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这个似乎不起眼的奇袭战斗,只有2个国军士兵。
用刺刀摧毁日寇的火炮:衡阳战役2个国军的特种作战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美丽的湘江!
衡阳会战期间,湘江东岸的日军炮兵阵地,不断轰击城内,甚至发射毒气弹。
因我军炮弹有限,不能轰击这些看不到的目标,不能用火炮还击。
第10军搜索营第1连连长臧肖侠,奉命驻守江边。该部经常遭到日军山炮炮击,阵地多处被摧毁,官兵有一定伤亡。
这种光挨打不能还手,严重影响了士气。
此时,上士班长萧民突然找到连长,提出一个胆大的建议:由他游过湘江,去偷袭山炮阵地。
臧肖侠连长直到对面至少有日军炮兵和步兵几千人。区区2个人去偷袭,不是等于送死吗?
他爱护部下,没有同意。
萧民班长却坚持要去:我就带1个兄弟去,就算失败也就最多损失2个人。如果运气好,破坏几门大炮就能减少我们的压力,还能鼓舞士气。连长你放心,我的水性好。我们驻扎长沙时,我能在发洪水的湘江里面游泳。
臧肖侠连长最终同意了。
当晚,萧民班长和1名自愿参加的战士,决定趁夜色出发。
两人都是百战老兵,经验丰富。他们认为面对至少数百名的炮兵,就算带1挺轻机枪过去也根本没用。这样负重也大,不便于游泳。最终,2人只带了1把刺刀、3个手榴弹和1根粗木棍(做漂浮物帮助游泳)。
月黑风高,风平浪静,真是偷袭的好时候。
萧民和那个战士悄无声息的摸到岸边,缓缓游入湘江,失去了踪迹。
这边,臧肖侠连长和战友们焦急的等待了2个小时,一点动静也没有。
突然间,对岸传来2声不大的爆炸声。
臧肖侠连长顿时紧张起来,知道萧民已经游到江对岸下手了。
被袭击后,日军措手不及,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约10分钟后,日军才反应过来,对准湘江方向枪炮齐鸣,声音震天。
又苦等了3个小时,终于有人报告:萧民班长和那个战士回来了。
臧肖侠如释重负,急忙赶过去。
只见,萧民和那个战士疲惫不堪,身上各有几处皮肉轻伤。
萧民将2个大炮的零件交给臧肖侠,说:小鬼子太他妈轻敌了,根本没有防备。我们游到对岸,绕过打瞌睡的哨兵,悄悄摸进炮兵阵地。这里有6门火炮。我们2人各选择了1门炮,卸下了零件作证据,然后拉响手榴弹塞入炮管里。手榴弹一炸,炮管就裂开,不能用了。我们本来还想再炸1门炮,但日军哨兵听到爆炸声,开始大呼小叫,哇啦啦的。
我们赶快跑回江边,跳入江中。
这时候日军发现了我们的踪迹,用机枪朝着我们盲目扫射,子弹哗啦啦的从我们头顶上飞过。
好在天太黑,小鬼子看不清,子弹都是乱飞。我们每人只受了点擦伤!但江水太急,把我们冲到下游,差点冲到进攻鬼子的阵地里。我们逆水游了很久,累的要命终于回来了。
就这样,成功炸毁日军2门山炮,减弱了对岸的炮兵火力。
萧民班长是一个普通的国军士兵,但也是民族的英雄。
他和那个战士有勇有谋,做了今天特种兵才能胜任的工作。了不起的好汉。
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1937年10月初,日军集中五万兵力分三路大举进攻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卫立煌将军指挥第14集团军主力抵达忻口,并占领了忻口东西一线阵地,开展对日军的狙击,而日军在板恒征四郎带领下,集中5000人兵力,在飞机30多余架、坦克50余辆、炮50余门的掩护下,向国民党军队发起猛攻,国民党军队在卫立煌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局一度十分的焦灼,但是由于日军拥有空中优势,板恒征四郎不断派出飞机对中国军队的阵地乃至附近的村民进行轰炸,国民党中央军和晋绥军每天都被炸死数百人,并且各个部队的通讯电话线每天都要被炸断三四次,还炸断了国军后方的道路,使得后勤兵连饭都送不上来,国民党的士兵们苦不堪言,有的士兵还指着敌机骂道:“你就比老子多张了两个翅膀,有啥了不起的,有胆子下来咱们打一打”。
为了支援国民党军队在忻口的正面抵抗,八路军也派出了115师和129师向敌后展开了积极主动的攻击。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就接到上级命令来消灭这些长着翅膀为非作歹的战机来配合友军作战。
▲开国上将陈锡联将军时任129师769团团长
要破坏敌人的机场首先得知道敌人的机场在哪,但是附近的老百姓都被敌人的飞机轰炸吓跑了,陈锡联只能去找从大同方向败下来的一个晋绥军的团长去了解日军的情况。
随后陈锡联化乔装打扮,跑到了苏龙沟见到了那个团长,问他日本人的飞机场在哪里,那位团长听说八路军要去打日本人的机场,瞬间脸都变色了,他还劝陈锡联说,日本人的飞机太厉害了,你们不要去攻击日本人的机场。
陈锡联却偏不信邪,他按那个团长指的路线,爬上了一个最高的山头,用望远镜观察阳明堡镇南面的飞机场,看见有一群灰白色的飞机闪闪发光。当他刚想再仔细观察一下的时候,突然发现个人慌慌张张的从河对岸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张望,经过陈锡联盘问才知道原来他是被日本人抓到飞机场干活的农民,他被日本人抓做壮丁,被敌人逼着搬炮弹,运汽油,累死累活的还要被打骂,实在忍受不了瞅准机会从里面逃了出来,陈锡联对他说,我们是八路军要去飞机场打日本人,被抓了壮丁的农民听了陈锡联的话,想起自己被日本人折磨的画面,二话不说就给陈锡联带路。
▲阳明堡一战时领路的农民
经过实地侦察,陈锡联摸清了机场的基本情况,机场里停放了24架飞机,机场里的士兵并不多只有200多人,也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陈锡联决定在敌人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破坏敌人的机场和战机,然后趁阳明堡镇的支援日军赶到前撤离战场。
当天晚上,没有月光天空漆黑,正是奇袭的大好时机,陈锡联最英勇善战的第三营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的摸进机场并摸掉岗哨,就在第三连来到敌人的宿舍边时,被敌人的巡逻哨兵发现,敌人向我军开枪,但是敌人的守卫部队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敢来夜袭。外面的枪声一响,敌人大乱,被八路军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打的不断的惨叫。
▲八路军战士夜袭阳明堡
三营长在指挥战士们攻击敌军的同时,还不忘派出精锐的11连破坏敌人的飞机,战士们将集束手榴弹扔进飞机机舱引发飞机爆炸,而一排排的敌机由于距离很近,引起了连环爆炸,一时间敌人的24架飞机都燃烧起来,火光冲天,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陈锡联的部队用仅伤亡30余人的微弱代价,取得了击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的辉煌战果,陈锡联见战斗任务完成,便率领部队迅速脱离战斗,在敌人援军赶到前带领部队完成了转移。
▲被八路军战士击毁的战机
阳明堡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一举缓解了忻口前线国民党军队的压力,首创了步兵歼灭大量敌机的战例,蒋介石闻讯后专门给陈锡联的部队发了嘉奖令,还发了两万现大洋奖励了他们,这也是蒋介石唯一一次如此大方的奖赏八路军部队。
八路军奇袭阳明堡的战斗可以说是二战中国战场上经典的奇袭战案例,也是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最常用的战术之一。
当然除了小规模的奇袭战斗外,在二战中的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闪电战(波兰、法国、苏联都惨遭德国突袭)乃至美英的诺曼底登陆战都是大规模的奇袭战役行动。
总之,奇袭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有效办法,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特别有效的手段,也是一个常胜之师必须掌握的有效进攻手段!
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二战中经典的奇袭战斗特别多,国军那样的渣渣是没有胆量搞奇袭的,我来讲讲八路军和新四军最经典的奇袭战斗吧!
1,奇袭阳明堡飞机场。1937年10月初,日军以五万之众,兵分三路南犯太原,第二战区兵力20多万,处于守势。10月中旬,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辎重,史称“平型关大捷”。事实证明,对日本这样装备好训练强的对手,偷袭伏击是好办法,硬碰硬搞阵地战,等于送人头。
10月19日,129师所部769团在副师长徐向前的指示下,由陈锡联团长、副团长汪乃贵指挥,向代县南的阳明堡机场之敌发起猛烈攻击。经1小时激战,烧毁敌机24架,毙伤日军100余人。接下来连续好几天,针对太原的轰炸忽然少了很多,人们才知道原来飞机被八路炸掉了。
按照国军的奖励条例,灭掉日军飞机6架,可以得到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可是抠门的光头一块也没给。
2,奇袭官陡门据点。相比北线的八路军,南线作战的新四军更加困难。尤其是粟裕所部,1938年才归建新四军,之前一直被国军重兵围剿。办法总比困难多,粟裕将军先后创立了苏南根据地、苏中根据地,尤其是黄桥决战后,新四军把苏中建设成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在苏南,日军扫荡越来越频繁,顽军封锁围堵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变不利情况,粟裕决定来一次长途奔袭,目标是200里外的官陡门据点。官陡门易守难攻,日军认为很保险,可是粟裕将军愣是用了两天半急行军到达官陡门,在凌晨发动突然袭击,8分钟解决战斗。当日军反应过来向官陡门进行增援时,我军早已扛着战利品回家了。
受限于装备差、训练差、后勤差,新四军和八路军在抗战中很难有特别大规模的奇袭战斗。新四军和八路军也没有涌现出一些令人称颂的奇袭战英雄。
可是,说起二战后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在朝鲜的奇袭战斗就太多了,最经典的莫过于被拍成电影的《奇袭白虎团》。白虎团,是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因为被李承晚授予了“优胜”虎头旗,被称为“白虎团”。这是韩国军队的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可是居然被志愿军一个侦察班12人给灭掉了!
带领侦察班灭掉白虎团团部的战斗英雄叫杨育才,他是陕西汉中人,1949年才参军入伍。1953年7月13日晚金城战役中,杨育才执行“虎口拔牙”行动,11名战士在他的带领下出发了。
出奇的顺利,当杨育才准备抓舌头时,发现一个南韩士兵混入队伍,直接抓了问出口令。对得上口令,南韩的岗哨放行,杨育才能够直接深入敌阵。到达白虎团团部,杨育才发现南韩军首都师副师长、机甲团团长等正在开会,一个冲锋上去,当场击毙敌机甲团团长,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70多人被击毙或俘虏,只有副师长、“白虎团”团长等几个人落荒而逃。南韩总统李承晚颁发的白虎团虎头旗,也被缴获了。
目前,杨育才缴获的“优胜”虎头旗,就收藏在北京的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彰显着杨育才和11为侦察班战士的赫赫战功!
历史知事原创,谢绝媒体转载!
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1938年3月,抗日战争的徐州会战正锋火连天,张自忠第59军奉命从淮河防线北上增援山东兖州,3月11日傍晚该部乘火车到达腾县时,收到了兖州已经失守的消息,同时军部接到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的命令,东北方向庞炳勋军团在临沂渐有不支之势 ,着第59军火速增援,张自忠将军苦笑一声道:“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
原来,虽然张自忠和庞炳勋都曾是西北军冯玉祥的亲信大将,但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时,庞炳勋突然倒戈投向蒋介石,并掉转枪口攻击距离最近的张自忠部队,庞军一颗炮弹差点炸死张自忠。因此在之前第五战区的军事会议上,张自忠特地跟李宗仁和徐祖贻解释:“作为戴罪之人,自忠各战场皆可一死,惟不愿与庞炳勋同一战场作战,更不愿受其节制”。
接到增援临沂的命令后,左右也纷纷规劝:“军座,我们真去救那庞瘸子?当年您可是差点死在他手里啊”!张自忠沉默半晌,说了句:“我们不是去救庞瘸子,而是另一支中国军队”,众皆不平,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也不太放心,亲自挂来电话找到张自忠。
(张自忠将军高清照片)
李宗仁:尽忱,可去?
张自忠:可去!
李宗仁:如何可去?
张自忠:为民族计,皆友军。
庞炳勋的第三军团虽然听起来编制挺大,其实只有一个第40军,这个军又只有一个师,加上直属部队杂七杂八全军团只有五个团13000余人的兵力,所抵抗的来犯之敌,是板垣第五师团的坂本支队,这是一个加强旅团级的万余人鬼子支队,以1938年中日两军的战力比,庞军团的压力可想而知,战斗非常惨烈。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张自忠随即率部急行军直扑临沂,从腾县(今腾州)到临沂距离170余公里,第59军用一天一夜的狂奔于3月12日下午抵达战场。按照汤恩伯的说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最严重的两个缺点是机动性和攻击性不足,然而这两条并不适用于张自忠的部队,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奔袭,完全出乎进攻日军之所料。
张自忠放弃了由第59军去加固第三军团阵地的常规战法,以本军骑兵部队迂回日军左翼,以黄维刚第38师偷渡沂河奔袭日军右翼,两支突击部队以汤头镇为会师点,3月13日太阳落山前同时发起攻击。这一招果然厉害,日酋坂本顺少将正指挥部队,在20多辆坦克和30多门重炮的火力掩护下攻击庞军团正面,突然遭到第59军的“两肋插刀”,阵脚一时大乱。
(第三军团长庞炳勋)
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判明战场情况后随即分出部队阻挡第59军部队的两翼包抄,战至3月16日双方陷入胶着,抗战初期鬼子兵的战斗力确实不可低估。张自忠大怒,命令预备队刘振三第180师投入战斗,同时要求将山炮、野炮和重迫击炮顶到一线,打光所有炮弹支援步兵突破,与此同时,张自忠又以第38师228团组成敢死队,实施奔袭作战中的“奇袭”手段,直捣日军后方刘家湖的辎重基地。
1938年3月16日深夜,第228团夜袭刘家湖村,将日军辎重部队和一个步兵中队300余人彻底打垮,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日军储存的所有弹药,尤其是许多重炮炮弹。至次日午后,缺乏弹药的坂本支队在第59军的决死攻击下终于挺不住了,放弃汤头镇败走莒县,第一次临沂保卫战胜利结束。
第59军完成任务离开临沂转进费县,没过几天,得到增援和补充的坂本支队卷土重来,又按着庞军团在地上摩擦,张自忠再次奉命率部驰援,坂本顺被打得一脑袋包只好固守待援。就这样,日军第五师团被挡在临沂一个多月时间(4月19日方弃临沂),根本无法接近台儿庄主战场,张自忠和庞炳勋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奇迹,由此,造成另一路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孤军深入的态势。
1938年4月7日凌晨1时,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中国军队以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日军濑谷支队力战不支,炸毁车辆物资向峄县溃逃,伤亡极为惨重,史称“台儿庄大捷”。
(第五战区高级将领合影)
而张自忠两次临沂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的有力保障,战后,张自忠因功晋升第27军团长,领中将加上将衔。
最让张自忠将军释怀的是,3月30日接到军事委员会通知:因在山东战场表现出色,正式撤销因平津丧失而受到的“撤职查办”的处分。
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如果要论最大规模的奇袭战斗那当属“诺曼底登陆”,也就是霸王行动,出色的战前隐蔽和扰乱视听让德军误以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结果盟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诺曼底海岸,17.6万人庞大的先头部队顺利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要说经典的奇袭战斗那可就多了,抗日战场上的夜袭阳明堡机场、平型关大捷,欧洲战场上闪击波兰、绕过马奇诺防线,甚至太平洋战场上的偷袭珍珠港都可以列为经典的奇袭战斗,只不过有正义邪恶之分。
法国战役,德军装甲部队愣是越过了英法联军认为不可能被穿越的丛林,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他们侧翼,导致防御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成为摆设。这里先纠正一下,有的朋友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故意设下的圈套,故意将航母开出去让日本来打,好给自己参战找点合适的理由。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美国的做法已经掐住了日本的重要战略资源,自己也早已开始提高警惕, 犯不着再搭上太平洋舰队主力和2000多名水手的生命来开战,这未免太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大家也不要认为实力强大的美国就会舍得割肉。
珍珠港内正在爆炸下沉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个人感觉二战中最经典的战斗莫过于新兴“军事组织”参与的,也就是现代特种部队的前身,二战“敢死队”(突击队)。正如电视中所说敢死队不是自杀队,那时候比较有名的如英国哥曼德、皇家特别空勤团、伞兵团、德国勃兰登堡部队等等,他们几乎每次的出击都伴随着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还有二战崛起的“空降兵”,以德国的最为精锐,从挪威、丹麦到比利时、荷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以少胜多似乎就是他们的专长。
埃本·埃马尔要塞被称为二战最坚固的要塞之一,没人知道它有多坚固,因为知道它的人已经死去,而德国空降兵仅以区区不足百人就征服了这座要塞,并且是在己方伤亡极小的代价下。精锐的德国伞兵当然提起最经典的袭击还要属英国特种部队,为了防止德国造核武器,他们炸毁希特勒的重水反应设施,为了获得掌握先进雷达他们偷袭了德军雷达站。所以这一段还是很有必要讲一下的,英国为了获取德国雷达技术曾在1942年派出一支伞兵突击队,其目的是潜入到位于法国北部的布鲁内瓦尔雷达站,劫取德国先进的对空搜索雷达核心部件。他们数次潜入,甚至带去了电子专家,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埋伏、追逐、暗杀、冲锋以及战斗,终于彻底摸清了德军雷达的所有性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放到现在这绝对是一部经典电影。
德军的FUGM-80雷达,绰号“弗莱雅”,最大探测距离200公里,英国本土的飞机一经起飞就会被法国海岸线上的雷达探测到。二战时期布防在海岸的德军对空搜索雷达这次行动过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100人的突击队仅有几人侥幸活着回到英国,但是从此之后英国找到了对付德军雷达的方法,并开始主动干扰它们,而空军也开始针对性的找到了打击敌方飞机的技巧。实际上不难看出,从二战开始,特种作战和信息战已经有能力主宰战争的胜负,是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德国日本海军均不知自己的密码本已被破译,所以才导致U艇持续较高伤亡率以及中途岛海战的巨大失败。
我是军武奇兵,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
二战有哪些经典的奇袭战斗?
世界战史之中,谈到奇袭战斗的话,1940年德国空降兵干的件件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奇袭,他们在两个月内的奇袭行动中屡次成功,一举刷新了全世界各国对空降兵的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不得制造飞机和建设空军,但是德国偷偷与苏联进行合作,德国专家在苏联完成了许多战斗机、运输机和轰炸机的设计以及实验。1930年夏天,苏联从航空兵第11旅抽调了30名飞行员进行跳伞训练,并于8月2日进行了战斗跳伞演练,而苏联关于空降兵的举动被德国专家们传回了德国。到1933年希特勒执政时,希特勒看到了空降兵在今后战争中的独特作用,于是他让戈林从警察部内选拔人才,并暗中进行伞兵空降训练,德国就此开始偷偷组建空降部队。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成功后,希特勒看到英国和法国宣而不战,他判断英法两国不愿意开战,于是他开始向周边的中立小国出手。希特勒首先选择的目标是丹麦,丹麦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是国家经济发达,国民富裕,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高,这深深地吸引了希特勒的兴趣。丹麦是中立国家,国内只有两个步兵师的兵力,希特勒希望速战速决,于是他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战。为了能够顺利奇袭,德国接受这次任务的伞兵指挥官事先乔装到丹麦熟悉地形,当他们对空降后的行军路线了如指掌后,行动正式开始了。
1940年4月9日,德国运输机突然飞临丹麦首都附近的上空,德国空降兵以跳伞的方式从天而降,丹麦军队被这一突发状况给惊到而不知所措。德国空降兵在机场和主要桥梁落地后,他们在一枪未发的情况下,直接逼迫惊惶无措中的丹麦守军放下武器投降。德国空降兵营长率军直奔丹麦王宫而去,当他们闯进王宫的时候,丹麦国王还以敬佩的口吻称赞德国这次空降突袭是一个奇迹。从德国空降兵发动攻击,到丹麦宣布投降,仅仅只过了四个小时。
德国空降兵突袭丹麦的同一天,希特勒还派了另一支空降部队对挪威发动了突袭,德军运输机在挪威亲德势力吉斯林集团和德国潜伏军官的帮助下,直接停在了挪威机场内。德国空降兵突击队从飞机上下来后,迅速控制机场,随后第二批运载空降兵的德国运输机陆续降落在挪威机场,德国空降兵直扑挪威王宫而去。挪威比丹麦顽强,他们进行了抵抗,但是最后国王还是不得不逃往海外。
1940年5月,希特勒为了能够实行坦克部队经比利时的阿登地区突袭法国北部的计划,他对比利时和荷兰也实行了空降突袭。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是德国突袭法国北部的重要障碍,要塞火力范围覆盖要塞16公里以内所有公路、渡口和桥梁通道,比利时花了三年时间才修建完工,德军如果采用强攻,那肯定会损失惨重,于是希特勒决定对要塞进行空降突袭,而这次德国空降兵乘滑翔机空降的方式绝对是一大创举,这件事情震惊了全世界。
埃本·埃马尔要塞建立在花岗岩高地上,外围有艾伯特运河桥头防御工事和大量反坦克堑壕及障碍物,内围设有大片雷场。如果空降部队以跳伞的方式空降,部队散布面会比较广,且无法随身携带重武器,空降部队无法保证能够对要塞进行有效地突袭。希特勒为突袭埃本·埃马尔要塞绞尽脑汁,他听取许多意见后,决定让空降兵乘坐滑翔机进行降落。相比于传统的跳伞空降,德国空降兵采用的乘滑翔机空降不仅能够准确在预定点着陆,而且士兵还能随身携带重武器,这可以保证部队能够凭借强大的火力快速控制要塞。
5月10日凌晨4时30分,11架DFS-230滑翔机由容克-52运输机牵引出发,沿途中两架滑翔机掉队,只有9架滑翔机在荷兰边境脱离运输机牵引,向埃本·埃马尔要塞方向滑翔而去。乘坐这9架滑翔机的是德军‘花岗岩’空降小分队,这个小分队仅有85人,他们在空降到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顶部后,分成两个组对要塞进行攻击。仅仅过了10分钟,伞兵突击队就炸毁7座装甲炮塔和14门火炮,到了5时40分左右,他们完全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阵地。早上7时,德军300名空降部队以跳伞的方式进行增援,1200名比利时守军被压制在要塞内的地下防御工事之中。由于要塞的表面阵地被德军空降兵控制,德国第6集团军快速突破比利时防线,增援埃本·埃马尔要塞,要塞内的比利时守军全部投降。
德军空降兵袭击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同一天,德国空降兵也对荷兰出手了,他们的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对荷兰首都海牙和重要港口鹿特丹发动空降奇袭。德国空降兵在海牙遭到荷兰军队的抵抗,行动最后被取消,但是前往鹿特丹港口的德国空降兵却以跳伞的方式顺利空降,空降部队配合德军陆军快速向荷兰纵深推进,荷兰国王和政府要员逃往英国。
1940年,德国空降兵发动空袭击前,没有一个国家使用过空降作战,而德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降兵突袭的国家。德军空降兵在多次空降突袭中屡次得手,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恐慌,这使他们被世人称为“绿色梦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