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时,步枪的枪托为什么都是木头做的?
在二战期间,不单单是大量的步枪使用木制枪托,除此之外,在那时还有冲锋枪、甚至机枪都会采用木头进行制造枪托,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德国的MP40、MP38以及英国的斯登冲锋枪等等,它们的枪托就是采用全金属材料。而到了二战结束以后,当时各国最新研制的各种枪械,都慢慢的将木制枪托取消
-
“市场花园行动”失败,艾森豪威尔为什么要替蒙哥马利背黑锅?
艾森豪威尔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他所处的职务虽然是最高军事负责人,但功能却更接近一个政治领导人而非军事指挥官。用后世给艾森豪威尔的定义就是“军人政治外交家”。这个“军人政治外交家”说白了就是和稀泥的,他必须中立在美军与英军中间,协调好双方的关系,让尿不到一壶的高级将领们能坐在同一
-
德国入侵波兰,为什么是苏联发“通行证”?
因为入侵波兰的时候苏德关系好得形同穿一条裤子,哪怕只是台面上的。许多人以为苏德是天生的冤家,其实不然。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奉行的是左右逢源的政策,除了法国以外,苏联、美国、英国、意大利等都与德国关系不错。法国虽然一直防着德国,想方设法就想削弱德国,但看到大家一团和气,也就狗子啃王
-
二战阿登战役中,巴顿为什么要解救巴斯托涅的第101空降师?
准确地说,巴顿那不叫解救,而是增援。我历来认为巴顿被过度神化了,尤其在驰援巴斯托涅这件事上。那个人们印象中狂暴的巴顿将军,在拯救101空降师这件事上绝不像大众网文上展现得那么干脆。镇守巴斯托涅,顶住德国人劝降的安东尼·克莱门特·麦考利夫将军,曾说巴顿“辜负了他们的努力”,这都是有
-
美国提前向日本发了传单表示要投原子弹,为什么日本人没有撤退?
当年美国在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之前,为了避免给他们造成太大的杀伤,曾经给日本发放了六千多万张传单,可日本的民众为何没有采取撤退行动呢? 第一点原因,不了解原子弹的威力,只把这件事看作是美国故意在国内造成恐慌。如果发传单的事情放到今天,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做好应对措施,即使是阻止
-
战败国德国被一分为二,为什么经济发展快?
发展快的是西德,走苏联路线的东德发展不快,统一后的德国才走向繁容。我们最初也走苏联路线,走邓小平路线才有今天的强大。沿着这条路走我们将更强大。
-
鲁尔危机,德国最终认输,法国为何高兴不起来?
因为法国完全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本法国准备对德国来硬的,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没想却弄巧成拙反而帮助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按照《凡尔赛和约》进行了重新的划分,按照条约,德国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领地,同时,德国本土的石勒苏益格划归丹麦,西普鲁士等地划归波兰,东上西里
-
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为什么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
苏德双方投入数百万,最终伤亡超200万,惨烈程度丝毫都不逊色于同一时期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得了个“勒热夫绞肉机”的别称。苏德战争中的苏军反扑1941年,德国对苏联进行了闪击战,当时的苏联面对德国方面来的突然进攻,一时之间愣住了,被势如破竹的德军一下打懵直到年底的莫斯科战役,苏军
-
战争中毁坏敌军遗体的情况多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任何时候都很普遍,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时期谁会和你讲道德。先说说在冷兵器时期,就拿我国古代为例。很多朝代都是以切掉敌军遗体的一部分器官来进行战功计算的。秦汉、明朝都是根据斩首来计算军功的。秦的商鞅变法中规定的军功爵制度,就是斩首记功授爵。大家也应该听到过斩xx首级,封万户侯。明首
-
二战时德军都已经打倒莫斯科了,为什么日本都没有出手帮一下德国?
二战时德国打到莫斯科,遇到苏联的顽强抵抗,按照我们朴素的想法:作为盟友,日本在东边攻击苏联,让苏联东西不得兼顾,德国就会占得比较大的优势。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希特勒也盼望着日本能开辟东部战场,减轻德军的压力,但是希特勒也没有指望日本能帮他一把。因为希特勒不是糊涂人,他知道:日本这个
-
斯大林有没有子女,后来都是什么结局?
斯大林3个子女均无好下场:女儿曾叛逃美国大骂父亲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三十六期】(历史系列第168讲) 33年前,也就是1984年11月2日,斯大林唯一的女儿从美国回到苏联。这距离她叛逃苏联已经17年时间。这个叫做斯韦特兰娜·
-
日本建造大和号战列舰是否得不偿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现在看来当然是这样。首先,大和号、武藏号造价高昂,单价预算为1亿2000万日元。这个造价极高!要知道,1936年,日本海军300多艘主力舰的总预算,不过5亿日元。而日军主力航母苍龙号,也就4000多万日元造价。而更先进的翔鹤号航母,大概是7000多万日元造价。
-
有人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列强,谈不上谁正义谁不正义。说通俗点,只是抢夺全世界范围的利益罢了。当时英法控制着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地,德国是后起之秀。以远东为例,英法在中国有大量的租界和利益,而德国好不容易才占据了一个青岛。德国煽动奥匈帝国一起作
-
1944年史陶芬伯格刺杀希特勒的计划究竟失败在哪,成功概率有多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本来是很有可能成功的。史陶芬伯格伯爵带着2枚炸弹执行任务。这种炸弹很有意思,一头是一个盛满酸液的管子,里面有一根铜丝。起爆的时候,只需要用钳子将管子夹裂,酸液就会逐步将铜丝腐蚀。10分钟后,铜丝断裂,撞针在弹簧压力下撞击雷管,引爆炸药。当时每个炸弹为1公斤,2
-
《兄弟连》中索贝尔凭什么能打造出E连这样强悍的连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我们就事论事,索贝尔训练还是很有一手的。索贝尔是个拙劣的指挥官,也是个不得军心的虐待狂。但是,索贝尔是个优秀的训练教官。他对于士兵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让士兵觉得他是故意虐待。然而,大家注意,索贝尔的训练还是很科学的,还很注意细节。比如他们练习全副武装跑步之后,索
-
希特勒为什么最后自杀?为什么他没有选择逃跑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因为没处可逃!当时德国几乎和全世界为敌了,不存在敢收留他的第三方国家。当时世界主要列强,除了是轴心国,就是同盟国。以欧洲为例,所谓中立国只剩下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区区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特点是弱小,根本惹不起同盟国,根本不敢收留希特勒。况且,他们和希特勒
-
《兄弟连》中,E连11人为什么能攻克3门火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是比较经典的突袭战例。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执行的比较出色。其实,在当时的世界,无论英军、苏军、德军、日军都可以打出这种战例,而且每天都要打出无数起。美军大约是13人,德军不详,大约是1个炮兵排4个人,约40人而已。而德军炮兵很多人根本没有武器,实
-
美军506团E连官兵们为什么受伤未愈也要赶回部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就是一个团队最成功的表现。士兵们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把战友当做亲人。明明躲在医院里面是最安全的,不需要作战。然而,他们宁可回到前线的战友中,也不愿意留在医院。其实,抗战期间很多部队就是这样。比如大名鼎鼎的庞炳勋。庞炳勋治军恩威并施,牺牲官兵不但有抚恤金,还妥
-
希特勒为什么放走敦刻尔克滩头30多万英法联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原因其实很多,大体如下:第一,希特勒没有想到英法联军能够迅速撤退。因为在这之前,全世界也没有发电机行动这种大规模的两栖撤退。甚至英国自己也不相信能够成功,认为最多撤退二三万人。希特勒认为,休整几天不会影响对英法联军的歼灭。第二,高估了德国空军的实力。戈林认为依
-
为什么说美、英两军“火炬行动”是其矛盾的开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英美的分歧。就美国来说,希望尽快登陆欧洲大陆,开始对德意的反攻。美国认为目前英美苏法已经结盟,打垮德意日没有什么问题。德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应该尽快杀入欧洲,防止德国崩溃期间苏联占了大便宜,占领欧洲大部分地盘。所以,美国认为应该在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