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话说1979年3月的越南是很迷茫的,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向统一中南半岛努力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整个国家都是飘着的状态。然后就被北边那个公鸡形状的家伙一通狂抽打倒在地,连看都不看一眼的扬长而去。记者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脸迷茫的越南只能表示,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我就看见后面一道黑影闪过,然后就躺地上了....

迷茫过后的越南开始愤怒,这是无耻的偷袭,这是臭不要脸的占便宜就跑!我还没出力呢,苏联大哥还没出手呢!我绝对不是一个菜逼,我只是大意了,你们给我好好看着,我要把战火烧到那只公鸡家里,我要让他付出代价,总之一句话,我!要!反!杀!

于是越南菜鸡们爬上了老山和者阴山,开始向北边开炮,同时陆军以大兵压境进攻云南。时任昆明军区司令的张铚秀回手一巴掌就把他们抽了回去,再来再抽,继续来继续抽,接着来接着抽,总之越南菜逼们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反杀的。在反复出击又反复挨抽中,时间到了1984年,抽人抽到手痛的张铚秀将军终于不耐烦了。你个混球有受虐倾向,老子可没兴趣瞎闹,这边还得训练呢!于是一通大炮轰后坦克冲,坦克冲完步兵攻的套路把老山和者阴山给打了下来。一把抽死了越南6000多号人,本来以为这样可以消停几天,可万万没想到菜鸡们“我能反杀”的执念深重,打不着中国本土就打两山,反正就是确信自己能反杀。

正当张铚秀烦不胜烦的时候,其他几个军区却觉得有点手痒,于是凑一块请示中央,要不咱们轮流去那边实战训练吧?不能总麻烦老张一个人啊。越南菜鸡们就这样悲剧了,这几大军区开始了著名的老山轮战,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带着混编的其他几个军区开启了轮流虐菜模式,基本上是拿这帮菜货当网游野怪刷。而且这一虐就是10年,一直到1993年2月10日才撤销了云南前指。

在我能反杀的错觉下,越南菜鸡从出兵上万到大军八百,从猛撸2万发炮弹到子弹都得算计着打,最后搞到必须牺牲一代少女才能挽救国家经济。其悲惨遭遇真是闻着伤心,听者也会落泪,尤以印度大白象感同身受,唏嘘不已,简直要和越南烧黄纸结拜了。

这事儿其实没啥好总结的,基本上就是没事别惹那个公鸡形状的家伙,虽然他看起来挺慈眉善目的。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最典型的战例莫过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篇“哈尔科夫战役”,1942初,在纳粹德军仍有力量进行战略进攻的局势下,斯大林不顾两任总参谋长的强烈反对,同意并支持苏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轻率的发起了哈尔科夫反攻战役,其后果是不仅是以惨败收场,更要命的是还耗尽了苏军西南方向上的所有预备队。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纳粹德军根本打不到斯大林格勒,也不会有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因此这次作战对苏德战场的影响十分深远。

(第1装甲军团司令克莱斯特)

哈尔科夫位于乌克兰东北部,是二战时期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著名的T-34坦克就是这里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计和生产的,也是当时苏联最大的坦克工厂;哈尔科夫还建有飞机制造厂、内务部军需工厂、涡轮机制造厂等等,另有铁路通往附近的煤田和其他城市,既是军事工业重镇又是交通枢纽,当然也是苏德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1941年10月德军第6集团军袭占哈尔科夫。

虽然经历了莫斯科会战的失败,但是经过大力补充,至1942年5月,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在苏德战场上仍有约600万人马,3300辆坦克和3400架飞机,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高于苏军,尽管希特勒无力像1941年那样在各条战线同时发动全面进攻,但尚有能力在局部地区保持战略主动权,德军最高统帅部选定进攻目标的是西南方向的乌克兰,而斯大林的判断是德军会继续进攻中路的莫斯科,战略上已经先输一招。

(西南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

以1942年初的苏军战力,一旦德军发起进攻战役,西南方面军能守住战线就算阿弥托佛了,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西南方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却向最高统帅部呈交了“我要反杀”的作战计划,拟于南北两路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沃尔昌斯克地域对哈尔科夫实施向心突击,粉碎保卢斯第6集团军并收复哈尔科夫。

这一计划遭到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刚刚完成整训的西南方面军部队能力欠缺,难以歼灭德军精锐的第6集团军,不如以静制动,先立足于防御德军可能发动的进攻(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不是急着“反杀”。

可是斯大林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他粗暴地打断了沙帅的发言,大声结论:“我们岂能坐等德寇首先突击!必须在宽大正面上进行系列突击”,铁木辛哥也向斯大林保证反攻一定会大获全胜,最终斯大林批准了西南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并下令让总参谋部“把此次战役看作该方向的内部事务,而不要干预有关这一战役的任何问题”,其实就是禁止总参谋部对西南方面军进行作战指导,沙波什尼科夫连累带气,直接病倒。

1942年5月12日,铁木辛哥的“反杀行动”正式实施,苏军的进攻在一开始进展非常顺利,连续突破德军防御阵地,斯大林得意洋洋终于有了谴责总参谋部的理由,指责他们畏手畏脚,差点让他取消了一次如此势如破竹的战役。然而斯大林和铁木辛哥都高兴的太早了,由于德军本来就在集结部队准备发动进攻,因而得以从容调集重兵展开反击,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紧急行动,只用48小时就迂回到了苏军侧翼,进攻苏军已面临被切断后路进而被合围的危险。

(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继任的代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了解和分析前线战况后,立即请求斯大林中止作战行动,然而斯大林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危机浑然不觉,他与铁木辛哥沟通后命令:“该方面军首长正在采取的措施完全能够击退敌人的突击,所以西南方面军仍将继续进攻。。。”

到5月18日哈尔科夫地区的形势极剧恶化,总参谋部再次请求斯大林停止苏军的进攻,而应调集部队封堵敌第1装甲军团在侧翼的突破口,朱可夫也支持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可惜斯大林仍然固执已见,轻易听信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关于侧翼敌人不足为虑的承诺,要求苏军主力不得掉头,依旧闷头向哈尔科夫攻击前进。

(斯大林和总参谋长)

悲剧就此酿成,1942年5月19日晚,德军装甲部队击溃铁木辛哥派出的少量拦截部队,主力杀入苏军后方。5月23日,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与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部队会师,成功切断了苏军第6和第57集团军全部、第9和第38集团军一部几十万大军的退路,完成了对西南方面军主力的合围。试图突围的苏军部队遭受了德军炮兵和空军的猛烈火力打击,部队很快趋于混乱并失去了指挥,并蒙受了巨大损失,方面军副司令员和第57集团军司令等高级将领战场牺牲。

哈尔科夫反攻战,苏联红军阵亡75000人,被俘239000人,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西南方面军被彻底击败,苏联政府也破天荒第一次公开承认了这次战役的失利,其坦率的程度是为了呼吁美英盟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连面子都不要了,可见战局已到了万分凶险的地步:

西南方面军在哈尔科夫的惨败使西南方向的形势进一步恶化,德军顺势转入追击作战,预备队耗尽的苏军无力阻拦,只得一路向斯大林格勒退去,二战史上最伟大的时刻即将来临。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战役,美军感觉"我能反杀",最终却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

当时美军己占领平壤,元"山等地,并集中四个军十三万人的兵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冒进,企图在11月23日前,一举歼灭朝鲜人民军,达到占领全朝鲜的目的。美军远东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叫嚣着:"感恩节前结束战争"。此时朝鲜人民军已丧失战斗力,不论是日本东京的麦克阿瑟,还是美国华盛顿杜鲁门的执政团队,都判断中国不会出兵的。在美国人看来,近百年来中国人在所有的对外战争中从来没有得胜过,何况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甚至在战争打响,各种情报都已证明中国确实已经出兵的情况下,麦克阿瑟仍然傲慢地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参战,命令"联合国军“,按原计划向中朝边境继续推进。

实际上,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极有远见的,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王牌的部队组建了东北边防军。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成功后,朝鲜人民军败象己现,毛泽东又力排众议作出了:"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决定。

10日19日,毛泽东给各中央局电报中指出:"为了保卫中国,支援朝鲜,己令志愿军本日出动。"战役发起前的两天,10月23日毛泽东电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我认为我们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美国炸扰下,保持旺盛的土气,力争在美军从美国或其他处增调兵力以前,多歼灭部分美军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彭德怀通知志愿军各级,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毛泽东的这一指示。

为了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志愿军各部队采取一系列的伪装隐蔽措施:一是部队入朝时,利用黄昏和夜晚过江,使美军不便进行空中侦查和袭击。二是入朝向前开进时,避开距敌占领地约二十公里的距离,以防被美军发现。三是志愿军各部队派出的侦察员,伪装成朝鲜人民军,借以迷惑敌人。四是时机不成熟,大部队尽量避免过早同美军接触,以免暴露作战意图。

由于以上措施得当,加上美军判断失误,使志愿军真正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役志愿军共歼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5万人,中国军队初次和世界头号强国军队交手,取得了以劣质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胜利。

抗美援朝从中朝边境的鸦绿江边打起,通过第一次战役及后来的几次战役,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后撤了500公里,以雪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不论美国官方还是與论都承认是美国有史以来陆军最大的败绩。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诸葛亮六出祁山 这是大方向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莫斯科保卫战啊,德军以为可以拿下苏联,却被反杀,被一路打了回去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失败后发动了重点进攻。此时山东战场国民党军进攻主力是原中央军精锐中的王牌74军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改编的整编74师,拥有3万余众,并全部装备了美国援助新式的美式装备。 师长是在抗日战争中表现英勇又立下诸多战功的张灵甫。

74师所在的第一兵团于1947年初进攻我山东解放军,第一兵团采用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我解放军主动战略撤退,张灵甫率领的74师连战连胜,相继攻下5城,气势大涨。在进攻坦埠距离不够六公里的时候,左右两翼的83师,25师遭解放军奇袭,使83,25师与73师距离相差达20公里,身经百战的张灵甫意识的眼前情况不妙,前有解放军主力,左右两翼又有解放军袭击,他马上意识到要被包围了,于是立即电告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和徐州剿总,但无奈汤恩伯和徐州那边不知道形式有多危急,于是回电张灵甫道不要被敌人的骚扰所迷惑,张灵甫得知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后后悔不已,但他仍然不打算突围,而是企图主动深入解放军包围圈孟良崮一带死守,吸引解放军主力,然后让蒋介石派遣主力部队前来包围这些解放军,来个里应外合,中心开花,但是,他低估了国民党军的行军速度,坚守了一天又一天依然不见有援军,而距离他最近的83师的师长李青霞又因当年74师师长之争心存怨恨又畏缩不前,其他援军到来至少要等三四天以上,现在他已山穷水尽,弹尽粮绝,自寻死路,自以为他的里应外合,中心开花计策完美无缺,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国民党军内部并团结,不然他又不至于死这么惨,单凭离他最近的83,25师如果团结合力的话绝对可以打出一个突破口,但无奈虽然25师有心但无力,凭25一师之力根本无法打开突破口,所以历史也就这样子了,不然历史将改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