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用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护士跟田雨转述的情节来说,李云龙重伤昏迷后,一度惊动了野司一二三号首长前来探望,相比之下赵刚都算“小首长”了,可见李师长负伤影响之大。可惜他的两个老战友加兄弟却来不成,因为有基本的历史环境在那摆着,所谓小事件折射大历史,不能出格。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其实在时间上是有所交叉的,辽沈战役开始的最早,它以东北野战军1948年9月南下北宁线作战为起点。而平津战役则只有在东北野战军胜利结束东北战事后,主力挥师入关才能发起,毕竟华北野战军在与傅部的兵力对比上,仍然处于劣势,大约30余万对55万左右。
特别注意两个时间节点,第一是东北野战军主力约70万人的秘密入关时间,是1948年11月23日;第二是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将军指挥的解放天津战役,总攻时间是在1949年1月14日。这里面还有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了防止傅部绝望之下不顾一切的南逃,西柏坡曾经特地命令华东野战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这才叫整体战略一盘棋。
而淮海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于同年11月6日发起的,以华野主力南下歼击撤退中的黄百韬第七兵团为爆发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直至1949年1月中旬才完全结束。《亮剑》中华东野战军某纵2师师长李云龙,实际是在第二阶段的追击作战中身负重伤的,准确时间点根据历史事实推算,应该在1948年底,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
《亮剑》中的晋西北铁三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分道扬镳,李云龙继续留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前身),之后转隶给华野指挥,主要战场是在华东地区。而丁伟和孔捷去往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前身),并且进步比李云龙快的多,先后都当上了纵队司令员(后来的军),剧中介绍,丁伟在辽西围歼战时已经是纵队司令员。
当李云龙和楚云飞对决负伤时,正是平津战役的关键阶段,作为野战纵队的军事主官,丁伟和孔捷率领的部队要么是在包围北平,要么是准备攻取天津,是不可能丢下部队离开前线的。别说李大脑袋只是重伤,就算牺牲了两位老战友也来不及参加追悼会,战争年代,胜利第一,个人感情靠后。
再退一步,就算东野总部允许两个纵队司令员同时离开战斗岗位,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允许。从平津地区到徐蚌战场路途遥远,当时一无高铁二无高速公路,总不能让林总给他们俩派架专机吧?想都不用想。说句老实话,战争年代的负伤牺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戎马倥偬,丁伟孔捷能不能得到消息都两说着。
更重要的是,当时华北大部并未完全解放,从平津赶到华东还需要穿过一些敌占区,让两名东野纵队司令员冒这个风险是不可想象的。直到1949年1月22日北平敌军才正式接受和平改编,此时淮海战役已经完全结束了。
平津战役结束以后,虽然李云龙尚未出院,但是丁伟和孔捷还是不能来探望他,因为更改番号为“第四野战军”的88万大军,其战略目标已经确定为中南地区,即从河北经河南地区南下武汉,负责歼击桂系的白崇禧集团,仍然与华东野战军不在一个战略方向上。
赵刚情况当然不一样了,他当时的职务是华东野战军二纵副政委,距离后方医院最多百十里路。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有将近三个月的休整期(4月份渡江战役),赵副政委显然是有时间有条件探望一下老搭档的。然而大军一旦过江,赵刚其实也不能再来了,李云龙追田雨都只能电话通报给赵政委,所以伤愈之后必须带着警卫员紧赶慢赶追部队了。
所以《亮剑》直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间,才安排三位四方面军的老战友相聚,那是符合军事历史的。把亮剑的故事情节和演绎成分抛开,熟悉一下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间点,也是不错的看点。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因为丁伟、孔杰和李云龙的距离太远,加之当时平津战役打得正火热他们根本无法脱身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可谓是英雄惜英雄,但两人属于不同的阵营,势必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先见就毕置对方于死地。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私交归私交,战场上有战场上的规矩,我把他干掉,国军就少了一个能打的将军,国民党垮台的就快,反过来也是这个道理!因此,赵庄一战,两个老朋友都差点被对方干掉。
李云龙受伤住院,野战军的首长、包括纵队首长都来看望他,老搭档赵刚更是抛下手里的工作,到医院看望李云龙直到他脱离危险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而丁伟、孔杰是李云龙的老战友了,又是一个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弟兄,按理来说应该前往看望李云龙,为何直到李云龙出院他俩都没有出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抗战胜利以后,苏联人将从日本人手里攻下来的东三省交给了共产党,丁伟与孔杰所在的部队奉命出关,接管东北防务去了。国共内战爆发以后,全国的军队进行了统一的编制,李云龙所在部队隶属于华东野战军(后改名为第三野战军),司令是陈毅,主要负责华东和中原战场。而丁伟和孔杰的部队隶属于东野(后改为第四野战军),司令是林彪,主要负责东北和华北战场。他们和李云龙相距太远,加之当时的交通还不是特别发达,因而没有去看望李云龙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事紧张,无法脱身。李云龙受伤是在淮海战役中期,国共双方打得正激烈。而丁伟和孔杰应该是刚刚打完辽沈战役,转身投入到平津战役中去了,当时傅作义在平津地区有多达50万人马的军队,对东野来说是一个硬茬,他们作为一线指战员自然是很难脱身去看望李云的。
因此,我们才看到丁伟和孔杰直到李云龙出院都没有前往医院看望他。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丁伟和孔捷不是不想来,而是根本不知道
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后期,在与楚云飞的对阵中不幸负伤的,多亏了段鹏舍命相救、田雨慷慨献血,才保住了李云龙一条命。
李云龙能够活下来,运气占了很大成分。就连武田医生都说:这要靠病人自己的求生意志。可见李云龙负伤之重。
那么,李云龙负了这么重的伤,为什么只有赵刚来看他呢?
赵刚正好在附近赵刚此时已经与李云龙分手了,已经不在二师当政委了,而是被抽调到政治部主持工作。恰好他大学老同学陈少游也参加了这场战役。
于是赵刚奉命潜入敌方阵地,策应陈少游师起义,为这次战役的胜利立下大功。
由此可以推断,李云龙和赵刚是在同一个战场上,相隔并不远,所以能够赶到李云龙身边。
而孔捷和丁伟,一个跑到了东北,一个跑到平津,和李云龙隔着千山万水,怎么可能来看望他呢?
情有可原。
通讯不便赵刚和李云龙在同一个战场上,并且同在一个野战军。赵刚是上一级机关的政治工作人员。
淮海战场上,李云龙已经是师长了。师级干部作为高级指挥员,在战场上的伤亡非常罕见,所以李云龙受伤,迟早会在军内传开,赵刚总会知道的。
再者,李云龙的名气实在太大。粟总接见他的时候,外面那么多司令、军长的,粟总却先接见李云龙,充分了李云龙的部队中的地位和名声。
而李云龙的二师,更是华野的一支强军,大名鼎鼎!跑得快、打仗凶、抢东西也厉害,这样一个有”名气“的师长受伤,即便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赵刚能不知道吗?
可是孔捷和丁伟,就和李云龙隔太远了,兵荒马乱的,怎么联系?就算是李云龙后来在医院时,伤情稳定下来之后,也没法和他们联系啊!
难道动用宝贵的电台资源去联系?信不信老师长、大旅长能把李云龙骂成狗!
情节和角色的需要很显然,赵刚也是主角之一,所以他亮相的机会也更多,而在小说中,赵刚也是作者设置的主角,当然要赵刚多亮相了。
而从角色设定来看,李云龙这个大老粗,和赵刚这个大学生从相互看不顺眼,到好得穿一条裤子,更有看头。
而且,赵刚的演技也更适合演这种对演技要求比较高的“独角戏”。那一段独白,感人至深、催人肺腑!
孔捷和丁伟,更适合那种“粗线条”的,阳刚式的情感表达。
结论:丁伟和孔捷不是不想来,而是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放下部队跑来看他。要知道,这时候是两支队伍为争夺天下的时候,谁敢掉以轻心。此时的丁伟和孔捷,都已经是师级指挥员,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不来不代表感情不好,生死关头,丁伟和孔捷,同样会毫不犹豫地帮李云龙挡子弹。战火中淬炼出来的战友感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比拟的。
最后,李云龙在医院忙着谈恋爱呢,哪有时间想丁伟和孔捷!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友,抗战时都在129师当团长,被称为“晋西北的铁三角”。但是抗战结束之后,三人分道扬镳。李云龙仍然是刘邓的部下,因期间帮助华东野战军打过一次援,李云龙就从中原野战军变成华东野战军了。而李云龙的另外两个战友丁伟和孔捷则去了东北,并当上了纵队司令(军长)。
《亮剑》中,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期间受伤的。淮海战役的时间为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11月22日;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7日;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8日至1949年1月10日。李云龙受伤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这个时候他的两位战友在干嘛呢?辽沈战役刚刚结束后不久,东北野战军没有修整,而是马上南下,和华北野战军一起发动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开始的时间为1948年11月29日,此时李云龙的战友正在华北作战,两位纵队司令员(军长)不可能放着前线的部队不管,抽身通过敌人占领的地区去看望受伤的战友李云龙。渡江战役之后,四野(东北野战军)从两湖进军两广、三野(华东野战军)进军福建、二野(中原野战军)进军大西南,晋西北铁三角一直没有机会相见,直到国内和平之后,三人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才相见。
那么赵刚为什么能探望受伤的李云龙呢?廖运周成功起义之后,赵刚因功升任纵队副政委。赵刚和李云龙虽然不在一个纵队,但是赵刚和他的两位老战友相比,距离可就近多了,只要有时间就能在后方医院看望受伤的李云龙。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兄弟之情最铁莫过于生死之交,李云龙受了重伤,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患难兄弟丁伟、孔捷没来探望肯定是由原因的。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李云龙和楚云飞,这对曾经一起携手抗日的好兄弟,因为各为其主,不得不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两位抗日英雄同时倒在血泊中,楚云飞前胸中弹,而李云龙被18块弹片击中,全身血肉模糊。
李云龙中弹后,生命垂危,被部下迅速送到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李云龙在接受手术时,继续输血,不巧的是,医院血浆用尽。
正在危机关头,同为O型血的护士田雨挺身而出,挽留了李云龙的生命。
李云龙动完手术后,仍昏迷不醒。赵刚此时正好闻讯赶到,看到曾经活蹦乱跳的老搭档,如今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知,赵刚心痛不已。
他握着李云龙的手,跟他诉说他们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一起并肩作战,砍杀小鬼子的酣畅淋漓。或许是这些往事触动了李云龙的回忆,他苏醒了,赵刚紧悬的心终于放下了。
大大咧咧,生龙活虎的李云龙回来了,他恢复的很快,因为有爱情的滋润。
故事到这里,就出现了题主的问题,老搭档赵刚来了,而同为好兄弟的丁伟、孔捷怎么没来呢?当然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赵刚能来的那么快,是因为他们同属华东野战军,相距很近,而且赵刚是纵队政委,不是军事主官,所以能第一时间赶过来看望李云龙。
而丁伟、孔捷属于东北野战军,此时正在天寒地冻的东北那旮瘩,相距千里。
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受的伤,故事发生在1948年12月份左右。而此时东北野战军正在发动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整编,部分留守东北清剿国民党残余势力,而另一部分于三月份开赴关内,参加渡江战役。
从时间上看,战事紧张,孔捷、丁伟同为军事主官,根本无法抽开身来看望李云龙。
楚云飞得知李云龙受重伤后,为他担心不已,并为不能成为挚友乃至终生不能再相见而惋惜。
对手尚且如此,好兄弟孔捷、丁伟得知李云龙受重伤的消息,心情是如何焦急可想而知,但无奈距离、时间都不允许他们来看望李云龙,他们所能做的恐怕只有遥送祝福了。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赵刚不是一线指挥员,孔捷,丁伟是一把手咋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