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这也是希特勒在没有彻底解决掉英国的情况下,急于发动对苏战争的主要原因,斯大林趁德军主力与英法联军在西欧大战无暇东顾之际,小动作频频一点也没有闲着,让希特勒大伤颜面和脑筋。1940年5月24日,当法国战役达到高潮时,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却在日记中写道:“由于俄国集中部队对付比萨拉比亚,东方局势日益逼人”。
(约德尔上将)
比萨拉比亚又是哪里呢?它是罗马尼亚东方的一个省,并且是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从沙俄手里夺去的地盘。在二战德国的盟友中,罗马尼亚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德国人严重需要它盛产的石油、粮食和饲料,可以说对支撑战争性命攸关。不仅如此,苏联还要求归还另外一个省布科维那,在完成军事集结后的6月26日晚上,莫斯科向罗马尼亚发出了最后通牒:不给就打!
约德尔的日记就是针对此事,因为罗马尼亚军队的总参谋部向老大德国求援了,然而德国暂时无力应对斯大林的“趁火打劫”,只能压迫罗马尼亚政府暂时屈服。外交部长里宾特洛夫在希特勒的授意下,通知驻布加勒斯特的德国公使,要求他劝告罗马尼亚人接受条件,结果就是两天后苏军开入了上述地区。德国人松了口气,总算没有失去全部罗马尼亚而保住了油田,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希特勒的愤怒和委屈。
(斯大林)
不仅如此,斯大林还盯上了位于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1940年6月14日,当德军牛皮哄哄通过巴黎凯旋门的时候,苏联政府已经向立陶宛政府提出了限9小时答复的最后通牒,要求它的政府主要阁僚必须全部辞职、逮捕反苏人士、接受苏军进驻。虽然小小的立陶宛接受了通牒,但是苏联方面仍然认为“接受的不能令人满意”,次日苏军便开进立陶宛,占领了这个唯一与德国领土接壤的波罗的海国家。
在其后的两天里苏联政府如法炮制,分别向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了同样的最后通牒,然后也出兵实施了占领,经过必要的整肃后,1940年的8月3日、8月5日和8月6日,这三个国家都被“接纳”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我们看二战电影里,曾经出现过爱沙尼亚籍的党卫军与德军并肩作战,共同对抗苏军,就是源于这样的历史事实。
(里宾特洛弗)
在苏德两国瓜分波兰之前,曾经签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这个条约的签定双方确实是各怀鬼胎的,希特勒的思想里是肯定要向东方扩张来“拓展日尔曼人的生存空间”的,但是他需要先打垮英法,所以不得不暂时与苏联妥协,以免陷于两线作战。而斯大林则乐得看见德国与宿敌英法火拼,并趁此机会扩大势力范围和加大战略纵深。
也就是说,尽管苏联并不缺乏战略资源,但是对德国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看看地图就知道,苏联入侵和索要的地盘,都位于苏德两国之间的敏感地带,如果苏军前出至上述地区驻防,一旦苏德战争爆发,苏军的防御纵深将大大得到延长,莫斯科才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从后来苏德战争的实际进程来看,斯大林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德军就是在攻击到莫斯科很近的地方时,才渐成强弩之末。
(苏德军队在波兰会师)
斯大林干的非常彻底,苏联方面甚至驱逐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德国领事,希特勒被严重打脸,但是他只能选择忍让,他必须努力保证陆军一次只在一条战线上作战,期间对高级将领们秘密发表讲话时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够反对俄国”。而斯大林迅速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两个省份的行动,坚定了希特勒尽早对苏作战的决心。
其实更早还有个苏芬战争,因为在1939年8月23日签定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曾经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即对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进行了势力范围划分,其中芬兰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在波兰亡国后不久,苏联遂于1939年10月5日紧急邀请芬兰政府代表前来谈判,在谈判中建议双方签订互助条约以便共同保卫芬兰湾,同时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
(希特勒接见莫洛托夫)
芬兰没有完全答应苏联的条件,于是苏军以“曼尼拉事件”为借口,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边防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遭到拒绝后便宣布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出动45万大军入侵芬兰,这就是著名的“冬季战争”。虽然芬兰人给苏军以大量杀伤,但终究国小势微,在苏联的不断增兵下被迫求和,丧失了40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和重要的汉科半岛。
所以我们看,斯大林在这一时期的所做所为,战略目标并非是攫取资源,而是抱有两个中心目的,其一是借机复仇,即恢复一战时期、战后被割让和已经独立的俄国旧疆域,其二是预作准备,即考虑到将来苏德间必有一战,及早建立态势对苏联有利的东方战线。当然这么干的后果不仅破坏了若干国家的独立或领土完整,同时也将他们彻底推到德国一边,成为后面德军进攻苏联时的帮凶。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题主要问的主要是苏联在二战前期为什么不声不响的入侵芬兰,还伙同希特勒瓜分波兰,顺手牵羊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吧?这些虽然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但苏联的钢铁导师斯大林也是出于加大自身防卫圈,拓展战略纵深考虑的。
1939年9月17日,苏联趁火打劫出兵进攻波兰。在德国和苏联夹击下,波兰迅速亡国。波兰灭亡后,苏联和德国开始瓜分了波兰的领土,这次瓜分中苏联得到的要多一点。而且苏联在占领波兰期间还制造了著名的卡廷惨案。屠杀了2万多波兰人。
除了占领波兰,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还向芬兰发动入侵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就是苏联想要芬兰南的部卡累利阿地峡。这是一个战略要地,易守难攻。苏联想要用更多的领土和芬兰交换,结果芬兰没有同意。因为卡累利阿地峡是芬兰的战略要地,关乎着国家的安全。苏联所给的领土都是蛮荒的无人区。所以芬兰没有同意。苏联当时前后派了百万大军进攻芬兰,最后惨胜。芬兰被迫割让领土给苏联。1940年3月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
还有就是顺手牵羊,假道灭虎,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进攻波兰的时候,也随便找了个借口进攻爱沙尼亚,之后相继入侵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到了1940年后,苏联正式吞并了这三个国家,成立了傀儡政权,并且加入了苏联。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德国和苏联都砸积极扩张。那么,苏联当时为什么要扩张呢?
首先,苏联有一位比肩彼得大帝的钢铁导师,他雄心勃勃,手腕强硬。为了防止德国入侵,拓展战略纵深,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囗,苏联想要在西面建立一条防御线,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有很多地方都是平原,好多地方无险可守。而重要的战略要地都在苏联西面的国家手中,并且这些国家和苏联都是先天就有不共戴天之仇,钢铁导师担心这些国家到时候对自己不利,一旦跟希特勒的话,苏联的处境会非常危险。苏联为了自身安全只好长痛不如短痛。
其次,苏联占领的这些地方在十月革命前都是沙俄的领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也给这些沙俄势力影响深的地方带来趁机独立的机会。由于伟大的温柔的列宁导师一时考虑不周,把继承下来的沙俄衣钵由中央集权利变成了更加自由平等的苏维埃联邦制,比如中亚五国地区,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这些地方原来都是沙俄征服的,并且征的他们服服贴贴,没有脾气,无任何讨价还价余地。而温柔导师为显示布尔什维克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事业,给了他们尊严和人格,主动在这些原沙俄征服区实行苏维埃联邦,共建社会主义大家庭,其他国家都加入了苏联大家庭,剩下的上述五国却冥顽不灵,没有加入。
如今导师已永远告别全世界无产者,钢铁导师可不管这些教条,他对这些地方有很强的故土情节。毕竟这些地方沙俄统治了很多年,对于钢铁导师来说,这个和收回领土差不多,包括钢铁导师的故乡格鲁吉亚。
最后就是当时欧洲乱了套,钢铁导师也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范围。由于德国的入侵,英法在欧洲的主导体系已经彻底崩溃。这时候很多地方出现权利真空,所以苏联想要进入趁火打劫,趁机扩大自己的面积和势力范围。事实证明,二战后这些地方也都进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在美苏争霸的时候,是苏联坚强的后盾,这说明,钢铁导师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钢铁导师赤裸裸的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就是不对的。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苏联入侵波罗的海四国、芬兰和波兰与资源无关,而是斯大林想恢复原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一战让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苏联是在俄罗斯崩塌的废墟上建立的。波兰、波罗的海四国和荷兰原属于俄罗斯帝国,一战时全部独立。列宁建立苏联后,他的目光根本不在苏联而在全世界,他要推动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发展,所以他并不在意苏联的版图问题。斯大林上台后脚踏实地的进行苏联的建设,小有成就之后,他就想恢复而来的俄罗斯帝国版图,借希特勒在欧洲四处折腾的机会,开始对这些地方下手。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首先进入30年代后,德国不断的扩张,使得原来德国离开苏联近千公里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一半都不止。然后一直在反苏,苏联心知肚明,西方也是全力支持德国入侵苏联。所以苏联和德国所谓的和协基本说是临时性的,双方都在争取时间备战。因此苏联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入侵波兰,入侵芬兰都是为了扩大战略纵深,战争爆发的时候好延缓德军入侵的速度,靠广大的国土来拖住德军,从而可以使苏军从容调集二三线的后备军力来抗击并击败德军的进攻。
因此,可以看到30年代中后期,基本就是欧洲德国入侵开始之后,苏联最后是坐不住了,为了防御德国相当大可能性的入侵,而不得不开始进行扩大国土纵深的工作。30年代后期,德国占领诸多国家之后,以及中欧东欧基本都倒向德国后,苏联也是加快了扩大国土纵深的准备工作,到德国进攻波兰的时候,双方的动作是达到鼎峰的。
这使得苏联在这方面的历史记录是相当烂的,可以说是烂大街的,但效果也是极明显。因为占领了一半左右的波兰国土,一下子把战略纵深扩大了许多。这也是为什么德军从6月开始从三个方向进攻苏联,一直打到冬季到来,都没有能打到莫斯科。除了苏军顽强抵抗外,就是极大的国土面积帮了苏军大忙。如果类似法国那样的国家,基本就是一个月左右被德军闪击战给击败了。
所以弱国不止没外交,连生存权都是大问题,历史上面小国被消灭,永远成为历史的不知道有多少。弱后就要挨打这一条,永远不会有错的。而且不止挨打,亡国灭种都不是不可能!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苏联和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其实这种说法倒也不算错,而且苏联人在二战中干的不要脸的事情,还不止这一桩。斯大林以战争为借口,乘机扩大领土,侵略吞并主权国家,可算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德国已经在欧洲横行无忌,眼看希特勒就要把目标指向苏联,斯大林坐不住了,面对很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他必须做些什么。
斯大林的做法很有趣,那就是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换句话说,就是在保持原有国土面积的同时入侵其他国家,将其占为己有,让这些土地来化解德军的兵力速度优势,用空间换时间,用这些侵占来的土地,换取苏军动员的时间。
波兰就是这样被牺牲的。二战期间,波兰的位置非常重要,拿下了波兰,纳粹德国也就有了向东挺进的跳板,朋友对于苏联来说,拿下波兰就在自己的边境的西陲竖起了一块大大的盾牌,以波兰作为防火墙,充当抵御德国的第一道防线。
将来苏德战争爆发,很有可能在波兰境内大打出手,如果顺利的话,战火未必会蔓延到苏联国内,这就是苏联当家人斯大林打的好算盘。
可以说谁占领了波兰,谁就掌握了将来可能爆发的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什么时候开打,怎么打,都将由占领波兰的一方决定。苏联人深知这一点,纳粹德国同样知道。
于是这两个国家就各怀鬼胎的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签署一周后,德军就大举进入波兰,作为德国人的盟友,苏军也毫无意外的出现在波兰境内。弱小的波兰就被两大流氓瓜分了。
苏联不止和德国瓜分了波兰,还趁机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波罗地海三国在苏联大革命之后,曾经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这三个国家在人种以及宗教上和苏联国内的绝大多数人口不同。
他们在原有的俄罗斯帝国框架内,并没有归属感,所以当俄罗斯帝国灭亡之后,他们就顺势独立。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又被恶魔盯上了,斯大林借口防御德国,悍然出兵吞并的这三个小国。
不仅如此,苏联人还和芬兰人大打出手,原因只是因为苏联人想要和芬兰人交换土地,苏联人打算用自己国土的边角料来换取芬兰最重要的卡累地区,结果遭到芬兰的拒绝,苏芬战争爆发。
强大的苏军竟然在芬兰被芬兰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最后用人命填才获得惨胜,苏联人的这种做法导致芬兰在二战后期倒向德国,而波罗地海三国则出现了大量的德国带路党。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人吞并的土地一口也没有吐出来,全部被他们消化。波兰虽然复国,他们被苏联人侵占了,土地一分也要不回来,只能割肉补疮,把德国的一些土地补偿给了波兰,波兰首都华沙从战前的西部城市到战后成了东部城市。
在这一点上。苏联人可谓是二战真正的大赢家,趁着战争开疆拓土,实在是让人佩服。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因为苏联的贪婪本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