当地部队是不是386旅的部队,不是的话扭头就走。陈赓和他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美军观察团称作“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赓的部队打出了很多胜仗。其中,在山西,陈赓消灭了国民党的所谓“天下第一旅”,国民党军第一师第一旅。这支部队是胡宗南赖以起家的部队,装备好,老兵多,思想顽固。谁知道这样一支王牌军,一上战场就被陈赓的部队消灭了。
该旅的旅长黄正诚是留学德国的高材生,他对失败极不服气。在把他清查出来后,他多次对我们的干部抱怨,我军打仗不讲章法。
后来陈赓和他谈话的时候,黄正诚又说的此事,他说,“我的兵力没有展开就被你们包围了,火力没有发扬,我的失败也不能显得你们多么高明。”陈赓当即训斥他,“我就是不让你把兵力展开,就是不让你发扬火力,你有什么不服!”
陈赓的训斥如醍醐灌顶,黄正诚再也不敢犟嘴了。这也是当时那些迷信正规战的国民党军的一个普遍的误区。他们打了败仗,没法解释就说,“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的战术超越了条令范畴。”
陈赓平日里幽默风趣,很多他人办不成的事情,在他那里手到擒来。比如彭德怀元帅,平日里不苟言笑,只有陈赓能够让他开怀大笑。
有一次,彭德怀到陈赓的部队视察。陈赓让做几个好菜给彭总改善一下伙食。他手下人怕挨骂,陈赓说包在他身上。
到吃饭的时候,陈赓对彭德怀说,中午请彭总吃饭,吃的都是本地的一般特产。彭德怀欣然答应了。先开始上的都是些普通的菜,彭德怀吃得很香。不久上了一盘鱼,彭德怀不吃了,问陈赓哪里来的鱼。陈赓解释说,这鱼是当地河里野生的,是大家为彭总专门去捞的。彭总也就继续吃下去了。
可不久又上了一盘鸡。彭总立刻虎着脸质问陈赓,这鸡不是河里野生的吧?陈赓解释说,我们这里的鸡都是吃河里的鱼长大的,也跟河里野生的一样。彭总面对陈赓无可奈何,只好就坡下驴,大家高高兴兴吃完了饭。
虽然这些事很搞笑,但是,陈赓一生光明磊落,不图名利。他的幽默是与生俱来的,是他的天性。这也是他善于与人交流,团结同志的一种手段。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