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谢谢邀请,《亮剑》里孔捷、丁伟、李云龙晋西北铁三角,他两个团有电台也无法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李云龙这一战是豁出去了,必须消灭血洗赵家峪的日本军山本特工大队,为死去的赵家峪300多名村民和受重伤的政委赵刚、被抓走的秀芹妻子报仇。1、如若他两有台电直接与总部联系,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及时向总部报告,让总部及时掌握战争爆发点,便于统一制定战略计划,部署拦截日军对平安县城的增援,更好地指挥、调动兵力配合打好这场阻击战。话又说回来,这场战争爆发后,孔捷、丁伟看到了日军的增援,才知平安县城有了战事,而且就是李云龙发动的攻打平安县城战斗,只能配合、阻击打击日军的增援;2、八路军总部和三八六旅都在寻找战争的爆发点,苦于基层团没有配发电台无法联系,对战争是一片空白,只能稀里糊涂地被动介入阻击战。就连晋绥军358团5000人的加强团楚云飞团长,在没有接到上司的指令下,都自发地投入到阻击战之中,有力地堵截了日军外围增援平安县城的力量,为李云龙彻底消灭平安县城日伪军和山本特工大队争取了胜利的时间。据了解,八路军、中央军、晋绥军、地方武装力量都加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阻击战;3、无论怎么请示,李云龙团没有电台,和旅部、师部、总部有几百公里的距离,再加上太行山山路崎岖等因素,李云龙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指挥一场上万人大仗!正如彭总在听取找到战争爆发点时,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该不是那个混小子!三八六旅陈赓旅长接到总部战情内容后,气得说,非枪毙李云龙不可!他的搭档接了一句,枪毙李云龙你舍得吗?陈赓立即布置军力投入战争,并对能联系上的部队要求统统投入到阻击战之中,不让一队日军通过防区。这就能看出,战争是由李云龙发起,事前未通知任何驻军和友军,完全凭借自己7000多人和县大队、区小队上万人的力量,掀起这场富裕的战争;4、李云龙团长就是一个战争奇才,没有文化、篾匠出生,可是一谈起战争,就会出现奇迹般的思路,分析敌情、动态绝不亚于有文化的高层指挥官。经他蛊惑孔、丁两位团长都会跟着李云龙打这场解放平安县城的战争。国民党正规军楚云飞是黄埔军校生,极富有战争指挥能力,他都力邀李云龙到他的师当副师长,他已看出了李云龙是个战争奇才;5、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歪打正着,总结出了许多战争经验,同时也把一些散打的游击队、游击区连成一片,形成有了更大的武装力量,对抗日战争的持续性、连续性和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这场战争的爆发、持续是有着极为罕见的前因,李云龙又是一个不能吃亏的人,不怕事、敢闹事,有着拼命三郎的军人血性,宁可为战争死、也不为屈辱生,硬是发动了一场对日军正面之战。由他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在没有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各个作战部队都自觉介入战争,大家层层堵截、层层设防,给予增援的日本军以沉重的打击。正如丁伟团长所说,给李云龙一个师他敢打太原……这就是说,他两如有电台提前告诉总部,计划的更周密细致,战争伤亡就会减少等。个人见解,就事论事,敬请指正。
《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1947年3月8日,东北野战军“三下江南”战役打响,时任二纵5师师长的钟伟接到命令,率部火速向德惠出击,配合一纵攻击国军“五大主力”之新一军,而当5师行进至靠山屯时,发现了附近刚刚开到的敌七十一军88师一个团,钟伟当机立断趁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同时也惊动了该军另外一个师第88师兼程来援。
在此期间,从3月10日凌晨到下午,钟伟连续接到林彪亲自签发的三封急电,命令5师不得恋战即刻东进,钟伟抗命一边继续攻击和打援,一边向东总报告战场变化,认为是大量歼敌的绝好战机,要求一纵和二纵主力向他靠拢,汇攻陈明仁第七十一军。
《亮剑》李云龙成功的战例不仅有王近山的,其实也有钟伟将军的影子,几番电报下来,素来执着的林彪终被钟伟的坚持所动,调动主力部队向5师靠拢。此役东野5师全歼了敌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林彪再指挥一纵、六纵西进在郭家屯一举全歼国军精锐87师,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胜。钟伟本末倒置把林总都指挥了,从此名声大振,而李云龙的平安县城之战,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读懂《亮剑》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常识的,否则就是看个热闹,李云龙举全团之兵发起“平安格勒”攻坚战的时候,日军的增援部队可以从三个方向靠近平安县城,其一是丁伟的新一团防区,其二是孔捷的新二团防区,其三是晋绥军358团的防区,注意细节你会发现,独立团仅仅向楚云飞防区的方向派出了一个连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阻击敌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独立团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力量攻城,只在不太放心的晋绥军驻防路线上派出了阻击部队,而在没有通知丁伟和孔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在另外两个方向设防,换句话说,李云龙已经把所部的侧后安全完全寄托在两个老战友身上,他相信丁伟和孔捷哪怕没接到协同作战的通知,也会自发投入战斗,决不会让援敌轻易通过,这是对战友和友邻部队的绝对信任。
所以,丁伟和孔捷是否具备联络总部的通讯设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云龙那边已经打响了,用丁伟搞笑的话说:“哪怕这伙鬼子是去拜寿的,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过去”,这既是敏锐的战场直觉,也是对兄弟部队的负责,尽管还没有搞清楚独立团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既然敌人如此心急火燎赶路,那就不能让他们得逞,很简单的道理。
红四方面军的三个老战友,平常的时候闹归闹,关键时刻不含糊,这就是生死弟兄。孔捷命令全团依托有利地形节节阻击,迟滞鬼子的推进速度;丁伟发现硬顶太吃亏后改变战术,炸毁防区内全部桥梁,拿出全部家底用地雷封锁道路,埋伏在两侧山地的新一团部队则专打敌人工兵,用兵之灵活跃然纸上,确实是后来大军区参谋长的材料,手下连长也不忘拍着“咱们团长的脑袋就是好使”。其实丁伟已大约判断出李云龙在做什么,“他要有一二个师,他TM敢打太原”,一头雾水的孔捷显然略逊一筹。
这个时候,就算八路军总部了解到战场态势,可以与各团保持联络,也只能命令新一团和新二团奋勇阻击,独立团和地方武装万余人已经开始攻城,这样的攻坚作战最可怕的就是身后出现敌人,如果丁孔两团不能给李云龙提供足够的攻击时间,独立团必将陷入腹背受敌而遭至大败,那可是八路军自己的队伍和同志,总部首长还有别的选择吗?就算想毙了擅自行动的李云龙,也得先打完仗再说。
钟伟在靠山屯抗命时对着政委喊:“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打,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李云龙也这个德行:我是军事主官,出了问题我负责。
《亮剑》在这一段情节中不太禁得住推敲的有两点,第一是黄志勇的六连和区小队,居然可以顶住日军一个野战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有点过于蔑视鬼子的战斗力了,一个大队还差不多。
第二是楚云飞的部队在八路军牺牲殆尽后能伸出援手帮帮场子,都是中国军队不假,阎老西的晋绥军此种情况下一定袖手旁观,用方立功的话说:那只是理论上的友军。
晋西北打成了一锅粥,李云龙用一个团的战斗间接指挥和调动了众多部队加入战团,各部斩获颇多,靠山屯战役的翻版,就算没有通讯手段请示,老总也得对李云龙功过相抵,对另外二位嘉免不已。《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一
在平安格勒战役打响后,八路军总部副总指挥彭德怀,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身边的参谋说,咱们的电台只能发放到师旅一级,下边的部队根本就联系不上。129师和386旅都打电话过来问,是不是总部越过他们直接指挥了一场战斗。
丁伟的参谋也在说,我们是不是请示一下总部?丁伟回答说:咱们不是没有电台吗?战机稍纵即逝,靠请示打仗,黄花菜都凉了。
早在这场战斗打响以前,晋西北的铁三角就在一块儿吃过饭,他们就在强调一个问题:三个团呈品字形布防,日军向他们任何一个团进攻,都要从其他两个团的防区经过,到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汇报,直接打就行了。
这就为平安格勒战役的全面打响,埋下了铺垫。
二
不要说丁伟和孔捷有电台的话,会向总部请示,就是李云龙独立团有电台也会向总部请示的。
如果在总部统一部署下,打这场仗就会更加顺利,成果也会更大。
问题就在丁伟说的那个地方,团一级的作战单位,根本就没有电报,没有办法及时向师部和总部汇报请示。
如果副总指挥亲自来部署这一场战役,不仅是在八路军内部,甚至在二战区的晋绥军和中央军都会投入战斗,甚至有可能歼灭更多的日军,收复更多的地方。
三
然而战争年代就是这么残酷,看上去是不起眼的电台,在八路军内部却也做不到每个团都有。
自从百团大战后,重庆政府就对八路军停发了经费和弹药补给。八路军的部队就面临着很多困难,由于弹药奇缺,部队不得不化整为零,转化成武工队进入敌后乡村工作。
由于没有电台,相互之间很多消息没有办法及时通报,八路军各部队就错失了不少战机。甚至还有一些部队受到日军攻击,却没有办法寻求友军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云龙的独立团、丁伟的新一团、孔捷的新二团能够在三个团长的共同约定下心领神会的发起这一场战役,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李云龙的独立团很有可能在这场战斗中被日军围歼,伤亡惨重。
杀猪抓尾巴,各有各杀法。虽然没有电台,但优秀的军官总是会创造性的找出一些土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不便。
《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诚邀,如题。既然是剧中的战斗,小编就在据中找答案!
话说打平安时,386旅还一头雾水的时候,总部机关就已经通过窃听敌人的电话查到了火药点的中心是在平安县,所有的战斗都是围绕平安县打响的,老总肯定有人在轰轰烈烈打平安,而且隐约已经猜到了,是李云龙在那有大动作,“除了他,别人没这个胆子”,果不其然,作战参谋一查,只有李云龙的独立团在那一块能够迅速集结兵力,攻打日寇工事完备的县城。
于是老总给386旅发了封电报。旅长一看顿时明白了,可这时候李云龙平安战役已经打响,时不我待,旁边的副官连忙询问旅长怎么办,旅长说“能怎么办,现在李云龙就算把天捅破了,我们现在也无法制止他”,这句话说明旅长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李云龙这个一根筋,既然无法制止,那就只能开打,果然后来旅长就下了命令“通知一切能够联系上的部队,全力支持李云龙阻止敌人增援,就算要枪毙李云龙也得打完仗再说。”顺便感叹了一句,“乘早枪毙李云龙,否则我得少活10年”。
说白了,当时的情况下李云龙早已经把晋西北搞成了一锅粥,日军连太原的小鬼子都出动了,哪里还有部队能明哲保身的,所以丁伟孔捷在平安城阻击战中先请示总部,总部也只有一个命令“打”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这个问题旅长有说过,就算是要枪毙李云龙也得等仗打完了再说。在当时情况下,没有其他选择,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敌增援,否则李云龙那数万人部队肯定得报废。
《亮剑》这部电视剧属于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以为李云龙打平安县是为了救老婆为赵家峪的几百个人报仇,这个看法实际上是错的,肤浅!打平安县李云龙部伤亡了2000多人,大部分是直接阵亡的,这种损失早在攻城前就可以预算得到,李云龙虽然冲动,但是不可能这么赔本买卖,也不会为了自己老婆牺牲那么多人,为乡亲们报仇也可以另外找机会!
李云龙之所以要打平安县更多是冲着山本去的。山本特工队的战斗力太强了,时刻威胁着八路军各级指挥部的安全。李云龙不是第一次接触山本特工队,李云龙对待山本特工队的态度也时刻在变化,第一次碰到山本是在孔捷被突袭阵亡200人,当时李云龙是鄙视孔捷;第二次碰到山本是在魏和尚从特工营逃走,当时的李云龙开始重视山本;第三次碰到山本是在伏击观摩团的时候,当时李云龙的两个营还守不住阵地,这时候李云龙开始认为山本是威胁了;第四次则是赵家峪,李云龙亲自见识了山本,这时候则是严重威胁了,这是在一只老虎地盘上发现另外一只老虎的感觉。所以,一定要除掉山本,否则八路军总部便不安全。
《亮剑》中,丁伟孔捷倘若有向总部联络的通讯设施,平安城阻击战中,他们先请示总部,结果会如何?
我个人认为结果差别不会很大,首先李云龙已经打起来了,总部收到各部的报道的时候虽然开始一脸懵逼,不过在确认是李云龙打平安后下的命令都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敌增援。
换句话说,即便是孔捷和丁伟是先请示在动手,无非还是一样的打。只不过就是投入战斗的时间会晚很多。最重要的是,丁伟和孔捷并不是没有向总部报道,而是投入战斗后在向旅部和师部报道的。再者孔捷和丁伟之所以早判断出敌人是去增援而不是常规的扫荡,主要是一线部队返回的信息都是敌人忙于赶路而不是战斗。
还有一个点就是关于通讯问题的,八路的电台只配备到师旅一级,底下的团一级根本没有电台,而通讯兵又不能快速反馈信息,所以等通讯兵传达完命令,部队再加入战斗会迟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